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大师作品分析要点
大师作品分析——图根哈特住宅(孙广松、伍鹏程、王英文)
立面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一 楼的玻璃的面积明显 大于二层。这与前面 的平面分析的结果相 符。 一楼面向花园通过落 地窗形成开敞的大空 间。二层由于是用于 居住的私密空间,所 以只用小窗采光。
柱子
柯布西耶惯用的圆 柱暗示了周围空间 无方向地自由流动 伸展, 伸展,而密斯的不 锈钢十字形柱则在 于含蓄地矢量化四 周的“ 周的“空”
大师作品分析
图根哈特别墅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建筑师简介----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现代建筑大师,与赖特, 柯布西耶 格罗皮乌斯齐名, 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大师,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可以说,他的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可以说, 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
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 贝伦斯一起工作, - 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 密斯在 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 贝伦斯一起工作, 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 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鲍豪斯建筑学派 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尤斯 格罗皮尤斯( 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 格罗皮尤斯(Walter Gropius)遗留 ) 的风格; 的风格; 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 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少就是多” 色; 1930年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年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年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1937年移民美国,在哪里他发现了让他闻名世界的钢; 年移民美国, 年移民美国 在哪里他发现了让他闻名世界的钢; 1938年被聘为阿莫尔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年被聘为阿莫尔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1969年去世。 年去世。 年去世
大师作品分析-格罗塔住宅
建筑立面采用了边长约1m的方形钢 板 ,一方面保证了规则性,另一 方面做出各种尺寸的开洞、曲面等 适当的变化。产生了规则性与变化 性 共存的均衡。
在各个立面中均含面积 相同的正方形,运用重 复的手法使相对独立的 各个立面产生了有机的 联系。
作品分析·第二部分
——立体构成分析
从全局上看,大小形状各异的体块元素与 两根轴线形成了的有机整体。 这种恰当的排列使整个构成动感且富有秩 序。
轴线一: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重复使用 基本形:长方体 基本单元:门形框架 处理方法:门形框架分别放在这一列的两边。 左边重复排列具有统一感,右边放置一个,有 象征性结尾作用。总体形成了一个带状的较虚的面。
轴线二: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聚合 基本单元;长方体 基本单元:面 门形框架 处理方法:用基本形的边缘垂直结合,再利用 门形框架达到收尾作用。
体块二: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聚合与消减 基本单元:长方体 处理方法:把基本形恰当的组合到了一起, 高差大小的变化使其主从层次分明。进行 恰当的消减使其左边体块表现虚,中间为实且体现微差, 右边形成对比。总体上虚实对比,统一且富有体积变化。
半圆弧面: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重复 基本单元: 圆柱体 弧线 基本单元:线 处理方法:按照圆弧形状重复排列基本单元, 使其构成完美的半圆弧虚面。具有统一和活泼的美感。
作品分析——格罗塔住宅
Grotta House
任婧
建121-2 张磊 董江涛
2013.3
目录
• 一.平面构成分析 1.总平面及各立面分析 A.总平面图底关系 B.大尺寸比例 C.形式简化与分析 2.平面细部分析 A.立面体块 B.立面开窗手法 C.小尺寸比例 3.平面设计手法归纳
目录
• 二.立体构成分析 1.总体 2.建筑主体 3.轴线 4.局部体块 5.细节 6.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手法归纳
大师住宅的解读与分析
萨伏伊别墅
平面——功能——二层平面
带独立卫生间 的儿卧 主卧
花园露台
带独立卫生间 的客卧
厨房食物室
起居室餐厅
水平长窗
阳光照进起居室,显得更加温馨
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 非常丰富
花园露台
萨伏伊别墅
平面——功能——三层平面
有构成形式的屋 顶天窗 从三层看到的二 层花园露台
朗香教堂
拉图莱特修道院
萨伏伊别墅 Villa Savoye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
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 瓦西,由现代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 于1928年设计,1931年建成,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 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 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 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 萨伏伊别墅是勒· 柯布西耶纯 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 主义作品,甚至是勒· 柯布西耶的 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 之一。它所表现出的现代建筑原则 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走向。
相关理论
现代建筑五要点:
支 柱 低层架空
自由平面 墙从结构中释放出来,可以 自由的划分空间 自由立面 相当于垂直向上的自由平面 横向长窗 自由立面产生的结果 屋顶花园 其意图是恢复被房屋占去的 地面
相关理论
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两个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表现主义 代表作品:朗香教堂、拉图莱特修道院
萨伏伊别墅
平面——过渡
这样的平面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 一层处于完全封闭的室内,但是因 为进到里面之前退后的入口,头上 二层的楼板,不得不让人们在包围 之后又提前的心理准备。
室内坡道又减弱了一层和二层之间 的分割感。 到了二层所不同的是, 你从一个封闭的空间渐渐走向明亮, 到最后感觉到开场,平面又把人们 引到室外,感受阳光空气。 二层并不完美,三层的豁然开朗再 一次把自己释放出来。
大师作品分析——史密斯住宅
白色派建筑
大师 建筑 风格
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1)建筑形式纯净, 局部处理干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 2) 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 通过建筑构成的虚实凹凸安排, 以 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 赋予 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 3) 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 一般不顺从地段, 而是 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 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 新的协调。 4) 注重功能分区, 特别强调公共空间( Public Spaces) 与私密 空间( Private Spaces) 的严格区分。 迈耶设计的史密斯住宅( Smith House, 1965 年~ 1967 年) 是 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七.体块分析
作品 分析
模型展示
五.丰富的空间
作品 分析
在史密斯住宅中, 有双向分层的概念, 即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的同时, 水平方向上分 层! , 而且是以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区分, 划为两部分。 这样就存在着对立的空间体系, 即私密的小空间是木墙承重, 公共的大 空间由圆钢柱支承, 住宅的结构系统和空间组织系统正好吻合。封闭 的私密空间和开敞的公共空间依靠水平走廊和对角布局的楼梯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 交通空间的频繁使用将两部分空间的层次感与通畅感相 互强化。当人在空间运动时, 他的视觉体验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 也就 是说, 当人在水平运动时, 设计者往往使他的视线同时在垂直方向上流 通; 而当人上下运动时, 又使他的视线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流通。这样, 人的流动和视觉的流通在立体上展开, 相互交叉纠缠, 从而产生了丰富 多彩的密斯住宅中, 整个建筑的序列布局是紧凑而 有机的。从基地外到基地内部时, 首先经狭长的车 道, 然后先看到的仅是房子的一角车库的部分, 之后 才看到房子的全景。而从房屋外部进到房屋内部时, 首先必须通过窄小的坡道之后, 才能进入屋内稍大 的空间, 而后才进入上下两层贯通的大客厅, 看到户 外宽阔的景致, 到达整个序列的高潮, 产生令人满意 的美学快感。
大师住宅作品分析及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柯布西耶和理查德迈耶的住宅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简要的归纳出两位大师设计理念的异同点,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柯布西耶理查德迈耶住宅影响一柯布西耶的住宅理论及代表作1住宅理论柯布西耶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他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其思想于1926年公布于众。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自由立面。
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
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
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
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后来其中的逐层后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2 马赛公寓设计初衷二战结束以后,柯布西耶接受的第一个项目对他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
法国政府要求他设计一种新型的密集型住宅,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马赛公寓的建造恰恰是柯布西耶战前要把住宅群和城市联系一起的想法的实现。
设计情况马赛集合住宅坐落于法国马赛德密歇尔大道的尽头处,1946年开始设计,1952年竣工,它将大多数人们的群居思想予以大规模具体化。
这座建于广阔的公园内公寓,其主要门面朝向东西两方,为遮挡寒冷的北风,北面不设置任何窗户。
大师作品分析卡雷住宅
设计流动感的创造
3.天花板坡度与地形的契 合
R.索瑞亚诺 舒曼住宅
Raphael Soriano Shulman House
R.索瑞亚诺 [1904-1988]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生于若德斯[RHODES]的一个西班牙犹太人家庭 使用模数预制的钢或铝作为住宅框架结构的先驱
舒曼 Julius Shulman
平面分析
仆人用房
车库
北面入口设置两个停车位,仆人用房等辅助空间也设置 在北面。
平面分析
卧室 卧室
西面卧室处于斜线走廊的尽头,保证了私密性,落地玻璃 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
平面分析
沿屋顶一圈的挑檐创造了从室外露天到室内围合的一种过 渡空间,同时丰富了立面的层次。
流线分析
卧室 仆人用房
车库
卫生间 卧室
厨房
起居室 餐厅
主入口 工作用厅
办公
私密性过渡
卧室 仆人用房
车库
卫生间 卧室
厨房
起居室 餐厅
工作用厅
暗房暗房 办公
私密性过渡
私密性增强
暗房
丰富立面
暗房
庭院分析
仆人使用
室外餐厅 女儿活动庭院
室外起 居室
女儿活动庭院
结构分析
屋顶主梁在生活区南北向排列, 在工作区东西向排列。
结构分析
结构部分为钢结构,圆柱与工字钢梁相结合,木制 的次梁支撑着屋顶,内墙也是木制的,屋顶为石膏板。
阿尔瓦·阿尔托的流 动空间在空间上的 划分只是一个象征, 没有任何隔断,用 地面的不同标高或 在同一地坪用不同 的材料或用透空的 长条楼梯栏杆区分 各部分不同的性质。
设计流动感的创造
2.自由曲线的使用
大师作品分析玛利亚别墅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 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 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 无所不包。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 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 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 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 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 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 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阿尔托在明确地表达他的哲学 观时,指出:“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这一理念会不 断地从每个角落里涌现出来。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的。如果我 们不能始终坚持这一理念,我们的建筑将是简陋且无价值的,但我们 的生活会富裕起来,然而,这种富裕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件建 筑作品都是一个标志,他们向世人展示出我们愿意为世界上的所有普 通人建造天堂的志向。
二、周边环境
三、平面功能分区
四、建筑立面分析
五、建筑结构
六、细节设计
大师作品分析拉罗歇让纳雷别墅
大师作品分析:拉罗歇让纳雷别墅引言拉罗歇让纳雷别墅(Villa La Roche-Jeanneret)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创作的一座著名建筑作品。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这座别墅展现了勒·柯布西耶的独特风格和反传统的理念。
本文将对拉罗歇让纳雷别墅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揭示其设计理念以及对建筑界的影响。
设计理念勒·柯布西耶在设计拉罗歇让纳雷别墅时,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
这座别墅采用了具有简洁几何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强调了功能性和实用性。
勒·柯布西耶将别墅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用作住宅,另一部分用作展示艺术收藏品的画廊。
建筑特点拉罗歇让纳雷别墅的外立面呈现出简约而现代的风格。
建筑外墙主要采用了白色的石灰石,搭配着黑色的金属窗框与白色的玻璃幕墙,展现出鲜明的对比效果。
别墅的平面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空间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在别墅的内部,勒·柯布西耶注重了光线与空间的运用。
别墅的大门采用了独特的带有彩色玻璃的窗户设计,使得进入别墅的人们会被美丽的光影所迎接。
室内空间采用了开放式布局,利用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让室内充满自然光线。
设计师还注重了空间的流动性。
拉罗歇让纳雷别墅的楼梯是一种标志性的设计元素,采用了承重结构和自由悬挑的形式,使得楼梯空间更加开阔,增加了空间感。
影响与启示拉罗歇让纳雷别墅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对后来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中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技术,为后来的建筑师提供了许多启示。
其简约的几何形态和对光线的运用,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开放式布局和空间流动性的概念也被广泛采用,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开阔和通透。
此外,拉罗歇让纳雷别墅对于建筑与艺术的结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别墅内的画廊为收藏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展示空间,为后来的建筑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先例。
大师作品分析——史密斯住宅
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迈耶一直认
为,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颜色,有力地
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种
可扩展的颜色,而不是一种有限的颜
色。 2021/6/20
6
迈耶的六大设计理念
2021/6/20
7
比例的运用
迈耶的建筑作品无论是平面还是 立面,都体现了他对比例的深刻理解。 迈耶在建筑设计中,经常用到比例的 原则,其基本轮廓的确定都是靠各功 能区间的内在比例确定的。
气候分析
史密斯别墅位于海滨,气 候宜人,夏季有凉风吹拂,使 气温适中。史密斯住宅很注重 风的导向。
2021/6/20
36
2021/6/20
37
景
海 洋
2021/6/20
观
洲际公路 森林景观视线 海洋景观视线
38
和谐的光影
迈耶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 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 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在建筑内部运 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 反射达到富手光影的效果。
2021/6/20
44
完美的序列布局
史密斯住宅中,整个建筑的序 列布局是紧凑而有机的。史密斯住 宅掩映在葱葱绿树中,在远处只能 捕捉到洁白的一角。沿着洲际公路 ,首先经狭长的车道,然后先看到 的是房子的一角车库的部分,之后 才看到房子的全景。而从房屋外部 进到房屋内部时,首先必须通过窄 小的坡道之后,才能进人屋内稍大 的空间,而后才进入上下两层贯通 的大客厅,看到户外宽阔的景致, 到达整个序列的高潮,产生令人满 意的美学快感。
19
具体数据
• 一层标高:3.5m
• 二层标高:7m
• 顶层:10.5m
• 围墙1m
• 总高11.5m
• 烟囱总高:13.6m
大师作品分析之史密斯住宅
厨房
厕 所
佣房
餐厅
车库
整幢房子共有三层 楼,在底层的部分,作公共空间使用, 设有厨房、餐厅、厕所和佣房。
底层平面图
底层包括餐 厅、厨房、洗 衣间以及包含 一个独立卫生 间的佣人房
一层泡泡图
史 密 斯 住 宅 二 层 平 面 图
厕所
主卧室
起居室
露台
• 从房屋外部进到房屋内部时,首先必须通过窄小的坡道之
理查德.迈耶
Richard Meier
史密斯住宅
理查德· 迈耶
• 美国建筑师 • 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 代表 • 被称为“白色派教父”
主要设计思想
• 迈耶是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 • 白色派 以“纽约5(埃森曼、格雷夫斯、格 瓦斯梅、赫迪尤克、和迈耶)”为核心的建筑 创作组织,在本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 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 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 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
后,才能进人屋内稍大的空间,而后才进入上下两层贯通
的大客厅,看到户外宽阔的景致,到达整个序列的高潮, 产生令人满意的美学快感。
• 中间楼层,作为家人平时交流的空间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设有客厅和主卧室,客厅上下两层贯通。
入口层平面图
二层泡泡图
史 密 斯 住 宅 三 层 平 面 图•
厕 所
客房
起居室
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 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 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 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与私密空间(PHvate Spaces)的严格 区分。
看到这里,我们想 说。。。
大师作品分析——罗比住宅
七、立面分析
建筑表皮使用暖色系 的砖微材料,使之与环境 相融合。
从西立面上看, 建筑层层展开,向上 伸展,赋予建筑生机 与活力。
该建筑屋顶向两侧延伸, 超出建筑物轮廓, 展现连绵的壮丽
南立面的水平线条连续不断, 有统一形式和大小的窗户, 采光、通风效果优良。另外,长而薄的砖块,配合阳台和 屋顶的粗长水平线条整体感强。
客房
厨房
仆人活动区域
主人起居室
餐厅
二楼客房:6.6*3.625=24平方米 厨房:6.7*5-3*2=27.5平方米 仆人活动区:10*5=50平方米
三层平面图:卧室、书房、主卧、主卫。 将主人的居住场所单独布置于第三层,私密性强,使主人的生活不被打扰。
储物间
卧室 书房 卫生间 卫生间 主卧室
一、作者简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生于美 国威斯康星州 。他享有92岁的高龄。 1959年方去世,是现代建筑家中少有的 高龄大师,得以亲自经历了美国的”工 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且亲 眼看到战后的“国际主义”建筑运动和 密斯的“少就是多”原则兴盛。毕生设 计了大量的住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 和公共建筑。提出了”有机建筑”理论 和草原式美国住宅模式。 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 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在世界上 享有盛誉。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 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 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 条独特的道路。
罗比住宅,有着“草原之舟”的美称。赖特的别具匠心,一系列的革新, 使它超越了传统。抽象的平面和立面上多变的几何形体,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在空间感方面,令人有一种身处大草原的开阔感。罗比住宅是一个划时代的产 物,代表着建筑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百多年的沧桑,在现在看来是一种美的沉 淀。它身上也有着许多现代建筑设计者学习的地方。在做这个作业的过程中, 仿佛跟大师赖特进行了一次交流,使我们收获颇多。经典的建筑,是不朽的。
解读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
诺曼·福斯特
总结词
诺曼·福斯特是一位英国建筑大师,以其对可持续性和生态建筑的探索和实践而闻名。
详细描述
诺曼·福斯特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他的作品涵盖了从生态住宅到商业建筑、从机 场到博物馆等广泛领域。他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设计,通过运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创造出了许多具有 影响力的生态建筑作品。
节能与资源高效利用
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生态与环境友好
绿色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生态。
高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01
02
03
智能化设计与管理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建筑设 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 高效率。
新型建筑材料
研发和利用新型、高性能 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质 量和安全性。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
代表人物
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等
代表作品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广州大剧院等
高科技建筑风格
总结词
以技术为核心,展现现代工业美学
详细描述
高科技建筑风格强调以最新技术为支撑,通过运用高科技材 料和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展现出一种未来感和科技感。这种 风格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追求简洁明快的外观 和流畅的线条。
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05
建筑与科技
建筑与新材料
总结词
新材料的运用为建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强 度、耐久性到美观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结词
新材料的运用有助于实现更为独特和创新的建筑 造型。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如碳纤维、玻璃 纤维、聚碳酸酯等不断涌现,这些材料具有轻质 、高强、耐腐蚀等特性,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 的选择和灵感。
原创 施罗德住宅分析(大师作品分析课程)
建筑大师作品赏析
———施罗德住宅.
结构分析:一层
一级还原
二级还原
一级结构
三级结构
二级结构
结构分析:二层
一级还原
二级还原
一级
西立面
东立面
通过系统的比例,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的整体效果 都是把完整的矩形分割成小的矩形。
交通流线特点:
1首尾相连 2相互串通 3关系紧密
交通流线:二层
围绕一个旋转楼梯来 组织开阔的内部空间, 光线通过屋顶的天窗 可以照射到旋转楼梯 上
。
功能分析:一层平面
书房 佣人房间
一层主要功能:办公饮食;
主要空间:书房 厨房;
次要空间:佣人房间 辅助空间是一个用于休闲 的院子和与其相连的屋子
厨房
功能分析:一层平面
住宅的大闭窗和成排的窗,使室内光线充足; 所以住宅的房间很亮、通风、爽快,适合居住
住宅的主要起居活动空间布置在顶层。
交通流线:一层
大师作品分析-4X4住宅
五
4X4住宅分析
项目名称:4 x 4 住宅 完成时间:2003年 项目地点:日本神户 业主:混凝土承包商
基地:位于濑户内海与一条道路之间 4MX4M
平面图
公用区
卫生间
浴室
一层平面图
卧房
二层平面图
书房
三层平面图
起(居厨室、餐)
四层平面图
轴测图
剖立面图
亚克力板天窗 落水管
二 主要作品
小筱宅,1976
兵库县芦屋市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二 相关作品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 1983
(兵库县神户市)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
二 相关作品
生平经历
Ando’s life
一
相关作品
Works
二
相关理论
Theories
三
作品分析
Analysis of 4X4 House
四
结语
Epilogue
五
二 相关作品
1978-1985 六甲集合住宅一期 1985-1989 六甲集合住宅二期 1995年普利策奖 1990-1991 现代美术馆,建筑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1990-1991 JR京都车站改建,日本京都 1992 奈良市民会堂,日本奈良 1994-1995 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英国伦敦 1995 韩国国立博物馆,韩国 1996 罗马教区教会,意大利 1997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 一等奖
空间与4X4住宅
Space & 4X4 House
大师作品分析流水别墅
越来越不满足于用矩形包容这种力量了,他不断摸索用新
的形体去给这种力量赋形。
•
⑦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赖特对“简洁”的看法是
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他十分赞赏日本宗教关于“净”的戒
条,即净心和净身,视多余为罪恶,明显地对日本传统建 筑发生过影响,主张在艺术上消除无意义的东西而使一切 事物变得十分地自然有机,反朴归真。
• (赖特在1905年 第一次前往日本 。在1915年 设计东 京帝国饭店,于1968年拆毁。)
3
建筑概况
•gwater)
• 建成时间
•
1936年
• 建筑地点
•
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USA)
• 建筑简介
•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
5
建筑特点——材料
• 流水别墅使用的材料是非常具有象征 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 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 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 看来有如贯穿空间,赋予了建筑最高 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
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 挑的阳台为最。然而当你站在人工石 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 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 层的体会。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 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 空间。
得住宅应该有轮船,飞机,汽车的流线型,因此结构应该
表现出连续性和可朔性,寻求新时代的空间感。
2
设计理念
• ⑤表现材料的本性。赖特的建筑作品充满着天然气息和艺 术魅力,其秘诀就在于他对材料的独特见解。
•
⑥连续运动空间。赖特并不认为空间只是一种消极
空幻的虚无,而是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发展力量,这种力量
住宅建筑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史密斯住宅 (1965-1967)
霍夫曼住宅 (1966-1967)
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 (1987-1995)
罗马千禧教堂 (1996-2004)
盖蒂中心 (1984-1997)
美国法院和联邦大厦 (1993-2000)
亚特兰大高级艺术博物馆 (1983)
道格拉斯住宅
(Dougls House 1971-1973) 白而建 筑师刻意 安排的屋 顶平台, 也有如船 上的甲板。
顶层平面图
主入口
三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底层平面图
立面图
入口透视图
交通流线分析
顶层平面
三层平面
二 层 平 面
底 层 平 面
公私区域划分
将视线转向屋内, 藉由起居室的挑空, 而使整个视线也能 在楼层之间游走。 三楼部分,则是作 为主要的卧室空间, 而透过卧房外的走 廊平台,也可俯视 那挑高两层的起居 室。
在住宅的外观有 一个金属烟囱,使 整幢房子看起来更 具有现代感。整幢 房子因楼板和框架 玻璃所分割的水平 轴线,则在垂直方 向,以金属烟囱来 清楚的确立垂直向 度的方向感,而使 整幢房子的外观立 面更为流畅而完整。
通过功能分析, 交通路线分析,通 高空间分析,道格 拉斯住宅可以大致 被分为4个体块。
由于受到勒〃柯布西 耶的影响,迈耶大部分早 期的作品都体现出了柯布 西耶的风格。其作品以 “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 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 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 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 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 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作品特点: 迈耶设计的作品都极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 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 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迈耶注重立体主义 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 和体量。在对比例和尺度的理解上,他扩大了尺度忽然等 级的空间特征。
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
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写1000字在世界建筑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师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以其出色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将对其中一些著名大师建筑作品的方案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
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被誉为“现代住宅之父”。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与人类居住需求的契合。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加内特住宅(Fallingwater),这是一座建在瀑布上方的住宅,使居住者能够与自然界保持紧密的联系。
赖特以其无柱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闻名,这不仅提供了室内与室外的无缝过渡,还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和景观视野。
加内特住宅以其独特而完美的融合了自然和建筑的设计而被世界公认为一部杰作。
另一个著名的大师是伊恩·马克斯韦尔(Ieoh Ming Pei),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作品追求现代主义的简约美学,注重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入口,不仅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好的游客流线和空间利用。
马克斯韦尔利用了玻璃和金属材料的透明性和轻盈感,使得金字塔在卢浮宫的古老建筑中显得现代而独特。
此外,还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建筑师是托马斯·赖普·怀特(Thomas Jefferson)。
作为美国第三任总统,赖普·怀特倡导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他的作品充满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元素。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美国国会大厦。
该建筑以其庄严而华丽的外观和精细的细节而闻名,体现了赖普·怀特对自由和民主的理念。
此外,他还设计了弗吉尼亚大学的景观和建筑,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
最后,我们来看包豪斯(Bauhaus)学派的建筑作品。
包豪斯学派成立于20世纪初,追求以功能性和简约性为重点的设计理念。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玛利亚别墅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玛利亚别墅1. 简介玛利亚别墅是著名建筑大师玛利亚·冯德罗的杰作之一。
该别墅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弗洛伦萨市郊,是冯德罗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本文将对玛利亚别墅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2. 设计理念玛利亚别墅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冯德罗希望通过别墅的设计,展现出托斯卡纳地区独特的氛围和生活方式。
他注重将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创造一个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空间。
3. 建筑风格玛利亚别墅采用了托斯卡纳风格,这是一种以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为基础的设计风格。
托斯卡纳风格注重对称美和简洁的线条,建筑的外观常常采用暖色调的石材或涂料,给人一种温暖而古朴的感觉。
别墅的外观以坚固的石材墙体为基础,配以精美的雕塑和花园景观,展现了冯德罗对材料和细节的精致处理。
而内部则以高大的拱形和暖色调的墙面装饰为特色,配以精美的家具和装饰品,营造出一种典雅而舒适的氛围。
4. 影响玛利亚别墅作为冯德罗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建筑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展示了一种典雅与简约的设计理念,激发了许多建筑师对于自然与建筑的结合的思考。
此外,玛利亚别墅的成功也为冯德罗赢得了声誉和荣誉。
它成为了一个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5. 结论玛利亚别墅是建筑大师玛利亚·冯德罗的杰作之一,展示了他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独特才能。
通过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冯德罗创造出了一座典雅而舒适的别墅,展现了托斯卡纳地区独特的氛围和生活方式。
玛利亚别墅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巧的设计,还在于其对后世建筑师和学者的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