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消防装备保障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加强消防装备保障几点思考
消防装备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基础条件,也是消防战斗力充分体现。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和新技术企业投产,火灾、灾害事故处置也面临许多新要求,只有依靠精良、可靠先进装备与熟练、高效消防人才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消防部队必须树立数量规模型向实际需求转变的理念,实施装备“硬实力”建设与人才“软实力”培养同步推进,切实打造坚强有力的装备保障力量,以最小的投入保证消防部队完成肩负的职责使命。本文拟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增强消防装备保障水平,提出以下四点粗浅建议:
一、紧贴实战需要,优化装备配置结构当前,随着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高,地下空间更深拓展,大型城市综合体一座座拔起,新材料、新功能、新工艺企业持续增加,消防部队面对的火灾类型、灾害种类日趋复杂,对消防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部队应对复杂场所攻坚救援装备配备普遍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方面,与复杂要求相适应的功能先进装备配备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一是在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场、隧道等较多区域组织事故救援、集中灭火的通讯、排烟、照明等预估不足;二是在一些石化企业、新材料企业较多加工区,扑救石化类等灾害事故的消防装备缺乏。另一方面,装备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一是超期服役、功能单一的传统装备经常使用与
一些高精尖装备使用频率较低现象并存;二是不顾辖区灭火特点实际与一味购置高科技消防装备现象并存;三是对消防技术发展趋势把握不准、预测不清与购置装备缺乏充分可研分析并存,致使大量新装备、新技术得不到充分而有效应用。
针对上述消防装备增量不足与存量结构不合理问题,必须坚持增量与存量互补、调整与优化结合,打破区域结构限制,实现设备优化组合。工作中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消防部队应该根据所在城市建筑特点、地域特点、产业特点、各行业火灾危险性和发展几率,认真分析预测,提出极具针对性的消防装备配置中长期规划,从而增强消防部队扑救火灾、抢险救援能力可持续发展。
二是对症施药原则。根据中长期规划,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火灾扑救、灾害救援规律,对存量装备进行充分摸底,分别按快速反应、特种救援、训练装备三个类别,急需先配,避免随意性,使装备的种类、数量、质量三者更实际,更科学,结构更合理。
三是取长补短原则。充分兼顾周边地区消防救援实力,打破区域分割,立足于装备共享、功能性能用途互补,避免重复购置、闲置浪费,以科学、合理、有效思想,来总体规划增量配置和结构调整,切实走出一味追求技术先进、设备唯一的误区。
四是量力而行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消防部队在装备配备经常要受到财政拨款限制,这就需要各地消防部队掌握
标准、量力购买,多添置一些急需装备,多配备常规性、易耗损器材,以保证消防部队需要。
五是统筹协调原则。以支队为单位,建立器材装备数字化管理体系,把下属各消防大队各类装备情况全部纳入系统,包括购入时间、价格、厂家、型号、性能参数、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备案,并按使用年限、寿命、保养返修期限、更换组件、标定调整等不同情况,制作电子标签,从宏观上掌握基本情况,进行一体化管理、动态化调控,确保整个消防装备完善、齐备、科学、高效。
二、创新管理机制,健全战勤保障体系战勤保障事关全局,是当前消防部队着眼“灭大火、救大灾、打硬仗”目标需要全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战勤保障能力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机制不够灵活长效。具体来说:一是社会化大消防格局尚未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消防队伍为主、社会力量配合的战勤机制还有不足和差距,社会应急救援资源、联动力量、共同责任义务还需要整合,“重配轻管”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精细化管理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战勤保障物资储备配置不够合理。战勤保障物资配备和储存在数量和种类上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一致,保障力不强,没有结合区域重大危险源分布规律进行科学规划,快速有效战勤保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三是缺乏专业化、实战化、协同化战勤训练。战勤保障训练较少,与灭火救援任务结合不紧密,保障模块和人员之间缺乏磨合,极易发生功能断裂。
四是战勤装备管理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部分装备数据和技术性能参数与实际有偏差,部分装备因违规存放、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而损坏,失去效能。
创新机制、构建体系、加强管理,是提升战勤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消防部队必须本着贴近实战、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原则,通过有效管理和组织、科学合理调配,确保现有人员、装备、经费等资源科学分配,将战勤保障效能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信息互通、物资共用、资源共享的联动保障体系建设。要集中对辖区地形特点、危化企业、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力量分布等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研判,构建具备遂行拉动、远程供给、野外食宿、跨区域作战等功能的运输保障体系,构建固定与移动相配套、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快捷高效、指挥畅通的指挥保障体系,构建以桌面推演、模拟实战、实兵实装等为主要形式的模拟实战训练保障体系,以实现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的跨越提升。
二是落实管理维修体系和装备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对各项装备管理制度完善,重点对各类消防装备全寿命期维护管理,形成装备维修管理合力。所有装备要落实每日交接、出警归队检查、周维护、月保养、季检修等日常维护记录,并纳入数据库,为每
套装备建立电子履历档案,确保装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建立消防装备抢修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消防装备抢修任务及时完成。加强战勤所需各类装备配备和管理,实现战勤与装备紧密结合,提升装备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
三是健全和完善战勤装备评估机制。消防管理部门应充分调配技术力量,完善战勤装备建设评估认证,经常组织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城市建设规划、产业发展现状、灾害事故特点、消防装备建设等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分析,把握灾害事故特征、明确灭火救援任务、找准战勤装备建设问题,改进方法、充实内容,提高评估报告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形成装备评估论证档案,为装备发展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三、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素质水平精巧的装备需要灵巧的手来操作。现代消防装备的发展,对操作使用人员,对消防装备的管理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对装备的基础理论掌握不扎实,对装备性能参数和保养常识知之甚少;有的对装备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缺乏参与管理主动性;装备管理干部调岗频繁,导致优秀业务骨干和装备技师人才流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消防部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专业素质水平。
一是构筑全方位聚才网络。加强装备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聘请消防装备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开展业务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队伍管理,又懂装备技术的复合型干部。加强装备质检员和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