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看校园文化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学看校园文化构建
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现象一般被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类。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与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外部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目标的确立、组织活动的实施、分工合作的协调、对外关系的联络与调整,都离不开组织传播活动。
可以说,组织传播的过程,就是组织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校园文化传播,是师生借助实物、文字、言语、姿态、表情等符号,在校园内传递和交换知识、要求、意见、希望等信息,使其他师生受到影响并做出相应反馈的过程,是作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进行角色扮演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按照组织传播范围划分,组织传播可以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部分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将从这两方面具体分析校园文化的构建方法。
大学是一个特殊组织,需要进行对外传播活动,其中大学校园文
化传播是其重要内容。
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学校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兼具文化度、知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于一体的校园形象理论,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的组织外传播,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教育主管部门、各高中学校、所在社区以及新闻媒体。
学校应当对新闻媒体和各高中学校(潜在考生)进行恰当的公关传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应做好与所在社区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工作,以保持相互关系的
和谐;另外,针对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信息输入与输出工作,即收
集上级部门下达的通知以及其他可用信息以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做好应当的校园文化信息反馈工作。
对于高校而言,校园文化的组织内传播相比之下更为重要。
如果我们把大学校园中所有管理要素都笼统地视为文化信息的话,那么校园文化传播普遍存在于学校活动的各个方面。
它既是学校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学校行为实在的内容。
学校的招生、教学、学术活动、体育比赛、毕业状况等所有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信息传播。
文化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手段、传播速度、传播频率的选择,均影响校园管理活动的直接效果,也决定了学校生存及发
展状况。
作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综合体的校园文化必须通过在全学校范围内进行传播来发挥它的振兴、导向、协调、凝聚、美化和育人功能。
首先,我们在探讨学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传播对象时,应以学校中的全体教职员工为一级传播客体。
因为任何一个学校的教职员工,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本学校文化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言论与行动,会对学校文化的良好形象做出
贡献或产生损害;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像局外人那样,对本学校文化加以反映、认识和评价,并得出本学校的形象究竟如何的结论。
所以这就需要通过学校全方位的传播让教职工更精确地了解、认识评价学校形象,甚至按照他们的理想学校形象进一步改善本学校形象。
学校形象尽管主要是由校外的社会公众来做出评价,但是学校形象归根到底是由学校之间的全体教职员工塑造出来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学校教职员工手里,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而创造出来
的客观学校形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评价的客观基础。
其次,人们往往通过学校文化的外显部分,即一切能表现学校文化的某种特质的物质形态或动作方式来理解文化的内涵。
外显部门是学校文化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它容易观察,但有时其代表的意义却不易确切定义,即某种现象究竟代表哪种文化内容和意义,观察者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描述和解说上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一个学校的价值观、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学校文化系统中的种子要素或称为中心要素。
每个人都有基本的价值观念,它通过个体行为及态度意向表现出来。
当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呈现大致趋同化状态时,便使学校行为方式带有了共同特质,学校文化在价值层面上达到共识。
学校文化内部传播的意义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企业全体员工中加强深化交流和沟通,形成对学校物质文化、制度及行为方式、学校精神和价值观的共识,以减少甚至消除学校不良形象,提升学校的认同感与美誉度。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