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分析)

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乾隆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对外关系上分析)

4.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商品生产无限

增长-开辟新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及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中英

江宁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广厦福宁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中俄伊利塔尔巴哈台

通商章程。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

勘分西北界条约。1894年,日本甲午战争,1895中日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894日本旅顺惨案,1900俄国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控制内政、操纵外交、领事裁判权、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和扶植

收买代理人)

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

轮”)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侵略势力控制政治经济、封建势力勾结外患、封建经济保持、

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人民无权利和极端贫困)

7.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资本入侵刺激下产生。受到压迫可反抗或中立,而力量薄弱)

8.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深受压迫革命性最强;人数少但集中;与农民有密切关系。最先进、

最革命和最有力量的阶级)

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矛盾:帝国主义与中

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最主要矛盾。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三、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反英,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2.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867-1895反美反日侵略)

3.为国捐躯的清政府爱国将领(关天培、陈化成、海龄、史荣椿、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4.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矛盾和制约;根本原因:中

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6.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严

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孙中山))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未超出

农民小生产者狭隘眼界。内容: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人人不受私物,物物归上主)

3.《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但不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

题。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外交方面)

4.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军西征胜利后集团发生严重分裂)

5.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旧农民战争最高峰,毁孔庙儒学削弱封建统治支柱,打击外

侵略势力,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1.奕䜣与洋务派(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设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目的首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3.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建军用工业、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促进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教育开端;传播新知识;引起风气观

念的变化)

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顽固势力)

三、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1.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2.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上书皇帝;著书立说;介绍国外变法;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4.“百日维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

5.“戊戌六君子”(菜市口被杀)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一场思想

启蒙运动;改革社会风气的主张)

7.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反对,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

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不敢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

中国行不通,必须采取革命的手段)

第三章辛亥革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901辛丑条约标志放弃抵抗侵略。官制,兵制,学制改革。1906年预备仿行宪

政。其根本是维护反动统治,所以破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孙中山为首,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是资产阶级和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资本主义,知识分子接触到西方思想文化,开始探索救国救民新道路)

3.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4.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东京成立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报

为民报。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5.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1905年11月,民族,民权,民生)

6.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要不要革命手段,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意

义:划清革命和改良派界限,使得三民主义思想更广泛地传播。)

二、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1.保路风潮(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保路运动)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一革命者让权,二权利被掠夺,

三旧官僚换面维持旧政,四革命者蜕变新官僚。说明革命发展迅速但不牢固)

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宁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人员构成上,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