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是如何考量学生能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层级的“显影剂”
——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是如何考量学生能力的
毛经文
高考对学生个人能力素质与能力层级的考量与评估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高考试题来实现的,从能力的宏观层面来说是两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或初步具备进入社会生活后所需要的能力;二是考查学是否具备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在高考试题中把自己的能力层级全部显影出来。
因此,新课标模式下的高考试题都是以能力立意为基础的。
这不仅是新课标模式下新高考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考永远追求的恒定目标。
一新课标新高考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新高考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考量主要体现在三层四级。
三层是“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言之即是如全国高考历史命题专家刘芃所说:“识记、理解和运用,识记──准确地识别和记忆基本的历史事实及其相关的历史知识,主要的历史结论。
理解──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以及基本的历史概念、结论和观点;理解历史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理解历史材料的内容、要旨。
运用──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将历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所掌握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论证”。
四级(又称能力考核目标)的第一级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它包括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第二级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它包括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第三级是“描述和闸释事物”的能力。
它包括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第四级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上述三层四级的能力目标给了考生一个明确的导向,高考的能力要求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高考试题都在努力地体现能力考查要求,都是在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否具备科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是否具备应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宏观的层次来看,即是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
它具体又可以细化分为对时序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历史演进的知识与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对历史素材与历史认识的组织和交流(如表达与写作等)。
或者如美国的历史课程标准所表述的那样:对历史发展阶段和历史分期的熟练掌握.即要求学生熟悉历史事件发展的次序和模式。
观察其变化与继承和发展的形式,比较不同的历史分期法;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即要求学生理解历史文献的中心思想。
解读历史材料,学会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来看问题;并能理解由其它媒介(如统计表格、数学模式、文学和声
光媒体)表现的历史信息;分析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即要求学生比较对照不同群体美国人历史经验。
学会从多种角度来分析同一问题,听取和比较不同的历史解释。
了解史学界对重大问题的争论;历史研究的能力。
即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和使用历史研究的材料.并能运用这些材料来叙述史实和表达观点;历史问题和历史决策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辩认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问题和历史决策。
分析历史事件和决策发展的特定环境。
分析这些决策带来的后果。
讨论在当时环境下可能作出的其他历史决策,学会为某一种历史决策进行批判或辩护。
因此,高考在试题命制上基本上都是能力立意的,并设定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努力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尽情昭示自己的能力。
二在“三新”中考量学生能力
高考历史试题对历史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要素有着一定的理解和把握.试题会从考查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来人手。
学生在展开试卷的同时,也是在展开历史演进变迁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
高考试题不会把历史的具体知识仅仅当成单一的、孤立的个体知识点来进行考查,而是在历史的动态的演进中考查学生处理识记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即通过“三新”(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来最大限度地考量学生能力。
2007年四省的新课标高考历史题无一例外地在“三新”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间找到了一个最佳“拐点”。
过去三十年高考的历史题一直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摇来晃去,“刘宗绪时代”在能力考题上作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可圈可点能力题也不时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美中不足的是,专家型研究色彩太浓,以致于许多学生在这种能力题面前束手无策,成为了极少数几个尖子生的表演赛和竞技场。
1999年后,刘宗绪时代的能力题并没有被继承和发扬光大,高考试题倒退到以考知识点为主的时代,“送分题”“傻瓜题”偏多,“例题”考得太多,“背多分”成了师生应付高考历史考试的“绝招”,历史容易学容易考成了学生选科时“粉丝”,这也是近年来广东省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扎堆争报历史学科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四省新课标后的首次高考历史试题既克服了刘时代“能力题”上的太难,也摒弃了前几年“知识题”上的过易,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新要求与魅力。
第二整体移植或克隆教材上的知识点显著减少。
历史科具体的知识点象语文科一篇一篇的课文,象数学科一个一个的例题,它只是某一种观点,某一种方法与理论,或训练某种思维与能力的“名篇”和“典型例题”。
直接考历史教科书上的史实,只是高考目标的小部分,“名篇”与“例题”不能在高考中太多出现。
况且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也只是众多情境中一个,是“典型例题”中众多解法中的一种。
高考如果太多直接考历史知识点就如同语文和数学主要考教材上的课文和例题一样。
书上的知识可以考,但必须是新情境下的知识再
现,是同一个“例题”但有别于教材上说法的另一种“解法”。
今年的试题在整体移植或克隆教材上的知识点上几乎绝迹。
这是四省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巨大进步,或者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升。
第三方法与能力的考查成了试题的主流。
高考历史考试的主旨是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其它综合素质进行测试和选拔的,它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完成这项任务:一是对教材上现有的历史知识点通过置于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
二是把与教材基本上没有关联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学生运用在教材上学到的思维方法,从让学生在考试中最大限度地显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今年四省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这点不仅有更好的效度,而且对2008年的新高考和今后历史教学有了更明确、有利、有力的导向;同时也会有效弥补未来高考“一标多本”所带来的局限,使考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2006年上海高考历史卷中的小论文题,要求学生写完后列出参考书目,虽然是小要求,即体现着历史学科的大趋势。
一是要求学生按照历史学的特性与学术规范来写作。
二是检验学生是否阅读过课外参考书,特别是阅读一些专题的学术性书籍;而不是死记硬背某一个版本的教材;或整天拼命地去做高考模拟题。
在这里,特别提醒学生,考试时如果遇上这类要求的试题,千万不要把教科书和“状元之路”“优化设计”等辅导性资料列为参考书目。
三是让学生能够汲取与运用课外参考书的材料或者观点来进行阐释论证,使内容更丰富,更有历史学的特性。
第四“知”“识”“用”三个层面主次分明,比例合理。
根据聂
幼犁教授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前几年高考的历史试题在“知”(你知道吗?知道多少?)上做足了文章,而在“识”(你理解吗?理解的深度、广度如何?)和“用”(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吗?)上却被严重弱化和矮化,只是在显示它的点缀和装饰功能。
通览和分析今年四省的新课标历史卷,“知”“识”“用”三者主次分明,搭配合理,在兼顾“知”的前提下突出了“识”“用”。
“知”的考查只占10%左右;而“识”“用”题占全卷分数的90%左右,成为了命题的主流。
具体表现在,一是在选择题和主观题的设问中,注重情境的设置,“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出现了相当份量的材料式选择题,考生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很难直接得出答案。
二是“识”“用”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试题选题贴近生活,情境创设有新意,给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体现和承载了“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命题角度、技术,活化了命题的知识载体。
三是“识”“用”题体现能力立意。
选择题坡度平缓,主观题“层递式”分级设问,分析论证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面、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
注意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提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五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思维品质。
试题都是尽力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入手,着眼于思维品质,多角度、
多层面地认识问题,考查思维的灵活性;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观点,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联系与思考,考查思维的创造性。
答案多样化,鼓励个性发展、培育创新精神,让学生在面对同一个史实,同一组史料的情境下,允许运用自己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立论推理,倡导结论的个性化与创造精神。
由于高考试题正朝着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三新”方向发展,试题在不断运用课外文献、诗词、照片、图画等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和诠释历史的能力,不仅有效地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而且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摆脱对历史的平面化解释,让学生走向更宽泛和更深刻的历史理解,
三新高考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新课标要求考生建立起包括识记、鉴定、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和论证等多项内容的多元的能力观,摒弃仅仅把理解和解释看成是历史学能力的狭隘能力观。
新高考试题在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和体现时代特色的基础上,较多地运用了文献、文物、照片、统计数据等各种新情景材料,创设立了新的视角。
引导考生对新材料反映的有关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引导考生重视对自己学科能力和历史学证据意识、求是精神的培养。
这也是新高考给考生最主要的能力导向。
第一高考应试与能力培养不是矛盾的,高考应试过程实际上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与不断展示。
高考能力的培养须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能力不会凭空而来,而需要知识作为载体。
实际上,能力要求更主要、更大量地是体现在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上。
所以,注重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的根基,只有这样,能力才不是“空中楼阁”,能力的培养才落实到实处。
如历史复习过程采用“探究+训练”模式: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知识及理论,再对它们进行抽象归纳,最后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它们的理解。
试题的训练过程实际上就是改变了问题所处的情境,让同学在新情境运用相关概念理论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探究能力(主要是推理和实证能力)得以发展(包括在训练过程中的情境设置)。
而且让学生在再次遇到相关问题时应付自如,且终生受益的。
因此复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充分加以挖掘,努力使自己在高考中最大化展示能力。
第二传统的题海战术由于没有从知识本身的理解入手,面对全新情境题无从下手,而新课标要求学生采用更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自己知识的“条件化、结构化和完备化”。
如复习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和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是“条件化”的有效措施,;比较归纳、建立概念联系是“结构化”的有效手段;“完备化”则需要学生更多的读书和归纳。
考生普遍采用的专题训练就是针对高考能力考查要求的训练,专题训练本身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在训练过程中包含有
解题和应试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在内,而同时也是针对各种能力培养的专题训练,因为只有深刻理解能力要求本身,才能真正的应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试题,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则无法真正应对高考能力考查的灵活题目。
第三高考命题的立意是能力,但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
虽然高考历史试题不以教材的知识为切入点,而是用新材料,营造新情景,设计新问题,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依据课本。
因此,夯实基础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精读、分析教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梳理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的含义,准确把握主干知识,才能构建培养能力的知识体系,才能从容面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