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67a2d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c.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1. 引言1.1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物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周围世界的现象,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物理知识愈发重要,因此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知识,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1.2 情感教育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态度和情感技能。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中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
学习物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韧和毅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习物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而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对物理知识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学习。
情感教育也能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老师给予关爱和支持,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对中学物理教育的情感因素的研究
![对中学物理教育的情感因素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4dff3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3.png)
对中学物理教育的情感因素的研究引言中学物理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因素既包括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情感态度、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也包括教学环境、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引导等外在因素。
因此,对中学物理教育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及影响因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仅是学习的动力来源,也是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兴趣因素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1 家庭环境:学生的兴趣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物理学习氛围、家长对物理学科的态度以及父母的职业选择等都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果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尽量将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1.3 教师的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态度及对学习的影响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个方面。
不同的情感态度对学习效果会产生显著影响。
2.1 积极态度: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积极态度往往伴随着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积极态度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学习效果。
2.2 消极态度:消极态度体现为负面情绪、学习上的厌烦、无所适从等。
消极态度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作为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师在引导学生情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3.1 情感的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物理学科中的情感体验,包括兴奋、挫折、疑惑等。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与物理学科的互动性,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学习。
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0196a3b1eb91a37f1115cb7.png)
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安宪立李广峰阳谷县定水镇中学山东阳谷252300【摘要】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
消极学科情感和成因。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关键词】情感培养积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1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成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的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会掌握的迅速而牢固。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其理也源于此。
2消极学科情感和成因广东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分别做过对低年级学生听众和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刚进入初二或高一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当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5e2da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4.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物理是一门很抽象的科学,学生往往对它感到无趣或者无法理解。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和观察,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总结。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和团队实验。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绪问题,例如焦虑、压力和自卑等。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自己的情绪,并培养他们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教授他们一些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法,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0d323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2.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情感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品德、情感和态度的重要环节。
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学科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学科特点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重要窗口,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规律的基础学科。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很多科学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家灵感与情感的碰撞。
情感教育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是息息相关的。
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进行模型搭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和创新精神。
物理学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和思维性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科学成果都是多人合作完成的,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贡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二、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是一个关键问题。
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的建议:可以通过举一些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
物理知识通常是抽象的,有些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例子和故事来讲解物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通过反射镜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和实践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c6f55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d.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领域,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格品质。
本文从初中物理知识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和思考,可以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收获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满足。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感教育、重要性、融入、探究精神、兴趣、学习态度、意义、促进全面发展、未来展望1. 引言1.1 概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
情感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情感教育与物理学习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初中物理知识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物理知识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物理是一门既实践性又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习物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物理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分析和推理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冷静和理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物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情感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论文
![情感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c785f9f90f76c661371a19.png)
谈谈情感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人的心理体验。
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
在高中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的情感,并端正高中生的学习态度,促进高中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情感。
本文就此探讨了情感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情感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应用1. 前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是有感情的个体。
虽然教学活动主要是传递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但是不可避免都有个人的情感在内。
因此,情感因素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积极的情感会让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得到发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物理本身不具有情感因素在内,但是高中物理教学作为师生双方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情感教学,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2. 情感教学2.1情感教学本身是教学目的。
我国教改委制定的物理教学标准,里面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还要求结合物理教学进行对学生唯物辩证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教育,并要培养实事求是追求科学的态度。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教学本身就是物理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以及学生的情感是对物理教师要求在内的教学目标。
2.2情感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效果。
据有关统计表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物理成绩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并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够做到心情愉快、集中精力的学习,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牢固掌握。
因此,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
2.3情感促进实现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就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即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学过程就是需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认知结构。
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a5640f0941ea76e58fa04b2.png)
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互动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情感交流情感因素学习效率在我走上讲台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这两年半里,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上课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学生听课的兴趣,学生听课的态度也会左右我的思维。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互动的群体,在该群体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面对面进行的,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可以直接发生情感的交流。
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互动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使一堂课上得有效率,教师的态度、情感至关重要。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那么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
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
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烦燥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文教学或操作实验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
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以教师自己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同时,教师的情绪状态应该始终是饱满和振奋的。
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而一个死气沉沉的教师只会带来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
高中学生的思维已逐步转向逻辑型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不再象初中时那样活跃、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训练活动。
物理课又是一门非常依赖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对其思路的影响,对教师课堂教学程序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这就更需要物理教师以高度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活跃他们的思维。
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51aa29aaea998fcc220e9c.png)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学物理,是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一门学科,是高考科目的必修课,客观上已被强迫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在物理学习的内容上,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设计正确的教学过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融洽交流,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
根据物理学的内容、特点、方法,以及物理教育的目的,以下讨论各种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内容体现与实施。
一、道德情感与物理教学1、道德情感是由道德生活的需要与道德观点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部分,它决定着学生成才的方向。
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推动学生走上正确的成才之路的强大动力。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会受到某些道德感的教育。
例如,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了解某些物理污染与防治的具体事例,可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物理技术的应用方向,培养对未来社会的责任感。
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的合作,物理问题的共同探讨中,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2、从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看,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尊心,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思想和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具体地说,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一些方面来渗透: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物理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从物理思想到具体的物理概念,从物理实验研究方法到具体的物理规律和实践应用,都有不少大大早于西方物理学的实例。
中学物理教材中包含有许多这方面介绍,应予以重视。
②思考我国物理文化未发展成为物理科学的原因。
通过对我国古代物理文化和西方近代物理科学反差的反思,唤起民族意识,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产生努力学习为祖国攀登科技高峰的热情。
③了解我们新中国的物理科学、相关技术发展成就,学习我国现代物理学家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④了解海外华籍物理学家的成果和事迹。
了解我国中学生在国际物理奥赛中的优异成绩等。
⑤了解我国现代物理科学和相关技术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差距,树立为提高祖国科学技术水平而奋斗的理想,培养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的精神。
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用论文
![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83d010a8114431b90dd89f.png)
浅谈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关怀和期望时,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从而去实现教师的期望。
因此,可以说情感制约着师生间关系,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下面,浅谈一下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师生情感能促使教师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学生也不会产生恐惧心理,更不会带来过度的焦虑,学习也就轻松愉快。
据调查,学生喜不喜欢某老师上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可亲和平时是否喜欢他们。
这就告诉我们,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师生的相互理解、信任,这种情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学好功课就对不起教师辛勤栽培的内心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知识具体而抽象,如何学好并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积极的、认真的求知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新课引入中例如在讲授“功”的概念时,新课伊始,我给学生讲述了宋辽征战的故事:辽兵在金沙滩城中设伏,三郎双手托住城门千斤闸,让宋将突围脱险,自己以身殉国。
他的“功劳”是很大的,但在物理学中“他的双手托闸”却没做功,并希望每个学生在这节课结束时都能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
情感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0bcbc150e2524de5187e35.png)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
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积极的情感因素,用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的情感因素必然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要调动师生情感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要互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努力,把物理的教学工作完成好,争取更好的成绩。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学好每一门学科,达到全部的教育目标,获得优异。
”只有树立这种“人人都能进行学习”的信念,教师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期望每一个学生成材。
教师的这种敬业爱生的情感会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动力,使学生热爱老师及其所教学科。
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
所以,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更要关心鼓励他们,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另外,教师要注意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的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及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着学生。
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不完全来自他对该学科意义的认识,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对该学科的态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情感兴趣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积极情绪的表现。
有兴趣的学习,意味着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使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亢奋状态,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
在有兴趣的学习中一次又一次地成功,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地获取知识,追求成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f520e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7.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情感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交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些观念往往是受情感因素影响而建立起来的。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学科本身因其抽象性和理论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对知识抱有排斥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赋予知识情感色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的坚韧品质。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质,而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情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和情感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爱。
教师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和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9a1bda240c844768eaee0c.png)
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本文就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阐述几点个人研究心得。
文章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的产生与变化,探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 情感教育1.引言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已逐步深入人心。
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目标,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要探索解决的新问题。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和养成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结构之一;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科教学手段、方法,更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因此教师应该用情感教学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的合格的人才。
2.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教育活动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密切的联系。
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育,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当中。
许多事实证明真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是与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最重要的手段。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
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
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5d1c205ba1aa8114431d90b.png)
论 物 理 教 学 中 的 情 感 因 素
口徐 爱华
( 坊 市工 业 学 校 , 东 潍 山
董 成 春
潍坊 210) 63 0
摘
要 :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中, 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 在 教 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 学生去探 索物理世界 的奥秘 , 这样就
学生 的情感 影响 学习的因素
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 巨大的影响生 的动
手 能 力 、 察 能 力和 生 活经 验 的积 累 都有 观 较 高 的要 求 , 这使 得大 多数 学 生在 学 习物 理 的 过 程 中会 遇 到 各 种 各 样 的 困 难 。 这 在 种 情 况 下 如 果 不 加 以正 确 的 引 导 , 是让 而 学 生 长 期 处 在 一 种 胆 怯 、 惧 和 过 度 焦 虑 恐 之 中 , 疑会 导致 学 生丧 失 学 习 的信 心 。 无
用,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
用 。 心 理 学 的 研 究 认 为 : 们 通 过 面 部 当人 表 情 以及 声 音 的 变 化 等 把 情 感 传 达 到 接
领 学 生 去 探 索物 理 世 界 的 奥秘 , 样 就 会 这 对 学 生 学 习 情 感 产 生 巨大 的影 响 。 如 赞 正
心情 感 体 验 , 而 从 内心 升 腾 起 对 老 师 的 从 信 赖 和 爱 戴 。 爱 屋 及 乌 ” 由喜 欢 老 师 而 ” , 喜 欢 他所 任 教 的 学 科 , 而 愉 快 接 受 教 师 从 的 教 诲 , 努 力 将 教 诲 转 化 为 行 动 , 而 并 从 实现 教师 的 期 望 。 之 如 果 学 生对 教 师 的 反 政 治业 务 素质 不满 意 , 受 到 教 师 的漠 不 或 关 心 、 多 的指 责 等 , 可 能 使 学 生 的 学 过 都 习情 绪 变 坏 , 而 对 教 师 产 生 讨 厌 、 抗 从 对 的 不 良情 感 , 继 而 老 师 一 上 课 心 里 就 烦 , 对 教 师所 讲知 识 也 烦 , 至 跟 教 师 产 生 对 甚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5f748226c85ec3a87c2c5f3.png)
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创设情感氛围,从而优化教学效率,使学生喜爱物理。
一、情感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自己的情感控制。
教师和学生如果没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排除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
二、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乐其师方能信其道”,唯有和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1.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倡导"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在讲解速度概念时,我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夺金录像,学生对此兴趣极大,心情愉快地进行理解学习。
通过组织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
我动员全班参加了“橡皮泥捏小船研究浮力比赛”及“自制潜水艇小制作比赛”。
这些课外活动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教师应有快乐与积极的情绪教师的情绪极易感染给学生。
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师生默契融合。
教育家赞可夫说:" 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3.让学生体验成功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
初中物理教学情感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情感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f8d3d2ce2f0066f4332201.png)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摘要:情感教学是一种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寓教于情的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
”这是因为学生在获取知识和开发智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与教师的教学途径有关,而且还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的两个基本功能的作用,利用物理教材的情感因素,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感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当中。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学生恰当的尊重、平等、理解、关心、信任、期待,往往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能使得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措施得到更好地贯彻执行,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接受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在实施情感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 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 情感) 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 积极的学科情感) 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 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 不以学习为负担, 以学习为享受, 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二、通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环境、情绪、家庭、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影响。
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cacfc7ccbff121dc36834a.png)
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与学生基础、智力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情感因素教学气氛情感体验情感调控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与学生基础、智力因素、教師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既使学生产生认知效应,也产生心理效应即情感。
这两种效应往往相互促进,良好的心理效应能够增强教学的认知效应。
许多研究表明人的成功要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情感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戈尔曼在大量研究后提出:情感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
一个人智力很好,但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没有协调发展,可能没有什么成就。
反过来一个人智力因素一般,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得到很好地发展,照样可以成才,而且当情感因素参与到智力活动后,智力活动能更好的发挥。
而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培养的,所以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学生对知识不倦的追求,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对教与学的理性认识,很大部分在于情感的推动力。
教学活动是认知性、情感性活动的统一。
学生在听讲时茅塞顿开,在回答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都可以使他体验到惊喜、轻松、得意、期待的情绪。
这一情感的升华形成了学生自觉努力的动力。
就教师而言,课堂上成功的讲授,师生间珠联璧合般的配合和欢悦愉快的气氛,可以使教师得到最大的满足,获得创造美的享受,这是教师孜孜以求的高尚乐趣。
二、师生的好心情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的最重要因素可以想象,老师心情不好,一见到课堂上稍不顺心的事,便横眉怒目,那么,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哪里还有心情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则更是无从构建。
因而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把自己的烦恼带进教室,必须“把所有个人和家庭的烦恼与痛苦统统留在教室的门外”(苏霍姆林斯基语),并把好心情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让自己的好心情去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心情,师生共同创设愉悦和谐、自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论文
![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e69b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8.png)
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论文1.学生要想学好初中物理不能离开情感的参与调查表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致越足,他的物理成绩相对来说就会越好,反之成绩就会降低。
对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高低有无,关键在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态度因素是处于积极状态,还是处于消极状态。
积极状态下,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浓厚,那么,他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诸多有利行为就会出现,进而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业绩。
2.如何避免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产生消极情感这里先要了解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时产生消极因素的原因。
当学生刚刚接触初中物理时,由于有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体验,学生既有熟知感,又对新的科目有了一种新鲜感,可以说此刻的情感因素是积极的。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课程学习,学生的这些感觉就会丧失,不少学生还会产生厌倦心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学生出现消极情绪,与初中物理教师的物理教学情感有关。
一名好的初中物理教师,其前提是他对初中物理教学和对初中学生存在很好的感情。
在这种感情因素的参与下,他的备课、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他对学生的热忱关爱,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一名学生进入初中物理课堂,如果这堂课物理教师做过精心的安排,学生不但思路清晰、知识性强,每名学生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么学生当然容易接受这样的课。
再配合初中物理教师恰当的肯定和遇到物理难题时的耐心关怀,学生自会引发对于物理科目学习的良好感情,从而专注于初中物理学习。
相反,一名不负责任的初中物理教师,他对初中物理教学毫无感情可言,对学生的态度更是冷冰冰;他准备的物理课就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按照课本的编排,一副指挥官发号施令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上初中物理课会有什么快乐可言?当学生一脑袋瓜的问题不能解决时,得到的是教师的冷嘲热讽,那学生怎能还热爱这个教师的初中物理教学呢!可见,初中物理教师对于物理教学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感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其次,学生自身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热情不高也会成为他物理学习的消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对物理教学过程及评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对于学生消极的学科情感的成因,教师要认识深刻、透彻,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加以改正、完善。
从而,由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爱因斯坦认为“对
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二、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
广东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分别作过对低年级中学生听众和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低年级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
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刚进入初二或高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人,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体现了物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
而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数不少的老
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物理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
2、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物理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常会被老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认学,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师受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
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满意,或受到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继而老师一上课心里就烦,对教师所讲知识也烦,甚至跟教师产生对抗,“你让这样做,我偏那样做”。
学生的这种不良情感必然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滞阻,宛如向板结成一块的花盆中灌水,虽然上面满溢,可是实际渗透滋润不多。
我们曾在高一新生中就物理学科的学习作过调查,其中一项是“你对原来的物理老师怎么看?”结果发现大多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自己原来的老师充满挚爱和尊敬,而成绩较差的不少学生则
对原来的老师有厌恶、抱怨情绪。
教学实践还表明,同一班学生对班主任教师所教的学科学得好一些,这也正说明了师生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科情感。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
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掷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人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
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
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曾在《力》一章后加“物体的受力分析”内容,并配以比较复杂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后改为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进行受力分析训练,学生便容易接受。
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
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
”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