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的极化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氢原子半径R=0.78A 1.证明氢原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αe=4πε0R3, ε0=8.85*1012 F/m。 2. 若氢原子处于E=100 V/m 的电场中,求氢原子的感 应电矩μ。
R Q
解:如图所示,在电 场E的作用下,原子核 相对电子云中心位移 距离为d,
f S d
F
E
则:F=f
S
F=QE
由此:
P N Ei P 0 ( r 1) E
——微观极化 ——宏观极化
微观-宏观 的联系
P 0 ( r 1)E N Ei
N Ei r 1 0 E
克劳修斯方程
分子的极化及极化率:
根据参加极化的微观粒子的种类,电介质的分子极 化可分为三类: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偶 极矩转向极化。
+


+ + +
-

+ + + +
-
现象2
Q0 Q Q Q0 ,U0 U C0 C U0 U
极化的定义: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
场方向感应出偶极矩,即在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 荷的物理现象。
极化强度:极化强度定义为电介质单位体积内电
FE=QE
FR
A
R
FE
Baidu Nhomakorabea
4 0 R3 E 所以:d Q
极化率

3
o
E
d M
Q d 4 0 R E
电子位移极化的结论
同族元素:e由上到下增大(外层电子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 同周期元素:不定(外层电子数增加,但轨道半径可能减小) 离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的变化规律与原子大致相同。 离子半径大,极化率大; 实测电子位移极化率与理论结果仍有差别,但研究发现, e/40R3值大,对极化贡献大,如:Pb2+; 电子位移极化率与温度无关,因为,R与T无关;
电场方向移动,负电荷逆电场方向移动,但它们并 不能离开介质形成电流,只能产生微观尺度的相对 位移——出现偶极矩,这个现象叫做极化。

E






极性介质
非极性介质
离子型介质
宏观、微观极化的关系 微观极化:
q r
i
i i
宏观极化: P 因为:P
0
( r 1)E
4 8.85 10 0.78 10
5.3 10 (C m)
39
100
2.圆周轨道模型
用玻尔原子模型来考虑被 研究原子。即,一个电电 荷-Q沿着环绕电荷为+Q 的原子核作轨道运行。
o
外加电场后,电场力FE和库仑力FR的平衡 关系: F FE d FR R 由于: FE Q E Q2 FR 4 0 R 2
电子位移极化
电荷中心 重合
E
电荷中心 不重合
定义: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原子外围的 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其极化率 称为电子位移极化率。
电子位移极化的特点: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云相对原子核的位 移是弹性联系(没有介质损耗)。 引起介电常数增加。 极化建立和消除的时间极短。电子极化又 称光频极化,振动频率在光频范围。

i
i
V
如设N为单位体积内的偶极矩数, 且把每个偶极矩看成相等,则:
P N
对 来说,不仅与宏观电场有关,同时还受 到电介质内其他粒子感应偶极矩产生电场的 影响。 有效电场:实际上引起电介质中粒子产生感 应电极矩的电场,称为有效电场。 定义:
Ei
微观极化率,与电介质性质相关的常数
现象1
C Q0 Q 0 r C0 Q0 0
真空下,平板电容器极 加入电介质后,平板电容器 板 上 的 电 荷 为 Q0 , 则 : 极板上的电荷为自由电荷 Q0 和束缚电荷之Q’和,即:
Q0 Q0 C0 0 U A
+ + -
Q0 Q Q0 Q C 0 U A
Q 当两电极间为真空时: D E 0 0 0 A
当电极间加入介电常数为r的介质后,由于电位移只 取决于自由电荷Q0,所以: Q
D 0 r E
0
因此: E
E0
A
r
, C r C0
电介质因极化使电场比真空时减少1/r倍,而电 容量增大r倍。
电介质极化的微观概念 极化的微观概念:在电场作用下,虽然正电荷沿
f=QES 即:
0 E S dS 4d 2 0 E S q
4 3 Q d d 3Q 4 3 R 3 R 3
3
Qd 40 R E
3
所以:
e 40 R3
12 10 3
Qd Q 2d ES f 3 40 R 40 R3
极化率为快极化:10-14 –10-16s,极化无损耗。
原子或离子
B Ag Pb
实测电子极化率 e10-40F•m2
偶极矩的向量和,即
-q
+q
P
V
量纲:库/米2 C/m2
u
电介质极化的宏观概念
P 0 e E 0 ( r 1) E
D 0 E P 0 r E
r 1 e
极化强度是电场所引起的一种响应。在各向同性
线性电介质中,e为标量,称为宏观极化率。在物理 意义上,可用相对介电常数r或宏观极化率e来描述 物质的介电性能。
Qq F2 2 4 0 d
有效电子云的电量!
4 d3 q d 3 3 q ( ) Q 4 Q R R3 3
原子核受到的电场力和电子云的库伦力平衡:
F1 F2
即:
Qq Q2 d Q E 2 3 4 0 d 4 0 R
3
因此,电偶极矩: Q d 4 0 R E 极化率: 4 0 R3
电子极化率求解的简化模型
1. 原子电子云模型
一个原子可以看作是一个电 荷为 +Q 的正电核和周围均匀 分布、半径为R、介电常数为 R Q -Q
E
d
0的球状电子云组成。
当 E 不为 0 时,以电子云中心为参考点,原子核沿电
场方向移动d,使核移动的电场力为:
原子核移动后受到电子云的库伦力为:
F1 Q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