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阅片基础

合集下载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水肿等。

胸片读片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的,以下是胸片的读片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胸片信息:在进行胸片读片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胸片上标注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拍摄时的位置(前后位、俯卧位等)、日期和项目描述等,确保核对正确的胸片。

2.观察胸廓:胸片读片的第一步是观察胸廓。

正常的胸廓应该对称,两侧应保持一致,如出现胸廓形态改变、变窄或扁平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胸廓畸形或胸廓内有积液或肿块的存在。

3.区分胸膜和肺组织:胸片上肺组织呈淡白色,胸膜呈透明或稍暗色。

观察胸膜与肺组织的分界线是否清晰,如若模糊或有实质性结节,可能表示存在胸腔积液、结核球、恶性肿瘤等。

4.观察肺纹理:正常肺纹理应呈放射状排列,主支气管向两侧递减。

观察肺纹理是否增多、增粗或不对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栓塞、肺水肿等。

5.观察肺野密度:胸片上肺部的密度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气体呈黑色,血管呈暗灰色,肺组织呈淡白色。

观察肺部密度是否均匀,如出现片状阴影或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等。

6.观察膈肌和纵隔:膈肌是胸壁和腹腔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观察膈肌是否对称,如若有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胸腔积液等。

同时,还要观察纵隔是否偏移、增宽,如若出现纵隔增宽和形态异常,可能表示纵隔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7.观察肋间隙:正常情况下,肋间隙均匀,宽度一致。

观察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这些变化可能是胸腔积液、肺大泡、胸腔积液等引起的。

8.观察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胸片发现。

胸腔积液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胸腔内液体积聚集,观察积液程度和分布情况。

而肺内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

9.评估心脏和大血管: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病变,如心脏增大、心脏肥厚、心包积液等。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影像学诊断的重要角色。

日常业务学习对于放射科医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我个人的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一、晨会学习每天早晨,我会参加放射科晨会学习。

这是一个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平台,一般由放射科主任或者副主任带领。

在晨会上,我们会学习一些新的影像学知识、学习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学习影像学报告的编写技巧等。

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充实我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我对各种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能力。

二、阅片学习放射科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阅片,通过对患者的影像进行观察,准确分析病变,发现疾病。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抽空进行阅片学习。

学习的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罕见病的影像鉴别诊断、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利弊等。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片能力,提高准确率和敏感性。

三、参加学术会议放射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新的影像学技术和临床应用不断涌现。

为了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我会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上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病例讨论都会给我带来新的知识和启发。

此外,和其他医生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拓宽我的视野,促进我个人的学术成长。

四、临床实践放射科的工作密切关联着临床,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会积极参与临床工作。

除了阅片外,我还会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他们的临床诊断、病理信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自己的临床判断能力。

五、多维度学习放射科的业务非常广泛,包括X线、CT、核磁共振、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为了全面掌握放射科的业务,我会进行多维度的学习。

不仅学习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技巧和解剖学知识,还会学习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影像学发展的历史。

这样可以使我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六、关注最新医学研究放射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技术学科,其发展与医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会关注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阅读相关的期刊论文和学术报道。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病人姓名:
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项目:肺部
影像编号:
检查结果描述:
1. 两肺野中央可见多个散在结节影,最大约为直径1,边界清晰,内部组织均匀,密度与肺间质相近,无磨砂征象。

2. 两肺下叶可见少许淤血斑点影。

3. 两肺胸膜表面光整。

4. 纵隔和心包无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1. 两肺多发结节性病变,考虑为诊断性肺结节。

2. 轻度肺下叶淤血。

该记录本纯属范例,仅供学习参考。

内容不包含任何实际病人信息,也不构成真实医疗文件。

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学阅片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学阅片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学阅片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通过各种放射学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而在医学影像学中,放射学阅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放射科医生准确、细致地解读和分析患者的影像图像,从中获取病情信息,并提供专业建议。

一、放射学阅片的背景放射学阅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实践,因为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基本辅助工具。

通过对放射影像的阅读和解读,放射科医生可以发现病变、评估疾病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放射学阅片的重要性放射学阅片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至关重要。

放射科医生通过对放射影像的仔细观察和解读,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尽早获得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同时,放射学阅片也对医生的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放射影像来了解病情,选择适用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水平。

三、放射学阅片的流程1. 影像获取:最常用的影像获取方法是X线、CT扫描、MRI和超声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进行检查。

2. 阅片准备:医生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阅片,确保充足的光线以及舒适的工作条件。

同时,医生还需要准备相应的笔记工具,以便记录观察结果。

3. 影像解读: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影像,寻找病变的特征,如肿块、炎症、骨折等。

医生还需要注意解读各种影像特征,如密度、形态、大小等。

根据观察结果,医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

4. 书写报告:根据观察结果,医生需要撰写放射学报告,提供详细的描述和评估。

报告一般包括影像所示的异常表现、可能的病变原因,并提供针对患者的治疗建议。

四、放射学阅片的技巧与要求1. 专业知识:放射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准确解读影像,了解病理基础。

2. 经验积累:医生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的影像技术和疾病特征。

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医生才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阅片工作。

医院放射科评片制度

医院放射科评片制度

医院放射科评片制度
一、评片是为了提高X线照片质量,便于诊断,有利于患者,评片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不断改进之目的。

二、评片办法:每日早晨阅片时首先有技术组长按标准提出等级,如有异议均可发表意见,但要有的放矢,有2名以上经验丰富技师协助评片结果,按张数登记,月底小结统计分析,评片时间为上午7.30-8.30,。

三、甲级片标准:(1)位置正确,(2)对比度、清晰度良好,无污染划损、可制版,铅字号码、日期完整,无错号,排列整齐,与被照物体无重叠;(3)各种造影片充盈满意,显影清晰,充分显示解剖结构形态,提供满意的诊断依据。

四、根据以上评定标准:如其中一项不符合,则定乙级片;如为两项不符合为丙级片,由于技术不良造成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定位废片,三级医院甲片率大于40%,废片率小于2%。

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

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

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放射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需要准确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

因此,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放射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准确、快速地解读各种放射影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 放射解剖学放射解剖学是放射科医生的基础知识之一,掌握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影像学检查结果。

因此,培训计划将对放射解剖学进行系统讲解,包括各种解剖学结构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及解读。

2. 影像学检查技术放射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X线、CT、MRI、PET-CT等。

培训计划将对这些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医生掌握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3. 影像学解读放射科医生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解读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

培训计划将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医生提高影像学解读能力,特别是在识别病变、评估病变范围和确定病变性质方面的能力。

4. 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放射科医生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影像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培训计划将对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包括放射介入治疗、放射疗法等内容。

5. 临床实践培训计划将安排放射科医生进行临床实践,参与真实病例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帮助医生将培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培训计划将安排专业医学教育机构的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对培训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和深入探讨,帮助医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病例讨论安排医生参与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帮助医生提高影像学解读能力,加深对影像学诊断的理解。

3. 临床实践安排医生参与真实病例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医生的影像学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放射解剖学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学习。

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深入讲解和学习。

胸部 X线诊断ppt课件

胸部 X线诊断ppt课件

胸部阅片
骨与软组织 : 骨折(肋骨骨折、椎体压缩骨折?)、转移 和结石(慢性胰腺炎钙化、胆石、肾石及骨
病变?)、乳房切除?颈肋(压迫血管引起 上肢疼痛)? 肺 : 浸润(肺泡内填充血(挫伤、PE等)、脓 或 肺炎:细菌、病毒、吸引术 或真菌)、水
透明)。局限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
肺下积液(聚集在肺底与膈之间的积液)。
气胸及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肺叶、肺段正常X线解剖
1 右肺上叶
1
2 右肺中叶
3 右肺下叶
2
3
右 正位
左肺上叶 1 1
左肺下叶 2
2 左
肺叶、肺段正常X线解剖
1 右肺上叶 2 右肺中叶 3 右肺下叶
1
2 3
8
7+8
9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
9
9
10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
10
10
左肺下叶背段 6
左肺下叶前内基段 7+8 左肺下叶外基底段 9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10
肺不张—下叶
右肺下叶不张: 在PA上可以见到 斜裂向下向内移位 侧位上斜裂向后移位
左肺下叶不张: 在PA上可以见到 斜裂向下向内移位 侧位上斜裂向后移位
左上肺门
左上肺门阴影 左肺动脉弓 前、尖后动脉 前、尖后静脉 左肺动脉干
左下肺门
左下肺门阴影 左下肺动脉 背内前尖后动脉 舌叶肺动脉
胸部 X线阅片
胸部X线检查要逐项进行,这是惟一要非常 熟悉的检查方法。阅片的熟练程度直接影 响病人。
第一步:不漏掉快速杀手—游离气体和气 胸。
第二步:不漏掉慢性杀手——早期肺炎或
的消失。
胸部正常X解剖-中叶、舌段
4 右肺中叶外侧段

骨科X线阅片基础ppt课件

骨科X线阅片基础ppt课件
多模态成像技术
将X线与其他影像技术如CT、MRI 等结合使用,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医 学影像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 的诊断。
人工智能在骨科X线阅片中的应用
辅助诊断
定量分析和测量
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学习 和分析,能够辅助医生进行快速、准 确的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可以对X线图像进行定量分 析和测量,如骨密度、关节角度等, 为医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骨骼的发育过程
骨骼的发育经历了生长、 发育和成熟三个阶段,每 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骨骼的生理功能
骨骼作为支撑和保护身体 的结构,还参与了造血、 免疫等功能。
X线成像原理及影响因素
X线成像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能够穿 透人体组织,不同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形成 了图像。
X线检查技术
X线检查技术包括普通X线 摄影、CT、MRI等多种技 术,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 范围和优缺点。
骨肿瘤
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系统的 肿瘤,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肿
块形成及骨膜反应等。
03
骨科X线阅片技巧和方法
X线图像的解读与分析
了解X线成像原理
掌握X线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过程,有助于更 好地解读和分析图像。
对比分析
将正常X线图像与异常图像进行对比,找出 病变特征和差异。
观察图像细节
关注图像中的细节,如骨小梁结构、关节间 隙、软组织阴影等,以发现异常病变。
X线阅片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X线阅片是骨科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之一,能够发现骨折、关节病变、肿 瘤等异常。
X线阅片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骨折、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具 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骨科X线阅片的基本流程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

放射科阅片记录本范文一、基本信息。

日期:[具体年月日]阅片医生:[医生姓名]记录员:[记录者姓名(如果与阅片医生不同)]二、病例详情。

# (一)患者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35岁。

科室:骨科。

病历号:[具体编号]# (二)临床症状。

患者自述右膝盖疼痛已经有两周了,尤其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那疼得就像有小针在扎一样,还伴有轻微的肿胀。

据他说啊,之前也没受过啥大伤,就是突然就开始疼了。

# (三)阅片情况。

1. X光片。

首先看这个X光片哈。

这片子一拿出来,就感觉这个膝盖有点“故事”。

整体的骨骼结构看起来倒是没什么大的变形,骨头的轮廓还是比较清晰的,这算是个好消息。

另外,关节间隙看起来稍微有点变窄。

正常的关节间隙啊,就像两个齿轮之间有合适的距离,这样才能灵活运转。

现在这个间隙变窄了,就好比这两个齿轮靠得太近了,摩擦就会增加,这很可能就是患者膝盖疼的一个原因呢。

2. CT扫描。

接着再看CT扫描的片子。

哇,这个就更清楚一些了。

CT就像是给膝盖做了一个3D的精细扫描,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在刚才X光片看到阴影的地方,CT显示出有一小片骨质密度有点不均匀。

这就好比是一块木头,有的地方质地比较疏松,有的地方比较紧实,这种不均匀可能是骨质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伤或者是炎症影响。

而且,在关节周围还发现了一些小的钙化点。

这些钙化点就像是在关节这个精密的“机器”里多出来的一些小沙子,虽然不大,但是也会影响关节的正常运作,让关节活动的时候产生疼痛。

# (四)诊断意见。

综合X光片和CT扫描的结果来看呢,初步诊断为右膝股骨外侧髁轻度骨质损伤伴早期关节炎改变,还有关节周围的钙化。

这就好比这个膝盖这个“小机器”啊,有点零件磨损了,还有些小杂质,所以就开始闹脾气疼起来了。

# (五)建议。

建议患者先进行保守治疗。

先给膝盖放个假,尽量减少上下楼梯这种对膝盖压力比较大的活动。

就像我们累了要休息一样,膝盖也需要休息来自我修复。

开了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让他按照医嘱服用。

ct阅片技巧

ct阅片技巧

ct阅片技巧CT阅片技巧是放射科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它涉及到对CT图像的准确解读和诊断。

正确的阅片技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灶的性质、位置和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CT阅片技巧。

在阅片前,医生应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这有助于医生对CT图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同时,对于不同部位的CT图像,医生需要根据部位特点进行不同的观察方法。

在观察CT图像时,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质量: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噪声水平。

如果图像质量不佳,可能会影响到对病变的判断。

2. 解剖结构:医生需要熟悉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等。

这有助于医生在观察图像时对异常结构或病变进行准确的定位。

3. 病灶特点:医生需要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界等特点。

不同的病灶在CT图像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例如肿块、结节、斑点等。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初步判断病灶的性质。

4. 病灶范围:医生需要观察病灶的大小、数量和分布范围。

有时一个病灶可能与其他病变相关,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5. 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医生需要观察病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例如病灶是否侵犯了邻近组织、血管或神经。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病变的侵袭性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6. 强化表现:对于需要增强扫描的CT图像,医生需要观察病灶在不同时间点的强化程度和强化模式。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类型。

除了以上几点,医生在阅片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 注意观察胸腹腔的膈肌位置,有无腹水,肠腔是否扩张,是否有肠梗阻等。

2. 在观察头颅CT时,医生需要注意脑室系统的对称性和扩张情况,有无脑出血、脑梗塞、肿瘤等。

3. 在观察骨盆和脊柱CT时,医生需要注意骨折、骨质疏松、肿瘤等病变。

4. 在观察腹部CT时,医生需要注意肝脏、胰腺、肾脏、脾脏等器官的形态、密度和血管分布。

放射科阅片制度

放射科阅片制度

放射科阅片制度
集体阅片是放射科多年来的好传统,通过集体阅片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诊断质量,促进教学和科研。

一、上午大阅片:
1、上班后5分钟开始,一般不超过40分钟;
2、核片主任、写片者及进修、实习医生必须参加,胃肠、胸透医生无病人时亦应参加;
3、读片以前一天遗留疑难片及典型片为主;由前一天核片主任负责准备,写片者辅助;
4、当天写片医生负责初读,介绍病情、全面分析征象、提出初步意见,中低年资医生进一步分析补充,高年资医生或核片主任综述、结论;
5、阅片时,写片医生负责记录,阅片后认真处理病例,并做好随访;
二、下午小阅片:
以上午遗留疑难片为主,核片主任、写片、中午班医生参加,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放射科阅片及报告制度

放射科阅片及报告制度

放射科阅片及报告制度
1、不论门诊、病房病人,凡是接受检查者当班医师必须出
具检查报告单,严禁口头交待或只出具胶片。

诊断报告书写要求规范化、字体端正,不用非国标简体字;诊断报告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签名字迹清晰,报告时间填写清楚、准确。

2、诊断报告由值班医师书写,报告需上级医师修改审定后,方可发出。

3、急诊、外伤摄片即时发报告,其它各种检查摄片报告时
间不超过 2 小时,住院、造影报告应在集体读片后不超过
24小时发出。

4、复杂、疑难病例集体读片,应详细了解被检查者病史及
治疗情况,必要时须邀请临床医师集体读片,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检查,经集体读片或会诊后放可发出报告。

5、集体读片时要使参加者广泛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必要
时采取典型病例和疑难病例重点读片法,借以提高诊断水平。

6、读片时由技术员共同参加,按照部颁标准评定摄片等级,其中甲片率要求≥35%。

7、在向患者解释时要充分沟通,并留有余地,对不能确诊
病例必要时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严禁简单草率或把诊断绝对化。

冠状动脉血管解剖与基础阅片

冠状动脉血管解剖与基础阅片

步骤三 导管校准
步骤四 测量
测量教学
数据读取

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图所示) 病变节段面积狭窄百分数(图❖所示)
斑块最小直径(图所示);斑块远端正常段参考直 径(图所示);斑块近端正常段参考直径(图所 示);病变总长度(图所示)
钙化
定义:
-钙质在管壁内或粥样斑块内沉积,沿血管走行的 高密度影,其亮度程度和大小反应钙化程度
分类:
-轻度:仅在心脏活动状态下模糊可见 -中度:心脏跳动和不动时均清晰可见 -重度:严重的明显钙化
意义: -严重钙化球囊无法打开,禁忌置入支架。
钙化
重度钙化
溃疡
影像表现:
-造影剂充盈后形成龛影,多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意义:
-不稳定,易破溃形成血栓。
溃疡
溃疡及偏心型病变
夹层
表现
管腔内线状的充盈缺损,破裂的内膜片将冠状动脉分为 真腔和假腔,伴或不伴造影剂残留
右冠状动脉RCA
右圆锥支CB 右室支RV
左室后 支PL
锐缘支AM 后降支PD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RCA开口 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 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 RCA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后降支(PD):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右冠状动脉造影:右前斜位RAO30º-45º
特点: ①右冠状动脉常呈“L” 形显示。 ②主要观察近段、中段偏心性病变。 ③RCA开口截面显影 缺点: PD、PL重叠,不利于观察
右冠状动脉造影:正头位CRA15—25 °
特点: ①右冠状动脉远端呈扫帚形显示。 ②第二转角变小 ③常作为显示远段后降支和左室后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颈肋
纵隔X线解剖
• 分区:三分,四分,九分
• 各区内所含组织
膈X线解剖
• 胸腹腔分界 • 膈肌运动是呼吸的重要部分
胸膜、肺叶、肺野的X线解剖
• 胸膜腔:脏壁层胸膜 • 横裂,斜裂 • 肺叶 • 肺野:分区
• 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肺段的X线解剖
60 - 85
肺血管X线解剖
ANGIOGRAPHIE PULMONAIRE
动脉期
静脉期
• 常规胸片肺门X线解剖
基本病变X线表现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肺不张
右肺上叶不张
右肺中叶不张
左肺下叶不张

左全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胸膜病变
气胸及液气胸
治疗后
胸腔积液
胸膜钙化
Calcification
肺内基本病变
薄壁空洞
急腹症影像学
消 化 道 穿 孔
小 肠 梗 阻
假肿瘤征
咖啡豆征
香蕉征
颅 脑 急 诊 CT
脑梗塞
• 脑血栓形成继发于脑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畸形、炎性或非炎性血管炎等
脑动脉栓塞
• 血栓、气栓、脂肪栓等 • 低血压和凝血状态
• 分类:系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 ,分动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以动静脉畸形AVM 多见 • 病理改变:为一团由供血动脉和迂曲扩张的引流 静脉构成
影像学表现 • 平片:常无异常,少部分可见钙化。 • CT:平扫可呈等密度、稍高密度或等、高混合密度,增强后可见
强化,可观察引流血管,供血动脉及伴随改变。
临床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中以30-40成年人多见;临 床表现特征为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三联 征。
CT 表现
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呈铸型改变 9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4H内可发现,一般1周吸收,若持续存在, 应考虑有再出血
脑血管畸形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脑梗塞分型
• 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
CT 表现
• 缺血性梗塞
CT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呈脑回样强化。
• 出血性梗塞
CT在低密度区可见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区 腔隙性梗塞 好发于基底节区、丘脑等,直径约为10~15MM。
脑出血
• 自发性脑出血
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以高血压脑出血最 常见。
放射科阅片基础
正常男性胸片
正常女性胸片
右侧位
左侧位
胸壁X线解剖
• 胸壁软组织X线表现
• 胸廓骨骼X线表现
胸壁软组织
• 侧胸壁 • 锁骨上伴随阴影 • 胸锁乳突肌 • 胸大肌 • 乳房及乳头影
乳腺影
乳头影
胸廓骨骼
• 胸廓由胸骨,12对肋骨,12个胸椎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 • 胸骨:柄,体,剑突 • 肋骨:12对
脑外伤(CEREBRAL TRAUMA)
• 颅骨骨折:可分线形、凹陷和粉碎骨折。 • 脑挫裂伤:包括挫伤和裂伤,两者兼有称挫裂伤(CEREBRAL
CONTUSION)。
• 颅内出血:硬膜外(EPIDURAL)、硬膜下(SUBDURAL)血肿和脑 内 血 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及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 出血部位
好发于基底节、丘脑桥脑和小脑,也可位于其他部位。
• 血肿改变
伴发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
CT 表现

• • 高密度(急性期) 高、等密度伴周围水肿(亚急性期) 低密度(慢性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 下腔所致。
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自发性以颅内动脉瘤(51%)、 高血压 (15%)、和动静脉畸形(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