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 而 多 鲍叔能 知 人也
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第34页
2、阅读下文,完毕题目(1996上海卷) 余病痞(肚子里生硬块)且悸,谒医视之,
日:“椎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 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 其滓,日:"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 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饲然忧。 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 又谁辨焉!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当代汉语。
译:做官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借代:代指元军
借代:代指言语
2.意北亦尚能够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力”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第25页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带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第26页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死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四)委婉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 图吉利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 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 译时应还原其本来意思。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能够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第4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练习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 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 的连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昼夜勤作息。
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 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 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 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 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高考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可修改文字

高考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可修改文字
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 女妻侃子瞻。 【关键字词】(1)为,是;(2)荐,推荐; (3)相与,相互、相处、交往;(4)以,把; (5)妻,嫁给; 译:当初陶侃是闲散旳官吏,访推荐(他)任主簿, 两人相互结为挚友,而且访把女儿嫁给陶侃旳儿 子陶瞻。
启示三:特殊句式(涉及固定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3.被动句 4.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5.固定句式
• 判断下列句子旳句式:
•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2.古之人不余欺 《石钟山记》 • 3.青,取之于蓝 《劝学》 •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 5. 臣诚恐见欺于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6.项王笑曰:天要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
纪》
启示三:特殊句式(涉及固定句式)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请你来当一次评卷者,给下面两个同学打个分 纲纪①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 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①纲纪:古代公府及州 郡主簿。)
【得分点】(1)矜:怜悯;(2)饥馁:饥饿旳人;(3)累: 拖累;(4)活:使~~活,救活。(5)大意1分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练习1:杜暹,濮阳人也。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 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 之。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 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翻译:1.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 而被人懂得,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被动句、 省略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查漏补缺
——三点启示,提升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2023考纲阐释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技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技巧课件
• (1)(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 众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 (2)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要,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 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 【文言实词】
• 呻吟不息谓之儒邪 呻吟:诵读,吟诵。
• 浸以成风
浸:逐渐。
•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 救也。
• 答题思路 ①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其势必当取于人”为状语后置 句,应该调整为“其势必当于人取”。②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则子 孙不能我救也”“则朋友不能我救也”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则子孙 不能救我也”“则朋友不能救我也”。
• 参考译文:①当时蔡翛担负尚书,孙傅向他陈说治理国家的政事,劝他赶 快做些变革,否则国家政事就会失败。 ②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而 且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跟随太子去死。”
• (4)调
• 指句式的调整,特别是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 行调整,使句子畅达。
• 例3
•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 取于人。
• 【文言句式】 • 亦远矣 • 省略句,“(这些离真正的儒生)亦远矣”。 •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 • 倒装句,定语后置,“又有郓州牧怒清直与己异属令”。 • 为益岂不厚哉 • 省略句,“(他的文章)为益岂不厚哉”。
• 【文化知识】 • 儒:旧时泛指读书人;儒家。 • 风俗:指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 • 国子监: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 “太学”或“国学”。
•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高考文言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公开课)

高考文言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公开课)

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
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
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 “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 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 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格。而这首五律却写得极 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儿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 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
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
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 ”是说月影靠船很近,“ 江清月 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 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的江间月夜美 景,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
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
注 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 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鉴赏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
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
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
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处处蛙” 既
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
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
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
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
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遍布乡村、
连绵不断的骤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蛙声,本来十分
和谐美妙,但令人懊恼的是:这绵绵阴雨,阻挡了友人如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和 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往往给译者 带来困扰。正确理解和转换这 些句式,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 古汉语基础和翻译技巧。
采用“增、删、移、换”的翻 译策略。
针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可以 通过调整语序来还原其原意; 对于省略句,需要补充适当的 词语来使句子完整;被动句则 需将被动语态转换为现代汉语 的主动语态。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词汇差异
文言文使用的词汇与现代 汉语有很大不同,有些词 汇的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 变化。
语法差异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 汉语存在显著差异,如句 子成分的位置、词性的变 化等。
表达方式差异
文言文在表达方式上更加 含蓄、委婉,而现代汉语 则更加直白、简洁。
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
倒装句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的语言风格,译 者应尽可能地进行再现和表达。这不仅要 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 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 准确的用词和流畅的句子结构,力求使译 文达到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
06
文言文翻译的应用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翻译
总结词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应用之 一,它能够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 代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详细描述
在学术研究中,文言文资料往往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事 件、人物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学 术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为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 助。同时,学术研究的翻译也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 合作,促进学术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学习建议与展望
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 续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提高自己的语言基础和素养。

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
16
出现蝗灾
1.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 姓歌之。(2017全国像一卷席样2子;)一像样口;袋像一包样裹
-
3
明确:文言文翻译技巧一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
要有踩点得 分的意识, 洞悉命题者 想考你什么
4
1.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 五十间 (5分)(2018全国卷1)
(以:凭借,1分;履:行为,1分;素,一向, 向来,1分 定语后置1分;句意1分)
4.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 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 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 更道它所欲。”王无复- 言。(2017全国贪卷赃2枉)法 15
五、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
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
文言文翻译技巧
-
1
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四句作翻 译题?有什么命题规律?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 文武以为 先驱。(2018全国卷1)
2、帝以芝清忠履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 作屋五十间(2018全国卷1)
(3、主语)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 党,恭谨过常。(2017全国卷1)
-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33张][1]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33张][1]PPT课件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 “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 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 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 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 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 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西汉·刘向《新序·刺奢》)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副词)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 换成现代汉语。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
3.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 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 得士二人。
翻译: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 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 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 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4.说明两点:一是怨恨不在大小,任何时候 都不要做使人怨恨的事;二是要急人之难,在 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以帮助才是最可贵的。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 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 三日,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 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 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 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 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 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4分)
“侧”1分,身边;“啮” 被动,1分; “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通顺1分。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优质ppt]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优质ppt]
(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长两 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
(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 (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
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
想一想,试一试(拓展迁移)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
翻译下列句子2: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语助,句中表停顿, 以舒缓语气,删去
偏义复词中陪 衬的字
译: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
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式:
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表敬副词、发语词等; ②删去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
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 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 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注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1)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去。 (2)译文:绮乌的守边境的官吏跪着献东西给他吃,态度 很恭敬。 (3)译文: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 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4)译文:我将任用贤明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奖 赏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
领会大意 保留不译 陪衬删去 补充通顺 力求直译
一一对应 活用通假 特殊句式 字词句篇
斟酌词义 通通换替 调整语序 前后联系
想一想 试一试 拓展迁移
1、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译出大意 1分;“旬”1分;“举”1分。
五十岁的人攻打它,人的力量是做不到这样的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
译出大意 1分;“是”1分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译出大意 1分;“箪”1分;“师”1分。
用美味的饭食和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参考答案
①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
⑴召医而尤其故。 译文: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
⑵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那个卖药的人欺骗你而把他的老芋头卖出。
(二)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
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 “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也, 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 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 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⑴少却,吾恶紫臭。
(2) 向使假夫使先子生不您不不食是,没其有能吃饭哀,我难乎道?还!能哀怜我 译文:吗?
(四)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
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 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 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所累,昔贤 之所难也。
回顾有代表性的模拟题:
一、省适应性测试 1、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 2、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耰,趣令复业。 一词多义 重要虚词 常用实词 古今异义 通假,判断句
二、茂名一模 1、(主语)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彷徨,得
非王氏诸乎?” 2、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 省略成分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被动句 固定句 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三、广州市高中毕业模拟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结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张弘范)要书信, (文天祥)书写了《过 零丁洋》给他。
句子大意? (基本分)
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 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偏义复词 等;明确特殊 句式如判断、省略、宾前、定后、 介后、被动、固定句式等。
探究尝试
关键字词、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 特殊句式! 洋诗与之 (踩点得分)
翻译:
董叔快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 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 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范祁(范氏)向 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 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 (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 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 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 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2、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 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 的连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昼夜勤作息。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丁洋》 一诗 给 他。
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
带回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 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 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避免:这是在谋略别人的方面专攻, 而在谋略上天的方面笨拙。
练习:
董叔将娶于范氏(范献子的妹妹范祁), 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 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 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 “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 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 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 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 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1.积累性的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词类活用、
2.规律性的: 特殊句式(判断、宾前、定后、介后、被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③根据相似结构推断: 在相似的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义往往有相 近、相对的特点,可以以此推断词义。 3.特殊句式莫忘记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补 换 调 补 换 换 换 补 换 语境 留
译二:(张弘范) 坚持索要
(招降张世杰
的书信), (文天祥) 于是 书写了 《过零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 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四、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 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探究尝试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译一:文天祥思索了很久很久,才写下 了《过零丁洋》一诗给了他。
上下文语境:
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句 不 离 段 词 不 离 句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 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 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 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宋史•文天祥 传》) 【注: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 天祥。 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 点。 ③扞(hàn):保卫。】
一、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 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 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 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索”、“固”“书” 的意思以及状后的调 整、省略句的补充
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1.文言文“五字翻译法” :留 换 2.大胆推断有方法: ①根据字音推断词义:通假现象 ②根据语法推断词性: 补 删 调
句子:(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是名词;谓语是动词或形容词; 状语多为介宾短语】
4、补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 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 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 (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
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 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 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 序,使译文准确畅达。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