以自由看待发展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第1章自由的视角
1.1不自由的形式
全世界无数的人在经受各种各样的不自由,如基本的生存自由,基本社会机会(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经济能力)获得权的缺乏,男女的不平等。

此外,在很多国家的人民被系统的剥夺了政治自由和基本公民权利,并有人鼓吹这种剥夺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李光耀命题),将没有出现经济灾难时的政治自由压迫合理化,更有甚者以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名义要否定基本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但是,大量的实证表明,经济增长更多的与友善的经济环境而不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相容,缺乏经济保障与缺乏民主权利和法权自由相联系,例如饥荒在世界历史上从没有发生在有效运行的民主体制中。

其实,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本身就具有直接的重要性,而不需通过反映在经济上的作用来间接证明。

1.2过程与机会
这里的自由观涉及到确保行动和决策自由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给定的个人与社会情况下享有的机会,对自由的实践上要同时关注到这两个层面。

1.3自由的两种作用
本书的分析中,人们“可行能力”通过公共政策而扩大且公众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可以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向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居中心地位。

个人自由的至关重要性有两个原因,分别与评价性和实效性有关。

评价性分析来看,一个社会成功与否,主要应根据该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实质性自由来评价;实效性分析来看,自由是个人首创性和社会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更多的自由可以增强人们自助的能力,以及他们影响这个世界的能力,尤其关切到个人作为公众活动参与者的“主体(agency)地位”——即采取行动并带来变化的人。

1.4评价体系:收入与可行能力
在评价性层面上,这里采用的方法所集中注意的事实基础使其有别于更传统的实用伦理分析(“功利主义”聚焦于心理满足、“自由至上主义”贯注于自由权的程序)和经济政策分析(经济角度注意收入与财富的首要地位),采用聚焦于人们有理由享受的实质自由的事实起初。

并不否定个人可行能力的剥夺通常与收入低下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恰恰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性。

所以,避免被误导以至于认为考察后者就能够足够说明前者就显得颇为重要。

从政策角度看,二者背离的情况常常比两者有限地结合的情况重要得多。

因而,收入、财富和其他影响因素在一起时是重要的,但其作用必须被整合到更广阔、更全面的成功与剥夺的图景之中。

1.5贫困与不平等
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不应仅仅是收入低下,很多隐藏在收入统计后的剥夺往往被轻视,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适用。

1.6收入与死亡率
通过分地区(中国、印度克拉拉邦、美国白人、美国黑人)男(女)性生存率差异来反映,造成这种差别(人均收入与在生存下来进入高龄的能力上的差别)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安排和社群关系,诸如医疗服务覆盖面、公共保健、学校教育、法律和社会秩序、暴力的泛滥程度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不能总用收入这一维来考虑可行能力。

1.7自由、可行能力与生活质量
聚焦于生活质量和实质性自由,这种思想与经济学专业创立之初就已包含的许多分析思路是一致的。

确实,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对人们拥有的享受良好生活的机会进行判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需要。

很多经济学大师也认识到把收入作为工具看待,以及收入的作用随环境而变的重要性。

在我们集中注意商品所产生的功能而不是商品本身时,我们继承了经济学专业某些古老的遗产。

1.8市场与自由
市场与自由的关系有两个问题需要加以区分。

首先,通过任意制定限制而否定人们从事交易的机会,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一个源泉,表明无阻碍地进行交换和交易的自由的重要性。

第二,市场通常增加收入和财富以及人们拥有的经济机会。

当不允许人们通过所提供并支持的经济机会和有利的后果是,其结果就是一种剥夺。

但市场体系的优点绝非仅仅在它以更高效率产生最终成果的能力,还要关注综合成果。

联系到有关发展的文献,发现在许多经济类型中,发展过程的最大成果之一便是用自由的劳动契约赫不受限制的人身迁移制度,来取代人身依附性劳工和强制性劳工体制,这是仅聚焦于最终成果的评价系统所不可能观察到的。

1.9价值标准和评值过程
自由多种多样,在判断个人成就和社会进步时就需要确定不同种类自由的相对权数,以进行公开明晰的评值。

个人自由就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产品,个人对正义和正当概念的掌握,影响他们对所拥有的多种自由的应用,而这些概念也取决于社会联系。

因此,评值时要对这种多重双向的联系必须敏感。

1.10传统、文化和民主
真正传统与自由的冲突是在以下两方面之间:(1)必须允许人民自由地决定那些传统是他们愿意服从的或不愿意服从的这样一个基本评价;(2)坚持人民必须服从已建立的传统。

这种冲突需要通过参与来解决,保障由此受到影响的人民来参与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和什么是他们有理由接受的需要。

1.11结语
以自由看待发展思想的目的,是需要有一个足够宽广的发展观,从而使评价性检视聚焦于真正有实质意义的事物,特别是避免忽略极其重要的议题。

第2章发展的目标和手段
2.1自由的建构性和工具性自由
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建构性作用)和主要手段(工具性作用)。

本章主要考察自由作为手段的实效性,实证事实即各种类型的自由相互关联,而且一种自由可以大大促进另一种自由。

2.2工具性自由
本书特别的考察五种类型的工具性自由,这些工具性自由能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整体能力,同时它们也相互补充。

五种工具性自由的略评:
1)政治自由:指通常所称的公民权利。

2)经济条件:指个人分别享有的为了消费、生产、交换的目的而运用其经济资源的机会。

3)社会机会:指在社会教育、医疗保健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它们影响个人赖以享受更好地生活的实质自由。

4)透明性保障:指满足人们对公开性的需要。

5)防护性保障:指提供社会安全网。

2.3相互联系及互补性
许多工具性自由的关联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它们在经济政策分析中应该被充分地加以把握。

“人的发展”(经常用来指教育、医疗保健和人类生活其他条件的扩展过程)通常被认为仅仅是只有富国才付得起的“奢侈品”,但东亚经济体在摆脱普遍贫困的束缚之前就实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普及,随后是医疗保健的大规模扩展,社会确实得到极大繁荣,彻底否定了上述那种隐含的偏见。

2.4不同层面的中国和印度对比
中国和印度在基础教育和普及医疗保健投入上的差距,造成两国在转向市场化之后的社会准备水平(可以投入动态运用的社会机会)上的巨大差距,尽管这种投入的初衷并不是协助市场导向型经济增长。

另外也必须注意,当发生社会危机和未曾预见的灾难时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和公共活动的敏感程度,缺乏民主的损害显而易见。

印度民主的保障力量使印度在独立之后从未有过饥荒,而中国曾有过“大跃进”失败后的严重饥荒。

2.5增长引发的社会安排
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成果是如何使用的,引发怎样的社会安排。

以人们普遍重视的寿命期望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关性为例,将穷人的收入和公共卫生支出两个变量包括到统计分析中,再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另一因果性影响要素加进去,就几乎增加不了额外的解释能力。

再对比两种迅速降低死亡率的成功类型,分别称为“增长引发”和“扶持导致”的过程。

前一过程通过高速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其成功取决于基础宽广的并且经济上广泛的增长过程,也取决于利用增长带来的经济繁荣去扩展有关的社会服务(如韩国、中国台湾)。

后一过程通过精心策划的社会扶助计划项目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安排起作用(如斯里兰卡、改革前的中国、印度的克拉拉邦)。

2.6公共服务、低收入和相对成本
扶持导致这一过程的可行性依赖于相对成本(决定一个国家能负担什么的重要参数),即有关的社会服务是劳动密集型的,因此在贫穷——低工资——经济中是相对便宜的。

这一过程增强了在贫穷经济中也应该大力发展这些社会安排,而不必等到先“富裕起来”的观点的说服力,具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

但是,扶持导致的成功还是比不上增长引发的成功,在后一种情况下经济繁荣和改善生活质量趋于同步前进,因此应进一步争取更广泛的成就。

2.7 20世纪英国死亡率的降低
单独考察英国本世纪中寿命期望值提高的时序模式很有意思,如20世纪英国人口寿命期望值的高速增长的期间恰好是人均GDP增长缓慢的期间,即为一战、二战期间。

尽管在战争期间,英国的人均食品供给量显著下降,营养不足的情况却同时大为下降,严重营养不足的情况几乎完全消失,死亡率也迅速下降(战争伤亡除外)。

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在与战争期间社会分享程度的变化,以及对社会服务(包括营养补助和医疗保健)的公共支持的急剧提高,甚至“全国医疗健康服务”也在此战争年代诞生。

这当然与英国在围困中的分享心理有关,它使激进的分配食品和医疗保健的公共安排成为可接受和行之有效的。

2.8民主与政治激励因素
在拥有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的体制内,政府有强烈的政治激励因素防止经济灾难的发生,这也是一种社会保障。

2.9结语
在制定适当的制度性安排时,必须超越个人全面自由的基础性意义,发展的过程受这些工具性自由间相互关联的强烈影响,与其相适应,就需要建立并维护制度的多元化,包括民主体制、法律体制、市场结构、教育和医疗保健设施、传播媒体及其他信息交流机构等。

第3章自由与正义的基础
3.1内括的与剔除的信息
每一种评价性方法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以其信息基础为特征来说明:即采用这一方法来做出判断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被该方法“剔除”在直接的评价性作用之外的信息,对这些被剔除的信息的不敏感性会强烈影响一种方法的特征。

3.2作为信息基础的效用
标准功利主义的信息基础是各种状态的效用(本质上是心理特征,即实际达到的快乐和幸福)总量。

其评价的必要条件可分为三个部分——1)后果主义:一切选择都必须根据其后果来评值;2)福利主义:把事物状态的评值限制在每种状态各自的效用上;3)总量排序:要使效用总量最大化而不计效用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三者加总起来构成功利主义的评值公式:每一个选择按它所产生的效用的总量来评判。

因此,其所认为的非正义表现为,遇有可能达到的水平相比,效用总量的损失。

但由于效用都难以测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效用通常定义为对一个人可被观察到的选择的某种数量表现。

3.3功利主义视角的长处
对于社会安排的评价的后果敏感性以及对社会安排涉及到的人们福利的关切. 3.4功利主义视角的局限性
1)漠视分配:功利主义的效用计算方法只关注总量而忽略分配的不平等。

2)忽略权利、自由以及其他非效用因素:
3)适应性行为和心理调节:快乐或愿望的心理测度很容易被心理调节和适应性态度所改变而具有太大的弹性,因此不能成为被剥夺和受损害状态的可靠反映。

3.5罗尔斯与自由权优先
从评价自由权来看,关于自由权的崇高地位的主张,不同意简单地按一个人自己从其自由权中得到的好处来评价自由权的社会意义。

因此,自由权的信息基础与其他个人利益的来源具有一种非对称性。

由于这种非对称的重要性,对自由权的保障应具有程序上的优先权,而不是自由权的绝对优先性。

3.6诺齐克和自由至上主义
例如,即使大规模的饥荒也可以在任何人的自由权利(包括财产权)不受侵犯的情况下发生。

这证明许多种类的剥夺可以与所有自由至上主义的权利得到完全满足的状态并存。

不顾后果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建议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漠视了人们最终能够享有(或不享有)的实质自由而陷入困境,这就是自由至上主义就其信息基础而言的局限性。

3.7效用、实际收入与人际比较
因此将效用直接看作是个人选择的一种数量表述,用实际收入、商品组合基础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效用比较十分困难。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类多样性,把它用较数学化的语言来表述。

即每个人选择行为的任一数值表述不是唯一的,每一选择行为可以有很大的可能的效用函数集来表现,恰好相同的选择行为并不确保完全等同的效用。

3.8福利:多样性与异质性
以下是实际收入与运用收入而达到的处境即福利与自由之间的差异的五个易识别的来源。

1)个人的异质性;2)环境的多样性;3)社会氛围的差异;4)人际关系的差别;5)家庭内部的分配。

3.9收入、资源和自由
为了适当地处理以收入和资源为一方,福利和自由为另一方,两者之间关系的差异性,把信息注重点从对收入作分析扩大到基本物品(帮助一个人实现其目标的通用性手段,包括“权利、自由权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社会基础”)。

再从这种聚焦于提供良好生活的手段转移到集中注意人们努力实现的实际的生活状态上,更进一步集中注意于人们实现他们有理由珍视的实际生活的自由。

3.10福利、自由与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指的是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

一个人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反映了此人实际达到的成就,而可行能力集反映可供这个人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组合。

从而,“可行能力方法”的评价性焦点在于上述两者。

3.11权数、评值与社会选择
使用可行能力视角的优点在于从手段到目的的转换中的差异性,已经反映在列入目的清单的所达到的成就的水平和各种自由中。

需要对生活质量的各个组成部分明确地赋予评价性权数,然后把这些选定的权数提供给公众进行讨论和批评审视。

3.12关于可行能力的信息:几种不同用法
1)直接法:通过直接考察并比较功能性活动或可行能力的向量而检验我们对于各种状态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按不同形式来运用可以分为全面比较、局部排序、突出的可行能力比较。

2)补充法:继续使用传统的程序在收入空间进行人际比较,但运用可行能力的因素作为补充。

3)间接法:仍然聚焦于收入空间,但加以适当的调整。

要认识到间接法绝不比直接评价“更简单”。

首先,判定等价性收入的数值时,我们必须考察收入是如何影响有关的可行能力,因为转换率的确定必定依赖于对可行能力进行评值的种种因素。

其次,把收入作为测度不平等的单位,与把收入作为减少不平等的一种手段区分开来。

再次,收入空间就其所涉及的数值而言,其实际的数量大小却可能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

3.13结语
本章揭示这些评价性判断所依赖的信息基础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不同的伦理和评价系统是如何运用不同的信息基础的。

可行能力方法具有的广度和敏感度使它有宽阔的适用范围,以自由看待发展为基础的视角能够顾及功利主义对人类福利的兴趣,自由至上主义对选择过程和行动自由的关切,以及罗尔斯对个人自由权、对实质自由所需的资源的集中注意。

这种视角的应用方式需要基础性分析和实用性应用的结合。

第4章以可行能力剥夺看待的贫困
4.1收入贫困与可行能力贫困
可行能力的提高与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关联,可行能力的改善既能以直接的、又能以间接的方式减少剥夺。

4.2何种意义上的不平等?
关于平等的历史思考,已建立了斯密的“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罗尔斯的
“初始状态”斯坎龙的“不能合理的拒绝”的解释工具。

经济上的不平等主要涉及于总量性因素与分配性因素的冲突。

而收入与可行能力这两种视角的对比,直接影响对于从哪个焦点变量的选择来考察平等和效率。

4.3失业和可行能力剥夺
在当前,由失业导致的收入损失通常由收入补助来补偿,但是失业对个人会导致其他类型的剥夺。

用美国与欧洲关于收入平等性和失业率的双重比较的例子还可以说明,这是源于两方对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不同取向。

4.4医疗保健和死亡率:欧洲与美国的社会取向
从注意力集中于实现就业的能力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好处转而注意生活能力时,欧美两地的差异以及对社会和个人责任态度的重大差别便显现出来。

一方面,在美国官方的优先选择中,完全没有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的承诺;而在欧洲,医疗保险被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另一方面,对人自助能力的不同看待导致失业率的巨大差别。

4.5印度与撒哈拉以南的欧洲的贫困和剥夺
从基本可行能力剥夺的三个焦点特征(即未成年死亡、营养不良和文盲)来比较印度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性质。

4.6性别不平等和失踪的妇女
人为的妇女高死亡率反映了对妇女的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
4.7结语
经济学中对经济不平等的研究往往成为单纯对收入分配的研究。

但是存在各种方式使得收入与实质自由之间的关系,产生系统性的差异,包括个人的异质性、环境的多样性、社会氛围的不同、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视角和分配上的区别。

而任何给予收入所作的评价,都因特定的假定掩盖了内部的多样性。

这就需要以自由为导向的分析方法,让各种参与性自由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中心议题。

第5章市场、国家与社会机会
小引 :新的真理的通常命运是,以异端邪说开始,以迷信告终。

——赫胥黎《科学与文化》
5.1市场、自由权与劳动
赞同市场交易自由的更直接的理由在于这种自由本身的基本意义。

比如自由选择就业的发展,以四个例子(奴隶性:雇农、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童工、妇女)来证明这种自由的现状和发展。

此外,还不能忽略这些自由权与因为其他机构和制度的运作而导致的自由之间的互补性。

5.2市场与效率
不考虑市场缺陷,用经典的一般均衡模型来显示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优越性。

经济效率的标准定义为:帕累托最优——在此状态下,任何一个人的效用不可能在不减少另外某个人的效用的情况下得到提高。

同理,从选择商品组合的自由到从事各种功能性活动的可行能力,在类似假定下,保持所有其他人的自由不变时,没有一个人的自由可以有任何增加。

因此上述自利行为的假定需要修正,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到关心人们享有的实质自由,审慎选择而不考虑行使自由的动机。

5.3处境劣势与自由不均等的配对效应
市场运行的结果中,人际之间的收入不均,会由于低收入与把收入转化为可行能力的障碍之间的“配对”效应而趋于扩大。

在两者存在冲突的范围内,需要
把这两个层面放在一起同时考虑,以达成总的社会优先排序,兼顾效率和公平。

5.4市场与利益集团
允许并促进公共讨论和参与性政治决策的自由,可以让更多的人对自身的利益得到认识,避免既得利益集团由于因为他们“对其自身利益有更多的知识”而侵犯公共利益。

因此,政治自由可以帮助经济开放自由的实现。

5.5需要批判地审视市场的作用
市场的恰当角色和范围是不可能根据某种笼统的通用的公式来预先确定,需要以批判性的公共讨论来审视,需要充分注意按特定的情况来判断促进市场或限制其运作的措施的所有后果。

5.6需要一种多层面的思路
必须把广泛使用市场与扩展机会结合起来,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同时强调其他类型的自由的、综合性思路的一部分。

本书中,对不同的工具性自由的理解定位,是建立在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互补性基础之上的。

5.7相互依赖性与公共物品
从“公共物品”角度提出的超越市场机制的观点,补充了从基本可行能力提出的有社会来提供有关支持的主张。

5.8公共支持与激励因素
从相反来看,公共支持会产生负激励因素,要考虑服务对象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和支付力与支付意愿。

5.9激励因素、可行能力与功能性活动
对一个人的可行能力的判断,必定主要以观察此人的功能性活动水平为基础,再以其他信息为补充。

原则上,透过人们选定的功能性活动去判断其可行能力是正确的,但这到底能走多远要取决于实际情况。

人们会对公共扶助出现的对反映可行能力剥夺状态的信息扭曲,由于聚焦于可行能力将趋于减少激励相容性的困难。

5.10扶助对象选定与手段核查
公共扶助的分配问题很重要,要求对扶助对象给予选定,选定的手段审查可能会导致的扭曲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信息扭曲(扶助对象对财务状况的作假);激励性扭曲(经济行为的抑制);负效用和身份烙印(考虑受益者的自尊以及其他人对受益人的尊重);行政管理成本、侵犯性损失与腐败;政治上的维持力量和服务质量(与选定最贫困的人的计划相比,普遍性计划会得到更多支持)。

5.11主体地位与信息基础
由于能动的对象采取的行动会使对象选定的成果与对象选定的企图大相径庭,要给予选定对象以主体地位,此外,还要考虑对象选定的信息层面里扶助对象相关特征的可否识别性。

5.12财政审慎与综合考察的需要
把宏观经济稳定的工具性需要放在社会目标的广阔框架之内加以解决。

5.13结语
第6章民主的重要性
6.1经济需要与政治自由
经济需要与政治自由,谁优先?
6.2政治自由与民主的首要性
经济需要的紧迫性加强了政治自由的迫切性,这种迫切性与基本可行能力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