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才工作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服务现代农业

XXXXXX农科所是XXX地市级农科所中人员最多、专业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基层科研单位之一。多年来,我们立足当地当前,服务现代农业,把多出成果、快出人才、服务主导产业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全市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人才工作基本情况

1、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我们始终坚持人才管理工作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由党委办公室牵头组织,行政办公室具体实施,科研管理科及其他科室积极配合,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相关科室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育与使用工作。制定有《优秀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科技人才培养推荐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科技成果优秀论文评审管理办法》、《青年科技人才传帮带管理办法》等制度,人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我们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高职称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促进了人才队伍结构的科学合理。目前86名科技人员中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5人,大学本科27人,大专34人;研究员4人,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33人;有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和中青年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级“三五”人才1人,市级突出贡献拔

尖人才3人,市级“311”人才13人。基本形成了高中初级职称相搭配、硕本专学历相配套、老中青年龄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

3、学科体系设置齐全。单位内设水稻、油菜、小麦、玉米、茶叶、果树、经作、植保与资环8个专业研究室和成果转化中心、科研管理科、党政办公室等3个管理科室。专业设置涵盖了粮、油、蚕、茶、果、菜、菌、花、药等作物的资源利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组织培养、植物保护、农化环境等专业,可利用小孢子培养、孤雌生殖、花药培养、远缘杂交、辐射育种、分子技术等生物育种手段开展遗传基因多样性分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齐全的专业门类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良好平台。

4、科研条件不断完备。单位建有中心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8个和300㎡组培室、100㎡种子检验室,在XXXXXX建有综合试验基地120亩、XXXXXX建有旱作物试验基地80亩,XXXXXX建有茶叶试验基地100亩。依托项目建设有XXXXX扩繁基地、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XXXXX综合试验站、XXXXX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水稻、玉米、小麦、茶叶、马铃薯专家大院等8个科研平台。

5、人才培养使用合理。我们结合科研攻关,对每一名研究生都配备一名高级职称的导师定向传帮带,给他们压担子、落任务、带项目,促进其尽快成长;同时从科研项目、仪器配备、经费使用等方面支持各类人才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并利用各种机会选派技术

人员外出考察学习,鼓励他们到基层开展生产调研,提高其综合素质;还经常性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来单位开展培训讲座、学术交流,促进人才能力水平提升;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近五年单位先后有2人获得全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人获得全市青年优秀科技奖、3人被评为中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被评为全省“最美农业人”和全市“最美经济人”,2人为全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水稻商业育种首席专家,8人为学科带头人。

6、人才作用发挥较好。“十一五”以来单位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12项、地市级成果奖9项;先后引进选育成水稻新品种XXXXXX等10多个,XXXXXX两个玉米新品种,XXXXXX油菜新品种,特别是XXXXX 通过了国家审定;开展了茶叶无性系繁殖、马铃薯双膜高效栽培、果树提质增效、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械化收获、农作物秸秆还田增肥等高效高产栽培实用技术研究;在各级学报和科技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为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人才管理的主要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国家科研体系上下独立、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相互封闭,造成专业设置重叠、科研内容重复、设备资金浪费、人才使用不好、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我省没有省级农科院,地市级科研院所,上无头、下无腿,项目自己跑、资金自己找、工

作自己干、压力自己添,经常处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管的尴尬局面。

2、专业结构不科学。尽管学科体系基本健全,但是目前从事农业科研的科技人员多以粮油专业为主体,以品种选育为重点,而蚕、茶、果、菜、花、菌、药等专业相对偏少,特别是栽培管理、产品加工、保鲜储藏、网络信息、电商营销等专业更缺,与主导产业发展不协调、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

3、人员构成不理想。一是工人比例偏大,不利科研工作;二是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的技术人员仍然偏少,特别是懂技术、会管理、熟加工的技术人员更少;三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偏少,队伍断层表现突出,学术带头人与科研领军人物培养不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

4、人员待遇不同步。如全市两次调整绩效工资时,对事业单位累计少调18个月(比照公务员),人均少收入近2万元;对专家体检只解决省管专家、享受政府津贴专家,而市管拔尖人才、311人才要单位负担,却没有资金来源;年终考核奖励公务员有财政预算,而事业单位需要自筹;机关公务员去世抚恤金为40个月工资,而事业单位仅有20个月,因此科技人员戏谑的说“生不同酬、死不同葬”。

5、激励政策不到位。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对中央政策落实不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13日)第五项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13、14条中有明确意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

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但我们省市尚未出台具体操作规定,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不许分配,这就严重挫伤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三、加强人才管理的意见建议

1、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强化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立足当地当前,服务主导产业,开展区域性、实用性的特色产业应用研究;建立县级农业试验示范站(也可与县级农技推广部门合并),负责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形成省市县三级各有分工、各有重点,相互联系、相互依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紧密协作、上下联动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

2、健全人才保障与激励机制。建议落实中省有关政策规定,借鉴兄弟省份宝贵经验,妥善解决科技人员相关待遇,稳定科研推广队伍,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长效支持机制,充分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作用;制定我省有关品种转让、成果转化、服务收益、技术合作的经费分成与利益分配比例和政策,妥善解决合理合法的科技收入与“八项规定”中禁止滥发奖金补贴的矛盾,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各级财政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