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合集下载

通信电路与系统实验一

通信电路与系统实验一

班级: 05111104 学号: 1120111244 姓名: 李伟奇 桌号:实验一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熟悉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构成及电路各元件作用;2.研究在不同的静态工作点时,对振荡器起振、振荡幅度和振荡波形的影响;3.学习使用示波器和数字式频率计测量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的方法;4.观察电源电压和负载变化对振荡幅度、频率及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电路(考比兹振荡器)如图2-1(a)所示。

由图可知,反馈电压由C 1和C 2分压得到,反馈系数为112C B C C =+ (2-1) 起振的幅度条件为 p m g B g 1>(忽略三极管g e ) (2-2) 其中,g m 为晶体管跨导,g p 为振荡回路的等效谐振电导。

图2-1(a)所示等效电路中的回路总电容为2121C C C C C +⋅=(2-3) 振荡频率近似为LC f g π21≈ (2-4)当外界条件(如温度等)发生变化时,振荡回路元件及晶体管结电容要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振荡频率发生漂移。

因此,为了改善普通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稳度,可在振荡回路中引入串接电容C 3,如图2-1(b)所示,当满足C 3<< C 1、C 2时,C 3明显减弱了晶体管与振荡回路的耦合程度。

为了得到较宽的波段覆盖效果,引入并联电容C 4(它和C 3为同一个数量级),回路总电容近似为C≈C 3+C 4。

这种改进型电容反馈振荡器称为西勒电路,其振荡频率为)(2143C C L f g +≈π (2-5) 当改变C 4调节f g 时,振荡器的反馈系数不会受显著影响。

三、实验电路说明本实验电路采用西勒振荡器,如图2-2所示。

由图可知,电容C 1、C 2、C 3、C 4和电感L 1组成振荡回路。

晶体管VT 1的集电极直流负载为R C ,偏置电路由R 1、R 2、W 1和R e 构成,改变电位器W 1可改变VT 1的静态工作点。

电视原理通信电视接收系统电路分析讲义

电视原理通信电视接收系统电路分析讲义
电视原理通信电视接收系统电路分析
1. 4.43 MHz陷波器及ARC电路 由预视放输出的彩色全电视信号FBAS包含着亮度 信号和色度信号,在0~6MHz范围内二者的频谱互相交 错,色度信号占有4.43MHz±1.3MHz的频率范围。 2. 轮廓校正电路 由于4.43MHz陷波器在滤除色度信号的同时滤除了 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若以突变信号为例,则会产生边沿 变差,出现灰色过渡区,如图4―24(a)所示。
u1(t)=U1cos(ωPIt-θ)
(4―10)
电视原理通信电视接收系统电路分析
式中,θ为滞后相角。
将u1(t)和u2(t)送乘法器,相乘后的输出以u′P(t)表示, 则
u′P(t) =Ku1(t)·u2(t)=KU1U2(1+mcosΩt)cosω
PItcos(ωPIt-θ)= ½ KU1U2(1+mcosΩt)[cos(2ωPIt-
图4―14 AFT原理方框图
电视原理通信电视接收系统电路分析
现设视频检波系统限幅放大器输出电压为u1,经移 相后的电压为u2,则乘法器输出电压uo为
uo=-Ku1·u2
(4―4)
若以U1m和U2m分别表示u1和u2的振幅,则
u1=U1msinωt
(4―5)
u2=U2msin(ωt+φ)
(4―6)
电视原理通信电视接收系统电路分析
④预视放中设置有黑、白噪声抑制电路,反应速度 快,抗脉冲干扰能力强。
⑤IFAGC采用峰值检波电路,线路简单,且不需外部 调整。
⑥AFT采用双差分乘法器,性能稳定,控制灵敏度高。 ⑦负向RFAGC输出,适用于高放级为双栅场效应管 的电子调谐器。 ⑧视频放大级设有磁带录像(VTR)开关,用录相机 放像时只要将相应引脚接地即可。 ⑨预视放级输出的是正极性(同步头朝下)的全电视 信号。

天津大学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二

天津大学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二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名称:PN9序列与计数器的实现姓名:学号:班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二PN9序列与计数器的实现一、实验目的1、了解伪随机序列的应用和产生原理、方法。

2、掌握在FPGA上利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伪随机码发生器的方法。

3、通过波形仿真验证此实现方法的正确性和伪随机序列的周期性。

4、学会使用VHDL的结构化描述风格设计9~0的计数器。

二、实验环境1、Quartus II 9.1 (32-Bit)2、ModelSim-Altera 6.5a (Quartus II 9.1)3、Win2000操作系统三、实验要求1、PN9(a)利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伪随机码发生器的设计,在FPGA 内利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结构实现伪随机码的产生;(b)将仿真结果dataout.txt文件中的数据导入matlab,统计伪随机序列的周期。

2、计数器采用VHDL结构化描述风格,编程实现9~0的十进制减法计数器。

四、实验内容1、PN9伪随机信号并非随机生成的信号,而是通过相对复杂的一定算法得出的有规律可循的变化信号,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接近于白噪声的相关函数,并且有预先的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

这些特性使得伪随机序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于跳频通讯和加密通讯。

伪随机序列虽然不是真正的随机序列,但是当伪随机序列周期足够长时,它便具有随机序列的良好统计特性。

一个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可以用n次多项式来表征,称以此式为特征多项式。

一般情况下,由n级移位寄存器组成的线性反馈电路所产生的序列周期不会超过2n-1。

下图为由n级具有线性反馈逻辑移存器所组成的码序列发生器的框图。

其中反馈系数C k的取值决定了反馈逻辑。

反馈逻辑可由特征多项式f(x)表示:f(x)=c0+c1x+c2x2+c3x3+……+c n x n,其中,n为移存器级数。

m序列:最长线性反馈移存器序列,是最常见和常用的一种伪随机序列,由具有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序列。

什么是通信电路?

什么是通信电路?

什么是通信电路?通信电路是一种用于传递信息的物理路径,它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通信电路,信息可以以电、光、无线等形式传输,从而实现人们之间的远程交流和信息传递。

一、通信电路的基本组成通信电路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 发送设备:发送设备用于将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能够传输的信号。

常见的发送设备有电话机、电脑、摄像机等。

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导线、电缆、光纤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

3.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用于接收传输的信号,并将其转换回可读的信息。

比如,电话机、电视、计算机等都是常见的接收设备。

二、通信电路的工作原理通信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1. 编码:发送设备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形式。

这个过程可以将信息编码成二进制或其他编码方式。

2. 传输:编码后的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设备。

传输的方式可以是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或光纤传输等。

3. 解码:接收设备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解码,并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解码的过程与编码相反,它将信号还原为人们可以理解的形式。

三、通信电路的应用领域通信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信通信:通信电路在电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话、手机、互联网等都是通过通信电路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流。

2. 无线通信:通信电路在无线通信领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卫星通信等都是通过通信电路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

3. 电视广播:电视广播是一种将图像和声音传输给受众的方式,其中通信电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通信电路,电视信号可以迅速传到家庭的电视机上。

4. 数据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电路承担着数据传输的重任。

通过通信电路,信息可以在计算机之间传输,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等功能。

总结通信电路作为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传输和交流方式。

它的应用涵盖电信通信、无线通信、电视广播和数据通信等众多领域。

电路分析第1章ppt

电路分析第1章ppt
信号处理
在电子工程中,电路分析也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如 滤波器设计、频谱分析等,以实现对信号的有效处理和控 制。
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分析
电路分析在电力工程中用于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如电压、电 流和功率等参数,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机与电器设计
电机与电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电路分析可以帮助设计者更 好地理解和优化电机与电器的性能,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等问题。
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电路分析有助于 设计和优化数字电路的性能。
电路分析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滤波器设计
通过电路分析的方法,工程师可以设计出性能优越的滤波器,用 于提取或抑制特定频率的信号。
阻抗匹配
在无线通信中,阻抗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电路分析可以找到最 佳的匹配方案,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电路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电路分析起源于19世纪初的电学研 究,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 断发展,电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不断 完善。
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 域的快速发展,电路分析将面临新的 挑战和机遇,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 跨学科交叉融合和实际应用。
02 电路的基本元件
电阻
04 电路的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总结词
通过已知的电源和电阻关系,求解未 知的电流。
详细描述
支路电流法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定律 的电路分析方法,通过设定未知的支 路电流作为独立变量,根据电路中电 源和电阻的关系列出独立方程,求解 未知的电流。
节点电压法
总结词
通过已知的电源和电阻关系,求解未知的电压。
05 电路分析的应用

精品课件-通信电路(第四版)沈伟慈-第10章

精品课件-通信电路(第四版)沈伟慈-第10章
在整机识图与分析时,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Leabharlann 第10章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 某些电路功能可能是由若干集成电路芯 片内部电路与外接分立元器件电路共同实现的, 例如组 成锁相频率合成器的鉴相器、 有源环路滤波器和晶体振 荡器中的放大电路以及分频计数器等可能由几片集成电 路组成, 压控振荡器可能包括分立元器件, 而RC滤波 元件、 陶瓷滤波器、 晶体和其它一些耦合元件等肯定 是分立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一定要注意相关电路和元 器件之间的互联关系。
第10章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分立元器件电路的识读和分析应以晶体管 (或场效应管)为核心。 晶体管电路通常可用作天线之 后的高频小信号放大、 高频振荡和混频、 低频与高频功 放、 有源滤波等等。 晶体管电路常常是交流耦合, 分 析时要注意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正确区分它的不 同组态(共射、 共基、 共集或组合状态), 确定它的 功能和作用。 在分析时, 还要注意晶体管电路是否有反 馈支路, 并判断是负反馈还是正反馈, 是否有AGC功能。
(2) 熟悉或掌握各种通信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和信号 流程图。
(3) 熟悉或掌握常用的几种电路分析方法, 例如直 流或交流(低频或高频)等效电路分析法、 电路的时域或频 域分析法、电路的线性(如拉氏变换法)或非线性(如折线法) 分析法等等。
第10章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0.1.1 集成电路芯片内电路的识图和分析
第10章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0.2 无绳电话机电路分析
10.2.1 手机的基本组成 HW8889(3)P/T Sd型无绳电话有10对信道, 其中主
机发射/手机接收频率为45.250~45.475 MHz, 手机发射/主机 接收频率为48.250~48.475 MHz。 图10.2.1是手机组成方框图。

发射机驻波保护电路分析报告

发射机驻波保护电路分析报告

发射机驻波保护电路分析报告引言:发射机驻波保护电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驻波保护电路的功能是减少发射机由于工作频率与天线阻抗不匹配而产生的驻波现象。

本报告将对发射机驻波保护电路的原理、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分析。

一、驻波保护电路的原理驻波是指在传输线上形成的一种反射现象,它会导致传输线上的能量反射回发射机端,从而影响发射机性能,并可能损坏发射机。

驻波保护电路通过匹配发射机和负载之间的阻抗,降低反射系数,以减少驻波现象。

常见的驻波保护电路包括反射阻抗、匹配网络和功率调节器等。

二、驻波保护电路的结构1. 反射阻抗反射阻抗是驻波保护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反射回发射机的能量,以减小驻波幅度。

常见的反射阻抗包括开路、短路和阻抗补偿等。

开路反射阻抗通过将反射系数调整到最小来实现驻波保护,短路反射阻抗则通过将负载电阻调整到最小来实现。

阻抗补偿反射阻抗则是在驻波点上使用等效的反射阻抗来实现驻波保护。

2. 匹配网络匹配网络是一种将发射机的输出阻抗与负载之间匹配的电路。

常用的匹配网络有单个L型匹配、T型匹配和π型匹配等。

它们能够将发射机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的阻抗匹配,从而降低驻波的程度。

3. 功率调节器功率调节器是一种能够调节发射机输出功率的装置。

它根据发射机输出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使得输出功率不会过载或过低,从而保护发射机免受驻波的损害。

常见的功率调节器包括自动功率控制模块和手动功率控制模块。

三、驻波保护电路的性能分析驻波保护电路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发射机的工作稳定性和效率。

以下是对驻波保护电路性能的分析:1. 驻波系数(SWR)驻波系数是评估驻波保护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驻波系数越小,说明驻波保护效果越好。

理论上,驻波系数为1意味着完全匹配,没有驻波现象。

2. 反射损耗反射损耗是指驻波信号中未能传输到负载的能量损失。

反射损耗越小,意味着驻波保护电路的性能越好,能量损失越小。

3. 驻波带宽驻波带宽是驻波保护电路能够工作的频率范围。

通信电子线路重点总结

通信电子线路重点总结

通信电子线路重点总结第一章1、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应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收信装置五部分。

2、只有当天线的尺寸大到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天线才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把低频的调制信号调制到较高的载频上的原因之一。

3、调制使幅度变化的称调幅,是频率变化的称调频,使相位变化的称调相。

4、解调就是在接收信号的一方,从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把调制信号恢复出来。

调幅波的解调称检波,调频波的解调叫鉴频。

第二章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一种最常见的选频放大器,即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

它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电路,其作用是放大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

所谓调谐,主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

2、调谐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部分组成。

因此,调谐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还有选频作用。

其选频性能通常用通频带和选择性两个指标衡量。

3、并联谐振回路01LC0L10CLCCLCL(C称为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并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是由回路谐振电阻与特性阻抗的比值定义的,即QR0LCR00LR00CR0回路的越大,Q值越大,阻抗特性曲线越尖锐;反之,00R0越小,Q值越小,阻抗特性曲线越平坦。

在谐振点处,电压幅值最大,当0时,回路呈现感性,电压超前电流一个相角,电压幅值减小。

当相角,电压幅值也减小。

4、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分析UUm11(Q2f2)f0时,回路呈现容性,电压滞后电流一个U对于同样频偏f,Q越大,Um值越小,谐振曲线越尖锐一个无线电信号占有一定的频带宽度,无线电信号通过谐振回路不失真的条件是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是一常数,相频特性正比于角频率。

在无线电技术中,常把Um从1下降到U1ff2(以dB表示,从0下降到-3dB)处的两个频率1和22f0.7的范围叫做通频带,以符号B或Bf2f1f0Q表示。

即回路的通频带为选择性是谐振回路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回路对通频带以外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2FSK--FSK通信系统调制解调综合实验电路设计

2FSK--FSK通信系统调制解调综合实验电路设计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0 -- 200 学年第学期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

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

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

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

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图3-1数字键控法实现2FSK 信号的原理图图中两个振荡器的载波输出受输入的二进制基带信号s(t)控制。

由图3-1 可知,s(t)为“1”时,正脉冲使门电路1接通,门2断开,输出频率为f1;数字信号为“0”时,门1断开,门2接通,输出频率为f2。

在一个码元Tb 期间输出ω1或ω2两个载波之一。

由于两个频率的振荡器是独立的,故输出的2FSK 信号:在码元“0”“1”转换时刻,相邻码元的相位有可能是不连续的。

485通讯电路设计分析

485通讯电路设计分析

RS-485标准是由两个行业协会于1983年共同制订合开发的,即EIA-电子工业协会和TIA-通讯工业协会。

EIA开始时在它所有的标准前加上“RS”前缀〔推荐标准Recommended standard的缩写〕。

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现在EIA-TIA已正式用“EIA/TIA”取代“RS”以明确其来源。

修订后命名为TIA/EIA-485-A。

不过我们还是习惯地称之为RS-485。

RS-485由RS-422发展而来。

两者是工业应用中最成功的标准。

而RS-422是一个差分标准,是为了弥补RS-232的不足提出来的,改良了RS-232通讯距离短和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了10Mbps,在速率低于1000Kbps时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并且允许在一条平衡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可以说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传输标准。

RS-485是在RS-422的基础上,为了扩展应用范围和通讯能力,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也就是说,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通讯冲突的保护特性,通过差分传输扩展总线的共模范围。

RS-485满足了所有的RS-422标准,但反之则不成立。

RS-485实质上是一个电气接口标准,它只规定了平衡驱动器合接收器的电特性,而没有规定插件、传输电缆与及通信协议。

只是对应于七层模型中的物理层。

3.RS-485的接口标准特点:●平衡传输、差开工作模式●多点通信●驱动器带载最小输入电压:±1.5V ●驱动器带载最大输入电压:±5V●最大输出短路电流:250mA ●驱动器输出阻抗:54Ω●接收器输入门限:±200mV●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12KΩ●-7V至+12V总线共模范围●最大输入电流1.0mA/-0.8 mA (12Vin/-7Vin)●接收器输出逻辑高:>200mV ●接收器输出逻辑低:<200mV●最大总线负载:32个单位负载●允许收发器数目:32Tx 、32Rx●最大传输速率:10Mbps ●最大电缆长度:4000英尺〔约1.2千米〕RS-485标准定义了一个基于单对平衡线的多点、双向〔半双工〕的通讯链路,提供了高噪声抑制、高的传输速率、长传输距离、宽共模范围和低成本的通信平台。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
应管等,可根据不同的电路需求选择合适
04
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分析
放大器电路分析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
放大器电路的分类
放大器电路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用于将微弱的信号放大,使其能够 被进一步处理或传输。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放大器电路可 分为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跨导放大 器和电流放大器等。
三极管
总结词
三极管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 一,用于放大和开关。
详细描述
三极管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电子元件 ,由三个半导体组成,包括两个N型和一个 P型半导体。在通信电子线路中,三极管主 要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将微弱信号放大成 较强的信号或控制信号的通断。三极管的种 类也很多,包括硅三极管、锗三极管和场效
滤波器电路分析
滤波器电路的基本原理 滤波器电路是一种选频电路,用 于将特定频率的信号从输入信号 中提取出来,或者抑制特定频率 的信号。
滤波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响应法 和极点图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深入了解滤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和性能特点。
滤波器电路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滤波 器电路可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 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 器等。
感谢观看
电压或流。
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通常由发送器、信道和接 收器组成,发送器负责发送信号,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器负 责接收信号。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时 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稳定性 是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其特点是幅度连续变化。模拟信号通常用 于语音通信和电视信号传输。
调制解调器电路的分类

史上最实用较深刻的峰值检测电路实例与分析

史上最实用较深刻的峰值检测电路实例与分析

史上最实用较深刻的峰值检测电路实例与分析峰值检测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系统中的电路,用来检测信号中的峰值或最大值。

它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领域,例如音频处理、通信系统和图像处理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实用较深刻的峰值检测电路实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峰值检测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输入信号的峰值,并将其保持在输出端,以便进一步处理或显示。

典型的峰值检测电路由一个整流电路和一个低通滤波器组成。

整流电路将输入信号的负半周转换为正半周,并得到一个最大值。

而低通滤波器则用于平滑输出信号,以避免过高的响应速度。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操作放大器的峰值检测电路。

它可以检测输入信号的峰值,并将输出保持在峰值的水平上。

以下是该电路的原理图:整个电路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部分:输入缩放电阻(R1和R2)、操作放大器(A1和A2)、整流电路(D1和D2)和输出低通滤波器(R3、C1和A3)。

首先,输入缩放电阻R1和R2用于调整输入信号的幅度。

这是为了适应不同幅度的信号,并将其缩放到操作放大器的工作范围内。

操作放大器A1和A2构成了一个峰值检测器的核心部分。

A1用于检测输入信号的峰值,并通过负反馈使得A2输出与A1输入相等,以保持峰值。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峰值保持在电路的输出端。

整流电路D1和D2用于将输入信号的负半周转换为正半周。

它们通过将负半周的信号与零电平比较,并选择较大的值作为输出。

这样,我们可以在整个波形周期内得到输入信号的最大值。

最后,输出低通滤波器R3、C1和A3用于平滑输出信号,并避免过高的响应速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参数,可以使得输出信号更加平滑,并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以上是该峰值检测电路的分析。

它能够实时检测输入信号的峰值,并将其保持在输出端。

这对于很多应用领域都是非常实用的,例如音频处理中的音量调节、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强度检测和图像处理中的边缘检测等。

总结起来,峰值检测电路是一种实用且较深刻的电路设计。

手机电路结构分析

手机电路结构分析

项目4 手机电路结构分析●手机整机电路结构
●手机射频电路
●手机系统逻辑控制电路
●手机电源电路
●手机电路分析
手机整机电路结构框图
手机电路原理基本组成框图
手机通信系统部分电路结构框图
手机接收信号处理流程
手机发送信号处理流程
手机射频电路
接收电路部分
不管接收电路结构怎样不同,它们总有相似之处:信号是由天线接收,经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频率变换,再解调输出RXI/Q信号,最后送到语音处理电路;而区别是接收频率变换(降频)的方式不同。

发射电路部分
不管发射电路结构怎样不同,发射前端(从话筒到TXI/Q输出)和末端(功率放大至天线发射)均相似,区别在于发射频率变换(升频)的方式不同。

系统逻辑控制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
键盘
存储器
电源
译码驱动显示
收信机
发信机
频率合成器
音频处理电路
控制输出 检测输入
主时钟
多路 输出
音频信号处理部分
输入/输出(I/O)接口部分
手机电源电路
●1. 电池
●2.直流稳压电源
●3.开机信号电路
●4.非受控电源输出电路●5.受控电源输出电路
iphone 4S 手机电路分析
iphone 4S手机电路结构框图
iphone 4S手机射频连续收发信号处理电路
iphone 4S手机射频处理的非连续收发信号电路。

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

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

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实用版)目录1.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概述2.上行滞回比较器的工作原理3.上行滞回比较器的应用领域4.上行滞回比较器的优缺点分析正文【1.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概述】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转换的电路,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供后续的信号处理和分析。

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具有较高的转换精度和较快的转换速度,因此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上行滞回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比较器的基本原理,通过比较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的大小,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

当输入信号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信号;当输入信号电压小于参考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信号。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可以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上行滞回比较器的应用领域】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领域,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采样和量化,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便于后续的信号处理和分析。

(2)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以适应不同的通信信道和设备。

(3)自动控制:在自动控制领域,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和比较,实现对被控对象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4.上行滞回比较器的优缺点分析】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具有以下几个优缺点:优点:(1)较高的转换精度: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可以实现较高的转换精度,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信号处理需求。

(2)较快的转换速度: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具有较快的转换速度,可以实现实时的信号处理和分析。

(3)稳定性好: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工作。

缺点:(1)受电源影响较大:上行滞回比较器电路的工作性能受电源电压影响较大,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电。

电路的特性与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的特性与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的特性与电路分析方法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是电子设备和系统运行的核心。

了解电路的特性和电路分析方法,对于学习电子技术和解决电路故障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路的特性以及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一、电路的特性1.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电路中的电阻会产生能量损耗和热量。

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2. 电容:电容是电路中的储能元件,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存储电荷。

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的电容系数有关,电容器的电容系数等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量与电压之比。

3. 电感:电感是电路中的储能元件,具有阻碍电流变化的特性。

电感的大小与电感器的线圈匝数、线圈的截面积和线圈的长度有关。

4. 电流:电流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一个节点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5. 电压:电压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表示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的电压沿着闭合回路的各个路径之和为零。

二、电路分析方法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表示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的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电路中一个节点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电路中的电压沿着闭合回路的各个路径之和为零。

3. 罗尔定律:罗尔定律是针对电路中瞬时响应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电阻和电感的组合来描述电路的瞬态行为,计算电容和电感的电流和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4. 直流分析:直流分析是对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其他相关定律,可以计算直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数值。

5. 交流分析:交流分析是对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由于交流电涉及频率的变化,需要使用复数和相位角来描述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交流分析的方法包括复数阻抗分析、相量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等。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总结词
电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可以简化电路模型,提高分析效率。
详细描述
在电子设备中,电源电路负责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由于电源电路通常包含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其 分析较为复杂。通过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可以将电源电路简化为一个等效模型,从而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电路 的性能参数。
局限性
复杂度高
对于复杂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可能变得非常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 间和精力进行建模和计算。
近似性限制
该方法假设电路元件的特性在小信号下变化,对于大信号或非线性 电路,其预测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实际应用限制
由于该方法主要关注元件的动态特性,对于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其 他因素(如温度、噪声等)考虑不足。
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 法,可以对电子设备的性 能进行评估,如频率响应、 噪声系数等。
故障诊断
通过分析电子设备在不同 工作状态下的微变等效电 路,可以诊断设备是否存 在故障。
在电力网络中的应用
电力传输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电力网络中的电压和电流分布, 优化电力传输。
故障定位
通过分析电力网络中的微变等效电路,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点,提 高故障排除效率。
02
通过合理的构建微变等效电路,可以有效地简化电 路分析过程,提高分析效率。
03
构建微变等效电路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的关键 步骤。
03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的应 用
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01
02
03
电路元件识别
通过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 法,可以识别电子设备中 的电路元件,如电阻、电 容、电感等。
性能评估
特点
适用于分析电路中的微小变化,能够 快速准确地得出电路的性能参数,适 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分析。

通信射频电路案例及习题分析

通信射频电路案例及习题分析

lg
பைடு நூலகம்
2 3
=3.5dB
例题5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 Z0 50 ,负载阻抗为 ZL (30 j60) ,工作频率 f 2GHz ,相速 vP 0.5C , 当 d 0.64cm 时,求输入阻抗 Zin 。
分析:应用Smith圆图法计算其阻抗,可按下面步骤:
1)用特征阻抗 Z0 归一化负载阻抗 ZL ,求出 zL 。
Zo
1 in 1 in
输入电压和电流可以表示为
Vin
Vin (1 in )
VG
(
Zin Zin Z
G
)
则输入功率可表示为
Iin Vin (1 in ) / Zo
Pin Re(VinIi*n ) / 2 Vin 2 (1 in 2 ) / 2Z0
1 8
VG
2
1 s 2 (1 1 sin 2
则传输线的最短长度:
l
arctan
L
Zo
/
arctan
2
109 20nH 50
/
0.286 0.123 2 /
其中, 为波长。
例题4 对于下图所示系统,假如传输线是无耗的,计算 输入功率、传送到负载的功率、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分析:首先求出负载通过传输线变换后的输入阻抗,然 后根据输入功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输入功率,由于传 输线是无耗的,故传送到负载的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回 波损耗和插入损耗与输入反射系数有关。
解:由于传输线的长度为 1/ 4,输入阻抗为:
Zin
Z02 ZL
50 50 25
100

s
0
, in
Zin Z0 Zin Z0
100 50 100 50

ZPW-2000KCAN通信原理及故障分析

ZPW-2000KCAN通信原理及故障分析

CAN12
CAN10
CAN8
CAN6
CAN4
CAN2
DY
CANAB2
CANAB1
CANC2 CAN11
CAN9
CAN7
CAN5
CAN3
CANC1 CAN1
轨道电路接口电源机笼背面示意图
CAN通信设备原理介绍
CI-TC2
工作 状态
A1/A2 B1/B2 C1/C2 D1/D2 E1/E2 开

CRSC
CAN通信设备原理介绍
客专ZPW-2000轨道电路CAN通信系统中主要包括轨道电路
接口单元(由通信接口板组成)、轨道电路移频柜(发送器、
接收器)、CAN总线。列控中心主要用于集中编码和配置载频,
微机监测则通过采集数据监测轨道电路电气特性指标。
状态信息和报 警信息
列控中心 维护机
PIO采集 列控中心
通信板2
CANB
CANC
CAND CAND
1BG 主发送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备发送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接收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3AG 主发送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备发送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接收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3BG 主发送器 CAND通信 CANE通信
②将既有的调谐单元和匹配变压器整合成一个调谐匹配单 元,减少了系统设备的数量,降低了元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客专ZPW-2000轨道电路CAN通信简介
③既有ZPW-2000轨道电路故障90%以上是调谐区小轨道自 身故障造成的,由于调谐区小轨道接收电压很低,容易受到牵 引电流干扰、邻线路串频、道床漏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发 生故障。客专ZPW-2000轨道电路小轨道不再参与联锁,仅是对 小轨道信号进行监测和不良报警,小轨道故障不会影响主轨道 工作和正常行车,从而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1.1.3 整机电路的识图和分析
首先需要弄清楚系统中每个集成电路芯片的功能和内部框图, 按照10.1.1节的方法进行识图和分析。 然后找出系统内主要的分立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电路的位 置和结构,并据此确定各自的功能,可以采用10.1.2节介绍的 方法。 在掌握了各集成电路和主要分立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电路的 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画出主要单元电路框图,然后进 行整机电路的分析。从系统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流程,逐一 进行分析,将各单元电路框连接起来,同时根据信号走向,补 充一些新的单元电路框,直至系统输出端结束,最后给出一个 完整的系统功能与信号流程图。
波器、晶体和其它一些耦合元件等肯定是分立的。在这 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相关电路和元器件之间的互联关
系。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2) 在某些端口处可能出现信号分路或者合路的情况, 分析时不要遗漏或出错。例如进行同步解调时,经常需 要先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载波信号,故需要进行分路;在 压控振荡电路中,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电压不仅有直流 偏压,而且有交流控制信号,有时交流控制信号还不止 一个,故存在合路情况。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分立元器件电路的识读和分析应以晶体管(或场效应管) 为核心。
晶体管电路功能:天线之后的高频小信号放大、高频振荡
和混频、低频与高频功放、有源滤波等等。 晶体管电路常常是交流耦合,分析时要注意它的直流通路 和交流通路,正确区分它的不同组态(共射、 共基、 共 集或组合状态),确定它的功能和作用。 在分析时,还要注意晶体管电路是否有反馈支路,并判断 是负反馈还是正反馈,是否有AGC功能。
等知识。 (2) 熟悉或掌握各种通信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和信号流程图。
(3) 熟悉或掌握常用的几种电路分析方法,例如直流或交
流(低频或高频)等效电路分析法、电路的时域或频域 分析法、电路的线性(如拉氏变换法)或非线性(如折 线法)分析法等等。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1.1.1 集成电路芯片内电路的识图和分析
模拟通信集成电路内部的基本电路单元主要有以下三 种: 差分电路为主的放大电路、 双差分模拟乘法电路
恒流恒压电路。
在前两种电路中,常采用射随器作阻抗变换或起隔离 作用,采用共射—共基组态展宽频带和提高稳定性。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片内的单级或多级放大电路可以在外接LC回路、RC元件 或晶振等不同情况下,分别实现放大、振荡、滤波、调 频、倍频和斜率鉴频等不同功能。 片内的模拟乘法电路可以在外接 LC 回路或 RC 元件时, 分别实现调幅、 同步检波、 相位鉴频、 混频和鉴相等不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在整机识图与分析时, 还应注意: (1) 某些电路功能可能是由若干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
与外接分立元器件电路共同实现的,例如组成锁相频率
合成器的鉴相器、有源环路滤波器和晶体振荡器中的放 大电路以及分频计数器等可能由几片集成电路组成,压
控振荡器可能包括分立元器件,而RC滤波元件、陶瓷滤
于差分电路,要认清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是单端
输出还是双端输出,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有反馈,输出 与输入之间的相位关系如何,等等。差分电路常采用恒
流源作为源负载。
(4) 分析芯片内部电路时应采取先主要后次要、先易后 难的原则。对于疑难部分电路,可根据它与周围已弄清
楚部分电路的连接关系,采用相应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
试探研究。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1.1.2 分立元器件电路的识图和分析 根据分立元器件电路的性能特点,它通常处于系统中与
天线相邻的高频端(利用其高频性能好的优点)和与扬
声器、显示器等相邻的低频端(利用其能提供大电流、 高电压的优点),并且可作为集成电路芯片的必要外接,
实现一些集成电路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功能。
同功能。
片内的恒流恒压电路为放大电路和乘法电路提供恒定电 流和偏压,恒流源还常常作为有源负载,是不可缺少的 辅助电路。镜像恒流源是一种常见的恒流电路,恒压电 路通常由恒流源和稳压二极管组成。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识图和分析步骤和方法: (1) 浏览全图, 先找出其中含有的差分放大电路或乘法电 路,分别确定它们的实际功能,同时找出为它们提供恒流或 恒定偏压的电路。由于差分电路的结构特点比较明显,故这 部分电路很容易发现。
主机与手机之间的双向通信采用不同的载频,
主机发射/手机接收频率:45~45.475 MHz, 手机发射/主机接收频率:48~48.475 MHz,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1.1 通信系统电路识图与分析方法 11.2 无绳电话机电路分析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1.1 通信系统电路识图与分析方法
正确识读和分析系统电路图,首先做好以下准备: (1) 熟悉或掌握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主
要元器件参数范围、性能指标以及对前后级电路的要求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11.2 无绳电话机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析
无绳电话由主机(或称座机)和副机(或称手机)两部分组成。 主机和手机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主机接入市话网络。
用户携带手机可在距离主机较近的范围内(例如50~300 m), 通过主机移动接听或拨叫其它电话用户。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从1999年1月1日起: 我国现行无绳电话机工作频率改为20对信道,
(2) 根据该集成电路的功能和第(1)步的结果,将整个电
路大致分成几个部分(如有内部功能框图更好),然后从电 路的输入管脚开始,按照信号流程,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
行分析,直至电路的最后输出管脚。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3) 在分析芯片内部电路时,要弄清楚芯片中每个功能 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注意与其有关的外接元器件所 起的作用。一般来说,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端以及片内 各功能电路之间常有射随器起阻抗变换或隔离作用。 对
实用通信系统电路分析
LC回路、 RC网络以及实现耦合、 去耦、 加重、 旁路、 移相、 扼流、 微分、 积分等功能的电感电容是通信系统 中大量存在的分立元件。 分析时要注意和它们有关的时间常数、 截止频率、 中心 频率、 工作频率时的容抗值或感抗值等等, 从而明确它
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