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野草》中的哲学(钱理群)
与鲁迅相遇读后感
与鲁迅相遇读后感俗话说,读有所感,思有所启。
每当我们读了一本书之后,心里总能掀起丝丝涟漪,产生和作者的共鸣。
下面,网为您带来“与鲁迅相遇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更多内容尽在网。
与鲁迅相遇读后感1 上午沉浸在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的快乐中。
非常感谢老公无意中给我买了一本这样的好得不能再好的书。
钱的文字很好,是沉静和纯洁的文字,干净得一尘不染,眼睛与书中的每一个文字相遇着,冲撞着,净化着,美好着,快乐着。
我读得非常仔细,因为几乎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和分量。
说真的,原先对鲁迅的感觉仅仅限定在一个文化的符号中,对其并无感性的感觉和喜欢。
他的语言似乎总觉得太枯涩,太深奥,所以,每每拿起他的文章,总是踌躇不前。
给我一种敬畏的感觉,因为敬畏,所以不敢接近,此所谓“敬而远之”吧。
想起了上初中、高中时学习鲁迅作品的情景。
在老师并不深刻的近似于肤浅的讲解中,我也是懵懂不知。
除了对其中一些篇章的背诵和记忆外,没有任何感觉。
即使在教学生涯中,虽然也和学生一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Q正传》,也从未真正理解过其中真味和精髓。
想来很惭愧,耽误了学生。
一句话,真正的鲁迅从来没有进入到我的内心和灵魂。
遇到钱理群了,也算是在而立之年后的某一天,突然,理解了鲁迅,他的为人,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战斗,他的精神,还有他的困惑,他的矛盾,他的痛苦,他的选择。
鲁迅是伟大的,这句话终于发自肺腑地在胸腔激荡着。
没有任何人的说教,没有任何意见的左右,这是真正的自己的个体话语。
鲁迅一直在为整个国民,为整个社会,忧虑,操劳,不管是他的思想的“立人”,做一个真正的具有独立精神,独立思想的个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还是他的“为人生”的揭露病态社会的病态的人们以引起疗救注意的文学主张,还有他的走在路上的彷徨和困惑,都在深深颤抖着我的灵魂。
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仍然没有读过多少鲁迅的文章。
我将把这课补好。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多少有些感慨,虽然不能说过去所有的岁月都是虚度,但至少让我不满意,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活?究竟应该怎样生活?甚至连这样的追问都没有。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鲁迅的小说《野草》,原名《野草·题辞》,集中地体现了他创作时期的基本思想。
《野草·题辞》有些激愤,我们读来很不舒服。
但是,“立此存照”四个字又让人不能不佩服。
上面这段文字,既表明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缘由,也指出了写作的目的——“立此存照”。
后面一句话虽然和前一句意思不一样,但内涵却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立此存照”呢?在这里鲁迅表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
其实,这几句话可以引申出许多深刻的含义,如鲁迅对国民性劣根性的憎恨;对青年一代的热切期望,以及他借此所想到的种种关系的方面;鲁迅对于外部世界的矛盾心理;鲁迅对社会事物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强烈愿望;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和眷恋等等。
可以说,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大声疾呼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表现了自己的战斗精神和积极的入世的态度。
下面的一段文字更能表达我对鲁迅《野草》的感受: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想做一个落花生,因为落花生最有用,最不碍事,它总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奉献。
这就像人,再优秀,再杰出,不为人知,不被重用,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当今社会上不正缺少这样的人吗?比起一般的人,他们总是显得默默无闻,但是,正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比较而言,“与这个主题有关的是其中的两段文字,一段是文末的《希望》,一段是篇首的《风筝》。
”前者是《希望》,指鲁迅弃医从文后所著《希望》。
《风筝》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写作时间是1926年10月20日。
前一篇有说不尽的哀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一篇是鲁迅的自叙,是“用以记录一己的悲欢,和反省一国的文化”。
鲁迅在回忆中谈了自己病中求医的经过,谈了做风筝的故事,同时也谈到了自己在求医过程中逐渐明白了“人生的目的”。
后一篇文字透露出作家对未来的信念,充满着坚定的必胜信心。
与这个主题有关的是其中的两段文字,一段是文末的《希望》,一段是篇首的《风筝》。
浅析鲁迅《野草》中的哲学思考
浅析鲁迅《野草》中的哲学思考作者:张凯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张凯莉(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摘要:《野草》中所有的23篇散文诗都创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与其一贯的写作不同的是,这本集子更侧重鲁迅本人内心的感受,并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
这23篇散文诗创作时间集中在1924年至1926年正是革命的发难期。
鲁迅的内心感受离不开时代的变化,因此,《野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来自带有时代色彩的忧愤深广。
而正是这样令人窒息的现实环境才有了作者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在梦与现实之间来回转换;在生与死之间痛苦抉择;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不断战斗。
这就是“野草”的象征,也是鲁迅所做的思考。
关键词:野草;时代;象征;哲学中图分类号:I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82-03一、梦与现实的距离(一)《野草》中梦境与现实的描写以梦境来参与现实生活,在《野草》中很常见。
其中有九篇是写梦境的,也就是大多以“我梦见”为开头的。
这许多梦魇给《野草》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添了悲凉、深沉而朦胧的美。
鲁迅用了现实和梦境的真实与虚幻的特点来写他自身对当下发生的政治事件的感受与思考。
正如他在《〈野草〉英译本序》中所说的“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所以梦中的所见所思亦真亦假。
《失掉的好地狱》中“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与鬼魂战斗,“地下太平终究只是假象,只有经过炼狱般的战斗才会真正实现‘地下太平’”[1]。
《影的告别》中那迷离恍惚的影,以及影的阴森森的细语,和那真真假假的梦的情调是非常和谐的。
在影、黑暗与光明的关系里,鲁迅是这样描述的“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1]这种扑朔迷离的关系让“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独自远行,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鲁迅野草的评析
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野草:写于1922年-1924年,后来结集出版是更晚的事情了;所用的文体是受西方影响,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散文诗,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是没有这种文体的;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这部散文诗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非常个人化的写作;他里面几乎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是我们了解鲁迅非常重要的作品集;鲁迅曾经给他的好朋友许寿裳先生说,他的哲学在野草里面;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我今天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是鲁迅的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现在研究鲁迅的着作比鲁迅的着作多得多;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我觉得,难就难在,到底鲁迅他在想什么,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鲁迅自己曾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非常麻烦;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讲的是真话,但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还有一个人愿意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来为灾民募捐的小女孩;水灾或者旱灾;而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辛苦募捐来的钱连水利局的老爷们抽一根烟都不够;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她的募捐完全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吗能说真话么不能;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还给了她一块钱;小女孩非常感激他;但是鲁迅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但是鲁迅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我能不骗人吗他想到自己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总希望自己能死后能够上天堂,我明知道她死后不能上天堂,因为没有天堂;但是我能够对母亲说真话么我还要骗她,老母亲做了一辈子好事,死后一定能上天堂;鲁迅说,现在还不是披沥真实的时候;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不能;所以“我要骗人”;不知道诸位听了这个故事怎么想;说实在的,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到一种震撼;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不得不说假话的人更难;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一种深层的困境呢鲁迅是一直在挣扎的,因为它不能把真话都说出来;因为鲁迅说,他为自己写和为别人写是不一样的;那么他为什么人写呢他是为三种人而写作;一种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这些人在中国非常孤独寂寞的,他要为这些人呐喊助威鼓劲,那么他就必须要对他们说许多光明的话,美好的话;不能太冷酷;必须把冷酷的有所遮蔽;一种是那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可能就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那么你忍心打破他们的好梦么这是最残酷的事情;面对青年,鲁迅必须把自己的最黑暗最悲观的思想有所遮蔽,而说一些光明的鼓励的话;第三种写作对象非常特别,鲁迅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敌人活的太愉快了;为什么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想一个黑色的魔鬼一样,站他面前,让他的世界不那么圆满;既然是为敌人写作的,就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苦;我有痛苦,但是我要像一匹狼一样,自己舔舐干净自己身上的血;决不再别人面前显示;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无论是为中国的志士仁人而写作,或者为做好梦的青年写作,还是为敌人写作;鲁迅都不能把自己心灵深处最黑暗最悲凉的最绝望的话说出来,他必须有所遮蔽;所以我们看到的鲁迅的作品和他真实的感受和想象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为自己写和为别人写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是告诉我们,鲁迅作品有两类,一类是为别人而写的,我们可以说,他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为别人而写;包括我们经常读的经常讨论的作品都是为别人写的;呐喊彷徨,他的很多杂文;都是为别人写;真正为他自己写的作品非常少;其中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野草;这就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而且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所以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等,以及大多数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交待得很清楚,就是野草;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因为我的野草太颓唐了;希望年轻人能不要看,或者尽早脱离它的影响;这就存在矛盾,一方面,野草里有他的哲学,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年轻人读它;这是为什么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但是这是属于鲁迅他个人的;也就是说,他是排斥他人的;这是属于他的世界,他是拒绝别人进入他的世界的;这是他个人性的着作;这就是野草在鲁迅所有作品当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因此也有特殊的价值;如果我们想进入鲁迅的内心世界,想推开他的灵魂;野草是最佳文本;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如果你仔细去读,你会觉得有所遗憾,鲁迅仍然没有把他的话完全说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鲁迅说,野草基本上是晚上写作的;夜晚这个意向,对我们把握野草也非常重要;鲁迅曾经说,一个人在白天和夜晚是不一样的;在白天,人要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比如我今天在这里讲课,我可能是你们的张老师,我是戴上了大学教师的面具的,你们真正来接近我,我是有所防备的;但到了晚上,一人独处的时候,我卸下了面具;那可能才是真的我;在夜晚没有面具,面对赤裸的自我,但还有皮肤,只有把皮肤掀开,露出血淋漓的骨肉,那才是真实;这是带血的真实;因此,能够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真实,这是需要勇气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面对鲁迅的野草,就好像我们走到了地狱的门口;于是提出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进去你敢不敢进去;你敢不敢正视那血淋淋的真实;今天我们就走进野草;这里首先要交待两点:第一,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没办法把它条理化,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但是我们讲课面临一个问题,既然是课,就必须条理化;条理化实际上是冒很大风险的;因为条理化,可能就会把鲁迅简化;会有所出入;所以要紧的还是自己去读;所以,希望大家在上完课能够有兴趣读一下野草,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节课的内容就可以完全忘掉;第二,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鲁迅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矛盾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体主义思想;野草集中讨论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个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没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主要是讨论一个人的个体的生命,它的生存困境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怎么讨论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的呢他是从两个侧面来说的;我们把它简化了;1,他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一个历史的纵标上来考察,历史纵标是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纵标上来考察,人个体生命的困境;所以这是三个时空的问题;首先是未来,每一个人当他不满足于现状的时候,往往会把过去加以美好化,未来理想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所以从古至今,古今中外,人类关于未来有种种美好的设想,在西方世界里有乌托邦,在中国传统中有大同世界的设想;鲁迅把乌托邦,把大同世界概括成是黄金世界的设想;黄金世界,就是无限完美的、完善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一个世界;鲁迅就是从这里开始他的哲学讨论;对此,鲁迅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到了我们最理想的社会,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有,不但有,把叛徒处死,也就是说还会有新的死亡;为什么呢鲁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人总是这样的: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到了黄金世界也是一样,当然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概念可能跟今天不大一样,比如过去八九十年代,万元户就很阔气了;现在万元户就是穷人;但是即使到黄金时代,那个时候仍然有曾经阔气、正在阔气、还没有阔气的人;而正在阔气的人一般是掌握权力的人;因为那些还没有阔气的人,这些人就会觉得他们是叛徒,他们就会利用权力来将新的改革者杀害;也会有新的死亡;在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这就是野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无限美好,没有矛盾的地方;鲁迅看见的是深渊;是新的矛盾新的死亡;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一个虚妄的命题,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自欺欺人的命题;在现实中是不存在至善至美的东西的;鲁迅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他问,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人么如果有十全十美的人的话,我们大家都不配活着;我们做个调查,我们在座的各位,有谁敢说自己是十全十美的人;有没有十全十美的图书着作呢也没有;如果有,那么图书馆里的书就没用了;不存在;鲁迅的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展开了这样的讨论的;粉碎这个神话的;所以,野草的第一篇,秋夜,秋天的晚上,我们走在田野里,可以看到很多花草;于是在院子角落里看到一朵粉红色的小红花;被秋风吹的瑟瑟发抖;但是它含着微笑;因为一个瘦瘦的诗人告诉她,秋天过去了,还有春天;知道这个诗人是谁么雪莱;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263页野草题词遇到困难的时候,这句话是给了人们极大鼓励的;这是小粉红花的乐观主义;但是这个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一个什么基础上呢就是冬天必然过去,春天必然到来,秋后必有春,春天有蝴蝶蜜蜂;春天永驻,才有这样的乐观;而在鲁迅看来,这个前提是虚妄的;鲁迅特意的安排在小粉花的旁边还有两株枣树;枣树也做着梦,那是落叶的梦,它梦见秋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但是春天还会过去,仍然还是秋天和冬天;春天回来,但是春天不会永驻;但是,枣树尽管知道春天之后是冬天,但是仍然要反抗,枝丫扔要直挺挺的伸向天空;像枣树的反抗和斗争是不以春天是否到来为前提的,不计后果,不管前提的反抗;那么这里就有两种哲学,一种是小花的建立在虚妄的前提下的乐观主义,还有一种是枣树的哲学,那就是不管后果不计前提的抗争斗争;不以未来是否光明为前提;这也是鲁迅的哲学;这是强者的哲学;而小粉花是弱者的哲学;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也曾说过,你们的奋斗是以光明即将到来为前提的,而我的奋斗则不计较这个;许广平,鲁迅夫人,当时是他的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在野草的过客里,也同样展开了这样的哲学讨论,也就是前方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前方究竟有什么在等着你;仍然有两个答案;小女孩说前方有野百合野蔷薇,是一个花园;小女孩是乐观主义;但是老翁说,前面是坟;是死亡;到底哪一个判断更接近真实,显然是坟,而不是花园;但是确定了前面是坟之后,仍然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老人的态度,一种是过客的态度;老人说,既然明知道前面是坟,因此,我就不必往前走了;我停下来休息;这是老人的哲学,而过客说,我明知前面是坟,我还要往前走,这是过客的哲学,也是鲁迅的哲学;鲁迅是要打破无限美好光明的至善至美未来的幻想,这种幻想是神话,是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自欺欺人的世界;而鲁迅正是要打破这样的对未来的神话;大多数人总是要给自己找一个精神的避难所;面对现实苦难总是要给自己寻找一个精神避难所;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而未来就是很多人的精神避难所;而未来之后,还会有别的精神避难所,比如过去就是一个精神避难所;人们对现实不满意总会想过去如何如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怀旧情绪;怀旧就是在想象中把过去无限美好化;怀旧实际上是人之常情,但鲁迅的可恶之处就在于他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避重就轻,他是避轻就重;哪里沉重他就谈哪里;野草里还有一篇很特殊的文章,风筝;就是讲回忆童年生活的作品,我们之前看过很多很多回忆童年的作品,这个非常特别;他没有回忆童年那些非常美好的事情,而是回忆童年最不愿意回忆的一件事情;鲁迅大家知道是周家的老大,大哥;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他弟弟不见了,去找他的弟弟,就发现弟弟在院里的角落里糊风筝;想放风筝;而鲁迅觉得风筝是幼稚的玩意儿,不上进的东西,一把抓过来就把风筝踩烂了;鲁迅后来想到这件事情并把它写下来,而且上升高度非常高,他说,这是一次精神的虐杀;虐杀了孩子的天性,而他回忆起来就很后悔,要补偿;补偿无外乎两种,一种和弟弟再去放风筝,但是俩人都已经是一把胡子了,还放什么风筝;这是个无可弥补的过错;另一种,就是恳求弟弟的宽恕,于是他找了弟弟跟他谈起儿时的事情,希望弟弟表示原谅,那自己心的重担也会放下一些;但是弟弟说,我都不记得这件事了;连宽恕的可能性都不具备了; 这是无可弥补无可饶恕的精神虐杀;所以鲁迅在结尾,意味深长的说,用了一个“躲”字,一般人都希望躲到春天的温暖里去,而我“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他不逃避,他不制造那种温暖的春天的假象来欺骗自己,而是正视这一切;他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这是很典型的鲁迅的情感选择;和一般人不一样;他用这样的方式就打破了过去人们种种的神话;不仅打破了未来的神话,而且他还打破了对过去的神话;因为神话是自欺欺人的东西;那么这样就麻烦了,既然过去不能逃避,未来也不能逃避,那逃哪里去有人想到一个办法,我死了就一了百了了;活腻了,死了吧; 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死后,死以后会怎样谈论以后,是非常典型的鲁迅式的命题;大家还记得,在五四的时候,大家提出的口号,就是要像玩偶之家里面的娜拉一样,走出家庭;妇女要个性解放;但鲁迅提了一个问题,娜拉出走以后会怎样鲁迅说,娜拉出走以后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死掉,一个是堕落或者回来;很残酷;他要问以后会怎样;黄金世界以后会怎样死后会怎样大家要读这篇文章,死后,是一篇奇文;非常奇特;有非常奇特的想象;一个人死了以后,运动神经不能动了,但是我的感觉神经还在的话是什么样;假如大家有一天不能动了,但是你还有感觉会怎样;鲁迅这么想象,自己死了,躺在地上,但是非常不舒服,他感到别人在围观,有人感到疑惑,有人感到悲伤,有人感到愤怒;而他感到自己的死关你什么事呢这时候他感到身上爬了蚂蚁和苍蝇,想要把它挥开,但是动不了;苍蝇在他身上一跳一跳,很难受,而且还用它的舌头舔死者的嘴唇;只能忍受着;这些苍蝇飞走的时候,还说死了真可惜啊;他愤怒的几乎昏厥过去;背上的衣服都还叠在一起,殡仪馆的工人非常粗心大意;衣服折的抵得人很难受;但是他不能动,只能忍受;这还不算,躺的好好的,来了个书店的小伙计,捧了一堆明版图书,说最近店里进了一些书,你还要不要啊生意都做到棺材里了;我由此感到,死亡绝不是人的痛苦荒谬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更大的荒谬的继续;死亡并没有了结一切;因此,死亡也不能成为精神的避难所;鲁迅是要打破人类一切的精神避难所;这一点上,这就是鲁迅思想的特点;中国有五种文化,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现代文化;前四种文化无论是儒家道家虽然具体的教义不一样,但是都给人提供一个精神的避难所;每个学说的避难所都不一样,这个我们不展开; 而鲁迅代表的现代思想,就是不给你提供任何一个精神避难所,就是要正视现实,不要逃避,得到了一个哲学结论;他反对三个东西,1,反对完美,既然世界无论是现实历史还是社会人性,都是不圆满的,都是有缺陷的;必须正视世界的不完美性;2,反对全面,此岸世界无论是社会历史人类人性,都是有偏颇的,都有弊端,不存在毫无弊端,毫无偏颇的完全的东西,全面的东西;3,反对、拒绝永久,一切都处于过程中,一切都不可能永垂不朽;拒绝完美、全面、永久,他要我们正视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有缺陷有偏颇,而且是短暂的;要正视这个现实;不要逃到过去或者未来,也不要逃到死后;只要我们把握现在;所以鲁迅哲学里的中心词就是现在;要我们正视现实,把握现在;正视现实人生的种种困境;所以在野草里,他展开了个体生命现在的困境;鲁迅的方式就是用文学的方式,用文学的意象;在野草里,鲁迅用大量篇幅塑造了许多文学的意象,而这些意象都象征着人类的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死火是具有鲁迅式想象力的一篇文章;人类关于火有种种想象,总的说来,人们是把火视为一种生命的象征;但是鲁迅想象的是“死火”,集中了生命和死亡两种意思;我们看他是怎样展开独特想象的;他说,我做梦,梦见自己在山峰间奔驰,跑啊跑,突然从山峰上一下掉到冰谷里,往下一看,一片青白色,这青白色就是死亡的颜色;但是在一片青白色中,我突然看见了很多珊瑚样的红的影子;在死亡的颜色中出现了生命的颜色,这就是死火;于是,我和死火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一个人生选择的问题;死火对我说:先生啊,请你赶紧把我救出去,否则我将冻灭;我说好,我就把你带出冰谷;死火又说,你把我带出冰谷,我会烧完;我只能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出一个选择;应该如何选择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我们在研究鲁迅的野草死火所遇到的一个难点;如何理解冻灭和烧完;后来我的导师王瑶先生启发了我;那一年王先生正好七十岁;他说,我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什么事不干,这叫“坐以待毙”;要么像大家宣传的那样“发挥余热”,再努力奋斗,但这不过是“垂死挣扎”;我只能在“坐以待毙”和“垂死挣扎”这两者之间作有限的选择;你说怎么办当时我一听,马上想起了鲁迅的死火;“冻灭”就是“坐以待毙”;“烧完”就是“垂死挣扎”;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最后等待大家的都是烧完,死亡,这是必须正视的;人决定自己的命运是非常有限的;以为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结果必须看透,这个结果就是死亡;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是“烧完”和“冻灭”有没有区别呢有区别;烧完是什么曾经燃烧过,生命是灿烂的发光的;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这个冻灭,他一辈子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光影,这是一个生命的空壳;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生哲学,就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结果所有人都一样,但是过程不一样;你奋斗的过程,你挣扎的生命,努力的生命,是充实的,是有价值的;而那浪费的、无所事事的生命是空虚的,是没有意义的,是生命的空壳;这就好像奥林匹克精神一样,贵在参与;奋斗的死和不奋斗的死是不一样的;有为的死和无为的死是不一样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价值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鲁迅野草的哲学,这正体现了鲁迅那种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的人生哲学;这“冻灭”和“烧完”的命题实际上告诉我们,人把握生命的有限性;人的生存困境就是很有限的,在很有限的困境里,你有选择,你的意义和价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你的奋斗一定是在正视这个结果之后的奋斗;和你稀里糊涂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基础上的奋斗是不一样的;鲁迅的哲学是奋斗的哲学,但他的奋斗是清醒的奋斗;人主体选择的有限性这是人的生存困境;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和人告别;大家知道,影子的物理特征在两种情况下他会消亡;就是当正午阳光直照的时候,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鲁迅就用这种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的中间物”的历史命运;“历史中间物”是什么意思呢鲁迅说,他为一种人写作就是敌人,他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捣乱;当然不被黑暗所相容,因此黑暗到来的时候,这样的影子要消亡;同时,历史中间物存在的意义既然是在于和黑暗捣乱,他的生命价值是和黑暗紧紧连在一起的,是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的,它是与黑暗的共生体;因此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完全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也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这样的影子,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真正的黑暗到来,他要消亡,真正的光明到来,他也要消亡;因此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无地彷徨”四个字,没有立足点,实际上很残酷的揭示了像鲁迅这样选择了和黑暗捣乱的生命的价值的人,他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就是彷徨无地,很多知识分子都面临这样的困境;第三个例子是过客;“过客”不断地往前走,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老人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你是谁第二,你从哪里来第三,你到哪里去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最根本的三个哲学命题;大家知道这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提出的问题;一个人的生命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又怎么离开的你从哪里来你被一种你自己所不能掌握的力量抛到这个地球上来,你到哪里去然后又被一种你无法把握的力量带走了,这都不由你所掌握的;这说的就是人的生存本体的一种荒谬性、黑暗性和悲剧性;这是所有的人面对的共同的问题;鲁迅作品的目的就是要人们正视这样一种生存的困境,要人们正视这种两难的选择;或者像影的告别里人的两难境地,或者像过客里,人的生存问题;目的就是要我们正视现实;因为只有正视现实的前提下,你才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反抗绝望的哲学。
[精品资源]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2
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2 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2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于仲达《野草》题辞中那段话——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一过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因死亡而证实了生命的意义,死亡绚烂正是出于生命的爱与美。
在鲁迅看来,生死是相融的,正因为生是美的,死也是美的,前面讲到鲁迅如此的黑暗,冷酷,但现在,我们感觉得到,他的生命的底蕴是对美的神往与热爱,他的生命是大生命。
他对宇宙基本元素的想象,展现了他生命的境界,这境界构成他生命的底色,这底色让他有勇气正视现实中人的种种生存困境,有勇反抗绝望。
钱理群先生说,鲁迅的《野草》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凝视,是对作个体的人的生存困境的无情提示。
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
不以啮人,自啮其身……(《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这句话包含了狂热与寒冷之对立与换的各种涵义,于天上看见深渊——这样的眼光,自然是向下向下再向下,于是看透了天堂中的地狱!《墓碣文》中,还有这一句——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
不以啮人,自啮其身……——如大毒蛇般的游魂就是缠绕在鲁老头心里的毒气和鬼气——不以啮人,自啮其身——是用来自我解剖的。
《墓碣文》中的死尸,他的心灵的历程载在墓碣文上。
墓碣文阳面上第一段的四句话真正是充满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又带有屈原《天问》的奇瑰。
第二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这是心灵的历程,也是战斗历史的象征化。
实际上,也是五四前后两次思想历程的象征。
即经历了狂热和兴奋,又经历了冷落和寂寞;梦恋过光明,遇到过黑暗。
于是在后两句中就有沉痛悲愤的声调: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到文学殿堂,在这里就鲁迅的《野草》这部作品与大家交流,我分3个问题讲:一、《野草》的产生;二、《野草》的生命哲学;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产生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
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
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
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
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
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
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
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
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
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作品教学应把握的三个维度
鲁迅作品教学应把握的三个维度作者:徐振兴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01期内容摘要:近些年,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排斥。
本文认为鲁迅作品始终应该是激励学生的经典教材,并试图主要从艺术价值、深邃思想和文化承载三个维度去论述把握鲁迅作品教学。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学维度鲁迅及其作品由于政治语境、时代语言的变迁而晦涩难懂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失当等原因使得中学生产生了质疑与拒斥。
然而,鲁迅作品的经典性实在不容怀疑。
我认为,鲁迅作品始终应该是激励学生的经典教材,在中学教学中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一.文本的艺术价值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皆堪称经典。
这些作品即使排除掉鲁迅的影响而仅就作品本身而言也是有着不可言喻的文学价值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叙事、抒情和议论对于中学生是个难题,而鲁迅作品恰是极好范本。
鲁迅小说极具叙事学价值。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
传统的中国小说从志怪传奇到明清小说大多是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的,很少出现第一人称,叙事模式比较单一,叙事手段也较少变化。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总结了旧小说的优秀传统,继往开来,同时,他一方面翻译了大量域外小说推介了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能较早关注西方文艺理论,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与叙事结构上大胆尝试,成功地创作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多篇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的小说;《狂人日记》则尝试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药》则采用了双线结构。
这使得叙事变得复杂生动起来,而这些都是鲁迅运用西方叙事理论在小说中的大胆实践。
至今,这些小说仍为鲁迅小说研究者津津乐道。
此外,鲁迅的散文运用象征手法恰如其分地抒写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情绪,真挚而有深度。
而杂文更是犀利泼辣、短兵相接,备受称赞。
二.深邃的思想精髓鲁迅并无完美的人格,然而鲁迅的伟大却是在于他的深邃思想。
首先,鲁迅始终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
钱理群:《野草》里有最不遮蔽的鲁迅
钱理群:《野草》里有最不遮蔽的鲁迅“鲁迅为孤独的战士写是鼓励他们,因此不能把话说得太悲观,要给他以安慰;面对着正在做好梦的青年又不忍心把他们的好梦给打破,所以也要说一点光明的话、说一点舒服的话;对敌人更不会说内心的悲苦,免得他高兴,我再痛苦也不能在你面前有所表现。
所以这些为别人写的作品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比如小说、杂文、散文,主要是为这些对象写的,因此在这些文章里并没有把他心中最黑暗的、最痛苦的、最冷酷的部分透露出来,更多是给我们一些光明的亮色。
那真正为他自己写的作品是什么?只有这一部《野草》,所以他说“《野草》是我的哲学”。
鲁迅写作《野草》的现实背景我介绍一下鲁迅自己对《野草》有一些什么说法,这有助于我们对《野草》的阅读。
大体上,鲁迅对《野草》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想告诉他的朋友萧军“我写《野草》是碰了许多钉子才写出来的”。
也就是说,鲁迅的《野草》写作,除了我们刚才讲的思想和心理背景之外,确实还有现实的背景。
所以,我们要注意鲁迅《野草》写作的时间——从1924年开始写,我们发现《野草》整个写作的过程,跟大家熟悉的“女师大风潮”有关系——在“女师大风潮”之前,鲁迅写了13篇《野草》的文章,“女师大风潮”之后,鲁迅写了10篇《野草》的文章,也就是说《野草》的写作还有现实反映的一面。
鲁迅还具体揭示了有几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比如他说“因为要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所以我写了《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多,所以我写了《复仇》第一篇”,“因为惊异于青年的消沉,所以我写了《希望》”,“因为面对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也就是他在女师大风潮中跟“现代评论派”知识分子的论战,他对那些知识分子的不满),所以我写了《这样的战士》”,而他说“那夜,是为爱我者而写的”,这个“爱我者”明显是指许广平,他还说“当时奉系军阀和军阀混战时,也写了《议决》”。
这些作品也是鲁迅作品中相对比较有理由的,有现实背景,比较容易读,所以今天不再详细讲这些篇了。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解析
鲁迅的散 文 诗 集 《野 草 》主 要 包 括 《秋 夜 》《影 的 告 别 》 《我的失恋》《求乞者 》《复 仇 》《希 望 》《死 火 》《过 客 》《狗 的 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及《这样的战士》等,是从社会不同角 度、不同时代背景所撰写的散文诗,被公认为是先生创作生
收稿日期:20190916 作者简介:王志强(1976—),男,山西吕梁人,讲师,硕士,从事中国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 102—
签订协议,偿还辛丑条约的赔款、上海厂长枪杀共产党员及 罢工工人、英国水兵枪杀市民等。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时局动 荡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先生笔下的文字难免要沾染哀伤与 悲怆的情绪,因此要象征并暗示中国的现状,也要对生命的 意义进行探索,可 见 生 命 哲 学 与 象 征 艺 术 是 《野 草 》的 重 要 创作手法,同时也是揭示先生情感与思想的关键路径。
二、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生命哲学
《野草》与先 生 其 他 文 学 创 作 的 最 大 不 同,便 是 它 传 达 的象征艺术与潜藏的人生哲理。不同于近代文学以抒情性 或闲话性的美文抒情达意,却将从人生与现实中感悟到的生 命哲学以美学的形式,编制成特殊的独语式的散文诗。可以 说这是先生创作 《野 草 》的 自 觉 追 求,体 现 了 深 邃 的 哲 学 思 想与人文思想的审美特征。本文为深入阐释生命哲学在《野 草》中的体现,需要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生命哲学的内涵与意 义。简而言之,生命哲学是西方各国广泛传播的,贯穿于整 个欧洲的哲学流派,是试图通过生命形成与发展探析宇宙, 解析经验与知识的 哲 学 思 潮,是 在 “权 利 意 志 ”“生 存 意 志 ” 以及“生物进化 论 ”等 学 说 的 基 础 上,得 到 全 面 完 善 的 思 想 体系[3]。齐美尔在继承经典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世界的 实质是“生命 ”,是 难 以 遏 制 的 冲 动 与 活 动。 而 从 宏 观 角 度 对生命哲学进行分析,即对人的关注,对人意志与精神的关 怀,意志与精神是人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代表,是不因外界 环境改变而改变的思想特征,同时也是随内心思想变化而变 化的意识形态。先生对人的希望,便是对人的精神与意识的 希望,是通过对已有意象的表述,增强作为生命形态的人的 精神与意识。鲁迅先生的《野草》是由独立而又存在逻辑联 系的“小感触”构成的,创作时间又较长,很难说存在什么永 恒不变且整体划一的内涵,并以此成为贯穿全书精神性的命 题。而比较突出的哲学思想及人文内涵主要有:反抗绝望、 韧性战斗、向麻木挑战以及宽宥与爱恨等哲学思想。此类哲 学思想代表着鲁迅先生对个人精神的显现与开掘。构成了 先生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深邃、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中韧性战 斗是指先生对黑暗势力与旧社会制度,所采取的心理姿态与 生命选择。由于对中国社会改革践行的认识,对青年对抗旧 社会的急躁与乐观的观察,先生以启蒙者的清醒,建构出长 期坚持作战 的 哲 学。先 生 在 清 华 大 学 演 讲 中 讲 道 “他 佩 服 ‘青皮’的精神”,主张在战斗中,应坚持“壕堑”策略,以免造 成大范围的 伤 亡,并 告 诫 国 人 “震 骇 的 牺 牲,不 如 韧 性 的 战 斗”。在《过客》中,拥 有 韧 性 战 斗 思 想 与 精 神 的 两 棵 枣 树, 逐渐转变为 顽 强 跋 涉 的 战 士 形 象。而 鲁 迅 先 生 在 酝 酿 《过 客》时,曾在心中构思了十余年,并最终选择用话剧的形式呈 现《过客》。通读《过客》可 发 现,先 生 的 文 字 中 无 不 蕴 含 着 积蓄的、最冷峻、最痛苦的生命哲学。而在《过客》创作后的 三个月里,先生曾在一篇发表在《中央时报》的杂文中说道: “我无所畏惧,生命是我与生俱来的物件,不妨勇敢走去,为 了自己所希求 的 道 路,即 便 前 方 是 火 坑、是 峡 谷、甚 至 是 深 渊,都由我一人 负 责。”《血 痕 》是 有 感 于 学 士 帮 助 军 阀 而 创 作的,是对军阀枪击百姓的愤怒,是在现实实践的介入与关
新时期伊始钱理群与鲁迅的两次生命相遇
“ 我们 这 门课 就是 帮助 同学 们找 到 自己和鲁迅 交 流
变化。1 9 8 0年代 中期钱理群 的著作《 心灵探寻》 是 以钱理群为代表 的“ 精神启蒙派” 对 他们这一代知 识 分子 所 进 行 的启 蒙 , 由于历 史 的原 因 , 他 们 灵 魂 上有着严重的奴性 , 这本书强调的便是警惕“ 奴性 ” 的产 生 , 钱理 群正 是发 现 了 自己这 一代 知识 分子 的
一
心的解密来启蒙 自己的内心。 在后记中钱理群更是 详 细地 叙 述 了他 们这 一 代 人 驯化 、 怀疑 、 独 立 思考 的精 神 历 程 , 在 摆脱 了历 史 定 格 中 的 “ 伟人 ” 形 象
后, 在对 历史 细节 的展 开过 程 中还原 了 “ 活体 ” 的鲁
迅、 双 面 的鲁 迅 , 将 视 角深 入 到 了鲁 迅 更 隐秘 的 内 心, 因此情 绪是激 昂的 , 带有 青年 的特 色 。 而钱 理群
易 懂 的叙 述 风格 , 把 自己 的感 情 投 人 进 去 , 把 自己
蒙的社会批判意识和绝望 中反抗的人格力量 , 注重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_ 2 0
[ 作者简介 ] 温志燕( 1 9 8 7 -) , 女, 山西吕梁人 , 中国海洋大学文 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 硕 士, 研 究方向: 中国现 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
1 1 2・
温志燕
新时期伊始钱理群与鲁迅的两次生命相遇
捉与 渲染 历 史 的现 场感 和历 史 细节 , 加 大对 鲁迅 原
著文字的引用和文本的分析 , 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 进入情境 , 捕捉感觉 , 产生感悟。 在这背后隐藏着一 种颇为独到的分析 , 但只是点到为止 , 不展开 , 让你 去深 思 , 从 而找 到 通 向 鲁迅 的通 道 , 以一个 智 者 的
《野草》的精神分析
《野草》的精神分析张梦阳一精神环境我爱夜读《野草》。
是在深夜里,万籁俱寂,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似乎是华老栓抖抖地去买“药”的时分;是在孤独中,一人独倚小屋床头,除一盏孤灯和一本《野草》之外,什么都没有,似乎体悟到一种独处宇宙中的大孤独、大寂寞。
我感到,只有在这种大孤独、大寂寞中才能苦苦嚼出《野草》的滋味,体悟出《野草》的真精神,因为鲁迅正是在这种精神环境中写出《野草》的。
研究一位作家,绝不可忽视他所处的精神环境,特别是鲁迅这样的“精神的人”,《野草》这种“精神的人”在特殊的精神环境中蕴育的精神之花。
鲁迅描述过自己这时的精神环境:“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
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那里呢?” “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散漫的刊物”、“随便谈谈”和“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正是鲁迅创作《野草》和《彷徨》时期的精神环境。
从政治思想上说,当然有进与退、好与坏、热与冷之别,但是从创作心境上说,《野草》《彷徨》时期其实是鲁迅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散淡、无拘束——是从事文学创作的最佳精神环境。
除了精神环境之外,还需要物质环境,也就是生存空间与创作空间。
1924年5月25日,鲁迅移至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胡同21号居住。
这是经鲁迅亲自设计改建而成的一座小四合院,北屋由外间向北延伸出去一间平顶的灰棚,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卧室兼工作室——“老虎尾巴”,亦称“绿林书屋”。
这间书屋,虽然房顶低矮,形似“斗室”,但因北墙上部全是玻璃窗,既可看到大片碧蓝的天空,又可以射进充足的光线,所以,房间虽不过方丈左右,但并不给人闷促的感觉。
谈谈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谈谈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作者:孙玉石来源:《语文建设》2009年第01期《野草》是一本很薄的散文诗集,加序言一共是24篇,大概在鲁迅著作里是最薄的。
虽然薄,但它可能是鲁迅先生在其一生文学活动中,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最厚重的礼物。
长时期以来,《野草》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最美的一部作品。
最薄的书最有分量,主要是因为它很深刻而优美。
它比《呐喊》《彷徨》这类用叙述方式书写的作品,更具有一种幽深性、神秘性,也有一种永久性。
整体上看,有一种难于了解却又永远引人沉思的审美的艺术魅力。
对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的研究成果,仅专论和专门的论文摞起来就很厚。
然而,对其中一些晦涩的篇章和一些有争议的抒情意象、语言,到今天还很难说都做出了无可辩驳的解释。
不像杂文中的一句话或小说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形象,大家都可以阐释,而且大体上可以互相接近,《野草》是很难做出公认的解释的。
《野草》里大多都是针对不同缘由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而非系统的、结构的、一气呵成的抒情作品。
从开篇到结束,写作时间拉得比较长,所以《野草》里传达的生命哲学,就很难说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哲学追求和内涵,甚至可以成为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
虽然《野草》不存在一个统一不变的内涵,不存在一个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如果提出其中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方面,描绘一种关于整部《野草》丰富复杂内容的客观事实,还是应该允许的。
我想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或者更多一些:韧性战斗,这属于鲁迅生命哲学的思考,追求一种韧性的斗争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关于爱憎和宽恕的哲学:等等。
这些生命哲学都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不是西方那种形而上的纯粹哲学的思考: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哲学,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玄学的思考。
它有很深的现实感和自己的一些生命感悟。
这些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是关于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
小议鲁迅《野草》中“现实”与“哲学”的争辩
小议鲁迅《野草》中“现实”与“哲学”的争辩关于鲁迅先生的《野草》的研究,近年来又呈现出了一个活跃时期,并且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成就。
在此同时,也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解读倾向,两者的研究视角完全的不同:一就是对于《野草》中的“现实”意义进行过分追求,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私人化倾向;二是对《野草》中的“哲学”过分进行追求,对其现实意义淡化或者完全忽视。
其实这两种倾向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野草》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都有所不利;但是如果也是对《野草》真正的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解读,所以说对于《野草》的研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1 鲁迅先生《野草》中的“现实”《野草》被认为是鲁迅先生的心灵抒情诗,那么之中那些隐晦的语言背后也必定蕴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对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真实的反应。
鲁迅先生曾经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对诸多篇章写作的现实诱因进行了交代,这些现实诱因的交代也就把人们的视线成功引入到了对《野草》之中“现实”的研究。
关于《野草》中的现实意义的研究,就是把《野草》中的每一个艺术形象、意境都和鲁迅先生实际生活经历或者某一片断进行结合,或者说是其进行的完全实录,或者说是其进行的对比隐喻,就是把鲁迅先生的实际生活和《野草》中的片段进行紧密的结合。
其实对《野草》的“现实”研究序幕的拉开还是从2000年加拿大籍学者李天明所出版的《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开始的[2],他把鲁迅先生还原成了一个真正的、具有七情六欲的、有血有肉的人。
在他的这篇文章中将近2/3的部分,都是在《野草》的11篇散文诗中探索鲁迅先生的现实生活痕迹。
他主要是从鲁迅先生的个人情感生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的,把《野草》中所出现的意象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典故之中所蕴含的意义,对鲁迅先生的个人故事进行破解,提出了相当多的新见解。
比如,他把《秋夜》中的那两株并立的枣树,解释成是鲁迅先生的困窘夫妻生活;把《影的告别》中影子和人进行告别的话语和行为,解释成是鲁迅先生在表达自己想离开妻子的愿望;把《我的失恋》解释成是鲁迅先生对于自己不幸婚姻的自嘲,其内容更是对其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的真实写照;把《复仇》中男女之间的对峙,解释成是对鲁迅先生和朱安之间的对抗;《复仇(其二)》则是鲁迅先生借助于宗教题材不与世间人们的痛苦,以此对自己的痛苦和苦闷进行折射;《死火》则就是就是爱的象征,“我”则就是指的鲁迅先生自己;《过客》中的那个“她”说的也不是“小女孩”,而是指朱安,那么“兀鹰”和“过客”自然代表的就是鲁迅先生;《墓碣文》是鲁迅先生对其自我形象的还原,“死亡”也就是指鲁迅先生关于道德所进行的自省;《腊叶》是作者写给许广平的,不但表明了作者心中的负担,还包含了作者对于两人情感持久性的担心……李天明先生关于《野草》中“现实”的解读,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并且关于论述合情合理、言之有据,为《野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野草》中体现了鲁迅哪些生命哲学思想
《野草》中体现了鲁迅哪些生命哲学思想《野草》中体现了鲁迅哪些生命哲学思想2010-12-08 13:37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散文诗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这部满含着鲁迅的冷静和热情、绝望和反抗的作品集,同时也是鲁迅唯一部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
这部在鲁迅一生中极为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完成的作品集,以它深邃的思想内含,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鲁迅的丰富的想象力、无羁的创造力,和对国民素质深刻的剖析,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领域的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
鲁迅的《野草》,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哲学世界呢?一位学者这样评价《野草》中的"哲学"。
他说:"这里所谓的哲学,主要是生命哲学。
人们当然可以从《野草》中离析出鲁迅的历史哲学,社会哲学,而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生命哲学或存在哲学。
"而对《野草》中的"生命哲学"的解读,李何林、许杰、孙玉石等资深的研究专家,以其深厚广博的学识,致力于"走进或走近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解读其《野草》中的"生命哲学",并取得了《野草》研究里程碑式的显著成果,但难以避免的,他们的研究还是印上了很深的时代的烙印。
与此不同的是,钱理群、李欧梵等著名学者另辟蹊径,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解读《野草》,其解读给后学带来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启发。
有感于此,作为离鲁迅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越来越远的一代人,我尝试着从一个新角度去解读《野草》中的"生命哲学"。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基于此,我将我眼中的《野草》里的"生命哲学"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反抗绝望的意识在《过客》中,鲁迅表达了:对人生的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是人生在为一种目标而奋斗的道路上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同时,鲁迅也借此暗示,人生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为"理想",而坚定不移的实践的过程,其生命本身就体现着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价值。
从《野草》文本中看鲁迅的生命意识
、
孤 独 寂寞 的荒 原
英 国象 征 主义 诗 人 艾略 特 的代 表 作 《 原 》 , 曾为我 们 展 示 荒 了一个 万物 萧 瑟 ,生 机 寂灭 的西 方社 会 。春 天 原本 该 万物 复 苏 , 生 意盎 然 ,而 在 诗人 的笔下 ,现代 文 明的象 征— — 伦 敦却 是 一 片 枯 萎 的 荒 原 。 在 这 没 有 生 气 的栖 息 之 所 ,人 不 生不 死 , 虽 生犹 死 ,心 中唯有 幻 灭和 绝 望 ,人 们 在浑 浑 噩噩 中走 向死 亡 。诗 人 把 现 实社 会 比作地 狱 ,把 现代 人视 为 没有 灵魂 的幽灵 。 作 品是 时代 的写 照 ,是 作 家情 感 世 界 的投 影 ,散 文 诗集 《 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野草 》共 二十 三 篇 , 1 2 年至 1 2 年 写 于 北京 ,1 2 年 结 94 96 97 集 出版 。它 虽然 仅是 一 本 七十 余 页 的小 书 ,但 由于艺 术 的 奇诱 、 风 格 的独特 、思 想 的深 邃 ,成 为 中 国乃 至世 界 文 学艺 术 宝库 的经 典 。 《 草 》是 一部 既关注 现 实 历史 和 个人 生 活 , 又超越 现 实 历 野 史 和个 人 生活 ,也是 鲁 迅 思索 人 生 、 叩问存 在 的 生命 之 诗 。其 中 流 露着 他 把握 不 住人 生 的苦 闷和 寂 寞 ,又燃 烧 着 他不 断探 索 追 求 的进 取 精神 的火 焰 ,作 品表 现着 鲁 迅独 有 的精神 世 界 。
草 》也 为我 们 展现 了一 片荒 原 世 界 。1 2 年 一 1 2 年 ,正是 北 洋 94 96 军 阀统 治 北京 ,各派 军 阀不 仅 充 当帝 国主义 列 强 的走 狗 ,而 且 连
鲁迅最高成就《野草》丈量灵魂的深度
引导语:的《野草》是一部丈量灵魂深度的作品,代表了鲁迅自我剖析,以及思想深度方面的最高境界,值得每一个人品味。
著名学者钱理群曾经说,《野草》里有最不遮蔽的鲁迅。
鲁迅在《野草》中无情地解剖自己,深入灵魂的最深处。
某总程度上说,《野草》代表了鲁迅自我剖析,以及思想深度方面的最高境界。
《野草》是一部丈量灵魂深度的作品,值得每一个人品味。
1,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鲁迅的心里一定有深深的绝望,所以才如此谈论希望,他敏锐地感觉到国民性的污浊,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落后,人民的愚昧,但却没有出路。
2,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4,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5,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鲁迅用语言把这种感觉清晰地呈现出来。
7、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8、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9、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野草》的哲学要义
《野草》的哲学要义如下是有关《野草》的哲学要义:《野草》收1924—1926年的散文诗23篇,1927年2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这是一部具有哲理性的散文诗。
写作背景与《彷徨》相同,《野草》反映了鲁迅孤寂的心境和艰难探索精神,交织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的矛盾”。
其哲学要义如下:鲁迅的《野草》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凝神,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困境的无情揭示。
集中体现了鲁迅的一种悲壮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鲁迅专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带有极强的自我省思色彩,是作家最为内在、深层的个体生命体验的象征性表达。
鲁迅曾评价自己的作品太过黑暗,因为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从他的自述中可以对《野草》的基本主题作出概括:即一方面是对人生的黑暗与虚无的深刻的存在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对这种黑暗和虚无的绝望的抗战,这两方面紧密相连。
核心内容表现的是鲁迅“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这样重大历史关头的复杂矛盾的心理感受:他极端憎恶现实,彻底否定现实,但又难以看到现实会被真正改变的确证。
“希望”与“绝望”因此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拉锯状态。
正是对“绝望”的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将《野草》内在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个体与世界:《野草》蕴含着鲁迅对整个实在世界的形而上思考,其中确实充满了“黑暗与虚无”。
在他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在而又不可捉摸的荒诞存在,即“无地”(《影的告别》),“无物之阵”(曹禺原野仇虎)(《这样的战士》)一切只是存在着,却没有意义,不可理解,因而显得虚无而荒诞。
(2)这种虚无和荒诞贯穿于人的存在之中。
置身于这样一个不可理解的虚无的世界中,人对其存在产生了一种根本性焦虑,即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依据、目的和意义。
在《过客》中鲁迅借过客和老翁的问答,准确地揭示了人在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上所产生的这种根本性的焦虑,一种绝对茫然失措的不安:过客不知自己是谁,不知所来,不知所去,无路可走,又不得不走。
对 个 体 生 命 的 凝 视 与 探 究
对个体生命的凝视与探究——试析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仇小梅 04062001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野草》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诗,也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之祖。
它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寓意深远。
由于当时的环境,很多东西在“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因此,鲁迅常借助象征、隐喻、梦幻等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历史以及人生等方面的深切体悟与思考。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野草》的阅读困难与理解困难。
然而,正如钱理群在《拒绝遗忘》中谈到《〈野草〉》里的哲学》时所说:“读鲁迅作品,……开始可能不大懂,也要硬着头皮读下去,读多了,就会读出点意思。
……有些地方,在前面读的时候不懂,读到后面就自然懂了。
总之,只要下决心,认真读原著,长期地,耐心地读下去,总会读懂一些的,而且会越读越懂,越读越有兴趣,越愿意读下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钱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在阅读实践中,我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把《野草》读了三遍,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似懂非懂,虽说对其思想要义不是恍然大悟,清晰明了,但也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于朦胧中也渐渐理清了一些眉目,基本上了解了鲁迅的情感与思想,特别是《野草》所体现的鲁迅对于个体生命的哲学思考,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野草》收录的是鲁迅先生于1924年9月15日至1926年4月10日这段期间所作的散文诗,加上《题辞》,一共有24篇散文诗。
我们知道,1924年至1926年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动乱黑暗的时期,也是鲁迅心情最颓废灰暗的时期。
那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的低潮以及《新青年》的解散,使鲁迅陷入了“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境地,再加之女师大事件,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以至决裂,还有自己失败的婚姻等等不愉快的事情,把鲁迅本来就不怎么明朗的心境逼到了荒原般的绝望之中。
后来鲁迅在致萧军信中就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野草》中的哲学(钱理群)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野草》中的哲学(钱理群) 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野草》中的哲学(钱理群)钱理群钱理群,男,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
1956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大小舞台——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
拓展阅读《野草》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两地书》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传》曹聚仁著,东方出版社今天给大家讲鲁迅的《野草》,主要分两个部分来讲,首先讲《野草》里的哲学,或者说《野草》在鲁迅文章中的特殊地位,即我们为什么讲野草。
第二部分讲《野草》里的想象力。
鲁迅对朋友说过,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野草》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相对真实、深入地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与个人话语的存在,《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
《野草》也就成为我们接近鲁迅个人生命的最好途径,窥见鲁迅灵魂的最好窗口。
1,进入鲁迅的世界先讲第一个题目,为什么大家到大学来学鲁迅的作品,首先建议大家读《野草》,那么《野草》在鲁迅作品中占什么地位呢,大家读鲁迅的作品很多了,普遍反映鲁迅的作品比较难懂。
他难懂在什么地方呢,通常的说法是鲁迅的时代背景比较复杂,我们不了解这时代背景,所以很难进入作品。
其实,我想这不是我们阅读作品的障碍,因为如果不知道时代背景,可找一些研究鲁迅的文章来读。
我想鲁迅作品的难懂就难在你很难知道鲁迅真正在想什么。
关于他自己,鲁迅说,我所想的和我写的是不一样的,他又说我为自己写和为别人写是不一样的。
这就麻烦了,我们看到的是他写出来的,但他说我想的和为别人写的不一样,这就使得我们读者很难真正了解鲁迅的“所想”。
是什么意思呢,先说“所说”与“所想”的不同,鲁迅曾说:“偏爱我们的作品的读者有时批评说,我的文字是说真话的,这其实是过誉,……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但也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到那时还不唾弃我的,……这才真是我的朋友,倘使并这个也没有,则就是我一个人也行。
”这话是说得相当沉重的,鲁迅在去世前,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颇惊心动魄:《我要骗人》。
文章讲这样一事,早晨则出门,就被子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好是小学生,在募集水灾的捐款,我深知官场的腐败,小女孩辛苦募集来的钱,连给水利局的老爷一天的烟卷也不够的,但是而对这连鼻子尖也冻得通红的真诚的女孩,我能对她说:这一切都没有意义的这样的“真话”吗,我非但不能,而且还带着她,把大票换成零钱,付给她一块钱,她非常高兴,连声称我“是好人”,还写给我一张收条,说只要拿着它,就无论走到哪里,都无须再出捐款,小女孩走了。
鲁迅看着小女孩在冬天的早晨里越走越远,他的手上还留有小女孩的手温,但此时的手温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鲁迅进一步提出问题,我现在能不骗人吗,比如说,我那80岁的老母亲,她总希望死后能够上天堂,我明知道他死后是不能上天堂的,因为没有天堂,但我能对母亲说这样的真话吗,我得骗她说,老母亲你做一辈子好事,死后一定上天堂,鲁迅于是痛苦地想到现在“也还不是披沥真实的心的时光“,又写下了“我要骗人”这四个大字,鲁迅这番自剖是十分感人的。
我常想,说真话固然很不容易,而公开承认“我要骗人”,正视自己既渴望说真话、又不能不骗人的内心矛盾,这是更加难得,需要更大的勇气的。
鲁迅的“所想”与“所说”的正是反映了这样的“说真话”与“骗人”的两难选择的困境。
再说为自己写和为他人写的不同,鲁迅为哪些人写呢,鲁迅说我是为三种人种人写作,一是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给予哪能怕是微弱的慰籍。
一是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内心深处所感到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的。
)鲁迅写作的第三个对象很特别,说是他的敌人。
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吗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的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想到他们的不圆满。
因此鲁迅不愿意在敌人面前过多地显示示自己内心的悲凉与痛苦,以免使他们感到快意,为敌人,鲁迅也要把自怀包裹起来,鲁迅说,我看痛苦,我像匹狼一样躲进丛林里去,自己舔干自己身上的血,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鲁迅是为“自己写”,就多少发表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极端黑暗、冷酷的内心体验,吐露一部分自我真实的灵魂与血肉。
但也只是“一些”、“一部分”而已,不仅因为鲁迅自觉地不将心里的话说尽,更是从根本上说,“我”的(以及人类的一切)所想与所说都是背离的,人的内心思想,生命体验,一旦用语言来表达,就发生了扭曲,即鲁迅所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但鲁迅毕竟还有自己的著作,而且这些著作是有一个文体上的分工的:大体上说,他的小说(特别是《呐喊》、《彷徨》),他的杂文,基本上是“为他人”写的。
而他的被称为“散文诗”的《野草》可以说是“为自己”的:鲁迅对朋友说过,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野草》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相对真实、深入地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与个人话语的存在,《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
《野草》也就成为我们接近鲁迅个人生命的最好途径,窥见鲁迅灵魂的最好窗口。
《野草》常常写于深夜。
鲁迅说:“人的言行,在白天和黑夜,在蛳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
(只有在)夜里,……(人)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赤地裹在这无际的夜絮似的大块里。
”不仅要脱去“面具和衣裳”这样的伪饰,“衣裳”之下更有“皮肤”;鲁迅正大是要穿透“皮肤”的伪饰,剥落出血淋淋的骨肉的“真实”,凝视那历史、文化、生命中最深层次的“真实”。
这是“肉体的凝视”,并不是的有的人都有勇气正视这血淋淋的真实。
尽管人类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本世纪的历史,都充满了血腥气,但却有众多的知识分子,众多的著作竭力回避,以至掩饰。
因此鲁迅并不奢望人们接近他的《野草》,在《墓碣文》里刻着这几个字:“……答我。
否则,离开”~这确实是地狱的门口:勇敢者,大步走进去;怯懦者,趁早离开~ 2,个体生存困境的揭示我们今天作出一个抉择,我想我们还是进去吧。
在进入鲁迅的内心世界之前,还有的点需要说明,首先要说明的是,《野草》虽然蕴含着鲁迅的哲学,但却是用文学的混杂、模糊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而且是要靠着每一人自己在阅读中去感受的;但我们为了在这里作介绍、讲解,就不能不将其明晰化,这样,就存在着把鲁迅丰富的思想简单简单化的危险,因此,我今天的演讲,唯一的目的就是促使诸位对鲁迅的作品,特别是他的《野草》产生兴趣,等到大家自己去读《野草》,我讲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可以弃之不顾;听讲的时候,也就不必记笔记,我姑妄言之,你们姑妄听之就是了。
其次要说明的是,在鲁迅的人性观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群体的,对于作为群体的人及其生存困境,鲁迅有许多深入的思考,但这不是《野草》的关注重点,我们今天暂不作讨论,鲁迅的《野草》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凝视,是对作“个体”的人的生存困境的无情提示: 首先要介绍中的是,鲁迅在《野草》里,是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纵座标上考察其意义与价值,提示其困境的。
先看看“未来”。
人们在对于自己的现实处境,有着种种不满时,最容易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于是,古今中外,都有关于“未来”的种种设想,例如西方的“乌托邦社会”,中国传统的“大同世界”,等等,鲁迅统称之为“黄金世界”。
人们通常把这样的“黄金世界”看作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绝对完美、绝对和谐的理想社会,是历史、社会、人生发展的终结。
但鲁迅却尖锐的问道:“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预言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会这样,鲁迅有一个高度的概括:“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过去、现在如此,恐怕将来也如此。
当然,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标准会和今天不一样,但那里也依然存在着“曾经阔气”、“正在阔气”与“未曾阔气”这样三种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免不了要斗争,而且“正在阔气”的掌权者,也一定会把“未曾阔气”因而要求“革新”的人,视为叛徒,而将其处以死刑。
这样,鲁迅就在人们认为结束了矛盾、斗争的历史终结处,看到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以至新的死亡。
这就是“于天上看见深渊”。
鲁迅由此而否定了一切“至善至美”的东西的存在。
他说,如果有至善至美(十全十美)的人,那大多数人都不配活着;如果有至善至美的书,图书馆就得关门。
人们在吹捧某一件东西,(例如绘画、音乐作品)时。
总喜欢说还到了“绝境”。
鲁迅说什么到“极境”,“极境”就是“绝境”。
这类极致,绝时、完美等等说法,都是自欺欺人的“神话”,鲁迅在《野草》里的许多作品中都展开这种讨论。
如《野草》的第一篇《秋夜》写了两个梦,意味深长。
秋天的晚上,走到院子里,会看见一朵“小红花”一边冻得瑟瑟发抖,一面却在微笑,因为她记得一位诗人对她说的话:“秋后要有春”。
——这位诗人同学们知道是谁吗,(有同学回答:“雪莱”)对,这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对我们这一代影响是相当大的,它曾鼓舞我们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面临的种种困难,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种乐观主义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春天一定要到来”。
小红花旁边长着一株枣树,枣树他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春天不会永驻人间,但仍然把它的枝干铁似的直刺天空。
也就是说,它是不以春天是否一定到来为前提的,即使“春后还是秋”,它也要进行反抗。
这确实是两种哲学:前者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并不可靠的(或者说是自己想象中的)所谓“光明的春天般的未来”,这是一个弱者的选择,它的乐观主义是虚幻的;后者才是真正的强者,它的反抗,完全是自己的独立选择,并且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奋斗上,不对其他力量(包括末来)抱任何幻想,也就不存在任何依赖(依附)。
鲁迅在写给当时还是他学生的许广平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你们年轻人的奋斗,是以“光明”的必然到来为前提的;而我,却对未来不抱希望,我就是要与“黑暗”捣乱而已。
《野草》里的《过客》同样展开了这样一个哲学讨论,“前方是什么,”仍有两个答案,小女孩说“前面是花园”,小女孩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老人则回答说:“前面不过是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