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摘要]公司治理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治理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会造成不同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优化资本结构,适当选择资本结构又能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含义及结构,第三部分介绍了资本结构的定义及本质。第四部分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认为公司可以根据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进行优化。

[关键词]公司治理资本结构融资激励

一.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文献综述

西方经济学界对公司治理的关注能追溯到亚当史密斯,而伯利和米恩斯(1932)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观点。时至今日,公司治理的概念仍未形成统一标准。国外学者侧重于对内涵的划分,例如科克伦与沃特克在1988年《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提出的“问题说”,指出:公司治理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奥利弗·哈特(olvierHarter,1989)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一文中提出的“条件说”,认为只要存在两个条件,即代理成本和不完备合约,公司治理就必然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耶提出的“组织、制度安排说”,将“公司治理”界定为:公司借以代表和服务于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英国著名的关于公司治理改革的凯德博瑞报告中提出的“经营、监督制度说”,将“公司治理”定义为“经营和控制公司的制度”。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侧重于外延的划分,吴敬琏教授在1994年提出了“狭义说”,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董事会、所有者和高管人员组成的一系列制衡关系。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在1996年提出了“多义说”,认为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有关董事会的结构、功能、股东权力等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指有关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文化、法律和制度性安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了一个代表性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管理和控制工商企业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的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

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权利分配,说明公司事务进行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论中两个重要问题,二者之间

存在有机联系。1986年,詹森提出资本结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然

后影响公司战略决策力。资本结构决策是融资决策核心问题,它决

定企业选择融资方式及各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因此影响债权人、

经理人、股东等相关利益主体控制企业的程度。阿洪和博尔顿(1992)指出选择企业资本结构也就是在证券持有人之间分配控制权,最优负债比例是在该负债水平上导致企业破产时将控制权从

股东转移给债权人。所以,资本结构的合理确定是公司有效治理的

基础,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决定治理模式。从上述角度看,资本结

构是“因”,公司治理结构是“果”。

然而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又会造成不同资本结构。例如股权过

度集中的股东大会必然会选择有利于大股东的融资决策。当CEO

与董事长两职合一时,董事会丧失约束与监督能力,内部人控制的

经理人员更可能会选择股权融资而非债务融资。而如果治理结构

完善,股权适当分散,董事会与高管人员分离且各行其职,监事会

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公司就能恰当选择融资策略,在不增加破产

风险的条件下,利用财务杠杆,使股权代理成本、债务代理成本组

成的总代理成本最小,公司赚取更多利润。因而从这种角度上说,

公司治理结构是“因”,资本结构是“果”。

明确了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之后,可以根据二者之间

的关系,从债务资本、权益资本等各个方面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最终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的含义及结构

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公司治理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大量研究成果。但公司治理定义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一致见解,定义角度不同。国内外有学者对不同见解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例如科克伦与沃特克(1988)、费方域(1996)等。公司治理的含义由于学者们有不同理解因而出现不同定义。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公司治理是通过恰当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公司员工和债权人等其他公司治理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使各个治理主体协调起来,使公司长远利益达到最大,进而达到保障并实现股东和其他治理主体利益目标的一系列制度总和。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法人财产的委托—代理的框架下,规范不同治理机关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包括公司内部治理各主体的权利来源、运用与限制,定义了决策制定的内部程序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掌握着最高、最终的控制权,可以决定董事会人选,但是不随意干预董事会决策。董事会作为法人财产的代表,负责对公司重大

问题作出决策,并负责聘任及制约经理层。监事会的作用在于对公司董事会、经理层进行监督,使其不要违法。经理层受聘于董事会,主管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有决策权,但是不能超越这一范围。

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目的在于为公司的内部治理培育一个制度化、效率化、法制化的外部环境,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制度上的

制约与支持,促使公司的内部权力机构在公司章程和法律的框架

内经营,达到内部效益最大化。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包括资本市场

治理、产品市场治理、经理市场治理、政府监管部门治理,债权

人治理等。

资本市场治理主要体现于在债务资本市场上,如果公司经营

状况不佳,它的债务融资渠道便会受到限制,融资成本也会相应

上升,同时,市场中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就会降低该公司的信用

等级,给公司经营者造成压力。此外,在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

是公司价值的反映,它可以及时地提供给投资者有关公司经营绩

效的信息。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偏低,低于该公司的潜在市场价值,潜在的收购者就会通过股权收购,或者由股东联合起来,争

夺代理权。

产品市场是指可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及

交换关系的总和。企业要通过产品销售,在商品市场中竞争,拥

有市场份额。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

接受从而占有市场。

经理市场是一种以特质人力资源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该市场

的实质在于提供一种管理型人才的竞争选聘机制。经理人如果能

力不足,或损害公司利益被公司解聘,则对他在经理人市场中的

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因为政府的目标之一是促

进就业,而公司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部门,公司经营是否良好

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此外,维持政府运作的主要动力

是税收,而公司所纳税款是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源泉,公司经营

不善或者偷税漏税都会减少政府的收入,从而使政府运转失灵。

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对公司所有者、经营者的权利等做出了相应

的制约,对公司治理有一定的监督、控制作用。

债权人治理的作用在于债权人的监督可以减少股权人的监督

工作,使监督更有效率。债务使得经理人面临更多市场力的监控。当债务水平升高时,绩效较差的经理层、较低的利润与现金流会

使企业无法偿付到期债务,陷入财务危机,这时债权人可以在治

理结构中发挥作用替换经理人员。

三.资本结构的定义及本质

企业资本结构即在企业总资本中权益性融资与债务性融资的比例,它反映了企业各种资本来源的组合状况,所以又称为企业的融资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都离不开资本,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资本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公司内部资本积累,发行股票筹集的权益性资本和出售债券获得的债务性资本。现在几乎找不到完全依靠内部

资本就能满足公司资本增长要求的公司,就是说外部融资在现代公司的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公司的出现造就了资本市场、股票交易和上市公司的产生。公司进行外部融资可以采用债务性融资,也可以采用权益性融资。虽然这两种方法能满足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但不同的融资方式将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处在不同的财务、经营状态,因此就产生了融资决策问题。企业融资决策又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投资决策,而投资决策的不同又决定并且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企业的市场价值,所以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来看,不同企业一定有着与自己相适合的稳定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并不仅是其形式所表现的债务与权益之比,在本质

上它是企业稳定运营的质的规定。企业通过改变资本结构可以调

整经营决策和机制,理论上通过分析企业资本结构能够发现企业

的优势、弊端,为企业治理机制的制定提供指导。

四.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资本结构决策是

企业融资决策中的核心问题,它决定了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各

种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进而影响股东、债权人、经理人等利益相

关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在信息不对称的公司中,不同的资本结

构影响了公司的治理成本,从而导致公司的业绩不同。因此可以通

过调整与变动资本结构,来控制经理人侵占公司利益,控制大股东

对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侵占。所以有怎样的资本结构就有怎

样的公司治理机制, 合理确定资本结构是公司有效治理的基础,

资本结构及融资策略决定公司治理的模式。从上述角度看,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资本结构是“因”,公司治理是“果”。

选择资本结构时,需要事先考虑某种特定资本结构对企业权力分配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从决策机制方面看,人们往往是根据设定所需的权力分配结构,反过来考察这种权力分配结构应该建立在怎样的资本结构上。因为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会造成不同资本结构选择。例如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股权过分集中、一股独大的股东大会一定会选择有利于大股东的融资决策,比如高派现;面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倾向选择债务性融资,利用有限责任制度转嫁风险等。当董事长与CEO这两种职位合二为一时,董事会将丧失监督与约束能力,内部人控制的经理人员更可能会选择股权性融资而不是债务性融资,从而增加可以控制的现金流量,产生逆向选择、在职消费等问题,公司代理成本会增加。如果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并且股权适当的分散,董事会与高级管理人员分离并且各司其职,监事会从根本上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则公司就可以恰当选择融资策略,在不会增加破产风险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使由股权代理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组成的的总代理成本最小,公司可以创造更多利润。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公司治理结构是“因”,资本结构是“果”。

具体而言,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融资偏好。

企业资本结构是由具体融资决策而形成的融资过程,是一个

资本转移过程,也是与资本相伴随的资本使用权、控制权、收益权和剩余索取权等责权利关系重新界定和分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经营者融资偏好与股东融资偏好将会产生较大差异,企业选择何

种融资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意志对财务决策的影响有多大、经营者和所有者拥有公司的控制权的多少等等。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根据权衡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等资本结构的理论及与公司治理间的关系, 合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会使公司的债务成本、股权代理成本同时处于均衡状态,这两种融资方式下的边际代理成本是相等的,这时总代理成本达到最小,总代理成本最小时对应的资本结构就是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如果公司治理的结构不尽合理, 董事会、股东大会、经理人员之间没有形成制衡关系,股权结构不尽合理以及监事会、董事会、经理人员等的组成不尽合理将会影响公司选择融资策略,形成不恰当的资本结构,影响公司价值。

2.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成本。

公司治理水平如何对企业筹资有一定影响。良好公司治理水平能激励投资者进行投资且使投资升值,从而得到投资者青睐,以较低成本筹集到大数额资金,从而使企业快速发展。反之,如果公

司效率低下、治理水平较差,则公司难以筹集到资金,难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1.债务资本会对经营者激励和约束

(1)债务资本对经营者的激励。在公司中,投资者、经营者之间存在的合同是不尽完备的,投资者希望经营者把资金投入到好的投资项目中去,但在双方的合同中难以准确定义什么就是好的投资项目, 因此投资者需要找一个渠道,使双方形成可以信赖的合同。债务是一种担保机制,它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功能。企业负担的长期债务、短期债务,会迫使经营者支付一系列本金和利息, 因而激励经营者要努力工作,才能确保企业有足够现金流。此外,负债比率增加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与破产威胁。因此,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经营者为了规避负债所带来的破产威胁,高负债率的公司经营者往往会比低负债率的更努力工作,增强企业的应对财务风险能力,这都是债务资本对经营者的激励作用。

(2)债务资本对经营者的约束。首先, 履行债务契约会引起公司现金流出,经营者必须考虑到公司是否有足够现金流去支付本金和利息。这种“硬约束”可以制约经营者使用资金用于个人利益,债务约束能有效降低低效的投资,抑制经营者投机性投资。其次,当企业破产时,债权人将会介入企业而获得控制权和索取权。与股东相比,债权人控制对经营者会更加残酷。所以,为了防

止债权人接管,存在一定比例负债的情况下,经营者的自律意识会

显著提高。

2. 股权资本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股权结构是指公司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布状况及匹配方式,它确定了股东的构成及决策方式,从而对董事会及监事会的人选、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然后作用于经理层,最后这些相互作用及影响将综合体现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中。

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中,由于控股股东有绝对的控制权,中

小股东持有的股份较少,投票时很难和大股东抗衡,此时大股东就

实现了对董事会的控制,可以“用手投票”来控制和干预;当股

权过于分散时,董事会成员大多数是由经理推荐,小股东会缺乏监

督经理层的能力和动机,董事会运作易形成由经理层主导,股东只

能“用脚投票”来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和重大决策进行控制和干预;只有当股权适度集中时,股权由几大股东拥有,他们会有能力

和动力来行使监督权,能直接或委派其代表加入董事会,少数大股

东之间的竞争易形成股东之间相互制约,有利于董事会监督经理

层。

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的对策

(一) 培育竞争性市场环境。首先,要强化和完善资本市场上

的竞争及退出机制。其次,要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政府有关部

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再次,要加快

企业购并及国退民进步伐,促进形成控制权市场。在企业购并及

国有股减持、转让的过程中,要切实保证国有股受让对象是企业法人或非国有法人,以再造一个新法人治理主体,奠定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减持国有股能降低国有股在总股本中的比重,股权中除国家之外,还必须包括银行、投资基金、企业法人、本企业的职工及公众等多种主体,才能优化资本结构,进而形成有效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让国有股的购并重组及控制权的转移,逐渐统一股票市场,解决法人股、国有股的流通问题,为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使我国公司治理向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方向发展。

(二)优化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最重要的是产权制度改革,我国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主体的缺位。由于国有主体缺位,使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缺少一套真正有效的所有者监督的机制,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将大多数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放到市场上去,实现公司化、市场化管理,国家可以参股,不过不一定要控股。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强化多元股权结构的约束。一方面除国家一定要采用独资式控股公司以外,其余的公司股权要高度分散,借助具有高度流动性的成熟资本市场,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约束,还要以市场为基础,使公有股权运作机制商业化,降低股权的集中度,改变目前政企不分的情况,为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提供法律框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和银行对公司经营人

员的约束和监督作用,促进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结构要合理化,在

坚持股权资本为主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提高间接

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发挥债权人对经营者的约束、监督作用。

(三)优化融资模式,扩展融资渠道。公司融资分为股权融资

及负债融资,股权融资一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负债融资

更多的是从银行取得贷款来完成,但银行贷款相对较难取得,部

分难以取得银行借款的企业会通过民间借贷来融资,虽然比银行

贷款易取得,但民间借贷的体系不完善,而且资本成本高,并不

利于企业发展,所以政府应该丰富融资渠道,例如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市场机制,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性和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进步。发展债券市场能够为股票市场

减压、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改变资本市场中存在的债券市

场大大落后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显著滞后于国债市场现象。

(四)适当引入经营者的持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资本

结构中可以加入股票期权份额和企业经营者股权,通过期权激励

方式使其自身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相挂钩。坚决执行《公司法》中

规定的股东大会决定董事及监事的报酬、董事会确定经理的报酬

这些法定程序,建立有效的考核办法,使高管人员的报酬与其职

责的履行情况及公司经营业绩相挂钩,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精力来

经营公司。

(五)强化独立董事的制度,建立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寡头垄断式的

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削弱了对经理人的约束。外部董事占的比例越高,产生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小,

外部董事占的比例越低,产生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作为外部董事其中之一,独立董事的权力有审核公司重大关联交易,提议召开

董事会及临时股东大会,对任免经理人独立发表意见,对重大资产重

组独立发表意见等。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独立董事比例大约在1/3左右,需要进一步强化这一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的独立与公正,确保

他们真正对经理人进行监督,使经理人的融资决策合理有序,优化资

本结构,提高公司的治理绩效。

股权过分集中会减弱大股东所受的监督和制约,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大股东极易利用其实际控制权来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股权融资,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损害其他股东合法权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改变股权过度集中的现状,通过兼并重组等方法引入新的投资者,建立起由几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寡头垄断式”的股权结构,在若干大股东之间形成彼此约束、相互监督、共同协商的决策机制,使融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优化资本结构。

综合以上分析,有效的公司治理就是能保证经营者以股东利益为准绳并好好运用自主权,即经营者在得到有效监督的基础上,要有充分的自主权去经营企业,选择适合于公司的战略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进而使股东利益最大化。有效的资本结构是通过股权结构及债权结构来影响公司治理。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资本结构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然后影响公司战略决策。根据公司治理与资本

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可以不断的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熏,刘佳,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9,12—13

[2]高佳卿,曲世友,李汉铃,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管理工程学报,2000.3,23—27

[3]杨宏慧,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分析,企业研究,2006.11,29—31

[4]姚立根,田园,董连堂,裴俊罕,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9,,71—74

[5]李雪梅,关于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经济观察,2011.9,95—96

[6]蒋素娟,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时代金融,2011.12,185

[7]张粉娥,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133

[8]刘小艺,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关系探讨,商业时代,2012.14,97—98

[9]吴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15,169—178

[10]王连喜,公司治理机制探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4

[11]曲红,刘胜军,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经济研究导刊,2011.1,79—80

[12]付丽梅,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评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1.16,28

[13]吴丽贤,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东华大学,2007.5

[14]刘芳,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11.12,44—45

[15]徐明,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中国煤炭工业,2008.4,,52—53

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Material Source:Corporate Governance Author:Maurizio La Rocca Researches in Business Economics, and in particular, in Business economics and Finance have always analyzed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value creation as their main field of studies. Starting from the provocative work of 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 capital structure became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that following studies have shown as being essential in determining value. Half a century of research on capital structure attempted to verify the presence of an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that could amplify the company’s ability to create value. There is again quite a bit of interest in the topic of firm capital structure, on whether or no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fered by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variable that can expla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controlling opportunistic behavior i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shareholders, debt holders and managers. In this sense, capital structure can influence firm value. Therefo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alue, formulating an interesting proposal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agraph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o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identifying the main threads of study. After having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firm val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alue, as well as the causes behind them, will be investigated. Capital structure: relation with corporate value and main research streams When looking at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it becomes immediately evident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rly theories and the more recent ones.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Capital structure can be analyzed by looking at the rights and attribut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firm’s assets and that influenc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nsity,

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

外文文献翻译译文 一、外文原文 原文: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Capital structure: relation with corporate value and main research streams When looking at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as illustrated in Figure 1, it becomes immediately evident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rly theories and the more recent ones. 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 who had originally asserted that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value ; in 1963, instead, reached the paradoxical and provocative conclusion that a maximum level of debt would mean a maximum level of firm value, due to the fact that interest is tax deductible . Many later contributions pointed out that this effect is compensated when considering personal taxes (Miller, 1977),an eventual lack of tax capacit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economic loss, the effect of other types of tax shields (De Angelo and Masulis, 1980),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sts(direct and indirect) of financial distress; all these situations end up creating a trade-off between debt costs and benefits. Point L’ in Figure 1c indicates an optimal level of debt,beyond which any rise in leverage would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benefits of debt that would be less than proportional with respect to the costs of financial distress. Furthermore, this non monotonic relation would be modified even more when considering agency costs as well as the costs of financial distress . Finally, one last stream of research (Myers, 1984,Myers 1984) points out managerial preferences when choosing financing resources . In this case no optimal level of debt becomes ‘‘objectively’’ evident,but this is due to the various situations the manager had to deal with over time. The function of managerial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一、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本文主要从广义上讲。 围绕资本结构理论,西方国家经历了漫长的研究,最早的有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以及介于两者之中的传统折衷理论。在1958年,美国两位学者Miller 和Modigliani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啄食顺序理论。 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 (一)钢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据了解,钢铁行业可分为三类:普钢类、金属制品类以及特钢类,本文发现普通类钢铁企业的业绩较好,这与该类企业的市场、规模、产量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事实上普通钢类企业在钢铁行业中一直占主导位置。而金属制品企业一般以产品深加工为主,虽然产品附加值较高,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数量较小,处于产业链下游,所以不具有代表性。而特钢类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处于行业下游。所以本文中选取了普钢类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作进一步研究。 下表分别是宝钢股份、鞍钢股份以及武钢股份等八家上市公司的百分数资产结构简表:分别反映了这八家企业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

这八家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都经历了漫长的股权改革,在钢铁行业具有代表性。在这八家公司的资本结构中,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占到的比例最大,而长期负债占的比例最小。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重远远大于长期负债,这种情况在我国钢铁行业十分普遍,这说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和资本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偏高,此外这些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在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后,本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资本结构有了一个较为直观地了解,意识到了科学的资本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在现金流充分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合理调整负债期限结构,增加长期负债比重,这对于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二)我国钢铁行业资本结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偏大 股权结构是指企业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安排,我国的股权结构最早是按照所有制性质设计的,主要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等四类股权。通过统计我们发现目前30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多为国有股股东,其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_1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财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司治理的关键。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但是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却发现它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就需要对它进行优化分析。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影响因素;优化方式 1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1.1 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分为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它往往是企业所无法改变的,因此企业能否盈利及盈利的多少都要被动的受限于它。而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应该积极的去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抓住对企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在及时准确的基础上寻找对公司有价值的筹资与投资机会,进而来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1.2 行业竞争情况 首先,要确定企业处于何种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受宏观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影响不同,它们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资本结构。其次,行业的竞争程度也左右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若一个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其他的商家就有机会进入。但是一个行业的总体利润是一定的,

其他商家的加入会分摊利润使得个别企业利润下降,为了避免财务风险,处于这样行业中的企业应该降低负债比例;相反,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低或者是具有垄断性,其他商家不容易挤入分摊利润,这样的企业可以相应地提高负债比例。论文网 1.3 公司规模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规模越大,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大规模的公司一般都是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适于举债,但它们一般都有很多的内部资金可供选择,所以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公司都会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先选择内部融资,其次选择负债融资;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筹资就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银行借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所以小规模的公司一般都有较高的负债比例。 1.4 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各类资产科目的构成情况,不同的资产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就会有较多的短期债务资金;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是通过负债和发行股票来融资;资产适于抵债的企业,负债的比例也较大;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一般负债较少。 1.5 现金流量状况和趋势 现金流量状况也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较好时就不会出现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局面,可以用负债来解决资金的问题;但是,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好,就不适合多举债,这样可避免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可以看见的现金

如何确定公司资本结构

如何确定公司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资本维持正常的运营活动,而筹集资本的主要来源有债券和股票。由于在筹集资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成本,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债务和权益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构成和比例关系.因为短期资金需要量和筹集是经常变化的,且在整个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不稳定.因此,一般不将其列为资本结构管理范围,而作为营运资本管理. 资本结构中,包括两类结构,一是权益资本结构,二是负债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中,利用负债融资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有: 1、合理利用负债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 2、负债融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可以增加每股收益; ??? ????----=)(,1)(,有优先股的情况下无优先股的条件下 T PD I EBIT EBIT I EBIT EBIT DFL 即企业息税前利润增加1%,引起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或权益资本净利润增加的百分比大于1%.(为什么?) 3、负债融资,也会加大财务风险. 二、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 1、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 (什么是企业综合资本成本?) 2、企业价值最大化. (什么是企业价值?企业市场价值=普通股市场价值+债务市场价值) 三、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问题的核心? 最佳资本结构问题的核心,是确定最佳的负债比率. 如何确定最佳的负债比率,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仍然是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内容.目前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每股收益分析法、比较资本成本法、比较公司价值法等. 1、每股收益分析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也叫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每股收益分析法的核心是,确定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什么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任何融资方式影响的息税前利润水平.)

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燕京集团为例 摘要:资本结构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显著。一直是财务管理的研究核心的资本结构问题,被认为是极其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内外融资不协调,资本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理论的介绍、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和燕京集团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提出燕京集团乃至我国上市公司改善资本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拓宽资金来源,优化负债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结构和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本结构等等。 关键词: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燕京集团 一、引言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领域,是如何从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出发,采取科学的测算方法,对于资本结构相关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并始终使企业的资本结构保持最适当的状态。公司资本结构包括自有资金、负债和股票三部分。与此相对应,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有使用内部留存收益、借债或发行股票三种,公司所有权构成的主要种类有自有资金和股票代表的股东的所有权,负债反映的债权人的所有权。诸多研究表明,反映所有权构成的资本结构影响公司经营行为和公司价值。发达国家对资本结构影响公司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公司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规范公司融资行为和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起初选择了国家扶持企业的发展战略,真正意义上的民营公司和股份公司没有成长起来。在一些更为贫穷落后的国家,甚至只有萌芽型的公司形式,这些公司依靠国家银行或国际发展银行满足融资需要。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都不发达,银行业和信贷市场发展步伐也很缓慢,有关公司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司金融至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存在。诸多研究表明,公司金融通过影响公司经营行为和资本市场运行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研究公司金融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公司融资不仅与公司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有关,而且与公司所处的融资环境密切相关。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和融资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而且对于规范公司融资行为、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本的构成与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是指企业的全部债务,即负债等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列示的所有负债,既包括长期负债,也包括短期负债。不管是长期负债,还是短期负债,均具有税收优惠及负债约束的功能。资本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负债比例来衡量。 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偿债和再筹资能力,决定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成为影响企业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 (二)资本结构的基本理论 (1)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MM定理。 1958年6月,美国学者Modigliani与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等3篇论文,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产生。 Modigliani 和Miller通过设定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得出了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公司价值与公司的融资方式(发行股票或负债)没有关系的结论。MM理论以科学、严谨的方式,用统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论文题目: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英文):The Study of Company

Administration and Capital Structure 作者:张彩庆

所在院、系、所: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宋常 论文主题词:公司治理;资本结构 学习期限: 2000年 9 月至 2005 年 9 月论文提交时刻:2004年11月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不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差不多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以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地讲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张彩庆日期:2004.11.11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讲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同意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能够公布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能够采纳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张彩庆导师签名:宋常日期:2004.11.11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中外文合订) 论文题目: (中文)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英文)The Study of Company administration and Capital Structure 作者:张彩庆 指导教师:宋常 摘要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论和实践中两个至关重要的

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分析

2 第六章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分析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及二者匹配关系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本结构的概念,理解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了解资产结构的概念、作用与优化的意义,掌握资产结构的具体分析方法,掌握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关系配合的几种类型及实际运用。 【关键概念】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 资产结构(structure of asset) 关系(relationship) 【引导案例】参见教材P112 3 第一节资本结构的分析一、资本结构的含义资本结构有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就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全部资本既包括长期资本,也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就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资本结构问题十分重要,资本结构分析就是判断长期偿债 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资本结构与降低资本成本。 4 二、最佳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 1、经济周期 2、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 3、金融市场因素 4、行业差别因素 (二)微观因素 1、企业的资金成本 2、企业的资产结构 3、企业的偿债能力 4、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5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流动负债变化的原因 (1) 流动资金需要。 (2) 节约利息支出。 (3) 增加企业资金弹性。 2、流动负债比较差异分析 3、流动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6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非流动负债变化的原因 (1) 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 (2) 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与风险程度。 (3) 银行信贷政策及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 2、非流动负债比较差异分析 3、非流动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7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 (1) 公司股本的变化。 (2) 未分配利润的变化。 2、所有者权益比较差异分析 3、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分析 8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总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分析 9 第二节资产结构的分析一、资产结构的含义 (一)资产结构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与封闭性 2.动态性与层次性 (二)不同资产结构下的收益与风险水平 1.保守型资产结构的收益与风险水平 2.风险型资产结构的收益与风险水平 3.中庸型资产结构收益与风险水平 10 二、资产结构反映的信息 ( ) ( ) ( ) ( )

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对缓解就业问题,促进国家经济实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家族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厚积薄发,看准时机,抓住机遇,纷纷公开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家族企业公开上市,冲破了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企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使家族企业长久发展。但在受益的同时,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凡家族上市企业大多存在着股权集中的情况,一股独大会使家族企业的决策权集中,而集中的决策权代表着管理者缺少监督制约,所以更容易产生失败的决策。家族式企业中管理人员往往都是家族人员,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伴随着家族式管理阻碍了企业吸纳专业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些现实存在的家族企业问题都与资本结构有联系,而各界对于家族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就典型的家族企业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是开展研究,探究它的资本结构近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了解双林汽车部件股份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探究双林汽车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影响因素,针对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双林汽车股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方案。 根据研究双林汽车部件股份资本结构现状及现实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优化双林汽车公司股权结构,针对家族式企业现存弊端提出明晰企业产权,优化股权结构,加大非家族成员的持股比例,引进人才,完善用人机制,健全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等解决办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资本结构含义 资本结构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资本结构认为企业资本结构是全部资本的构成

情况(即所有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而狭义的资本结构认为是指公司取得长期资金的各项来源组合及相互关系。事实上,许多资本结构研究的文献并没有区分的很严格,在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中往往同时使用广义资本结构的指标和狭义资本结构的指标。 (二)资本结构对企业影响作用 就企业而言,资本结构在企业的经营布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从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和其抵税收益以及该企业的价值,治理结构等方面来看,资本结构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资本结构就其理论而言有混沌之处,而模糊所引出的经验,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结构管理和实践,企业独有的经验和行业特点,从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许多方面进行操作,资本结构的管理存在着盲目性,而这盲目性也为其带来了许多问题,企业也为此承担了许多损失。2000年间美国铱星公司因资本结构中债务过重且偿还能力有限而破产。与此同时,国大宇汽车公司与美国铱星公司也是由于债务资本比例过高并且无法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资本结构问题不仅为全球带来困扰,也为本国国有企业改革层面带来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就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方面而言,有人认为债务利息负担过重是导致中国国有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资本结构方面来看,表现比较突出就是负债比例过高和财务利息负担过重。从统计显示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与其它国家企业,处于弱势,表现为债务利息负担过重,其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有的企业都已濒临百分之九十,而企业盈利中很大一块都消耗在了偿还银行债务上面。针对于此问题提出的对策是债转股,债转投,从根本上讲就是对资本结构进行存量调整。研究它的可行性和分析债转投以及针对债转股后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此研究对于国企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资本结构对资金使用成本的影响 企业用债务资本和债务利息进行定期的付款,也因此使得债权人承担的风险降低了很多。企业用债务集资支付的利息也就是负债资本使用成本,企业分给股东的股息率本质上就是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支付给债权人更低的利息率进而使得国外企业实行提高负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吕长江韩慧博 摘要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从而把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点,因此,本文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而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得出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与负债率正相关的结论,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布规律 *本文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9EJY007,00BJY055)的资助。 一、 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决定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从而影响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控制的程度。因此,关于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1958年Modiglian和Miller提出MM定理开始,资本结构的研究以至整个财务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化的轨道。MM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等假设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MM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思路和方法的开拓性,MM把现实中的复杂因素通过假设的形式抽象掉,将资本结构问题归结到企业价值与企业行为、投资者行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把财务问题的研究纳入到市场化的轨道。 后来,针对MM定理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前提假设,研究人员进一步扩展了MM定理,使其更加接近现实,如引进了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从而使资本结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在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实证研究方法对评价、验证各种理论观 点以及启发新的思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也相对较为滞后,尤其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实证研究资料较少。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学者所重视,并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在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方面,陈晓、单鑫(1999)对上市公司负债率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长期财务杠杆与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短期财务杠杆对资本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增加长期负债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在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陆正飞、辛宇(1998)通过对1996年机械及运输设备业的35家企业的实证分析,认为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等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甚显著。李善民、苏(1999)对1993、1995、1997年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政府干预较少或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剧烈变动时期,有关融资理论可以对公司的负债情况进行较好的解释,在相对稳定时期则反之,这一结论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的研究工作,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进而把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点,因此,本文拟通过对1998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金融类企业资本结构特殊,故未列入)的分析,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1998年的数据资料,对工业类企业运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找出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得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深沪市上市公司1998年度及中期报告汇编》光盘(证券时报社等编)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摘要] 公司治理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治理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会造成不同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优化资本结构,适当选择资本结构又能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含义及结构,第三部分介绍了资本结构的定义及本质。第四部分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认为公司可以根据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进行优化。 [ 关键词] 公司治理资本结构融资激励

一.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文献综述西方经济学界对公司治理的关注能追溯到亚当史密斯,而伯利和米恩斯(1932) 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观点。时至今日, 公司治理的概念仍未形成统一标准。国外学者侧重于对内涵的划分,例如科克伦与沃特克在1988 年《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提出的“问题说” ,指出:公司治理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奥利弗?哈特(olvierHarter,1989) 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一文中提出的“条件说”,认为只要存在两个条件, 即代理成本和不完备合约, 公司治理就必然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耶提出的“组织、制度安排说”,将“公司治理”界定为:公司借以代表和服务于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英国著名的关于公司治理改革的凯德博瑞报告中提出的“经营、监督制度说”,将“公司治理”定义为“经营和控制公司的制度” 。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侧重于外延的划分,吴敬琏教授在1994 年提出了“狭义说”,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董事会、所有者和高管人员组成的一系列制衡关系。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在1996年提出了“多义说” , 认为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有关董事会的结构、功能、股东权力等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指有关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文化、法律和制度性安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了一个代表性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管理和控制工商企业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的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 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权利分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小商品城)资本结构分析 股票代码:600415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会计全冬媚 学号:20110800260

小商品城资本结构分析 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新增门类,是我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大范围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后提出的一个行业名称。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体行业分类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属于第L门类,其中租赁业包括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和日用品出租两个种类,共包括7个小类;商务服务业包括了9个种类: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会议及展览等其他商务服务,共包括20个具体小类。 二、小商品城概况 (一)公司简介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12月,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2002年5月9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00415。公司现有总股本6.804亿股,拥有15家分公司、9家参控股企业,5000余名员工。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利润8.35亿元,资产总额达120.96亿元。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全球竞争力组织评为“中国上市公司竞争100强”第二名。 公司以独家经营开发、管理、服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主业。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公司抓住各个时期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的机遇,特别是2001年以来,以“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品牌化”为导向,大力开展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市场功能,先后投入80多亿元,建成国际商贸城一、二、三、四区市场。公司目前又在着手建设国际商贸城三期二阶段、篁园市场、国际博览中心等重大项目,努力将中国小商品城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的小商品贸易平台。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苏泊尔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摘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发展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力度大大增强。融资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偏好股权资本,而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偏低,这一现象有悖于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对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等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和说明。以及决定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 自从20世纪50年代MM定理诞生以来,资本结构问题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只有深入了解全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才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全局性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至今为止对于资本结构的解释有多种理论,譬如平衡理论和优序理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单独地作出解释。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为其生产经营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的组合。一般地人们将其特指为企业资产中股权与债务之间的相对比例。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佳资本结构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它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偿债和再筹资能力,决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成为影响公司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如下: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权益类科目差异相当大。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与西方国家差不多,大都在35%~43%之间,但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重高,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40% 以下,相应地,我国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相当低。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在筹集资金时,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视权益融资为首要途径,对于负债则过于谨慎,表现为上市后极力扩大股票发行额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为主,很少支付现金股利。 中外众多学者先后进行过大量有关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研究。由于处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水平相对偏高、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些特点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尤其股权融资偏好更是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但是,2002年沪、深两市100家样本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从融资行为动机角度证实了在目前中国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架构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是具有相对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这种融资方式普遍低效的事实。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不难看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 一)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1.融资顺序逆转, 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和西方有 效资本市场的融资顺序, 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与之几乎相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内源融资在上市

怎么分析公司资本结构

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资本结构 其计算公式如下: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项指标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资产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该指标数值较大,说明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较强,股东权益的运用越充分,但债务太多,会影响债务的偿还能力。 长期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比率是从总体上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是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资本结构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也是衡量公司财务结构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它是股东权益除以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固定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反映购买固定资产所需要的资金有多大比例是来自于所有者资本 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税前利润变 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 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 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 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用财务杠杆系数,需要考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以及企业所能达到的利润 率,如果企业的利润率大于财务杠杆系数,就可以通过增加负债已获得财 务杠杆利润,如果企业利润率小于系数,就应该减少负债

简析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及其相互关系

简析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并从资本结构着手,对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资本结构公司治理辩证统一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问题是两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是公司能够稳定高效经营的保证。而且,这两者之间本身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资本结构及其对公司的重要意义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组成成分及其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总资本价值的组成成分及其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中长期和短期的资本价值。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企业中长期资本价值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是指长期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对公司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例可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成本会比权益性融资的成本低,所以,企业可以在一定的风险要求下,通过提高资本负债率,达到降低平均资本成本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 其次,有效安排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当企业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即息税前利润增加时,税后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在这时提高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可更大幅度的增加股东权益。经营状况不佳时,通过降低负债资金的比例,可减少股东损失,降低财务风险。 第三,合理安排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某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V=B+S。式中:V——公司总价值,即公司总资本的市场价值;B——公司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S——公司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 上述公式清楚地表达了按资本的市场价值计量反映的资本属性结构与公司总价值的内在关系。因此,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 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