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常用公式(最新最全)
六年级下册公式数学公式
![六年级下册公式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ac3a7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4.png)
六年级下册公式数学公式一、圆柱与圆锥。
1. 圆柱。
- 侧面积公式:S_侧=Ch(其中C是底面圆的周长,h是圆柱的高)。
- 因为C = 2π r(r为底面半径),所以S_侧=2π rh。
- 表面积公式:S_表=S_侧+2S_底,S_底=π r^2,所以S_表=2π rh + 2π r^2。
- 体积公式:V=π r^2h。
2. 圆锥。
- 体积公式:V=(1)/(3)π r^2h(r是底面半径,h是圆锥的高)。
二、比例。
1.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a:b = c:d(b、d≠0),也可写成(a)/(b)=(c)/(d)。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即ad = bc。
3. 解比例。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如(a)/(b)=(c)/(x)(b、c≠0),则x=(bc)/(a)。
4.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 例如y = kx(k一定,k≠0),y与x成正比例关系。
- 反比例。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 例如xy = k(k一定,k≠0),y与x成反比例关系。
三、比例尺。
1. 比例尺的定义。
-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 比例尺的分类。
- 数值比例尺:如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厘米。
- 线段比例尺:用线段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例如,在一条线段上标有0、1、2等刻度,旁边注明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四、统计。
1. 扇形统计图。
-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c5eb25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本文整理了六年级下册数学中常用的公式,以供同学们背诵和使用。
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将公式按照相关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同学们查阅和记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和熟记这些公式,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
一、整数运算1. 加法公式:a + b = b + a2. 减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3. 乘法公式:a × b = b × a4. 除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二、小数运算1. 加法公式:a + b = b + a2. 减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3. 乘法公式:a × b = b × a4. 除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三、分数运算1. 加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2. 减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3. 乘法公式:a/b × c/d = ac/bd4. 除法公式:(a/b) ÷ (c/d) = ad/bc四、计算面积和体积1. 矩形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2.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23.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4.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²5. 圆柱体底面积公式:底面积= π × 半径²6. 圆柱体体积公式:体积 = 底面积 ×高五、几何图形相关公式1.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2.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3. 等边三角形周长公式:周长 = 3 ×边长4. 矩形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5. 正方形周长公式:周长 = 4 ×边长六、百分数计算公式1. 百分数转换为小数:百分数/1002. 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小数 × 100%3. 百分数求和公式:a% + b% = (a + b)%4. 百分数求差公式:a% - b% = (a - b)%5. 百分数乘法公式:a% × b% = (a × b)%6. 百分数除法公式:(a%) ÷ (b%) = a/b七、角度计算公式1. 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内角和 = 180°2. 直角三角形内角关系公式: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为 90°3. 平行线与横线夹角公式:对应角相等八、时间计算公式1. 秒转换为分钟:分钟 = 秒 ÷ 602. 分钟转换为小时:小时 = 分钟 ÷ 603. 小时转换为天:天 = 小时 ÷ 24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在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https://img.taocdn.com/s3/m/a2d298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c.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引言概述:数学公式是数学知识的精华,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数学公式对于提高数学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正文内容:1. 几何图形公式1.1 周长公式1.1.1 矩形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1.1.2 正方形周长公式:周长 = 4 ×边长1.1.3 三角形周长公式:周长 = 边1 + 边2 + 边31.2 面积公式1.2.1 矩形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1.2.2 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1.2.3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 ×高 ÷ 21.3 体积公式1.3.1 直方体体积公式:体积 = 长 ×宽 ×高1.3.2 正方体体积公式:体积 = 边长 ×边长 ×边长1.3.3 圆柱体积公式:体积= π × 半径² ×高2. 分数公式2.1 分数加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2.2 分数减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2.3 分数乘法公式:a/b × c/d = (a × c)/(b × d)2.4 分数除法公式:a/b ÷ c/d = (a × d)/(b × c)3. 百分数公式3.1 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公式:百分数 ÷ 1003.2 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公式:小数 × 1004. 算式变形公式4.1 同底数幂相乘公式:a^m × a^n = a^(m+n)4.2 同底数幂相除公式:a^m ÷ a^n = a^(m-n)4.3 幂的乘方公式:(a^m)^n = a^(m×n)4.4 幂的除法公式:a^m ÷ a^n = a^(m-n)5. 等式与方程公式5.1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a5.2 二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x = (ce - bf)/(ae - bd), y = (af - cd)/(ae - bd)5.3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 ± √(b² - 4ac))/(2a)6. 统计公式6.1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总和 ÷数据个数6.2 中位数公式: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值;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中位数为排序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6.3 众数公式: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为众数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2c25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3.png)
学习整理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单位换算,以及基本的数量关系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公式和概念的整理:一、几何图形相关公式1. 长方形周长:C = (a + b) × 2面积:S = a × b其中,a为长,b为宽。
2. 正方形周长:C = 4a面积:S = a^2其中,a为边长。
3. 三角形周长:三条边之和面积:S = (底×高) ÷ 2内角和:180度4. 平行四边形面积:S = 底×高5. 梯形面积:S = (上底 + 下底) ×高÷ 26. 圆直径:d = 2r半径:r = d ÷ 2周长(圆周):C = πd = 2πr面积:S = πr^27. 长方体底面积:长×宽表面积:(长×宽 + 长×高 + 宽×高) × 2体积:V = 长×宽×高8. 正方体棱长总和:12a表面积:6a^2体积:V = a^39.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2πrh表面积:侧面积 + 2个底面面积 = 2πrh + 2πr^2体积:V = 底面积×高 = πr^2h10. 圆锥体体积:V = (1/3) ×底面积×高 = (1/3)πr^2h二、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公里 = 1千米 = 1000米,1米 = 10分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 = 1000000平方毫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3、体积单位: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 = 1000000立方厘米 = 1000000000立方毫米,1升 = 1立方分米 = 1000毫升4、重量单位:1吨 = 1000千克 = 1000000克 = 1000公斤 = 2000市斤5、时间单位:1世纪 = 100年,1年 = 12月,1日 = 24小时,1小时 = 60分钟 = 3600秒6、货币单位:1元 = 10角 = 100分三、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四、其他常用公式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利润: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利润率 = (利润÷成本) × 100%这些公式和概念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它们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9b2dc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每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六年级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六年级数学常用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b2e64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0c.png)
六年级数学常用公式大全一、几何图形相关公式1. 长方形-周长=(长+ 宽)×2,即C = 2×(a + b),其中C 表示周长,a 表示长,b 表示宽。
-面积= 长×宽,即S = a×b。
2. 正方形-周长= 边长×4,即C = 4a,其中C 表示周长,a 表示边长。
-面积= 边长×边长,即S = a×a = a²。
3. 三角形-面积= 底×高÷2,即S = a×h÷2,其中S 表示面积,a 表示底,h 表示高。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4.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即S = a×h,其中S 表示面积,a 表示底,h 表示高。
5. 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即S = (a + b)×h÷2,其中S 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b 表示下底,h 表示高。
6. 圆-周长= 2×π×半径,即C = 2πr,其中C 表示周长,r 表示半径,π通常取3.14。
-面积= π×半径×半径,即S = πr²。
二、立体图形相关公式1.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即S = 2×(ab + ah + bh),其中S 表示表面积,a 表示长,b 表示宽,h 表示高。
-体积= 长×宽×高,即V = a×b×h。
2. 正方体-表面积= 边长×边长×6,即S = 6a²,其中S 表示表面积,a 表示边长。
-体积= 边长×边长×边长,即V = a³。
3. 圆柱-侧面积= 底面圆周长×高,即S_{侧}= 2πrh,其中S_{侧}表示侧面积,r 表示底面半径,h 表示高。
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1bd4f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e.png)
1.四则运算公式
-加法:a+b=c
-减法:a-b=c
-乘法:a×b=c
-除法:a÷b=c
2.圆的相关公式
-圆的周长:C=2πr(r为半径)
-圆的面积:A=πr²
3.三角形的相关公式
-三角形的周长:C=a+b+c(a、b、c分别为三条边的长度) -三角形的面积:A=1/2×底×高
4.矩形的相关公式
-矩形的周长:C=2a+2b(a、b分别为矩形的两条边的长度) -矩形的面积:A=a×b
5.正方形的相关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C=4s(s为边长)
-正方形的面积:A=s²(s为边长)
6.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C=2a+2b(a、b分别为临边的长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底×高
7.梯形的相关公式
-梯形的周长:C=a+b+c+d(a、b、c、d分别为梯形的四条边的长度) -梯形的面积:A=(上底+下底)×高/2
8.圆柱体的相关公式
-圆柱体的体积:V=πr²h(r为底面半径,h为高)
- 圆柱体的表面积:A = 2πr² + 2πrh
9.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两个其他边平方的和
-a²+b²=c²(a、b为直角边的长度,c为斜边的长度)
10.百分数公式
-百分数x原数=百分之几的数
11.阶乘公式
-n!=n×(n-1)×(n-2)×...×2×1(n为正整数)。
数学背熟48个公式六年级
![数学背熟48个公式六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eed7bf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6.png)
数学背熟48个公式六年级六年级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这些公式对他们建立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的48个数学公式是六年级学生需要背熟并熟练运用的,这些公式涵盖了各个数学领域,包括代数、几何和数字运算。
代数公式1.二元一次方程:ax+by=c2.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3.四则运算规则:加减乘除4.求整数和:1+2+3+⋯+n=n×(n+1)25.平均数:平均数=总和个数×100%6.百分数:百分数=部分整体7.负数运算法则几何公式1.面积计算:•矩形面积:A=l×w•三角形面积:A=1×b×ℎ2•圆的面积:A=πr22.周长计算:•矩形周长:P=2l+2w•三角形周长:P=a+b+c•圆的周长:C=2πr3.体积计算:•长方体体积:V=l×w×ℎ• 圆柱体积:V =πr 2×ℎ• 球体积:V =43πr 3 数字运算公式1. 平方数和:12+22+32+⋯+n 2=n×(n+1)×(2n+1)6 2. 立方数和:13+23+33+⋯+n 3=(n×(n+1)2)23. 奇数和:1+3+5+⋯+(2n −1)=n 24. 偶数和:2+4+6+⋯+2n =n ×(n +1)5. 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通过熟练掌握以上公式,六年级的学生们能够更高效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应试能力。
同时,深入理解这些公式背后的数学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公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必背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必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7a30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d.png)
一、四则运算:1.加法公式:a+b=b+a2.减法公式:a-b≠b-a3.乘法公式:a×b=b×a4.除法公式:a÷b≠b÷a5.乘方公式:a²=a×a,a³=a×a×a6.平方根公式:√a²=a,√(a×b)=√a×√b二、数值关系:1.相等公式:a+b=c,a=c-b2.等差数列公式:an = a₁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₁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3.等比数列公式:an = a₁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₁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4.百分数公式:百分之a=a÷100,a%=a÷1005.平均数公式:平均数=总和÷数目三、面积和周长:1.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4.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其中π取3.145.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²,其中π取3.14四、角度和直角三角形:1.一周的角度:一周的角度和为360°2.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²+b²=c²3.角度之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五、平行线和相似三角形:1.平行线内角对应定理:两条平行线被截取的两个内角是对应角,对应角相等2.相似三角形的边比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它们是相似的3.相似三角形的角比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它们是相似的六、平面图形:1.矩形的对角线公式:对角线长度²等于长²加上宽²2.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6×a²,其中a表示边长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公式:斜边的长度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的开方4.圆的切线公式:切线与半径垂直相切。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2c95b24fad6195f312ba672.png)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 ÷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 +b )h ÷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 ÷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 =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v=(ab+ah+bh)x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 ÷2) +2π(d ÷2)h=2π(C ÷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 ÷2) h=π(C ÷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2 23 2 2 2 2 2 2 2 2 2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六年级公式大全
![六年级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4bd6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e.png)
六年级公式大全好的,以下是六年级公式大全的内容和拓展:正文:在六年级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对于解决数学问题非常重要,掌握它们可以让你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六年级常见的数学公式:1. 加法公式:a + b = (a + b) x (a + b) / 2 = 2a + 2b2. 减法公式:a - b = (a - b) x (a - b) / 2 = 2a - 2b3. 乘法公式:a × b = (a × b) x (a × b) / 2 = 2a × 2b + 2a × b4. 除法公式:a ÷ b = (a ÷ b) x (a ÷ b) / 2 = (2a ÷b) / 25. 小数乘法公式:a / b × c = (a / b) x (c / b) = a / b × (c ÷ b)6. 小数除法公式:a / b × c = (a / b) x (c ÷ b) = a / b × (c ÷ b) × (c ÷ b) = a × c7. 分数乘法公式:a / b × c = (a / b) x (c / b) = a ×(c / b) + (a / b) × (c / b)8. 分数除法公式:a / b × c = (a / b) x (c / b) = a ×(c / b) - (a / b) × (c / b)以上是六年级数学中一些常见的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让你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
当然,在实际解题中,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公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拓展:除了以上列举的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数学公式,例如平方根公式、立方根公式、勾股定理公式等。
数学公式六年级下册
![数学公式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6099f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1.png)
数学公式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是指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公式和定理。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关于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四则运算公式:- 加法公式:a + b = b + a (交换律)- 减法公式:a - b ≠ b - a (非交换律)- 乘法公式:a × b = b × a (交换律)- 除法公式:a ÷ b ≠ b ÷ a (非交换律)2.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公式:- 两个小数的相加:a + b = c (小数点对齐,按十分位、百分位等相加)- 两个小数的相减:a - b = c (小数点对齐,按十分位、百分位等相减)- 两个小数的相乘:a × b = c (不用对齐,直接相乘后按小数点位补上)- 两个小数的相除:a ÷ b = c (将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相应的倍数,使被除数变为整数后相除)3. 整数运算公式:- 同号相加:a + b = c (两个正整数相加得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加得负整数)- 异号相减:a - b = c (正整数减去负整数,等于两个整数的和)- 正整数乘法:a × b = c (两个正整数相乘得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乘得正整数)- 负整数乘法:a × b = c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乘得负整数)- 正整数除法:a ÷ b = c (两个正整数相除得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除得正整数)- 负整数除法:a ÷ b = c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除得负整数)4. 分数的计算公式:- 分数相加:a/b + c/d = e/f (通分后相加,分母相同)- 分数相减:a/b - c/d = e/f (通分后相减,分母相同)- 分数相乘:a/b × c/d = e/f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分数相除:(a/b) ÷ (c/d) = e/f (取倒数后相乘)5.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矩形的面积:A = l × w (长乘以宽)- 正方形的周长:C = 4 × a (四条边相加)- 三角形的面积:A = 1/2 × b × h (底乘以高再除以二)- 圆的周长:C = 2 × π × r (直径乘以π)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六年级下册所有公式
![六年级下册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d9029d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0.png)
六年级下册所有公式六年级下册所有公式一、数与代数1. 计算公式- 加法公式:a + b = b + a- 减法公式:a - b ≠ b - a- 乘法公式:a × b = b × a- 除法公式:a ÷ b ≠ b ÷ a2. 代数表达式- 简单代数表达式:a + 2b - 3c + d- 合并同类项公式:a + 2a = 3a5b - 2b = 3b- 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公式:a^m × a^n = a^(m+n)a^m ÷ a^n = a^(m-n)二、分数1. 分数的基本运算- 分数的加法公式:a/b + c/d = (ad + bc)/ bd - 分数的减法公式:a/b - c/d = (ad - bc)/ bd - 分数的乘法公式:a/b × c/d = (ac)/ bd- 分数的除法公式:a/b ÷ c/d = (ad)/ (bc)2. 分数的约分与通分- 约分公式:a/b 可以约分为最简分数 a'/b'- 通分公式:a/b + c/d = (ad + bc)/ bd三、小数1. 小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加法公式:a + b = c- 小数的减法公式:a - b = c- 小数的乘法公式:a × b = c- 小数的除法公式:a ÷ b = c2. 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换- 小数转分数公式:小数 a = 分子 a / 分母 1 - 分数转小数公式:分数 a/b = 小数 c四、代数方程1. 一次方程- 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 b = 0- 一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a2. 二次方程- 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 - 二次方程求解公式:x = [ -b±√(b^2-4ac) ] / 2a五、几何1. 平面几何- 长方形公式:- 周长:P = 2(长 + 宽)- 面积:A = 长 ×宽- 正方形公式:- 周长:P = 4 ×边长- 面积:A = 边长^2- 圆公式:- 周长:C = 2πr- 面积:A = πr^22. 空间几何- 立方体公式:- 体积:V = 长 ×宽 ×高- 表面积:S = 2(长 ×宽 + 长 ×高 + 宽 ×高)- 圆柱体公式:- 体积:V = 底面积 ×高- 表面积:S = 2πr^2 + 2πrh- 球体公式:- 体积:V = (4/3)πr^3- 表面积:S = 4πr^2六、数据与图表1.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与解读-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确定统计对象和统计数据- 确定纵轴和横轴的标尺- 画出相应的条形并标注数据- 解读条形统计图- 查找某项数据对应的条形- 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 分析数据的趋势和规律2. 折线图的制作与解读- 制作折线图的步骤- 确定统计对象和统计数据 - 确定纵轴和横轴的标尺 - 画出数据点并连成折线- 解读折线图- 观察折线的走势和趋势 - 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变化 - 分析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最全整理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最全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bfe6e765ce050877321313.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整理版第一单元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大于0。
第二单元百分数1.折扣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现价=原价×折扣原价=现价÷折扣折扣=现价÷原价2.成数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3.税率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4.利率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金=利息÷利率÷存期利率=利息÷本金÷存期存期=利息÷本金÷利率本息和=本金+利息本息和=本金×(1+利率×存期)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体(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πdh=2πrh(2)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①圆柱侧面积 S 侧=Ch=πdh=2πrh ②圆柱的底面积 S 底=πr ² ③圆柱表面积 S 表=S 侧+2S 底(3)圆柱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柱=Sh=πr ²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h=V 柱÷S 底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S 底=V 柱÷h 2.圆锥体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1 V 锥=31V 柱=31Sh=31πr ²h圆锥的高=体积÷底面积×3 h=V 锥÷S 底×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高×3 S 底=V 锥÷h ×3 第四单元 比例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已知X ×Y=Z ,如果X 一定,则Z 和Y 成正比例,即Z ÷Y=X(一定); 如果Y 一定,则Z 和X 成正比例,即Z ÷X=Y(一定); 如果Z 一定,则X 和Y 成反比例,即X ×Y=Z(一定)。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e1917edbb4cf7ec4afed051.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公式与概念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a×b+a×c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81e6ab9fe4733687e21aafd.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式1、圆的周长公式:(1)已知直径求周长:C = π d(2)已知半径求周长:C = 2 π r2、圆的面积公式:(1) 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S = π r 2(2) 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S = π(d÷2)2(3) 已知周长求圆的面积:S = π ( c÷π÷2 )2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S = c h(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S = 2 π r h(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S = π d h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S侧+ 2 S底(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2 π r h + 2 π r2(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π d h + 2 π ( d÷2)2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c h + 2 π ( c÷π÷2)2 5、圆柱的体积公式:V = s h(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r 2 h(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d÷2 )2h(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c÷π÷2)2 h1s h6、圆锥的体积公式:V =31π r 2 h(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31π ( d÷2 )2 h(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31π ( c÷π÷2 )2 h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37、复习要用公式:(1)长方体体积公式:V = a b hV = s h(2)正方体体积公式:V = a 3(3)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 ( a + b )×2(4)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 4 a(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 = a h1a h(6) 三角形面积公式:S =21( a + b )×h(7)梯形面积公式:S =2(8)环形面积公式:S = π R2-π r 2。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c1b91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3.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²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Ch =2πrh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³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²h ④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 1/3πr²h【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
小学六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六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2cb3b20242a8956bece448.png)
小学六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大全【】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精心准备了六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019-2020】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公式-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公式-优秀word范文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ad5aa2bb83d049649b66588c.png)
【2019-2020】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公式-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公式
【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以下是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公式,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相关公式总结圆:
1、圆的周长=直径×π=半径×π×2
(字母表示:C=πd=2πr)
半径(r)=圆的周长÷2π=C/2π
直径(d)=圆的周长÷π=C/π
2、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πr²
圆柱: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字母表示S侧=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字母表示:S表=S侧+2S底=2πrh+2πr²=πdh+2πr²)3、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表示:V柱=S底h=πr²h)
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圆锥:
体积=底面积×高×⅓
(字母表示:V锥=⅓S底h=⅓πr²h)
比例尺: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正比例:y/x=k(k一定)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C/a=4)
2、高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
(S/a=h)
3、底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
(S/h=a)
4、高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与底。
(S/a=½h)
5、底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与高。
(S/h=½a)
6、圆的周长与半径。
(C/r=2π)
7、圆的周长与直径。
(C/d=π)
8、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
(V/h=S)
9、圆柱的高一定,体积与底面积。
(V/S=h)
10、圆锥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
(V/h=⅓S)
11、圆锥的高一定,体积与底面积。
(V/S=⅓h)反比例:xy=k(k一定)
1、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
(ab=S)
2、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与高。
(ah=S)
3、三角形面积一定,底与高。
(ah=2S)
4、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Sh=V)
5、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Sh=3V)
6、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