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集中供热发展的展望(doc19)(1)共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集中供热发展的展望

北京市热力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以集中供热为主的大型一类企业,主要为首都党政军和国家机关、各国驻华使馆、公寓、教科文等大型建筑、工业企业及居民生活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热力公司在供热发展、生产运行、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较大的发展,截止1998年,供热能力近5000MW,集中供热面积3800万m2。

一、北京集中供热的回顾

集中供热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一百五十多年以前,早在1845年,伟大导师恩格斯就预见到分散的取暖形式必须被集中供热代替。他说:“就拿取暖来说吧,不知浪费了多少劳动和物质,每个房间必须有一个大火炉,每个火炉必须分别生火,添煤和照顾;必须把燃料送到每一个房间,而炉灰还得加以清除,可是像目前的一些大的公共建筑物,如工厂、教堂等,装置一个巨大的总的取暖设备,比如用一个发热中心和一些蒸汽管子来代替这些单独的火炉,那是多么简单和便宜。”我们现在的集中供热就是用这样一种形式,通过管道把热能输送到每一个建筑物、每一户中,减少了人口稠密地区的污染,提高了室内的舒适程度,这是人类的一个进步。

北京集中供热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苦奋斗、竞争发展的历程。回顾四十一年的历史,北京热力公司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8年至1965年。

北京市集中供热最早开始于1956年。1956年,党中央成立了都市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北京市的总体建设规划,其中专门制定了北京的热化方案。根据这一热化方案,1957年开始筹建北京第一热电厂,同时开始修建两条热力管线,一条是直径400mm长7.2公里的蒸汽管线;一条是直径500mm长6公里的热水管线,并建成了11座热力站,当年年底供热面积为2.75万平方米,从而拉开了北京城市集中供热的序幕。1958年8月,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成立。1959年,为配合建国十周年,北京市建成了东起八王坟西至民族饭店,长达10公里,管径为700mm的热水网长安线,当年供热面积达到61.15万平方米。同时建成蒸汽管网的多条干线开始向化工区供热,从此北京市的集中供热开始形成规模。

从1958年至1965年,由于集中供热刚刚开始,属于初创规模不大,管理也比较单纯,主要管理几条供热管网和为数不多的热力站,因此也称为单纯管理阶段。供热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1965年至1979年底。

1965年,为弥补北京第一热电厂蒸汽供应不足,公司开始筹建第一座热源厂双井蒸汽厂,国家投资630万元,装机6台蒸发量为每小时30吨的燃煤链条锅炉。1966年蒸汽厂建成投产,季供汽量30万吨蒸汽,使北京市集中供热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69年民用集中供热面积204万平方米,外供蒸汽为820吨/小时。1969年至1976年集中供热发展基本停顿,至1976年公司的供热面积增加了147万平方米,供热总面积为350万平方米。1976年北京第二热电厂开始修建,电厂南线与北线于1977年动工,南线管道直径800mm,沿着前三门大街往东,北线管径最

大1000mm,是从白云路向北至燕京饭店,向东与民族饭店前的第一热电厂管网相连,全长14公里。至1979年底,公司供热面积为509万平方米。

在这十年里,公司发展处于管理热源、供热管网和用户的阶段,并逐步积累了管理集中供热系统的经验,培养了自己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

从1980年开始至今,热力公司进入综合发展阶段。

1981年,北京第二热电厂的供热面积为312万平方米,当年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为646万平方米。1982年,热力公司开始筹建左家庄供热厂,随后陆续建成了左热东干线和西干线,1985年建成投入运行,共投资7800万元。至此,北京市集中供热热源厂的布局基本形成,同年集中供热面积达916万平方米。

1988年开始兴建方庄供热厂,装机容量为10台29MW/台的热水锅炉,总供热能力290MW,没有自发电,是扩建方庄小区配套的供热厂,1989年投入运行。

位于北京市西部,距西三环17公里的石景山热电厂于1986年建成投产发电,但外部供热管网由于市政府财政紧张,没有建成。1990年市政府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建设供热管线。经世界银行专家评估后,同意将此项目列为北京城市环保项目贷款,代款金额5400万美元。项目内容主要为建设直径1200mm管网20公里、中继加压泵站2座、双榆树供热厂。国内配套资金部分由市政府解决。

1991年10月石热供热管网开始建设,1992年3月15日,长20公里的供热管网全面开工,同年10月建成试运行,当年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1993年又建设了两座热网加压泵站,达到了外供热至696MW的供热能力。

进入90年代,城市东郊地区建设迅速发展,为缓解东部地区供热紧张的状况,1994年市政府同意扩建左家庄供热厂,安装四台容量为29MW的热水锅炉,可增加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对外供热,得到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华能北京热电厂是华能集团和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城市热电工程,该厂一期装机容量650MW,民用供热总能力1349MW,工业蒸汽每小时500吨。厂内建设由华能集团负责,厂外供热管网由我公司负责建设。至1998年底,华能北京热电厂市内供热管网工程已完工。这项工程热水输配干线24.96公里,蒸汽输送干线4公里,最大的热水管网管径1400mm,蒸汽管径1000mm,是目前国内口径最大的供热管网。目前,华能北京热电厂蒸汽管网已完成试运行,从今年冬季开始将对外供热。

双榆树供热厂是与石景山热电厂配套的尖峰锅炉房,由公司自己负责建设。原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有双榆树供热厂这个项目,但建成时间没有确定。在市、局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过程中,经过世界银行的专家评估,认为石景山热电厂对外供热能力的696MW在一年中几乎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里发挥不出最大的供热能力。按合理的规则,应该在热网中建设一座与之相配套的尖峰锅炉房,以使石景山热电厂发挥出最大的供热效益。经过北京市政府商议,决定提前建设双榆树供热厂,把双榆树供热厂作为石景山热电厂供热系统的尖峰锅炉房,增加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这样石景山热电厂的最终供热能力就从原来的696MW增加到1044MW,供热面积从原来规划的1000万平方米增加到1500万平方米。目前,双榆树供热厂及外网管线已经建成,进行了试运,今年冬季可对外供热。从1997年开始,为改善首都环境,根据市政府指示、公司贷款1亿元人民币,先后对左家庄供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