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艾芜的流浪汉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流浪汉小说出现于16世纪的西班牙,是多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把“流浪汉”接入中国现代文学圣殿的,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人称“流浪文豪”的艾芜。艾芜的流浪汉小说挖掘了流浪汉的一种感情:一颗不宁静的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到处流浪,不断探索,从这种生活中培养的感情使他们更理解生活,更热爱生活,并通过自己的感情,回过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内省。这样,作者的感情与广大社会和人民的接触就更丰厚更深刻,同时在感受方面也锻炼得更敏锐,更坚实。读者从这样的感情历炼过程中获得审美价值。
从艾芜创作的自觉意识来解读流浪汉形象,是我们挖掘作品深邃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开启作家心扉的一把金钥匙。此外,与国外的流浪汉文学相比较,我们能更好的发现艾芜小说创作的时代烙印与情感特色。
一、艾芜对流浪汉形象的塑造
打开艾芜的作品,迎面走来的多是社会下层人物形象贫苦的农民、瘦弱的轿夫、被迫辍学的穷学生、忍饥挨打的店伙计等等。这些形象在作家笔下都被刻画得生动饱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比这些形象更鲜明完整、更光彩夺目、因而也更能体现艾芜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却是另一种更为独特的下层社会的人物形象——流浪汉形象。艾芜的南行题材的作品,依据叙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作品,以《南行记》为代表;第三人称叙述的作品,有《山中牧歌》等。
(一)流浪中的探索者
“我”是艾芜作品中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说他重要,是因为,这是个带有十分突出的自传色彩的人物。他常常就是作家自己,或者是作家的代言人。作家常常通过他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观察生活,借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理解‘我’,就不能真正理解南行作品,就
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中的那些人物。”[1]P56
“我”是个流浪汉。在神州的广阔土地上不断地漂泊,并且时刻受到生存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我”还是个流浪中的探索者。因为,他不是个浑浑噩噩的,随遇而安的漂泊者。他的流浪有着“五四”新思想的支撑,指引与召唤,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由于对这种理想的追求而产生的一种顽强拼搏的勇气。他不会因命运险恶而停止追求。在异乡的残酷的秋天,他遭受了失业和饥饿的打击,但即使在这时候,他
“一面缓缓地走,就一面深深地,痛切得觉着:这样的世界,无论如何,需要弄来翻个身了。” [2]P18
在这样艰难的境遇里,
“我心中没有悲哀,眼中也没有泪。只是在每一条骨髓中,每一根血管里,每一颗细胞内,都燃烧着一个原始的单纯的念头:我要活下去!就是有时饥饿把人弄的头昏脑胀浑身发出虚汗的那一刻儿,昏黑的眼前,恍惚间看见了自己的生命,彷佛檐头一根软弱的蛛丝,快要给向晚的秋风吹断了的光景,我也这样强烈的想:至少我得坚持到明天,看见鲜艳的太阳晴美得秋空的。” [3]P18
他有着一种走他方,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的理想。他想追求想达到的目的,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地方,而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这种理想也随流浪生活得增加阅历而有所改变,但即便这样,他也不因追求的飘渺而有丝毫的懈怠,而是在精神追求的长途中,不停地跋涉。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思想特点和性格特征,那就是对于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惋惜。艾芜谈创作体会时曾说“我感觉到纯粹写一篇讽刺的作品,或者纯粹暴露黑暗现实,而没有一个自己所同情的人物来在笔下,就简直无法动起笔来。”[4]P72“这种有着同样悲惨命运的人之间的同情,是心灵中最纯洁闪光的东西。”[5]P60-63“我”的同情也不是毫无原则的,在《松岭上》这篇作品中,“我”伴着一位做小买卖的孤独老人,每天替他挑担子,又不要他的工钱, 老人许愿将两个心爱的女儿嫁给“我”,一个是酒杯,一个是鸦片烟枪“我”从别人嘴中知道老人的往事,他杀了老爷的全家,因为老爷奸污了自己的妻子,同时又杀死了可怜的妻子和两个无辜的孩子。说这话的人现出恐怖的神情,“我”
却始终没有多大的惧怕。老人用欺骗手段做生意,卖的线团外面包着上好的线,里面全是烂布条,“我”觉得过意不去,他反笑“我”不会做生意。“我”终于硬着心肠走了。老人家做的事情,是可以原谅的,但我却不能帮他那样做了。因为,“我以为同情和助力,是应该放在更年轻的一代人的身上的”[6]P39这里,将同情和助力放在更年轻的一代人的身上的原则,是很值得玩味的。从上述例子,颇能反映出“我”身上的同情心以及一种有所不为的大丈夫风范。《南行记》中,“我”的这种感情随时随地,十分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使“我”的形象活了起来,与读者形成一种灵魂深处的沟通。
(二)流浪汉的生活世界
1931年冬艾芜发表了以他南行流浪生活为题材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一课》。作者以自己在流浪生活中的遭遇和沉重的笔触,映照出人世的不平,透露出生活的悲凉气息。以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以流浪生活为题材,以流浪汉为主人公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家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同时向那些被饥饿的鞭子逼离家园的流浪汉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作家在描写这些流浪汉形象时,能够用恰当的方法去剖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描写了他们被扭曲的个性,善意地指出和批评他们的缺点,并且能剥去他们行为上的污点,发掘出他们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在“一个看得见的人”的身后,找出“那个看不见的人”,在“一个外部的人”下面,发现“一个内部的人”。[7]P29
由于卑贱的社会地位和残酷的现实人生,艾芜笔下的流浪汉们变得冷酷、粗暴、野性不驯。他们或落草为寇,或顺手牵羊、有时甚至会做出伤害同伴的事,对于这些当然不值得称道。但是,这些决非他们的天性和本色,而是黑暗、残酷的社会对他们性格和心灵的扭曲。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那种善良、乐观的品质,豪爽、自信的性格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尽管这些美好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是以一种被扭曲的形式反映出来的,但它们却如同一朵朵闪亮的火花,扭曲他们身心的社会越黑暗,他们心灵中那一朵朵闪亮的火花就越鲜艳夺目。那么,作家艾芜是如何用他手中那支饱含深情的笔,去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扉,让人们窥见他们心灵深处被扭曲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