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识字过程中渗透德育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那么,是否可以抓住学生识字的过程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学习“国”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告知学生可以将“国”理解为“口”“王”“、”组成,这里的“王”的含义不是国王,而是指的是姓氏,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王”代表了我们所有人;这个口指的是边界,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这个“口”划分;“王”在“口”里面,是说我们所有人都在国家的保护之下;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尽可能地为别人多考虑、多做“一点”,从而确保我国人民内部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国家始终繁荣昌盛。一个繁荣的国家,它的人民应该为别人多考虑一点、多做一点,所以一个稳定的“国”就是由疆域(口)、人民(王)、充分考虑他人(多做一“、”)共同组成的。比如,学习“打”字时,笔者向学生说明了该字的读音、字形之后,提问学生:“你们是否知道这个字的意思,能不能造几个词呢?”,此时学生举手发言并组了“打骂”“打架”等词语,笔者听罢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提示学生坐下之后,提问全班学生“我们能不能打骂别人,和别人打架呢?”,学生们齐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笔者接着提问学生是否还能组成其他的词语,最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组成了“打鱼”“打水”“打球”等词语。笔者的体会是,低年级正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所以必须在这个阶段抓紧机会给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识字造词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既能给原本较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增添乐趣,也能趁机促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品德,既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也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抓住关键词句开展德育
学习教材课文的过程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需要紧抓关键句,趁机展开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段中,笔者抓住“担
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来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像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光辉的形象[2]。
3揭示课题时趁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高度凝聚,是文章的眼睛。因此需要充分抓住向同学们揭示课题的含义的时候展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做不仅能够向学生们说明课文题目的含义,对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也是非常有利的,还能趁机促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上的教育,能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的同时,也具有学文悟“道”的作用。比如,学习《难忘的一刻》的过程中,教师针对课题中的难忘二字展开提问,提问课题用“难忘”二字的原因,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行学习,初步阅读课文之后就能了解到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胜利的五十年内,台湾始终处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占领的状态,日本政府禁止台湾的人学习祖国的文字与语言,当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学生们才开始用祖国语言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学生来说,也是终生“难忘”[3]。
4利用作文展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课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具有极强的德育作用。培养并增强学生观察并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作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分析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感触,从而对自己观察的事物产生一定的见解,采用书面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可见,作文教学是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作用的。4.1充分利用命题作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够给学生以思路上的开导,比如,布置《天才出于勤奋》的命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做到勤奋学习;布置《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作文以避免小学生中互相攀比的现象。这种命题作文不仅能够使学生
获得思想水平的提高,也能促使学生形成多看报、多看书、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优秀品质。可见,通过命题作文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4.2写作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4.2.1审题过程中给予学生引导。(1)审题的意义:写作文,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审题,作文的成败将受到学生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审题的直接影响。审题失误将导致文章背题,进而失去意义;审题正确才能确保紧扣主体,从而达成文章德育的目的。(2)给予学生审题引导的方法:小学生年龄小的缘故使得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同时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使得小学生看待事物时存在一定的局限。小学生的审题过程中,教师不给予学生指导的话,将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进而无法发挥作文应有的德育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紧抓题目中的某个关键词展开分析,通过适当的讨论帮助学生正确审题,促使学生了解到写作目的:或者是某事物给人以启迪,或者是从某事中吸取教训,或者是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是赞扬某种精神。将这一步做到位,作文渗透德育就已经成功一半。(3)给予学生审题引导的例证:如,作文训练“说明你曾经做过的某件错事,说明你从中吸取的教训。”如果学生不分析而拿到题目就无脑写,多数学生只是简单描述某个不正当的行为,比如偷东西、打架、骗人等,这样的话就必然会使得文章比较单调而不够深刻。因此写作文的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写作文。此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分析,要求学生不能满足仅仅描述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还要分析为什么这些事是错的,这些事对别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事对自己的启发以及自己以后面对同样的情况时,会选择怎样做等。经过教师的引导,小学生就能在写作过程中紧紧抓住文章的主题,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4]。4.2.2注重合理选材以开展德育。将作文的中心思想比喻为作文的灵魂的话,那么就可以说作文的血肉是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既有灵魂,又有血肉的文章呢?答案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对作文进行审题,还要学会取材。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的是将自己的所闻所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学生尽管参与社会程度不高,但是也属于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自己的思想难免会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而作文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思想的窗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做到写真事、说真话,这样的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这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