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丛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理论丛林”的方法论:
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面对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学派促进了管理实践的优化,但是由于管理活动牵涉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心理因素难以精确度量,这些以“分析”范式为主导的管理理论都在实践中受到了严重冲击。

固守将复杂问题分割成部分和片断加以处理的“分析”范式,使管理者难以洞察管理活动中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了。

系统论最早起源于贝塔朗菲对生物有机体的成功描述。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假定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由于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必然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特性,因此,不能用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规律来解释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反之,应立足于整体来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系统观以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最高目标,以此来评价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是否合理。

在“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不少学派都采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

社会系统学派的巴纳德最早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

他第一次把企业组织看成是由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等方面的要素组成的“协作系统”。

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作系统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并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组织的结构关系。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尽管决策有程序与非程序之分,但一切决策的基础都是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决策的实质就是在理论上的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合理的妥协。

雷恩曾指出,西蒙主要的贡献在于他的中心思想,即为了对管理进行研究,就必须对影响决策过程的复杂网络进行研究。

对复杂网络的研究,系统方法无疑是一种极为有用的工具。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通过构造数学模型,运用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之间的数学关系,求出最优的解答,为企业实现自己的目标服务。

在企业目标的牵引下,用数学模型为工具处理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数量学派的突出特点。

可见,在“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尽管管理思想五彩缤纷,但它们都以一般系统论作为其立论前提和哲学基石,并把系统方法上升为一般方法论来研究管理问题。

它们都认为,管理就是在从整体上把握组织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进行的各种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协调这些活动。

三、复杂性科学: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必然选择,
国际政治动荡起伏,世界经济变幻莫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西方管理学家对全球竞争形势下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孔茨把各种管理理论归为个学派;如何走出“管理理论丛林”,已成为影响管理实践优化和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迫切课题。

库恩指出,只有在改变旧的思维框架的前提下,理论思维才能取得突破。

我认为,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为走出“管理理论丛林”提供了科学和方法论的新依据。

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和安德逊、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等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桑塔费研究所(()*),专门从事复杂性科学的研究。

仅在美国,研究复杂性科学就形成了五大学派。

其中与管理学联系较紧的是以佛睿思特和彼德・圣吉为代表的系统动力学派,其代表作是《系统动力学》和《第五项修炼》。

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念是:系统是其组元的函数;系统经常与它的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也可以稳定;确定性系统有其内在随机性(混沌)。

复杂性科学最根本的理念在于: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具有某种智能,即具有适应和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与环境及其它个体的相互作用,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个组织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处理稳定和发展问题,是管理科学必须解答的现实问题。

复杂性科学的分支,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学、混沌学、超循环理论等,为解
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在具体实践中,复杂性科学的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已经在群体决策、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经济发展、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杂性科学更多地强调了组织的进化与应变能力,这一点在#"世纪$"年代以后的管理学理论中尤为彰显。

!%%"年,彼德・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出版,该书旨在说明: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于比对手具有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以变应变。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博士与詹姆斯・昌佩于!%%+年在《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即应变能力极低,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业务重组,这是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与生存活力的最有效途径。

一个组织的进化与应变能力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在开放的环境中,系统经常被环境的涨落“拖”着走,只有敢于变革,不断变革,才能抓住涨落提供的发展机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管理理论都不是对以往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前者的继承、扬弃和创新;相应地,不同管理理论的科学背景和方法论基础也不是迥然各异的,“分析”范式继承了古代原子论的思想,一般系统论是对“分析”范式的扬弃,复杂性科学更是系统论发展的新阶段;一种新的范式占据着主导地位,也不意味着旧的范式的完全消亡,而是仍然渗透在新范式中。

但总的来说,管理科学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处理愈来愈复杂的环境中涌现出的不确定性问题。

这是传统的思维和方法无能为力的地方,然而正是复杂性科学探索的领域,复杂性科学也将因此而不断拓展自己的学科分支。

可见,只有与复杂性科学结伴而行,管理科学才能走出孔茨所谓的“管理理论丛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