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7 讲授+自学+讨 第四章-

第七章
10&1 小组汇报 8
学习成果 完成学习目 标
完成学习目 标
.
每课次教学流程
.
第一章 学科概括
学习目标:
结合自身经验,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学习人的心理的实质,心理学的 基本内容。
.
讨论:最近的一次旅游活动; 从自身经验出发探讨旅游与心理的联系
(3)旅游是美好生活的添加剂。
(4)旅游是扮靓城乡的催化剂。
(5)旅游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
(三)旅游业是美丽产业
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 主体——旅游者 客体——旅游资源 介体——旅游业 旅游活动六要素:行、食、住、游、购、娱
.
(三)旅游业是美丽产业
公认的“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 幸福产业” 是一项传播文明、传播美丽,带动培育美丽 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美丽产业。 DO YOU THINK SO ?
.
(一)多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4.法律视角下的旅游 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简称《旅游法》),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 的重要里程碑。
.
(一)多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5.心理视角下的旅游 特殊的生活方式 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旅游是日常生活之外的社会
你是否还能其他视角?
.
(二)旅游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旅游心理学
.
主要内容
.
《旅游心理学》课程介绍
学分:2.0
总学时:2*18=36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40%+个人作业 30%+小组作业30%)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讨论
评价标准:待定
.
.
本学期课程计划
周次 学习形式
学习内容
1-6 讲授+自学+讨 第一章-

第三章
7
国庆放假
.
二、休闲是生活的必需
.
(二)休闲概述
1.休闲的含义: 其本质是从事职业以外活动的恢复身心、发 展自我、充实精神的生活体验。(对比旅游 的含义有何异同?) 2.休闲的类型(P30,表2-1) 3.休闲的特征:消遣性、普遍性、现代性、广 泛性。
.
(二)休闲与旅游的关系 休闲 同 旅游
.
(三)旅游+休闲新业态
.
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完成练习(二-2/3、三-1、四-2、五-5) (一)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
.
心理现象的构成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 程
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和思维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 征
需要、动机、兴趣、 态度、理想、信念
能力、气质、性格
.
作业
准备案例讨论。P22-23 预习下周内容: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
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意识与潜意识
本能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 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 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 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 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 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 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
.
(一)经济心理化
“经济的心理化”的两个方面:
1.添加“心理成分”。 2.扩大“心理成分”。
目前,“经历”还像是“糕点上的糖霜”, 仅作为附属品随某些传统服务一起出售;将 来它会像“实实在在的物品”一样,严格地 以其所固有的价值来出售。到那时,将会出
.
思考:
你正在为哪些体验买 单?你将会为支持哪 些体验的发展?
1.旅游人际关系的类型
(1)客人与旅游企业和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称为 “客我关系”,这是旅游活动中最典型的、最有研究 价值的人际关系。 (2)客人与旅游目的政府以及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人 际关系,称为“主客关系”。 (3)客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4)旅游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与交往。
.
(二)旅游人际关系
2.主客关系的特点
(4)观察体态动作
.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访谈法(视频) (三)问卷法
(四)资料统计法 (五)实验研究法 (六)案例研究法 (七)心理测试法
.
析户“ 调旅 查游 问天 卷气 结网 果” 分用
.
心理学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产生(二-1、二-5) (二)心理学的发展(二-4、三-4、四-4、六 -1)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 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 作出反应,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 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 模式成为“S—O—R”。
.
人本主义学派
.
旅游*心理
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当时是什么角色?
旅游前的动机是什么? 在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心理与行为?
旅游后有什么感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与行为?
……
.
什么是旅游心理学?
阅读教材,结合自身理解,回答问题。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工作者
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规 律的科学。
.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要求:结合课后练习题(三-2、四-1、五-1), 自学第一节内容,并举例说明。
.
研究对象与内容
.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三-3、 练一练:通过观察同桌的言
四-2、十-2)。
行举止,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一)观察法
(1)观察面部表情
(2)观察衣冠服饰
(3)观察言语特点
.
第二节 旅游 产品与心理
一、旅游产品是体验产品 (一)经济心理化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三)旅游产品的心理特 征 (四)旅游经历设计 二、旅游服务是人际交往 (一)服务的含义 (二)服务的类型 .
一、旅游产品是体验产品
.
(一)经济心理化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产品经济、服 务经济与体验经济三个阶段。——阿尔温·托 夫勒《未来的震荡》 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 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 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体验 是令人难忘的。
.
人格结构
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 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 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 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自我 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 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
.
.
行为主义学派
从你所使用的商品中, 找找存在哪些心理属 性?
.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产品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物质产品,它可以 脱离服务产品的生产者而单独存在,可以投 入现实的商品流通; 另一种是以员工的“活动”形式提供的服务 产品,它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不是以物质形 态表现出来的一个个具体的劳动产品,而是 凭借一定物质条件以多种服务形态表现出来 .
.
跟着视频去旅游
国际新都 缤纷新城
—— 《时尚旅游》
.
三、旅游中的各种关系
.
(一)旅游活动运行中的结构及关系
1.外层结构:经济关系,主要属于经济范围内的购 买、供需和消费行为。 2.内核结构:文化关系,外来游客和接待地居民的 交往沟通会对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物质环境产生深 远的影响。
.
(二)旅游人际关系
理念改变:大旅游、大休闲、大市场、大产 业 泛旅游产业集群:旅游核心产业、旅游相关 产业、旅游支持产业 从旅游要素角度分类(P33表2-2) 从旅游产品角度分类(P33表2-3) 从泛旅游导向下的业态创新角度分类(相关 .
思考讨论:
讨论“为了工作而休闲”和“为了休闲而工 作”这两种休闲哲学对旅游者行为和动机的 影响。
.
(一)多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2.经济视角下的旅游 “搬运市场”----餐饮、住宿、游乐、购物、 会议、养生、运动等综合性、多样化的终端 消费----出游型消费经济 我国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 业之一,处于快速发展期。
.
(一)多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3.网络视角下的旅游 新科技革命,信息化、网络化——在线旅游 产业链:交通、酒店、旅行社、点评网…… 在线服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
(三)旅游与生态的共存关系
1.良好的环境生态系统是旅 游活动存在的生命源泉 2.旅游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类 型。
(1)各自为政。 (2)矛盾关系。 (3)共存关系。
3.旅游活动与环境生态的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 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
.
3.旅游活动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三)人情(P15)
1.人情味:亲切感、自豪感、新鲜感 2.情商: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 别人的情绪、尊重别人的情绪 反思:在你看来身边哪些人较有人情味?
自己如何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
(四)人行(P15)
1.人的行为动力模式 内驱力 吸引力 压力 反馈
想一想: 你目前的行为主要是哪个动力模式在起作 用?
.
四、人的心理与行为
(一)人心(P11)
1.心理对行为的作用 (1)驱动作用 (2)导向作用 (3)调节作用 2.心理与行为的结构(示意图) 3.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表里一致、表里不一
.
(二)人性(P14)
1.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2.利害应是广义的。 思考:人性本善 or 人性本恶?
二、休闲是生活的必需
(一)休闲概述
(二)休闲与旅游的关系
(三)旅游休闲新业态
三、旅游中的各种关系 (一)旅游活动运行中的 结构及关系 (二)旅游人际关系
.
一、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经 历体验
.
(一)多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1.社会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旅游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英国 托马斯·库克 1841年 组织团体旅游 成 立世界上最早的旅行社
.
2.行为公式:B=f(P·E)(B行为、P人、E环境)
因“人”而异; 因“境”而异(破窗理论)
.
3.优势原理 4.习性原理
.
(五)人品(仁者爱人、敬天爱人) (六)人脉 (七)个性
.
(八)人和
1.对立统一 2.身心和谐(心理状态、趋向和谐、因势利导)
.
第二章 心理视角析旅游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 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 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 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 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
.
.
人的心理的实质
完成练习(五-4)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二)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三)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 旅游、休闲与心理
一、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经历体验 二、休闲是生活的必需 三、旅游中的各种关系
第二节 旅游产品与心理
一、旅游产品是体验产品 二、旅游服务是人际交往
.
第一节 旅游、休闲与心理
一、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与经历体验
(一)多视角下的旅游研 究
(二)旅游也是一种心理 现象
(三)旅游业是美丽产业
1.旅游是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 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 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 动。(瑞士学者.1942) 各种现象? 各种关系?
.
(二)旅游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2.旅游的社会心理功能
(1)旅游是人们心情的愉悦剂。(乐子)
(2)旅游是人类健康的增强剂。(身心在途 中)
本能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本能”是指人 格的推动性或者动机性的驱动力量,是身体 内的刺激的源头。本能的目的是通过某些行 为,如进食、饮水、性行为等,来消除或减 少这种刺激。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类:生 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生的本能包括饥饿、渴、性。生 的本能是为了个体和种族的存续,因此是维
(1)短暂性。短而浅。 (2)限制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非自发性。商业性安排。 (4)不对等性。新奇—乏味。
.
(二)旅游人际关系3.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源自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心理容量
游态度的发展变化:
含义:是指无害于某一 欢迎——冷谈——不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旅 满——厌恶 游活动容量,按内容将 解释:人都喜欢追求短 其划分为旅游生态容量、 缺,什么多就烦什么, 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社 什么少就追求什么—— 会容量和旅游经济容量 物以稀为贵。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