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艾晓飞
最近拜读了《中国制造2025》这本书,其中的许多观点很新颖,让人茅塞顿开,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充满希望。
笔者从毕业开始一直从事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一直在制造业摸爬滚打,对当今制造业的现状有了些粗浅的了解和认识,结合这本书中观点,谈下个人对中国制造来来出路的思考。
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制造2025》这本书中,大量的用了几个比较时髦的词语: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等,对未来的构想也是比较激动人心的,比如通过3D打印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来实现终端个人用户的个性化产品定制,通过物联网等实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通过机器人换人的方法来解决用工难及用工贵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来了解消费者的个人消费习惯及未来的消费趋势等;这些观念和方法正是推动未来中国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将这些新的理念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并且创造了非常可观的市场价值,比如小米公司运用互联网的平台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当中,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进而改善自己产品的设计,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这其中互联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小米公司并不能代表中国制造业的主体,理论上这是一家以设计为主的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已所用,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大部分的制造业的公司可能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很多只是处于产业链中附加值最低的一环-代工,只能靠压缩自己的成本赚个辛苦钱,这样的公司想要转型谈何容易,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渠道,一旦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出现问题,这样的公司没有任何能力去应对,只能倒闭。
说了这么多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我想这个课题太大了,涉及整个国家的层面,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产业格局,我们也只能从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经验做些简单的探讨。
若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有几个工作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首先,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很多企业为了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产品研发出来后还要用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推广,如果不对这些创新的活动进行保护,新技术和专利被其他公司盗用之后生产出相同或者类似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对创新活动将会是很大的打击,特别是中小公司对自己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有限,更不愿意去投入资金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了,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所以保护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但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侵犯别人专利,盗用别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地打击,只有重罚才能有效地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其次,对新能源、生物医药、工厂的自动化改造等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及自动化设备制造等行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会对这些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未来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发展清洁的能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扶持新能源的发展不只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而且要协调各方的利益纠葛,比如太阳能发电,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方面,而是并网时产生的利益问题;对行业的扶持还要精准,防止别人用心的企业骗补贴,比如新能源汽车骗补的问题;
再者,需要出台相应行业规范,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品质给出相应的标准;对违反行业规范,制造和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给予重罚,鼓励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这些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综合国际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中国目前的能力,防止定的过高或者过低,过高企业目前的技术能力无法实现,形同虚设,如果过低,则消费者会产生不信任感,消费者出国购物就是对中国目前行业标准缺失的不信任;
最后,加快中国制造软硬件综合能力的提高速度;未来的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硬件方面要想赶上发达国家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因为中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就机器人工业而言,基本的减速机、伺服控制器等都需要进口,国内虽然也有公司在生产相应的产品,但品质目前还无法和国外相同的产品相比;这就需要一方面加快产学研三者的协作问题,加快硬件及软件开发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可以根据中国目前已有的经验,反过来推动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需要的东西不是简单的软硬件累积,而是二者的协同应用,可以在自己硬件能力不足的时候,加快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各个行业中建立一些相应的标准和协议,为后面设备及企业的互联互通提供样板和相同的接驳方法,打个比方:就工厂自动化而言,需要对产品的各项参数及所处的工序进行读取、存储和调用,这就需要有相应的通信协议和相应的管理软件、数据库及应用软件;最后,再说下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中的作用,机器人和机器手可以代替人从事重复、危险及繁重的劳动,也可以解决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但机器人的应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没有那么容易,一则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二则这些机器人和机器手需要进行二次改造升级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这也是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再者,这些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机器手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来维护,目前中国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不足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对这些中小企业而言,可以一步一步进行改造,不能一蹴而就;而对于大型的公司,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经济能力的发展需要,相应地引进机械人和机械手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综合上述,中国制造需要做专、做精、做到极致,形成中国制造质优价优的标签,才能像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在世界的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之前,我们需要思考要完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什么,不能退守其成,也不能大跃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