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相机发展史
![第二章 相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8026f4bcaaedd3383c4d3ab.png)
1911年 戴克尔复合快门(Deckel’s Compound Shutter)。 弗里德里希· 戴克尔在1911 年改良后的复合快门,带有延 时气压阀(A)让快门速度变慢。 快门速度在拨盘(B)上设定。这 款复合快门带有一个快门线旋 入插座(C),而早期的快门完全 是通过气压阀来操控。 1912年间世的戴克尔复合 快门则是基于艾莱克斯(Ilex)设 计,慢快门是通过一个带有齿 轮(A)的旋转托盘(B)来控制,一 个类似于杠杆(C)的装置用来连 接开启快门,快门速度也是通 过拨盘(D)来设定,快门的最终 释放则是通过另外一个杠杆(E) 装置。
新款多了一个扇形快门(K),快门释放键(L)和拉线(M)的位置都有调整。两款 相机都有镜头插销(N),一来是出于保护镜头的需要,二来可以控制曝光时间 长短。
施密特相机(Schmid Camera)。 1883年,威廉· 施密特设计了首台可以 手持的干版相机。
镜头盖(Lens Cap)。 在19世纪70年代树胶干版工艺出现之 前,大多数拍摄都是通过手动移走镜头盖, 在曝光一段时间,数秒或者是数分钟之后, 再将镜头盖装回原位。
斯特恩秘密相机(Stirn Secret Camera),也被称为卡 尔· p.(Carl P.)和鲁道夫· 斯特恩 (Rudolph Stirn)秘密相机或马甲相 机。 发明于1886年,携带的时候通 常放在马甲或者背心下面,镜头(A) 通过纽扣的孔透出来。底片被安装 在环形的片仓内,当指针(B)旋转的 时候,就按下了快门,底片也会同 时旋转,拉一下相机下方的绳索((C) 就会曝光。
克劳德特立体镜。 立体镜的上方可以打开,作为其后背,用来固定立体的达 盖尔底版(A),镜头(B)则是可以伸缩、调谐的。
James Clerk Maxwell
世界照相机发展年表
![世界照相机发展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4e72d922ee06eff9aef807cc.png)
○第一代板片式135镜头反光照相机爱克山泰问世。
1936 ○德国伊阿格公司推出闪光与快门同步,卷片和上弦以板手取代旋钮的135型“EXAKTA-B”单反照相机。
○柯达A·G公司的雷金特型折叠式相机上市。
1937 ○德国意赫格公司的尼希特兰 、赫费希特和格劳舒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基内爱克赛太照相机,成为后来流行的35mm单反照相机的先驱。也有材料说是埃萨塔、罗莱和莱卡。
1903 ○法国D·马丁型可折叠袋装相机问世。
1905 ○布特勒彩色片照相机问世。
○美国伊斯曼可达生产N·1折叠便携式相机上市,使用116型胶卷。
1907 ○美国干版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
1908 ○皮革复面木质侧向装片的“公牛眼”照相机面世。
1909 ○英国木制反光型相机面市。
○苏联生产出名为“第一号摄影通讯员”照相机。
○柯达推出女性专用的“伊阿华彩虹2型”折叠照相机。
○德国莱茨公司生产莱卡1型照相机。
1931 ○德国蔡斯公司铝合金压铸工艺制造的康太克斯照相机问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艾加顿设计出闪光灯的刍型——频闪放电管。
○德国伊阿格公司推出第一台“EXAKTA - A型”单反照相机。
○美国伊斯曼公司N·3Cartridge柯达相机上市。
○意大利生产出米勒新快照型相机。
〇英国纽曼·卡蒂亚公司推出一款使用90×120MM平板感光材料,机身折叠后可装入皮套中的“纳蒂亚” 牌照相机。
1901 ○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 ○德国蔡斯公司的“天塞”f/4.5摄影镜头问世。
1839 ○法国A·吉鲁制作的“达盖尔式照相机”问世。机身是两个套在一起可前后抽动的木质方盒,镜头则是1829年谢瓦利埃磨制的“沃拉斯顿”消色差透镜,焦距是375mm,光圈为f/14,快门是置于镜头前一圆形铜片。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7833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3.png)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时期,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照相机制造商先后进入了中国市场。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机工业大部分处于破产状态。
经过大量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国相机工业在20世纪60
年代初迎来了转机。
1961年,中国第一台35毫米拍摄相机“彩星A型相机”问世。
它是唯一一台采用双镜头反光镜拍摄的相机,为中国相机制造业开创了新纪元。
20世纪70年代,中国相机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72年,第一款日本式单反相机——“红旗2相机”诞生,成为中国相机
制造业的里程碑。
之后,中国相机工业获得大量转让技术,研制出新型相机。
1980年代中期,由联合体统一制造的“Fountain35”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相机工业再次迎
来了转型期。
中国相机制造商努力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如卡西欧、富士、佳能等知名品牌相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市场格局。
今天,中国的相机制造商正蓬勃发展,致力于提高质量和创新技术,为世界带来更多高品质的相机,并在全球相机市场上取得成功。
摄影知识基础文档
![摄影知识基础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582fc2ef12d2af90242e698.png)
一、相机的历史第一台相机的发明者:法国的达盖尔1839年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曝光时间:30分钟相机发展史: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
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
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
1930年制成彩色胶卷;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
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二、相机的种类单镜头反光相机(单反):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28811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1.png)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1.起源与发展单反相机,全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初的原型是1913年由德国的莱茨公司推出的徕卡相机,它使用的是固定式半透镜,通过反射式拍摄方式实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逐渐成为摄影领域的主流。
在单反相机的发展历程中,各大厂商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推动着单反相机的进步。
例如,1959年,佳能推出了第一台可换镜头的单反相机——Canonflex,标志着单反相机正式进入可换镜头时代。
2.光学原理革新单反相机的光学原理是基于半透镜的反射式成像。
在拍摄时,光线通过镜头射向半透镜,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取景器中,另一部分光线透过半透镜射向传感器。
这一光学原理决定了单反相机具有较大的视野率、真实的视觉效果和优秀的成像质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单反相机的光学原理也不断得到改进。
例如,现代的单反相机采用新型的防抖技术、高清晰度传感器和先进的镜头镀膜技术等,使得拍摄效果更加出色。
3.自动化与电子化随着自动化和电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早期的单反相机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快门速度等参数,而现代的单反相机则具备自动曝光、自动对焦等功能。
此外,电子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单反相机通常具备电子取景器、可调节的液晶显示屏等电子化功能。
4.数码时代的来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也逐渐进入了数码时代。
最初的数码单反相机是采用传统的胶片感光元件,后来逐渐被电子传感器所取代。
数码单反相机不仅具备拍摄高质量图片的能力,还可以录制视频、进行高速连拍等功能。
此外,数码单反相机的存储介质也由传统的胶片转变为SD卡等电子存储介质。
5.智能与互联随着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的智能化和互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现代的单反相机通常具备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功能,可以方便地将照片传输到智能手机或电脑上。
此外,一些单反相机还具备智能拍摄模式,如人脸识别、运动检测等智能化的功能。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6681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照相机是一种用来拍摄和记录图像的器材,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经过多年的发展,照相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简要介绍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照相技术早期的照相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最早的照相机是由法国人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的。
这种照相机使用银盐感光材料将图像记录在铜板上,但是处理过程复杂且时间较长。
随后,英国人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于1839年发明了更为实用的胶片相机,使得照相技术得以普及。
2. 涂片相机的出现随着照相技术的不断发展,涂片相机在19世纪中叶出现。
这种相机使用可曝光的干板胶片,使得照相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涂片相机的出现也推动了照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3. 柔片相机的引入20世纪初,柔片相机逐渐取代了涂片相机成为主流。
柔片相机使用可卷曲的胶片,使得更多的照片可以存储在一个胶卷中。
这种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拍摄和使用。
4. 单反相机的诞生1936年,德国莱卡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这标志着相机技术的重大突破。
单反相机采用了可交换镜头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不同的镜头。
这种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拍摄灵活性。
5. 自动对焦技术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自动对焦技术的应用使得相机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自动对焦技术通过感应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了相机对焦的自动化,使得用户只需按下快门即可完成拍摄。
6. 数码相机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逐渐兴起。
数码相机直接采用电子传感器记录图像,通过数码存储介质存储图像数据。
相比传统的胶片相机,数码相机具有更高的拍摄效率和更方便的图像处理功能。
7. 智能手机的崛起21世纪初,智能手机的崛起使得相机功能进一步融入到手机中。
现在的智能手机配备了高像素的摄像头和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和分享照片。
相机的发展史
![相机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6da9c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3.png)
相机的发展史第一台照相机1839年,有一个叫做达盖儿的画家成功发明了银版摄影法。
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一台装有新月型透镜的伸缩木箱照相机。
第一台胶卷照相机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胶卷的照相机-柯达1号。
胶卷机在经历辉煌与没落后,现如今已经成功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怀念和膜拜的经典,LOMO胶片相机的兴起却成为小资情怀的独特代表。
第一台傻瓜相机1977年Konica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AF35mm相机Konica C35 AF。
是第一架实用的AF 135传统照相机,应用 Honeywell 公司生产的自动对焦组件,属于第一代被动式自动对焦技术。
从此照相机开始具备向普通大众推广的能力。
傻瓜相机现在在数码卡片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体现,只不过现在被称为“智能”,呵呵。
也正因为“智能”的普及,拍照不再因技巧高深而高高在上,现在从学生到老人,人手一个卡片机已经成为平常事。
第一台防水相机1957年,以谷斯多的想法为出发点,乌特斯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防水相机,谷斯多将这个小东西命名为Calypso Phot,并在法国注册了商标。
Calypso Phot 的问世被认为是水下摄影发展中的里程碑。
从此照相机又带给更多普通大众未知水世界的奇妙和神秘。
当今世界最强的防水相机当属奥林巴斯的1030SW,水下十米的优势使更多游客乐于在潜水时带着相机海中遨游。
而且不止防水,防震防冻也很牛X,不知道是不是照军用相机来做的,呵呵看这图片还真有些古董和现代的对比,可是偏偏就是这个防水技术,不是谁都能做的。
奥林巴斯在这方面的突破技术还是值得称赞的。
第一台滑盖相机1979年,在人们“小、更小、更更小”念动力的推动下,出现了世界上首款滑盖照相机。
人类对相机的追求已经开始转向实用与时尚兼备。
第一台数码相机很难想象吧,世界上第一款数码相机早在1975年就已经出现,这款由柯达公司制造的准数码相机虽然体积有些大,但是已经具备了现存的数码相机的一些特点。
(照相机的发展史)
![(照相机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a36c371a417866fb84a8e25.png)
比较便宜, 比较便宜,并且便于旅 游者使用。 游者使用。在暗箱中曝 分钟。 光1-3分钟。
缺点: 缺点:
容易退色。 容易退色。 器材供应不 广泛, 广泛,受到专利的限制 也较多。 也较多。
羽毛和丝绢 1844出版卡罗式照片集中的一幅 1844出版卡罗式照片集中的一幅
照相机的发展史
玻璃的“湿版”出现了, 1851 年,玻璃的“湿版”出现了,这需要摄影 师及时处理,因此要将照相机拿入便携式暗房, 师及时处理,因此要将照相机拿入便携式暗房, 这需要照相机减小尺寸,因此出现了皮腔照相机。 这需要照相机减小尺寸,因此出现了皮腔照相机。 在 1856 年, H ··凯纳设计了 凯纳设计了 锥形皮腔,这种 锥形皮腔, 皮腔可比平行式 皮腔缩的行程更 大,这种设计一 直沿用到今天。 直沿用到今天。
照相机的发展史
照相机的发展史
感光材料及技术
•小孔成像
暗箱
•绘画 •观景
照相 机
照相机的发展史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 400 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后 世纪后, 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后,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 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 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发现 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或观赏景物。 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或观赏景物。
照相机的发展史
照相机的发展史
1888年,美国人乔 治伊斯曼发明了胶 卷,这一发明为照 相机的小型化和民 用化掀开了新篇章。
照相机的发展史
最初的胶卷相机样子是盒式的, 最初的胶卷相机样子是盒式的,使用胶卷的盒式 照相机的设计是简明和成功的, 照相机的设计是简明和成功的,它们有些生产了 很多年, 很多年,例如蔡司腾古照相机就生产了近 30 年。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2dd7e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a.png)
中国相机发展史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相机已经成为我的必备装备,而中国相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着讲述中国相机的发展史,并探讨中国相机发展的未来走向。
一、中国相机的初期历史中国相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中国生产的相机主要是仿制苏联或东德相机。
最早的中式相机是中国南京的“南京人民厂”(即南京光学仪器厂,现在的中光集团)在1958年设计生产的“红旗”相机。
该相机外在设计仿照日本尼康相机,但采用的是苏联的“热靴”闪光灯接口,系列产品推出后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欢迎。
之后,中国的相机生产逐渐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发和创新。
1963年,中国“南京人民厂”研制出第一台单反相机,该款相机原型就是仿制自苏联金属师范学校(Metalwork Teachers College)生产的产品,但细节和设计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这款相机是小批量生产的,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赠送海外元首的礼物之一。
1978年,在中光集团上海分厂生产的J-8相机上,中国相机产业开始具备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实力。
该款相机采用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拥有电子曝光功能和交换镜头的设计,是中国相机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二、中国相机的现代发展相机生产经历的是一个内外交合的过程。
中国相机的现代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广州、深圳和沈阳的相机生产厂商开始大批生产单反相机。
同时,国家在北汽、东风等汽车企业旗下成立了相机生产线。
相机生产当时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1987年,上海摄影器材厂推出了第一款自主设计、生产的大型单反相机—— HX-1。
它被誉为中国相机生产的巅峰之作,拥有红外控制、反向预激光测距、细微曝光调整等众多先进功能。
1991年,东风望江相机生产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腕表相机W-1。
同时期,广州缪恩相机厂也是一家比较出名的相机厂商。
二十一世纪,国内相机市场在发生激变: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机摄像等新品相继问世,这些新品对传统相机的冲击是巨大的。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史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088fa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f.png)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历
03
程
20世纪的发展
1900年代
单反照相机的雏形出现,当时主 要用于科学研究,如天文学和生
物学等领域。
1950年代
随着光学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 步,单反照相机开始进入民用市场, 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
1970年代
随着自动对焦技术的出现,单反照 相机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出 现了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等功能。
结合光学和电子防抖技术,提供更全 面的防抖效果,适用于各种拍摄场景。
电子防抖
通过软件算法和传感器运动补偿,减 少图像的模糊和抖动。
单反照相机的未来展
பைடு நூலகம்
05
望
人工智能与单反照相机
人工智能在单反照相机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功能被应用到单反照相机中, 如自动识别场景、自动调整参数等,使得拍摄更加便捷和高效。
1933年,德国的莱卡公司推出了徕卡I型单反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使 用35mm电影胶片的单反相机。
早期单反照相机的特点
01
体积较大,笨重,不便 携带。
02
使用胶片拍摄,需要手 动冲洗和印放照片。
03
拍摄效果受胶片质量和 摄影师技术水平影响较 大。
04
价格昂贵,只有专业摄 影师和富裕的业余爱好 者才能购买。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照相机将更加紧密地与手机 、电脑等设备连接,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后期处理和分享 。
结论
06
单反照相机的影响与意义
技术革新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推动了摄影技 术的进步,它具备高清晰度、高 敏感度和快速反应的特点,为摄
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普及摄影
1.2照相机发展史(摄影技术与艺术)
![1.2照相机发展史(摄影技术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65e9ccc1c708a1284a441b.png)
©宁波教育学院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 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相机 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代。
©宁波教育学院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 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 形成影像。
©宁波教育学院
柯达1916年生产的NO.3A的连动测距型折 叠皮腔相机。
©宁波教育学院
1928年,世界上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 相机“禄来”,由德国“弗兰克和海
德克”公司推出。
©宁波教育学院
1934年,日本第一代高级布帘快 门35mm照相机“KWANON”由佳能 公司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研 制成功。
1880年,英国人贝克推出画面为80mm×100mm世界最早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宁波教育学院
1887 年 , 镁 光 粉 摄 影
©宁波教育学院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柯达1号。
©宁波教育学院
1892年,美国人托 马斯·爱迪生和下 属威廉·迪克森推 出了35mm胶片规格
单 反 相 机
Polaroid
数 码 相 机
1975
手 机 摄 影
2000
百花齐放
1949
NIKON F
1947
2015
©宁波教育学院
4
照相机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宁波教育学院
1960年,日本旭光学公司研制出 世界上第一架通过镜头内测光的 TTL测光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宾得SP Otmatic型照相机。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7bb1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d.png)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照相机的发展历程始于19世纪初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只能通过手绘或带有较长曝光时间的相机来记录景物和人物。
然而,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现代照相机——达盖尔型。
达盖尔型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镀银的铜版或铝板上的碘化银盐制成的感光物质。
当光线通过透镜进入相机,然后通过快门打开的瞬间照射在感光材料上时,感光材料上的碘化银盐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图像。
然后,这个铜版或铝板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复制图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相机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
例如,1884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柔性胶卷,这使得照相机的使用更加方便。
以前的照相机需要用户在拍摄前准备好干板,然后在曝光后立即进行处理。
柔性胶卷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事后将胶卷送回实验室进行处理,这极大地提高了照相机的便利性。
20世纪后半叶,照相机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63年,日本相机制造商尼康推出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这种相机通过反射式取景器允许用户实时查看焦距和图像的明暗等参数,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准确性。
之后,数码技术逐渐应用于照相机中,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光电传感器捕捉到的光信号来记录图像。
这种数码照相机不再需要胶卷,用户只需要将存储图像的存储卡连接到电脑上即可查看和处理照片。
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照相机的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人已经习惯使用手机来拍摄和分享照片,这让传统相机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为了维持竞争力,相机制造商开始开发新的创新产品,例如无反相机和全画幅相机,以满足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照相机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达盖尔型相机到现代的数码相机,技术不断更新改进,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瞬间。
尽管面临来自手机摄影的竞争,相机制造商仍在努力创新,希望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照相机发展史
![照相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1a4777abe23482fb4da4c99.png)
1986年,日本宾得公司发布 Zoom 70相机,它是第一台带 变焦镜头的傻瓜相机
2001年,日本京瓷发布了世界第一款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康泰时N Digital
1995年,卡西欧QV-10成为第 一个装有LCD监视器能够实时 取景的数码相机。
2009年,柯达公司宣布柯达克 罗姆反转片(Kodak Chrome )正式停产。胶卷时代过去了 ,昂贵胶卷作为一种优质感光 材料仅在专业摄影领域生存。
旁轴与双反 相机原理
各实过确于多取更相头视为头双 样现对调进操不换机、差单反镜 的各快节行控同,成胶小反光头 镜种门色高模的能像卷、相相反 头特光温水式镜够质方体机机光 可殊圈、平更头针量便积具代相 以效的感的加拍对高等小有替机 换果组光创专摄各,优、取,后 来,合度作业。种镜点可景主来 用有调,。化而环头。更和要被 各节可可,且境可单换成是单 种来通精利很采以反镜像因镜
CCD/CMOS单反相来自原理这张单反相机光学组 件的截面图显示了光 如何通过透镜(1) 被反光镜(2)反射 到磨砂取景屏(5) 中。通过一块凸透镜 (6)并在五棱镜(7 )中反射,最终图像 出现在取景框(8) 中。当按下快门,反 光镜沿镜头所示方向 移动,焦平面(3) 打开,图像被摄在底 片(胶片、CCD、 CMOS)上,与取景 屏幕上看到的一致。
现代数码相机的两种感光元件比较
CCD CMOS
CMOS与CCD的区别
应更 放 距 放此 工 式 及感 的由 荷 主 用大 大 离 大各 艺 将 器 放最 数 要 。尺 , 较 处个 可 数 中 大底 据 传区 寸 技再 长 理象 保 据 转, 器端 都 感别 的 术整 时 ;素 证 输 换每 进部 会 器是 感 更合 会 而的 数 出 电个 行分 依 中数 光 为各 产 数 据 。 路象 放输 次 每字 器 成个 生 据 在 原 ,素 大出 传 一数 件 熟象 噪 可 传 因 用都 输, 送 行据 , 廉素 声 工汇 送 在 类会 出再 到 中传 在 价的 , 艺聚 时 于 似邻 ;经 下 每送 单 ,数 因 的至 不 : 内接 而由 一 一的 反 可据 此 数边 会 存一 在传 个 个方 领 以。 , 据缘 失 电个 感 象 象式 域 制但 必 在再 真 的 路放 器 素 素不 广 作 须 传进 , 特 的大 边 中 的同 为 成 先 送行 因 殊 方器 传缘 , 电。 CMOS CCD A/D CMOS CCD CMOS 相用 ,越 感 机来 信大 光 中感 噪, 器 的光 比捕 件 胶成 越获 的 卷像 低的 面 。的 。光 积 部 子大 件 越小 , 多, 相 , 当 感 于 光 光 是性 数 学 能 传 码越 统 相好 面 机 积 CCD/CMOS
中国悠久的相机发展历史
![中国悠久的相机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f84e66a27d3240c8547ef05.png)
中国悠久的相机发展历史
相机,那肯定是个好东西,自从有了相机,我们的快乐、悲伤就能随时随地地定格在张张小纸片上,甚至在电脑上,在网络上。我国的照相机有过一段灿烂的历史。传统照相机工业在我国的发展,至今已经有60年的历史。让我们回到那一段历史中去,一起感受我国相机60年的足迹。词:大跃进
严格来说,我国的照相机技术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宋代或者更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中华民国时期虽然曾有“仙乐”的昙花一现,可是真正的起步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产品搜索一:仙乐(SELO)牌照相机
说到仙乐,不能不提中国照相机工业第一人——郑崇兰先生,同时还有他的一句话“我开照相馆以后,发觉所用器材都是从外国进口,我想这些东西我们自己也可以做,何必要买外国货。”正是他的人,他的话,为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信念上的基础——国货当自强
相机发展史设计作业
![相机发展史设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2b4a84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0.png)
•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6:47:0816:47:0816:472/17/2022 4:47:08 PM
•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2.2.1716:47:0816:47Feb-2217-Feb-22
•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6:47:0816:47:0816:47Thursday, February 17, 2022
•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2.2.1722.2.1716:47:0816:47:08February 17, 2022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下午4时47分8秒16:47:0822.2.17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2年2月下午4时47分22.2.1716:47February 17, 2022
1892年,托马斯·爱迪生和威廉· 迪克森推出了35mm胶片规格
1899年,迪奥隆和勒旭额尔制 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照相机 。
1905年柯达退出N.1A 折叠便携式 (N.1A Folding Pocket)型相机
1913莱卡推出了世界第一台 135相机Ur-Leica
第一幅1913年生产的Homeos型相机,使 用带齿孔的35mm胶卷拍摄24张立体照片
1962年,装有程序自动曝光系统 的“美能达Hi-matic型”照相机 上市。
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登 上月球,并用哈苏500EL相机进 行了摄影,单反相机的发展日趋 成熟。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了 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相机从此 进入电子数码时代。
1981年,索尼推出了全球第一台 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索 尼马维卡。
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照相机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338e9b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b.png)
照相机的发展历史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照相机的出现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它让我们能够定格瞬间,留住珍贵的记忆,也为我们观察和记录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照相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 400 多年,我国的思想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这一原理为后来照相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的诞生,则要等到 19 世纪。
1839 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照相机的诞生。
达盖尔的照相机使用镀银的铜板作为感光材料,拍摄出的照片清晰而细腻。
但这种相机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长时间的曝光,而且拍摄一张照片的成本也很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照相机逐渐变得更加便捷和实用。
在 19 世纪中叶,湿性珂珞酊法的发明使得底片的感光度大大提高,曝光时间也随之缩短。
这使得摄影师能够拍摄动态的物体和人物,极大地拓展了摄影的应用范围。
到了 19 世纪末期,胶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摄影的面貌。
胶卷不仅易于携带和更换,而且大大降低了拍摄成本。
这使得摄影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逐渐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20 世纪初,徕卡相机的问世引领了 35 毫米相机的潮流。
这种小巧轻便的相机具有出色的光学性能和快速的快门速度,非常适合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
在这个时期,照相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改进,各种功能也日益完善。
例如,对焦系统从最初的手动对焦发展到自动对焦,快门速度从单一的固定速度发展到多种可选的速度,镜头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20 世纪中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照相机迎来了新的变革。
1969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电荷耦合器件(CCD),这为数码相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80 年代,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索尼 Mavica。
数码相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摄影的方式,它不再需要胶卷,拍摄的照片可以直接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一台照相机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 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这一时期的相机在设计上来说,形态笨重,色彩单一,结构比较复杂,材 质是用木头制作而成。
第一张照片 •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鸽子窝》或《人牵 马》 • 照相机于1846年引进中国的。诞生了我国第 一张照片《耆英像》
时光中的时光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相机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小孔成像
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 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它的发明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 历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战国时期的墨子最早在《墨经》中记载针孔成像 我国战国时期的墨子最早在《墨经》中记载针孔成像 的原理。 的原理。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 像暗箱” 像暗箱”。
二战之后的又一次发展 • 1939年之后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 高 • 出现了变焦、徽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 头。 • 照相机出现了计数器自动复零、反光镜自动复位、 半自动和全自动收缩光圈等结构。照相机的质量、 产量开始飞速发展。
相机发展的第三阶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
日本的小西六摄影公司生产 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 相机--柯尼卡C35A型135 照相机。 接着日本又生产出世界上第 一台双优先式自动曝光照相 机--美能达XDG型135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 开创了一台相机具有多种曝 光功能的先例。
照相机的功能与应用 • 根据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照相机、印刷制版照 相机、文献缩微照相机、显微照相机、水下照 相机、航空照相机、高速照相机等; • 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下的数码照片
在摄影方面的应用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部,多种测光、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 相机内部,多种测光、高精度 相机内部 的电子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及易于控'制的电 的电子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及易于控 制的电 子自'拍机等都纷纷出现 拍机等都纷纷出现。 光补偿 存储记忆、 光补偿、 子自 拍机等都纷纷出现。曝'光补偿、存储记忆、多纪 录功能、电动上弦卷片、 录功能、电动上弦卷片、自动调焦等各种功能得到愈 益'精美的应用,高度自动化、小型、轻便达到了前所 精美的应用,高度自动化、小型、 精美的应用 未有的高度。估质的各种新型相机, 未有的高度。估质的各种新型相机,伴随着高科技的 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十分精 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 供了十分精 良的设备。 良的设备。
现代的相机 高精度工业相机 • 夜视相机 • 高分辨率、自动曝光 • 网络摄像头 • 显微相机
现代的相机
传统相机已经逐渐淘汰 ,越来越高质量的数码相 机成为人们的选择。 普通民用相机已经可以达 到上千万像素,远远满足 日常需求。 近来,全景相机、3D相机 、大光圈以及影响处理器 的升级,使得照相机的技 术步上了新的台阶。
技术的迅速成熟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 张彩色照片。 • 1877年,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Ducos Hauron)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 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
感光材料的飞跃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 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 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20世纪的发展 世纪的发展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 了闪光灯。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 手枪形等照相机。
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5-1938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 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 器、测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 围不断扩大。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黑 白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宽容度不断提高;彩色 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 化。
镜头的改进
光学理论进入了光学设计领域,出现了成像质量高,色彩还原 好,大孔径,低畸变的摄影镜头。同时,镜头向系列化发展, 由焦距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摄远镜头,并有 了透视调整、 变焦徽距、夜视等摄影镜头。
电子技术的引入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 部,多种测光、高精度的电子 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 及易于控制的电子自拍机等都 纷纷出现。 赛尚和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镜头的改进
•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 摄影镜头。
19世纪技术的飞跃
•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