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及减排效应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孟津县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及减

排效应

河南理工大学

“关爱母亲河,文明生态行”调查服务队

2010年9月5日

洛阳市孟津县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生态现状及减排效应调研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关爱母亲河,文明生态行”调查服务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湿地的环境状况也不断恶化,河南理工大学“关爱母亲河,文明生态行”调查服务队奔赴洛阳市孟津县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关爱母亲河”为主题进行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通过调查走访、现场采样、详实记录等方式了解了黄河流域湿地的地貌概况和成因构造、黄河湿地的环境状况、黄河湿地生物种类、黄河湿地经济作物、黄河水质、黄河湿地开发等相关情况,并调查湿地的固碳减排功能。调查走访期间,积极向当地村民、市民、游客宣传环境和生态保护知识,建议他们生产生活尽量节约、合理施用农药、保护好鸟类,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返校后,队员就了解到的湿地相关情况在焦作市人民广场、龙源湖公园进行了湿地和环境保护宣传,倡导更多的人关注湿地环境,保护湿地环境,从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关键词】孟津县国家及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固碳减排

调查宣传

1 引言

本次调查实践以调查孟津县国家及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研究湿地固碳减排效应为目的,实地走访调查孟津黄河湿地的分布、植被、水域及生物群落等自然状况资料和收集资料以获得湿地附近城市(孟津、洛阳等)的环境状况,通过调查研究孟津黄河湿地的生态效益,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研究湿地的碳汇效应以及湿地对周边城市(孟津、洛阳等)在减排方面的作用(横向),再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对湿地进行环境、水文、及生物方面的研究, 根据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运用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作关于湿地保护以及湿地潜在的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相关宣传单页进行宣传,以便研究得出一些有关更好的保护湿地、增强湿地减排效应和对湿地的建设发展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建议,并将其反映

给当地的相关部门,用于湿地以后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对湿地的生态研究,肯定湿地的巨大的生态效益,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这不仅有助于城市环保部门以一种新的理论方式去研究城市的减排工作,而且可以更好地减少排放量,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以下,以实现湿地科学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2 孟津县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

2.1 地理位置

河南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地理坐标在北纬34°47'-34°57',东经112°12'-112°49'之间,东西长59公里,南北宽0.5-5公里,是以保护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与三门峡库区、洛阳吉利保护区合在一起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气候

保护区总面积15000公顷,其中核心区4500公顷,缓冲区3500公顷,实验区7000公顷。保护区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季风环流影响明显,气温、降雨、刮风等随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干旱,降雨多集中于夏秋。

2.3 水文

自然保护区属黄河流域,黄河自西新安县向东流入巩义市,全长59公里,流径白鹤、会盟两镇。王良乡的河清以西属山谷性河流,水流湍急,纵坡约0.1%左右;以东属平原性河流,水流缓慢,纵坡约0.05%左右,最大流量17800m3/秒,最小11.7立方米/秒,正常年份平均流量946立方米/秒,流速1~2米/秒,平均年径流量达到443亿立方米,河中及岸边有大小滩涂十多个。

2.4 鸟类资源

据以往调查资料了解,在1995年1月14日至2000年2月15日的一次调查中,经过5年419工作日的野外连续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

种,隶属于16目42科。其中鸭科21种占14.6%,鹰科12种占8.3%,鹭科10种占6.9%,鹬科10种占6.9%,鸥科8种占5.6%;鹤科5种,鸠鸽科5种,啄木鸟科5种,秧鸡科4种,翠鸟科4种,鸻科4种,鸦科4种,隼科3种,雉科3种,杜鹃科3种,鸱鸮科3种,燕科3种,鹳科2种,反嘴鹬科2种,鹡鸰科2种,伯劳科2种,卷尾科2种,鸫科2种,山雀科2种,文鸟科2种,鹀科2种,鹈鹕科1种,鸬鹚科1种,鸨科1种,鹮科1种,雉鸻科1种,燕鸻科1种,雨燕科1种,戴胜科1种,鹎科1种,黄鹂科1种,鸟科1种,莺科1种,秀眼鸟科1种,雀科1种。

3 研究简史

对孟津县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大多数是调查孟津黄河湿地的分布、植被、水域及生物群落等自然状况,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不过对其减排效应的研究很少。

众所周知,甲烷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近期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湿地既是CO2的汇也是CH4的重要来源,尽管芦苇湿地是CH4的重要来源,但其对CO2具有较强的碳汇作用,综合来看芦苇湿地的仍是温室气体的净汇。国内研究发展也较快,如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我国递交了一份《湿地碳汇功能》报告,报告总结分析了全球数十个被研究的湿地资料显示,全球的自然湿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4%,但其碳汇功能竟与占全球面积七成的海洋相当。所以,湿地弥足珍贵,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湿地被誉为城市减排的天然“助手”。但是,研究仅是分析湿地的现状及影响,而对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确定合理的湿地开发模式缺乏细致综合的研究。

4 孟津县国家级黄河湿地保护与固碳减排

许多研究表明,湿地是具有高净碳汇的陆地生态系统。据研究报道,中国各湖泊湿地的年碳汇速率介于0.03-1.2tC hm-2.a-1,沼泽湿地的年碳汇速率介于0.25-4.4tC hm-2.a-1。这些均表明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通常要大于沙漠、温带森林、草原等其它生态系统碳汇能力(0.02-0.12tC hm-2.a-1),故固碳潜力也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