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巡护的管理制度

巡护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水平,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工作,包括对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巡护、监测、保护和管理。
三、巡护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忠诚履行巡护职责,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巡护管理机构一、自然保护区应当设立专门的巡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巡护工作。
二、巡护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巡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巡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巡护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巡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巡护工作流程和程序。
四、巡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巡护工作台账和档案,定期进行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三章巡护任务一、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制定巡护计划,明确巡护范围和巡护重点。
二、巡护任务包括对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巡查、监测、保护和管理,防止非法破坏和盗窃行为,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三、巡护人员应当及时发现和处理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维护巡护器材和设施的正常运转,保障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巡护人员应当积极开展巡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公众参与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章巡护装备一、巡护人员应当配备专业的巡护装备,包括巡护车辆、通讯设备、野外生存工具等。
二、巡护车辆应当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运行状态,能够应对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保障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通讯设备应当具备全天候的通信功能,能够实现巡护人员之间的实时通讯和位置共享,及时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四、野外生存工具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防护用具等,应当具备足够的数量和种类,能够满足巡护人员在野外的基本生存需求。
第五章巡护监督一、巡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巡护监督制度,加强对巡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保护区巡查管理制度

保护区巡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查管理工作,保护保护区生态环境,保障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巡查管理机构保护区巡查管理工作由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具体实施,设立专门的巡查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三、巡查管理原则1. 依法巡查。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保护区巡查管理工作必须依法开展。
2. 定期巡查。
保护区巡查管理工作要按照计划定期组织巡查,确保全面覆盖。
3. 严格执法。
对违反保护区管理规定的行为,要严格执法,依法进行处罚并做好记录。
4. 客观公正。
巡查人员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玩忽职守。
四、巡查管理内容1. 生态环境巡查。
巡查保护区内的植被、水源、土壤、空气等自然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及时处理。
2. 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查。
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巡查,保护濒危物种。
3. 水土保持巡查。
对保护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巡查,确保水土资源合理利用。
4. 污染治理巡查。
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
5. 灾害防范巡查。
对保护区内的自然灾害隐患进行巡查,采取预防措施。
6. 保护区边界巡查。
保护区边界进行定期巡查,防止非法入侵。
五、巡查管理程序1. 巡查计划制定。
保护区管理机构根据巡查任务和实际情况,制定巡查计划。
2. 巡查人员培训。
对巡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巡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巡查技能。
3. 巡查装备准备。
保护区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巡查装备,包括车辆、通讯设备、野外生存装备等。
4. 巡查实施。
根据巡查计划,组织巡查人员进行实地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5. 巡查记录和报告。
巡查人员要做好巡查记录,对巡查情况进行报告。
六、巡查管理考核1. 巡查工作考核。
对巡查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巡查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对积极参与巡查工作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处罚。
2. 巡查效果评估。
对巡查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巡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

巡护管理1、巡护管理的含义1.1 “巡”和“护”“巡”有巡查、巡视的含义,指来往重复的行动。
巡护管理中的“巡”字,有“巡回”、“巡逻”两个词组所包含的意思。
“巡回”是指按一定路线到各处(活动);“巡逻”指巡查警戒。
“护”有保护、保卫的含义。
在巡护管理中的“护”主要是指保护的意思。
1.2 巡护把“巡”和“护”的意思融合起来就是“巡护”。
“巡护”一词包含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是既反映内容又有表体形式的一种活动。
其内容是“护”,形式是“巡”。
通过“巡”这样的形式来完成“护”的内容。
也就是说,保护区各级机构的工作人员,采用“巡回与巡逻的方式、形式”,来完成“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的工作内容”。
1.3 管理管理的含义有三层意思:一是负责某项工作;二是保管和料理;三是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
巡护管理这项工作中的“管理”的内容和含义同样包容了上面的三层意思,即管理负责的是“巡护”这项工作;保管“巡护的相关设备、形成的资料”,料理“巡护事务”;照管并约束的人有两方面:“巡护工作人员”、“巡护涉及的对象(就是进入保护区从事合法、违法活动的一切人员)”;约束的动物主要指在保护区内放牧的牛、羊、骡马、猪等家畜。
1.4 巡护管理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角度来理解,‘巡护管理“可以是一个并列组,即巡护和管理,巡护和管理的内容是平行并列。
“巡护管理”也可以是一个偏正词组,有修饰和被修饰的成份。
修饰成份是“巡护”,为“偏”的部分,被修饰的成分是“管理”,为“正”的部分,有“巡护的管理”之义。
在培训中和从事保护区的管理中,对“巡护管理”的字文界定,应该从偏正词组的结构方面去理解,就是说“巡护管理”只是“巡护的管理”这方面的含义。
1.5 巡护管理含盖的内容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与认识“巡护”,“巡护管理”应含盖以下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开展巡护类型的管理(巡护的理由、目标)●怎样开展巡护管理(巡护的计划、制度、路线、内容、人员、方法、知识、设备)●如何对巡护工作进行管理2、开展巡护管理的必要性目前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很多方法,并且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范文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范文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确保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2条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巡护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社会秩序和安全,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由国家、省级及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的开展。
在巡护工作中,应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巡护工作模式。
第4条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要坚持科学管理和法治原则,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注重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注重动态监测、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方位覆盖、全面落实。
第5条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确保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人为干扰,保障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6条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必须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巡护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巡护计划应包括时间安排、巡护区域、巡护路线、巡护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内容第7条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对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包括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栖息地恢复等。
(二)生态环境监测:定期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等指标的监测。
(三)巡护巡查: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和制止各种违法行为,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四)科普宣传: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五)管理制度执行: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秩序,执行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范文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是保障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工作,确保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制定一套科学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度内容1. 重点保护区域巡护(1)重点保护区域为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脆弱或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巡护人员应按照保护区规划和管理要求,定期巡护,并保持日常巡护记录。
(2)巡护工作重点包括自然资源的监测,未经批准的采矿、采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以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
(3)巡护过程中,巡护人员应及时上报重点保护区域内的相关问题,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2. 自然资源监测与调查(1)巡护人员应定期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监测与调查,包括土壤、水质、气候变化、植被覆盖、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等。
(2)巡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确保监测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监测与调查结果应及时上报至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以供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3. 巡护器材和装备(1)巡护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巡护器材和装备,如望远镜、照相机、GPS、通讯设备等。
(2)巡护器材和装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3)巡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练掌握巡护器材和装备的使用方法。
4. 巡护记录与报告(1)巡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巡护的时间、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确保巡护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巡护记录应及时提交至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以便于部门进行记录统计和问题分析。
(3)巡护人员在巡护结束后还需填写巡护报告,对巡护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5. 巡护管理与督查(1)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对巡护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督查,确保巡护人员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巡护任务。
(2)巡护人员在巡护过程中应听从巡护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配合管理人员对巡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自然保护巡查方案

自然保护巡查方案1. 巡查目的为了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巡查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巡查方案。
2. 巡查范围2.1 巡查区域本次巡查的区域为我国XX自然保护区。
2.2 巡查内容本次巡查的内容包括:- 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野生动物、水文、土壤等方面;- 人类活动情况:包括旅游、开发、生产、生活等方面;- 保护设施状况:包括保护站、监测站、警示标志等;- 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相关政策、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
3. 巡查时间巡查时间为每月一次,每次巡查持续时间为5天。
4. 巡查人员巡查人员由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
5. 巡查流程5.1 巡查前准备- 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等;- 准备巡查工具:包括无人机、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等;- 培训巡查人员:对巡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5.2 巡查实施- 按照巡查计划进行实地查看,记录相关数据;-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录音等取证;- 与当地居民、游客等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5.3 巡查后总结- 对巡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巡查报告;-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整改措施;- 将巡查报告提交给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 巡查结果处理-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属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要及时整改;- 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处理;- 对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
7. 巡查方案的修订- 根据巡查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巡查方案;- 每半年对巡查方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以适应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需要。
本巡查方案旨在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希望全体巡查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努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作出贡献。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体系构建及运营管理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体系构建及运营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大兴安岭、三江源等。
这些自然保护区守护着大自然,对于保障生物多样性、调控生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运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还要考虑到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成本效益和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
一、巡护体系的构建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管理单元。
为了保证它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巡护体系。
这个巡护体系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巡护计划的制定。
根据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态习性与活动规律,结合保护区内的具体情况和保护目标,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巡护计划,将保护区内的所有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植物,通过巡护监管的方式囊括于其中。
2.巡护队伍的建设。
巡护队伍的建设是管理保护区的首要步骤,巡护队伍的建设应当结合保护区级别、人员数量和工作任务设计人员需求。
队员的选拔应该按照年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巡护队伍的奖励及考核机制,激励巡护队员们不断完善工作。
3.巡护装备的配备。
巡护装备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巡护任务的不同要求进行。
比如巡护沼泽地必须配备雨鞋和防雨服,巡护山地也必须配备抗冻特制装具。
此外,装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4.防范措施的制定。
由于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巡护人员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需要加强防护、防范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保护区内非法采伐、盗猎等违法行为的防控。
二、巡护体系运营管理巡护体系的运营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要想让巡护体系稳定运行,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巡护队伍的管理。
巡护队伍的管理是巡护体系运营管理的关键之一。
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规范化的队伍管理制度,实行定期培训,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队伍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模版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模版一、概述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有效的巡护制度能够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维护其生态环境。
本制度旨在确立自然保护区巡护的组织架构、职责义务、巡护方式和监督管理等内容,以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行。
二、组织架构1. 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是自然保护区巡护的主要机构,在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巡护工作机构。
2. 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由保护区管理部门聘用,根据保护区巡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和编制。
3. 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分为巡护组长和巡护人员两类,根据责任和职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巡护级别。
三、职责义务1. 巡护组长负责制定巡护工作计划和安排巡护队员的具体任务。
2. 巡护队员应按时按地开展巡护工作,熟悉巡护区的地理环境和相关规定,执行巡护任务。
3. 巡护人员在巡护过程中,应随时关注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发现、记录并及时报告存在的问题。
4. 巡护人员发现擅自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应立即查处并通知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5. 巡护人员应当耐心向游客和其他人员普及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6. 巡护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禁接受贿赂和擅自利用职权。
四、巡护方式1. 定时巡护:设立巡护计划,根据保护区特点,制定巡护时间和路线,定期对保护区进行巡护。
巡护人员应按照计划按时出巡,确保巡护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 不定时巡护:随机安排巡护任务,不定期对保护区开展巡护。
不定时巡护有助于发现问题和隐患,保护区巡护人员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时巡护。
3. 突击巡护:根据情况和需求,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突击巡护。
突击巡护有利于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区巡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和敏锐性。
五、监督管理1. 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建立巡护工作的考核机制,对巡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工作评估和考核。
2. 工作评估和考核结果应纳入巡护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考核未达标的人员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2023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2023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____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引言: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建立完善的巡护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____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进行论述,从巡护的目标、内容、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巡护的目标巡护的目标是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通过巡护工作,发现和及时处理自然保护区内的安全隐患,保障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二、巡护的内容1. 定期巡视和巡查自然保护区。
定期安排巡视和巡查工作,全面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掌握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状况,发现并报告任何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防止非法破坏和盗猎行为。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控,防止非法破坏和盗猎行为的发生。
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捕杀、破坏植被、破坏栖息地等行为,保障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的安全。
3. 维护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界桩。
定期维护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界桩,修复被破坏的围栏和标识牌,加强对边界的巡查,防止非法侵入行为的发生。
4. 向参观者和游客提供自然解说和服务。
为参观者和游客提供自然解说和服务,向他们传达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他们遵守自然保护区的规定,保持环境整洁,不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物种。
三、巡护的组织方式1. 设立巡护队伍。
建立专门的巡护队伍,招募并培训专职巡护人员,提高他们的巡护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巡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加强与公安、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合作,联合开展巡护工作。
同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参与巡护工作,扩大巡护范围和力量。
3. 制定巡护计划和路线。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巡护需求,制定巡护计划和巡护路线。
确定巡护频次和内容,确保巡护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二篇)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巡护是自然保护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成立自然保护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区内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安全,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使其稀有、珍贵、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繁衍和发展,探索自然演替规律和合理利用动植物自然的途径。
巡护就是在保护区内选择一定数量的、能贯穿整个辖区的合理线路,便于巡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在巡护线路上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地观察、监测和对比。
按要求在巡护记录和笔记本上记录下野生动植物及人类活动情况,并及时将所发现的重要情况上报保护区的有关领导,及时制止非法行为。
而后就其观察、监测的结果进行归类保存,便于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
这样一方面是保护原有自然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物种,为科学研究和探索自然演替规律提供依据。
巡护的目的巡护是自然保护区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
巡护的目的:一是制止非法开垦、偷猎、盗伐、放牧,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章得以有效实施;二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三是向人们展示保护区的存在,以及保护工作人员对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巡护的作用巡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巡护,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非法活动,如开垦、偷猎、盗伐、放牧等,确保自然保护区边界的完整性,制止群众违反保护区的规定;保证保护区的重要地带,如核心区不受人为干扰。
巡护是一种间接的对群众进行“广而告之”宣传的形式,它使人们亲眼看到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积极维护保护区的完整性。
此外,在巡护过程中,还可收集野生动物种群、生境、物候等方面的资料,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及物种的变化进行长期的监测,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巡护员的职责巡护员是自然保护区保护队伍的主体,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一线”人员,是保护区巡护的具体工作者,是资源管护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巡护计划规定的时间、路线、内容认真做好巡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行,制定的巡护管理制度。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巡护责任:明确巡护人员的职责,包括巡护区域的界线、巡护的时间、巡护的频率等。
2. 巡护计划:制定巡护计划,明确巡护的路线和重点区域。
根据不同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制定巡护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巡护设备:提供必要的巡护设备,包括通讯设备、防护装备、工具等,确保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巡护记录:巡护人员需要做好巡护记录,包括记录巡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环境状况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5. 巡护培训:对巡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巡护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识别、急救知识、应急处理等。
6. 巡护联动:与相关部门建立巡护联动机制,加强巡护工作的协同合作。
可以与公安、森林、水利等部门建立联系,共同保护自然保护区。
7. 巡护监督:建立巡护工作的监督机制,对巡护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巡护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
通过建立和实施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能够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发展。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规定巡护人员进行常规巡护工作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巡护区域和范围:规定巡护人员需要巡护的具体区域范围,确保覆盖所有保护区内的重点区域。
2. 巡护时间和周期:确定巡护的具体时间安排和巡护的周期,确保巡护工作的持续进行。
3. 巡护任务和要求:明确巡护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巡护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野生动植物监测、资源保护、防火防病、环境监测等。
4. 巡护装备和工具:确定巡护人员需要携带的装备和工具,如通讯设备、防护服装、摄像机、测量设备等,以提高巡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巡护记录和报告:要求巡护人员按规定进行巡护记录和报告,包括巡护路线、巡护时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以便进行后续的管理和评估。
6. 巡护人员培训和考核:规定对巡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巡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7. 巡护奖励和惩罚机制:建立巡护人员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巡护人员积极履行职责,确保巡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可以提高巡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巡护人员的作用,加强巡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巡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为了加强和规范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巡护检查工作, 更好地履行保护管理职责,提高野外巡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保护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护区管护人员(局属职工和协管员)从事自然资源野外巡护检查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遵守巡护制度,明确监管范围,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指定的巡护路线做好巡查。
通过对固定巡护线路和临时巡护线路的检查,按照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动植物资源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发现、生长变化情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预测资源变化趋势;(三)加强巡查管护,严格责任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协助上级部门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四)做好社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五)检查护林防火工作,处理火灾隐患,进行计划烧除,在森林防火期,依法进行护林防火的宣传、预防和检查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安全;(六)认真执行定期报告和巡护记录制度;(七)认真查看保护区界桩、标志、宣传牌和各种科研设施;(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条:建立并坚持各级领导参与、检查巡护工作制度。
局领导随时检查、监督各管理站巡护实施情况。
管理局相关科室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分工,负责对保护区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保护科、多种经营科、森林公安局、防火科采取多种方式对各管理站巡护计划执行、巡护报告填制、巡护工作、自然资源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收集巡护数据和报告内容,建立数据库,负责巡护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指导、处理,并对巡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2023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2023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引言:在当今世界,自然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已经成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制度在保护区的日常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2023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旨在增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目标:2023年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保障巡护人员的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工作效能和专业水平;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管理,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 提高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4. 增强保护区巡护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与合作。
二、制度建设:1. 完善巡护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巡护人员的培训与专业技能提升,提高其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知识、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急救与自救技能等。
2. 建立巡护设施:在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巡护设施,以提供巡护人员的办公和生活条件。
设施包括巡护站、生活用品仓库、设备维修库等,以确保巡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均衡。
3. 强化科学监测:建立科学监测体系,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恢复、入侵物种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巡护人员的巡护行动提供指导。
4. 制定巡护规范和制度:制定巡护行动的规范和制度,包括巡护范围、巡护时间、巡护路线等,确保巡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建立巡护人员的评估和奖惩制度,激励巡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5. 加强社区参与: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公益巡护活动等形式,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的理解和支持。
建立社区巡护项目,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
三、巡护行动:1. 日常巡护:巡护人员每日进行巡护行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问题进行发现、记录和报告。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模版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促进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和栖息地保护,制定本巡护制度。
第二条本巡护制度适用于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人员,包括全职巡护人员、志愿巡护人员等,适用于所有巡护行为。
第三条巡护行为应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维护良好的工作形象和形象,履行巡护职责。
第四条巡护工作是自然保护区的基本保障,巡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职责,并认真履行。
第五条勾结犯罪分子,违反法律法规进行违法活动的巡护人员,或者由巡护人员犯罪而牵连到自然保护区的,一律按照法律法规处理。
第二章巡护范围和任务第六条巡护范围:根据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实际情况,确定巡护区域,并按照规定的线路进行巡护。
第七条巡护任务:根据巡护范围和目标,完成以下任务:(一)巡视和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动物、栖息地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二)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三)协助管理部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置;(四)开展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自然保护工作的认知和支持;(五)配合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机构对自然保护区开展科研工作;(六)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其他工作安排。
第八条巡护人员应熟悉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和生物特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
第九条巡护人员应定期报告巡护情况和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提供有关自然保护区的信息。
第十条巡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和管理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交流。
第三章巡护行为准则第十一条巡护人员行为准则:巡护人员应自觉维护自然保护区的形象和利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遵守法律法规:巡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不得违规行事,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遗产。
(二)遵循巡护规范:巡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巡护范围和线路进行巡护,不得擅自更改或延迟巡护计划。
巡护监测管理制度

巡护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巡护监测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家管理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域内的巡护监测工作进行管理。
三、组织机构1. 巡护监测领导小组设立巡护监测领导小组,负责巡护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担任组长,具体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巡护监测部门设立巡护监测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内的巡护监测工作。
部门负责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任命。
3. 巡护监测人员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招聘、选拔、培训、管理巡护监测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业巡护监测队伍。
四、巡护监测责任1. 巡护监测部门负责制定巡护监测计划、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巡护监测人员负责巡护监测工作,按照计划、方案和工作计划的要求,完成巡护监测任务。
3. 巡护监测领导小组对巡护监测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评估,下发巡护监测工作相关通知和文件。
五、巡护监测内容1. 生物监测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繁殖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野生动植物的种群疫病、捕捞、盗猎等违法行为。
2. 自然环境监测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气候、水文、土壤、地形、植被、地貌、生态系统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污染、破坏等违法行为。
3. 自然资源监测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资源开采、采伐、开垦、滥捕等违法行为。
六、巡护监测工作流程1. 制定巡护监测计划、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巡护监测重点和任务分工。
2. 巡护监测人员按照计划和方案,执行巡护监测任务,及时收集、整理、报告巡护监测数据。
3. 巡护监测领导小组对巡护监测工作进行定期督促、检查和评估,对巡护监测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及时下发巡护监测工作相关通知和文件。
4. 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处理,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

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工作能够得到顺利进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巡护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系统的实施和监督机制进行阐述。
一、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是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物种的生存繁衍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具体而言,巡护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保护区边界管理:通过制定巡护管理制度,可以确立保护区的边界,避免非法入侵和资源的非法开发,有效保护保护区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 物种保护管理:巡护管理制度可以明确物种保护的措施和标准,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防止非法捕捞、滥猎和非法贸易活动,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生态环境保护:巡护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保护区内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巡护责任:明确巡护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巡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巡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保护区的特点和工作要求。
2. 巡护路线和频次:制定巡护路线和巡护频次,覆盖保护区的各个重要地点和关键区域,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巡护工作。
3. 巡护方式和工具:规定巡护的具体方式和使用的工具设备,如步行巡护、开展综合执法、使用先进的巡护工具和技术等。
4. 巡护记录和报告:要求巡护人员做好巡护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巡护的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内容,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提出改进建议。
5. 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保护区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火灾、疫情等。
三、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机制1. 指导性文件: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制度的文件,并发布实施,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为了加强和规范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巡护检查工作, 更好地履行保护管理职责,提高野外巡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保护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护区管护人员(局属职工和协管员)从事自然资源野外巡护检查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遵守巡护制度,明确监管范围,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指定的巡护路线做好巡查。
通过对固定巡护线路和临时巡护线路的检查,按照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动植物资源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发现、生长变化情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预测资源变化趋势;(三)加强巡查管护,严格责任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协助上级部门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四)做好社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五)检查护林防火工作,处理火灾隐患,进行计划烧除,在森林防火期,依法进行护林防火的宣传、预防和检查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安全;(六)认真执行定期报告和巡护记录制度;(七)认真查看保护区界桩、标志、宣传牌和各种科研设施;(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条:建立并坚持各级领导参与、检查巡护工作制度。
局领导随时检查、监督各管理站巡护实施情况。
管理局相关科室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分工,负责对保护区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保护科、多种经营科、森林公安局、防火科采取多种方式对各管理站巡护计划执行、巡护报告填制、巡护工作、自然资源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收集巡护数据和报告内容,建立数据库,负责巡护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指导、处理,并对巡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为了加强和规范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巡护检查工作, 更好地履行保护管理职责,提高野外巡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保护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护区管护人员(局属职工和协管员)从事自然资源野外巡护检查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遵守巡护制度,明确监管范围,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指定的巡护路线做好巡查。
通过对固定巡护线路和临时巡护线路的检查,按照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动植物资源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发现、生长变化情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预测资源变化趋势;(三)加强巡查管护,严格责任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协助上级部门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四)做好社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五)检查护林防火工作,处理火灾隐患,进行计划烧除,在森林防火期,依法进行护林防火的宣传、预防和检查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安全;(六)认真执行定期报告和巡护记录制度;(七)认真查看保护区界桩、标志、宣传牌和各种科研设施;(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条:建立并坚持各级领导参与、检查巡护工作制度。
局领导随时检查、监督各管理站巡护实施情况。
管理局相关科室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分工,负责对保护区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保护科、多种经营科、森林公安局、防火科采取多种方式对各管理站巡护计划执行、巡护报告填制、巡护工作、自然资源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收集巡护数据和报告内容,建立数据库,负责巡护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指导、处理,并对巡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复习课程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为了加强和规范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巡护检查工作, 更好地履行保护管理职责,提高野外巡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保护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护区管护人员(局属职工和协管员)从事自然资源野外巡护检查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遵守巡护制度,明确监管范围,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指定的巡护路线做好巡查。
通过对固定巡护线路和临时巡护线路的检查,按照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动植物资源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发现、生长变化情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预测资源变化趋势;(三)加强巡查管护,严格责任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协助上级部门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四)做好社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五)检查护林防火工作,处理火灾隐患,进行计划烧除,在森林防火期,依法进行护林防火的宣传、预防和检查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安全;(六)认真执行定期报告和巡护记录制度;(七)认真查看保护区界桩、标志、宣传牌和各种科研设施;(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条:建立并坚持各级领导参与、检查巡护工作制度。
局领导随时检查、监督各管理站巡护实施情况。
管理局相关科室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分工,负责对保护区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保护科、多种经营科、森林公安局、防火科采取多种方式对各管理站巡护计划执行、巡护报告填制、巡护工作、自然资源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收集巡护数据和报告内容,建立数据库,负责巡护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指导、处理,并对巡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为了加强和规范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巡护检查工作, 更好地履行保护管理职责,提高野外巡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保护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护区管护人员(局属职工和协管员)从事自然资源野外巡护检查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遵守巡护制度,明确监管范围,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指定的巡护路线做好巡查。
通过对固定巡护线路和临时巡护线路的检查,按照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动植物资源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发现、生长变化情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预测资源变化趋势;(三)加强巡查管护,严格责任区内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协助上级部门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件;(四)做好社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五)检查护林防火工作,处理火灾隐患,进行计划烧除,在森林防火期,依法进行护林防火的宣传、预防和检查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安全;(六)认真执行定期报告和巡护记录制度;(七)认真查看保护区界桩、标志、宣传牌和各种科研设施;(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条:建立并坚持各级领导参与、检查巡护工作制度。
局领导随时检查、监督各管理站巡护实施情况。
管理局相关科室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分工,负责对保护区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保护科、多种经营科、森林公安局、防火科采取多种方式对各管理站巡护计划执行、巡护报告填制、巡护工作、自然资源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收集巡护数据和报告内容,建立数据库,负责巡护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指导、处理,并对巡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四条:巡护管理员和巡护员的职责巡护管理员是巡护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管理日常巡护工作,制定巡护计划,收集审核上报巡护记录。
指导处理巡护中的技术性问题,综合分析巡护报告,编写每月的资源保护工作报告(月报)。
巡护员是自然保护区保护队伍的主体,是保护区巡护的具体工作者,是资源管护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巡护计划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内容认真做好巡护工作。
巡护员的职责包括:巡护、报告、林政执法、防火、观察、监测、保护设施的维护、社区共管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管理局在每年度春、秋两季,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别进行一次全面的巡护大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统计汇总后,作为年度对管理站自然资源巡护检查目标考核的依据。
管理站每月对本辖区自然资源的全面巡护检查不得少于1次,每次检查的结果作为管理站对所属管护人员实施考核的依据。
第六条:管理站所属管护点、管护责任区,要以月和季度为时段,在各时段结束后的5日内,将各自区域的巡护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向管理站提交本辖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报告。
各管理站以半年和全年为时段,在各时段结束后的7日内,将各自范围巡护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向管理局提交本辖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报告。
第七条:自然资源巡护检查报告的内容包括:(一)本辖区巡护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二)巡护检查的资料统计和结果分析;(三)发现的具体问题及调查处理情况;(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思路及打算。
第八条:管理站要对所辖区域管护人员的责任区结合资源状况和人为活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达到巡护管理网络化为标准,布设一定数量的固定巡护和临时巡护线路,并对不同的巡护线路要分别明确地制定出具体的巡护目标。
布设的巡护检查线路报管理局职能科室备查。
管护人员对责任区的固定和临时巡查线路,每月必须要完成2次以上的巡护检查,对所属责任区的全面巡护检查时间平均每月不得少于10天。
第九条:管理站及所属管护点、管护责任区负责人,要对各自管辖区域内的日常巡护检查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或核查,及时纠正和督促解决在巡护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第十条:管护人员在执行巡护检查任务时,要对巡护线路周围可视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异常的变化等信息资料进行全面地收集,严格按照规定的巡护检查项目、内容和要求进行巡护检查,并适时做好检查记录,在每次完成责任区巡护检查任务后,要及时整理和填写好责任区的巡护检查记录,并报所属负责人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管护人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地调查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并将处理结果依次向上一级管护组织报告,不得推逶拖延、隐瞒不报。
凡属重大事项,需要向上一级报告或请求协助的,应当及时汇报情况,并积极调查处理。
当发生开垦、砍伐、盗猎、火灾等重特大事件时,由管理局协调组织人员进行抓捕、清理和扑救。
第十二条:管护人员要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巡护检查工作任务,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时,应上报所属负责人同意后顺延完成,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管护人员必须要按设定的线路进行巡护检查,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擅自变更巡护线路,在巡护检查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巡护中发现的情况,认真填写巡护检查记录。
第十四条:管护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各种记录数据,严禁弄虚作假,捏造数据记录;要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组织分配,不得脱岗串岗、擅离职守,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
第十五条:管理站要负责对所属管护人员各项巡护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开展管护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指导、检查管护点及管护责任区的工作。
凡管理局要求填报的林业行政案件、野生动物调查等报表,均实行零报告制度,管理站要按相关规定及时填报,不得瞒报、漏报。
第十六条:管理站、管护点及管护责任区的管护人员,在积极完成责任区巡护检查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要自觉认真地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十七条:对管护人员完成辖区巡护检查工作任务的目标考核,以每个管护责任区100分进行考核,凡考核成绩达到95分以上的,确定为优秀;达到85分以上的,确定为良好;达到75分以上的,确定为合格;凡考核成绩在75分以下的,确定为不合格。
第十八条:自然资源巡护检查目标考核加分项目和标准:(一)在管理局、管理站组织的检查中,未发现任何资源破坏的加1分;(二)及时发现并协助抓获滥伐乱垦行为人的加5分,自己抓获滥伐乱垦行为人的加10分;(三)及时发现协助查处盗猎案件的加2分,及时发现并自己抓获盗猎案件的加5分。
(四)及时制止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行为,有效防止辖区内重大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砍盗伐、乱开滥垦等破坏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案件的发生,保护自然资源工作成绩显著的加15分。
第十九条:保护区自然资源巡护检查目标考核的扣分项,按局、站大检查和职能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为依据。
扣分标准见《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考评量化评估表》。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解释、修改完善。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自然保护区巡护制度巡护是自然保护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成立自然保护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区内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安全,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使其稀有、珍贵、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繁衍和发展,探索自然演替规律和合理利用动植物自然的途径。
巡护就是在保护区内选择一定数量的、能贯穿整个辖区的合理线路,便于巡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在巡护线路上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地观察、监测和对比。
按要求在巡护记录和笔记本上记录下野生动植物及人类活动情况,并及时将所发现的重要情况上报保护区的有关领导,及时制止非法行为。
而后就其观察、监测的结果进行归类保存,便于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
这样一方面是保护原有自然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物种,为科学研究和探索自然演替规律提供依据。
巡护的目的巡护是自然保护区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
巡护的目的:一是制止非法开垦、偷猎、盗伐、放牧,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章得以有效实施;二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三是向人们展示保护区的存在,以及保护工作人员对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巡护的作用巡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巡护,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非法活动,如开垦、偷猎、盗伐、放牧等,确保自然保护区边界的完整性,制止群众违反保护区的规定;保证保护区的重要地带,如核心区不受人为干扰。
巡护是一种间接的对群众进行“广而告之”宣传的形式,它使人们亲眼看到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积极维护保护区的完整性。
此外,在巡护过程中,还可收集野生动物种群、生境、物候等方面的资料,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及物种的变化进行长期的监测,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巡护员的职责巡护员是自然保护区保护队伍的主体,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一线”人员,是保护区巡护的具体工作者,是资源管护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巡护计划规定的时间、路线、内容认真做好巡护工作。
巡护员的职责包括:巡护、报告、林政执法、防火、观察、监测、保护设施的维护、社区共管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巡护包括日常巡护和稽查巡护。
日常巡护就是定期沿固定路线的巡护,稽查巡护则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如接到举报)临时确定路线,进行巡护。
巡护时可根据地形和需要,采用步行、乘车、乘船或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同时应配备必要的通讯和野外工具,如无线电对讲机、地图、铅笔、笔记本、海拔仪、GPS、望远镜等。
如果要在野外过夜,还应携带帐篷。
巡护员除了自己在巡护检查外,还可利用"耳目",到村屯查看,获取很多非法活动的情况。
一般说来,村民都很清楚谁盗伐了木材,准偷猎了什么。
建立秘密“耳目”系统,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请他们帮助收集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要对他们的工作实行绝对的保密,因为一旦其他村民知道是这些“耳目”在为保护区提供情况,他们将面临被迫害的危险。
巡护线路的选设1、固定巡护线路的选设:固定巡护线路就是在区内选择比较稳定的,具有代表性生态系统的,巡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巡护的路线。
选设时不仅要保证巡护员巡护时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要贯穿辖区一定范围区域,达到巡护的目的。
这种巡护路线没有上级的批准,一般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而且在不同的季节,要按规定的时间去巡护。
2、机动巡护线路的选择:机动巡护线路就是除固定巡护线路以外的巡护路线。
它是机动灵活的,可以根据辖区内的地形、资源、人为活动、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等情况来随机布设。
在巡护时,只是体现局部地域自然资源消长、人为活动等情况。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野生动物活动繁衍时期、野生植物生长消亡时间及人为活动等情况,自行制定巡护时间和巡护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