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气胸心电图表现
另类心电图学讲义8--有关Q波知识
![另类心电图学讲义8--有关Q波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1c3dce7f1922791688e81a.png)
(七)有关Q波知识下面讲各种Q波:正常Q波、异常Q波、边界性Q波、等位性Q波等有关知识。
正常Q波又称隔Q波,是指正常室间隔自左向右除极,所产生指向右前方的向量投影在不同导联所形成Q波。
这种Q波深度小于同导联R波的1/4(III、aVR除外) ,时限约为0.02s,一般情况下< 0.03s。
一般左胸导联如有Q波,通常其电压<0.3mV。
异常Q波(abnormal Q wave)是指Q波时间≥0.04秒,深度≥R波的1/4,或Q波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导联。
异常Q波包括病理Q波和正常变异性Q波两大类,前者又分梗死性Q波与非梗死性Q波。
后者见于肺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室肥厚、室内传导异常等正常变异型Q波,应密切结合临床及心电图其他改变进行综合分析。
异常Q波可以把它归纳成一下几点:①Q波时限≥0.04s。
②Q波电压>1/4R。
③伴Q波粗钝或切迹。
④原有R波消失呈QS波。
目前有不少学者提出病例性Q波应该为:相邻两个导联出现时限≥30ms,振幅≥0.1mV(老标准为≥1/4R)的Q波,不包括III、aVR导联。
就可以诊断了。
病理性Q波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是由于心肌病变所造成的异常Q波,其心电图特点为:①面对坏死区的导联出现时间≥0.04秒,电压>同导联的1/4R波。
其中时间比电压更重要,多伴有ST-T演变。
②通常出现在相关的一组导联(即具有梗死定位性,多个较单个导联病理性Q波的诊断价值大。
③对间隔、下壁所出现的异常Q波,必须充分结合临床资料,慎重除外心脏转位、肺气肿、肺心病、左室肥厚及预激综合征等,才能诊断陈旧性间壁或下壁心肌梗死。
正常变异性Q波,见于肺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室肥厚、室内传导异常等。
这里所说的心肌炎、心肌病的异常Q波,算不算病理性Q波值得商榷!1)一般的正常Q波正常Q波诊断标准前面已经讲清楚,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图3-94 正常Q波的心电图本图II、III、aVF、V5、V6有正常隔Q波。
气胸的临床表现PPT课件
![气胸的临床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f883fcfc4ffe473268ab73.png)
精选课件PPT
6
Clinical types (临床类型)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communicating
pneumothorax) 破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
持续开启,吸气或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
胸腔内测压在0上下波动,抽气后观察数分钟, 压力维持不变。
精选课件PPT
张力性气胸
紧急抢救时:
消毒针插入胸腔排气; 大注射器连接三路开关抽气; 胸壁插针尾端用胶管连接水封瓶引流;
▪ 用粗注射针尾部扎上橡皮指套,指套末端剪一小裂 缝,插入胸腔临时排气;
精选课件PPT
26
Anaeroplasty 排气疗法
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
部位:
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二肋间; 或腋前线第4--5肋间; 局限性气胸或液气胸需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
精选课件PPT
2
Etiology and mechanism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多见瘦高体型男性青壮年。
常规X线检查
肺部无显著病变, 胸膜下(多在肺尖)可有肺大疱(pleura bleb),
破裂形成特发性气胸。
胸腔内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炎症,使 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
从而消灭胸膜腔隙。
适应症:
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 双侧气胸、 合并肺大疱、 肺功能不全, 不能耐受手术
精选课件PPT
32
Pleurodesis 胸膜固定术
操作步骤:胸膜粘连疗法 药物:多西环素、滑石粉+NS 60-100ml。 方法:
皮下气肿 及纵隔气 肿。
胸部CT
❖ 纵隔气肿。
气胸
![气胸](https://img.taocdn.com/s3/m/b32637ec700abb68a982fb30.png)
气带宽度面积(X线平片下气胸肺组织压缩面积)标准算法气胸,作为临床第一线的医生而言,在熟悉不过了,即气胸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可自发及多种外来因素所致。
以往,放射科诊断气胸压缩面积只是大约计算,没有准确的、标准的、统一的计算方法,由于每个人对气胸压缩面积观点不同,气胸压缩面积的多少就会有较大的出入,就会对病人及临床采取措施有较大的偏差,目前,由江苏省影像中心对气胸标准诊断方法给出较明确计算方法:最标准的气胸压缩面积计算是利用CT平扫,但较复杂,不利于临床实际应用。
另外一种计算方法:胸廓面积-被压缩肺组织面积/胸廓面积,这种算法也较难适应临床应用,最后,通过大约近1000例气胸用标准CT测量压缩面积与最后一种测量方法相差慎小,即:被压缩肺组织边缘在锁骨部为25%,压缩约1/3为50%,压缩约1/2为75%,压缩至肺门部为90%以上,而非100%。
以上是放射科目前作为诊断气胸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仅以此篇供在临床第一线的医师们参考。
气胸压缩面积计算方法1.气胸量的计算方法:以肺门为中心向外侧至胸壁,于上中下肺野拉三条线,OA,OB,OC,肺萎陷后边缘距离,OA‘,OB',OC' 气胸所占的体积:上肺野=OA'/OA*100% 中肺野=OB'/OB*100% 下肺野=OC'/OC*100% 2 气胸压缩面积计算方法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4时,压缩35%,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3时,压缩50%,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2时,压缩65%,这个办法可能不太精确,但临床医生较常用,比较简单。
Kircher公式:发生气胸后,大致计算肺被气体压缩的程度对临床有一定意义。
Kircher氏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即:肺被压缩的比率=(患侧胸廓面积-患侧肺的面积)/患侧胸廓面积x100%=(ab-a`b`)/abx100%显然,这个公式只是一个近似的计算方法。
用这个方法计算,当胸腔内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1/4时,肺被压缩大约35%左右;当胸腔内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1/3时,肺被压缩约50%左右,当胸腔内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1/2时,肺被压缩约65%左右。
胸痛病例PPT件
![胸痛病例PPT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83985af242336c1eb95ed0.png)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9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
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 5.辅助检查:心电图(入院时):窦性心率,心室率60次/分,AVL、V1-4导联呈
QS型。心脏彩超(2016-10-24,门诊):未见异常。
• 初步诊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不定期)
门诊检查心电图(24日)
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男、女性比例为6:1,典型的患者是身材削瘦的高个青年。 而老年患者的自发性气胸多为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的肺大疱破裂或哮喘等造成,不归 于原发(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性自发性气胸范畴,处理上较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复杂, 病情也更重一些。
气胸的诱因
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 运动,用力解大便等。
• 功能性胸痛:局限于心尖区或左乳头下方
19
放射部位:
与胸痛部位一样,放射部位也是提示胸痛病因的重要线索: *心脏缺血性胸痛、急性心包炎:向颈部、下颌、左臂尺 侧放射 *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向背部放射 *肝胆、膈下的病变:向右肩放射
20
2.诱发和缓解因素:
心肌缺血性胸痛:常由劳力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硝酸 甘油可缓解
• 针扎样、电击样:功能性疼痛、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
22
4.胸痛的时间:
胸痛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许多疾病发生胸痛的时间颇具 典型特点 • 瞬间或15秒之内:神经疼痛、食管裂孔疝、功能性疼痛 • 1分钟至15分钟:心绞痛
• 30分钟或持续数小时: AMI、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带状
疱疹,肌肉骨骼痛
23
近期骨科手术或骨科外伤史、长期卧床史-肺动脉栓塞 心梗病情稳定后患者、尿毒症患者-心包炎
自发性气胸诊治
![自发性气胸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3aa033fb7cd184254a3535a9.png)
pneumothorax
胸外科
1
目的
掌握自发性气胸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
2
气胸的基本概念
气胸(pneumothorax)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脏层或壁层 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内气体的积聚。 气胸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约5~46/10万。起 病急骤,症状可能严重,如不及时诊断与处理,有可能 导致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胸痛与呼吸困难为气胸最突出和最早出现的症状(约 90%),常同时出现;
约1/3患者可有干咳 ; 张力性气胸与血气胸患者除呼吸困难加重外,还可能有烦
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 克症状 。
10
气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体征:少量气胸可无异常体征;肺压缩30%以上时可患 有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度 反响或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减低甚至消失;大量气胸 时,心脏及气管向对侧移位。
体征:发绀、颈静脉怒张、脉快而速、低血压、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音 遥远、心尖部可听到清晰的与心跳同步的“卡嗒”声(Hamman)。
38
(3)X线:纵隔旁或心缘旁(主要为左心缘)可见透明带。 (4)、治疗: 随胸腔内气体排出而自行吸收; 吸入高浓度氧有利于气肿消散; 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时,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
37
3、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 (1)、原因:
肺泡破裂间质性肺气肿沿血管鞘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胸、腹部、上 肢);
高压气胸抽气或闭式引流后针孔或切口皮下气肿气体进入肺间质、循 血管鞘、经肺门纵隔气肿
(2)、纵隔气肿临床表现
症状:干咳、呼吸困难、呕吐、胸骨后疼痛向双肩及双臂放射。疼痛因呼吸 运动及吞咽动作而加剧;
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
![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a5a3ddc1a37f111f1855b9e.png)
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是重点排除法,即首先通过常规问诊、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采集信息,建立病例特点, 考虑最有可能的重点疾病谱,然后由重到轻逐一排除,直到确定诊断。如果患者的特征非常典型,而医生对这 种疾病也非常熟悉,通过确诊性的检查和必要的排除性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
02 PART TWO 急性高危胸痛
急性胸痛中有15%~25%的患者被确 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ACS包括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冠心病猝死(SD),是临床常见的心 脏急症。
也是造成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 每年死于冠心病60万人,其中60%~65%猝 死于院外,而3%急诊诊断为心原性胸痛患 者,在30天内有可能发生恶性心脏事件,
约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漏 诊,其急性期病死率是确诊患者的2倍。
对急性胸痛患者,诊断的难点也就在于 如何鉴别ACS与其他病因所致的胸痛。 应尽快了解病史、查体、并完成心
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综合 判断胸痛患者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 疾病,以快速决定是否需纳入快速 通道。 对于低危的胸痛患者,可观察6小时, 若无反复胸痛发作且经序列心电图 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阴性者,可 行负荷试验评价,试验结果阴性可 安全出院。
要动态、严密地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要重复检查以及 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 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 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既要避免治疗 不足又要避免过度治疗。 总之,对于急性胸痛,应做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死 亡、避免浪费。
气胸
![气胸](https://img.taocdn.com/s3/m/6de1692b647d27284b735168.png)
气胸百科名片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使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
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以便在X线下识别胸内疾病,称为人工气胸。
由胸外伤、针刺治疗等所引起的气胸,称为外伤性气胸。
最常见的气胸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目录基本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基本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气胸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发生自发性气胸急救方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开放性(交通性)和张力性(高压性)三类编辑本段病理一、病因1.外伤气胸:常见各种胸部外伤,包括锐器刺伤及枪弹穿透伤肋骨骨折端错位刺伤肺,以及诊断治疗性医疗操作过程中的肺损伤,如针灸刺破肺活检,人工气胸等2.继发性气胸:为支气管肺疾患破入胸腔形成气胸。
如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阻塞性肺性疾患,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和支气管肺癌部分闭塞气道产生的泡性肺气肿和肺大泡,以及靠近胸膜的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结核性空洞,肺真菌病,先天性肺囊肿等3.特发性气胸:指平时无呼吸道疾病病史,但胸膜下可有肺大泡,一旦破裂形成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长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4.慢性气胸:指气胸经2个月尚无全复张者。
其原因为:吸收困难的包裹性液气胸,不易愈合的支气谈判胸膜瘘肺大泡或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形成的气胸,以及与气胸相通的气道梗阻或萎缩肺覆以较厚的机理化包膜阻碍肺复张。
5.创伤性气胸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创伤性气胸,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其意义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6a95d743968011ca30091db.png)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011-01-18 20:19:36)原文地址: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作者:千里之外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实习生、轮转生教案一、P波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
起始部分为右房除极所形成,后半部分主要由左房除极所形成。
正常P波矮小,顶稍圆钝或伴小切迹, 其时限<0.11s。
电压: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
当P波方向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波异常。
P波异常:1、P波增宽:P波时限≥0.11s为增宽。
P波时限≥0.11s,<0.12s称房内传导延缓。
P波时限≥0.12s,称房内传导阻滞。
典型增宽P波称二尖瓣P波,其时限≥0.12s,呈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0.04s,部分可呈圆顶形。
此改变一般在I、aVL、V3-V6导联较明显。
aVR导联多呈W形。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1)左房肥大或扩大:可由“风心”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引起。
也可见于部分引起左房长期负荷过重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2)左房负荷过重:冠心病时,可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引起左房内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急性左心衰竭致左房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单纯二尖瓣返流早期左房负荷过重使P波增宽。
这几种情况心房大小均可正常。
(3)房内传导延缓和阻滞:当房内前结间束的左房分支—巴赫曼氏束(Bachmann)出现传导延缓或阻滞时,激动在房内传导顺序改变或传导时间延长,从而P波增宽。
此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属老年性传导纤维退行性变所致。
(4)心房梗死:心房梗死可使心房除极顺序改变,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并有P-R段偏移。
(5)房性异位节律:房性心律心房除极顺序改变,心房激动传导最初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
2、P波电压增高:正常P波较低钝,电压<0.25mV ,当P波在II、III、aVF 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大于0.25mV,如V1导联正向部分P波电压>0.2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15mV),双向时≥0.3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20mV)称肺型P波。
气胸科普知识
![气胸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6f213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5.png)
气胸科普知识一、定义气胸(pneumothorax)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因胸壁或肺部创伤引起者称为创伤性气胸;因疾病致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如因治疗或诊断所需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称“人工气胸”。
气胸又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
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二、病因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
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
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
1.原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
它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好发于青年人,特别是男性瘦长者。
吸烟为原发性气胸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气胸发生率与吸烟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继发性气胸其产生机制是在其他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常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
肿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
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发生气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3.特殊类型的气胸(1)月经性气胸即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反复发作的气胸。
(2)妊娠合并气胸以生育期年轻女性为多。
本病患者因每次妊娠而发生气胸。
根据气胸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妊娠3~5个月)和后期(妊娠8个月以上)两种。
(3)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60岁以上的人发生自发性气胸称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气胸
![气胸](https://img.taocdn.com/s3/m/0ac43409a300a6c30c229fc4.png)
自发性气胸定义⏹指肺泡连同脏层胸膜破裂,肺内气体经裂口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腔内积气。
⏹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及时确诊很重要。
⏹有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两种,前者指肺部X线无明显病变者发生的气胸;后者是继发于肺脏各种疾病的气胸。
发病情况⏹发病率较难准确统计,据文献报道是每年(5-46)/10万,复发率为19.6%-56.1%,病死率为1%-7.3%;在2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62%-69%,3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83%-90%.⏹少量气胸时,患者往往无症状,故本病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高。
⏹多见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5:1.中医的认识⏹属“胸痛”、“喘证”范畴.⏹胸痛即胸部疼痛,属于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
多由心肺病变所致。
本病的胸痛多呈持续性,常与咳嗽、吐痰或呼吸有关。
⏹喘证是指以呼吸急促、鼻煽、抬肩、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上有部分气胸患者表现为喘证。
西医病因病理一、特发性气胸:患者既往无明显肺部病变,由于肺尖部位胸膜下肺大泡破裂引起。
见于健康状况的青壮年,属瘦长体型者,可多次发生气胸。
形成机理:多与肺泡壁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或由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愈后的纤维牵拉及通气不畅,使肺泡或肺间质发生气肿样改变。
二、继发于肺部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结核、阻塞性肺气肿、尘肺等。
形成机理:在肺部疾病基础上并发代偿性肺大泡时,由于其引流的小气道炎性狭窄,肺泡内压急骤升高导致肺大泡破裂。
2、肺组织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脓肿。
形成机理:脏层胸膜下的结核或癌性空洞破裂,肺脓肿侵蚀、溃破脏层胸膜等,可发生气胸,多为脓气胸。
常见诱因⏹用力提取重物、用力屏气、剧烈运动、咳嗽、喷嚏或大笑。
形成机理: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
三、机械通气致气压伤形成机理:送气压力或气道峰压过高,将肺泡撑裂。
病理生理改变(一)一、胸腔内积气,肺脏向肺门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或有皮下及纵隔气肿等变化。
心电图诊断病例分析
![心电图诊断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cfdb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e.png)
• R30次/分,P115次/分,BP166/95mmHg,瞳孔 对光反射迟钝,口唇青紫,两肺干湿性罗音,有 大量哮鸣音HR12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12 次/分,考虑合并心力衰竭,给予生理盐水40ml+ 西地兰0.3mgiv,生理盐水40ml+立其丁20mg泵 入,患者家属拒绝气管插管,23:25血气分析 P9.H46,.9呼6,吸P极a度O2困10难1,,P胸a闷CO气2促11加1,重H,C进O3行-2性5,B缺E氧- , 给予解痉平喘,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呼吸困难 不能缓解,考虑II型呼吸衰竭,慢阻肺,肺性脑病, 呼酸并代酸,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和急 性肺栓塞不排外,再次建议气管插管
• 给予改善心脏缺血和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讨论
特点和体会 • 老年 男性,有呼吸道病史多年,肺结核曾
经治疗过,肺气肿(慢阻肺),肺大泡等,否 认心血管病史,无明显胸痛
特点和体会 • 入院时生命体征T P R BP 尚平稳,入院第二天病
情明显加重,呼吸急促,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口 唇青紫,两肺干湿性罗音,有大量哮鸣音,床旁 胸片,排外气胸 • p肺H性6.脑99病,,Pa呼C吸O2性93酸,中H毒C合O3并-2代3.谢9,性II酸型中呼毒吸,衰按竭, 慢阻肺治疗,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症状未 见改善,出现昏迷 • 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2天后,呼吸 功能有所好转
病史
• 李某某,男,75岁,住院号62436,因咳嗽 咳痰胸闷气促一年余加重一月于9月6日入 院,患者有肺结核18年,近一月咳嗽,活 动后气促,胸闷且夜间气促不能平卧,少 量白色粘性痰,无咯血,无发烧盗汗, 1993年患肺结核曾规则抗痨半年,2006年 气胸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气胸-PPT课件(文库推荐)
![气胸-PPT课件(文库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f58889e172ded630a1cb611.png)
• 对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肺大泡准 确
气胸肺压缩比例计算:
气胸压缩带距胸腔侧壁 1cm 约 25% 2cm 约 50% <2cm 小量气胸 ≥2cm 大量气胸
气胸压缩带肺尖到胸腔顶 ≥3cm 大量气胸 <3cm 小量气胸
诊断
• 依据:症状、体征、影像学 • X线或CT证实 • 抽出气体---证实气胸
• 肺大疱鉴别要点:
位于肺周边部位的肺大疱有时在X线下被误 为气胸。肺大疱可因先天发育形成,也可因支气 管内活瓣阻塞而形成张力性囊腔或巨型空腔,起 病缓慢,气急不剧烈,从不同角度作胸部透视, 可见肺大疱或支气管源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透光 区,在大疱的边缘看不到发线状气胸线,疱内有 细小的条纹理,为肺小叶或血管的残遗物。肺大 疱向周围膨胀,将肺压向肺尖区、肋膈角和心膈 角,而气胸则呈胸外侧的透光带,其中无肺纹可 见。肺大疱内压力与大气压相仿,抽气后,大疱 容积无显著改变。
六、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 2、急性心梗 3、肺栓塞 4、肺大疱 5、其他(膈疝、急腹症、胸膜炎、肺癌
等)
• 鉴别要点:
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
有气急和呼吸困难,体征亦与自 发性气胸相似,但肺气肿呼吸困难是长 期缓慢加重的,支气管哮喘病人有多年 哮喘反复发作史。当哮喘和肺气肿病人 呼吸困难突然加重且有胸痛,应考虑并 发气胸的可能,X线检查可以作出鉴别。
气胸 Pneumothorax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万利梅
教学要求
• 【掌握】 • 1.气胸的主要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 2.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
疗。 • 【熟悉】 • 气胸的预防措施。
实习生心电图基础知识教案五
![实习生心电图基础知识教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d81fc4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3.png)
左心室肥厚 伴劳损:患者 有高血压病史 十多年,RV5 =5.6mV,SV1 =1.7mV,多 数R波为主导 联ST段呈下斜 型压低(压力 负荷过重)
0.05~0.4mV, T波倒置,S波 为主导联ST段 抬高,T波正 向,P波M型 符合二尖瓣P 波,PtfV1=0.10mm.s。
6
舒张期负荷 过重型左心 室肥大:该 患者为主动 脉瓣关闭不 全,有显著 的舒张期返 流,致左心 室明显扩大、 舒张期负荷 过重。表现 为显著左室 高电压,
14
大量心包积液心电 图:男,58岁。因 纵隔肿瘤转移致大 量心包积液。心电 图示:窦性心率, 频率102次/分,P-R 间期、QRS时限、 Q-T间期均在正常范 围内。各肢侧导联 QRS电压<0.5mV, 胸导联QRS电压相 对较低,增量小, ST-T正常。
15
胸腔积液心电图: (左胸腔大量积液 心电图)。男,56 岁。因胆囊炎伴左 胸大量积液住院。 心电图示:窦性心 率,频率101次/分, P-R、QRS、Q-T时 限正常。左侧导联 (I、aVL、V5、V6) 低电压及V2~V6导 联显著低电压,STT正常。
RV6>RV5, 室壁激动时 间0.06s,ST 段凹面上抬 T波正向。
7
右房右室大:男5 岁(房缺)。心 电图特征:心率96 次/分,P-R间期
124ms,QRS109 ms,V1导联室壁级 动时间0.04s,QTc466ms,电轴右 偏107°,V1导P波 尖窄,电压达0.4 mV(先心性P 波),V1呈qRS型
三、其它常见心电图
23
短P-R征。即P-R间期< 0.12s(成人),QRS时 限正常,QRS起始处无δ。 以前单纯短P-R间期被认 为全是经James束传导引 起,诊断为L-G-L综合征。 近年来经电生理研究证 实所谓的L-G-L综合征并 无预激现象,属房室结 内双径路中快径路的极 端表现、 James束传导 或短小房室结等多种因 素所致。之所以引起折 返性心动过速,与同时 合并有旁路或结内双径 路造成的折返有关, James束并未参与折返。
气胸是什么疾病
![气胸是什么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b9af9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74.png)
气胸是什么疾病气胸( pneumothorax )主要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内,造成气体堆积 ,临床上被称为气胸。
大多是发病是因为肺部疾病或者是受外力的影响,促使肺内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是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的空气进入胸膜腔内所导致的。
因为胸壁或者肺部创伤引起的气胸称为创伤性气胸;因为疾病导致肺内组织自行破裂引起的气胸称为自发性气胸,如果是因为治疗或者诊断时需要人为将空气注入胸膜腔内则称为“人工气胸”。
气胸在临床上又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气胸属于临床上比较危急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具有较大的威胁。
1.气胸的病因1.1原发性气胸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特发性气胸,没有明显的基础肺部疾病,在常规X线的检查下显示肺部没有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主要是由于胸膜下非特异性炎症瘢痕或者弹力纤维先天发育不良,引起胸膜下肺大泡破裂所导致的,临床上大多见于瘦高的男性,原发性气胸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吸烟,气胸的发病率与吸烟量有直接的关系。
1.2继发性气胸主要是在各种肺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病变,由于肺大泡的形成或者直接损伤胸膜所导致的,临床上常见于气道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先天性肺囊肿等等。
间质性肺部疾病:比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织细胞增多症、职业性肺疾病、放射性肺疾病等等。
肺部细菌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及肺部肿瘤都可能引发气胸的发生。
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导致气胸的病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一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COPD所导致的,随着COPD的逐渐加重,发生气胸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同时,肺栓塞、妊娠合并气胸、新生儿自发性气胸等为临床上比较特殊的气胸类型。
1.气胸的临床表现气胸在临床上大多起病比较急,也有一部分患者发病比较缓慢,甚至没有任何感觉,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会发生剧烈的咳嗽,一部分患者是在正常活动或者安静的状态下发病的。
气胸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发生胸痛的症状,随之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并且有刺激性干咳症状。
气胸心电图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
![气胸心电图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6dfa6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2.png)
气胸心电图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李彩霞;李昕钰【摘要】目的:观察气胸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150例气胸患者分为98例左侧气胸组和52例右侧气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
结果左侧气胸组心电图发生异常率为80.61%,右侧气胸组为3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电图可作为气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和胸部X线检查作出明确诊断。
%Objective To discuss 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neumothorax.Methods 150 cases of pneumothorax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98 patients with leftpneumothoraxgroup and 52 cases of right pneumothorax group, to compare and analyze 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80.61%and 32.69%,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P<0.05).Conclusion Electrocardiogram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examination means for pneumothorax,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and chest X-ray examination can make a clear diagnosis.【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气胸;心电图;临床表现【作者】李彩霞;李昕钰【作者单位】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心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1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往往起病急,伴有剧烈胸痛、气促等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体征不明显,症状及心电图检查与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相似,易误诊或漏诊,且气胸对心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左肺震裂伤气胸治疗前胸片图(仰卧位X线片):心 脏明显右移,呈相对悬垂位。左肺压缩75%,左肺被压缩 到肺门附近,横隔明显下降。
例1-3、左肺震裂伤气胸治疗后图:左侧导联低电压消失, QRS电压符合正常规律(RV4>RV5>V6),QRS波电压随 呼吸改变不明显,顺钟向转位改善。
1-4、左肺 震裂伤气 胸治疗后 胸片图; 心影位置 正常,左 肺已复张。
左侧气胸的心电图 特征及原理
正常心脏位于左右胸腔之间偏左的位置, 一侧气胸可使心脏向另一侧移位。右侧气胸 时心脏向左侧移位,气体使右肺压缩,右肺 门处肺组织密度增加,可影响右侧胸导联心 电图改变。由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位置 都在正中线以左,右侧胸部导联除V1外均不 常规记录,故常规心电图对右侧气胸难以诊 断。
例2-2、悬垂位心胸片:胸片示相对悬垂位心,无明显胸 腔积气积液X线征象。
例3-1、右旋心 +完全纠正性大 血管错位患者 心电图:男, 37岁,因胸闷 就诊。心电特 征表现为:
(1)RV3>RV4>
RV5>RV6; (2)ST-T改变(I、 aVL、V4-V6)。
例3-1、右旋心+完全纠正性大血管错位患者24导联心电图:
例1-单纯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患者中等量左侧胸腔积液, 心电图特征:(1)心率102次/分;(2)RV3>RV4 >RV5>RV6。(3)V5、V6低电压。I、aVL电压正常。
例2-1、悬垂位心 心电图:男,21 岁,因左胸痛就 诊。本图特征 为:(1)电轴右偏;
(2)RV2>RV3>
RV4>RV5; (3)轻度顺钟向转 位。(4) 无ST-T等 异常改变。 此图与气胸心电 图极相似,但未 发现有胸腔积气 等心肺异常。 (附胸片于后)`
例5-2、单心房单心室患儿胸片:心影呈圆形,向左扩大, 心尖明显圆钝。
例5-3、单心房单心室患儿B超声象图:显示单心房单心室。
例6:陈旧性下 壁+前壁心肌梗 死心电图。患者 一年前患急性前 壁心肌梗死。本 图为复查图。特 征:心率66次/ 分,II、III、 aVF异常Q波,
RV2>RV3> RV4,I、II、 V4-V6导联T波 异常,V5、V6 导ST段轻度压 低,PtfV1值异 常。
例11-2、自发性左侧气胸左肺压缩85%治疗后三天复查, 电轴右极度右偏转为左偏,肢导联及胸导联R波丢失及 异常Q波消失。
二、 鉴别诊断:产生胸导联R波递减心 电图除左侧气胸外,尚可在右位心、右旋心、 心脏右移、悬垂位心、右心室肥大、不典型 心肌梗死、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左胸壁 皮下气肿及显著或极度电轴左偏等。个别 RV3>RV4>RV5 >RV6者可为正常变异。故诊 断左侧气胸还需与这些疾病及正常变异心电 图鉴别。下面分别介绍常见非气胸R波递减 心电图。
例2-2、自 发性左侧 气胸X线胸 片:心脏 明显向右 移位,呈 悬垂位心 样,横隔 下移,左 肺几乎全 呈透亮区, 左肺被压 缩到肺门 处,压缩 95%, 。
例3-1:外伤性 左侧气胸心电 图:左肺压缩 90%。心电图 特征:(1)左侧 导联低电压。 (2)胸导联R波丢 失,RV1>RV2,
RV3>RV4>RV5 (3)各导联,特 别V1-V3导联 QRS波电压随 呼吸明显改变 互差0.5-1.0mV。 (4)无ST-T等改 变。
3、心脏转为相对悬垂位,并呈顺钟向转 动,故气胸患者往往发生顺钟向转位。
4、气胸,特别是开放性气胸可使纵隔 随呼吸左右摆动,V1-V3导联以至大多数导 联QRS波电压随呼吸改变。
5、大多数无明显ST-T改变。 6、产生心动过速的原因,与疼痛、肺 组织压缩后,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不同患者,气胸原因不同,积气程度、 心脏移位程度不同,或伴胸腔积液、积血程 度不一,故不同气胸患者心电图表现不大一 致。
至于肺型P波、异常Q波、ST-T改变则极少见。 可能与气胸发生时间长短、心脏右移或转位程度、 是否及时处理及有无原发心脏疾病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产生胸导联R波递减心 电图除左侧气胸外,尚可在右位心、右旋心、 心脏右移、悬垂位心、右心室肥大、不典型 的前壁心肌梗死、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左胸壁皮下气肿及显著或极度电轴左偏等。 个别RV3>RV4>RV5 >RV6者可为正常变异。 故诊断左侧气胸还需与这些疾病及正常变异 心电图鉴别。
例7、外伤性左侧血 气胸:左肺压缩50%。 心电图特征:(1)胸导 联R波递减(丢失), 呈 RV1 > RV2>RV3 >RV4。(2)V4、V5导 联低电压, RV5电 压不到RV6的50%。 (3)V1-V4导联呈rS型, 呈轻度顺钟向转位。 (4)无ST-T等异常改 变。
例8-1、双侧 外伤性气胸: 右肺压缩50%, 左肺压缩40%. 心电图表现为 窦性心动过速, 显著电轴左 偏,I、aVL及 全胸导联低电 压,V1-V6导 联均呈RS型 (顺钟向转位), R波电压差别 不大,无STT等异常改变。 (45岁)
(1)RV1 > RV2>
RV3>RV4>RV5 (2)左侧导联低 电压。 (3)顺钟向转位。 (4无明显ST-T等 改变。
例5-2、自发性左侧气胸胸片:心脏明显向右移位,左肺 压缩90%,退到肺门附近,左心缘变直呈相对垂位心样。
例6、左侧外 伤性血气胸: 男28岁。左肺 压缩50%。心 电图特征为: (1)窦性心动 过速。(2)胸 导联R波丢 失,V1-V3导联 呈rS型,R波 ≦1mm,V4 呈QS型。 (3)RV5电压 约为RV6的 50%。 (4)无 ST-T异常。
例3-2:外伤性左侧气胸胸导联心电图:左胸导联(V4-V6) 低电压, R波显著递增不足或丢失,RV1>RV2,V1-V3导 联QRS波电压随呼吸明显改变,互差0.5-1.0mV。
例3-3:外伤性左侧气胸X线胸片:左肺压缩90%,心脏明 显右移,左肺被压缩到肺门呈三角形,左心缘变平直。
例4-1、自发 左侧气胸: 男45岁。左 肺压缩60 %。心电图 特征为:(1) 左侧导联低 压。(2)RV2
2、左胸腔气体(压力)增加,心脏受压而向右移 位,心脏相对变悬垂位,左心缘离左胸导联距离增 加,加上平卧位时气体则可浮在上面而影响到相应 导联。由于气体的电导力比正常肺组织低,从而使 远离左心缘的I、aVL、V5-V6导联QRS电压明显 降低,而产生左侧导联低电压,胸导联
RV2>RV3>RV4> RV5,以至>RV6,即胸导联R波递减或逆递增(R 波丢失)现象。同时呈现QRS电压算术和 V2>V3>V4>V5,以至>V6现象。心脏移位不明显, 气体上浮可仅影响V3、V4导联,而使胸导联R波 电压呈两侧高中间低的反常现象。
左侧气胸时心脏向右侧移位,气体使左 肺压缩,左肺门处肺组织密度增加。由于大 多数胸导联心电图在正中线左侧,故左侧气 胸在胸导心电图可发生相应改变。根据作者 近两年观察21例自发性气胸及29例外伤性左 侧气胸心电图,左胸腔积气少至8%就可以有 心电图改变。
作者认为左侧气胸心电图改变原理是: 1、左肺被压缩到肺门附近,使V2-V3导 联下面肺组织密度增高,电导能力增加,故 V2、V3导联QRS电压相应增高,如心脏右移, V1导联电压也增高。
例3-2、右旋心+完全纠正性大血管错位胸片。心影在左右 胸正中间,右心缘呈弧形,左心缘变直,未见心尖影,主 动脉弓在右侧。
例3-3、右旋心+完全纠正性大血管错位B超声四腔图像: 此图是经剑突下入口切面。心尖位于正中朝前,右旋45度, 右房在右侧经二尖瓣与左室相通(功能性右室),左房在 左侧,经三尖瓣与右室相通(功能性左室),主动脉位于 肺动脉左前方。
例10、自 发性左侧 气胸左肺 压缩15% 胸片示: 左上肺野 外带见无 肺纹理透 亮带,左 肋膈角变 钝,左第 九肋腋段 骨折。
例11-1、自 发性左侧气 胸左肺压缩 85%。心电 图示:电轴 极度右偏, 胸导联R波 递减(V2V6),II、 III、aVF导 联R波丢失, V2-V6为异 常Q波或异 常小Q波, ST-T无明显 改变。
例9-2、自发 性左侧气胸X 线胸片示:左 上肺野可见新 月无肺纹理透 亮带,左肺压 缩约8%,左 横隔降低。心 影呈相对悬垂 位。
例10、自发性左侧气胸:左肺压缩15%。心电图特征为: (1)左侧导联低电压。(2) 胸导联R波递增不足,V1-V4均呈 rS型(轻度顺钟向转位),R波电压几乎相等。(4)胸导联 QRS电压随呼吸改变。(5)无ST-T等异常改变。
作者对50多例左侧气胸心电图分析总结后认 为,左侧气胸患者的最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是胸 导联R波丢失(递减)、左侧或左胸导联低电压, 只是发生电压降低或R波递减的导联、递减程度不 同而已。
其次为顺钟向转位、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改 变等心电图改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联QRS波电压随呼吸发生 明显变动处决于纵隔是否发生随呼吸摆动。
例7:先心右房 右室肥大致胸导 联R波递减, 男,21岁,临床 诊断:室缺。心 电图特征:电轴 +136度,V1-V4导 联P波正向部分 大于0.2mV(先心 性P波),V1导 R/S>1,V5导 R/S<1,RV1= 2.8mV, RV1>
RV2>RV3,RV4 >RV5>RV6。无 左侧导联低电压.
例1-5、颅脑外伤(急诊)未产生气胸时首次心电图。心电图 特征:(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交界性逸搏心律。 (3)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本图无气胸心电图特征。 (平均心室率49次/分)
例2-1、自发性 左侧气胸心电 图:左肺压缩 95%。特征:(1) 胸导联R波递 减RV1 >RV2 >RV3>RV4 >RV5 >RV6。 (2)显著顺钟向 转位,V1-V6 导联均呈rS型。 (3)V5、V6导 联低电压。 (4)无ST-T等异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