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秋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秋燥

一、概述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初起以病在肺卫时就有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液缺乏表现为其特征。

本病发生于秋季燥气主令之时,尤以秋分后小雪前多见,地势高、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多见。

有关燥邪致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有“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木不及,燥乃大行”等记载,指明燥气的形成与岁运及时令有关系。“燥胜则干”,“燥者濡之”,则指出了燥邪的致病特点和治疗原则。金元时代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燥邪为病的病机作了补充说明,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立秋燥专篇,首创秋燥病名,指明秋燥为感受秋季燥热病邪而致,多犯上焦肺系,创立清燥救肺汤名方。喻氏认为《内经》所述“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对内伤之燥、外感之燥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此后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进一步完善和发挥秋燥辨证论治内容,并各自就燥邪的阴阳属性阐述己见。喻嘉言认为燥属火热;吴鞠通以胜复气化理沦沦述燥气,即胜气属凉,复气属热;沈目南认为燥属次寒;俞根初以秋季气候的温凉之别作为划分温燥和凉燥的根据,对临床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凉燥不属于温病范畴,故本章主要论温燥。

根据秋燥的发病季节和病证表现,西医疾病中发生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进行

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秋燥为病,外因是感受秋季燥热病邪。秋季气候有偏温偏凉的不同,俞根初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凉燥……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燥热病邪易伤人津液,若遇人体肺卫不固,或素体阴液不足,或夏季汗多津气受伤,即易感受而发为秋燥,此是秋燥发病的内因。秋季燥金之气主令。肺属金,其气应于秋,肺在外合皮毛,故秋燥初起,首犯肺卫。温燥初起与风温初起临床表现相似,凉燥初起与风寒轻证初起临床表现相似。唯因燥邪有伤津的性质,所以不论温燥凉燥,都同时伴有津液干燥见症。肺卫之邪不解,可化热人里,使津伤更明显,病变重心在肺,并可涉及胃、肠等。燥热在肺主要产生肺燥阴伤的病变,在胃肠可致肠燥便秘或阴伤腑实。后期邪少虚多,一般为肺胃阴伤或肺燥肠闭,亦有少数化燥传人营血者,可见伤络咳血,甚则气血两燔证。秋燥较其他温病,病情轻而易治愈,如初起治疗得当,体质亦较强,一般不进入营血;少数患者,感邪较重,正气不支,可发展为下焦肝肾阴伤证。

三、诊断要点

1.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秋令燥热偏盛时节。

2.初起出现肺卫证,并伴有口、鼻、咽、唇、皮肤等处的干燥表现。病变重心在肺,病情较轻,传变较少。

3.本病与风温初起都见肺卫证表现,但风温以表热证为主,外

燥表现不明显;本病与“伏暑秋发”都发于秋季,亦都有表证,但伏暑初起或见气分暑湿证,或见营热阴伤证,病情较重,变化较多。

四、辨证论治

燥邪易伤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燥者濡之”,指出了燥病的治疗大法。燥病的治疗,除滋润津液外,还要注意祛邪。初起邪在肺卫,应根据温燥、凉燥的不同,分别采用辛凉甘润和辛开温润之法滋润津液、透散邪气。中期,病在气分,燥热炽盛,津液已伤,宜清、养并举,在根据不同病位施以各种清泄气热法的同时,注意滋润津液。少数病例燥热化火,深人营血,治宜清营凉血。若肝肾阴伤,则滋补真阴。正如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说:“秋燥一证,先伤肺津,次伤胃液,终伤肝血肾阴”,而“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就是针对秋燥不同阶段确立的治疗大法。

治燥不同于治热和治火,不能用苦寒药,因燥虽近于火,但又不同于火,苦味药性燥易伤阴,而燥证已有伤阴,故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则不可用之。火郁当发之,而燥必用润,正如汪瑟庵所说:“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这对燥证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邪在肺卫证治

【证候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或吐粘痰,咽干鼻燥,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右寸数大。

【病机分析】本证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之候。邪在卫分,卫

气被郁,肺气失宣,所以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等表现,证同风温初起。燥热伤肺津,所以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此与风温初起之不同处。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右寸数大,均为燥热伤于肺卫之象。

【治法】辛凉透邪,甘润养津。

【方药】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一钱(3g),杏仁一钱五分(5g),沙参二钱(6g),象贝一钱(3g),豆豉一钱(3g),栀皮一钱五分(5g),梨皮一钱(3g)。

水煎顿服,重者再服。

桑叶、豆豉辛散在表之邪;栀皮清热,与桑叶、豆豉合成辛凉之剂;杏仁、象贝宣肺止咳;沙参、梨皮养肺阴润燥。全方辛透不伤津,润燥不碍表。如感邪轻微,可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代之;若咳嗽较明显,可加瓜蒌皮、枇杷叶等。

附杏苏散(《温病条辨》)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原方未标明用量,临床可酌量使用。水煎服。

本方为治凉燥在表之主方。凉燥近于风寒,证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咽干唇燥,皮肤干燥,咳嗽无痰或咯吐稀痰,苔薄白欠润。紫苏、前胡辛散在表之邪;杏仁宣肺润燥止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合用,取二陈汤之意,宣降肺气,化痰止咳;桔梗、枳壳理气宽胸;姜、枣调和营卫。全方辛开温润,既祛邪,又润燥。若恶寒重加葱、豉解表散寒;痰湿不重去半夏、茯苓,加瓜蒌皮、紫菀;兼泄泻

腹满,加苍术、厚朴。

凉燥化热入里后,其病机演变和证候表现、治疗都同温燥。

(二)邪在气分证治

1.燥干清窍

【证候表现】发热,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燥热化火上干扰清窍的证候。耳鸣、目赤,是燥火所致的清窍不利表现;咽肿是火热之邪上扰肺胃之门户;龈肿是燥热上千胃络。苔薄黄而干,脉数是燥热津伤之象。

【治法】轻清宣透上焦燥热。

【方药】翘荷汤(《温病条辨》)。

薄荷一钱五分(5g),连翘一钱五分(5g),生甘草一钱(3g),黑栀子一钱五分(5g),桔梗三钱(9g),绿豆衣二钱(6g)。

水煎服,重者日2~3剂。

薄荷辛凉散邪,连翘、栀子、绿豆衣宣郁泄火,桔梗、甘草利咽喉、消龈肿,可知本方重点在于祛除上焦燥热邪气。但燥热化火上扰,又要避免使用苦重之品。以上药物共同组成一张辛凉泄火轻剂方,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原方可加桑叶、蝉衣增强宣泄透热功效;目赤、耳鸣重者加菊花、夏枯草;咽痛重者加牛蒡子、白僵蚕。

本证为燥火上干清窍证,虽为气分,但实属轻浅,宜轻清宣透而不宜苦重折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