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性脑损伤相关临床事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临床观察论文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临床观察论文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结果经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时基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应及早对其进行预防及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纳洛酮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23-02低血糖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目前有关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在临床表现上,可表现为反应低下、嗜睡、呼吸暂停、阵发性紫绀、易激惹、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惊厥等,但有时与单纯低血糖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新生儿脑病难以鉴别。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临床治疗、早期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儿均经详细病史采集、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所有患儿胎龄均在36周以上,均以低血糖为首要诊断,临床表现为体温低、反应差、嗜睡、呼吸暂停、紫绀、肌张力低下等非特异性表现。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46例,男29例,女17例;早产儿5例,足月41例;出生体重2400~4200 g,平均(3350±365.5) g。

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早产儿7例,足月儿33例;出生体重2400~4100 g,平均(3300±360) g。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早期MRI表现及其演变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早期MRI表现及其演变

【关键词】
低血糖;脑损伤;磁共振成像;新生儿 injury
Zhang Yi.Mao Jian.De-
Early
M砒findings
and the evolution of neonatal hypoglycemic brain Hospital
partment
ofNeonatology,Shengjing
血血糖≤2
2 min
d(0.5~7.0 d)完成首次MRI检查。49例患儿
均有顶、枕部受累,33例(67%)顶、枕部受累为主,
表现为早期DWI顶、枕叶高信号,TlWI、T2WI信 号改变不明显(图1),其中26例双侧受累,7例单 侧受累(6例右侧,1例左侧)。33例患儿中,合并 胼胝体受累14例,半卵圆中心受累7例,脑室周围 受累8例,室管膜下受累1例,内囊受累5例,基底 节受累1例。
暂时陛低血糖仅反映新生儿正常的宫外代谢适应
过程…,但严重低血糖可导致低血糖脑损伤,从而 引起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如认知异常、视觉障碍、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4.05.002
作者单位: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 通信作者:毛健,E-mail:maoj@sj—hospital.org
A~D.低血糖后5 d完善首次检查:A、B.TlWI、T2WI提示脑水肿改变;c、D.DWI可见顶叶、枕叶及颞叶高信号,双侧脑室旁点状高 信号,胼胝体信号明显增强;E~H.低血糖后18 d行2次检查,相应部位T1、Ⅵ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相应部位信号减低,胼胝体仍高 信号改变;I—L.4岁时复查,提示侧脑室后角白质软化;L TlwI提示胼胝体发育不良。
injury.Early

50例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50例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者从 2 0 0 4年 9月 ~20 0 8年 5月收集 5 例误诊 为急性脑 血管病 0
发作的低血糖症病人资料 , 现报道如下 。
葡萄糖及 相应的内科治疗 。5 0例患者在 05~ h内症状逐渐消 . 6
失, 血糖恢复正常。所 有患者无一例致残或死亡。 1 资料 与方源自 1 一 般 资料 . 1
的脑 损 伤 引起 昏迷 甚 至死 亡 , 本组 中 l 例 浅 一中 度 昏迷 的 患 如 1
1 ; 例药物成分不清。1 例注射胰岛素 , O例 8 1 其中单用预混胰岛素
4 ; 例 预混胰岛素 +不明成分口服降糖药物 7例。 O 2 例合并高血压 病 ,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 既往有脑血管意外史 , l 5例有慢性肾功 能 不全 , 例有不 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合并有肺部感染或泌 尿系感 7
家庭情况 :2 自费购药 , 3例 家庭生活条件很差 ;4例有社保 , 1 但家 庭生活负担较重 : 例有社保 , 4 家庭生活条件好 , 长期在 医院开药服 用, 但对 自己的血糖控制程度不清 。文化程度 : 文盲或高中以下文
化3 0例 , 中 以上 大 学 以 下 1 , 学 及 以上 文 化 者 6例 。 高 4例 大
1 临床表现 . 2 恶心、 吐、 呕 出汗 、 躁不 安 4例 ; 觉 、 言乱 语 、 躁 2 烦 幻 胡 狂
[ 关键词】低血糖症 ; 脑血 管意外 ; 糖尿病
【 中图分 类号】R 8 . 5 73 [ 文献标识码】A [ 编号】17 — 7 12 1 )6 1 7 0 文章 6 3 9 0 ( 0 00 — 0 — 2
低血糖症是血浆葡萄糖 ( 简称血糖 ) 浓度低于 正常 的临床状 态 , 由多种原因引起 。一般认为过夜空腹血糖 <28 o L 同 可 . mm l , /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40例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40例分析
6 2 1 0 0 0,C h i n a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0 5 0 1 ( 2 0 1 3 ) 0 3 0 - 3 7 4 0 - 2
T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n e o n a t a l h y p o g l y c e mi a b r a i n d a ma g e . J / A L i n g . Mi a n y a n g 4 4 0 Ho s p i t a l ,Mi a n y a n g,S i c h u a n
b r a i n d a ma g e mu s t b e e a r l y d e t e c t i o n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 K e y w o r d s 】 n e o n a t a l ; h y p o g l y e e m i e b r a i n d a m a g e ;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 0 l 。低血糖脑损伤组治疗 2 4 h后血糖恢复正常者( 5 5 %) 低 于与非脑损 伤组( 7 5 %) , P< 0 . 0 l 。结论
损伤的治疗应着重早期 的监 测和预防 , 无论是有或无症状 的低血糖患儿均应早期治疗 , 减 少脑细胞 的损 害。
【 关键词 】 新 生儿; 低血糖脑损伤 ; 临床特征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 1 9
d a t a f o 4 0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h y p o g l y c e m i a w e r e a n a l y s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l y .R e s u l t s B r a i n d a m a g e g r o u p t h a n n o n - b r a i n i n j u r y g r o u p i n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持血糖正常【。 1 ]
新 生儿 低 血 糖 脑 损 伤 是 由 于反 复发 作 低 血 糖 或持 续 性 低 血 糖 致 脑 细 胞 能 量 供 应 衰 竭 , 而 导 致 神 经 元 坏 死 的 一 种 病 进 变 , 新 生 儿 时 期 严 重 的 中 枢神 经 系 统 疾 病 。目前 针 对 低 血 糖 是 脑 损 伤 的 关 键 主 要 是 预 防和 早 期 发 现 , 对 于 已发 生 本 病 的 而 婴幼 儿 目前 除 了早 期综 合 治疗 及 后 期 的 康 复 治 疗 外 尚无 公 认 有 效 的 药 物 。 者将 5 笔 9例新 生 儿 低 血 糖 脑 损 伤 患 儿 分 为 两 组 , 其 中 治 疗 组 急 性 期 给 予 神 经 节 苷 脂 ( 1 治 疗 , 与 对 照 组 GM ) 并
第 6期
华 夏 医 学
第2 1卷
且不 能深 入 宫 颈 内 切 除 宫颈 管 的病 变 , 效 常 不 满 意 。冷 刀锥 疗 切 虽 然 能 得 到 满 意 效 果 , 有 不 少 的 缺 点 , 需 麻 醉 、 中 出 但 如 术 血 多 、 合 困难 等 , 物 治疗 作 用 缓 慢 , 对 宫颈 腺 囊 肿 、 颈 缝 药 但 宫 肥 大 及 宫 颈 息 肉无 效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L E 而 E P则 无 上 述 缺
的 临 床 运 用 探 讨 [] 中 华 妇 产科 临床 杂 志 ,o 34 2 :o . J. 2 o , ( )1 7
[ ]张冰梅. 4 高频 电刀在宫颈病变 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医学 院学报 , J.
2 O 8: 5 . O 6, 9 7
时可以封住毛细血管和淋 巴, 将炎症转 移的危险性降到最 小、

新生儿窒息合并低血糖脑损伤预后临床观察

新生儿窒息合并低血糖脑损伤预后临床观察

新生儿窒息合并低血糖脑损伤预后临床观察作者:许俊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过程中是否合并低血脑损伤预后的差异性,明确血糖早期管理对改变重度窒息患儿脑损伤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围生期重度窒息复苏成功患儿,合并低血糖70例,其中一过性低血糖44例,持续性低血糖26例,不合并血糖异常56例。

观察三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所致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结果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与不合并低血糖组脑损伤预后具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对脑损伤的危害性更大,对重度窒息患儿应早期常规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避免或减轻低血糖加重脑损伤。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低血糖;脑损伤目前,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存活患儿可能留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远期后遗症,成为危害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正确的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

对我院收治的126例围生期重度窒息复苏成功患儿回顾性分析,观察到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与不合并低血糖组脑损伤预后具有显著差异性,对指导新生儿重度窒息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26名重度窒息并复苏成功患儿。

入选标准:①产妇无糖尿病病史,避免对患儿血糖干扰;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Apgar 评分1分钟时≤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改变、肌张力改变、原始发射异常、惊厥、脑干症状、前囟张力增高等,并持续至24小时以上;③出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变,4.出院前完成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有异常。

1.2操作方法1.2.1窒息患儿经过正确复苏,ABC方案,摆正体位和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评估心率和氧合,复苏时维持正常体温。

患儿复苏成功后常规监测全血血糖。

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护理新进展

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护理新进展

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护理新进展摘要:新生儿的低血糖性脑损伤是目前新生儿所面临的危重症之一,低血糖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

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的脑损伤主要采用的是早期的预防与干预,早期预防手段主要包括血糖检测、早期喂养以及预防性的输入葡萄糖。

早期干预手段主要是补充足量的葡萄糖,晚期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育儿刺激、功能训练、药物干预、家庭干预、水疗指针疗法以及抚触治疗等等,可以有效帮助损伤的脑细胞恢复相关功能,减少或者避免发生新生儿脑损伤后遗症。

关键词:新生儿;预防;低血糖性脑损伤;护理新生儿的危重症之一就是低血糖症所导致的脑损伤,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损害新生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1]。

新生儿持续反复的低血糖,能够对其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新生儿智力低下,影响人口的素质。

早期预现将早期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和紧急护理综述如下。

1、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新生儿低血糖症实际上是新生儿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所需的血糖浓度。

经常发生在足月小样儿、早产儿、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在新生儿硬肿症、缺氧窒息、感染败血症中比较多见。

2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因为新生儿的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是比较大的,在新生儿时期发生低血糖会比较容易引起脑损伤,对脑损伤的程度也会比较严重,所以,重点就在于及时做好监测和预防。

2.1做好新生儿血糖的监测及时做好新生儿的血糖检测非常重要,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为糖原储备相对较少,并且参与糖原分解与糖异生的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较差,并且对各种提升血糖的激素不够敏感,导致早产儿比正常足月生产的婴儿更易发生低血糖[2]。

大部分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时,一般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够典型,没有特异性,通常会被一些其他的症状所掩盖,所以,仅仅凭借临床症状比较难以诊断,所以,及时做好新生儿尤其是七十二小时之内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科学的血糖检测非常重要,对于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特征研究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特征研究
P e a c e H o s p i t a l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0 4 He b e i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s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h y p o g l y c e mi c b r a i n d a ma g e , a n d t o a s s e s s t h e
Me t ho ds T we nt y— f ou r ne o na t e s di a gno s e d wi t h h y pog l yc a e mi a we r e s e l e c t e d.1 2- ho ur c o n t i n uo us a EEG r e c o r di ng s we r e pe r f or me d o n t he da y whe n h ypo gl y c a e mi a wa s di a g no s e d a nd s e c o nd a EEG t r a c i ng s wa s p e r f or me d o n t he s a me d a y o r t he d a y a f t e r . Th e v a r i a bi l i t y o f a EEG ba c k gr o un d,a ppe a r a n c e o f s l e e p— wa k e c yc l i n g, ba nd wi d t h s pa n a nd a mpl i t u de o f l o we r bor d e r we r e an a l ys e d a n d c o m pa r e d wi t h t h e r e s ul t s o f b r a i n M RI .R e s ul t s D i f f e r e nt de g r e e s o f e p i l e pt i c s e i z ur e s we r e f o u nd i n ne o na t e s wi t h s e v e r e h ypo gl y c e mi c b r a i n da ma ge a n d we r e p e r s i s t e d a f t e r t h e bl oo d s ug a r wa s c o r r ec t e d. a EEG i n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作者:刘亚莉马金龙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9期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收集56例低血糖脑损伤的新生儿,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32例(血糖值=1.5mmol/L且小于2.6mmol/L),观察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在胎龄44w,48w NBNA评分,治疗1年后患儿神经评分异常情况。

结果 B组在44w与48w的NBNA评分差值高于A组(P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导致智力低下和永久性严重脑损伤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旨在观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一般情况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2月~2015年2月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56例。

男婴38例,女婴18例。

胎龄(35.2±5.8)w,出生体重(2724.5±216.8)g,年龄(27.79±25.41)h。

其中早产儿34例,足月儿22例;剖宫产儿26例,阴道分娩30例。

根据低血糖值分为两组:A组32例(血糖值=1.5mmol/L且小于2.6mmol/L)。

两组患儿在胎龄、体重、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方法[1],每一小项分为3个等级,分别记为0分、1分和2分,≥35分为正常[2]。

观察两组患儿在胎龄44w、48w NBNA评分及患儿发生神经行为异常情况。

1.2低血糖诊断标准全血血糖值小于2.6mmol/l。

低血糖脑损伤组入选标准[3]:①生后记录到1次以上的新生儿低血糖发作者。

②住院期间性CT或MRI、EEG检查符合低血糖脑损伤。

低血糖无脑损伤组则为上述症状患儿,经头颅影像学或脑功能学检查除外脑损伤者。

排除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儿及伴发有其他疾病所致的脑病。

1.3低血糖的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2ml/kg,观察30min后检查血糖值。

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6月 第30卷 第 6 期 总第167期【第一作者】尚小姣,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新生儿低血糖。

E-mail:****************·论著·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尚小姣1,* 贾耀丽21.叶县人民医院NICU (河南 平顶山 467200)2.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河南 平顶山 467200)【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低血糖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脑损伤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15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发生脑损伤27例(17.53%),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早产、围产期缺氧、喂养困难、惊厥、脑电图(EEG)异常、母亲合并妊娠糖尿病、低血糖持续时间>24h、脑红蛋白(NGB)水平≥150m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50μg/L的患儿占比均更高(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1.902)、围产期缺氧(OR=1.781)、喂养困难(OR=2.395)、惊厥(OR=12.366)、EEG异常(OR=15.251)、母亲合并妊娠糖尿病(OR=8.793)、低血糖持续时间(OR=8.156)、NGB水平(OR=2.935)、NSE水平(OR=2.411)是影响低血糖脑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27例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均存在顶枕部头皮层受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均表现为高信号,14例(51.85%)患儿经T 1加权像(T 1WI)、矢状面T 2加权像(T 2WI)均正常信号,2例(7.41%)T 1WI正常信号、T 2WI高信号,2例(7.41%)T 1WI低信号、T 2WI正常信号,9例(33.33%)T 1WI低信号、T 2WI高信号。

重视低血糖脑病

重视低血糖脑病

重视低血糖脑病【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和预后,为低血糖的预防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 60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0 例患者中 57 例( 95.0%)患者经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血糖很快恢复正常,其中 9 例血糖波动(正常后又下降明显)2〜3 d,均为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所致,继续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 例( 3.33%)偏瘫伴言语不清 6 h 起病者,入科时血糖 1.8 mmol/L ,积极治疗 2 周,遗留轻度偏瘫,生活能自理。

1例(1.7%)昏迷8 h患者,入科时血糖 1.2 mmol/L ,但治疗 2 周,始终昏迷,四肢仅在疼痛刺激时有 1 〜 2 级肌力。

结论应高度重视低血糖的危害性,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强化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低血糖症;预后;糖尿病;预防低血糖症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血糖过低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可因病因、年龄、血糖下降速度和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等而不同。

临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悸、皮肤苍白等)为主要表现,易被人们认识。

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障碍,极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对本院 2011 年 1 月〜 2016 年 12月收治的 60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 60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 34 例,女 26 例,年龄 18〜86 岁,平均年龄 68.9 岁,病程0.5〜 8.0 h,均符合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

有糖尿病史者53例,均为 2 型糖尿病,均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23 例,有脑血管病史者 33 例,合并肾损害者 5 例;无糖尿病史者 7 例。

1. 2 发病诱因有糖尿病史的 53 例患者中, 47 例因发热、呕吐、腹泻等原因进食少,而降糖药未及时减量;另 6 例自觉不适,未查血糖而自行将降糖药加量。

天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脑损伤影响的研究

天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脑损伤影响的研究

天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脑损伤影响的研究正常生理条件下,葡萄糖是维持脑代谢活动的重要能源之一,尤其对胎儿脑发育脑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围产期缺氧缺血,易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一旦发病易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糖代谢紊乱是新生儿缺氧缺血对代谢的重要影响之一,严重时均可造成脑损伤。

目前葡萄糖对缺氧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学者先后对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损伤进行研究[1],Lucas等学者的回顾性研究提示,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1]。

本实验拟探讨缺血缺氧合并低血糖情况下,天麻对脑组织的影响,探讨脑能量衰竭方面的发病机制、脑缺血缺氧损伤程度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血糖与细胞凋亡有关,寻找能阻断多种发病环节的药物,寻求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的安全有效药物,开发传统中药对治疗本病的基础数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药对脑组织的作用诸见报道[2]。

天麻作用及现代中医药学在活血化瘀、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肯定结果。

本研究采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合并低血糖模型,用天麻素进行干预,观察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后脑细胞凋亡(apoptosis)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天麻素对缺血缺氧合并低血糖脑组织的保护,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一、材料: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80只,体重为8-12克,无性别选择,由延边大学医学部动物科提供。

天麻素注射液Gastrodin Injection)系广东中山市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产品.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TUNEL法)系ROCHEMOLECULARBIOCHEMICALS 产品,由神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SOD试剂盒、NO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既正常组,模型组(HIBD),HI前低血糖组,天麻素干预组二、模型制备[3]及给药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乙醚吸入麻醉后取仰卧位,在手术板上四肢固定,颈中部切口,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缝合,放回原饲养环境中。

低血糖脑病79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脑病79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脑病79例临床分析
冯周云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0(012)016
【摘要】目的:提高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降低低血糖误诊率,防止低血糖的不可逆脑损伤.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79例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资料,明确诊断要点,找出误诊原因,从而及时地抓住治疗时机,防止不可逆脑损害.结果:79例最终诊断为低血糖脑病的病人,部分初诊为脑血管病,后查血糖而明确诊断,补充葡萄糖后迅速好转.有3例病人,因家属发现晚,或在他院误诊,造成脑不可逆损害,治疗结果不满意.结论:低血糖脑病,即有脑卒中样表现的患者,来院就诊时,应常规查血糖,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合理治疗,以预防严重低血糖造成的脑不可逆损害.【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冯周云
【作者单位】277600,山东微山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与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思考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与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思考
Pediatrics 2006;117:474
Toward understanding kernicterus:A
Challeng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jaundiced newborns. Pediatrics 2006;117:474
TSB(mg/dl)
• 非生理性黄疸(Nonphysiological jaundice)
胆红素脑病的定义
急性胆红素脑病( 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BE)
慢性胆红素脑病(Chronic bilirunin encephalopathy
CBE)
核黄疸(Kernicterus)
胆红素致神经功能障碍(Bilirubin-induced neurological
• 我院新生儿科05年5月至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 • 常规MRI及MRI-DWI检查
• 除外同时伴有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颅内出血,颅内感 染,脑发育异常,败血症,先天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疾 病所致脑病的低血糖患儿
• 54例,31例低血糖脑损伤,23例无脑损伤
对象与方法
• 低血糖脑损伤诊断标准
TSB 0.692 0.001 0.593-0.791 486 0.622 0.743
B/A 0.636 0.022 0.531-0.741 0.945 0.5
0.851
IBIL 0.656 0.009 0.553-0.759 478 0.514 0.8
注:a各指标诊断ABE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最高的点值;b、c当各指 标位于点值时对诊断AB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如何定义新生儿低血糖?
• Alkalay AL- 足月新生儿Low PGL 阈值: 生后时间:1-2hr: 28mg/dL; 3-47hr: 40mg/dL; 48-72hr: 48mg/dL;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影像诊断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的局限性
技术限制
1
影像分辨率:低 分辨率可能导致
诊断不准确
2
影像对比度:对 比度不足可能导
致诊断困难
3
影像伪影:伪影 可能导致诊断错

4
影像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不当可 能导致诊断错误
诊断标准
影像诊断的局限性:影像诊断不 能完全反映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的实际情况
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影像诊断的 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设备性能、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
01
意识障碍:昏迷、意识模糊、 精神错乱等
03
感觉障碍:视觉、听觉、触 觉等感觉异常
05
认知障碍:记忆力、注意力、 理解力等认知功能下降
07
其他:如生长发育迟缓、行 为异常等
02
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瘫痪、 共济失调等
04
语言障碍:失语、言语不清 等
06
情感障碍:情绪不稳定、焦 虑、抑郁等
影像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
01 原理:利用磁共振现象,通 过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和 重建,形成图像
02 优点:无辐射,无创伤,可 重复检查
03 应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的诊断,可显示脑组织的损 伤程度和范围
04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去除金 属物品,检查过程中保持安 静,避免运动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01
低血糖脑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新生儿的血糖监 测和影像学检查。
低血糖脑损伤的病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母体因素: 妊娠期糖尿 病、妊娠期 高血压等
胎儿因素产、难产、 产程过长等
产后因素: 新生儿喂养 不当、新生 儿感染等

脑蛋白水解物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脑蛋白水解物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病 过程 。
关键词
脑蛋 白水解物
纳洛酮
新 生儿
低 血糖性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 : R7 2 2 . 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O 1 3 ) 0 8 — 1 O 6 5 一 O 2 低血糖是 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代谢 紊乱之一 , 新生 儿低 血 糖可导致神 经系统损害 , 目前有关新 生儿低 血糖性脑 损伤 尚 缺乏统一 的诊断标 准 。在 临床表 现上 , 可表现 为反应 低 下 、 嗜睡 、 呼吸暂停 、 阵发性 紫绀 、 易激惹 、 震颤、 眼球 异 常运 动 、 惊厥等 , 但有 时与单纯低血糖或其他 原因导致 的新生儿脑 病 难 以鉴别 。现 回顾性分析 我院近年来收治 的 4 3例新生 儿低 血糖性脑损伤患 儿的临床资料 , 对其 发病机制 、 临床 特点 、 临
误诊学杂 志 , 2 0 0 7 , 7 ( 1 7 ) : 4 0 0 7 .
[ 4 ] 李亚玲 , 高健. 应用 产后康 复综合 治疗仪 防治产后及 术后 尿潴
留叮) . 华北 国防医学 , 2 0 0 6 , 1 8 ( 2 ) : 1 3 3 — 1 3 4 .
激对剖宫产术后 尿潴 留有 良好 的疗效 。 且前者 为物理 治疗 , 避 免 了药物治疗产生 的副作 用对人体造成 伤害 , 操 作方 法简
a t UNI CAMP me d i c a l s c h o o l , s a o p a u l o , b r a z i l ( J ] . I n t Ur o g y -
n e e o l J Pe l v i c F l o o r D y s f u n c t , 2 0 0 6 , 1 7 ( 3 ) : 2 1 9 — 2 2 3 .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 中图分类号J R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1 1 6 7 4 —3 6 1 X( 2 O 1 7 ) 0 2 —0 0 2 5 ~0 1 小 儿 消 化 不 良性 腹 泻 是小 儿腹 泻 疾 病 比较 多 见 的类 型 , 该 疾 小儿腹泻在夏秋季节比较常见 , 主要 症 状 就 是 呕 吐 、 发热 、 腹 病 的病 因 比较 多 , 主要 特征 就是大 便性状 改变 和频率 增加 , 以腹 泻 , 如 果 不 及 时 的进 行 治 疗 , 可 能会 引 起 其 他 的合 并 症 , 对 患 儿 的 泻、 腹胀 、 食欲不 振为 主_ 】 ] 。 为 了研 究 分 析 小 儿 消 化 不 良 性 腹 泻 健 康 安 全 产 生 威 胁 。小 儿 脾 胃 失 调 、 消化腺 发育状 态 中, 比较 脆 使用s J , J L 肠 胃康 颗 粒 与妈 眯爱 联合 治 疗 的 效 果 , 我 院 开 展 了此 次 弱 , 很 容 易 因为 腹 泻 而 影 响其 营 养 吸 收 和生 长 发 育 , 而 小 儿 消 化 研究分析 , 现根据研究进行以下报道 。 不 良性 腹 泻 的 临床 发病 率 比较 高 , 对 其 生 活 质 量 产 生 了极 大 的 营 1资 料 与 方 法 销, 阻 碍 了小 儿 的生 长 发 育 , 如 果 不 提 供 及 时 有 效 的 治疗 , 会 出 现 1 . 1 一般资料 对 2 o 1 4 年 4月 至 2 0 1 5年 4月 我 院 的 1 3 o 例 消 危 险情 况 。 因 为小 儿 消 化 不 良 性 腹 泻 的 临 床 病 因 复 杂 , 病 理 复 化 不 良性 腹 泻 患 儿 进 行 研 究 分 析 , 将 患儿 分成 对照组 和观 察组 , 杂, 表现多样性 , 所 以 在 治 疗 的 时 候 比较 困难 _ 2 ] 。 临 床 中 没 有 特 均为 6 5 例 。对 照 组 有 男 性 3 5例 , 女性 3 o例 , 最 小 3岁 , 最大 1 1 别 针 对 性 的药 物 可 以使 用 , 传 统 的 治 疗 方 式 就 是 使 用 多 酶 片 口服 岁, 平均 ( 6 . 8 5 ±l _ 6 4 ) 岁, 观察组 有男 性 3 3例 , 女性 3 2例 , 最 小 3 治疗 , 可 是 治 疗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为 了 探 讨 分 析 t l , J I 消 化 不 良性 腹 岁, 最大 1 2岁 , 平均 ( 6 . 8 6 4 - 1 . 6 8 ) 岁 。两 组 一 般 性 资 料 对 比不 存 泻 患 者 接 受 t l , J L 肠 胃康 颗 粒 与妈 咪爱 联 合 治 疗 的临 床 效 果 , 此 次 在统计学差异性 。 我 院选 取 了 1 3 O 例t l , ) L 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 。 1 . 2方 法 对 照 组 行 妈 咪 爱 ( 北京 韩 美 药 品有 限 公 司 , 国 药 准 字 此 次研 究 中 , 我 们 对 患 儿 进 行 了分 组 , 对 比两 组 的 临床 治 疗 ¥ 2 o o 2 o o 3 7 , l g ×1 o袋 ) 治疗 , ≤ 2岁 患 儿 l g / 次, 2次 / d ; > 2岁 患 效 果 ,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 8 . 4 6 , 对 照 组 的 临 床 治 疗 有 儿 2 g / 次, 2次 / d 。观 察 组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础 上 行 小 儿 肠 胃康 颗 粒 效 率 是 7 2 . 3 1 , 对 照组 健 康 评 分 为 ( 6 4 . 3 7 ±3 . O 1 ) , 观 察 组 的 健 康 ( 温 州 海 鹤 药 业 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 字 Z 3 3 o 2 o 4 9 6 , 5 g ×l O袋 ) 治 疗 , 评分为 ( 8 0 . 0 5 ±3 . 6 0 ) , 结果 存在 统计学 差异性 ( P <o . 0 5 ) 。说 明 ≤2 岁患儿 5 g / 次, 3 次/ d ; > 2岁 患 儿 1 0 g / 次, 3次 / d 。 两 组 均 用 使 用 联 合 治 疗 的方 式 对 患 儿 的症 状 改 善 比 较 好 , 小 儿 肠 胃康 颗 粒 4 0  ̄ C以 下 温 开 水 冲 服 , 3 d为 1 个疗 程 , 连 续 治 疗 3个 疗 程 。 内含 蝉 蜕 、 蚕沙( 和 中调 胃) 、 谷精 草、 鸡 眼草 与地胆草 , 这 些 药 物 1 . 3疗 效 判 定 标 准 症 状 明 显 消 失 , 患儿 大便 性状 、 颜 色正 常 , 清热利湿 , 健脾 , 调 和 使 用 可 以清 热 乎 肝 , 因 此 对 患 儿 的腹 泻 症 状 且 大 便 次数 ≤ 2 次/ d为 显 效 ; 症状改 善 , 患儿 大便性状 、 颜 色 得 到 有 较 好 的改 善 口 ] 。此 次 研 究 中因 为 外 部 环 境 影 响 和 样 本 数 较 少 , 定 程 度好 转 , 且大便次数显著减少 为有效 ; 症状未 改善 , 患 儿 大 我 们 没 有 对 不 良反 应 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进 行 更 加 深 入 的分 析 , 这 方 面 还 需 要 更 便性状 、 颜色与次数无 改善 或者加 重为无 效 , 总 有 效 率 =显 效 率 多 研 究 。 +有 效 率 。参 照 美 国 波 士 顿 健 康 研 究 所 的 健 康 调 查 表 ( S F一 3 6 总而言之 , 小 儿 消 化不 良性 腹 泻 患 者 接 受 小 儿 肠 胃 康 颗 粒 和 量表) 评价生活质量 , 选取 3个 指 标 , 分 数 与质 量 成 正 比 。 妈咪爱联合治疗是非常好的治疗方式 , 临 床 中患 儿 的症 状 改 善 明 1 . 4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 P S S 2 O . o统 计 学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分 显 , 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因 此 可 以 推 广使 用 。 参 考 文 献 析 。计 量 资 料 以均 数 土标 准差 ( x ±s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 计 数 资 l i 王强. 醒脾养 儿颗粒 联合 酪酸梭菌 活菌 散治疗 小儿 消化 不 良 料 以率 ( ) 表示, 采用 X 检 验 。P< o . 0 5表 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E 性腹泻的研究.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 2 0 1 5 , 2 4 ( 2 ) : 1 7 O ~1 7 2 . 意义 。 [ 2 ] 刘洁 , 何 文. 小 儿 消化 不 良性 腹 泻 病 临床 分 析 . 吉林医学 , 2 0 1 3 , 2结 果 4 ( 1 0 ): 1 8 6 0。 _1 8 6 1 . 观 察 组 的 临床 治 疗 有 效 率 是 9 8 . 4 6 , 对 照组 的l 临床 治 疗 有 3 3 ] 白普 勋 . 联 合 用 药 治疗 小儿 消化 不 良性 腹 泻 5 O例 临 床 观 察 . 现 效率是 7 2 . 3 1 , 对 照 组健 康评 分 为 ( 6 4 . 3 7 士3 . O 1 ) , 观 察 组 的健 康 [ 代诊断与治疗 , 2 0 1 4 , 2 5 ( 1 ) : 4 3 . 评分为 ( 8 0 . 0 5 土3 . 6 o ) , 结 果 存 在 统 计 学差 异性 ( P <O . o 5 ) 。 ( 收稿 : 2 0 1 6 —0 8 —1 3修 回 : 2 0 1 6 —0 9 一O 9 )( 收稿编辑 : 关家越) 3讨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诱发脑损伤的临床相关性
• 低血糖癫痫样发作:糖尿病性低血糖症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神经 系统并发症,其中癫痫样发作是最常见的,并且是以全面性强 直性阵挛发作多见。低血糖时,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平衡被 打破而引起大脑皮质兴奋性发生改变,细胞膜的完整性收到破 坏,导致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出现癫痫样发作。颞叶和海马组 织是发生癫痫的常见部位。虽然关于低血糖癫痫样发作的具体 机制还不太清楚,但是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低血糖可以引起大 脑神经递质释放紊乱,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多,而引起癫痫发 作。由于低血糖癫痫样发作同普通癫痫一样,在发作过程中都 会增加大脑能量代谢率,导致ATP和能量的快速下降,这会导致 大量神经元的损伤。低血糖癫痫样发作还会加重低血糖脑损害, 特别是对海马组织的损害因此在排除原发性癫痫和外伤、感染、 中毒、颅内肿瘤引起的癫痫后,临床医生应考虑到低血糖性癫 痫,并及时持续进行血糖监测。
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性脑损伤
• 低血糖性脑损伤:低血糖性脑损伤是由于低血糖对 机体的损伤呈现高度的器官、组织和细胞选择性, 即主要损伤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以皮 质尤其额颞叶及海马损伤为主,罕有报道累及脊髓, 而几乎不累及小脑和脑干。同时,国外很多研究已 经证实,低血糖敏感性脑损伤部位主要分布在大脑 皮质、基底神经节、海马组织、下丘脑、尾状核背 外侧的中小神经无以及内囊后肢等。对于长期慢性 低血糖的患者就诊时血糖可能正常并无低血糖现象, 仅仅表现为偏瘫、癫痫、痴呆、精神异常等症状, 应特别引起家属和医生的注意,在对他们进行诊断 时不要忘记低血糖的可能。
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性脑损伤
• 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时间演化:Auer等认为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 生既与低血糖浓度不相关,也与胰岛素的应用剂量无关。神经 元发生坏死的前提是出现脑电波等电位(electroencephalogram isoelectricity)时,随着等电位持续时间长达lh,坏死的神经元 的数目也就会随着增加。他们以低血糖性大脑等电位持续的时 间作为判断低血糖对脑损伤的标准,即30和60 min。当出现低 血糖性大脑等电位并持续30min时,大脑皮质出现病理性的亮神 经元(light neurons)和暗神经元(dark neurons),此时恢复 正常血糖后,几乎所有的亮神经元在4h内几乎恢复正常,而暗 神经元则需要24h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并且在大脑皮质第4-6层 的暗神经元也会在24 h左右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然而在第2-3层 大脑皮质的暗神经元逐渐变成嗜酸性神经元甚至坏死,形成不 可逆的低血糖性脑损害。也有文献记载低血糖性昏迷持续不超 过90min脑功能尚能逆转,超过6h脑细胞受到严重的不可逆损 害,直至死亡。所以低血糖性脑损害首先发生在大脑皮质,并 且低血糖持续的时间越长,脑损伤程度就越重。
低血糖性脑损伤相关临床事件的 研究进展
•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且令人不安的不良反 应,同时也是达到和维持最适血糖控制的主要障碍。 Cryer等指出,“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 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 的益处”随着强化降糖方案的广泛应用,低血糖的高发 病率以及低血糖诱发的脑损伤事件如低血糖性昏迷、低 血糖性偏瘫等因其特殊性、相对隐蔽性、临床易漏诊和 误诊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 证实,低血糖已经成为脑损伤和随后的脑神经发育障碍 的重大危险因素。另外,低血糖所引起的多种脑损伤相 关事件的临床表现与脑血管事件类似,因此有必要提高 临床医生对低血糖以及低血糖性脑损伤相关临床事件的 识别、快速诊断和及时处理。我们将重点总结近年来关 于低血糖诱发脑损伤的临床相关事件的研究进展。
低血糖诱发脑损伤的临床相关性
• 低血糖性偏瘫:低血糖对健康年轻人的脑血管影响是暂时的,也不会产生明 显的不良后果,但是对于中老年患者其本身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低 血糖性偏袒与卒中临床表现相似,均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故临床上常常被 误诊。同时部分患者仅仅以偏袒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的低血糖反映, 如心慌,多汗等,从而误导了临床医生。临床上可通过急测血糖,行头颅CT 或MRI检查,检查阴性者,应排除急性脑血管性偏瘫,考虑为低血糖性偏瘫,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正接受降糖治疗者,如能及时纠正低血糖,其临床症状可 消失。 低血糖性偏瘫的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仍存在着争议。目前最为认可的3种 机制有:(1)原先存有动脉硬化、局部动脉管腔狭窄,或合并有其他卒中高 危因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鉴于本病常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人认为其 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对已经损伤的血管产生不利的效应,其可能的机制 为低血糖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白细胞激活、血管收缩、炎性介质及细胞因 子的释放。(2)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脑血管痉挛。(3)选择性神经元 损害,尤其是对运动神经元的影响。即部分神经元对低血糖较为敏感,导致 蛋白质合成障碍,神经活性氨基酸释放到细胞外间隙,离子内环境稳定失衡 和发生细胞内碱中毒。
低血糖诱发脑损伤的临床相关性
• 低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昏迷是糖尿病患者降糖过程中较为常 见且极易误诊的急性并发症,急诊常常难以与心脑血管意外相 鉴别,如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TIA等血管疾病。临床上 将血糖低于2.8mmol/L的昏迷患者(排除心脑血管、中毒等其他 引起昏迷的疾病)确诊为低血糖性昏迷。由于患者昏迷之前会 有不同的先兆症状,临床表现不一,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 部分患者甚至因为被误诊导致生命危险。如果低血糖昏迷时间 大于半小时,可导致脑细胞的坏死和软化,提示脑损害严重, 多伴有脑水肿,呈现不可逆性脑损害,严重反而会导致患者的 死亡。低血糖性昏迷时的脑损害部位在影像学上是不同于缺血 或缺氧时的。缺血缺痒主要损害后脑,而低血糖则引起大脑皮 质尤其颞叶的损害,很少累及脊髓,几乎不累及小脑和脑干。 为了快速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相鉴别,减少误诊,院前急救时 需常规配备快速血糖检测仪,一旦确诊为低血糖性昏迷,立即 快速补充葡萄糖。
低血糖诱发脑损伤的临床相关性
• 低血糖性舞蹈病:反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舞蹈病和运动功能 亢进。舞蹈病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演变为永久性的。主 要临床表现为嘴唇,手指、腿部、脸部或者身体出现不自主运 动,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情绪异常,变得冷漠、易怒或忧郁、智 力减退等。因此,根据临床表现可以看出低血糖舞蹈病与亨廷 顿舞蹈病是很难鉴别的。尽管关于低血糖性舞蹈病发生的病理 生理机制仍然未知,但SPECT和MRI可以很好地确定引发低斑糖 性舞蹈病的脑损伤部位,Kim等证实,低血糖性舞蹈病的患者行 SPECT检查显示基底节区域的血流量减少,同病变身体相对的对 侧丘脑的血流灌注量反而是增加的。Gruerrero等认为低血糖性 舞蹈病的脑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基底神经节和丘脑,MRI的T2 加权像会有明显的信号改变。对于反复发生低血糖并出现舞蹈 样动作的糖尿病患者,及时行MRI或SPECT扫描和血糖监测可以 大大降低误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老年 期痴呆。近年来,糖尿病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频率的增高,低血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成 为人们重点研究的焦点。Bruce等证实低血糖与认知障碍和痴呆之间 的确存在关联性。Lin和Sheu等研究表明,有过低血糖病史的成年病患 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当糖尿病患者长期反复发 生严重低血糖时,可以导致慢性认知功能障碍,引起患者性格变异, 精神改变,学习记忆障碍,甚至引起失语等症状。反过来,合并有痴 呆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在降糖过程中更易发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性认 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类似,临床医生应 根据病史、基石血糖监测及CT货MRI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老年痴呆多 慢性起病,认知功能减退为全面广泛性,头颅MRI示广泛皮质萎缩且 以双侧海马明显萎缩为主;血管性痴呆多急性起病,呈阶梯性病情,常 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MRI显示多为局灶异常。
小结与展望
• 低血糖常常发生在施行严格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中,其对患者的影响不可忽视。临床医生应该提高 对低血糖性脑损害相关临床事件的诊断,熟知引起 低血糖的病因,掌握低血糖性脑损害临床时间与脑 血管疾病的鉴别,并且了解降糖药与其他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对疑似本病的患者,要尽早监 测血糖,即时给予诊断与治疗。近年来,虽然大量 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了低血糖对脑损害的影响,对 其发生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其发生机制仍然还 未能完全明确,仍然需要积极探索低血糖又发脑损 害相关临床事件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的治疗 措施,提高临床医生对低血糖的重视程度。
低血糖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人们已经认识到高血糖所致的脑损害是漫长的,而低血 糖糖所致的是急性致命的。发生低血糖时,机体通过氨 基酸脱氨、乳酸形成、代谢性酸消耗等方面使脑组织内 pH值升高,最终形成碱性环境,直接导致神经元细胞水 肿,引起功能障碍。如长期未能及时纠正严重的低血糖, 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事实上,血糖降 低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内分泌 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改变。在反馈性分泌 的激素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最强烈,目的是 增加大脑血流量避免出现神经低血糖症,同时促进肝脏 糖异生功能以使血糖恢复正常。低血糖应激状态通过增 加交感神经活性、诱发脑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害、血 管活性物质释放而促发心脑血管事件。
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性脑损伤
• 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综合征。 一般以血糖浓度<2.8 mmol/L作为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2005年, 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低血糖工 作组规定,对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否为空腹状态,只要血糖值 ≤3.9 mmol/L就视为喊着出现低血糖。 • 诱发低血糖症发生的因素可归结为:(1)医源性低血糖,如胰岛 素和磺脲类药物过量和使用方法不当,应用与将糖药具有协同 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水杨酸类、苯 妥英钠、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类等物。(2)饮食变化导致的低血 糖,如饮食量减少或吸收不良、禁食或延迟进食,在运动量增 大或药物作用高峰时未及时加餐。(3)感染性低血糖,有过严重 的肝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病史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 感染性低血糖。此外,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在老年患者、同 时合并有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孕妇和儿童中 是比较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