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电石炉的电极
48mva密闭电石炉使用说明书

48mva密闭电石炉使用说明书[1]产品综述1.1 产品特点:48MVA密闭电石炉采用组合把持器式电极系统全密闭埋弧冶炼,设备特点为炉体整体密封,连续加料。
电极系统配置手动及自动操作模式。
1.2 主要用途1.2.1主要用途48MVA密闭电石炉用来冶炼电石,本设备仅适用于内蒙包头海平面高分子有限公司60万吨/ 年电石工程的冶炼工艺。
1.3技术特性48MVA密闭电石炉技术特性见表1。
炉壳炉身直径¢10450 mm炉身高度5525 mm炉膛深度3216 mm炉膛直径¢9350 mm炉盖炉盖直径¢10450 mm净空高度1130 mm出炉口装置个数 3 个电极装置(液压悬挂)数量 3 个电极壳直径¢1475 mm极间距3529 mm电极行程1700 Mm筋片数16 个加热元件功率(单个电极)6+12+12 KW加料系统料仓数量12 个料管数来那个13 个边缘料管尺寸¢377×10 mm中心料管尺寸¢377×10 mm加料机转盘直径¢9200 mm加料机功率3×4 KW液压系统介质HM—46系统压力12 Mpa冷却水系统冷却水工作压力0.36 Mpa循环水量850 M3/h荒炉气烟道内径尺寸675 mm净炉气烟道内径尺寸525 mm二次母线系统铜管直径和壁厚¢70×12.5 mm通水电缆截面1800 mm2警告!!当炉壳温度超过100℃时,必须停炉检查耐火衬,以防烧坏炉壳;当出炉口地面有积水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行,待水清理完毕后方可运转;有地震发生警告期间需停炉。
1.4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1.4.1总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工作特征1.4.1.1本密闭电石炉主要由如下部件组成序号名称结构及工作原理功能1 环形加料机环形加料机采用圆盘加料方式,使用摩擦轮传动原理,其传动装置由电动机、行星减速机和摩擦轮等组成。
加料时由气动刮板将炉料从旋转地圆盘上刮下。
向加料装置炉顶仓加料2 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由炉顶料仓,加料管,料嘴。
密闭式电石炉冶炼工艺过程及基本反应(电石炉冶炼工艺分析与操作内容)

密闭式电石炉冶炼工艺过程及基本反应(电石炉冶炼工艺分析与操作内容)一、总则企业电石炉系统由33000kVA固定式密闭电石炉及其辅助装置构成。
三相Φ1350自焙电极通过水冷短网和绕线结头由三台单相11000kVA变压器供电。
炉料由料管随炉内消耗靠重力向炉内自动供料。
电机壳及电极糊随消耗定时加装。
反应生成的电石由三个炉口之一出炉入电石锅,由卷扬机拉出,出炉口用开口设备电弧打开。
炉气在电石炉正常时可供气烧石灰窑煅烧石灰。
冷却水由动力车间提供。
二、密闭式电石炉冶炼基本过程分析在电石炉电弧热和电阻热的作用下,电石炉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逐渐变化的高温反应熔池体系,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液态电石向下运动,并在底部的熔融层进行聚集,在其高温辐射层的上部分区域,生成的高温气体不断搅动熔池体系,并上浮扰动上层的物料进行运动,促进原料的接触,反应持续高效进行。
1.1 电石炉冶炼的工艺过程:(1)配料。
正常工作时自动进行,非正常工作时现场手动进行。
炉料配比:碳素原料/生石灰炉前配比可由原料质量、产品要求及炉况等需要,调整计算机程序。
(2)装料。
炉料经称量、运输设备装至四层环形料仓,通过料仓及下料管送至电石炉中,随炉料消耗靠重力连续加料。
(3)操作。
电石炉操作可按电极电阻操作,也可按电极电流操作。
良好的操作决定于炉内热度的保持,最佳热度由操作电流和电压条件决定,电炉熔池的温度以保持在2000〜2200℃为宜。
炉内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极端头周围的熔池内,熔池壁和炉衬间的炉料起主要耐温绝热作用。
对入炉原料的成分、粒度、湿度和配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必要时增加频次,以免造成炉料波动造成的电极电流/电阻波动,影响电石炉稳定运行、电极消耗过快和电石质量不稳定。
电极端头至炉底距离的期望值为1.3〜1.5m,其最佳距离要根据自身工艺条件,由经验确定。
(4)电极调节。
电极调节由升降油缸移动电极而实现。
电极调节应与变压器的电压级选择相结合,以获得理想的电极头位置和电石炉负荷。
电极焙烧及相关要点

电极焙烧及相关要点电极电极是电石炉的心脏,只有充分地了解电极的组件,才能更好的控制、操作及保护好电极,才能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
电极好比人的身体,电极壳是躯干、电极糊好比营养、那么电流就是精神,只有控制好这三样,才能更好的把电极保护好。
1.电极壳电极壳是自焙电极的关键部分。
电极壳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
25500KV A密闭型电石炉自焙电极是以¢1250mm电极壳为铠装,进行电极的自焙。
在电极焙烧过程中,电极壳不仅使电极成型而且还兼起导电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钢质材料的导电系数大以及在导电过程中的集肤效应,电极壳中通过的电流为总电流的80%左右)因此,电极壳在电石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器件。
电极壳的构成是有均匀的12片3mm的筋板;12片2mm的弧形板和12跟¢18mm厚的圆钢,经过裁剪、冲压、折弯、缝焊而成。
1.1电极壳的导电特性(1)外壳有效导电截面积约1250×3.14×2=7850㎜2(2)外筋板有效导电截面积大约30×7×12=2520㎜2(3)内筋板有效导电截面积约185×2×12=4440㎜2(4)圆钢有效导电截面积约81×3.14×12=3052㎜2电极壳的有效导电截面积=17862㎜2钢材的电流密度为2.2~2.4A/㎜2故电极壳的有效导电截面积可承受的电流为39296~42869A与《埃肯手册》中所提到的:在电极焙烧初期为防止电极壳烧损,操作电流应控制在40000A以内基本相符。
1.2电极壳的物理特性由于电极壳为钢质材料制成,故其物理特性与钢材相符,据查找相关钢材特性为:密度 7.86g/㎝3;软化点 450~550℃;熔点1535℃;沸点 2750℃1.3电极壳外筋板最大可输入电流接触元件夹紧外筋片面的有效长度约为435㎜,夹电极壳外筋板厚度约为 7㎜电极壳外筋板可输入的最大电流为S=435×7×12=36540㎜2电极壳外筋板可输入的最大电流为I=36540×(2.2~2.4 A/㎜2)=(80388~87700)A常温下。
密闭电石炉的电极

密闭电石炉的电极密闭电石炉核心设备电极的重要性,生产过程中对电极的要求、对电极焙烧的要求,电极壳的加工制造,电石炉电极事故及处理。
标签:电极;电极焙烧;电机壳;电极事故处理1 密闭电石炉对电极的要求1.1 电极焙烧的弹性幅度要大,即电极消耗慢时,可以间隔4-8小时压放一次电极,电极消耗块时,可以间隔0.5小时压放一次电极,特殊情况焙烧电极时,可以采用快速压放焙烧电极,即10分钟压放一次,在如此大的弹性幅度,要保证电极焙烧完好,不至于过烧或欠烧。
1.2 具有更高的机械幅度:由于密闭电石炉容量一般较大,电极直径相对较大,其机械力、电气负荷力及炉料坍塌的力都很大,又由于密闭炉发生电极事故较内燃式炉更难处理,故需电极要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即电极一般不会发生硬断事故。
1.3 装设防软化分层装置:密闭炉电极较内燃式电极直径较大,当电极糊在软化过程中容易形成软化糊的固体颗粒与粘结剂分层现象,导致电极纵向强度不一,极易发生电极软、硬断事故,故密闭电石炉电极柱上方需加装电极加热器并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
1.4 电极糊的流动性要适宜:密闭炉的电极焙烧情况不易观察,一旦发生电极软断,如果电极糊流动性过大,其流动极强,造成大量电极糊在炉中高温环境下瞬间发生爆炸着火,可造成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故密闭炉电极糊的流动性要适宜。
1.5 由于沥青和煤焦油的组份十分复杂,千差万别,因而现在传统的以软化点和挥发份含量来衡量密闭电极糊的焙烧性能有很大的片面性,也是不可靠的,应以实际应用来确定电极糊的性能。
2 密闭电石炉电极的焙烧2.1 焙烧电极的热源密闭炉电极焙烧热源除电流,电极通过本身产生的电阻热外,还有电极端头电弧的传导热。
因密闭炉的操作基本处于微正压且密闭,电石炉的辐射热很小,所以密闭炉电极焙烧的热源主要是电阻热和端头电弧传导热。
2.2 加热器及送风机。
生产电石用矿热炉的电极控制原理与节能分析

生产电石用矿热炉的电极控制原理与节能分析摘要:长期以来,电极的控制和调节一直是密闭电石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关系到电石生产的连续性和电石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电极操作能够保证密封电石炉安全稳定的生产,为提高电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奠定了基础。
文章分析讨论了电石、电石炉以及电极的特性。
讨论了理想状态的电极调节的基本原理,这为指导和调节电极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密闭电石炉;电极控制与调节;原理;措施;前言文章分析了电极的工作原理以及介绍了电石炉工艺,对电极的故障类型和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预防事故。
结合实践,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相关电石炉生产的安全事故。
一、电石生产工艺及设备简述1.电石生产主要工艺为来自原料工序烘干碳素原料和自产石灰,按照一定的配料比配成炉料,在经滚筒皮带传输至环形加料机配送至12个料管加入电石炉内,再通过炉内电极电弧和炉料的电阻热并加热至1800-22000反应生成电石,熔融电石经人工开炉后通过炉眼流入电石锅内,并用卷扬机拉入冷却厂房,经冷却得到成品电石装车拉运。
电石生产的主要设备有电石炉,电石炉变压器,电极及辅助设备,电炉和燃烧器装置,油压系统,粉碎系统,循环水系统等。
2.电石炉生产工艺及设备电石炉有三种主要类型:开放炉、半闭炉和全闭炉。
开放加热炉只有一个电池与碳化钙反应,没有盖子。
碳化钙炉表面温度高,粉尘多,环境恶劣。
半密闭炉是在开放型炉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集气罩,把炉内产生的一氧化碳抽出一部分,另一部分仍在料面燃烧。
封闭式加热炉是21世纪的碳化钙加热炉,在许多国家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3.密闭电石炉电气特性分析在封闭的电石炉生产碳化钙,是在改变通道后,将高压电源连接到三个电极上,并将电极插入电荷中,使空气电离后产生电弧。
变压器阻抗和全电路短路网络的存在对电弧炉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以单相电为例。
碳化钙炉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密闭电石炉对碳化钙的工作阻力反映了炉中熔融电池区域的电特性。
浅谈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管理及对策

浅谈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管理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10-24T03:50:12.80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付志强[导读] 制定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保障密闭电石炉生产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身份证号码:62052519900803****摘要:时代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本文阐述了电石炉电极运行原理,分析了电石炉常见电极故障类型及原因,结合实际,总结了有效的电极事故预防方法,对预防和控制电石炉安全生产事故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电石炉;电极糊引言电石(碳化钙)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如:乙醛、醋酸、聚氯乙烯等。
近年来,电石大量用于钢铁脱硫,使电石得到新的用途,在电石制乙炔方面的潜力还很大,电石乙炔很有发展前途。
近年来,电石行业内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密闭电石炉漏水,常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电石炉漏水不仅直接导致停机问题,对于生产效率、电石产量等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提高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的成本,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违背了现阶段化工企业积极推进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的目标,对企业转型产生不利。
因此,电石企业必须对密闭电石炉漏水问题进行高度重视,对其漏水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保障密闭电石炉生产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极事故原因分析全密闭电石炉自焙电极常见的电极事故主要有电极硬断、电极软断、电极漏糊、电极掉块、过烧、欠烧及电极筒内爆炸等,全密闭电石炉电极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炉子的稳定运行、电石单位能耗增高,而且涉及电石炉安全运行问题,特别是电极软断事故,若电极筒内大量的熔化电极糊流入炉膛,造成炉气无法排出,加之炉内大量的氢气超标,就会发生电石炉爆炸事故。
2浅谈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管理及对策2.1规范人员行为,确保作业安全(1)提高电石炉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准,强化人员技能培训,对工艺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利用精心、熟练的操作减低漏水的发生概率。
40500KVA密闭电石矿热炉达标、达产工艺管理控制措施与实施方案

40500KVA密闭电石矿热炉达标、达产工艺管理控制措施与实施方案一、对电石炉电极系统改造(1)、调整电极柱下部导电铜管的分布,将变压器出线端电流较大的出线端子及较短的导电铜管与极心圆外侧接触原件相连;将变压器出线端电流较小的出线端子及较长的导电铜管与极心圆内侧接触原件相连。
克服由于各电极间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电极上靠近电流中心区电流偏大的现象,均衡各接触原件间电流的分布,从而降低电极上接触原件的最大电流,避免电流大的接触元件烧毁。
(2)、接触元件在原长度630mm上增加100mm,增大其导电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接触原件由原来的4组碟簧夹紧装置增加为5组碟簧夹紧装置。
(3)、接触元件加长100mm,为保证电极升降时电极把持器位置不变,电极柱下部铜管缩短100mm。
(4)、电极底环由铸造结构改为整体锻造结构,增加底环材质的致密性,从而提高底环的使用寿命;同时调整底环循环水进出口的位置,将底环吊挂位置与循环水进出口的位置隔离开,使底环更便于安装及检修,同时增大通水量,增强绝缘效果。
(5)、调整电极柱下部水冷护屏的水道布置形式及受力结构,增加水冷护屏不锈钢板的厚度,彻底改变水冷护屏绝缘易失效的问题,提高其使用寿命。
二、加强原料质量管理1、对白灰质量的管理;(1)、公司拥有3台产能50万t的麦尔兹白灰窑。
通过加强白灰窑工艺管理,白灰生过烧由过去的15%下降到8%以内,同时对不合格的出炉白灰及时外排另行处理。
(2)、严格控制进场石灰石质量,CaO≥52%,MgO≤1%,粒度控制在40mm~70mm,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做到车车取样化验。
通过对矿山的考察,取样分析来确定矿点,选择破碎筛分装置先进,信誉好的供货商合作。
(3)、建设了两座1800t储量的混凝土白灰筒仓库,解决了棚储带来的风化和环保问题,通过出窑白灰交替入两个库,多点出库的运行方式,达到预均化目的,为电石炉配料的准确率打下良好基础。
2、对兰炭的质量管理;(1)、以选择发热量高、灰分低、挥发分高、无矸石、粒度均匀、含面料少、出油多、干馏后兰炭机械强度高、价格合适的原煤为宗旨。
密闭式电石炉空心电极技术及其系统研究

盖, 将炉内生产的一氧化碳炉气用抽气设 磁振动给料机发出求料信号,依此反复循环.每
备抽出,并将炉气加以净化处理,可以使能 次循环周期约为 8-15 分钟。在混合料仓的顶
源综合利用,所以密闭炉燥作尤为重要,是 电石生产发展的关键所在。一般电石炉 不能用粉料生产电石,而中空电极能充分 利用石灰和炭的粉料(0 ~ 6 mm)石灰粉, (0 ~ 3 mm) 焦炭粉,占原料总量的 15 ~
[1]吴魏民 空心电极在电石生产上的应用
挪威 EIJKEM 公司在空心电极系统的粉 与探讨(一)[J]煤化工, 1995,(03)
料输送中,采用了管道气力输送的方法。它对
[2]盛继孚 崭露头角的直流-空心电极矿
于长距离、大料量的输送具有占地少,易维护, 热电炉[J]工业加热, 2004,(06)
节省劳力和无污染等优点,但压缩空气的成本
L3.5 ~ 20/8 无油润滑空压机,以满足 2#电石
4.2 空心电极的中心软管导向弹簧长度太
炉和空心电极系统的供气需要。
长了。
2.5 操作和控制部分 空心电极系统的整个操作和控制,仅用两 块控制盘,一块安装在粉料称量台上,控制整 个粉料的称量,计量和相关阀门的开闭。另一 块控制盘安装在炉面集控室内,控制盘上有带
3 台密闭式螺旋输送机头部,作为载气将粉料 升高,因此利用 CO 气体作为载气,有它明显
压入中空管道内,整个系统处在严格密封条件 的优点。
密闭电石炉电极糊消耗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对应措施

密闭电石炉电极糊消耗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对应措施电极糊作为自焙电极的唯一重要填充原料,它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电极的烧结质量和使用效果。
因此,对于密闭电石炉使用的电极糊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为了达到降低电极糊消耗的指标问题,更主要的是确保电石炉的安全生产。
电极糊消耗指标直接反映了电石炉操作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是具体体现电石生产综合效益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如何加强电石炉的电极管理,避免和杜绝电极事故的发生,降低密闭电石炉的电极糊消耗,已经成为大中型全密闭式电石炉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的又一关键性的技术研究课题。
影响密闭电石炉电极糊消耗的因素很多,结合密闭电石炉实际运行情况,对电极糊消耗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电极糊消耗偏高的原因1.1电极糊的产品质量电极糊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极的焙烧质量和消耗指标,更是影响到炉子的安全平稳运行,11月密闭电石炉电极糊指标(见表1,图1).表1 11月密闭电石炉电极糊指标图1 11月电极糊灰分曲线灰分含量是一个严格控制的质量指标,因为它对电极的焙烧速度、导电性能、抗氧化性能、烧结密度、消耗速度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严格控制电极糊的灰分质量指标尤为关键,同时避免灰分越低越好的误区,并不是灰分越低越好,灰分太低,电极的焙烧强度不够,灰分太高容易造成电极的硬断,都会增加电极糊的消耗。
合理控制电极糊的产品质量,确保电石炉长期稳定运行。
1.2电极事故电石炉操作管理中发生电极软、硬断事故主要原因在于电极管理工作中对于某些操作细节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密闭电石炉电极实际入料深度测定不够准确,所以电极的入料深度经常出现大范围的波动,由于在调整电极时操作不当,在焙烧电极阶段极易发生电极事故,破坏电极焙烧的热平衡,重新建立起正常的焙烧秩序相当困难。
并且在大电流条件下强制性焙烧的电极质量气孔率较高、机械强度也差,其消耗速度将会加快。
由于处理电极事故造成热停炉频繁,电石产量减少,电极糊消耗受到极大影响,电极事故是影响电极糊消耗偏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收藏】电石炉的电极直径、极心圆直径、炉膛内径和深度这样计算!

【收藏】电石炉的电极直径、极心圆直径、炉膛内径和深度这样计算!电石是在电石炉内利用电能转变成的热能(包括电弧热和电阻热)将炉料加热到反应温度,从而使碳素原料的碳和生石灰中的钙化合而成。
电石生产的关键设备是电石炉,准确选定电石炉的几何参数对保证电石案例生产和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电石炉的几何参数包括电极直径、电极极心圆直径、炉膛内径和炉膛深度等。
电极直径选择合理,可使电极得到合理焙烧,电极维持适宜的工作位置,使三相熔池互相流通,适当抑制支路电流,使电极处在合适位置,使三相熔池互相流通,适当抑制支路电流,使电极处在合适位置,并确保电石反应区的电能高度集中而达到高温,实现优质高产。
炉膛内径选择合理,可保护炉底电能强度和炉内熔池电能密度,保证电石炉的安全可靠性。
合理选择炉膛深度,可保证较高的热效率和合理的熔池尺寸,从而确保电石炉安全生产。
电极直径电极是将电炉冶炼所需的大电流传入炉内,并将电极糊焙烧成石墨电极的设备。
电石炉设计中,电极系统最为关键,因此正确确定电极直径至关重要。
电极直径取决于电极电流密度、电极截面上最大电能强度和电极运动电阻的大小,但首先取决于电极电流密度,而允许的电流密度与所使用的电极糊质量相关。
电极电流密度和变压器最大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为:密闭电石炉因炉面温度较低,且无燃烧的火焰,要焙烧好电极,需适当加大电流密度,同容量电石炉的电极电流密度,密闭炉比开放炉高出0.5A/cm2。
根据变压器最大额定视在功率计算电极直径:式中:De—电极直径,cm;Smax—变压器最大额定视在功率,kVA.若根据电极电流密度和二次电流计算:式中:De—电极直径,cm;δ—电极电流密度,A/cm2;I—变压器最大二次额定电流,A根据以上两公式可计算出各种容量电石炉的电极直径,其与电极电流密度和变压器最大额定视在功率的关系值见表1。
表1 电炉变压器容量与电极直径的关系电极的电流密度过大,则电极直径过小,会增加电极的电阻电耗,电极容易因过焙烧而硬断,同时缩小电石炉熔池;电极电流密度过小,则电极直径过大,虽然能扩大熔池,并减少电极电阻电耗,但电极不易深入炉料,且会增加热损耗而降低热效率,电极焙烧不足易软断,电弧温度也会降低,对生产不利。
影响密闭电石炉电极压放的因素

影响密闭电石炉电极压放的因素摘要:在整个电石炉设备中电极控制是操作的核心,它既能把强大的电流导入电极端头,在炉内进行电弧燃烧,而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又能自己不断烧结,使电极连续不断的工作。
其中电极的合理压放,对电石的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控制不好电极的压放,就会发生各种电极事故,会影响电石炉的正常生产,只有合理掌握好电极的压放时间间隔及压放长度,才能保证电极的压放长度与消耗长度相平衡,从而确保电石炉平稳运行。
关键词:电石炉电极压放时间在电石炉所有设备中,电极就是心脏电流通过电极输入炉内,产生电弧,进行冶炼电石。
其中电极的合理压放,对电石的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控制不好电极的压放,就会使电极过软或过硬,导致电极事故的发生,如电极软断硬断,电极刺火,电极压放不下来等。
而电极事故的发生,则会影响电石炉的正常生产,只有合理掌握好电极的压放时间间隔及压放长度,才能保证电极的压放长度与消耗长度相平衡。
从而在生产中,更好的控制电极工作端长度,埋入量,使电极长度长期稳定保持在工艺长度内,因此,电极的合理化操作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内以3万千伏安的电石炉生产最为平稳,其电极的压放是由组合式把持器中的压放装置来执行的,压放装置是由悬浮架上的6个压放缸和6个加紧缸组成,它们的数量一般是电极筒翅片数目的一半,夹紧缸由碟簧向外部筋板肋片通过摩擦块提供支撑力,压放缸和加紧缸的升降来完成电极的压放。
正常生产时,电极的工作段长度因在2.2—2.4米之间,正常电极的烧结速度与压放速度相匹配,才能满足电极的入炉深度。
如果电极的烧结速度小于压放速度,就会导致电极的软断和流糊,由于液态式塑性电极糊的比电阻大于烧结好的电极,电机壳的电阻,大部分电流集中在电机壳上,因此当电极为焙烧好时,电机壳很容易被击穿。
电极压放得具体情况如下:先将选择开关指向要放电极的信号,接着将压放开关指向压放装置,则压放工作开始:上摩擦带打开,完全打开后,压放升降油缸提升,提至预定高度后,上摩擦带加紧,下摩擦带打开,完全打开后,压放升降油缸上摩擦带拉下至原位,到原位后,下摩擦带加紧,压放完毕。
密闭电石炉的电极

2 0 1 3 年 第1 9 期I 科技 创 新与应 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密 闭 电石炉 的 电极
李 银 兰
( 青海盐 湖海纳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0 )
摘 要: 密 闭 电石 炉核 心 设备 电极 的 重要 性 , 生产 过 程 中对 电极 的要 求 、 对 电极 焙 烧 的要 求 , 电极 壳的 加 工制 造 , 电石 炉 电极 事 故
2 . 4电极烧结过程 中其挥发物 、 比电阻、 机械强度随温度变化情
况
2 . 1焙 烧 电极 的热 源 密 闭炉 电极 焙 烧 热 源除 电流 ,电极 通 过本 身 产 生 的 电阻 热 外 , 还 有 电极 端 头 电弧 的传 导 热 。 因密 闭 炉 的操作 基 本 处 于微 正压 且 密 闭, 电石 炉 的辐 射 热 很 小 , 所 以密 闭 炉 电极 焙 烧 的热 源 主 要 是 电阻 热 和 端头 电弧传 导 热 。 . 2 . 2加 热 器 及送 风 机 密 闭 电石 炉 在设 计 时在 电极 柱 上 方 安 装 有 电 极 加 热 器 和 送 风 机 ,送 风 机 功 率 一 般 为 7 . 5 K W 左 右 ,加 热 器 功 率 一 般 为 三 级 共 2 4 K W ,此 装 置 主要 用 于 防止 电极 软 化 后 分 层 和调 节 电极 焙 烧 速 度 的。 2 . 2 . 1加 热 器 : 一 般 由三 级加 热 器 片组 成 , 也有 二 级 的 , E l k e m密 闭炉 上 的加 热 器 由 1 2 K W+ 6 K W+ 6 K W 组成 , 一般情况下 , 第 一 级 为 常开 , 它 与 送 风 机联 锁 , 送 风 机启 动 则 第 一 级 加 热器 就起 动 , 第二 、 技 术指标 灰份 挥发 抗压强度 电阻 率 体积 密度 三级 为手 动 开 启 , 加 热 器 内部 由热 电偶 控 制 温度 , 一般 讲 : 第一级 指标 牌 号 % < 份% M P a 、> Qm f f I 2 / M 、< g / c m 。 、 > 9 0 — 1 0 0 %, 第二级 1 2 0 — 1 6 0  ̄ C, 第 三 级为 1 6 0 — 2 3 0  ̄ C, 当 温度 超 过 规定 的上 限将 自动 断开 。 T H D 一1 5 . O 1 2 . O —l 5. 5 l 7 . O 6 8 1 _ 36 第二 、 三 级 加 热器 的使 用 又根 据 炉 子情 况 而 定 , 一 是 焙烧 电极 、 T H D 一 2 6 . O l 2 . O —l 5 .5 l 5 . 7 7 5 1 . 36 二 是 天气 变 冷 、 三 是特 殊 情 况下 应 用 。 如 电极 焙烧 速 度 低 于 消耗 速 度时。 另一种是满 足符合冶金行业 Y B / T 5 2 1 5 — 1 9 9 6标 准 的 M一 1 、 M一 2 . 2 . 2 送 风机 :一般 2 5 M W 密 闭 电石 炉 送 风 机 的风 机 风压 设 计 2 , 其 主要 技术 指 标 为 : 如下 : 技术指标 灰分 挥 发份 抗压 强度 电阻率 体积密度 指标 延伸率 风 门开 到 2 5 %( 1 / 4 ) 风压 为 9 P a 牌号 % 、< % M P a > Q m i l l 2 / M < g / c Ⅱ l 3 > 风 门开 到 5 O %( 1 / 2 ) 风压 为 1 5 P a M — l 4 1 2 . 0 — 1 5 . 5 1 8 . 0 6 5 1 . 3 8 5 — 2 O 风 门开 到 7 5 %( 3 / 4 ) 风压 为 2 1 P a 风 门 开到 1 0 0 % 风压为 3 5 P 丑 M 一 2 6 . 0 1 2 . 0 — 1 5 . 5 1 7 7 5 5 — 2 O 5 - 2 0 风 门 开度 的大小 对 电极 焙 烧 起 着很 重 要 的作用 , 风 门 的开 度 应 按如 下 原则 掌 握 : 还有 一 种 就是 根 据 各企 业 需 要 , 电极 糊 厂 生产 一 种 叫特 种 密 闭 ① 电 极过 长 或烧 结 过 度 时 , 风 门可 开 的 大一 些 , 加 热 器 可 关掉 。 糊, 指标 如 下 : ② 电极 过 短 或 焙 烧 电极 时 , 风 门可 开 小一 些 , 但 加 热 器 的 档 位 需 在 除 上述 技 术指 标 外 , 使 用 者 还应 多 注 意 观察 其 电极 糊 断 面主 料 2 挡或 3 挡 运行 , 以 防电 极软 化 分层 。③ 炉 内压力 大 ( 原 料 粉沫 多 或 和辅 料 的混 捏 均匀 性 。 水份 大 时 ) , 风 门开 的大 一些 , 加热 器 一 挡 , 以防 炉 内压 力 大 , 炉 气 上 3 密 闭炉 组合 式 电极 筒 及 电极 糊 柱 高度 升 引起 火 灾 。④ 如果 电极 焙烧 过 快 、 过干 , 可 把 风 门开 度 大 一些 , 加 3 . 1 电极 筒 结 构及 制 造 : 热器 小 一些 。⑤ 电极 不 下 , 经常 至 上行 程 , 风 门开 度 可大 一 些 。 电极 筒 是 由 1 2块 8 = 2弧 板 与 1 O块 8 = 3 a r m 的加 强 筋 和 q o = 电极 加 热 器 的挡 位 调 节 和 送 风 机 风 门 开 度 的调 节 要 根 据 实 际 2 0 m m 的 圆钢组 成 。 电极 筒 加 强筋 及 圆 钢 的作 用 : ① 增 加 电极 筒 与 碳 素材 料 的接触 情况 随时 调整 , 保 证 电极 成 熟适 当 。
安全技术之密闭电石炉安全生产重点防控措施

监控设备配置
安装完备的安全监控设备,包括 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 计等,实时监测炉内各项参数。
数据采集与分析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监控设备采 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预警与报警系统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设置预警与报 警阈值,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时, 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04
安全管理与培训
密闭电石炉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 培训,确保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 技能。
培训周期
定期进行复训,确保操作人员始 终保持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和更新 。
密闭电石炉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定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密闭电石炉的安全管理要求,包 括设备维护、检修、操作等方面的规 定。
设备检查与维修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 安全隐患,保证设备的正 常运行。
密闭电石炉的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其熟悉设备的操作规 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监控
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监 测等手段,实时监控设备 的运行状态和操作过程, 确保操作安全。
应急处置措施
02
密闭电石炉采用电极作为热源, 熔炼出的电石通过炉底出料口连 续排出,经过冷却、破碎、筛分 等工序后得到最终产品。
密闭电石炉的生产流程
配料与上料
按照生产要求,将合格的原料 加入炉内,通过上料系统连续 给料。
出料与冷却
熔炼出的电石通过炉底出料口 连续排出,经过水冷或空冷后 输送至下道工序。
原料准备
建议
企业应重视密闭电石炉的安全生产工 作,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管理及对策

浅谈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管理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5-14T09:35:24.1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任建新[导读] 摘要:密闭电石炉是一种工业用的重要大型设备,在矿业、冶炼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市 838100摘要:密闭电石炉是一种工业用的重要大型设备,在矿业、冶炼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密闭电石炉中的电石炉电极是保障密闭电石炉工作的基础设备,密闭电石炉的安全往往离不开电石炉的电极安全管理,因此,本文研究了密闭电石炉的基本特点和一些常见的电极安全事故以及保障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的有效措施,希望帮助相关人员更安全地使用密闭电石炉,提升密闭电石炉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对策电极是密闭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设备,也是工作人员需要密切注意的一个工作部件,密闭电石炉的工作过程中电流只有通过电极才能产生相应的能量来进行电石的熔炼,所以一旦电极产生故障,比如中断、破口、燃火等,密闭电石炉就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影响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当前我国在密闭电石炉的电极安全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需要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更多的研究并找出提升密闭电石炉电极安全管理的一些有效措施。
一、电石炉的基本特点密闭电石炉是一种用于生产电石的工业设备,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激发电弧所产生的温度来熔化材料,通常工作温度会达到二千摄氏度以上,所以普通材料不足以满足电石炉的工作需求,这就造成了电石炉的容积往往非常大,只有体积足够大才能在电石炉中加设一层中间层。
电石炉的炉体形状多样,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都是参考了电极的设计和安装位置来进行选择的,常见的有球体和长方体,其中球体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2]。
电石炉中的电极设计与电石炉的整体是息息相关的,电极的体型、安装位置和产生电弧的位置决定了电石炉所能安装的空间大小,以球体的电石炉为例,电极安装的距离应该随着炉体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电极的直径则是根据电石炉的容积以及电极自身所能承载的电流强度来设计,而电极所能承载的电流也要根据变压器的实际承载电压范围来决定[1]。
33MVA密闭电石炉使用说明书

图3加料装置
表7传动装置主要部件
序号
名 称
备 注
1
炉顶料仓
储存炉料
2
加料管
炉料通道
3
料嘴
均匀布料
1.7.3.3组合式电极柱
·功能介绍:
送电并调整冶炼电弧长度,匹配电流及电压以达到最佳冶炼效率。
·结构布置及组成:
组合式电极柱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电极柱上部主要包括:电极升降装置、电极压放装置、上部把持筒、压放平台及液压管路等。电极柱下部主要包括:下部把持筒、水冷保护套、导电铜管、底环、接触元件、水冷管路等部件。
包括箱、台、柜和相关软件程序,其相关详细内容见《电气分册》内容描述。
第二部分
目 次
2.1遵守事项、禁止事项14
2.2警告标志和注意标牌的定义及所在位置16
2.2.1 标志和标牌的定义16
2.2.2标识符号牌的悬挂位置17
2.2.3提示说明书阅读者的符号18
2.3指示危险区域和进入危险区域的注意事项18
内径尺寸
500
mm
1.4 使用环境条件
密闭电石炉在如下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运行:
·环境温度-15℃~+40℃(炉体及炉盖周围例外);
·相对湿度≯90%;
·工作环境多粉尘和有一定的辐射热;
·出炉口地面必须保持干燥。
当炉壳温度超过100℃时,必须停炉检查耐火衬,以防烧坏炉壳;当出炉口地面有积水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行,待水清理完毕后方可运转;有地震发生警告期间需停炉。
图9 炉体
1.7.3.5二次母线系统
·功能介绍:
起导线作用,一端与变压器二次出线端子连接,另一端与电极连接,采用无氧紫铜水冷管式导电结构,由于电极需要压放及升降,故二次母线每根导电管均配有水冷软电缆。见图10。
密闭电石炉用电极糊探讨

密闭电石炉用电极糊探讨在电石生产中,电能通过电极输入炉内,产生电弧和电阻热,进行电石生成反应。
在整个电石炉的设备中,电极就是心脏,必须确保其安然无恙。
一、对大型密闭电石炉用电极糊的认识:我国密闭电石炉几十年举步不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密闭电石炉用电极糊的技术进步不够。
1、历史的经验深值反思早在1983年,我国电石行业的老企业四川长寿化工厂就在电极糊培烧性能一文中提出很尖锐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我厂或兄弟厂,发生电极软断的电极糊,从质量上说,都达到了冶金部规定的主要指标;电极事故已经严重地威胁了职工的安全和生产的进行;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指导电极糊的生产,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可悲的是,又一个二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电石行业不合适的控制规范指标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行业部门长期也不去按科学的发展观点来指导电极糊的生产,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打算。
一次又一次电极糊的悲惨事故,继续严重地威胁了职工的安全和生产的进行;继续着我国电石行业的无序和混乱,阻碍了我国电石行业的健康发展。
2、电石行业不合适的控制规范指标已经很难与时俱进,急需研究探讨。
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电极糊控制规范指标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我国电石行业健康发展几十年举步艰难。
目前国内对电极糊的抗压强度的控制指标为每平方厘米大于150公斤;电阻系数的控制指标为每米小于80欧姆平方毫米;灰分小于6% ;比重大于 1.35克/平方厘米;气孔率小于27%;电流密度为 6—9安培/平方厘米;挥发份控制指标为 12—16 % 。
但是这些控制指标在以往几十年中小型电石炉的生产实践中,并没有控制住电极事故的发生。
而目前要发展的大型密闭电石炉电极的直径又比较大,工作长度相对比较长,因自身重量所产生的拉力就更大,需要高的机械强度,亦需要重新规范新的抗压强度控制指标;现在节能又成为国策,国家对大型密闭电石炉的能耗指标规范相当苛刻,因此电极糊应该有比较小的电阻系数,以利降低电能的损失因此,必须对电极糊的原有控制指标进行更变。
48mva密闭电石炉利用说明书

48mva密闭电石炉利用说明书[1]产品综述产品特点:48MVA密闭电石炉采用组合把持器式电极系统全密闭埋弧冶炼,设备特点为炉体整体密封,连续加料。
电极系统配置手动及自动操作模式。
主要用途1.2.1主要用途48MVA密闭电石炉用来冶炼电石,本设备仅适用于内蒙包头海平面高分子有限公司60万吨/ 年电石工程的冶炼工艺。
技术特性48MVA密闭电石炉技术特性见表1。
炉壳炉身直径¢10450 mm炉身高度5525 mm炉膛深度3216 mm炉膛直径¢9350 mm炉盖炉盖直径¢10450 mm净空高度1130 mm出炉口装置个数 3 个电极装置(液压悬挂)数量 3 个电极壳直径¢1475 mm极间距3529 mm电极行程1700 Mm筋片数16 个加热元件功率(单个电极)6+12+12 KW加料系统料仓数量12 个料管数来那个13 个边缘料管尺寸¢377×10mm中心料管尺寸¢377×10mm加料机转盘直径¢9200 mm加料机功率3×4KW液压系统介质HM—46系统压力12 Mpa冷却水系统冷却水工作压力Mpa循环水量850 M3/h荒炉气烟道内径尺寸675 mm净炉气烟道内径尺寸525 mm二次母线系统铜管直径和壁厚¢70×mm通水电缆截面1800 mm2警告!!当炉壳温度超过100℃时,必需停炉检查耐火衬,以防烧坏炉壳;当出炉口地面有积水时必需停止设备运行,待水清理完毕后方可运转;有地震发生警告期间需停炉。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工作特征本密闭电石炉主要由如下部件组成序号名称结构及工作原理功能1 环形加料机环形加料机采用圆盘加料方式,使用摩擦轮传动原理,其传动装置由电动机、行星减速机和摩擦轮等组成。
加料时由气动刮板将炉料从旋转地圆盘上刮下。
向加料装置炉顶仓加料2 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由炉顶料仓,加料管,料嘴。
料位计,阀门等组成。
采用重力加料原理。
用于储存及向炉内连续加料。
密闭电石炉电极硬断、软断及处理方法

・
工作长度 、 电极压放时间的长短、 电极筒 的质量等 的影 响 。电石 生产过 程 中经 常发 生 电极 的软 断及 硬断 , 只有 掌 握上 述影 响 电极 正 常 运行 的因素 , 一
超过 1 5 0 0万 t 。
( 8 ) 电极把持筒 内风量过小或停风 , 导电颚板
内冷却 水量太 小 , 造 成 电极 糊熔 化 过 度 , 使 颗 粒碳 素材料 沉淀 , 影响 了 电极 的烧 结强 度 , 引起 电极 硬
断。
密 闭 电石炉 的 电极 时 电石 生 产 的核 心组 成 部 分, 电极 在 电石生 产 中起 着 导 电和 热传 导 的功 能 。 电石生 产过 程 中通 过 电极 输 人 炉 内产 生 的 电 弧 , 转 化为 热能 , 进行 电石 的冶炼 。
面, 而过高则糊容易存在颗粒分聚现象 , 影响 电 极 的强 度 , 产 生硬 断 。
2 电极软断产 生的原 因
( 1 ) 电极 壳铁 皮 太 薄 或 太 厚 。太 薄 了经 不 起
( 3 ) 停 电时间较 长 , 电极 工作 段 没有 埋人 炉 料 内而 受到 严重 氧 化 , 也 会造 成 电极 硬 断 。 ( 4 ) 电极 工作 长 度 过 长 , 拉力太大 , 对 电 极 本
外界较大的作用力而破裂 , 造成 电极筒压放时折 叠或漏糊而软断 ; 太厚 了则造成铁壳 和电极芯子 接触不紧密而串芯, 也会引起软断。
身是个负担 , 如操作粗心 , 也可能引起硬断。 ( 5 ) 热 停炉 次数 多 , 停 电时又 没有 采 取保 护措 施, 造成电极开裂和烧结分层而引起 电极硬断。 ( 6 ) 电极下放过长 , 自重产生的拉力过大 以及 电极 电流 密度 太大 , 也 会引起 电极 硬断 。 ( 7 ) 炉 内放炮使 电极受外冲击力而引起硬断。
48MW密闭电石炉主体设备安装论文

1电极压放装置工作原理压放装置采用液压机械抱闸对电极的抱紧力靠蝶形弹簧的弹力松开电极时是用液压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压放电极使用程序压放和手动两种形式
工 业 技 术
I ■
4 8 MW 密 闭 电石炉 主体 设备 安 装论 文
刘 仲 桓
( 陕 西新元 洁 能有 限公 司) [ 摘 要] 本 文记 述 了陕 西新元 洁 能有 限公 司年 产3 3 万 吨密 闭 电石炉 主 体设备 安 装要 点 。 其设 备 安装 的重 点在 于 电极 系统安 装 。 它 记述 了炉 本 体主 要设 备 以 及工 程 的安 装工序 和安 装难 点 、 重点。 对 工程 电极 系统 的安装 工艺 以及 生产 要 求进行 了全面 的介 绍 。 [ 关键词] 电极 柱 升 降装 置 电极 压 放 装置 铜瓦 压力 环 保 护套 中 图分类 号 : T Q1 6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4 0 — 0 0 4 8 — 0 1
辅助 吊挂装置 连接到 抱闸压放 装置上 , 通 过辅助 吊挂调 整抱 闸压 放装 置的标 高 和下 把持筒 的垂 直度 , 调 整抱 闸压放 装置 的 中心对 准钢 线 ( 即 电极 中心 ) 。 设 备 安装基 准 : 找 正 中心 六组 辅助 夹持器 , 应使得 六组 夹头 外侧 距 电极 中心距离 保 证为 R = 6 7 5± 2 I F I 1 T t ; 水 平度 以油 缸支座 为基 准面 ; 标高 以抱 闸压 放装置 上 平面 为基 准 , 设备 找 正后 , 应 对各 部绝 缘进 行绝 缘 测试 。 4 . 2上把 持 筒安 装完 毕后 , 进 行 导 向装置 的安 装 以 电极把 持器 滑 到为 基 准, 找正 导 向装 置 , 之后 , 对 导 向轮对 地 绝缘层 的绝缘 进行 测试 。 4 . 3将上 下把持 筒连 接 , 然后 通过辅 助 吊挂 的调节螺 母 , 和 导 向轮对 把持 筒进 行 垂直 度 的精找 。 精 找后 对上 下 把持筒 绝缘 层 的绝 缘进 行测 试 。 4 . 4吊装压 力环 , 将六 块压力 环和其 吊挂 装置组 装起 来。 以铅垂 线为基 线 、 找 好压 力环 中心 测量压 放装 置 电极 夹 子和压 力环豁 口的对 冲情 况 , 依次 测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闭电石炉的电极密闭电石炉核心设备电极的重要性,生产过程中对电极的要求、对电极焙烧的要求,电极壳的加工制造,电石炉电极事故及处理。
标签:电极;电极焙烧;电机壳;电极事故处理1 密闭电石炉对电极的要求1.1 电极焙烧的弹性幅度要大,即电极消耗慢时,可以间隔4-8小时压放一次电极,电极消耗块时,可以间隔0.5小时压放一次电极,特殊情况焙烧电极时,可以采用快速压放焙烧电极,即10分钟压放一次,在如此大的弹性幅度,要保证电极焙烧完好,不至于过烧或欠烧。
1.2 具有更高的机械幅度:由于密闭电石炉容量一般较大,电极直径相对较大,其机械力、电气负荷力及炉料坍塌的力都很大,又由于密闭炉发生电极事故较内燃式炉更难处理,故需电极要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即电极一般不会发生硬断事故。
1.3 装设防软化分层装置:密闭炉电极较内燃式电极直径较大,当电极糊在软化过程中容易形成软化糊的固体颗粒与粘结剂分层现象,导致电极纵向强度不一,极易发生电极软、硬断事故,故密闭电石炉电极柱上方需加装电极加热器并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
1.4 电极糊的流动性要适宜:密闭炉的电极焙烧情况不易观察,一旦发生电极软断,如果电极糊流动性过大,其流动极强,造成大量电极糊在炉中高温环境下瞬间发生爆炸着火,可造成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故密闭炉电极糊的流动性要适宜。
1.5 由于沥青和煤焦油的组份十分复杂,千差万别,因而现在传统的以软化点和挥发份含量来衡量密闭电极糊的焙烧性能有很大的片面性,也是不可靠的,应以实际应用来确定电极糊的性能。
2 密闭电石炉电极的焙烧2.1 焙烧电极的热源密闭炉电极焙烧热源除电流,电极通过本身产生的电阻热外,还有电极端头电弧的传导热。
因密闭炉的操作基本处于微正压且密闭,电石炉的辐射热很小,所以密闭炉电极焙烧的热源主要是电阻热和端头电弧传导热。
2.2 加热器及送风机2.3 电极的烧结密闭电石炉的烧结过程与内燃式电石炉基本相同,无明显的界限段,但根据焙烧温度及负荷,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软化阶段、挥发阶段、烧结阶段。
A、软化阶段:此时固体电极糊逐渐熔化,电阻增大、温度逐渐升高降低,最后電极糊全部成为熔体状态,此阶段温度由室温25℃左右升至90-200℃,大约在导电卡子上部500mm左右。
B、挥发阶段:此时电极糊已充分熔化,沿着电极壳的内截面流动并填充糊块之间的孔隙,同时随温度的升高,电阻不断降低,沥青分解并排出挥发物,最后显半焦化状态,在此阶段温度由90-200℃升至650-700℃,位置大约在导电卡子中心的上半部。
C、烧结阶段:此时还有少量的挥发物排出,由半焦化到全焦化,温度不断增加,电阻逐渐降低,基本上完成烧结过程,位置大约在导电卡子下部。
温度由650-700℃升到800-1000℃。
2.4 电极烧结过程中其挥发物、比电阻、机械强度随温度变化情况2.4.1 挥发物:电极糊的挥发物主要从两个地方排出来,电极烧结中随着粘结剂的热分解,挥发物的排除,体积收缩,电极与电极筒之间便产生缝隙,挥发物从缝隙排出,温度比较低的成份从电极筒上口排出。
2.4.2 电极糊的比电阻。
电极糊在低温时,电阻很高,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部分电流通过已烧结好的电极输入炉内,如果电流通过烧结不好的电极时,便有可能烧穿电极壳而导致漏糊事故或电极软断事故。
2.4.3 电极糊的强度。
电极在焙烧过程中,强度逐渐增加到800℃以上时,强度已达到极限值,证明此电极已为成熟的电极。
2.5 影响电极烧结速度的因素有3 密闭炉组合式电极筒及电极糊柱高度3.1 电极筒结构及制造:电极筒加强筋及圆钢的作用:①增加电极筒与碳素材料的接触面积,导电卡子内的电极下半部分是基本烧结好的电极,部分导电性很差,而电流要从导电卡子经过钢板,圆钢传到烧结电极,如果电极筒与碳素材料接触面积小,电阻就大,大量的能量电流任务传到了电极筒上,极易烧坏或刺坏电极筒外皮钢板,造成漏糊事故。
②增加电极的机械强度:因为增加了电极筒的立筋和横断面积,使电极筒和电极糊结合的更牢固,增加了电极筒的抗拉强度。
③增加电极的导电能力:电极在没有烧结好前,其导电能力很差,这期间一部分电流靠电极壳和筋板及圆钢传导。
④减少表面效应对电极影响:直径大于1米以上的电极,表面效应影响显著,造成电极靠外部的电流密度大于中心部的电流密度,装筋片后,可以很好的适应这一情况,并减少其影响,我们可从电气知识上得知。
3.2 电极筒的制造电极筒经剪板机、冲压机、弯板机、点焊机、缝焊机和一定数量的模具制造完成的。
3.3 电极糊的装填电极糊在装填之前,方进行破碎至一定合适的粒度,一般为50-100mm,太大或太小将将造成电极糊悬料或喷料现象,发生电极事故。
3.4 电极糊高度的方法如果糊柱太高,电极糊中粗细颗粒易出现分层现象,或者由于压力太大而胀坏电极筒,如果糊柱太低,则由于糊柱压力太小,填充性差,难以获得致密的电极,电极消耗快且强度差,合适的电极糊柱高度,有利于电极焙烧的质量。
4 密闭电石炉电极事故及处理4.1 电极的硬断电极硬断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与内燃式电石炉基本相同,在此不作叙述,就电极硬断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密闭炉一般容量较大,电极直径相对地大,因炉盖密闭,当电极硬断时,根据其断头大小,采用不同方法:4.1.1 如果电极断头较短,且在料面之下,可借电极自重和压放装置,将断头压入炉内,如果剩余的工作电极较短时,适当下放电极进行焙烧,负荷缓慢增加,并把该相电极四周的下料管配比减到一定程度,每个下料管大约上18批料,即可把断头电极消耗掉,电极焙烧可采用一次性压放到位的方法焙烧电极,焙炼电极的电流应小于安全焙烧电流;如果剩余的电极较长,能满足生产需要,则不用焙烧电极,此时可采用缩短压放时间的办法,降低负荷运行,将电极逐步压放至所需工作长度后,调整压放时间到正常。
4.1.2 如果电极断头较长或断头处在料面上部,则必须采用爆破電极断头的方法,将爆破的电极碎块取出,然后下放电极至一定长度,缓慢增加负荷,至焙烧安全电流进行焙烧,密闭电石炉电极硬断后,其断头爆破方法如下:①将事故电极周围的下料柱取出一个,做为爆破操作孔,用风镐钻头对准电极断头选择炮眼角度并打眼,眼深度一般为电极直径的1/2-2/3。
②用云母管、黄泥作为装药器,用工业硝酸铵炸药、电雷管作为引爆物,方法见下。
③上述爆破需说明以下几点:A、装药量要适宜,经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确定,不得多装。
B、黄泥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黄泥封口长度在150-200mm。
C、每次安装电雷管两支,必须串联使用,以防其中一支失效。
D、云母管规格一般为Φ40×φ50×500,套管一般用吹氧管即可。
E、将装好的炸药放入电极断头后30秒内必须合闸引爆。
在密闭电石炉生产中,发生的翻电石、大量硬壳也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爆破,处理好料面。
4.2 电极流糊电极中熔化后的电极糊,从破损的电极筒处流出,这类事故一般叫流糊。
4.2.1 流糊的原因:①电极糊烧结不好,焙烧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
②电极筒焊接质量不好,焊缝裂开。
③导电卡子与电极筒接触不好,刺坏电极筒。
④电极筒承受过量的电负荷被烧穿。
⑤出现拉弧或电极筒局部过热,电极筒被烧成洞。
4.2.2 处理方法。
发生流糊事故应立即停电,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流糊的孔洞在显露部位,可用耐火材料把孔洞堵塞,再用钢板焊死,如果孔洞在设备里面,将有关设备、元件拆除进行处理,随后补加电极糊,重新焙烧电极。
4.3 电极软断密闭电石炉电极软断同内燃式电石炉电极软断其原理、处理方法相同,不再叙述。
4.4 电极糊的悬料电极糊块大,使糊柱内出现较大空间,称为电极的悬料,此现象一旦发生即可引起电极的软断和硬断。
悬料多发生于冬季和新开炉期间,特别是多见于密闭炉或糊柱太高的情况。
4.4.1 原因:①电极糊粒度不合适,大小不均。
②糊柱太高,电极上部温度低,电极糊难以熔化下沉。
③电极筒内落入异物,如铁片、铁筋、木板等。
④电极筒加强筋制作不规则。
4.4.2 当操作工测电极糊柱时,如果空筒高度没增加或不变时,应考虑到电极处于悬料状态,应及时处理,处理方法如下:①用木棒或包胶皮的铁辊撞击电极筒,使其振动下落。
②用重锤从电极筒内砸落悬糊。
③用木棒自上而下捅落悬糊。
4.5 电极过烧由于电极的焙烧速度大于其消耗速度,操作者又未及时更改电极压放周期,往往会造成导电卡子部位处的电极密封损坏,使电极焙烧上移,使本应处在半烧结状态的电极糊柱部位变为已烧结的电极柱,此时,导电卡子中部的电极筒铁片被烧损,导电卡子与电极筒接触不好,造成电刺火,进一步刺坏导电卡子,被破停炉检修。
4.5.1 产生的原因:①电极密封损坏。
②压放周期不合适。
③料面温度高。
④电极电流过大。
⑤电极长时间顶上行程,不能压放电极。
4.5.2 解决方法:①增加电极的密封性。
②调整压放周期。
③调整操作电流和炉况。
上述方法中,如事故电极相电极过长,需将电极炸断后,取出断头,才能将过烧电极放下,至合适位置,使导电卡子与电极筒接触完好。
4.6 电极放不下来往往在密闭电石炉生产中,需压放电极时,电极放不下来,如长时间电极得不到压放和补充,则电极工作长度不够,被迫停炉,甚至造成更大的电极事故。
4.6.1 原因:①电极密封处的铁皮损坏,并上卷,形成很大的阻力,使电极无法下放。
②由于停电时间过长,致使导电卡子处焦垢,由于变冷形成坚硬固体与电极护屏之间形成很大阻力,致使电极难以下放。
③导电卡子夹紧力或锥形环压力过紧。
④压放缸压力过紧。
4.6.2 解决方法:①打开护屏,用气焊割除卷起的铁皮,并下放电极至合适位置,使导电卡子部位与电极筒有很好的接触。
②先送电20-30分钟后,使护屏中的焦油硬块遇热变软后,压放电极。
③调整导电卡子夹紧力或锥形环压力,如事故相电极较长,则需爆破,取出断头,再下放电极至合适位置。
④调整加大压放力至额定值。
4.7 如何判断电极的成熟和电极事故4.7.1 电极成熟质量的判断由于密闭电石炉电极在炉中的工作情况在送电过程中是难以观察看到的,除严格按上述内容处理好电极外,需在电炉停电,观察料面等情况下,打开观察门观察电极:①电极把持器位置下移后,可观看到导电卡子下的电极呈暗红色,略带铁皮则焙烧良好。
②先把电极把持器位置下移后,可观看到导电卡子下面的电极发白,内翅裂缝,不见铁皮,则电焙烧过干。
③电极冒黑烟、发黑、带白点,则电极焙烧太软。
针对以上观察,适当调整风门开度加热元件至合适级调整电极压放周期,使电极焙烧好。
4.7.2 事故发现与判断:①带有不平衡负荷闭锁装置。
当电极发生软、硬断事故时,若电石炉开关装有负荷不平衡跳闸装置,事故发生时,其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电炉主开关会自动跳闸,操作人员在获取信号后,观察电炉情况,可判断出电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