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题答案word.doc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统计学模拟题答案

一、选择题1.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2.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3.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4.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5.A、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D. 变异系数E、极差6.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7.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C.发生概率小于的事件D.发生概率小于的事件E.发生概率小于的事件8.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9.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10.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的面积为:11. % % 当第二类错误β由变到时,则第一类错误α是:A.增大 B .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以上都不对12. 各种概率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其顺序为A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C.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13.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1H D .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14. 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 型错误越大15. 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 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 105,乙地为 105。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上表中。
)1.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③中位数④众数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①企业设备调查②人口普查③农村耕地调查④工业企业现状调查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进行的零售价格水平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 )。
①全面调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4. 201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③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④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5.工人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50+70x,这意味着()。
①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50元②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 ③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时工人工资为70元 ④当月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6.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①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②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③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④每一个工业企业7.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①一日 ②一个月 ③一年 ④一年零一个月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和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①小于100% ②大于100% ③等于100% ④小于或大于100% 9.当o e M =M =X 时,总体内部次数分布状况为( )。
①钟形分布 ②标准正态分布 ③U 形分布 ④J 形分布10.抽样误差是指()。
①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②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③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④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二、判断题(在下列命题中,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完整word版)卫生统计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 采用某种新药治疗某病患者40人,结果治愈8人、显效22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属于( )A .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 定量资料 D 有序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2.一组7岁男孩身高的标准差为5CM ,体重的标准差为3KG ,则二者的变异程度比较( ) A身高的变异大于体重的变异 B身高的变异小于体重的变异 C身高的变异等于体重的变异 D无法比较 E以上都不对 3.对于分布类型不明确的资料宜用(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4.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E对称 5.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 )估计95%医学参考值范围。
A. 1.96X s ± B. 2.58X s ± C. 0.05()v X X t s ± D. 0.01()v X t s ± E. 1.96X X s ±6.正态分布下 2.58μσ-到 1.96μσ+之间的面积是( ) A45% B50% C95% D97% E99% 7.计算观察倒数不等的四个率的平均率时应( )A 将各率相加除以4 B先标准化后再按A法计算 C以合计的绝对数为据计算出平均率 D(最大的率+最小的率)/2 E以上都不对8.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可选用( )A相对数 B绝对数 C构成比 D率 E相对比 9.计算某地某年胃癌发病率,其分母应为( )A该地体检人数 B该地平均就诊人数 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E该地易感人群 10. 1.96X X s ±表示( )A95%的正常值范围 C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 E总体均数在这个范围 B样本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 D95%的个体观测值在此范围内11.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 A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异 B总体均数不等于零C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异 D样本只包含总体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12关于检验假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已知A药降压疗效只会比B药好或者相等时,可采用单侧检验 B检验水准α定得越小,犯一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C检验效能1β-定的越小,犯二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DP值越小越有理由拒绝0H E拒绝0H 只能犯一型错误13.关于检验效能的正确的说法是( )A0H 成立,接受它的能力 B1H 成立,按照α检验水准不拒绝它的能力 C0H 成立,拒绝它的能力 D1H 不成立,按照α检验水准不拒绝它的能力 E1H 成立,按照α检验水准拒绝它的能力14常用的几种概率抽样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分层整群抽样15拟调查2011年某市区中、小学男生的身高、体重,可按( )分两层进行随机抽样A城、乡 B中、小学 C性别 D年龄 E学习成绩 16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 17.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 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 D实验设计中施加了干预措施 E以上都不对18.分别从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得样本含量分别为 和 的两个样本,对测量的指标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则自由度为( )A. 12n n +B. 12n n ++1C. 12n n +-1D. 12n n ++2E. 12n n +-219.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S 组内< SS 组间B.SS 组内>SS 组间C. =+SS SS SS 总组内组间D. =+MS MS MS 总组内组间E. MS 组内< MS 组间 20.方差分析要求A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B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C各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D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E个样本方差相等21.两数值变量资料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考虑( )At检验 B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C秩和检验 Du检验 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22.配对四格资料做 检验需要用校正公式的条件是( )A T<1 B n<40 C b+c<40 D n<40和1<T<5 E 以上都不对 23.秩和检验是一种( )Az检验 B2χ检验 CF检验 D非参数检验 E以上均不是24.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中,秩和T和P值的关系描述正确的( ) A T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 B T落在界值范围上界外,则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 C T落在界值范围下界外,则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 D T落在界值范围上,则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 E 以上都不对25.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是( ) A以秩和较小者为T B以秩和较大者为T C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 D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 E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可任取一样本的秩和为T 26.相关系数检验的无效假设 是( ) A ρ=0 B0ρ≠ Cr=0 Dρ<0 Eρ>027.检验直线回归方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可用()检验B参数检验或非参数检验Az检验或者2C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Dz检验或秩和检验E方差分析或z检验28.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理是使各观察点到所求回归直线的()A纵向距离之和最小B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C垂直距离之和最小D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E纵向距离之和的平方最小29.在相关分析中,计算得相关系数,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两变量间有相关关系B两变量间无相关关系Cr大时就有意义D对r做假设检验后才能推论E两变量间相关关系不能确定30.表示整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可用()A圆图B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箱式图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写A,错误写B。
医院统计学考试模拟题+答案

医院统计学考试模拟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四种抽样方法,抽样误差最大的是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D、分层抽样E、其他正确答案:B2、直线相关分析可用于A、儿童的性别与体重B、母亲的职业与血型C、母亲的职业与儿童的智商D、儿童的性别与血型E、儿童的身高与体重正确答案:E3、衡量一个地区防治结核病总效果,用该病的()更好A、病死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死亡率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B4、社康工作内容不包括()A、慢性病的随访B、建立健康档案C、诊断疑难杂症D、计划免疫E、门急诊正确答案:C5、某医院某年住院业务收入147939081元,出院人数13534人,平均住院日11.63天,该年出院者平均每日住院费用为()A、999.93元B、1123.54元C、1000.34元D、939.89元E、888.92元正确答案:D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类变量A、多项分类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D、有序分类E、计数资料正确答案:B7、病人的疗效分级(痊愈、好转、无效)A、数值变量B、无序分类(多项分类)C、无序分类(两项分类)D、计量资料E、有序分类正确答案:E8、收集资料的方法有A、收集各种报表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C、进行专题调查D、进行科学实验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9、对短期内可观察到疗效的急性病一般用下列哪项来指标评价疗效A、生存率B、患病率C、治愈率D、有效率E、以上指标均可正确答案:C10、率的标准化法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内部构成差异,使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B、减少率的误差C、使率能够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D、使大的率变小,小的变大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1、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该5%是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平均数E、中位数正确答案:B12、《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实有床位不包括()A、监护床B、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床位C、临时加床D、超过半年加床E、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正确答案:C13、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A、标准差逐渐减小B、标准差趋近于0C、标准误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加大E、标准差逐渐加大正确答案:C14、随机选取男200人,女100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查对象,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则合并阳性率为A、16.7%B、35%C、无法计算D、30%E、18.3%正确答案:E15、在统计学上的统计量是指A、总体均数B、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D、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E、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正确答案:C16、《医用设备调查表》的内容不包括()A、购买单价B、购买日期C、使用情况D、购买人E、生产厂家正确答案:D17、有序分类是A、定了资料B、等级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计数资料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1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数的有A、均数B、中位数C、构成比D、发病数E、测量值正确答案:C19、下列关于样本含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观察单位数B、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观察单位数C、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最大观察单位数D、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含量为准E、样本含量越大越好正确答案:B20、下列资料属分类变量的是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E、ABO血型正确答案:E21、测量某班级全体同学的身高(cm),则身高(cm)属于( )A、数值变量B、无序分类变量C、有序分类变量D、等级资料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22、住院病案首页中将以往沿用多年的“出院情况”改为“离院方式”是哪一年()A、2011年B、2013年C、2015年D、2014年E、2012年正确答案:A23、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方籍战士的2.5倍,则结论为A、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B、北方籍战士中暑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C、尚不得得出结论D、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E、北方、南方籍战士都容易发生中暑正确答案:C24、下述描述正确的是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B、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00C、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D、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E、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00正确答案:C25、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计数资料B、等级资料C、个体D、总体E、计量资料正确答案:E26、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A、相对比B、动态数列C、不是相对数D、率E、构成比正确答案:A27、《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实有床位包括()A、病人家属陪侍床B、接产室待产床C、库存床D、产科新生儿床E、超过半年加床正确答案:E28、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D、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到的资料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的资料正确答案:D29、年终对各科室业务量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完成基本工作量发放基本绩效,属于()A、综合对比分析B、分析事物的内部构成C、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D、分析事物的主次关系E、分析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正确答案:E30、体重指数(kg/m2)是A、名义变量B、观察单位C、数值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正确答案:C31、以下哪一项是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A、HISB、MISC、PACSD、LISE、ER正确答案:E32、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1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20-39岁年龄组受感染。
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小题1分)1、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2、可用以搜集许多调查单位的调查表叫做()。
A、简单表B、复合表C、单一表D、一览表3、在人口普查中()。
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C、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4、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5、在对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进行统计研究的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的是()。
A、王强月工资750元B、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368 987元C、第一车间有职工10人D、该企业有职工690人6、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招生录取率B、人均钢产量C、轻、重工业比重D、人均国民收入7、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位,每组次数都减少1/2,则算术平均数()。
A、不变B、增加2倍C、减少1/2D、无法确定8、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A、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B、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C、两者都是正相关D、两者都是负相关9、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10、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10%,平均亩产量增长10%,则总产量()。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动D、不能确定二. 填空题(20%, 每小题1分)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1)、(2)和(3)等阶段。
其中(4)阶段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5)阶段是统计定性研究的阶段。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 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总共43 题共100分全部显示 隐藏答案 导出到Word 打 印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1.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印两国GDP 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C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产品含杂质率C.恩格尔系数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D3.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美两国国土面积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A4.某局所属3个企业某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1.5分)A.(1.08×1.06×1.08)1/3B.(1.08+1.06+1.08)/3C.(400+600+500)/(400/1.08+600/1.06+500/1.08)D.(1.08×400+1.06×600+1.08×500)/(400+600+500)标准答案:D5.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注:(mean(x)、M e 、M o 分别代表x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5分)A.mean(x)=M e =M oB.mean(x)<M e <M oC.mean(x)>M o >M eD.mean(x)<M o <M e标准答案:A6.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哪种类型的饮料,你最希望知道的是饮料的( )。
(1.5分)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标准答案:C7.根据2010-2015年某工业企业各年产量资料配合趋势直线,已知∑t=21(2010年为起点),∑y=150,∑t2=91,∑ty=558,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
(完整word版)《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及Excel数据统计分析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②2.②3.④4.④5.①6.③(三)多项选择题1.②③④⑤2.①③⑤3.②③⑤4.②③⑤5.②③④6.②④(四)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数量性3.同质大量差异同质4.总体单位品质数量5.总体数量数字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②2.③3.②4.②5.③6.④(三)多项选择题1.①③④2.①②③④⑤3.①③④4.①②④⑤5.②③④6.②③⑤ 7.①③⑤(四)填空题1.定期统计报表专门调查2.总体单位在总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3.明确调查目的4.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资料的报送者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④2.④3.②4.③5.①6.③ 7.②8.①(三)多项选择题1.①③2.①②④3.①②③⑤4.②⑤5.③④6.①② 7.①⑤8.①②④⑤(四)填空题1.分组汇总2.汇总制表3.统计调查统计分析4.同质性差异性5.分组标志6.主词宾词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④2.②3.④4.④5.③(三)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2.①②③⑤3.②③⑤4.①②③④⑤5.①③④⑤6.③④ 7.①②③④8.②③④⑤(四)填空题1.总体总量标志总量2.时期指标时点指标3.价值单位劳动量单位4.性质不同但有联系5.相对指标平均指标6.水平累计7强度(五)计算题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实际产值=1188%1101080=⨯=⨯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1000%811080=+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8.181%10010001188=-⨯ 2.(1)%100⨯=计划数实际数计划执行进度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176********=+++ 则%5.103%100170176%100=⨯=⨯=计划数实际数计划执行进度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题1分)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者3、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量值分布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倒J型分布4、把基数抽象为1 00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叫()。
A.百分数B.倍数C.成数D.千分数5、某地区500万人口,有商业零售点1万个,其商业网点密度指标的正指标为()。
A、100人/个B、0.002个/人C、1个/ 百人D、0.002人/个6、平均数是对()。
A、总体单位数的平均B、变量值的平均C、标志的平均D、变异的平均7、设有8个工人生产同种产品,他们某日的产量(件)排序是:4 、6、6、8、9、10、12、14,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6台B、8台C、8.5台D、9台8、某车间抽查100个零件,算得废品率为5%,若以85%的概率保证(t=1.44)推断,全部产品的废品率区间为()。
A.4.5%≤P≤5.6% B.6.2%≤P≤3.8%C.1.86%≤P≤8.14% D.4.5%≤P≤5.5%9、铸件废品率(%)和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56 + 8x,这意味着( )。
A、废品率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增加1%,则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增加1%,每吨成本为56元10、某机关单位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机关单位的工资总额增长了()。
A、10%B、7.1%C、7%D、11%二. 多项选择题(20%, 每题2分)1.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数据资料,以形成研究结论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 )等环节。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第三章 综合指标1. 见教材P4322. %86.1227025232018=+++=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3.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1.85%完成。
4. %22.102%90%92(%)(%)(%)===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2.22%完成计划。
5.%85.011100%8%110%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1.94%%94.101%103%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
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
个月零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
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
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x6. 见教材P432 7. 见教材P433)/(2502500625000)/(2702500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甲======∑∑∑∑f xf X x mm X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
2015年《统计学》课程考试模拟题库和答案

2015年《统计学》课程考试模拟题库和答案(一)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区分的依据是()。
A.研究的内容不同B.对总体数据分析研究的方法不同C.研究的范围不同D..研究的领域不同2.某大学商学院的一位老师依据本院职工2005年6月份收入资料计算出该院全体职工6月份的平均收入,并同其他院系进行比较。
该教师运用的是()方法。
A.描述统计学B.推断统计学C.理论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3.随着统计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统计学主流的是()。
A.描述统计学B.推断统计学C.理论统计学D.应用统计学4.构成统计总体的那些个体(单位)必须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
A.差异性B.同质性C.相关性D.可加性5.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了()。
A.统计研究的范围B.统计研究的内容C.统计研究的方法D.统计研究的依据6.当一项科学试验的结果尚未得出时,这种试验将一直进行下去。
此时我们可以将由这种试验的次数构成的总体看成()。
A.目的总体B.调查总体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7.在抽样推断中,总体参数是一个()。
A.未知的量B.已知的量C.随机变量D.统计量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随机从某个农贸市场抽取15个摊位,检查这些摊主照章纳税情况。
其中()。
A.摊位数量和纳税额都是离散变量B.摊位数量和纳税额都是连续变量C.摊位数量是离散变量,纳税额是连续变量D. 摊位数量是连续变量,纳税额是离散变量10.对于连续变量的取值通常是采用()。
A.计数的方法B.计量的方法C.汇总的方法D.估算的方法11.统计数据是一个()。
A.具体的量 D.抽象的量C.既可以是具体的量,也可以是抽象的量D.估计的量12.按企业主营业务进行分组所得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间距数据D.比例数据13.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成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所得到的数据属于()。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间距数据D.比例数据14.在使用间距数据度量某种现象时,零点的选定是为了()。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5.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
同一数后(b )o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C.两者均不变 7.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C. 极差 8. 以下指标中( A.算术均数 C.中位数 9. 偏态分布宜用( A.算术均数C.中位数10. 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 a 。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 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c 。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13.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14. ( c 。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15.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o(一) 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C •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4 .参数是指(b A.参与个体数 C •样本的统计指标)。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D.研究总体统计量B.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D.两者均改变 a B.差D.标准差 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B.几何均数 D.标准差 c 。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B.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b )不变。
c 。
描述其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16. 变异系数CV 的数值( A. 一定大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17. 数列 8、-3、5、0、1、 A. 2 C. 2.5 19. 关于标准差,那项是错误的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20. 中位数描述集中位置时,下面那项是错误的(C A.适合于偏态分布资料 C.不适合等比资料 能用中位数21. 5人的血清抗体滴度分别为1:20、1:40、 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用那种指标较好(B A.平均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均数 D.中位数 22. 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 C )。
4统计学模拟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模拟试题(A)一、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计70分)1. 列举五个描述数值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及其各自的适用条件。
答:极差:描述数据分布的范围,极差越大,说明数据分布较分散。
用于初步了解数据的特征,适应于样本量接近的同类资料相比较;四分位数间距:是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一段数据所在的范围,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连续型变量;方差:可用于不同样本含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比较;标准差:同方差;变异系数:标准差与算术均数之比,常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和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2. 说明统计学检验中的P与α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在于,α为事先规定的检验水准,也是犯Ⅰ型错误的概率大小;P指从0H 规定的总体随机抽得等于及大于(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获得的检验统计量值的概率,是获得的事后概率。
联系是,将P与α大小进行比较而得出统计结论。
3. 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其中哪一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答:调查设计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抽样误差最小的是分层抽样。
4. 标准化法的目的和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当比较的两组或多组率时,其内部构成不同时,标准化的目的就是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调整,使之具有可比性。
5. 何谓方差分析?其应用条件是什么?列出几种主要的设计类型?答: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资料的设计类型,即变量的不同来源将全部的观察值总的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除随机误差外,其余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个因素的作用(或某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加以解释,通过比较不同变异来源的均方,借助F分布作出统计推断,从而了解该因素对观测指标有无影响。
6. 对同一组资料的两变量回归分析,如果算出的b有统计学意义,那么两变量的r也有统计学意义,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正确,同一资料的b和r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b有统计学意义,那么r也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1.第6题设产品供给量与产品价格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75,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A.高度正相关B.高度负相关C.中度正相关D.中度负相关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2.第7题下列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
A.直方图B.茎叶图C.累积频数分布图D.箱线图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3.第8题通过调查或观测所收集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B.试验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4.第13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5.第14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增加,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6.第15题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个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消费者在网上的消费金额”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7.第16题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A.条形图B.直方图C.箱线图D.线图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8.第17题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9.第1题已知变量x和y的5组观察值,从而计算得:∑x=24,∑y=33,∑xy=153,计算x与y的相关系数,∑y2=82∑x2=55答案:-0.273标准答案:-0.273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10.第5题某班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 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的极差是()。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 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总共43 题共100分全部显示 隐藏答案 导出到Word 打 印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1.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印两国GDP 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C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产品含杂质率C.恩格尔系数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D3.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美两国国土面积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A4.某局所属3个企业某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1.5分)A.(1.08×1.06×1.08)1/3B.(1.08+1.06+1.08)/3C.(400+600+500)/(400/1.08+600/1.06+500/1.08)D.(1.08×400+1.06×600+1.08×500)/(400+600+500)标准答案:D5.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注:(mean(x)、M e 、M o 分别代表x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5分)A.mean(x)=M e =M oB.mean(x)<M e <M oC.mean(x)>M o >M eD.mean(x)<M o <M e标准答案:A6.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哪种类型的饮料,你最希望知道的是饮料的( )。
(1.5分)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标准答案:C7.根据2010-2015年某工业企业各年产量资料配合趋势直线,已知∑t=21(2010年为起点),∑y=150,∑t2=91,∑ty=558,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
统计学--模拟题

《统计学》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1、大量观察法指必须对全部总体单位进行观察。
(×)2、统计的初级数据和次级数据均来源于统计调查。
(×)3、对无限总体的观察,必须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
(√)4、截面数据按分组标志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据和变量数据。
(√)5、茎叶图不仅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还能显示数据的原始信息。
(√)6、如果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则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会受极端值的影响。
(×)7、对某市春节晚会的收视率进行调查,从该市家庭中随机抽取2000户,其中有1600户观看了春节晚会,对该市区所有家庭的收视率进行区间估计的公式应该是p。
(×)8、对同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对疗效进行假设检验,若结果显示P值<0.000,则样本数据说明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1、城镇居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需要调查足够多的居民,这种方法称为( A)A、随机抽样法B、统计分组法C、回归分析法D、大量观察法2、下列不属于原始数据来源的是:(C )A、行政记录B、统计调查C、统计年鉴D、实验3、统计调查表中的调查项目就是( D )A、统计指标B、统计数值C、统计分组D、统计标志4、在编制等距式分组数列时,如果全距为57,组数为7,为了计算方便,组距应当取( D )A、8..1B、8C、7D、105、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中最常用的是( AB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6、某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最多的是17.2万元,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是8万元,该地区家庭年收入的分布为( B )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J型分布D、对称分布7、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所描述的是:(B )A、样本均值的离散程度B、一个样本中各观测值的离散程度C、总体所有观测值的离散程度D、样本方差的离散程度8、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α表示( A )A、H0为真时拒绝H的概率 B、根据样本计算的拒绝真实H的概率C、H1为真实拒绝H1的概率 D、检验结果犯第一类错误的最小概率三、简答题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各方式的应用。
应用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小题1分)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A.产值B.工厂数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4.某企业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5.离散程度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恒等关系D.依存关系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应()。
A.小于1 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7.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8.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15.5%B.5.5%C.115.5%D.5%9.牲畜以头为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单位属于()。
A.自然单位B.度量衡单位C.劳动单位D.货币单位10.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每一名职工二. 多项选择题(40%, 每小题2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性别、文化程度、企业所属行业类型都是品质标志B.企业的职工人数、企业管理人员数都是数量标志C.某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D.在校学生的年龄是连续变量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2010年11月2日1时出生的婴儿B.2010年10月30日6时出生的婴儿C.2010年10月30日14时死亡的人D.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E.2010年10月29日出生,11月1日3时死亡的婴儿3.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统计学 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重点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标志标志变异指标平均指标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2. 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较有什么的特点?3.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5.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
(1)平均数(2)百分数成数千分数倍数(3)标志变异指标(4)时点指标2.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65分、69分、78分、91分。
这五个数是()。
(1)指标(2)变量(3)变量值(4)指标值3.下面统计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有()(1)产品合格率(2)粮食平均亩产量(3)国内生产总值(4)职工平均工资4.某市计划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150% (2)104.8%(3)105% (4)115%5.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1)时期数列(2)时点数列(3)相对数动态数列(4)平均数动态数列四、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某地区2001年-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资料如下:年份每人平均消费水平(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123 134 156 159 149 205年2006年要求:计算2002年—2006年居民每人平均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量。
2. 某车间有2个生产班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甲组:20、40、60、70 80、100、120乙组:62、68、69、70、71、72、78要求:计算平均差比较哪一个班组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统计学》模拟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普查长期趋势抽样调查统计总体中位数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重点调查调查的特点有哪些?2. 简述统计工作(活动)有哪些过程。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1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1.统计整理的关键(B)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1以上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2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3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3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距C.正确确定组数D.正确确定组中值3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 )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具有正逆指标3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D.说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次数分配数列(ACDE)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 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14.标准差(CE)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8.调查单位是(BCE)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9.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的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30.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3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5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52.在工业普查中(BCD)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5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国有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企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四、判断题6.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选择题1.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D .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2.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E 、以上均不对3. 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 变异系数 E 、极差4. 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 .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C .发生概率小于0.01的事件D .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E .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5.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6.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A.95%B.45%C.97.5% D .47.5% E.49.5%7. 当第二类错误β由0.2变到0.3时,则第一类错误α是:A.增大 B .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以上都不对8. 各种概率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其顺序为A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C.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9.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1H D .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10. 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 型错误越大11. 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 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 4.5/105,乙地为 3.8/105。
因此可认为A.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B.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小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E .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12.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 愈小则:A 、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 、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C 、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D 、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13. 已知正常人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平均数为1.44U ,现测得10例慢性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分别为:1.50,2.19,2.32,2.41,2.11,2.54,2.20,2.221.42,2.17。
欲比较慢性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总体均数与正常人有无显著性的差别,用:A. 两样本均数的t 检验B. 配对设计t 检验C. 两样本均数的u 检验 D .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 检验 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u 检验14.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总变异可分解为几部分A .3,2B .4,2C .3,3D .2.3E .4,315. 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测量误差B. 个体差异C .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系统误差16. 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 与T 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2χ的条件为A. A ≥5B. T ≥5C. A ≥5 且 T ≥5D. A ≥5 且n ≥40 E . T ≥5 且n ≥4017. R ×C 表的2χ检验的自由度为:A.1R -B.1C -C.1RC - D .(1)(1)R C -- E.2R C ⨯-18. 当组数等于 2 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 t 检验的关系是A.完全等价且 F=t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t 检验结果更准确D .完全等价且 t =FE.以上都不对19. 作两均数比较,已知1n 、2n 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 C .秩和检验D. F 检验E.2χ检验20. 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α的关系为:A. 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B. P 值越大,α值就越小C. P 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 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 P 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21. 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某地中青年男性血细胞比容(Y)与海拔高度(X)的回归方程µY =45.200+0.003X ,说明 A. 血细胞比容与海拔高度之间相关关系较弱B. 海拔高度增加一个单位,血细胞比容平均增加45.203个单位C. 海拔高度增大导致血细胞比容降低D. 如果假设检验P<0.05,则两者关系密切E . 如果假设检验P<0.05,则两者有直线关系22. 回归分析是研究A. 两变量 X, Y 变化的关联性B. 两变量 X, Y 变化的方向性C . 因变量依赖自变量变化的数量关系D. 两变量变化的紧密程度23. 下列关于生存分析几个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存率是指某一观察对象活过t 时点的概率B.生存时间是指从随访观察开始到随访截止的时间C.生存分析是同时考虑随访时间和结局的统计分析方法D.生存时间的截尾值是指失访或中途退出研究的观察对象的观测值E .生存分析中,当随访截止时,全部观察对象必然都发生某事件,如死亡24. Cox 回归分析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应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资料B.因变量为多分类变量的资料C.因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D.因变量为有序多分类的资料E .应变量为生存时间资料,存在截尾数据25.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A、10B、20C、9D、18E、19二、简答题1.定量资料中常用的集中趋势指标及适用条件各是什么?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
①算术均数,简称均数,反映一组观察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②几何均数: 用G表示,也称倍数均数,反映变量值平均增减的倍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对数正态分布资料;③中位数: 用M 表示,中位数是一组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那个观察值。
它可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但主要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分布不明资料或开口资料。
注:其实还有“众数”指标,但课本上未给出。
2.标准差,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变异指标,但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 ①概念不同;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个体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②用途不同;标准差常用于表示变量值对均数波动的大小,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
标准误常用于表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数,样本率)对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的波动情况,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等。
③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 当样本含量 n 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 。
联系: 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如果把样本均数看作一个变量值,则样本均数的标准误可称为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两者均可与均数结合运用,但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
1)区别:标准差表示某变量个体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大小,而标准误表示样本均数变异程度的大小。
2)联系:由上式可看出:当样本含量一定时,标准差越大,标准误越大;反之标准误越小。
3.参考值范围与可信区间区别是什么?4.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直线相关用于研究两个随机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直线相关系数(r)来描述两个变量间相关的程度和相关的方向。
而直线回归用于进一步分析两个随机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通过直线回归方程Yˆ=a+bX来定量地描述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数量关系。
2)联系:①r与b符号相同;②相关系数的t检验与回归系数的t检验结果等价:t b=t r;lxx/。
③r=b lyy5.某地抽样调查144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万/立方毫米), 此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现计算其均数为537.8(万/立方毫米),标准差为40.9(万/立方毫米),标准误为3.66(万/立方毫米), 故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的95%可信区间下限为537.8-1.96×40.9=457.64(万/立方毫米); 上限为537.8+1.96×4 0.9=617.96(万/立方毫米)。
该分析正确否? 为什么?错误;因为若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需考虑均数抽样误差大小(标准误表示),所以应该是下限为537.8-1.96×3.66,上限为537.8+1.96×3.66。
而题干中计算的为95%参考值范围。
6.某医院为了解激素疗法治疗肾上腺样瘤的疗效,进行了一次试验。
试验组18名肾上腺样瘤患者,其中7名死亡,11名缓解;对照组18名肾上腺样瘤患者,其中16名死亡,2名缓解。
得出2 =9.753,P<0.05,因此认为激素疗法治疗肾上腺样瘤有效。
试述该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为样本总数小于40,此时不能用卡方检验,需用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大题:计算题1. 某内分泌科对100例确诊糖尿病病例,用A 试纸检测结果尿葡萄糖阳性90例,同时用B 试纸检测阳性74例,其中A ,B 均阳性70例。
问:(1)将结果整理成合理的表格形式。
(2)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资料属于何种资料?(3)欲比较A ,B 两种试纸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是否相同,应该采用什么统计方法?请写出具体的步骤及结果。
(1) A 试纸与B 试纸检测糖尿病病例尿葡萄糖结果的比较注:表格画的有误,请参看课本正确画法。
(2)配对设计;分类变量的配对资料(3)采用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计算步骤参考课本例题,需用校对公式计算)。
第四大题:SPSS 结果分析题1、以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三个不同基因型的24只动物,分为三组进行实验,即对照组、WT 野生型H-Mutant 基因型和WT 野生型Y-Mutant 基因型,用分光光度计测得LDH 的分光光度值如,数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