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情感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语文教育的情感魅力

摘要:教学中我们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无动,理何以知晓?无情感意向,何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情感的潮水,何以撞开思维的闸门?

关键词:语文教育情感魅力

教材中的各类课文,或多或少其实都贯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既有着一个情感结构,或外显、或内涵,或是爱国之情的抒发,或是亲情友情的抒写,或是美感、愉悦之情的流露……

不妨将中学语文教材做过大略的归类:

其一,爱国之情类:《最后一课》、《枣核》、《老山界》、《挺进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谈骨气》、《梅岭三章》、《木兰诗》、《北京立交桥》、《故宫博物院》、《活版》、《友邦惊诧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次讲演》、《岳阳楼记》、《沁园春?雪》等……

其二,亲情友情类:《羚羊木雕》、《散步》、《背影》、《我儿子一家》、《我的老师》、《周总理,你在哪里》、《回忆我的母亲》、《一件珍贵的衬衫》、《藤野先生》、《出师表》等……

其三,美感愉情类:《从百草原到三位书屋》、《春》、《海滨仲夏夜》、《济南的冬天》、《桂林山水歌》、《社戏》、《荔枝蜜》、《桃花源记》、《驿路梨花》、《听潮》、《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核舟记》、《口技》、《海燕》等……

从以上列举的篇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所选的文章涉及文艺类和科学类,各种题材都有,每篇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能产生一种优美感,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着读者。当我们深入其中,细细的体会,揣摩着作者通过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线索,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相应的情感走向时,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在进行实际的深入的情感教育,其产生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你会看到,学生被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而洒落一串晶莹的泪珠(《背影》);在沉痛的气氛中,认识母亲勤劳的一声,从而加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人民、忠于革命的激情的领会(《回忆我的母亲》);在一声声急切而深情的呼唤中,为我们共和国的好总理而悲恸、自豪(《周总理,你在哪里》)……

伴随着情感而来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入,还有学生人格的升华,道德情操的陶冶。

对这样饱含感情的作品,如果教师只是采取冷冰冰的思路分析,就不可能真正深入内容;只有辅之以情感结构因素,发挥情感的作用,才能真正全面的深入内容,从而体现语文教育的情感魅力。

对于情感较外显的文学作品我们似乎更容易发觉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科普类的文章,只要认真钻研课文,还是会发现文章蕴含的情感因素。比如《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如教师能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优美感,形成与作者相同的看云时的优美的情感结

构,就能接受“看云识天气”的科学知识和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的写作知识。

下面就在语文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谈谈本人初浅的认识。

首先,教师应该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行动、表情去触动学生好学的情感。教师肩负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重任,不应该把不恰当的喜怒哀乐带到教学过程中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斥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殆尽。”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表情都应充满对学生的爱。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爱护它,为他操心时,他们就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讲过的道理、传授的知识产生肯定的倾向并自觉地接受。这样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感情基础。这种基础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总是崇敬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一瞥,信任的一点头,爱抚的一摸,轻声地询问,都是“师爱”情感的流露。当师生双方都处于积极情感状态的时候,便会产生情感上的交流,课堂将会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

其次,教师宜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求知欲是激励学生搞好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力。如有一位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了“深

山藏古寺”的典故。学生盯着黑板上“深山藏古寺”的题目,思考着教师描述的四幅画面:一幅是茂林修竹环抱的一座古寺;一幅是密林中露出寺庙的一角;一幅是不画寺庙,却在树木上空高高挑起一幅幡;一幅是山峦起伏、树深林茂,完全不见寺庙,只见山间小路上有一个和尚挑水上山。教师问学生:“哪一幅画最切题?题眼是哪一个字?”这一问真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课堂里出现了热烈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找到题眼是“藏”字,进而认识到画面要突出“藏”字才切题。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了审题要抓住题眼这个观点。这一观点不是硬塞给学生的,而是靠教师用形象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兴奋感知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

第三,教师要善于触发、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将“理智的思考”寓于“情感的体验”之中。如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作文选材。通常的办法是将围绕主题选材的道理讲给学生听,然后嘱咐学生去思考,并到实践中加深理解。这种教法未尝不可。但这样只能调动学生的理智,不能调动学生的感情,效果是不会很好的。

于漪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师生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语文教育尤其如此。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入情达意,又要以教师的全身心投入与学生共同创造一种情感氛围,绘景、表情、

寓意交融统一,作者、教者、学者三位一体,思路情感一致,如此,方能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情感魅力,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乐学语文,学好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