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可动摇

合集下载

日媒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可动摇

日媒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可动摇

日媒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可动摇作者: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07期《日本经济新闻》2月8日文章《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可动摇》指出,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

全球企业家似乎已经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

在国际会计事务所德勤及毕马威(KPMG)最近以企业为对象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到“中国重要”的证据。

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年初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该指数是邀请世界各国全球性企业的552名经营者对各国和地区制造业基础设施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而得出的。

结果第1位仍然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

更值得关注的是5年后的预期。

有观点认为由于人工费上升和员工权利意识提高等原因,中国作为制造业的投资目的地前景不乐观。

而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在5年后仍然将保持竞争力第1位的宝座。

5年后的预期排名很有意思。

第2位将是印度(现在为第4位),第3位则是巴西(目前居第8位)。

两国将跻身“3强”,超越现在位居第2位的德国以及凭借页岩气革命制造业回归态势不停的第3位美国。

另一方面,毕马威最近发布了汽车制造业的投资动态。

以31个国家的200名汽车业内人士为对象,对“作为投资目的地最优先选择哪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发现,7成受访者回答是“中国”。

而金砖国家均势头强劲,印度为63%,俄罗斯为54%,巴西为48%。

德勤中国制造业组联席负责人董伟龙分析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法人税率相对较低。

这些因素还在吸引全球性企业”。

以工资为例,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显示,中国内陆地区武汉的普通工人工资为每月333美元。

大幅低于每月近3千美元的美国、每月近4千美元的日本。

当然,中国已经提出2020年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各地方政府决定的最低工资也在逐年上涨。

同时,如果单论工资水平,印度(金奈为每月260美元)、越南(河内为111美元)以及缅甸(仰光为68美元)等工资水平低的地区仍然很多。

但全球企业家向中国投去热切目光是中国拥有的巨大市场。

固提升中国

固提升中国

固提升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发布时间:2012-07-20 文章来源:商务部研究院霍建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表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其所提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它直接的表现是工业机器人代替流水线工人,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其结果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小,规模生产将不会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会更具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该论断的趋势分析是正确的,但对于实现这一愿景所需要的时间还难以判断。

这一论断或可以成为美国提倡“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的依据,而对中国目前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则预示着潜在的威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国际间转移是客观规律所谓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是指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基地。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都有过“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经历,且前者都是被后者所取代,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显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改变的客观规律。

19世纪初,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国在蒸汽机革命的带动下,以其发达的纺织业、采掘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者。

182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8%,1870年上升为22%,其制成品产量占居全世界40%,铁和煤产量超过全世界50%,1837年机器出口总值为49万英镑,而到1866年就达到 476万英镑,美国和欧洲大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基本都是来自英国。

英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历程延续了70年,培育了全方位的优势产业,形成了发达的纺织、冶炼和机器制造业、采掘业和海运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在电力革命的带动下,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世纪80年代,美国制成品上升为世界第一位,1929年达到了全球制造业43%的最高点。

中国经济时评 “世界工厂”能持续吗

中国经济时评 “世界工厂”能持续吗

中国经济时评“世界工厂”能持续吗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国际运动品牌制造商阿迪达斯近日宣布,“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今年晚些时候将会关闭在华唯一直属工厂。

而在此前,阿迪达斯竞争对手耐克公司也已关闭其在中国唯一一家鞋类工厂。

【总页数】1页(P2-2)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4
【相关文献】
1.世界工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不是目标 [J], 张建森
2.论"世界工厂"形成与中国经济发展 [J], 和萍
3.“世界工厂”与“民工荒”——看外媒如何管窥中国经济 [J], 李宝杰
4.“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展望(二) 中国是“世界工厂”吗? [J], 吕嗣
5.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外媒眼中跨越百万亿的2020中国经济[J], 周瑞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析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析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析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动摇主要源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析。

历史上,中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动力,但其地位目前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来详细探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原因。

首先,历史原因是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相对便宜的生产成本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使其成为世界工厂的首选地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优势逐渐减弱。

工人工资的逐渐增加和其他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国的制造成本上升,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此外,其他国家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制造业,通过提供低成本劳动力和其他优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

这导致了全球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了挑战。

其次,现实情况是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现实原因之一、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升级转型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更高质量和环保的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由于长期以来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产品的质量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中国制造品牌的整体形象较差,对于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其次,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产生了影响。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氛围的日益增强,加上美中贸易战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外贸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全球供应链的转移和调整也对中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许多企业开始在其他地区设立工厂,以分散风险,同时降低成本和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然而,尽管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正在动摇,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将会走下坡路。

相反,中国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加强国际合作。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来提升竞争力。

世界制造业中心升级与中国制造业的定位

世界制造业中心升级与中国制造业的定位

世界制造业中心升级与中国制造业的定位在世界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条件下,世界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正向相对均衡化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将是多中心和多层次的,世界制造中心再也不可能由一家独揽。

中国不会取代现有的三大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的定位是成为继美国、欧盟、日本的第四个世界制造业中心。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备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这种定位在现实中是完全可行的。

一、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升级过程“世界工厂”和“世界制造中心”是两个空间布局形态完全不同的功能区,他们具有的内涵上的差异是显著的。

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这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工厂的角色,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主要通过发展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进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工厂的产品主要是为世界各国生产的,其制造规模和制造能力应对世界制成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看,历史上只有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才有能力被称为“世界工厂”。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牢牢地把持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至1/2以及世界贸易的1/5至1/4。

那时的英国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供应者,世界各国也不同程度地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英国的这一优势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直到那时,英国在传统工业方面的优势才逐渐丧失,而新兴工业的优势尚未确立,因此最终失去了经济霸主的地位。

“世界工厂”这一称号的历史使命也就此完结。

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和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机遇密切相关,除他之外,再没有第二个国家有此能力,而且以后也很难再有。

与“世界工厂”相比,“世界制造中心”所指的对象则可以相对的多元化,其历史地位也高于“世界工厂”。

一战以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使英国黯然失色。

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制成品总额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一位,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达到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美国工业也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杨丹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原载《中国工业经济》2020No.9P.42-49[摘要]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总量扩张,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及其国际影响日益凸显。

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全球经济增长、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互动与跃迁,国际分工体系的构成、国际竞争格局变动以及国际和地区经济秩序的影响。

[关键词]:世界工厂;国际分工;制造业;国际影响伴随着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实业界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并取得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吕政,2001,2020;渡边利夫,2020)。

这些研究成果通过比较中国与英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工厂”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集中讨论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差距及目标模式。

由于对如何界定“世界工厂”以及中国能否成为、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等问题尚存在诸多争议,因而,现阶段的研究还较少涉及在向全球制造中心迈进过程中以及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中国经济(制造业)对全球经济运行以及国际经济秩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实际上,随着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中国元素”日益凸显,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必将对全球资源的流向及其配置方式、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分工方式与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动,以及国际和地区经济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1.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增长实绩与结构变化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1980~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由381.4亿美元增长到11547.9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29.3倍。

其中,出口额由181.2亿美元增长到5933.7亿美元,增长了31.7倍。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其制造业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中国的制造业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巨大的生产能力。

中国具备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满足全球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

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将其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以利用中国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无论是电子产品、家电、纺织品,还是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产品,中国都有相应的制造能力。

第二,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逐渐形成全球跨境生产和分工合作的模式,中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与全球的原材料供应商、组件供应商等形成紧密的关系,共同构建了高效的供应链网络。

第三,高度的产业集聚效应。

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仅是一系列孤立的企业,更是形成了产业集聚的现象。

例如,深圳、苏州、广州等地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等。

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第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中国的制造业不再满足于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而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加强研发能力,推动技术进步。

中国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

然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逐渐失去了一部分低端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制造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安全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总之,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不断提升,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的制造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

在未来,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析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析

自2018年以来,产业链向外转移成为讨论热点。

受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制造业国家的竞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5年来,中国服装、家居用品外贸出口份额持续下滑。

那么,东南亚国家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一、概 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固。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在服装和家居用品等领域的全球出口份额显著下降。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仍然主导着全球家居用品、鞋子、旅行用品和手袋的出口市场,市场份额超过50%。

我们失去的市场正被越南等新兴制造业国家占领。

越南依靠其邻近中国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在家具、鞋类和旅行用品方面的国际销售额增长了4%—9%,总计达到全球销售额的10%—17%。

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也抢到了更大的市场,两国在2022年全球服装出口领域的份额分别为14%和12%。

二、世界经济史的成因(一)经济全球化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的探索时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使各大洲从孤立走向协调,并导致全球贸易和欧洲殖民帝国的兴起。

殖民时代的世界贸易大约跨越1600年至1800年的早期现代全球化。

工业化将一个人类群体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包括为制造目的对经济进行大规模重组。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制度首先在英国采用,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英国制造业向美国转移和聚集,很快取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领先地位。

工业革命后,西方资产阶级建立了日益庞大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完成了早期的生产全球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主要方式从民族国家生产转向跨国生产,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最终导致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垄断资本对全球市场的控制,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国际金融和投资两个方面,控制国际金融、投资市场以及汇率。

在全球化形势下,如何保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重点。

【精品】我国在制造业中的国际地位庞伟林

【精品】我国在制造业中的国际地位庞伟林

【关键字】精品我国在制造业中的国际地位机自111 30 庞伟林摘要: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的比重的剧增,使得很多国人认为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是取得的惊人的成绩,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随着而来问题,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华而不实。

在许多方面面临发展的瓶颈,离真正的“世界工厂”还有很大距离,很多人没有认清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制造前进的道路会更加的困难。

要想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要强化和调整制造业的结构,把制造变为创造。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increase in total economic output and foreign trade in the world economy, which makes a lot of people think that our country has become the "world factory", "world manufacturing center", 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China is achieved amazing results however, many people ignore the problem,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big but not strong, be flashy without substance. Facing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in many aspects, from the real "world factory" and there is a great distance, a lot of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the problem, so we make the road ahead will be more difficult. Change to achieve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to a powerful nation, must strengthen an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manufacturing tocreate.关键词: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发展瓶颈;产业结构调整一、什么才是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题:材料1: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教材11页)(2)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第一,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二、论述题: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是这个过程中先后产生的理论成果。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否会被撼动?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否会被撼动?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否会被撼动?作者:张利娟来源:《中国报道》2020年第06期近期,因为日本启动“召回”部分日本企业的计划、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库德洛提议鼓励美国企业回流、部分企业向东南亚迁移等事件,出现了全球产业链正在“去中国化”的猜测。

疫情造成的全球产业链变化和调整这一新的复杂局面,关系到我国维系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以及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那么,全球产业链在短期内会与中国脱钩吗?中国需从哪些方面巩固和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从全球制造业竞争态势来看,制造业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这一格局更为复杂,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疫情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需求明显减弱,不论是最终消费品还是中间品的需求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至疫情暴发前水平;二是市场的供需结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疫情加快了各国经济产业模式的变化,全球供应链加快重构,企业需要重新寻找上下游经贸合作伙伴;三是疫情改变了全球要素配置的方式,对人员跨境流动等限制措施加快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企业发展产生更大影响。

事实上,复工复产困难、供应链断裂和市场需求不足,以及由此衍生的企业现金流紧张、工资支付困难以及偿还贷款压力等,都是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新挑战。

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2%,足见其短期影响之大。

“中国制造作为全球制造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下的确面临着供应链断裂、出口受阻等重大困难。

但个别国家倡导制造业回流,是逆全球化的做法,不符合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发展规律。

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是必然发生的,不可阻挡。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师迁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晓光看来,中国在制造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明显,个别国家倡导制造业回流,在疫情冲击下也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世界工厂”的变迁的论文

“世界工厂”的变迁的论文
中国向“世界工厂”迈进的势头
目前,一部分国内外舆论认为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其主要理由是: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描述欧美产业革命盛况:“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它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力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进入20世纪,全球性制造中心日渐移至美国。随着t型福特汽车、电除尘器、电冰箱、空调等民用产品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面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家电生产国。
1980年日本的汽车年产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1982年日本机床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的船只(按“总吨”计)达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83年日本机械工业出口(在日本,“机械工业”的内涵很广,包括了汽车、半导体、计算机、原动机等等)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意味着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对于当时情景,日本媒体写道:“在80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在纺织、钢铁、造船、家电、汽车和半导体等制造领域,美国完全输给了日本。”也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日本第一”声名鹊起,“日本制造”誉满全球。日本评论家堺屋太一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最初学德国、接着学美国,到了80年代日本达到了德、美等任何国家都未能达到的高度工业化水平。”
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开始经济复兴,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到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转到了日本头上。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而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却是“收获的十年”。在“内力”(改革)和“外力”(外资)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中国制造的出口品犹如洪水涌向世界各地。于是,在日本等国人们开始热烈议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那么,日本是否已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正在发生何种变迁?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28.1%,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9日在《人民日报》撰文称,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28.1%,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20232023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31.71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远高于同期世界工业2.9%的年均增速。

肖亚庆称,"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开放合作层次显著提升,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电信领域开放持续扩大,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批复落地。

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高铁、核电、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信息化是经济社会进展重大趋势。

"十三五'时期,中国智能制造深化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展进入快车道,
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初步建成。

文章介绍,截至2023年6月,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1%和71.5%。

(完)。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中的地位和作用宋养琰2003一、世人惊呼: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逐步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不绝于耳。

日本政府于2002年5月8日在公布的2001年《贸易白皮书》中首次承认,日本充当亚洲经济发展领头羊的“雁型结构”已经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急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

文中还说:如今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中,“中国制造”的电器产品已占第一位。

日本的生产大国地位已开始动摇,亚洲已进入大竞争年代。

近期,日本《产经新闻》曾连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经加盟世贸组织,巨大的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在信息技术等最尖端的领域,中国也在摸索…世界标准‟,将在国内外与日美欧展开争夺战,其前哨战业已开始。

”2001年8月2日,新加坡出版的《海峡时报》发表了日本麦金西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题为《亚洲的下一个危机:中国制造》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业将以越来越充沛的活力迅猛发展,而世界其他国家对此还没有做好准备。

文章还认为,除了中国大量闲置的低工资和极具可塑性的工人是这个国家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外,还有另外三个因素促使中国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

首先是政治体制,由于通过解除对经济的控制,中国已形成了多个具有较大经济管理自主权的地区,如深圳、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大连、天津、苏州等,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所受的制约更远远小于日本、法国和瑞典等国家的国有企业所受的制约;第二是中国的企业家渴望学习,没有沾染自满情绪。

中国正在迅速取代其他亚洲国家花费15年甚至更长时间建立的企业;第三是中国的货币稳定,不存在像困扰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等国那样的币值贬值、经济波动等问题。

世界各国将更加信赖中国和中国产品。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我国“世界工厂”地位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国“世界工厂”地位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国“世界工厂”地位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作者:裴长洪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3年第5期■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变,我国处于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但是与10年前相比,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某些有利条件,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其他资源性产品的国际价格也明显升高。

我国经济发展成本的上升制约了投资效益的提高,进而使经济高速增长态势面临结构性减速的新挑战。

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

从最低工资看,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60元、l280元、1320元和l08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00%、85.5%、91.3%和l25%。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l0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长近4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11年的2.9美元。

从土地价格看,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业服务、住宅、工业地价分别比2005年上涨174%、267%和32.5%。

2011年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最低工资都比5年前增长了1倍左右,单位小时劳动成本比2010年有很大上升,已经远远高于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世界制造业流向出现了两种新动向:一种动向是,在美国高调鼓吹“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目标的口号下,一些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另一种动向是,世界制造业的某些行业向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经济体转移。

特别是后一种动向已经有不少的案例,原本投向中国的外资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

如耐克运动鞋,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越南当时的份额只占13%;2009年,双方各占世界的36%;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如何看待“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如何看待“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第四集如何看待“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作者:周涛徐栋2016-06-07目录第一篇材料汇总 (3)1、中国稳做“世界工厂”必将主宰21世纪 (3)2、如何看待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工厂? (7)3、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的地位分析及对策 (9)4、利用国际分工理论分析在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13)5、国制造业在新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 (17)6、如何看待“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制造工厂” (20)7、如何看待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22)8、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24)9、我国在制造业中的国际地位 (25)10、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7)第二篇课堂发言及评价 (36)第三篇课堂发言及评价 (39)第一篇材料汇总1、中国稳做“世界工厂”必将主宰21世纪发言人: 2014级1班1组刘善华材料来源:百度搜索硕士论文网站网址 2013-02-07 万维读者网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这几个个条件:1、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2、生产力水平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3、生产关系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4、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

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5、不同国家的地理、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