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美术与自我“疗育”

合集下载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摘要】幼儿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依赖模板和刻意训练等。

本文提出让美术回归自然的策略,包括让幼儿自由表达和将美术融入日常生活。

强调了师资培训和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倡导家校合作共同努力。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可以更自主地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实践体验教学方法,以及家校合作是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关键。

让美术教育回归自然,让幼儿在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表达自己,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自然表达、美术教育目标、生活融入、审美能力、全面发展、师资培训、体验教学、家校合作。

1. 引言1.1 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幼儿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参与美术学习,幼儿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促进大脑发育和智力提升。

美术教育还能够帮助幼儿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美术创作,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体验,促进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美术教育还能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加强幼儿美术教育,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

1.2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许多幼儿园或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学设备和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教学方法单一问题,许多幼儿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技法和规范化,缺乏对幼儿自我表达和创造力的重视,导致幼儿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三是缺乏与生活和社会联系的问题,许多幼儿美术教育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缺乏对幼儿日常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关注,使幼儿的美术创作缺乏情感共鸣和现实意义。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探自悟的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探自悟的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探自悟的能力作者:周茂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第12期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教育对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对美的看法,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感,使其具备更高的艺术思想。

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艺术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让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就要从小培养,所以小学的美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自探自悟的能力,令小学生对美术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有更好的美术创新能力,进而培养他们更加优良的美术素质。

美术教育学生自探自悟能力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科目,美术教育能够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天分,让小学生有更加优良的美术功底,进而促进小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帮助小学生成就更好的未来。

美术教育只有融合在小学教育中,才可以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懂得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这样可以增强美术课堂的吸引力,能够不断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能够让小学生充满兴趣的投入到教学当中。

如何才可以不断的改变教学模式呢?这是一个问题,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明白不断的挖掘和改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能够通过学习来不断的对教学有所启发。

可以通过和同事之间的交谈获取灵感,也可以通过到其他学校的参观来学习其优秀的教学方法。

相信通过老师不断的努力,不断融入创新元素,比如说让学生说出一种理想的事物,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其描述来作画等等,至此便可以打造更加不凡的教学方式。

作为美术教师还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利用老师留出来的时间来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创作,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放手,能够让学生自己得到更加自由的创作,相信这样的方法定能够让小学生的创作水平得到提升,能够最大程度的培养小学生的自探自悟能力。

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学习,小学生就应该进行自主的美术学习,因为自主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美术素养,令小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

让美术成为孩子心灵自由呼吸的窗口

让美术成为孩子心灵自由呼吸的窗口

让美术成为孩子心灵自由呼吸的窗口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

一、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知道,3-6岁的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发展都还处于萌芽期,那么,这时候让他们来学什么呢?其实,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各种准备的教育,他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的,因为美术教育十分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思维。

而目前部分家长或老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健康的发展。

而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锻炼和开发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可见,幼儿的美术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

二、注重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得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可以看出,两者的核心都是“感受和表现”,它们旨在引导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感受美提供机会,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绘画的方式对不对、形象像不像等,因而形成了美术活动突出技巧训练,孩子“复制”教师作品的局面。

幼儿在反复、枯燥的练习、临摹中慢慢失去了感受美术的机会,只能被老师安排着,按老师的意愿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理解,而艺术活动的精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却被很多老师“挤压”得几乎没有了。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培养耐心和毅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加强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健康、积极、快乐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在绘画、雕塑等美术活动中,儿童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等多种心理功能,这些都对儿童的心理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美术创作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释放内心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增强心理健康。

儿童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达中形成的,而艺术本身具有审美特征,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产生特殊的激发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孩子们通过模仿和创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成为对美有敏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在此过程中产生和发展情感,学习理解、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情感。

美术教育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培养耐心和毅力。

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实践和改进,这需要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保持耐心和毅力。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孩子们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完成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信心。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美术活动是一种全面的艺术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个体的各种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美术学科中自育自学能力的培养

美术学科中自育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绘画教学中自育自学水平的培养自育自学水平是多维度的综合水平,是培养其他多种水平的基础和发端。

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育自学水平,也是我参加自育自学课题组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美术学科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学校的教学检查仍然是通过学生书面作业表现的。

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让孩子们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料实行原创,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很多同行要么让孩子临摹自己的范画,要么临摹书上的范画。

这样的作业千人一面,是无法培养创造型人才的。

不过绘画艺术也不是完全的乱涂乱画,它需要一本工具书,如在一年级入学时就准备一本简笔画资料。

哪个出版社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要全面,难度要适宜。

简笔画书的内容需要涵盖人物、动物、静物和景物四方面,画面勾形不能是单体线,而应是较写实的轮廓线。

画面内容既不能是幼儿园的描红内容,也不能是成人类的资料形体过于写实。

美术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有的是画一种单一的人物或物体,有的是画一类型的绘画对象。

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教学内容来分类结合案例说明我的操作方法。

一.手绘静物类:各种形状和线条就像语文的汉语拼音,这是我需要教授孩子们能熟练使用的绘画基本工具。

但它们是需要在一些具体的物象中就组织画面的,刚开始我就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日用品来让孩子们落实画面。

首先从简笔画书上选择一个具体的物品,如笔、锅、水壶和锅铲等来画出外形;其次,把这个物品从简笔画书上找出五官、四肢的资料实行添加;最后在物体外形内添加上我所教授的线条和形状;最后,再给主体形象添加上相对应的背景,这样孩子们利用工具书的第一幅作品就完成了。

同样的物品经过孩子们参考资料书上的各种组合,再加上图案的添加和色彩的绘制,整个画面就大功告成了。

完成后的每张作品都各有各的创意,各有各的风格。

我这里选择了孩子们同样画锅的比较,还选择了锅铲、笔筒、水壶和易拉罐三幅作品的比较,能够看出物品的外形还是简笔画资料书上的,绘画中拟人、添加的使用也让画面充满个性。

图1:锅的比较悉的剪刀手。

浅议美术教育活动对儿童个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浅议美术教育活动对儿童个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浅议美术教育活动对儿童个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美术教育作为儿童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

那么,儿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什么意义?本文就美术教育与儿童个人发展问题谈一些见解。

一、美术教育的功能。

专家、学者越来越认同美术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潜力,扩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理想情操,激发人的创造力这一观点。

苏霍林姆斯基说过:“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代就更无望了。

”由此我们的美术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美术教育在于培养全面的人,它着手于塑造心灵美,使个体成为立体人。

因此,美术教育整个的人着眼,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由此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涉及以下一些理论问题。

首先,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在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是遗传,遗传仅提供自然的前提,不能决定孩子的心理发展。

发挥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教育将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关于动力或内部矛盾的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事物所有的开发动力或根本原因,不在于外在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这同样适用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三,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机械地确定儿童的心理发展,而是通过儿童心理学的内因来实现。

第四,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阶段性发展的关系。

儿童心理在发展,而同时又具有阶段性。

只看到不断发展的一面,或者只看到发展阶段的一个侧面,是错误的。

三、儿童绘画心理发展规律美术教育活动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基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智力发展完善的人。

根据儿童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儿童绘画心理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涂鸦阶段。

所谓的涂鸦,通俗地说就是信手涂抹的意思。

这个阶段一般在三岁前的孩子,婴儿期是儿童认知显现的初级形式阶段。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艺术理论范文.doc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艺术理论范文.doc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艺术理论・:纪冬梅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从7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

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育的风气,以及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

如今, 全国接受业余、专业等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万计,各种美术培训班、学校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相对落后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不够高,儿童美术教育屮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

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

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

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

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

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

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

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岀“徐悲鸿的马以齐白石的虾'啲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

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

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

画岀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雹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儿童在学绘画时,要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技法是美术课的主要内容。

但是,学习笔墨技巧并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

教师如果只教授知识,技法,教得再好,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二流教师,所办之培训班充其量只能叫做“技法培训班=还算不上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

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

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意思维。

本文将就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美术活动的自由性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尝试各种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例如,在画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画笔、颜料、纸张等材料,自由地运用各种技法和表现手法。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涂鸦、绘画,没有固定的要求和限制,这种自由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美术活动中的互动性对幼儿的自主学习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彼此的创意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借鉴他人的作品,幼儿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在与他人合作创作的过程中,幼儿还可以学习到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例如,在室内美术角落,幼儿可以一起进行集体画画活动,他们可以共同选择主题、材料和表现方式,通过合作完成一幅画作。

这种互动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同时,美术活动中的评估与反思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估和反思。

通过评估和反思,幼儿可以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幼儿画完一幅画作后,教师可以问幼儿关于作品的一些问题,例如:“你画这幅画的时候是想表达什么?”、“你觉得画面中的哪部分更成功?为什么?”这样的问答可以促使幼儿思考自己的作品,发现其中的问题和改进之处。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它通过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进而提高儿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个性发展、增强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

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展示自己独特想法和创造力的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需要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儿童可以学会从一个新角度看世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儿童能够体验美的情感和审美的愉悦,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艺术作品也能够开拓儿童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欣赏。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艺术活动,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能够培养儿童的专注力、耐心和动手能力,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艺术活动还能够缓解儿童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过于强调技巧和结果的教育方式容易压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现行的美术课程和教材可能缺乏与儿童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导致儿童对美术教育失去兴趣。

教师对儿童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的了解不足,也影响了儿童美术教育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儿童美术教育。

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艺术活动中展示个性和独特的观点。

设计与儿童生活和兴趣相关的美术课程和教材,增加情趣性和趣味性,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儿童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的了解,改善教学效果。

儿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幼儿自我表达的关系研究

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幼儿自我表达的关系研究

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幼儿自我表达的关系研究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艺术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幼儿有机会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幼儿自我表达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美术教育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他们可以观察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有助于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

其次,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通过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从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幼儿可以学习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技巧,如绘画、剪纸、雕塑等。

通过不同的创作方式,幼儿可以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幼儿自我表达的关系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幼儿自我表达密切相关。

首先,美术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美术教育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绘画的主题、色彩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种自由的创作环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

其次,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幼儿可以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绘画的对象、颜色和形式。

通过观察和思考,幼儿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如何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为了促进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幼儿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内的幼儿美术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有时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和成果的展示,忽视了美术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为了让美术回归自然,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我们应该强调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性。

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老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而不仅仅关注最后的成果。

他们应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创造,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想法。

我们应该提倡自然主题的美术教育。

自然是美术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幼儿能够亲近和感知的。

通过观察和绘画自然景物,幼儿能够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意识。

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素材,并引导他们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我们还应该注重幼儿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美术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动,幼儿能够在美术创作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知识。

可以通过绘画和剪纸来学习形状和颜色,通过制作模型和雕塑来学习空间和材料的特性。

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探索不同学科的融合方式,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应该提倡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式学习。

幼儿美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教学,而是要给予幼儿更多的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艺术展览、美术馆和工作室,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创作的过程。

老师和家长也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艺术实践,例如布置艺术角落、制作手工艺品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让美术回归自然,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我们应该强调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性;我们应该提倡自然主题的美术教育;我们还应该注重幼儿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我们应该提倡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式学习。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相信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

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

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美术活动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美术活动的意义、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术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美术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同时,美术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通过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其次,美术活动的开展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能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应该被鼓励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实施自己的创作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问题和提供适当的材料,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幼儿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同时也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并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展开自己的创作活动。

教师可以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得自主性,又能得到必要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幼儿的自主学习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应该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自己的作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作品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览和交流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取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儿童绘画美育教育论文

儿童绘画美育教育论文

儿童绘画美育训练论文一、儿童学习绘画的美育训练意义1.绘画培育儿童的创新力量儿童是祖国的将来,具有很多的未知性,他们思维灵敏,正是接受系统绘画美术训练的关键期。

绘画能够让儿童进入到想象的天堂,能够促进他们感情领域和制造力量的进展。

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儿童绘画,让他们一点一滴成长,由开头的胡乱涂鸦,到后面的应付自如的绘画,进而有效地增加他们的实践力量。

2.绘画陶冶儿童的高尚情操。

儿童绘画对培育孩子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会有较佳的促进作用。

孩子们布满求知欲、古怪和生气,他们情愿去探究未知的世界,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接受力量和理解力量都较为有限,而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儿童绘画,能够让他们在绘画中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全他们完整的人格,还能够挂念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绘画培育儿童坚强的意志。

儿童要学好绘画,那么就需要始终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

美术有别于语言艺术的文学、听觉艺术的音乐,它是一门具有物质性、静态性、可视性、造型性的艺术,它需要儿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体验其中的奥妙,去感受过程。

儿童在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会有叛逆、好动、留意力分散的天性,而通过绘画活动能够让他们去收获喜悦、感受欢快,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念去迎接挑战,这无疑能够培育儿童坚强的意志。

4.绘画促进儿童智力的健康进展儿童期是智力进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他们感知觉进展的关键时期。

智力主要包括了制造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观看力、感受力等,其中核心部分是制造力和思维力。

制造力,既能够培育儿童制造美、观赏美、感受绘画、表现美、理解美的力量,还能够开启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使得儿童对于美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促进儿童智力的健康进展,这也是美育训练的最终目标。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开展儿童绘画工作1.定期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少儿美术大赛群众文化组织应当多鼓舞少年儿童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感受群众文化氛围,呈现儿童自信、欢快和健康的一面。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美术是一门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创作美术作品,儿童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从而让他们对艺术产生兴趣和热爱。

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美术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艺术形式,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儿童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创作美术作品,儿童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的表达,通过欣赏和感受优秀的艺术作品,儿童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培养对艺术的感受和热爱。

通过绘画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培养自信和自尊。

儿童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儿童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培养。

美术作品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创作美术作品,儿童可以接触、理解和运用这些价值观,培养自己的道德和美德。

儿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儿童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和注重儿童美术教育,为儿童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大班美术活动让孩子在创作中发现自我

大班美术活动让孩子在创作中发现自我

大班美术活动让孩子在创作中发现自我美术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还能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发现自我。

大班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引导,既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本文将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材料的选择和引导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大班美术活动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

一、培养儿童创造力1.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比如,提供丰富的颜色、纸张、贴纸、创意工具等,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通过自由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材料,鼓励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创造良好的氛围在美术活动中,创造一个轻松、开放的氛围对于孩子们的创造力发展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欲望。

同时,要鼓励孩子们相互分享和欣赏彼此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是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

二、选择适合的艺术材料1. 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在大班美术活动中,选择安全的艺术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们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对化学物质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所以应该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

此外,材料的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操作的材料,以避免过于困难或过于简单,影响创造力的发展。

2. 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经验在选择艺术材料时,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经验。

比如,可以根据季节和主题选择相应的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参与感。

同时,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经验,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材料,既要挑战他们的创造力,又不能过分苛求。

三、合理引导和激发创造力1. 提供参考和范例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提供适度的参考和范例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任务和目标。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和实物等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从中获得启发,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 给予适度的指导和支持在创作过程中,给予孩子们适度的指导和支持也是必要的。

美术课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自我认知

美术课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自我认知

美术课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自我认知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美术课扮演了一种特殊而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帮助他们发展自我认知的关键工具。

可以想象,美术老师就像是一位引导者,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世界。

首先,通过美术课,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每当他们拿起画笔,就仿佛打开了一个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

通过色彩和形状的选择,他们不仅仅是在纸上作画,更是在探索和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种表达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美术课程教会了孩子们如何观察和理解世界。

想象一下,当他们在课堂上观察静物或自然风景时,他们的眼睛变成了一扇窗户,透视着世界的美妙和复杂。

他们学会了细致观察,发现平常事物中的不平凡之处,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再现。

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提升,更是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感知的深化。

此外,美术课还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一下,当他们被要求绘制一个童话故事中的场景时,他们的大脑就像是一座无限的创意工厂。

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构建独特的视觉世界,这种能力不仅仅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也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美术课程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想象一下,当他们在尝试一幅复杂的画作时,他们的心态就像是一位勇敢的冒险家,面对挑战而不退缩。

他们学会了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挫折中找到动力,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将伴随他们终生。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巧的地方,更是帮助小学生发展自我认知的重要场所。

通过艺术创作,他们学会了表达自我、理解世界、激发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些能力和品质不仅影响他们的艺术发展,更将成为他们未来生活中宝贵的财富。

幼儿美术作品展示自我见解范文

幼儿美术作品展示自我见解范文

幼儿美术作品展示自我见解范文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幼儿美术作品,那可真是一个个充满惊喜和奇思妙想的小世界呢。

先看看这幅画,满眼都是歪歪扭扭的线条和大块大块的色彩。

也许在大人眼里,这就只是一些毫无规则的涂鸦,但在我看来啊,这可是幼儿内心情绪的超级直白表达。

你看那一团团红色,说不定就是孩子在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就像刚刚吃了一大把甜甜的糖果一样。

那些乱乱的线条呢,可能是他在模仿妈妈织毛衣的毛线,或者是爸爸放风筝时的那根线,想要抓住却又调皮地跑来跑去。

再瞧瞧这幅有点像小动物的画。

那耳朵画得一只大一只小,眼睛也是忽大忽小的。

这就是幼儿绘画的魅力呀,他们可不受什么写实的约束。

他们脑海里的小兔子可能就是这样,一只耳朵用来听妈妈的温柔话语,另一只耳朵呢,在偷听树上小鸟的秘密。

而那大小不一的眼睛,也许是一边在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世界,另一边在偷偷地闭着打个小盹儿,毕竟小朋友自己有时候也是玩着玩着就犯困啦。

还有这幅画,画面上到处都是小人儿,而且每个小人儿的头发颜色都不一样。

这就像是孩子在描述他的小伙伴们,红头发的可能是那个总是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她总是跑得最快,像个小火球。

蓝头发的也许是他想象中的超级英雄朋友,能够飞到天上去拯救世界呢。

孩子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在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和想象中的故事。

幼儿美术作品就像是一本本打开的小日记,里面写满了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情感和幻想。

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大画家那样精湛的技巧,但却有着最纯粹、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它们让我们这些大人有机会钻进孩子的小脑袋里,去看看那个充满童趣、没有边界的奇妙世界。

每次看幼儿美术作品,我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超级有趣的冒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画面里会藏着怎样的小惊喜呢!。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但在教育策略上,针对幼儿的特点、模式和方法却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让美术回归自然,改进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幼儿期是人生中最敏感、最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应该抓住这一时期,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使其从小学会感受美,培养美的情趣,更好地欣赏美、创造美。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感受,逐渐体会美的特征和美的精神内涵,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倡导“自然主义”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中,应该倡导“自然主义”思想,让美术回归自然。

因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美术教育也应该借鉴自然的美,以自然景观、生物形态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之美、学习自然之法、创造自然之新。

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深刻理解自然之美,同时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改善自己的心情。

三、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环境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创作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和想象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创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确保幼儿在创作中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关爱。

四、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让幼儿能够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念。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育策略的改进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只有这样,在幼儿美术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固。

儿童绘画与能力发展之我见教研课题论文报告

儿童绘画与能力发展之我见教研课题论文报告

儿童绘画与能力发展之我见教研课题论文报告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内在的意念和想法,并寄期望于作品中。

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在《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中指出: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对人终身受益的素质教育。

一、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智力因子中最基础的一种能力,是学习任何事物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而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有形和有型的、可触和可感的。

教师在引导孩子欣赏、观察一件作品时,总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逐步观察。

相同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比较,发现异同也要通过观察来完成。

而且孩子在自己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作品如何布局?怎样构图?比例如何分配?都要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来完成。

因此,美术创作是培养孩子精密观察能力最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又叫作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它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

儿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个人思想、情感、想法等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儿童绘画的一个特征是孩子喜欢一边画,一边说,有的孩子会自言自语伴随着整个作画过程。

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言语已经获得了满足和发展。

当孩子完成作品后,为了分享自己创作的快乐,会自觉地和同伴和老师沟通甚至“炫耀自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所画所想,娓娓道来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画画过程中,需要孩子不断重复训练某一动作,如:绘制线条、色块等。

科学实践证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精细动作,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训练能达到肌肉的动力定型,从而使大脑皮层脑神经树突细胞的增长。

增长后的神经细胞能与原有的神经元进行链接,这样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愈发的丰富和密集,悟性得以提高,使手变得愈加灵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路视野论儿童美术与自我“疗育”范诚1邻秋硕2(1.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1171)【摘要】儿童美术活动是潜移默化“疗”的过程与积极主动“育”的过程的完美整合,在开放自由的美术活动中,儿童可 以用他们那“有吸收力的心灵”实现自我的疗愈与教育,从而同时收获“疗育”的果实。

但在现实中教育和心理工作者却往往 容易孤立的看待或运用美术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没能很好的将“疗”与“育”的价值打通,给予儿童身体、心灵完整的成长。

所以儿童工作者们需要立体看待美术活动的“疗育”功能,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发掘美术活 动的价值潜能,为儿童生命的生长提供无尽的滋养。

【关键词】儿童;美术;疗育美术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创造的、象征的活动,它是儿 童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儿童通过美术来表达情感、展 现个性、发展认知、展露智慧、修复心理、完善人格。

一旦 儿童与美术相遇,便立即变成了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

在 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中,是儿童身体、心灵完整的成长。

但 提到美术活动,幼儿园的老师通常将它作为一种教育的方 式,通过美术活动以实现对儿童的“育”。

而心理咨询师则 将它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通过美术活动实现对儿童的 “疗”。

这两者都聚焦于儿童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教育 和心理工作者却往往容易孤立地看待或运用美术对儿童发展 的价值,没能很好的将“疗”与“育”的价值打通,给予儿 童身体、心灵完整的成长。

而本质上,美术活动的价值既不仅 是教育,也不仅是疗愈,而是我称之为“疗育”。

在开放自由 的美术活动中,儿童是可以用他们那“有吸收力的心灵”实 现自我的疗愈与教育,从而同时收获“疗育”的果实。

一、儿童美术活动是潜移默化“疗”的过程什么是艺术?阿恩海姆说:“它是人类面对困难时前来 救助的使者,是理解人类生存条件和应对生活中恐怖情景的 手段,是人类为逃避外部现实中无法控制的混乱而建立的合 理秩序和避难所。

”在心理治疗领域,就有一类运用视觉艺 术的独特治疗方式被称作美术治疗。

目前,国际上在美术治 疗上处于权威地位的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将美术治疗定义为通 过美术介质或材料、艺术创作的意向、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 患者对作品的反馈,来呈现个体的发展、能力、人格、兴 趣、关注和冲突,进而解决来访者的情绪冲突,提升自我意 识,提高社交技巧和管理行为的能力,解决心理困惑和减少 焦虑,帮助来访者取得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尊水平,从 而通过美术获得疗愈。

而该治疗方式中重要的一个来访群 体,便是儿童。

绘画治疗可以改善儿童自尊水平,发展自我 意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促进语言发展,改善认知能 力;克服情绪冲突;抚慰创伤体验。

卢梭在《爱弥儿》开篇说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儿童的心灵本是 圣洁之物,但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渐渐 地被蒙上了迷雾。

而视觉艺术是沉淀在浩瀚智慧海洋中直接 而深刻的一部分,它引导着人们驱散心灵的迷雾,不再迷 失,不断前行。

美术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宣泄情绪、疏导压力,从而使得他们可以建构一种全新的心理世界。

罗恩菲德 在《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说到'“艺术必须成为儿 童的朋友,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和挫 折时,儿童就可以依赖艺术并可以发展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

”幼儿语言的发展并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很 好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当儿童出现心理危机时,想要与他们 的内心建立连接,就需要通过直观、形象、可感知、可操作 的方式,而绘画活动本身便具有这些特点,这也是与《指 南》中提到的儿童需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参与,实际操作 来学习是高度一致的。

很多时候儿童遭遇的问题他们并不愿 意和成人倾诉,或是被压抑在潜意识之中的,有着较强的心 理防御。

绘画的重要介质是意象,意象的多重意义可以有效降 低儿童的心理防御,从而可以让儿童较为轻松地将压抑在内心 的事件或情绪通过视觉符号表达出来,从而引发积极的治疗力 量。

同时,如果将儿童的画作系统收集,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 看,也有助于发展性地评估和处理儿童可能存在的隐性问题。

这些由美术活动所达成的众多疗愈价值必须要通过专业 的美术治 活 ?多 能 会给定的答案。

但实际上,美术的疗愈价值并不是专业美术治疗 的专属。

美术教育中包含有大量的治疗因素是可以渗透在幼 儿日常的美术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首先,在美术治疗中有一句话叫“表达即疗愈”,也就是只要儿童 处于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可以自由地运用艺术符号不受 评价的表达,这个绘画过程和绘画结果本身就是疗愈性质 的,而这种自由与安全的表现与创造不正是我们现在儿童美 术活动努力的方向吗。

在这种类型的美术活动中,其实儿童 已经潜移默化的达成了疗愈。

其次,美术创作过程对于发展 中的 具有重要的 ,作前的构 ,作中的整合,创作后的反思,以及在创作中意识不到的投射。

一 个优秀的儿童美术教育者,既要关注儿童创作的过程,又要 关注儿童作品背后的心理成长。

或许一幅色彩饱满的作品背 后隐藏着一颗压抑焦虑的心,而一幅造型“幼稚”的作品后 却是饱含创造性的心灵。

再次,儿童美术教育强调想象和创 造,而想象与创造具有释放个体紧张状态,表现被压抑或难 以言表的思想与情感,使思想与情感对象化的功能。

所以儿 童在美术活动中实现个人社会与情绪的成长也正是一种重要 的发展性疗愈价值体现。

除此之外,在创造行为中,冲突被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绘画疗育在幼儿园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幼儿绘画主题、形式要素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研究,(项目编号%2016S J D880204)。

社科研究重新体验、解决与整合,从而获得升华。

升华的过程是处理人类基本困境的最佳方式之一,它是由自我执行的整合与综合行为,通过升华,现实与幻想、无意识与意识达到了融合。

最后,即使是儿童重复的绘画,其实也在表达着他们的关键经验。

特别是对人物的绘画,儿童的自我意识能够在绘画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开放的美术活动都具有治疗性。

2016年颁布的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变化明显的便是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不能等儿童出现问题了再去干预,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增进和预防上。

教育中美术活动所发挥的治疗价值正是增进和预防性质的。

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个体的“感知、想象、直觉、顿悟和灵感能力”,更能培养其“情感体验能力、情感调节能力与情感传达能力”。

“一个有较强感知、想象、直觉、领悟和灵感能力的人是聪慧的,一个既有上述诸能力,又有情感的体验、调节和传达的人,则不但是聪慧的,而且是健全的。

相反,一个缺乏感知、想象等能力的人是痴呆的,一个缺乏情感体验能力的人是麻木的,而一个不能调节和传达自己情感的人,则很可能是孤独的、抑郁的、粗暴的、心理变态的。

”所以每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认识并充分挖掘这艺术的宝藏,在潜移默化中,健全儿童的心灵,使之成为一个能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人。

二、儿童美术活动是积极主动“育”的过程美术活动对儿童不仅只具有心理疗愈的功能,在美术中,教育元素是普遍存在的。

即使是治疗性质的美术活动,也同时含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注重儿童人格全方位的成长,通过美术,儿童学会驾驭不同的材料,合理表达情感,如何解决问题。

创造性表达的自我教育过程和心理建设过程往往是同步开展的。

从美术领域来看,《指南》中明确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所以只要为儿童提供自由、开放、有支持的美术活动机会,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儿童便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完善自我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能力。

这种完善是自发的,是愉悦的,是美在儿童心中开出的自然花朵。

从健康领域来看,绘画活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使得儿童可以身心共同进入活动。

美术活动可以辅以听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前庭觉等刺激,让儿童以多通道的方式参与其中,促进感觉统合的发展。

在美术活动中儿童能够习得良好的身体姿态,保持健康的体态。

通过积极主动的绘画,儿童将负面的情绪宣泄掉,并学会如何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从而保持情绪安定愉快。

以美术活动为媒介,儿童还可以较快地融入新的人际环境中,提高适应能力。

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动作,特别是精细肌肉的发展,增强手部的灵活和协调。

在活动中儿童可以亲身体验用眼卫生等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后,对使用物品的清洁整理,能够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除此之外,特别是美术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从语言领域来看,美术活动(特别是合作的美术活动)中存在大量倾听与交谈的机会。

儿童常常在美术活动时自发的运用语言,起初是动作引导语言,随后发展到语言引导思维,这种自语现象也常成为儿童间相互交谈的契机。

在美术评价环节,儿童既需要学习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抢话、不插话,也要学会如何使用完整的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同时,美术活动中还存在大量文明用语的学习机会。

除了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能力也可以通过美术活动得以提升。

绘本阅读,散文、儿歌欣赏等常常与美术活动相结合,美术的形式能帮助儿童更好的理解故事,引起情感的共鸣,体验语言文本的魅力。

此外,美术活动后对作品的命名,在作品上书写自己的名字等也都是一种“育”的过程。

美术活动常常以集体的形式开展,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绘画者可以在活动中加强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尊重他人。

美术活动中儿童对同伴作品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学习换位思考,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这在自我中心的解除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美术是一种开放的非标准化活动,没有对与错,每一位儿童的作品都是被接纳的、独一无二的。

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儿童可以充分地表达自我,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从而增强自主、自尊和自信心。

在具体的美术活动情境中,儿童可以学习到大量的交往规则技能,如分享、合作、轮换等。

美术活动带给儿童的巨大乐趣与满足感也可以让他们轻松的融入集体,从而喜欢并适应群体的生活。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于爱的需要是缺失性需求中重要的一部分,儿童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抽象地对祖国、家乡、幼儿园、家的归属与爱具象的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即儿童情感内化的过程。

满足了归属与爱的需求,儿童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必然越走越通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