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创刊及主编陈独秀

合集下载

新青年

新青年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学衡派”由1922年1月在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吴宓(主编)胡先骕、梅光迪。

这些人都留过洋,满脑子“国粹”,却又自我标榜“学贯中西”,其刊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实际上是把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与中国封建文化拼凑起来,作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

他们还配合北洋军阀政府“取缔新思潮”发表了《评提倡新文化者》(梅)、《论新文化运动》(吴)等。

诋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以白话代替文言。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1933年,《学衡》停刊。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

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提倡“为人生的艺术”,《文学研究会宣言》声称:“将文艺当作高兴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

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文研会作家的创作,基本上坚持了现实主义道路,表现出一种淳朴、真挚、从容、自然的文风。

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古代“儒雅”一派作家所看重的“中和”品性,并在“五四”精神的影响,赋予了新的内容。

北京青年运动重要史迹简介

北京青年运动重要史迹简介

北京市青年运动重要史迹简介目录北京陈独秀旧居 (2)北京李大钊故居 (2)李大钊烈士陵园 (2)毛主席纪念堂 (2)高君宇石评梅墓 (2)韦杰三死难纪念碑 (2)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3)陶然亭慈悲庵 (3)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旧址 (3)辅仁大学旧址 (3)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4)五四运动策源地 (4)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4)北京师范大学五四纪念碑 (4)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遗址 (4)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烈士纪念碑 (4)一二九纪念碑、纪念亭 (5)第一支青年突击队诞生地 (5)北京陈独秀旧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陈独秀旧居为一座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

陈独秀曾租住东院,东院北房三间是其办公室,南方三间是《新青年》编辑部办公室。

《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原址在上海,由陈独秀主编。

1917年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随即迁至箭杆胡同陈独秀寓所。

北京李大钊故居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原驸马后宅35号)1916年6月,李大钊从日本留学回国迁居北京,1920年始租西单驸马后宅35号,直到1923年春。

在此居住期间,李大钊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者》周刊和《工人周刊》,并参与领导了开滦大罢工和二七大罢工。

李大钊烈士陵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南的万安公墓内李大钊烈士陵园占地2200平方米,位于万安公墓中央,为一庭院式仿古建筑。

走进陵园,迎面即可仰见全高2米的李大钊烈士雕像。

烈士昂首挺胸,背负双手,儒雅质朴,和蔼中透着百折不回的刚毅。

墓碑宽4米,高两米,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碑的背面是中共中央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全文两千余字,高度概括了李大钊烈士光辉的一生和永垂不朽的业绩。

毛主席纪念堂地址: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部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读陈独秀《新青年》有感

读陈独秀《新青年》有感

读陈独秀《新青年》有感《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刊物,创刊于1915年,由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先驱陈独秀主编。

该刊物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新起点。

阅读《新青年》,我深深感受到了陈独秀的思想深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先驱之一,他立志于改革中国传统文化,推进现代文化的发展。

他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各种弊端,比如封建思想的束缚,教育落后等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得到矫正,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因此,他在《新青年》中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在《新青年》中,他呼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指出中国传统的政治和文化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他提倡“民主与科学”这一口号,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民主制度和科学知识的支持,才能达到新的目标。

他强调了知识分子的使命,应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他关注了女性解放的问题,在文章中提出女性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

陈独秀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的思想深刻,具有前瞻性,虽然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让他的观点并没有立即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他的思想逐渐地被人们所认可,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相对应的是,阅读《新青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先驱们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热爱。

他们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对社会问题深入思考,并探索着解决的方法。

《新青年》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是一份杂志,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是一种信仰的表达。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青年》所表达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中国先贤们的努力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得到了回应和发扬,中国取得了许多的成就。

而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对其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继续发扬其精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新青年》,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它让我从新的角度审视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体验了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

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

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10月1日,陈独秀针对康有为一意要把孔教订为国教的论调,在《新青年》二卷二号上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文章指出孔教和帝制的关系,说"别尊卑、重阶级、事天尊君"这些孔教思想,正为历代帝王所利用。

定孔教为国教,不但违反思想自由之原则,而且违反宗教信仰自由之原则。

他认为民主国之祀孔,正如主张专制国祀华盛顿、卢梭一样的荒诞不经。

1917年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文章首先对体育的涵义作了科学的解释:"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

他指出:知识和道德诚然可贵,但身体也很重要。

身体犹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

他强调指出,"密如牛毛"的繁重课程,对学生只能起到"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的严重危害作用。

敬告青年陈独秀三、文本资料任建树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

敬告青年陈独秀三、文本资料任建树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

敬告青年陈独秀三、文本资料任建树: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场革命过后,尤其是不彻底的革命,接踵而来的总有一股反动逆流。

民国初年出现的尊孔复古的思潮正是对辛亥革命的反动。

1912年10月由陈焕章、张勋等发起的孔教会成立于上海,不久在全国许多城市设立分会。

它的宗旨是“以讲习学问为体,以救济社会为用,……宗祀孔子以配上帝,育读经传以学圣人。

……冀以挽救人心,维持国教”。

①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为孔教会作序,大肆宣扬尊孔,说什么“夫孔子道本于天,……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

“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出,”欲存中国,非赖孔教不可。

②他主张“定孔教为国教”,祭祀孔子必须行跪拜礼,准若是行鞠躬礼,谁就是“媚师欧美”,“中国人不敬天,不敬教主,不知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

③同年10月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本”。

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发布尊孔祭孔令,说“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树万世之师表,亘百代而常新”。

④尊孔复古的思潮为帝制复辟鸣锣开道。

袁世凯对外投降卖国;对内加快复辟的步伐,于1915年5月25日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草约。

⑤8月10口,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政客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沦》,说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实行共和制“断无善果”。

23日,以杨度、孙毓筠为正副会长的筹安会成立,公开鼓吹帝制。

各省的袁氏爪牙纷纷递交“请愿书”,要求变更国体。

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承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明年为“洪宪”元年,复辟封建君主制。

但是,在一场革命失败之后,也总会出现一批新的革命志士,他们吸取革命失败的教训,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把革命引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陈独秀去日本,妻子高君曼留在上海。

据1915年《梦舟日记》(梦舟,即汪孟邹),4月25日,高氏“体气不佳,家中寂寞,甚为悲伤,竟至泣下”。

近代史论文人物陈独秀

近代史论文人物陈独秀

范文一:陈独秀《新青年》的缔造者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原名庆同,字仲甫。

安徽怀宁人。

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他在近代中国宛如一个启明星,带给渴望自强独立的国人以希望。

而这其中,《新青年》便是他的舞台。

陈独秀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和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1917年在北大任校长后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任命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陈在北大任教几达两年之久;五四抗议运动后他被捕入狱,1919年秋获释后回上海。

然而,陈在北京出现意义深远,不仅由于他的言论正是在这期间他从一个进步人士转变为政治激进分子而且也由于他为不断壮大的北大文化叛逆团体发出了第一声呐喊。

陈去北大任教时把创办于上海的杂志《新青年》迁到了北京,这个刊物在1917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争论的首要阵地。

陈独秀本人在思想和气质上都是一个叛逆者。

这与他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他1879年10月出生于皖南怀宁的一个小康绅士家庭。

出生几个月后他父亲就死了,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的是祖父,陈回忆说,他是一个粗暴易怒、神经过敏、苛刻挑剔的老人,是个鸦片鬼,严厉的工头。

老白胡子死时陈独秀才8岁,这时他并没有完全形成传统社会所培育的怀疑性格。

此后又有许多教师管教他,最后一个是他的兄长,为人随和,不是那种要求很严的教书匠。

然而,年轻的陈独秀并不是因为向往(别人要求他掌握的)知识传统才努力学习的,他的动力来自他后来很伤感地描述过的东西: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威权。

可见,陈独秀在这时已有了相当的责任感,同时幼年生活使他拥有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这为他以后27年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科举考试同样促进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1896年陈独秀以优异成绩通过秀才考试。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新青年》

一、陈独秀与《新青年》的创办1915 年盛夏,闷热的天气几乎使人们透不过气来。

5 月9 日政府屈服于日本政府的压力,准备接受最后通牒,签订中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南满、东蒙、山东的“条约”和关于福建、汉冶萍及旅大租借期延长的“换文”(即二十一条)以来,各地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议集会、抵制日货运动,在大总统袁世凯的严令敦促下遭到镇压。

不久,报纸上又登出政府聘请的宪法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古德诺鼓吹中国宜实行君主制的言论。

紧跟着,那位因写了《君宪救国论》而被袁世凯誉为“旷代逸才”的杨度,联络总统府顾问孙毓筠、国学大师刘师培等发起组织“筹安会”,以筹划“一国之治安”为名,发表鼓吹帝制文章,掀起关于国体问题的争论,并且配合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政府要员,四处组织请愿团。

一时间,帝制风潮沸沸扬扬,政治空气的热度不断上升。

筹安君子们热得发昏,一心想黄袍加身的袁大总统烧得发昏,而那些追求民主的真正爱国志士、知识分子则气得发昏!陈独秀名庆同,字仲甫,1879 年生于安徽怀宁(即现在的安庆)。

因家乡附近有一坐独秀山挺拔屹立,后来他写文章时一度使用“独秀”、“独秀山民”的笔名,久而久之,“独秀”反而成为人们熟知的名字了。

青年时期的陈独秀强烈感受到了大清王朝的衰败不堪,以及列强势力威逼压迫给中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

他奋起投入反清斗争,办报纸,结交名士,组织革命团体,联络同志进行活动,并数次受到清政府的通缉,有时不得不流亡国外。

辛亥革命以后,陈独秀目睹了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派人刺杀民主斗士宋教仁,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步步走向独裁,而多数国民浑然不知不觉,甚至附和专制、拥护复辟的现实,感到忧心如焚。

1914 年11 月,他在日本协助著名政论家章士钊办《甲寅》杂志时,发表了一篇题为《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文章,指出真正的爱国应该认识国家的目的和形势,爱人民的国家、民主的国家,而不应该盲目地以忠君思想去“爱”滥用国家威权,残民误国的“恶政府”。

简要评述《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简要评述《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简要评述《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杂志之一,对新文化运动的推进和现代思潮的兴起具有重要贡献。

其创办经过和贡献如下:创办经过:1915年,由陈独秀等人创办了《新青年》。

该杂志旨在倡导新文化、反对旧体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舰性刊物。

创刊宣言提出了"废除儒家经典、推崇科学、民主、自由"的主张,引发了当时社会各界的重大关注。

贡献:1.推动思想解放和现代化:《新青年》在文化和思想上挑战了传统观念和道德制约,提倡以科学、民主、自由为导向的新思想。

通过发表包括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知名人士的文章,宣传现代科学知识、西方文化和新兴思潮,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2.倡导社会改革和政治进步:《新青年》关注社会问题,批评社会不公和落后现象,呼吁社会改革和政治进步。

它支持女性解放、农民权益、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等,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舆论支持。

3.倡导文学革新和文艺思潮:《新青年》推动了中国文学的革新,并批判了旧文学的陈词滥调和庸俗性。

该杂志鼓励自由创作、个性表达,提倡自由主义的文学价值观,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和现代文学的兴起。

4.影响知识分子和文化界的成长和团结:《新青年》提供了一个自由讨论和表达思想的平台,吸引了许多知名的文化人士和青年学者加入,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圈子。

它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组织基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家和文化精英。

总的来说,《新青年》在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它通过宣传新思想、倡导社会改革、推动文学革新和培养知识分子,为中国的思想解放、文化变革和民主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

新青年

新青年
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这主要包括对以刘师培、林琴南为代表的“文选派”和“桐城派”封建复古势力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反对新道德维护旧道德的斗争;对腐朽无聊的黑幕派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斗争;对诋毁革命文学的上海美术界守旧派人物的斗争。刘半农的《答王敬轩书》、鲁迅的《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钱玄同的一些通信等,都是《新青年》在这一斗争中发表的战斗文字。1919年 1月发表的由陈独秀执笔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回答了整个封建势力对于思想和文学革命的各种非难,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新青年》杂志同人在这场斗争中最有代表性的宣言。
以后复出《新青年》季刊、不定期刊,已是完全政治性的刊物,至1926年7月停刊。
孙玉石
1915年到1918年以前的《新青年》杂志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918年以后,由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知识界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青年》营垒的组成,变为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所主持。1918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5卷5号上发表了《Bolshevlsm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较早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革命色彩更为明显,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李大钊负责编辑的6卷5号,办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专号”。1919至1921年上半年,《新青年》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130余篇。与此同时,胡适等人在杂志上大量宣扬“实用主义”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并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着,1920年末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提出《新青年》差不多成为美国《苏俄》杂志的汉译本的批评,主张公开“声明不谈政治”。这些意见受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未能付诸实践。1920年9月8卷1号起,《新青年》迁至上海,实际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小组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 7月,出至9卷6号停刊。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之一,创刊于1915年。

这本杂志的创办者是陈独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新青年的出现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是许多年轻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机会。

这是一个能够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传播和发酵的平台。

他们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其他知识分子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他的文章题目为《青年与现代社会》,内容涉及了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以及现代社会对青年的要求。

他在文章中强调了青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应该肩负起引领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责任。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观点,并呼吁青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和改革。

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很多青年人被他的观点所打动,纷纷加入到新文化运动中。

他的文章也受到了一些保守派人士的批评和指责,认为他的观点过于激进和不切实际。

然而,无论是赞同还是批评,他的文章都引起了人们对于青年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这篇文章使他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和观点对后来的中国青年运动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章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年轻一代树立了追求进步和革新的榜样。

总之,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思想表达,更是代表了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和呼唤。

这篇文章的出现不仅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我们现在的青年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青年杂志名词解释

新青年杂志名词解释

新青年杂志名词解释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

1919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

月刊。

陈独秀主编。

第一卷名《青年》,从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杂志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是青年同志的任务,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展现青春活力的途径。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要谱写人生的华美乐章,就需要广大青年主动担当起国家的使命,争做时代新青年。

《新青年》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反对专制与迷信、抨击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思想,起了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被称为青年界之“明星”、“金针”、“良师益友”。

新青年杂志青年建设者勇于创新创造,实现青春梦想。

青年人正值最具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青春时期。

新青年杂志青春代表朝气蓬勃,青春代表积极向上,青春更代表着能创造出无限可能的无限力量。

1917年初,陈独秀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

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

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等参加编辑工作,并成为主要撰稿人。

新青年杂志,新时代的青年要时刻牢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避免被竞争残酷的市场淘汰的命运。

新青年杂志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只有不断创
新,才能不落人后,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新青年》与党的创建

《新青年》与党的创建

记忆《新青年》与党的创建文文杜丽荣 崔秀梅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青年》杂志与中国共产党相生相起,成为孕育我们党诞生的秘密摇篮。

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曾经的老渔阳里,这看似不起眼的石库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也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新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36岁的陈独秀为他在上海创办并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撰写了发刊词《敬告青年》,他在文中列举了“新青年的六大标准”,将国家希望、民族前途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给了一代青年人以振聋发聩之感。

之后,《新青年》直接参与了建党风云的伟大孕育,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秘密摇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李大钊与陈独秀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人称“南陈北李”。

他俩都是北京大学教授,都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和主将。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更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他与《新青年》杂志结缘,始于1916年9月发表的《青春》。

此文有力地呼应了《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对青年人的热切期盼。

他俩共同高举青春大旗,以唤醒中国的年轻人为己任,为古老中国注入青春活力而大声疾呼,向一代青年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

李大钊在《新青年》当编辑,还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它们都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

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大学后,由陈独秀和胡适、鲁迅、李大钊等8人轮流编辑。

1920年初,为了帮助陈独秀躲避北洋政府的追捕,李大钊装扮成账房先生,雇了一辆骡车,在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中,送陈独秀秘密离京,转道天津坐船去上海。

这风雪一路走了3天,两位北大教授在大雪中有个历史性的约定,就是著名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新青年》随陈独秀一起迁居上海,由此,老渔阳里2号既是编辑部,又是陈独秀的《新青年》杂志李大钊陈独秀2021年 第6期 下 / 总第918期51记忆主持人:高宏然 gaohongran3寓所。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2.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周作人、冰心、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

如主要作品有茅盾的《蚀》三部曲、冰心的《超人》。

3.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

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

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

4.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

新月社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5.语丝社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6. 新格律诗派(新月诗派)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独秀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革命的

陈独秀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革命的

陈独秀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革命的?创办《新青年》,提出20年不谈政治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9月15日,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初春,发生了一件叫陈独秀头痛的事。

因为嫉妒《青年杂志》的影响,上海青年会气冲冲地写了一封信到群益书社,指责《青年》杂志和他们的《上海青年》杂志雷同,奉劝《青年杂志》及早更名。

上海青年会态度硬,陈子沛、陈子寿胆子小,陈独秀执拗了几个月,没有办法,只好同意改名。

9月复刊吧,《青年杂志》到9月正好一周年。

这年夏天,陈独秀把编排更名后的《青年》杂志2卷1号,新杂志取名《新青年》。

关于为何办《新青年》,陈独秀认为:当时的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他还提出20年不谈政治,要在此时间里造成巩固共和的“国民总意”。

《新青年》面世之初,标榜“不谈政治”,以写“两个蝴蝶,双双飞上天”(胡适诗)一类白话诗为时髦,凸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色彩,而不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这一时期的陈独秀,也是激情澎湃的启蒙思想家,而非社会革命家。

接受了蔡元培的聘请,到北大任文科学长1916年12月26日,北洋政府对蔡元培的任命正式下达,当天上午,蔡元培即亲赴到北京办事的陈独秀所住的旅馆,请陈独秀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

据说,陈独秀一开始是推辞的,但蔡元培连续几天登门,并答应可将《新青年》移至北京,陈独秀才接受了蔡元培的聘请。

1918年,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先后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表达对十月革命的欢呼。

由于胡适和陈独秀说过,《新青年》坚持只谈文化,不谈政治。

但这不意味着陈独秀个人不谈政治,李大钊的这两篇文章就是陈独秀当主编时发表的。

为了照顾尊重胡适的意见,也为了自己和李大钊的政治上的兴趣,他与李大钊共同创办了“专谈政治”的《每周评论》,便是改弦易辙的产物。

《新青年》的创办与陈独秀的早期文章

《新青年》的创办与陈独秀的早期文章

《新青年》 的创办与陈独秀的早期文章
胡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 北京 $""5#!)

要: 《新青年》 杂志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柄最响亮的号角, 一面最鲜艳的战旗, 陈独秀正是手擎这面战
旗、 吹响这柄号角的时代英雄与先锋战士。陈独秀在中国思想文化的沉沉黑夜创办了 《新青年》 杂志, 并以主 编的身份亲自撰写了一批具有思想震撼力的文章。文章探讨了 《新青年》 诞生的背景与过程以及最早的思想 光芒。 关键词: 陈独秀; 《新青年》 ; 群益书社 作者简介: 胡明 ($675 8 ) ,男, 安徽绩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思 想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 2 9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8 59"7 "% 8 "$$# 8 "% 收稿日期: !""# 8 "7 8 !#
!""# 年 $$ 月 第 #" 卷 第%期
求是学刊 &’’()*+ ,-.,/
*012 ,!""# 3042 #" *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方数据 — !!* —
第三条云: 本志以平易之文, 说高尚之理。凡学术事情, 足以发扬青年志趣者, 竭力阐述, 冀青年诸君于研 习科学之余, 得精神上之援助。 翻开第 ! 号目录, 陈独秀撰文两篇排在最前: 《敬告青年》 和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 译作两篇: 《妇人观》 与 《现代文明史》 , 署名 “记者” 的 《国外大 事记》 《国内大事记》 、 与 《通信》 也均出自陈独秀的 手笔。其他重要文章有高一涵的 《共和国家与青 年之自觉》 、 汪叔潜 《新旧问题》 , 文艺译作: 小说 《春潮》 (俄屠格涅夫作, 陈嘏译) 和 《世界说苑》 (李 亦民) 。— — —陈独秀无疑是刊物的灵魂, 从篇目安 排、 思想内容到精神格调充满了陈独秀色彩。仅 以第 ! 卷为例, 几乎每一号的打头文章都是陈独 、 《 抵抗力》 (# 秀的力作: 《今日之教育方针》 (" 号) 号)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 ($ 号) 、 《 一九一 六年》 (% 号) 、 《 吾人最后之觉悟》 (& 号) — — —这是 大者。小者至文章空白之补缀, 往往也很能体现 出主编陈独秀的苦心。 “补白” 多采中外贤哲的格 言和诗歌, 间有各国谚语, 如中国的朱熹、 苏洵; 外 国的斯宾塞、 笛卡儿、 培根、 弗兰克林; 诗有陆游 的, 有西乡隆盛的, 也很体现出陈独秀的思想格调 和哲学倾向。— — —这似乎也显示了 《新青年》 头两 年内主要撰稿人如高一涵、 高语罕、 易白沙、 刘叔 雅、 李亦民等人的思想锋芒与文化立场。 刊物既以 “青年” 命名, 文章内容当然也是围 绕着两点: “尽心灌输” 青年须知的新知识与新立 场; 诚心 “与 青 年 商 榷 将 来 所 以 修 身 治 国 之 道” 。— — —创刊号上的 《敬告青年》 便是宗旨明确、 观点鲜明履行后者的; 而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 《新旧问题》 则是灌输新知、 启蒙青年的重要文章。 此外高一涵的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觉悟》 、 《 青年 论》 (译文)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 《青年之敌》 、 (高 语罕) 《战云中之青年》 、 ( 易白沙) , 乃甚至介绍美 国少年团、 英国少年团、 德国青年团的文章, 均是 朝这一方向作努力的。而陈独秀的 《抵抗力》 《一 、 九一六年》 等文章也明确是唤起青年, 振奋青年, 教育青年, 鼓动青年为宗旨的, 激励他们昂起头, 挺起胸, 迎 接 新 时 代 的 考 验, 大 步 前 进, 大有作 为。— — —刊名改为 《新青年》 之后的 《新青年》 一文 更是号召青年与旧时代、 旧伦理、 旧哲学、 旧人生 作最后决断的战斗檄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新青年》 一创刊就把文艺 革新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正如他后来在给胡适 的信中所说 “ 《青年》 文艺栏意在改革文艺” (!’!& 年 !( 月 % 日) 。而且恰巧与胡适的思路一样, 陈

《新青年》背后:一本杂志开创的时代

《新青年》背后:一本杂志开创的时代

《新青年》背后:一本杂志开创的时代南晨王宝山没钱的文人要办刊1915年初夏,36岁的陈独秀在日本坐上了回国的海船。

在这之前,因为“二次革命”的失败,陈独秀曾被袁世凯亲信、安徽都督倪嗣冲作为第一“要犯”而通缉追捕。

到达上海后,陈独秀找到私交很深的安徽同乡汪孟邹,说要办一种“只要十年八年的工夫,一定会发生很大影响”的杂志。

汪盂邹时为亚东图书馆的经理。

但由于当时亚东图书馆本身财力较弱,于是,汗孟邹便找了相交甚密的群益书社老板、湖南长沙人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商谈此事。

两兄弟欣然同意,并且商定杂志每月的编辑费和稿费为200元,月出一本的《青年杂志》就这样诞生了。

《青年杂志》后来为什么要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1916年给胡适的信中写道:“《青年》以战事延刊多日,兹已拟仍续刊。

依发行者之意,已改名《新青年》,本月内可以出版。

”可见,改名并不是陈独秀的本意,而是出版商群益书社的建议。

陈氏兄弟建议改名的原因在于群益书社接到了上海青年会的一封信,说群益书社出版的《青年杂志》和他们的周报《上海青年》名字有些雷同,应该及早更名,以免犯冒名的错误。

其实《青年杂志》和《上海青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前者是杂志月刊,后者是周报。

但出版发行方群益书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官司,就建议杂志改名。

当然作为办刊者,陈独秀不便直白将改名的真实原因告诉渎者。

他向读者解释说:“自第二卷起,欲益加策励,勉副读者诸君属望,因更名为《新青年》。

”即使这样,《新青年》与群益书社的合作还是在出版到第七卷第六号就结束了。

合作破裂的直接导火索是:《新青年》第七卷(每六期为一卷)第六号“劳动节纪念号”(1920年5月1日出版)比平常的页数要多。

群益书社认为这一期有锌版,又有表格,排工贵得多,用纸张耗费是平常期数的一倍,如果不加价的话,亏本太多了。

陈独秀脾气率真耿直,认为虽然页数多些,实在不该加价,由此爆发了争端。

虽经汪孟邹两边跑,两边劝,却终于无法调停而宣告决裂了。

浅谈《陈独秀之新青年》

浅谈《陈独秀之新青年》

浅谈陈独秀之《新青年》提到《新青年》和陈独秀,我们都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下有关的历史背景。

当时,中国正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

袁世凯加紧复辟。

在思想文化上鼓吹封建思想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

一些曾经追随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广泛开展一个“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运动,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来唤起民众。

他们开始从先前热衷于旧政党政治活动转向从事思想启蒙运动。

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的。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着这一时期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始。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唤醒了大批爱国人士。

《新青年》从1915年创刊到1922年休刊,其间有7个年头。

这7年,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是新旧思潮大激战的年代,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年代。

《新青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指引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培育了整整的一代青年。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蔡和森等都受过它的深刻遍和重要影响。

毛泽东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

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

成了我的模范。

”恽代英等写信给《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虽然有评价说《新青年》不会辩证的看问题,写到的好就是大好,坏就是大坏。

但是我认为在当时混乱的背景下,再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发表一些模棱两可的文章是不能深入人心的,激烈的言辞和猛烈的抨击与颂扬才能触动沉睡中的中国人,这也正是《新青年》受到广大愤青追捧的一个原因。

《新青年》的创刊

《新青年》的创刊

作者: 白木
出版物刊名: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8-8页
主题词: 新青年;陈独秀;五四新文化运动;治国之道;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群益书社;民主革命;办刊宗旨
摘要: <正> 《新青年》于1915年9月创刊。

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

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其“社告”宣布了办刊宗旨:“国势陵夷,道哀学弊。

后来责任,端在青年。

本志之作,盖欲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

”自第二卷(1916年9月出刊)起,改名《新青年》,遂成了五四时期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刊物。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

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条要求:(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青年创刊及主编陈独秀
《新青年》(第1卷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

当时,中国正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

在政治上,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国家政权,进而加紧策划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上,竭力提倡封建道德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鼓吹复古思想,宣扬鬼神迷信,严重阻碍了人民的觉醒。

现实的教训引起先进人士的深思,曾经追随辛亥革命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着手,广泛开展一个“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运动,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来唤起民众。

他们开始从先前热衷于旧政党政治活动转向从事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是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到1922年7月止,共出刊9卷54号。

陈独秀(1879~1942),《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字仲甫,笔名三爱、实庵、?眼等,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又赴南京考举人,落榜。

由于受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影响,他抛弃了传统的仕宦旧途,转而走向寻求西方新学,从1901年他21岁起的五六年中,多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

同时,在国内外组织团体,创办报刊书社,1903年在上海协助章士钊等创办《国民日日报》,担任编辑。

1904年在安庆(后迁芜湖)与人合作创办并主编《安徽俗话报》半月刊,1914年,在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

他为报刊撰写时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激励国民的志气,克服“奴隶根性”。

1915年夏,在袁世凯卖国复辟的危难时局中,陈独秀回国即着手筹办《新青年》,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刷发行,作为“救国新民”的舆论基地。

1918年与李大别等合办《每周评论》。

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

1920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参与领导《新青年》的改组,《劳动界》周刊。

《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和编撰工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他领导创办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向导》周报、《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并参与编撰。

大革命后期,在革命实践和宣传工作中出现严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撤销总书记职务。

1929年他因进行分裂活动被开除出党后,成立托派组织,出版托派刊物《无产者》、《火花》、《热潮》等,1932年他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抗战爆发后获释,1942年在四川江津病故。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和长期的主编、主持人,他主要从三个方面领导了《新青年》的发展:(一)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阶段的办刊方针;(二)提出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三)组织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

陈独秀又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他一共撰写发表了一百多篇政论、专论和杂文,通信专栏署名记者的答疑辩难文章大都是他写的。

他在主持《新青年》的7年中,一次被捕入狱,两次被抄家罚款,平时还经常受到来自社会封建顽旧势力的恶毒咒骂和人身攻击,但他始终不为艰难困苦所动,坚持《新青年》的革命方向,并和读者一起前进。

《新青年》成为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舆论重镇,和陈独秀的精心编撰、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