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摘要: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中蕴含许多关于和谐的理念,纵观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看出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借鉴其精华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谐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

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

“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
同表现。

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二、儒家文化和谐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这一学说的宗旨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孔子虽对天有一种极深的敬意,但他并不认为天是神。

孔子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何言哉!”“大”即是自然界,而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则是天的基本功能所在。

“生”则肯定了自然的生命意义,人与天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人应当像天一样对待生命万物。

宋明理学在总结前人“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出一套精致、全面的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体系。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明确提出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

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将天地万物视为统一的生命系统,把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看作是人的崇高道德。

尤其是宋明儒家都有一种普遍的生命关怀、宇宙关怀的思想。

理学大师朱熹给“仁”的定义是“心之德而爱之理”,在天地则为“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则为“温然利人爱物之心”。

这就从根本上把爱人与爱护自然统一了起来。

张载更是将仁爱原则推广到非生命物质这一极限,他从人己、物我均为一气所化,以气之本性为性,论证了人性与天道的一致性,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概念。

他的《西铭》,以天地为父母,视天地万物与己同为一体,同为一性,并由此提出了“民胞物与”与兼爱万物的伦理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最终所追求的目标是“与天地参”,“辅相天地之宜”,使人能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儒家一方面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万物之中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又肯定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与一种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并以后者为重心。

正是由于看到人的这种
独特性,儒家要求人们要在自然界面前弘扬人的主体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正是儒家理性的体现。

(二)儒家“人和”思想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们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并欲以“中庸之道”化之。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调和来求得社会矛盾的缓和,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而荀子则提出“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的思想;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与此不谋而合。

也就是说儒家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进而强调社会的和谐。

为了实现《尚书·尧典》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人和”的理想模式,孔子倡明仁教,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

而在现实中在与人相处、调节人际关系时,则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也就是讲究“忠”“恕”之道。

这样在协调好了人与人的关系时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而《礼记·礼运》中所描绘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平宁静“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则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三)儒家关于个人自身和谐的思想
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个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它通过提高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儒家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到的,也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

而是应“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就是要追求学问的增长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

因此,孟子说:做人应该“存其心,养其性”。

一个人如果要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德性,以实现天道的要
求,一定要修养自己,保持和天道的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了。

而安身立命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和谐,言行符合天道的要求,至于其他都不能对自己的身心发生重要影响。

可见,儒家所强调的正是由道德学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的和谐。

(四)儒家文化的伦理思想
孔子认为在家庭关系中,应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在邻里及社会关系中,应尊老爱幼、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国家生活中,应“君义臣忠”,即君要守君道,臣要忠于国家。

当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之时,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孟子将其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五伦”是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中所担当的不同角色的人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上提出每个人应承担的职责和应该遵守的道德。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应以亲情为主,父母具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而子女应该孝顺和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作为国君应从国家“大义”出发,去“抚育万民”、“保国安邦”,而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任用官员,奴役人民,只有这样,人民和官吏才能为国效忠;夫妻之间要相互恩爱,相敬如宾;长者爱幼,幼者尊老,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与朋友相处,要言行有信。

这五种伦常关系,各有其特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它使得每一个人既处于五伦的关系网络之中,又同时处于整个社会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之中。

于是,就有了一整套与之相应的道德规范。

每个人依此规范,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履行一定的义务,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维系社会生活正常有序的运转,从而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

三、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和平”、“仁爱”的儒家思想——“大同世界”。

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两千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更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支柱,其中的“仁”、“礼”等要素,成为古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二)共创和谐社会
当今社会正流行着一个新名词——和谐社会。

在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创新。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讲究诚信、友爱、仁义、忠孝,以爱国家、爱百姓、爱和平为荣。

多少年来,有多少仁义志士为追求和谐出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你会认为我们身在校园,承担求知之任,“和谐社会”与我们无关。

然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睦相处”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吗?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和谐家园,或许,有一些人就是生活在和谐家园里。

和谐家园是美好的,是文明的,是安宁的!其实,和谐家园不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吗?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里;不随地吐痰;保护花草树木,不随意踩踏;公工场所内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只要人人都讲文明,讲品德,和谐家园就在我们身边!图书馆里,人们都沉迷于书的世间里,安安静静的,没有争吵声,没有打闹声,是多么的和谐、安宁啊!公共汽车上,小姑娘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高兴的笑了,大家也为小姑娘的行为感到骄傲。

邻里之
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解决困难,就不会有矛盾。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勇敢、智慧和勤劳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有的成为了历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续下来,有的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文明。

今天,人类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科技进步和经济文化交往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

无论在巴黎还是在北京,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装、不同肤色、不同母语的人们接踵而行。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

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

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

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

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

“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

“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对外交流就非常活跃。

世界上与唐朝交往
的国家有七十多个。

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

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穷与落后,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

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是依附于自然的。

人可以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谋生存、求发展,而不能破坏自然。

有的古文明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酿成了文明的悲剧。

因此,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一个失衡的地球是支撑不起现代文明大厦的。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大发展的时期。

在这100年中,科技上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艺术上的创新,都是人类智慧空前的展现,是以往几千年都难以做到的。

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20世纪同样见证了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和大量的贫困、饥荒、疾病。

21世纪人类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空前的挑战。

只有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彭永捷《圣境—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民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2】韦白露,《论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启示》,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二期。

【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