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指导

一、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⒈地位: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指导规范了文学的方向,是一家独尊、至高无上的文艺思想,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学思想形态。

⒉来源:

①马列主义的经典学说

②中国古代文学的“载道”观

③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⒊形成:

在延安时代已经成熟,标志为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并在局部地区付诸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在大陆得到贯彻和执行。

⒋特征:

①强调文艺的“工具”价值

②明显的战时特征

③文艺工作队伍的建设

5、主要内容: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是毛泽东的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1)文学与一个时期的特殊的战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并严格服从战争时期为革命全局服务的写作动机,这就要求写作者尽可能地克服个人(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观情绪,把战争的主体力量(人民大众)作为描写对象、歌颂对象和宣传教育对象。

(2)由于战争是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各种文学宣传材料都必然要以歌颂性、乐观性和前瞻性为主要基调,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就排除了悲剧色彩或任何悲观颓废倾向的文艺。

(3)由于战争的主体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文学的表现手法应该多多吸取来自民间的文艺因素和文艺样式,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达到文学的宣传功能,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要求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4)要求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使作家队伍的结构产生有利于工农兵文艺创作的变化。

二、结构化研讨

1、1950年代初的三大文艺批判: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1):创作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学术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2-55):理论

2、结构化研讨主题:对1950年代初的“三大文艺批判”的反思

议题一:“三大文艺批判”产生的原因分析

议题二:“三大文艺批判”产生的影响、启示分析

三、天安门诗歌

1976年2月-4月,在中国人民同万恶的“四人帮”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关头,人民用借悼念周总理逝世进行诗歌创作,诗歌成了这场革命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直接战斗武器。在中外文学史上,天安门诗歌都是罕见的文学现象。

四、古龙的武侠小说分期:古龙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初入江湖,没有突破传统武侠小说束缚,有《苍穹神剑》《孤星传》等。

中期:探索创新,逐渐探索自己的风格,有《武林外史》《铁血大旗》等。

后期:终成宗师,形成独特的文风,有《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欢乐英雄》等。

五、青春之歌

1、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1958)、《芳菲之歌》(1986)、《英华之歌》(1990)

2、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与三个男人的政治分析

第一阶段: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出走,到独立谋生的幻想破灭后投海自杀,被余永泽搭救并与之相爱而同居。(与封建家庭决裂)

性格主要特征是仇恨家庭,仇恨社会,仇恨黑暗世界,同情底层社会,要求个性解放,追寻自由,带着个人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绪和罗曼蒂克的幻想要改变现状,失败后便以死抗争。

表明:林道静在走向革命的旅途中,首先选择的是来自西方的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人道主义。

第二阶段:移恋卢嘉川而与余永泽决裂,即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往革命人生的阶段。(与余永泽决裂)

除夕茶话会,认识了一批革命的青年,发现了世界上与余永泽不同的另一种人,开始感到自己命运的不幸,以朴素的感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卢嘉川被捕,与余永泽决裂。表明了林道静革命成长的重大转折,摆脱了个人的狭小天地,把个人的反抗同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第三阶段:卢嘉川被捕遇害,江华成为她的引路人。林道静开始了在人民革命中锻炼成长、成熟的阶段。(与小资产阶级自我的决裂或旧我的决裂)

揭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特点:接受革命往往从个人遭遇与理论认识开始;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到阶级矛盾,从求民族解放进而到求阶级的解放;从个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式的事业,到参加整个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集体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

3、三个男性的政治隐喻:

余永泽:代表虚幻的“骑士英雄”,他救了林道静肉体的生命,是林道静对个体生命的爱与美的唤醒者。

卢嘉川:是党的人格化身,从精神上拯救林道静,是林道静集体意识的启蒙者。

江华:是林道静现实革命中的导航者,与之共同战斗的革命英雄,唤醒了她的斗争意识,介绍她入党。

六、伤痕文学:

1、“伤痕文学”的局限: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很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

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低层次:表现灾难;高层次:在灾难中表现崇高精神)

2、拉开序幕:1977年11月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3、标志:1978年8月《文汇报》上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4、“伤痕”一词来源: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5、伤痕文学的价值: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

其次,在“伤痕文学”中,重现了文学的悲剧精神。(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七、反思文学

“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是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

综观“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具体在创作中表现在:

1、“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人到中年》“人道主义的宣言”。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力。(刘心武的中篇小说《如意》、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张笑天的中篇小说《离离原上草》、汪雷的中篇小说《女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