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 第四章 绿色建筑专篇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研第四章绿色

建筑专篇

第四章绿色建筑专篇

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新开工房屋建筑项目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相关精神,本报告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60378-2006)、《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2009)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绿色建筑专篇,旨在分析本次建筑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绿色建筑方案措施,为下阶段的方案设计、施工、室内外装修等工作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建筑功能、效率与舒适性水平,创造高效、低耗、低污染、健康舒适、绿色平衡的建筑环境,推动深圳市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编制依据、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1.编制标准和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建设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公布,2006年6月1日实施)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major renovations rating system》

(3)《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年10月建设部和科技部共同颁布)(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7)《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8)《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30-2009)

(9)《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JG18-2008)

(10)《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草案)》

2.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建筑,单项技术的过度采用很可能造成新的浪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规模、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互相影响,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等因素,比较、确定最优的技术、材料和设备。

(1)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考量,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建造阶段、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置阶段。

(2)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地的气象、水纹、地质、交通以及周边的人文、自然环境。

(3)不搞技术堆砌,以适用、安全、可靠为基本要求,更多从布局、设计角度实现绿色节能要求。

(4)协同考虑声、光、温、湿、气、水、电、绿化等多个方面,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3.设计目标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2009),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报告对项目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措施进行了判定,由此提出项目拟达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级为一星级及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级为铜级的目标。

二、节地与室外环境

1.场址选择

项目选址应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和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地段、周围电磁辐射本底水平过高以及环境污染较重的地段应首先排除,同时远离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毒气泄漏等的区域。

本项目位于*********************该区域无以上不利条件,建设条件较好。

2.环境噪声控制

周边市政道路对住宅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项目建设施工期应对噪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择吸音效果较好的玻璃等。

3.室外风环境控制

方案设计阶段,应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4.生态场地设计

在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对场地及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以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包括: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绿化覆盖率。

(2)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三、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筑节能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

1.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版)》规定,本项目产业研发用房用电量按“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中的“新型产业用地”负荷预测,用电负荷指标为50~100 W/ m2,本项目按50 W/ m2计取;

产业配套用房用电量按“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中的“建筑裙房、综合服务设施”负荷预测,用电负荷指标为40~60 W/ m2,本项目按其下限40 W/ m2计取;

地下室用电量按“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中的“停车库”负荷预测,用电负荷指标为20 ~ 30 W/ m2,本项目按其下限20 W/ m2计取;

道路广场面积按“道路广场用地”负荷密度“15~30 kW/hm2”预测,本项目按其下限15 kW/hm2计取,相当于1.5 w/ m2;

绿地面积按“绿地”负荷密度“10~15kW/hm2”预测,本项目按其下限10

kW/hm2计取,相当于1.0 w/ m2;

计算用电量时,同时考虑20%的其他用电。根据以上数据,预计本项目用电负荷情况如表5-1所示。

表4-1 用电负荷预测表

本项目按日用电时间24小时,需要系数0.4,平均有功负载率0.65,每年综合用电365天估算,则年用电量约为:

3572×365×24×0.5×0.7≈1095.17万kWh

2.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节约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从建设到运营,都要将节能贯穿始终。

(1)建筑节能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