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_李振福

合集下载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分析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分析

的商 业 开发 与利 用 极 为不利 。[ 1 - 4 ] 本 文对 北极 航 线 的通
航安 全 因素 进行 具体 分析 。
1 北 极 航 线 现 状
据北 极 理 事会 各成 员 国 的不完 全 统计 ,包括 亚 欧 之 间 的北太 平 洋大 圆航 线 中经 过 阿 留 申群 岛附 近 的船
目前 , 从 摩 尔 曼 斯 克 港经 巴伦 支 海 、 喀拉 海 、 拉 普
捷夫海 、 东 西 伯利 亚 海 、 楚科奇海 、 白令 海 峡 至俄 国远 东 港 口已经 开辟 了季 节性 海上 航线 :从 摩 尔曼 斯克 港 到 挪威 的斯 瓦尔 巴群 岛 、冰 岛的 雷克雅 未 克 和英 国 的 伦 敦等 欧洲 航 线也 已通 航 。加 拿大 地 区的 西北 通道 冰
俄 罗斯 、美 国和加 拿 大北部 沿 海一 年仅 有几 个 月 的 时 间 能够通 航 。即使在 短暂 的通 航期 内 . 某 些航 段也 必需 靠破 冰船 开道 方 可航行 。 统计 发 现 .北极 地 区海 上 交通 事故 主 要发 生在 挪 威北 部 海岸 ,围绕 阿 留 申岛链 和 白令海 沿 拉布 拉 多海 岸 、加 拿大 哈得 逊海 峡沿 岸 ,冰 岛和法 罗 群 岛周 围地
也 占有很 大 比例 。海 上 事故 并 没有 出现 严 重 的季节 性
分布, 2月 、 7月 和 1 0月 事故 发 生最 多 ,但 不代 表发 生
随 着 全球 变 暖 ,北极 航线 商业 通 航 的 可能 性越 来
越大 , 全 世 界对 北极 航 线 也越 来 越 关 注 。2 0 0 9年 北 极 航 运评 估 报 告 ( AMS A 2 0 0 9 ) 中的数 据 显 示 , 2 0 0 4年 , 有

北极航线 航程缩短 改变世界

北极航线 航程缩短 改变世界

北极航线:缩短航程改变世界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

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线,它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部分:绕过西伯利亚北部为东北航道;绕过加拿大北部的为西北航道。

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的航线。

北极航线由于长年由浮冰覆盖、又极其寒冷、环境恶劣,致使一直无法正常通航。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开发北极航线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有的甚至还企图将其划入本国的领海,以便及早掌握丰富的交通和自然资源。

这一新的国际战略通道的形成,将使世界贸易和战略格局产生重大调整。

1北极航线将大大缩短东亚至西欧和北美的航线与传统习惯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航程大大缩短,降低航运成本,将西欧、北美、东亚三大经济区紧密快捷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不受船型、通航能力的限制,因此北冰洋的通航必将使全球的航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此外,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而全球能源供给量不断减少的态势日益严峻。

北极被视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能源宝库,因此北冰洋的开通为全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舞台,同时也将进一步加速北冰洋航道的开发和利用。

北冰洋的通航同样对我国的航运市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减少我国目前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资源贸易机会。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北极航线开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艘集装箱船投入远东(上海)——西欧(汉堡)航线的运营。

该船的基本数据如下:船长295米、宽32.2米,吃水13.5米,载重7600吨,可装载5000TEU (以满载为例),船上工作人员(含船员)共23人,船员日薪合计12500元-20000元,以24节航速行驶,主机耗重油约40吨/日,辅机耗轻油约2吨/日,国内目前重油油价为约500美金/吨,折合人民币约为3173(1美金=6.345元)元/吨,轻油油价约为800美金/吨,折合人民币约为5076元。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李振福
【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032)001
【摘要】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在使用"五力模型"分析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动力机制和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当采取的地缘政治策略,即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海权;努力构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制定北极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问题危机处置预案等.【总页数】6页(P13-18)
【作者】李振福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0;F50
【相关文献】
1.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能量地形仿真 [J], 李振福;闵德权;马玄慧
2.日本海洋国家战略与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研究 [J], 李振福;何弘毅
3.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格局演变研究 [J], 李振福;刘同超
4.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北极航线安全机制研究 [J], 刘同超;李振福;梁珊珊
5.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J], 李振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极航线,重塑已经开始——访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

北极航线,重塑已经开始——访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

高端访谈 Top Talk本刊记者 薛龙玉北极航线,重塑已经开始—— 访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教授近年来,全球变暖步伐明显加快,北冰洋冰层亦随之加速融化,北极科考数据显示,极有可能在2050年出现夏季无冰状态,连接东北亚与北美、北欧的新的海上航线有望开通。

那么,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世界格局以及国际海运格局将发生哪些改变?中国海洋强国战略针对北极航线应做出哪些思考?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北极航线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首席专家、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教授。

记者:北极航线的开发现状如何?李振福:从目前来看,北极航线的航线利用、资源开发、破冰技术开发程度还较弱。

北极航线的过境货运船舶类型主要包括油轮、化学用品运输船、杂货船、散货船以及冷藏船;货物类型包括杂货、散货、冷藏食品、石油产品、金属制品、煤炭、器械等。

受通航环境以及破冰能力的影响,北极航线开发程度较弱,尽管货运总量呈持续增长,但多为俄罗斯北方海沿岸运输,过境运输量极少,北方海尚不具备国际过境运输通道的特征。

线的运营将为收集海冰情况、航道条件、通导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对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极地考察、科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记者:北极航线将对我国海运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李振福:北极航线不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国际运输网络和全球贸易格局,更会对中国的港口航运、海洋经济贸易、海洋船舶制造、海洋石油开发等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提高我国海运安全性和经济性。

北极航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高规格的船舶技术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海盗和恐怖分子袭击的可能性。

同时,北极航线将改变中国沿海港口区位条件,其吸引货源的能力也会提高,进而扩大港口的腹地范围,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陆进出口货物对于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选择,进而促进中国内陆运输网络的发展。

同时,北极航线通航后,将会推动沿海地区加快油气码头建设,促使油品储存、运输、加工等相关产业向其周边集聚,进而推动海洋交通运输发展。

北极航线问题的KIEA方法研究

北极航线问题的KIEA方法研究

北极航线问题的KIEA方法研究李振福【摘要】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针对在处理北极航线问题中遇到的复杂和异常的现象,提出利用管理技术中进行定性分析的KJ法和ISM法以及可拓层次分析法(Extension 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诊断,理清了决定北极航线问题的主要因素.可拓层次分析法是基于可拓集合理论,研究当相对重要性程度不确定时如何构造AHP判断矩阵的方法.在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进而讨论了3种方法相结合的优点及应用的局限.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北极航线问题现状,发现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帮助实施.【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09(000)012【总页数】7页(P124-130)【关键词】北极航线问题;KJ法;ISM法;可拓层次分析法【作者】李振福【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2.1+5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

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线,它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部分:绕过西伯利亚北部为东北航道;绕过加拿大北部的为西北航道。

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的航线。

北极航线由于长年由浮冰覆盖,又极其寒冷、环境恶劣,致使一直无法正常通航。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开发北极航线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有的国家甚至还企图将其划入本国的领海,以便及早掌握丰富的交通和自然资源。

北极航线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引发了关于北极航线争端的国际问题。

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

人类目前尚未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大约有1/4分布在北极地区,数量至少100亿t;其次,在未来50年里,北极航线很可能会对目前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航线形成挑战。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的利 益 争 取 提 供 支持 。
关键词 : 路运输 ; 极航线 ; 极航线问题 ; 水 北 北 国际 5 D 9 . 文献标志码 : A
Ob t c e o Chi sa lst na’ r i i a i n i he I e na i n lAr tc S Pa tc p to n t nt r to a c i Ro t e h nim n u e me s r s u e M c a s a d Co nt r a u e
LIZh T f el u —
( le e o a s ora i a a e n ,Da in M a ii Co l g fTr n p t ton M n g me t la rtme Uni e st v r iy,Da in 1 6 2 la 1 0 6,Ch n i a)
第 3 2卷 第 2期
20 0 9年 6月
中 国 航

Vo . 2 No 2 13 .
N AV I ATI G ON OF H I C NA
Jn 09 u .2 0
文 章 编 号 : 0 0 4 5 ( 0 9 0 —0 9 —0 10 — 6 32 0 ) 2 0 8 5
中国参 与 北极 航 线 国 际机 制 的障碍及 对 策
李振 福
( 大连海 事大 学 交 通运输管 理学 院 , 宁 大 连 1 6 2 ) 辽 1 0 6
摘 要 : 极 问题 的焦 点 是 北 极 航 线 权 益 的 竞争 。北 极 航 线 问 题 因 为 北 冰 洋 的融 化 预 期 和 随 之 而 来 的 巨 大 利 益 , 北
北 极 航 线 是 连 接 太 平 洋 北 部 与 大 西 洋 北 部 的最

北极治理研究:主体对象、模式路径、评价与展望

北极治理研究:主体对象、模式路径、评价与展望

但在具体目标、形式等方面存有差异。
住民组织的从属地位,他们在北极事务中的决定
美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其竞 权仍较低。因此,他们仍无权决定北极治理的国 争优势,保持“领导地位”。[9][10]其中,国家安全、 际走向。[25]对于域外参与者而言,原住民的知识
经济利益、能源开发与安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可以帮助确定研究的重点领域,理解自然界及其
202104 No04,2021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
2021年 4月 Apr.,2021
北极治理研究:主体对象、 模式路径、评价与展望
李振福1,韩春美2,张琦琦1
(1.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全球变暖和北极海冰融化,导致北极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国内外学者针对北极治理展开了大量的 研究,涵盖北极治理的主体、对象、模式、路径等方面。通过分析发现,伴随北极问题全球化发展态势,北极治理主 体日渐多元,北极治理对象由域内自然问题向全球北极自然与社会问题转变。针对北极治理模式与具体路径的 探讨,不同学者各持己见。北极治理的研究虽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未来还需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背景 等方面进一步突破,丰富北极治理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北极有效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北极治理;全球化;多元主体;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1)04-0034-10
伴随 全 球 气 候 变 暖,北 极 海 冰 消 融 加 剧,北 极环境、航道、资源地缘等问题日渐凸显,北极逐 渐展向全 球,[1]逐 渐 由 专 注 于 能 源 开 发、资 源 开 采等安全区域转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象征性顶 点区域。北极问题由北极区域公共问题转向全 球公共问题,北极问题治理水平事关全球治理成 效和北极 可 持 续 发 展。 在 “人 类 共 同 遗 产 ”原 则 下,北极治 理 应 遵 循 一 定 的 法 律 路 径,[2]而 北 极 由“边缘军事战区”已经转变为“地缘政治博弈区 域”,由“被动客体”转变为“活跃主体”,步入“以 管辖权冲 突 为 特 征、以 自 然 资 源 开 采 为 核 心、以 全球性大国为主角的‘大竞争’时代”。[4]众多公 共问题逐渐显现,北极问题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 明显。区域角度,北极治理是国际社会为实现北 极“善治”,追 求 北 极 地 区 和 平 稳 定、安 全 与 可 持 续发展目 标 的 过 程;[5]全 球 角 度,北 极 问 题 是 当 前国际法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关涉区 域治理规则体系在未来的演化方向,需要国际社 会重点关 注,同 时,实 现 北 极 善 治 将 直 接 关 乎 北 极地 区 未 来 发 展,间 接 关 乎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北极航线货流的现在和未来

北极航线货流的现在和未来

北极航线货流的现在和未来李振福【期刊名称】《中国船检》【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29-31)【作者】李振福【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在北极航线开通的背景下,北极航线将成为未来国际海运新的聚集地,是改变世界海运格局的推动力。

分析北极航线的货流的现在和未来,能为我国合理利用北极航线,与北极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同时,北极地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备,分析北极航线货流结构也能明确北极航线未来对中国的能源通道价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货流受俄罗斯国内需求影响较大目前,俄罗斯的北方海航道是东北航线的主体部分,其货流数据可代表东北航线货流状况。

据北方海航道信息局统计数据,通过东北航线的船舶有油轮、干散货船、LNG船、渔产品(捕鱼、冷冻)船以及杂货船。

从总体来看,2011年到2014年中,通过北方海航道的商船数量在2011年到2013年保持持续增长,体现了东北航线开通的潜力。

另外,随着海冰的融化,东北航线的经济性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重视,同时俄罗斯喀拉海能源的开采需要运送到欧亚能源需求地,多方面原因导致通过东北航线的商船数量有所增长。

而2014年却有所降低,通过国际环境分析,主要是由于乌克兰危机导致了2014年起西方开始制裁俄罗斯,埃克森美孚公司撤出了与俄罗斯能源公司Rosneft的喀拉海钻油合作项目。

同时,俄罗斯与欧洲国家贸易联系有所下降,综合导致了2014年通过北方海航道的船舶数量不增反降。

从具体船型来看,其变化不尽相同:油轮是东北航线通过商船的主要船型,油轮数量在2011年到2013年从17艘增长到31艘,而在2014年降到26艘,体现了西方制裁对东北航线能源运输的重要影响;干散货船2011年到2013年变化不大,2014年直接降到了1艘;LNG船只在2012年出现过,可见东北航线LNG运输尚未兴起,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渔产品船2011年有6艘,2012年到2014年最多只有1艘,可见渔产品发展潜力小,未来在北极航线货流中将仅占据极小部分;而件杂货船舶则保持着增大的趋势,在2014年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后反而增长到14艘,而通过件杂货船出发到达港口分析,发现杂货船装载到达港几乎都是俄罗斯北极港口,可见件杂货运输基本上是俄罗斯国内运输。

北极航线 中国的机会和挑战

北极航线 中国的机会和挑战

北极航线:中国的机会和挑战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北极与南极不同,除拥有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外,还具有重要的交通价值(空中和海上航线)。

其中的海上航线——北极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航线,但因地处北极,气候寒冷,一直无法全线通航。

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航线的全线通航成为可能,加之北极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北极因此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

对于中国来说,在北极航线问题上既存在着机会,也面临着威胁。

1中国北极航线问题面临的机会(1)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我国对外航运和贸易的经济利益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劳动密集型经济领域拥有欧美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我国有些领域还需进口欧美国家的技术产品。

随着我国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欧美高科技产品的配件生产任务逐渐转向中国,然而这都得靠完善的物流进行支撑。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当今时期的物流业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分拨路线过长的问题,企业的物流成本仍然无法得到真正的有效控制。

根据2009年的最新计算和预测,夏季北冰洋海冰全部融化的状况将在10年内出现,比原来估计的要早30年。

届时,一条跨越北冰洋的“海上高速公路”将形成,进一步缩短欧洲与太平洋沿海地区之间的距离。

中国通过北极航线到达北美和欧洲的航程都将缩短,但幅度不一。

从我国东部港口出发,通过北极航线的西北航线到达北美东岸的航程,与穿过巴拿马运河航线的航程相比将大大缩短(图1)。

图1 中国沿海诸港最便捷的远洋航线与北极航线海运里程差从我国东部港口出发,通过北极航线的东北航线到达欧洲的航程,相比于经由红海和地中海航线的航程也有很大程度的缩短。

以上海港为例,上海到北海、波罗的海、欧洲西部等地港口的航程将缩短四分之一,上海以北的港口则可缩短近二分之一的航程。

当今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依赖海运,如果2020年中国的外贸总额达到5.3万亿美元,那么海运运费将在5300亿美元左右(中国海运运费通常占外贸总额的十分之一),由此可预测利用北极航线可节省614~1468亿美元。

北极航线促进航运影响中国

北极航线促进航运影响中国

北极航线促进航运影响中国北极航线:促进航运影响中国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线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打通对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目前,在环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好望角,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航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利益。

如日本的集装箱从横滨到荷兰的鹿特丹港,经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经苏伊士运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样的船舶采用北极航线,则仅需15天就可以到达。

此外,北极航道一旦开通,还可减轻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日益严重的拥堵,避开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

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

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

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1北极航线开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航运对于地处西北太平洋的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方面具体地影响到我国沿海城市发展及其经济的战略布局。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处于东亚贸易的核心位置,出口量和进口量巨大,这些进出口货物绝大多数通过海运方式进行流通。

因此,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成为连接东亚、北美和西欧的新的海上通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海运距离,给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北极航线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

北极航线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

北极航线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作者:李振福李漪来源:《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北冰洋冰层的加速融化,引发了世界对北极航线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尤其是北极航线全线贯通之后,将会对当今世界航运网络格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内涵和现状,随后讨论了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北极航线通航后对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影响和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北极航线;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纵观历史,重要的航线、运河开通,如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都会对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演变起到重要影响。

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层正加速消融,北极航线的各类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北极航线作为未来的重要航线,必定对未来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北极航线问题包含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是跨学科、综合性、模糊性、动态性的复杂问题,涉及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等众多学科。

陆俊元以地缘政治格局概念为基础,提出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分析方法,进而分析了冷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认为其受到资源、经济、航运、环境、战略、安全等领域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式结构[1];今参分析了中国受到的北极航线机遇和挑战,认为中国高纬度港口有机会发展成新航运中心,但也面临着国际竞争[2];李振福指出中国在北极航线问题上机遇与威胁并存,进而提出了中国应对北极航线问题的国家战略以及航运企业策略[3],结合SWOT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讨论了中国在北极航线问题上的战略地位,认为应当采取“争取战略”,找准恰当的介入时机,积极参与制定北极航线问题协调机制[4];张侠等计算了中国经由北极航线的远洋航线航程和成本,认为应充分考虑北极航线对中国国际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前瞻性战略举措,合理开发利用北极航线资源[5];白春江等介绍了北极航线的现状及其通航可行性,认为北极航线对中国航运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国家间科考交流合作,构建完整框架体系以保障北极航线安全通行[6];李树军等从海图投影、制图资料、专题符号、海图分幅等4个方面研究了编制北极地区航海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7];何剑锋等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的北极航线科学考察情况,分析科考行为背后的各国北极策略,并提出中国北极科考的相关建议[8]。

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_李振福

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_李振福
[11 ] 颈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Pietria 等 ( 2008 ) 提出可增 加法律约束如制定北极运输和环境管理协议 ( ASE-
。 张侠等 ( 2013 ) 认为, 北极航线
将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航线存在潜在的竞争 关系, 与传统航线相比, 北极航线具有突出的时间优 , 势和成本优势, 若未来征收“航海碳税 ” 北极航道 集装箱运输的相对低速航行将会使其优势更加明 [20 ] 显。 其次, 北极航线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缩短国际间的海上运输距离进而影响货运量的 分配及贸易格局。万征等( 2005 ) 通过分析北冰洋的 现状和未来, 认为北冰洋航线一旦贯通将会大大缩 减三大洲之间的航线距离, 并提出在北极构建物流 平台将导致物流格局的变化, 带来第四方物流商机 [21 ] 和其他的辐射效应。 对于北极航线的集装箱航线 运输, 徐骅( 2013 ) 研究了在固定航次周期且无破冰 船协助的情况下, 低速航行对东北航道集装箱运输
张欣波2013综合了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对北极航线运力的预测数据提出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会削弱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为亚欧航运提供替代选择2013从运输成本和资源地理优势的角度提出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将有望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中心航线认为北极航线将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航线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具有突出的时间优势和成本优势若未来征收航海碳税北极航道集装箱运输的相对低速航行将会使其优势更加明其次北极航线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缩短国际间的海上运输距离进而影响货运量的分配及贸易格局
第 13 卷
第4 期
2014 年 8 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北极航线 战略要冲 黄金水道

北极航线 战略要冲 黄金水道

北极航线:战略要冲黄金水道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近30年来,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快速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连接东北亚与北美、北欧的新的海上航线有望开通。

由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全球最大的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其开通可能是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格局,甚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

海上运输对于国际货物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洲际间的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

海运航线充当了世界货物运输最大的走廊,对于中国更是如此,海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总量。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海运。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使中国除现有东向太平洋航线、西向大西洋航线外,增加一条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更为便捷和安全的航线。

同时,得以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

所以,北极航线将会是未来全球的“黄金水道”和战略要冲,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1北极的自然状况北极地区(Arctic Regions),是指北纬66°33′,即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主要包括北冰洋、格陵兰岛与冰岛环绕的岛屿,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方大陆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为1470万平方千米,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也最浅,平均深度约为1200米,其最深点是南森海盆,深度约为5449米。

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四周环绕着欧洲、亚洲、北美洲,经挪威海、格陵兰海、巴芬湾连通大西洋,经白令海峡连通太平洋。

北冰洋包括7个附属海域,即挪威海、巴伦支海、格陵兰海、白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波弗特海(见图1)。

图1 北冰洋地图北极的环境和气候特征与南极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首先,北极没有南极寒冷。

北极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比南极高25℃;其次,北极的夏季更潮湿多雾,原因是北冰洋湿度大,而夏季气温又偏高。

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_李振福

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_李振福
[ 1]
律与趋势 。 这一步骤的任务是对扫描分析中发现 的变化进行连续监 测 , 从中识别出 变化的规律或 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 ; 第三步为预测 , 即对事物在 未来可能的变化作出推断 ; 第四步为评估 , 即在作 出预测之后 , 还要评估事物未来的 变化对企业会 产生哪些影 响 。 一般说来 , 任何事 物对企业的影 响都是双重的 , 既有有利的一面 , 也存在不利的一 面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机遇和威胁 只是同一事物 的两个方面 , 当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全部影响时 , 威 胁也可能会被转化成为发展的机遇 。 如果只是片 面地看到事物的变 化的有利一面 , 那么机遇也不 过是一个诱人的陷阱而已 。 ( 二) 层次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 法 ( A n a l y t i cH i e r a r c h yP r o c e s s , 缩写 为 A H P ) 是美国匹兹堡大学 T .L .S a t t y 教授提出 的一种将量化困难的复杂的定性问题 ( 如人们的 主观感受等 ) , 在严格的 数学运算基础上定量化 , 并对人们所做判断的一致性程度进行科学检验的 实用决策方法 [ 2] 。 A H P 法充分反映了人们思考问 题的方式 , 具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 较完备的数学 背景 。 通过两种方法的有 机结合 , 不仅能使复杂 的问题变得清晰 、有层次 , 还能将所发现的问题定 量化 , 进而找出问题的关键 。 A H P 法体现了求解复杂问题的分解 、 判断 、 综 合的整个过程 , 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 、决策过 程得以系统化 、数量化 。 由于 A H P 方法的计算步 骤为大家所熟知 , 故不赘述 。 ( 三) S WO T 分析方法步骤 1. 组织实施小组 小组成员 10 人左右 , 要求 小组成员对所 要解决的问题都能持关 心的态度 , 并保证持有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员进入小组进行认 真 、且富有成效的讨论 。 2. 确定系统要素 ( 指标 ) 用 P E S T 方法动态 分析北极航线问题 的外部环境因素 ; 由实施小组 确定中国面对北极航线问题的内部结构要素 ( 指 标) 。 3. 使用层次 分析法 确定各 项要素 ( 指标 ) 的 权重 4. 计算优 势 、劣势 、机 会和 威胁 量化 值 首

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

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

2020年 第10期海洋开发与管理3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李振福1,王紫荆1,韩春美2(1.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大连 116026;2.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 大连 116026)收稿日期:2020-02-16;修订日期:2020-08-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通实力 研究 (19F Z Z B 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东亚历史海域研究 (18Z D A 20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 F C 142706).作者简介:李振福,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摘要:为对北极地区进行更深入和更细致的探索,助力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和开发利用北极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北极问题展开研究㊂文章梳理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分别从来源㊁应用和展望等方面对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㊂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主要包括渐进决策理论㊁地缘政治理论和地缘势理论㊁通权论和 通实力 理论㊁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以及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方法㊁定量分析方法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多学科交融的新型方法;基于相关理论和方法尚缺乏纵向支撑㊁系统体系和量化分析的现状,未来北极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研究体系增强系统性㊁学科交融㊁研究理论富于实用性以及研究方法融入更多量化分析㊂关键词:北极;北极事务;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学科交融中图分类号:K 901.4;G 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0)10-0003-09T h e o r i e s a n dM e t h o d s o fD o m e s t i cR e s e a r c ho nA r c t i c I s s u e sL I Z h e n f u 1,WA N GZ i j i n g 1,H A NC h u n m e i 2(1.C o l l e g e o f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D a l i a n M a r i t i m e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6,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P u b l i c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t h eH u m a n i t i e s ,D a l i a n M a r i t i m e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o m e s t i cA r c t i c r e s e a r c h t h e o r i e s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d t h e i n c r e m e n t a l i s t p o l i c y -m a k i n g t h e o r y ,t h e g e o p o l i t i c a l t h e o r y &g e o p l i t i c a l -p o t e n t i a l t h e o r y,t h e c o n n e c t i v e -p o w e rt h e o r y &t h e g e n e r a l p o w e rt h e o r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u b l i c g o o d st h e o r y ,p u b l i c v a l u e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o r y ,m u l t i -l e v e l g o v e r n a n c e t h e o r y a n d 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g o v e r n a n c e t h e o r y.B e s i d e s ,t h e m e t h o d s u s e d m a i n l y i n c l u d e d 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a sw e l l a s t h e n e w 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i n t e gr a -t i o nm e t h o d .B a s e do n t h e l a c ko f v e r t i c a l s u p p o r t ,t h e 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i n g t r e n do fA r c t i c r e s e a r c h w a s t oe n h a n c es y s t e m a t i co f t h er e s e a r c hs y s t e m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i t y o f t h et h e o r y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 m o r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s i s i n t o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K e y wo r d s :A r c t i c ,A r c t i c a f f a i r s ,A r c t i c r o u t e ,G e o p o l i t i c s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d i s c i p l i n e s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年0引言北极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地理条件,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学者瞩目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急速消融,北极航线的开发利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北极丰富资源的吸引力也日渐提高㊂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国不断推出北极战略,北极的国际战略地位不断攀升,关于北极问题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㊂作为近北极国家,我国一直致力于参与北极事务和维护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对北极问题的研究也引起国内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㊂目前我国学者运用多种学术理论和方法,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北极问题进行全方位㊁多角度的细致研究㊂理论和方法是实践的基础,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突破是深入研究北极问题的关键㊂因此,对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不容小觑,而目前国内针对北极问题的综述性研究均未对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㊂本研究在 中国知网 (C N K I)以 北极 为主题词,对社会科学㊁经济与管理科学以及哲学与人文科学类别下的中文期刊进行检索,不限时间跨度和期刊类别,并排除未使用明显理论或方法和无明显相关性的文献;对检索到的中文文献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和客观评述,并对其突破空间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㊂1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随着北极问题热度的不断攀升,相关文献数量不断增加,北极问题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㊂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涉及地理学㊁政治学㊁管理学㊁国际关系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㊂本研究列举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应用较广的理论,并系统分析其演进历程㊁具体内容㊁实践应用和未来展望㊂1.1渐进决策理论美国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基于实证的角度,从人类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批判继承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和有限决策理论的观点,提出较为实际㊁科学和妥当的渐进决策理论[1]㊂通俗来讲,渐进式决策即决策者采用渐进的方式对现有政策进行分析和修改,从而在稳定的社会中逐渐和稳步实现决策目标㊂该理论的应用应坚持按部就班㊁积小变大和稳中求变的原则㊂随着北极航线开发利用的日益发展,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断提高㊂我国是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国,对北极资源的需求十分强烈㊂但目前看来,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均存在一定的限制㊂奚源[2]以渐进决策理论为视角,研究我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和举措,并提出相关建议㊂渐进决策理论主张事务的运作过程必定有前后链接之处,其质变由量变引发,并强调稳定性是目标实现的基础㊂我国现阶段的北极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符合渐进式决策的模式,例如:我国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的身份突破种种制约,由浅至深,逐步拓宽北极事务的参与面,为开发利用北极资源提供基础㊂渐进决策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公共领域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基于该理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产生现实价值㊂北极问题是区域性公共问题,但其涉及的范围远超很多全球性公共问题,而目前渐进决策理论仅被应用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中㊂值得思考的是,由于渐进决策理论主张稳中求进,其所采用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就决定其并不适用于解决一些紧急问题(如环境的急剧改变)㊂因此,我国在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渐进决策理论的理念,在尊重北极国家的权利和政治等的基础上,遵循 积小为大 的原则,不断拓宽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与此同时,针对北极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和相应国家不断推出的北极战略,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采取更恰当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各类问题,从而推进我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㊂1.2地缘政治理论和地缘势理论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政治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之一,英国政治地理学家杰弗里帕克将其定义为以空间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和背景进行的研究㊂地缘政治理论从全球空间的角度观察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格局和政治关系,其存在的使命即为国家设计发展战略,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包括海第10期李振福,等: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5权论㊁陆权论和空权论等㊂ 冷战 结束后,北极的地缘政治局势发生快速而又巨大的变化,众多学者基于地缘政治理论对其特征进行分析[3]㊂李振福[4]通过梳理地缘政治的演进史,针对北极航线问题,提出地缘政治理论的假设前提和我国的地缘政治策略㊂随着北极丰富资源的逐渐显露,各国纷纷出台北极战略,北极的地缘政治问题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而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在解决北极这一具体区域性地缘政治问题方面略显单薄㊂相关学者开始将其他学科的理论融入地缘政治理论思想,并提出北极地缘政治研究的新型理论㊂李振福等[5]在系统梳理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中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提出地缘势理论:用 相对距离 刻画国际关系,即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演变是使彼此的 相对距离 趋于 最优 而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将地缘势理论在北极问题上进行实践验证,证明该理论的实用性,并提出地缘势理论有助于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研究的深入,也可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参考㊂深入研究北极的地缘政治问题,有助于明晰北极和近北极国家的国际关系走势,为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利用和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等提供借鉴㊂地缘政治理论属政治地理学说的理论,主张通过解决地缘政治问题来研究国际政治关系㊂现阶段该理论在地缘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已较广泛,面对日趋复杂的北极地缘环境,未来关于北极地缘政治的研究将更加深入㊂地缘势理论由物理学和国际关系学2个跨度极大的学科理论融合形成,2个学科虽有可交融之处,但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相关内容和应用的研究还不深入,其对于解决北极的具体区域性地缘政治问题仍缺乏一定的说服力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将不断具体化的地缘势理论与不同现实条件下的应用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强化该理论的科学性,以拓展其在微观北极地缘政治问题研究方面的应用㊂1.3通权论和 通实力 理论通权论是基于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和我国地缘政治思维而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地缘实践发展的新型地缘政治理论㊂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以陆权论㊁海权论和空权论为代表,究其本质,均是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且带有一定的霸权主义色彩,并不适用于我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时代目标㊂通权论以 通 为核心,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主张通过交流㊁沟通和合作,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地缘问题层面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㊂通实力 理论是结合通权论思想,继 硬实力 软实力 和 巧实力 之后提出的新理论[6-8]㊂ 通实力 是指国家利用自身的综合资源和能力,促进本国与本国㊁本国与他国以及他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互,进而形成互联共通的国际共同体,具有整体性㊁协调性和连通性等特征㊂ 通实力 理论是通权论的基础,前者强调对国家之间联通力的量化分析,后者则强调对全球优势区位的研究㊂通权论强调的陆㊁海㊁空㊁天㊁网的统筹发展以及开放网状地缘体系的形成有赖于 通实力 的落实㊂李振福等[9]阐述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与通权论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在通权论的指导下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的对策建议;通权论作为互利互惠的地缘关系理论,有助于指导我国的地缘战略实践,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困境突破和合作共建提供理论依据;基于 通实力 理论,我国可通过在政策方面加强对话㊁在金融方面搭建合作平台㊁在规则方面培养国际人才和在技术方面加强合作等方式,推进 冰上丝绸之路 的建设和发展㊂北极安全问题是北极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极具特殊性,北极航线的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㊂ 通实力 凭借其 通 的作用,可强化北极航线安全管理和提高北极航线安全水平㊂李振福等[10]系统分析 通实力 在北极航线安全建设中的应用策略,提出我国可通过强化自身的 通实力 水平,提高在北极航线安全建设方面的话语权,同时不断提高在北极航线安全建设㊁北极航线安全科技㊁中国北极文化和中国北极交通方面的 通实力 ㊂此外,李振福[11]依据 通实力 理论,提出 一带一路 建设的具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年体策略,即 一带一路 建设面临地缘环境复杂㊁基础设施不健全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阻力,我国必须增强自身实力和 通实力 ,助推 一带一路 建设的全面落实㊂通权论和 通实力 理论是北极问题研究的新理论,二者提出的时间较短,也未经过大量实践验证,因此理论内容较浅显,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认可度和科学性较传统理论有所欠缺㊂目前通权论仅应用于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研究,而 通实力 理论主要应用于北极航线安全和 一带一路 建设研究,二者的应用范围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理论应用价值亟须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提升㊂1.4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国际公共品理论是将 公共品 的概念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后演变而来的,根据公共品的供给范围,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全球性国际公共品和区域性国际公共品㊂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创造公共价值,强调公共管理主体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㊂北极的各项事务都具有公共特性,其中北极治理是重大国际公共问题,其解决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合作㊂我国是北极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应以创造公共价值为目标,为北极治理提供优势公共品㊂丁煌等[12-13]基于国际公共品理论,提出我国应成为 国际公共品提供者 ,强调自身对北极治理的贡献;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提出我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政策,即在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国须与北极相关国家加强沟通和合作,通过国际性媒体合理表达自身立场,努力提升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能力㊂北极问题是典型的区域性国际公共问题,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在北极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有利于汇集更多相关主体的力量,提高北极治理效率,同时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有力的工具㊂与此同时,北极作为国际公共品,其外部性问题以及北极相关国家在参与北极治理过程中的 搭便车 现象难以避免,且让所有的北极相关国家将创造公共价值作为参与北极治理的终极目标也并非易事㊂因此,试图通过各国合作的模式来创造公共价值,从而实现科学的北极治理仍较理想化㊂在未来的北极问题研究中,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须结合时代背景㊁扬长避短,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和开展北极研究发挥强大的助推作用㊂1.5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多层治理理论由治理理论衍生,最早被引入欧盟的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其核心思想即在治理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各层次中的多元主体基于其主体利益进行决策,强调治理的有效性和有序性㊂协同治理理论是在治理理论中融入协同学理论而衍生的新型理论,主张各子系统在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协同完成治理要求并使系统走向有序㊂孙凯[14]基于多层治理理论,从国际㊁国家以及次政府和非政府3个层面分析各行为体的行为相关性和北极治理机制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多层治理架构在未来北极治理中的可行性;朱宝林等[15]分析协同治理理论在北极治理中的可行性,并提出在该理论指导下我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对策,即我国作为北极利益攸关国,可以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依据,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北极治理,提高北极治理能力㊂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是以治理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新型理论,与我国主张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时代目标相契合,有利于实现北极治理的有效性㊁开放性和合法性,是对北极治理机制的新探索㊂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各国在参与北极治理的过程中仍带有明显的 封闭式 特点,而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均强调各国形成整体进行决策,虽科学性较强,但实现难度较大,治理体系的架构仍须不断探索和实践㊂2北极问题研究的方法国内学者广泛运用各种方法对北极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北极问题的基础㊂目前我国学者所采用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方法㊁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同时不乏多学科融合的新型方法㊂2.1定性分析方法人类对北极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且北极的地第10期李振福,等: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7理条件极其复杂,发展趋势难以预测㊂从宏观层面对北极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整体态势分析是开展北极问题研究的首要任务㊂因此,在北极问题研究初期,定性分析方法较受青睐㊂北极问题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以管理学方法为主,如最为直观的S WO T分析法和K J分析法㊂S WO T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和企业战略制定,在北极问题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㊂S WO T分析法从内㊁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进行优势㊁劣势㊁机遇和威胁的全面态势分析,与北极战略选择问题的适配度较高㊂孙凯等[16]基于S WO T分析法,提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状况和环境 喜忧参半 ,建议我国向增长性北极战略转变;王丹等[17]对北极通航背景下的我国北方港口发展进行S WO T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张木进等[18]对我国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进行S WO T分析,认为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处于机遇型战略到促进型战略的过渡期,我国应充分利用并把握外部机遇和环境,加大战略合作力度,实现促进型战略的完美转型㊂S WO T分析法对于战略选择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决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尤其对于变化迅速的北极形势而言,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分析是提升我国北极事务参与度的关键㊂K J分析法从问题的复杂要素中归纳创新性结构并寻求解决方式,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创新性㊂对于北极问题这一复杂且未被充分认知的问题来说,K J分析法可实现识别众多缺乏逻辑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各要素关系的目标㊂李振福等[19]采用K J 分析法搜集信息,建立北极航线问题的拓扑结构模型并分析,建议我国应积极构建北极航线问题的国际机制理论体系,从而明晰对北极航线问题现状的认识㊂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的层面仍较浅,模型和结论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信息搜集和诊断阶段,专家和各层管理者的参与度较低,大部分仍是对现有文献观点的提取和整合,导致信息的全面性降低,结论的主观性随之增加㊂北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开展定性分析十分必要㊂但北极问题又有较强的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仅依靠宏观定性分析无法得到科学和客观的结论㊂S WO T分析法的应用范围极广泛,也适用于国家战略的宏观决策,但较易受信息搜集不全面和分析者主观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㊂K J分析法的可操作性强,但得出的模型很难全面覆盖北极问题的多个方面㊂因此,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方法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可承担基础角色,随着研究的推进,仍需量化模型的纵向支撑㊂2.2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在北极航线相关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度较高,且具体方法较广泛,包括引力模型㊁结构洞分析法和非对称Q R E模型等㊂引力模型是万有引力定律的衍生模型,最初被引入人口分析研究,随后基于赖利公式被推广到社会经济研究领域㊂就应用于经济贸易分析的引力模型来说,虽然其是衡量贸易流动强度的有效工具,但数据和指标反映经济状况的能力有限,导致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㊂因此,众多学者致力于改进传统引力模型,试图进行更准确和更有价值的预测㊂李振福等[20]在传统引力模型中引入修正系数,研究北极航线通航条件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强度变化;贺书锋等[21]和王丹等[22]均运用新型引力模型,分析北极航线对我国贸易潜力的影响,其中前者通过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法提高结论的准确性,后者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量化航线对双边贸易量的影响力㊂从目前来看,尽管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缺失的问题仍不能被完美解决,且数据的时效性也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引力模型的运用仍可发挥一定的导向和预测作用,同时为相关研究开辟新的思路㊂此外,北极航线货流和格局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呈现较强的广泛性㊂李振福等[23]采用乘幂法和距离分配模型,根据各货流与国际供需的关系,计算和分析未来北极航线货流结构的演化进程及其特征;赵昌平等[24]基于非对称Q R E模型,提出促进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策略㊂北极航线的航程较短且航行成本低,经济性和竞争力较强;但北极航线的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设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年施建设与传统航线相比仍不够完善㊂因此,对北极航线进行经济性分析并证明其竞争力强大,是提高各国对北极航线建设力度的关键㊂在北极航线经济性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较集中而具有局限性,主要采用成本分析法㊂张侠[25]和寿建敏等[26]对北极航线的各项航行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其中后者结合航运技术经济成本分析模型,比较不同船型的运输成本;王杰等[27]和夏一平等[28]对北极航线和传统航线进行经济性比较,其中前者从航线里程和成本入手,后者运用航运利润指标进行区位分析;徐骅等[29]和杜刚等[30]针对东北航道的集装箱运输,对各模式的航运成本进行比较㊂从整体来看,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占比不小,但大部分均应用于北极航线的经济性分析,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具体方法都具有高度集中性,应用面过窄㊂对于复杂且庞大的北极问题来说,目前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仍略显不足㊂2.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北极是各相关国家的聚焦点,在地理环境㊁航行技术㊁国家权益和安全机制等方面体现强烈的复杂性,仅靠单一方法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㊂为提高北极问题研究方法的纵向深度,众多学者在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融入指标定量分析方法㊂李振福[31]和王越[32]将S WO T分析法进行量化,在识别战略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权重,对我国北极航线和北极油气合作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李振福[33]又将S WO T分析法分别结合鱼骨图和可拓层次分析法,分析北极航线的复杂现象和应对策略;李振福[34]运用K I E A分析法(K J分析法与I S M分析法的结合),同时建立拓扑结构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现状和各因素的重要性;梁承姬等[35]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相结合,对船舶靠港方案进行评价;李振福[36]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安全指数进行研究㊂在现有的北极问题研究中,学者所应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管理学的经典方法为主,如解释结构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此类方法在各学科的应用十分广泛,但也意味着创新性不足㊂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的挖掘深度不够,且主要在研究初期运用,目前尚未有新型方法涌现㊂2.4多学科交融的新型方法随着我国学者对北极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交融成为北极问题研究的新趋势㊂北极是国际博弈的新 战场 ,其地缘政治问题备受瞩目㊂北极地缘政治类似由各子系统的关系网络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因此针对北极地缘政治问题,部分学者采用复杂网络方法进行研究㊂复杂网络是由网络中的因素㊁各因素自身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因素与因素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共同交错形成的网络,其因素众多且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其所包含的关系研究也呈现复杂的特点㊂李振福[37]提出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实则是具有拓扑结构的复杂网络系统,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的特性和我国应采取的策略;但其主要从复杂网络的概念出发,探讨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所呈现的拓扑结构等特征,没有应用具体的量化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因此分析过程和结论较为理论化㊂王诺等[38]将北极航线的时间价值纳入航线成本,进行北极航线经济性分析,同时结合复杂网络方法,分析北极航线开通后海运网络的鲁棒性,从时空格局的层面证实北极航线具有强大的经济性,且有助于提升海运的通畅性,但其仅运用复杂网络方法的特性之一对海运网络的稳定性进行研究㊂因此,对于北极问题研究来说,复杂网络方法还存在较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㊂结构洞分析法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常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网络等各种网络研究,其内涵为认定组织中与其他个体不存在直接联系的个体占据便于获得优势的结构洞位置㊂李振福等[39]在划分北极航线经济圈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洞分析法,研究该经济圈贸易网络中各重要节点的联系强度和整体格局变化,提出我国作为重要节点之一,须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深化与其他节点国家的合作㊂多学科交融的新型方法主要集中于北极地缘政治研究,但也不乏对北极航线的新探索㊂李振福等[40]基于传统交通运输研究中的跟驰理论,对北极。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李振福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总页数】6页(P7-11,15)
【作者】李振福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2.1+5
【相关文献】
1.北极海域的国际法规制及对中国利用北极航线的影响 [J], 韩立新;宋思昆
2.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J], 李安民;赵福林;;;;
3.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发北极航线的比较优势及意义 [J], 张康
4.外国企业在中国经营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J], 曹筱雨
5.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J], 李安民;赵福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_李振福

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_李振福
域国家承包工程合作最多的国家。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劳务合作营业额远小于同期外商投资额以及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由此可以看出,劳务合作只占经济合作的一小部分,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国家劳务合作营业额在2001~2008年呈上升状态,2009~2010年则急剧下滑,主要原因同样在于中国与俄罗斯的劳务合作营业额的下降(2000年俄罗斯占21.6%,而后增长到70%~80%)。
现有的北极航线研究侧重于北极航线宏观方面及航线开通所带来经济价值的研究。李振福、李漪(2014)分析了北极航线通航后对世界海运网络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张侠(2013)从北极航线货源角度出发,分析未来北极航道主要货物类型和货流量的理论最大值,并对北极航线与传统航线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白佳玉(2014)研究了北极航道沿岸国针对航道管理的立法变迁与法律制度发展。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研究的文献。对中国而言,要争取北极权益就必须与北极国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交流,而与北极航线沿线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则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北极区域的联系,增强中国对北极问题国际协调的话语权。本文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出发,研究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已有经济联系及合作的有利条件,从而分析经济合作潜力,为促进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参考。
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在经济与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其经济产物各有比较优势,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双方的经济互补性,有利于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展开经济合作。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丰富,其主导产业是能源、初级原材料加工产业。同时俄罗斯的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无法满足俄罗斯国民的需求。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轻工业较为发达,而重工业与服务业相对薄弱;另外,我国的能源远远无法满足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进口大量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因此,我国与俄罗斯经济具有巨大的内在互补性,俄罗斯可以向我国出口资源产品和重工业产品,我国可以向俄罗斯出口轻工业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 颈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Pietria 等 ( 2008 ) 提出可增 加法律约束如制定北极运输和环境管理协议 ( ASE-
。 张侠等 ( 2013 ) 认为, 北极航线
将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航线存在潜在的竞争 关系, 与传统航线相比, 北极航线具有突出的时间优 , 势和成本优势, 若未来征收“航海碳税 ” 北极航道 集装箱运输的相对低速航行将会使其优势更加明 [20 ] 显。 其次, 北极航线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缩短国际间的海上运输距离进而影响货运量的 分配及贸易格局。万征等( 2005 ) 通过分析北冰洋的 现状和未来, 认为北冰洋航线一旦贯通将会大大缩 减三大洲之间的航线距离, 并提出在北极构建物流 平台将导致物流格局的变化, 带来第四方物流商机 [21 ] 和其他的辐射效应。 对于北极航线的集装箱航线 运输, 徐骅( 2013 ) 研究了在固定航次周期且无破冰 船协助的情况下, 低速航行对东北航道集装箱运输
一、 问题的提出
对于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而言, 三个计划最为重 要, 即核计划、 太空计划和极地计划。 由于北极航线 资源的丰厚性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各国都将北极 航线战略作为其极地计划中的战略重点, 北极地区 因此成为世界聚焦点和问题集中点 。 北极及北极航 线问题是世界主要国家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 但我 国的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却尚未像其他国家一 样全面系统地开展, 无法为我国北极及北极航线战 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限制了我国对 于应有的北极权益和国际地位的争取, 这必将影响 我国未来在北极和全球战略中的长远利益 。 “最大限度争取北极权益, 拓展国家利益范围 ” 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 而深入研究北极及北 极航线问题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 目 前, 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进行 了研究探讨。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极自然条件 及北极航线通航所面临的问题、 北极航线通航价值 和北极航线政治问题及中国应对北极航线战略研究 三方面。其中, 在北极自然条件及北极航线通航所 研究
7041 ( 2014 ) 04002605 文章编号: 1671-
北极及北 锐
(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6 ) 摘要: 对北极自然条件及北极航线通航所面临的问题 、 北极 航线通航价值、 北极航线政治问题及中国制定北极航线战略 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对现有研究进行客观评 价, 指出目前对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呈现出研究领域 范围较广、 研究方法各具特色、 研究内容丰富集中但不够深 入、 一些领域研究不够具体等特点 。 提出应在研究的内容、 方向、 视角及方法上进一步探讨突破 。 关键词: 北极; 北极航线; 北极航线战略 中图分类号: U697. 33 文献标志码: A
[4 ] 根本思路。 Buzuev 等 ( 1991 ) 分析了北极的自然条 件对海上运输导航的效率和安全性产生的影响, 提 [5 ] 出了指数导航的模型。 付玉慧等 ( 2000 ) 分析了海 [3 ]
0404 收稿日期: 2014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3&ZD170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1174166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mail: lizhenfuwangzhuo@ yahoo. com. cn 作者简介: 李振福( 1969 - )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男, 博士,
[1 - 2 ]
, 这一状态也大大
增加了北极航线通航的可能性, 对此国内外学术界 给予了广泛关注。 对北极自然条件的充分掌握是北极航线通航的 基础工作。张占海便在《快速变化中的北极海洋环 境》 一书中以 2003 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数 据为基础, 分析了北冰洋海洋环境对北极快速变化 的响应和反馈。 夏立平 ( 2011 ) 针对北极环境的变 “和谐北极 ” 化, 指出 应当成为人类解决北极问题的
第 13 卷
第4 期
2014 年 8 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13 , No. 4 Aug. , 2014

通过预测 2030 年远东—北美东海岸和远东—西北 欧航线的货运量, 得出了 2030 年北极航线的集装箱 货运量。
[20 ]
北极航线大大拉近了中国与欧洲、 北美等 此外, 市场的距离, 其开通后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非常明 显。王杰等( 2011 ) 通过对现有中欧航线与北极航线 的经济性比较, 从航线里程、 船舶成本两方面论证了 北极航线通航的经济性及对我国贸易和航运的意 义, 同时还提出我国应动态跟踪北极航道的变化情 况, 与环北极国家及相关欧洲国家形成良好的联络
[19 ]
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 学者们也对北极航线的发展现状 、 外部环 境及通航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白春江等( 2009 ) 提出目前开辟北极航线缺乏航区数据资料、 航道状 况、 港口码头状态、 路基支援以及通航权和海事管辖 权的法律法规, 应加强对北极地区的重点考察和研 究工作。 李振福等 ( 2013 ) 构建了北极航线通航的 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对北极
面临的问题方面, 主要探讨了北极的自然条件, 北极 航线的发展现状、 外部环境及通航可行性, 北极航线 开通所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在北极航线通航价值 方面, 主要分析了北极航线开通对世界海运格局的 影响、 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对中国航运业和相关 产业的影响及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影响 。 在北极 航线政治问题及中国应对北极航线战略方面, 主要 分析探讨了北极地区的政治格局和中国面对北极航 线问题的应对策略。
[14 ]
及沿岸国法适用于北极航线需局部修正, 我国应积 极把握制定北极航行规则的主动权, 保障我国在北
[15 ] 极航线的航行权益。 对于北极航线安全问题, 张 瑞等( 2013 ) 对我国北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进行了评
估, 指出我国应围绕北极争议的共同点来寻找我国 [16 ] 北极安全法律保障的切入点。 张俊杰 ( 2013 ) 从极 地航行规则入手, 介绍了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等主 要与北极相关的国家对待“极地规则 ” 的态度和所 采取的做法, 并指出中国应在极地水域的船舶安全 [17 ] 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努力 。 2. 北极航线通航价值研究 随着北极通航环境的日益完善, 通航时间的逐 渐延长, 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北极航线经济性的研 究, 探析北极航线的通航价值。 北极航线投身于世
二、 现有研究综述
1. 北极自然条件及北极航线通 航所 面临问题 的 近年来, 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愈演愈烈, 巴拿马运 河、 苏伊士运河等传统航线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 的通航需求, 很多航运经营人将目光转移到一条新 — —北极航线。 此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的航线— 范围不断扩大, 北极海冰范围总体上呈现出一直不 断地以较大幅度减少的趋势
[22 ] 成本的变化。 张侠等( 2013 ) 从北极航线货源的角 度出发, 分析未来北极航线主要货物类型和规模 , 并
MA) 等 以 减 少 破 冰 油 轮 和 载 货 船 舶 对 北 极 的 污 [12 ] 染。 刘慧荣等 ( 2012 ) 在《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 律问题研究》 中总结了适用于北极的现有法律有关 [13 ] 、 海域划分 航行、 科考、 环境保护等制度。 阎铁毅 ( 2011 ) 认为北极并不像南极一样拥有专门性的国际 公约作为管理依据, 现阶段调整北极地区的法律规 范大多还只是软法性质或局部领域的多边条约。 《海洋法公约 》 、 李志文等( 2010 ) 认为 国际海事公约
“准全球化 ” 、 “持久化 ” 、 性, 认为其具有 竞争与合作 [31 ] 并存等新特点。 阎铁毅等( 2011 ) 对俄罗斯和美国 的北极战略及行政法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 [32 ] 两国的冲突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李振福等 ( 2011 ) 通过人工鱼群模糊聚类和能量地形仿真等方法分析 得到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聚类为以美国、 俄罗斯 和英国为主的 3 个国家集团类别。 何奇松 ( 2010 ) 指出北极国家和利益相关方会针对北极权益展开激 , “冷战” 烈博弈 可能再次重现北极地区。 为保障自 身的北极利益, 美国、 俄罗斯、 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积 [34 ] 极制定有关北极和北极航线的战略 。 应积极争取 我国作为重要的北极利益相关国, 北极地区的权益, 相关学者对我国如何参与北极事 务进行了研究,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北极航线战略提 供了借鉴。郭培清等在著作《北极航道的国际问题 研究》 中提出北极航线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具有直接的、 重要的影响, 中国应积极开展参与北极 航线开发的对策研究。 北极问题研究编写组编著 《北极问题研究 》 的 从北极概况、 资源开发利用、 科 学研究、 交通、 军事、 中国的北极活动等角度对北极 [36 ] 问题进行论述。 肖洋( 2011 ) 认为北极航线的开通 有助于优化中国对外经贸格局,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 [37 ] 持续发 展, 当 前 应 采 取 前 瞻 性 的 战 略。 李 振 福 ( 2009 ) 运用正态隶属云代替传统模糊识别方法中精 确的隶属函数, 构建了相关正态云模型, 对中国北极 航线问题协调地位进行识别。 潘正祥等 ( 2011 ) 指 [39 ] 出制定北极航线战略必须正确考量的若干要素。 李振福( 2009 ) 探讨了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 可能障碍和应采取的策略。 张胜军等 ( 2010 ) 提出 中国应从保证能源消耗和海上运输安全的国家利益 [41 ] 理解框架中 重 新 思 考 和 定 位 北 极 战 略。 唐 国 强 ( 2013 ) 提出中国应以大国姿态在尊重北极地区国家 主权等相关权利的基础上加强与各方面的互利合 [42 ] 作。 何剑锋等 ( 2012 ) 对俄罗斯、 加拿大、 挪威、 美 国、 芬兰、 冰岛等国家的北极政策进行了总结, 综合 分析了北极科技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提出了中国的 北极科技发展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