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归脾汤

合集下载

归脾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归脾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归脾汤《中医治法与方剂》归脾汤(《济生方》)【组成】人参12g 白术9g 茯苓12g 甘草6g 黄芪20g 当归12g 龙眼肉15g 酸枣仁15g 远志6g 木香3g 【用法】水煎温服。

亦可倍其量,作蜜丸,每次服10g。

【主治】1.心脾亏损,心悸、怔忡、健忘、不寐,体倦食少,舌淡脉弱。

2.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舌脉如前。

【证析】本方所治,虽有心神不宁,血不归经,脾运不健三类证象,但因脾虚气弱才是病根,故其余证象都是标象。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心气与心血两虚,心体失养,心用不宣,由是心悸、怔忡、健忘、不寐见矣!血行脉中,有赖卫气固护,卫气充盛,全凭谷气资生。

脾虚不运则卫气无源,卫气既弱则统摄无权,于是血溢脉外,而月经量多,淋漓不断,皮下出血诸证见矣!上述诸证若不兼见体倦食少,舌淡、脉弱,不得竟指其是气虚,所以体倦食少舌淡脉弱才是辨证依据。

【病机】心脾亏损【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宁神法【方义】心脾气血亏损而呈心神不宁,法当补气益血,宁心安神。

故方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血虚补脾,是因血生于脾而养于脾的缘故。

此证既已血虚,兼补其血亦理所当然。

故配龙眼、当归补其心血,酸枣仁、远志宁其心神,并佐少许木香行气以防参芪呆滞,共呈健脾益气,养心宁神功效。

如系气不摄血而血溢脉外,则当补气以摄血。

方中人参补元气于下焦,白术、茯苓、甘草健脾气于中焦,黄芪实卫气于上焦,三焦元真得补,自能固护营中之血使其不致外溢。

若再加人大枣,则益气摄血功效更为显著。

学习此方应该注意四点:①证象反映心系血虚而从补气健脾论治,是从气血生化关系施治的典范。

②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候,益气即可摄血,此方并无止血药物而能止血,是针对病机施治的典范。

③无论心经证象还是出血证象,均从脾胃着手,又是治病求本的典范。

④所治健忘、不寐,是心系手厥阴心包证象,配伍远志开其心志,酸枣仁安其心神,指此言也。

千古名方归脾汤

千古名方归脾汤

千古名方——归脾汤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焦虑、失眠、疲劳、食欲不振、月经失调,该如何面对? 500多年前的御医良方归脾汤却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烦恼。

于女士今年35岁,在北京打拼多年。

最近半年,她感觉身心疲惫,面色憔悴。

白天总是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时常感到胸闷、心慌,记忆力严重下降。

最糟糕的是,晚上经常失眠,有一点动静就惊醒。

于女士怀疑是得了抑郁症,她找到杨桢大夫。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说,于女士顽固性失眠,全身没有力气。

白天、夜晚时间颠倒,白天迷迷糊糊,晚上精神十分好。

杨桢大夫给于女士把脉发现,她脾胃功能虚弱。

于女士说最近一直没有胃口,吃饭几乎都是胡乱对付。

杨大夫观察到于女士脸上有黄褐斑,人很清瘦,并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他试探性地询问于女士最近月经如何,她说,月经不调,来后十多天才干净,已持续半年多。

(图1) 杨大夫告诉于女士,她没有抑郁症,可能最近有让她特别操心、思虑过度的事情。

听到这些,于女士主动跟杨大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杨桢说,一年多前,于女士还是一个所谓的剩女,三十多岁嫁不出去,心情焦虑,可想而知。

通过网络,她和一个美国人相识,并擦出了火花。

这个美国人到中国后,两个人相互感觉很好,于是登记结婚。

大龄女青年能够嫁出去是好事,为什么于女士被爱情折磨成这个样子呢? 原来,婚后于女士申请美国签证,却被拒签,只好再次申请。

而美国老公不能长期留在中国。

新婚燕尔,难舍难分,要为了缓解相思之苦,两人只好网络传情。

可是中国和美国的时差,两个人网上见面,只能一个人牺牲睡眠时间,所以于女士常常半夜起来和老公倾诉衷肠。

为此,于女士把稳定的工作也辞了。

全面了解于女士的病因后,杨大夫开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方子——归脾汤,让她服用一个月。

杨桢说,服用一个月后,她情况基本好转,体重略有增加,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归脾汤症。

中医认为,她是心脾两虚,这种病人因为气血不足,养心的能力减弱了,所以引起心的病变。

气血从何而来呢?脾胃生化而来,她因为长期不愿意吃饭,饮食少,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自然心血、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

心脾气虚《归脾汤》,健脾养心第一方!

心脾气虚《归脾汤》,健脾养心第一方!

心脾气虚《归脾汤》,健脾养心第一方!
归脾汤《正体类要》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

加生姜、大枣煎服。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人参、白术和黄芪,都是补气、健脾比较重要的药物。

其中,茯神、远志、龙眼肉,可以补益心脾;
当归、甘草、酸枣仁,也可以养血安神。

整个方子既可以补心,也可以健脾。

在补血的同时有益气,体现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思路和理念。

所以,对于气血亏虚、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血不能安心,而脾虚出现的乏力倦怠,都可以用归脾汤进行调理。

归脾丸
归脾丸属于一种滋补性质的中成药,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引起的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

女性服用归脾丸:
1、能够起到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女性因为月经不调引起的慢性贫血,身体乏力等症状;
2、还可以很好的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3、由于归脾丸健脾、补血、益气的功效,可以调节月经的崩漏症状;
4、归脾丸对于女性的白带增多、颜色异常、心悸、失眠、盗汗等症状,也具有比较好的调理效果。

注意事项:
以上归脾汤配方需在医师指导下购买使用,归脾丸可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购买使用,不可自行购买盲目服用。

关键词:归脾丸、健脾养心、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食少。

名方赏释:归脾汤

名方赏释:归脾汤

名方赏释:归脾汤归脾汤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各12g)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6g)甘草(炙)二钱半(3g)上咬咀,每服四钱(6g),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各10g煎汤温服)。

【原方证治】此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

《济生方·卷之四》谓:“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制方背景】1.应时代之需,承《伤寒》之旨南宋时期,因当时战乱频频,许多医家开始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此外,因宋代医家精研《伤寒》蔚然成风,深受仲师“重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故而严氏很强调顾护脾胃正气,他说:“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

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

”认为脾胃“冲和”不可伤,伤则为病,谆谆告诫用药注意“不坏脾胃”,制方之时要时刻注意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相须。

其学术思想与其同时代的脾胃大家李杲可谓是交相辉映,故《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固可与张从正、刘完素诸家互相调剂云。

”2.远绍《内经》,近鉴《三因》本方立论源自《内经》“二阳之病发于心脾”之说,严氏认为“盖脾主。

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

治之之意与思,心亦主思。

法,当理心脾,使神意清宁,思则得之矣”。

并在借鉴了《三因方》中部分相关方剂之后(人参养荣汤),创立了千古名方归脾汤。

【制方要旨】归脾汤是根据《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于心脾”的理论创制的,是严氏用药注意“不坏脾胃”,制方力主刚柔相济学术思想的代表方。

方中人参甘温补气,归经心、脾,故既是补益脾胃之要药,又能补心益智,助精养神,故《本经》卷一有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之论,《本草汇言》卷一亦云:“人参,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故真气衰弱,短促虚喘,以此补之,如荣卫空虚,用之可治也;······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宁之;······元神不足,虚羸乏力,以此培之;如中气衰陷,用之可升也”。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养心健脾,横扫10余种病症!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养心健脾,横扫10余种病症!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养心健脾,横扫10余种病症!文/杰哥讲坛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今天杰哥讲的这个方子,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的“归脾汤”,也是一张非常常用的滋补方。

归脾汤由南宋名医严用和所创,最早叫肾气丸,记载于《济生方》一书中。

后由明朝太医院院长薛立斋,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远志,当归,使原来以健脾补肾为主,调整为了健脾、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的一个方子。

归脾汤为什么叫归脾,而不是补脾、健脾、养心之类。

归脾的意思,就是让离经之血回归脾的本脏。

脾在中医有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五脏之血,都有赖于脾的统摄。

脾脏得运,气血得生。

因此得名“归脾”二字。

《归脾汤》全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炒白术15克、茯神15克、酸枣仁9克、远志9克、木香6克、桂圆肉9克、当归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

方中人参、白术、茯神、甘草、黄芪,可以看成是一个加强版的四君子汤,只是把茯苓换成茯神。

茯苓和茯神功效非常相似。

茯神多了点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在这一点上是茯苓所不及的。

黄芪、黄芪补气,兼能升气,提升脾胃清气直达胸腔,以资生血之源。

当归,生血养血,所谓“气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更加入,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使整个方子更加健脾、益气养血、养心安神,方面更加显著。

最后一味药就是木香,木香能顺气,当你补了那么多气血下去,会造成拥堵,胸闷腹胀,用木香,把气理一理,顺一顺,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

归脾汤可以治10余种病。

第一:失眠当然不是所有失眠都是心脾两虚的。

心脾两虚的失眠,多是多愁善感,胡思乱想的人,而且还爱做梦,反正乱七八糟的都有。

我们讲,怨人伤脾,恨人伤心,怨恨是一种负面情绪。

耗伤心血,心神不宁的,容易醒。

还有一些年轻人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心血不足,容易忘事情,用归脾汤也正合适。

第二:神经衰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气血生化就会无源,心神也会失养。

《轻松学名方(八)归脾汤》1

《轻松学名方(八)归脾汤》1

《轻松学名方(八)归脾汤》1药物组成:白术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黄耆(炒)1钱,龙眼肉1钱,远志1钱,酸枣仁(炒)1钱,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参1钱。

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

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

好,我们接着来看。

一下子又扯远了。

我们回归来看归脾汤,这个不得了,千古名方。

它是以补血为主的,它能让所有的血气呢,归补到脾胃里头,让四肢充满血。

所以它是妇女血气耗损亏虚的良方。

归脾汤用术参黄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它是当归归血的。

脾胃呢?脾胃主统血,统摄气血。

所以一切呢,血虚气弱,疲劳面黄,没有光泽,食欲不佳,睡眠不好,记忆力差,它就是典型的方子,抗衰老的方子。

你看它由健脾胃的方子药物组成,脾胃属于中焦,乃气血生化之源啊。

老师治疗有一个皮下出血的患者,他一到学校里头体育课一奔跑了,皮下就出血,最后呢,家里人都不敢让他上学了。

怕有恶症,一检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说脾不统血,小孩子就脾不统血,脾胃发育不完美。

一用归脾丸呢,吃了以后再去奔跑,皮下都不出血点。

所以你们看到小孩子虚累疲呢,一跑步一撞伤皮下就淤青淤暗就有出血点--归脾丸,这个效果非常好。

还有一个龙尾的,他一直追过这边来,流鼻血,早上醒来了,反正一旦激动了,那鼻子那血就自动就出来了。

经常这样流,她非常害怕,以为是得了什么怪症。

我说已经有这么多年了,久病多虚,三年多了,那些各类的药吃的都没有什么效果。

我说,这得培补,重用归脾汤,归脾汤加白芍(30到50克)。

结果了,三剂药下去,他就感觉到没有出血,连续服十剂药呢,到现在鼻子都没出血,三年治病的十剂药而除。

归脾汤治流鼻血,加上白芍。

还有一刷牙就出血了,刷牙出血有两种,一种是热,一种是虚。

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归脾汤归脾汤可以提到调理脾脏的作用,并且能有效改善失眠健忘的问题,可以补充气血具有多种养生功效,并且能有效治疗思虑过度引起的慢性疾病,归脾汤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归脾汤可以调理身体,可以防止疾病,有利于脾脏的排毒,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归脾汤。

处方:归脾汤加减,黄芪,蜜远志,合欢皮,当归,白术,柴胡,茯苓,白芍,党参,黄芩,薄荷,黄连,炙甘草,鸡血藤,首乌藤,嘱咐患者在中药内服的同时,服用失眠食疗方作为辅助治疗,炙甘草、炒酸枣仁、冬小麦、大枣,黄黏米熬稀饭。

方解:归脾汤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方中黄芪甘温,补脾益气,为君药。

党参、白术皆为补脾益气之要药,与黄芪相伍,其补脾益气之功效显著,当归补血养心,均为臣药,茯苓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志,蜜远志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合欢皮,入心、肝经,善于疏肝解郁,悦心安神。

《神农本草经》就有“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记载。

柴胡配黄芩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鸡血藤既能活血又能补血,首乌藤,甘平,入心肝二经,补养阴血,养心安神,与合欢皮、远志配伍,增强养血安神的功效。

加入少量薄荷,入肝经,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之品,疏肝理气,透达肝经之郁热,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益气养血,健脾养心,补而不滞,为治疗思虑过度气血亏虚、心脾劳伤之良方。

诸药配合,共成养心与健脾同施、益气与补血相融之剂。

气旺脾健则营血生化有源,血能养心则神藏心宁,气血相融而阳能入阴,使阴阳交泰,昼精夜寐自无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宁之症。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归脾汤,归脾汤的功效与作用比较广泛,可以起到调理脾脏的作用,并且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缓解精神方面的压力,能有效改善因疲劳过度引起的慢性疾病,很多慢性的疾病可以通过中医偏方进行调理,中医可以调理身体,也可以防治疾病。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标准配方归脾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它是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的,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止泻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及制作方法。

一、归脾汤标准配方。

1. 黄芪 15克。

2. 白术 10克。

3. 茯苓 10克。

4. 甘草 5克。

5. 生姜 3片。

二、制作方法。

1. 将黄芪、白术、茯苓、甘草放入药材袋中;2. 将药材袋放入煮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 放入生姜,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4. 煎煮后,去除药材袋和生姜,取汁饮用。

三、服用方法。

1. 成人每次服用200毫升,分2次温热服用;2. 儿童酌情减量,一般每次服用100毫升。

四、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2.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3. 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患者慎用;4.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五、归脾汤的药理作用。

归脾汤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止泻的功效。

其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益肺的作用;白术能健脾胃、利水消肿;茯苓能健脾益肾、清心安神;甘草具有和中健胃、解毒止痛的作用。

因此,归脾汤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六、归脾汤的适应症。

1. 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2. 腹胀腹泻、大便稀溏;3. 脾虚湿困所致的水肿;4. 脾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乏力。

总之,归脾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汤剂,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在使用时,应按照标准配方及制作方法进行制作,服用时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

同时,注意事项和适应症也需要引起重视。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

归脾汤方剂配方

归脾汤方剂配方

归脾汤方剂配方归脾汤【方剂名】归脾汤,出自《正体类要》,本方制丸,名“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炒黄芪、龙眼肉、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各3克),木香五分(1.5克) ,炙甘草三分(1克),人参一钱(3克)。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冠心病等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3.失眠症:以Cochrane法系统评价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疗效,纳入12项研究1004例患者结论:归脾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疗效,尚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有中医特色的研究加以证实。

(《光明中医》2013年第11期)4.心悸:以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20例(治疗组),与三七片治疗20例对照。

疗程为7日。

以临床症状及心律失常等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为治愈标准一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年第5期)5.抑郁症:以归脾汤治疗抑郁症心脾两虚型患者30例,与盐酸氟西汀治疗30例对照,疗程均为6周。

结果:归脾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的HAMD疗效有效率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两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亦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

归脾汤可显著提高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HAMD量表及中医症状量表减分率,与盐酸氟西汀疗效相当,但比盐酸氟西i 丁不良反应少,起效更早。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帮你养足血脉,告别全身关节疼痛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帮你养足血脉,告别全身关节疼痛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帮你养足血脉,告别全身关节疼痛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中药名方—归脾汤。

这是一张很出名的滋补方,主要治的就是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正虚,主要是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大小便不成型和气血不足;第二是外虚,主要是关节疼痛、麻木、运动受限、风湿、屈伸不利等。

很多人都是一体多病,常常是胃病还没好,腰背就又疼了起来,或者是风湿性关节炎和睡眠不好的问题,同时存在。

这就是因为心脾功能的不足,脾虚百病生!江苏的刘先生,今年38岁,年龄不大,却有一身病。

具体都是什么问题呢?首先是食欲不好,经常胃疼,空腹时最严重,一年四季也不敢吃一口凉的。

然后就是经常失眠,一到晚上就感觉心慌胸闷,翻来覆去睡不着,导致整天浑身乏力。

第三个毛病,也是最困扰他的,就是腰背和颈椎疼痛,长年发麻,手指和脚趾甚至都开始有了变形的迹象。

要说这些病,都不能致命,但是加在一起是真折磨人,38岁跟68岁差不多,只要难受就得停下休息。

拍了一些片子,发现有颈椎、腰椎都有病,不是增生就是突出,除此之外还有轻微的类风湿关节炎。

一直吃西药不管用,就想着用中药调理调理试试看。

第一次面诊的时候,刘先生气色就很差,把了一下脉,也是又弦又细,舌苔薄白,舌暗红。

听了他的描述,我予以归脾汤进行调理,具体配伍如下: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白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刘先生服药仅8剂,胃疼和心慌的问题就得到了明显改善,坚持服药20剂,关节上的疼痛也除去了一大半。

一剂归脾汤,为何功效这么大呢?开头咱们就说了,归脾汤主要就是用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患者胃痛、食欲不振,本身就是脾虚的表现。

因为心脾不足,所以导致血运不佳,筋脉失养,风寒湿邪入侵,造成经络淤堵,出现类风湿关节炎、颈椎增生等。

方中白术、黄芪、人参、甘草、生姜、红枣,用于健脾理气,生化气血。

龙眼肉、酸枣仁、当归活血养血。

远志开窍,沟通心肾,木香行气,令补而不滞。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帮你养足血脉,告别胃溃疡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帮你养足血脉,告别胃溃疡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帮你养足血脉,告别胃溃疡
【医案】张某,38岁,胃溃疡多年,主诉有上腹部不适、嗳气、胃灼烧、恶心呕吐、反酸,近半年来一直接受西药治疗,但总是反反复复。

望闻问切,舌苔薄白。

电子诊断胃黏膜基层增厚,胃黏膜厚度变薄,溃疡。

【基础中药方】归脾汤: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作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解方】人参、白术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白术补脾益气;当归补血养心;酸枣仁宁心安神;茯苓养心安神;远志宁神益智;炙甘草补益心脾;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我从事临床近二十年了,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胃病的情况还是蛮多的。

上文的张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脾胃湿寒,心脾两虚,在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减2味中药,帮他祛湿,扶正脾虚,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不过由于张某的胃溃疡很多年了,我下的药也相对较猛,调理的时间也比较长,大概有五个多月。

不过最后她调理的效果还不错,最后一次复诊检查的时候,她胃溃疡的症状已经好了不少,也没有再吃西药了。

只是偶尔胃不舒服了,会找些食疗方来调理下。

“上班族”的专用补血汤方!补气血,益心脾

“上班族”的专用补血汤方!补气血,益心脾

“上班族”的专用补血汤方!补气血,益心脾归脾汤为补血名方,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功效。

归脾汤出自南宋的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

到了明代时,太医院的院长薛立斋在这个方子里加上了当归和远志,至此归脾汤就变成了现在药店里的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归脾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龙眼肉、酸枣仁各二钱(各3克),黄芪一钱半(2克),当归、远志各一钱(各1.5克),木香、炙甘草各八分(各1.2克)。

此组方用量来源于《汤头歌诀》。

归脾汤适合经常操心、劳累的人,因为操心劳累而损伤了心血,所以方剂中的药物也重在补血。

在《济生方》中,对归脾汤的应用只有“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这短短的一句话,不过话虽少,但涵盖的范围却很广,凡是有肢倦乏力、失眠健忘、心慌心悸、崩漏或月经量少等心脾两虚症状的患者均可使用。

气血双补的经典方归脾汤这方子看似简单,但是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首先,这个方子里包含着补气的四君子汤,黄芪也是补气的,乍一看,大家似乎觉得归脾汤是补气的,但是,它在方剂学中确实归属补血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气和血的关系谈起,气和血是互生的,气生血,血生气。

中医讲血需要依靠脾气才能行使功能,所以中医在补血的时候很少只开补血剂,一般都要同时补气,就好像是赋予了血细胞干活的动力一样。

有人将气血的关系比作夫妻,气为阳,主动,扮演着丈夫的角色;血为阴,主静,扮演着妻子的角色。

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是关键,同样,对于身体而言,如果想要保持健康,气血平衡是关键。

一旦气虚或者血虚,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那么,气虚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说了气扮演的是丈夫的角色,如果气虚,就好比一个家庭里,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懦弱无能。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家首先经济来源会出现问题,而没了钱的支援,各家庭成员的吃喝问题就得不到保证,可以说这家人只能处在低水平的生活状态;其次,因为丈夫太懦弱,家庭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强势者的欺侮。

千古名方归脾汤,治“痛”独具特色

千古名方归脾汤,治“痛”独具特色

千古名方归脾汤,治“痛”独具特色归脾汤方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炒)各一两,人参、木香各半两,炙甘草二钱半,当归、远志各一钱。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本方由四组药组成:用参、芪、术、草益气,用归、枣、龙眼肉以养血,用酸枣仁、远志、茯神以宁神,用木香、生姜以醒脾行滞。

从而发挥气血双补,心脾兼顾,补而不滞的作用。

是治疗心脾两亏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证的首选方。

但本方在临床还有不少用途,这通过对方药作另一角度的解析可以得到说明。

本方集中四君子汤,并加黄芪、大枣以补益脾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通过补脾不仅能疗脾虚血少之食少倦怠,面色萎黄,肌缓,肉痿,并可疗脾虚而不能统血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崩漏等出血;脾虚不能固涩之带下清稀,绵绵不止;脾虚不能生化气血以上输营脑,造成的头昏头痛。

补脾药与养心药同用,这是本方与其他气血同补方的主要区别,也是其作用面的特殊所在。

入心经之药的作用,在这里不单是安神定志。

由于脾为心之子,补脾即可养心,所谓子能令母实。

因而,当它得到大队补脾药的力量支持时,即可发挥对脾虚血少而致心失所养的多种病证的治疗作用。

如血不养心,心神不宁而致的失眠,冠心病的心律不齐,神经衰弱之健忘等。

因此,归脾汤的临床应用可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1.脾虚血少而致的头昏倦怠,面色萎黄。

2.脾气亏虚而致的食少困倦,肌痿乏力,大便稀溏。

3.脾不统血而致的妇人崩漏,慢性衄血,皮下瘀斑。

4.心脾亏虚而致的心悸征忡,失眠健忘。

5.脾虚湿甚而致的带下清稀,身沉体重,微微浮肿。

6.气血亏虚而致的“不营而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夜间或空腹时胃脘疼痛,慢性头痛。

归脾汤证的脉多细弱,舌淡、苔薄白。

本方需要特别推介的是,它对“不营疼痛”的“特异性”治疗作用。

对于疼痛,特别是剧痛,临床首先想到的总是不通则痛,因此,人们熟知寒性收引而致的挛急剧痛,热毒壅滞的炎性剧痛。

郝大夫说古方:治疗心脾两虚的第一方—归脾汤

郝大夫说古方:治疗心脾两虚的第一方—归脾汤

郝大夫说古方:治疗心脾两虚的第一方—归脾汤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压力都很大,常常有思虑过度的问题,忧思伤脾,过度思虑也会耗散心血。

常常容易出现思维迟缓,精神委顿,失眠,健忘,眩晕,心悸,怔忡,不思饮食,倦怠等不适症状,这时可以用古方归脾汤来进行调理治疗。

归脾汤为中医药经典之名方,出自宋·严用和《济生方》。

明·薛立斋将当归、远志加入原方,共同组成现代临床常用的归脾汤。

本方由白术9克,茯神9克,黄芪12克,龙眼肉12克,酸枣仁12克,人参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远志6克,生姜6克,大枣3枚组成。

具有养血安神,补心益脾的功效。

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

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治疗心脾两虚的古方—归脾汤心脾两虚大多由于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所致。

肝郁发生后,既易郁极化火伤阴液,又易郁逆克脾,或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横犯脾土。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导致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或长期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一方面直接耗伤心血,心虚则神耗,同时也要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导致心神失养,神无所主,最终形成心脾两虚。

《证治汇补·郁证》云:“若夫思虑成郁,用归脾汤。

”归脾汤方解归脾汤健脾养心、补气生血,尤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

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配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

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相伍,补而不滞,俱为佐药。

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加姜、枣和脾胃,以资生化。

写在最后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血液生化有源,心血自然充盈。

而归脾汤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医这一认识,加以组方配伍,通过健脾来强心,养心来醒脾。

归脾汤——养心健脾的千古名方

归脾汤——养心健脾的千古名方

归脾汤——养心健脾的千古名方归脾汤出自《正体类要》,是沿用前年行之有效的方剂。

首先给归脾汤正名:归脾汤为什么叫归脾,而不是养脾、健脾、养心之类。

归脾的意思就是回归脾脏,以恢复脾脏统血、生血的作用。

归脾汤的主要功能是生血养心,健脾益气,不叫健脾养心汤是因为脾脏得运,气血得生,心血自然能生。

因此归脾是最合适的名字。

归脾汤用黄芪、白术、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其实这是一个加强版的四君子汤,用黄芪取代茯苓,因为茯苓有渗湿利水健脾的作用比较弱,而且黄芪能够升发脾脏的清气,这一点是茯苓无法做到的。

黄芪能升到胸腔,这样养血生血可以直达心脏。

为防止补气至郁因而加入木香。

更用当归补血,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加入远志、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生,使功效更加卓著。

方子用生姜、大枣煎服取调和营卫气血,和胃养胃之用。

因此归脾汤最常用的一个功效就是治疗心脾两虚的失眠,脾虚以脾气虚为主,心虚以心血虚为主。

归脾汤以补气养血两厢合用,并加入多味养心安神之品,可谓是药力独到。

临床上治疗失眠可以收到十分良好的效果。

临床上治疗失眠属于这种类型往往是加减的基本方剂,很多西医因为归脾汤的疗效,依样画葫芦,也能治愈很多失眠的病人。

但是归脾汤的功效不仅仅只限于治疗失眠,下面我列举几个常用的方面。

1.治疗皮下出血。

中医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主统血。

有一种皮下出血是因为脾脏功能下降导致血液统帅出了问题,形成皮下出血、紫癜。

这个时候就是归脾汤显身手的时候。

患者可见到面色淡黄不润,饮食不香,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脉象虚细,舌质淡苔薄白。

用健脾益气之药恢复脾脏统血功能,再用养心养血之品补充失去的血液,以复心脏主血脉的功能。

皮下出血推广开来就是妇科病中月经的崩漏,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呕血、咳血等脾虚不能统摄的出血症,当真是疗效非常。

所谓不止血而血自止。

2.治疗荨麻疹。

中医讲荨麻疹都是风邪作祟。

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因此荨麻疹时发时止,瘙痒不已,所谓痒自风来。

归脾汤出处原文

归脾汤出处原文

归脾汤出处原文摘要:一、归脾汤的来源二、归脾汤的组成成分三、归脾汤的功效与作用四、归脾汤的主治病症五、归脾汤的现代研究及应用正文:归脾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出自于古代医学经典《金匮要略》。

此方剂由多种草药配伍而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归脾汤的来源、组成成分、功效与作用、主治病症以及现代研究及应用。

一、归脾汤的来源归脾汤最早见于《金匮要略》,距今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方剂,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其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归脾汤的组成成分归脾汤主要由以下几味草药组成:白术、当归、茯苓、甘草、红枣、人参、远志、龙眼肉、生姜。

这些草药具有补脾养心、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等功效,相互配伍后,使得归脾汤的疗效更为显著。

三、归脾汤的功效与作用归脾汤具有补脾养心、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所致的病症,如失眠、心悸、食欲不振、乏力等。

此外,归脾汤还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疲劳,延缓衰老。

四、归脾汤的主治病症归脾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病症,如:1.失眠:心神不宁,难以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2.心悸:心跳加速,心慌不安。

3.食欲不振: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腹胀等。

4.乏力:四肢无力,精神不振。

5.面色苍白:面部缺少血色,晄白。

五、归脾汤的现代研究及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归脾汤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现代研究发现,归脾汤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归脾汤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贫血、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

综上所述,归脾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其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你了解多少?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你了解多少?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你了解多少?归脾汤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人参、酸枣仁、当归、远志、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其主治范围甚为广泛,为调补气血之要方。

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两虚者。

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心脾两虚者。

本方证为心脾两虚之证,其表现有三:1.心神不宁;2. 气血亏虚;3. 脾不统血之出血症。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虽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三组症状表现又是以气血亏虚为其基础。

所以本方主治症中但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即可运用本方。

加减应用后世应用此方时,偏于气虚者,可重用党参、黄芪,或用人参替代党参;偏于血虚者,可重用黄芪、当归、龙眼肉;偏于心虚者,可重用茯神、枣仁、远志;用于崩漏者,要加大党参用量或用红参,可加地榆、紫珠叶、阿胶、大小蓟、茜草、侧柏叶、槐花炭等,或配合固经丸;用于子宫出血后的调养者,可加阿胶、艾叶、白芍及重用黄芪等,要加大党参用量或用红参;若食欲不振者,可加陈皮、半夏等;若失眠较甚者,加大酸枣仁的用量,或加五味子、合欢花;若心悸较甚者,加磁石、朱砂,以镇心安神;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者,加肉桂、附子,以温壮心脾。

本方去黄芪,加黄精、龙齿,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心悸、胸闷、短气等;风湿病活动期,加荆芥、苏叶;心力衰竭,加麦冬、五味子;咳嗽,加紫菀、桔梗;咳血,加大小蓟、藕节、仙鹤草;浮肿者,倍党参,同时改茯神用茯苓。

临床见有个别患者出现口干、鼻燥、便秘等副作用,长期服用本方偶有一过性消化道症状,皮肤干燥及肝功能异常,停药后可恢复。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1. 消化道疾病之病毒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继发贫血,2. 血液病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3. 泌尿系统疾病之肾炎血尿,隐匿性肾炎,特发性水肿,4. 神经系统之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5. 心血管疾病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6. 妇科之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7. 内分泌之甲状腺机能亢进8. 五官之视疲劳,高度近视黄斑出血,9. 皮肤之慢性荨麻疹,瘙痒症10. 慢性苯中毒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补)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补)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补)归脾汤为补益心脾的代表方剂,创方已有700余年,首载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第四卷,为严氏根据《内经》“二阳之病发于心脾”的理论而创新,用于治疗“思虑过多、劳伤心脾”之证。

后明·薛己在此方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增强其养心安神之效,扩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一直沿用至今。

源流发展宋归脾汤首载于宋·严用和之《济生方》第四卷,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证,原方药物记载为:“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炒枣仁(炒,去壳)各一两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

元后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对本方有所发挥,增补其治疗脾不统血、气血妄行所致吐血下血之证。

由此,本方作为补益心脾、益气摄血之剂传于后世。

明及至明代,薛己在本方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增强其养心安神之功,并在其著作中对本方的临床应用加以扩展。

薛氏精于内、外、妇、儿及骨伤、口齿各科,他将归脾汤用于“失血少寐、发热盗汗、嗜卧少食、惊悸怔仲、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疮疡不敛”等症,均获良好疗效。

薛氏增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的见解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故其方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饮食太饱伤脾,脾伤则面黄善卧,此方主之”。

此外,赵献可在《医贯》卷3中写到:“凡治血证,前后调理,须按三经用药。

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一方,三经之方也。

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芪、甘草补脾以固肺气。

木香者,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于脾,故曰归脾。

有郁怒伤脾,思虑伤脾者,尤宜。

”清到了清代,归脾汤的临证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李用粹《证治汇补》中载其治“喜恐惊劳,气散于内,房劳后着气,厥逆不省,少顷复醒,而脉虚细者”。

汪文绮《杂症会心录》中载其治“湿饮不行,则痰起于脾,脑转眩冒,食饮不甘,脉象缓者”。

徐大椿《兰台轨范》中载其治“乳母脾经气郁,致儿为患。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健脾的功效。

其标准配方是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组成的。

下面
将详细介绍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归脾汤的标准配方。

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包括,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些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增强体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归脾汤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分别洗净。

然后,将黄芪、白术、茯苓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

接着,加
入甘草、生姜,再煎煮10分钟。

最后,将药汁滤出,去渣取汁,即
得成归脾汤。

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家庭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以免药性流失。

另外,服用
归脾汤时,建议遵医嘱,控制好用量,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总之,归脾汤是一种具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的中药汤剂,其标准配方及制作方法简单易行。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适量制作并服用,但务必注意用量和火候的掌握,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名方归脾汤千古名方——归脾汤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焦虑、失眠、疲劳、食欲不振、月经失调,该如何面对? 500多年前的御医良方归脾汤却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烦恼。

于女士今年35岁,在北京打拼多年。

最近半年,她感觉身心疲惫,面色憔悴。

白天总是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时常感到胸闷、心慌,记忆力严重下降。

最糟糕的是,晚上经常失眠,有一点动静就惊醒。

于女士怀疑是得了抑郁症,她找到杨桢大夫。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说,于女士顽固性失眠,全身没有力气。

白天、夜晚时间颠倒,白天迷迷糊糊,晚上精神十分好。

杨桢大夫给于女士把脉发现,她脾胃功能虚弱。

于女士说最近一直没有胃口,吃饭几乎都是胡乱对付。

杨大夫观察到于女士脸上有黄褐斑,人很清瘦,并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他试探性地询问于女士最近月经如何,她说,月经不调,来后十多天才干净,已持续半年多。

(图1)杨大夫告诉于女士,她没有抑郁症,可能最近有让她特别操心、思虑过度的事情。

听到这些,于女士主动跟杨大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杨桢说,一年多前,于女士还是一个所谓的剩女,三十多岁嫁不出去,心情焦虑,可想而知。

通过网络,她和一个美国人相识,并擦出了火花。

这个美国人到中国后,两个人相互感觉很好,于是登记结婚。

大龄女青年能够嫁出去是好事,为什么于女士被爱情折磨成这个样子呢? 原来,婚后于女士申请美国签证,却被拒签,只好再次申请。

而美国老公不能长期留在中国。

新婚燕尔,难舍难分,要为了缓解相思之苦,两人只好网络传情。

可是中国和美国的时差,两个人网上见面,只能一个人牺牲睡眠时间,所以于女士常常半夜起来和老公倾诉衷肠。

为此,于女士把稳定的工作也辞了。

全面了解于女士的病因后,杨大夫开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方子——归脾汤,让她服用一个月。

杨桢说,服用一个月后,她情况基本好转,体重略有增加,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归脾汤症。

中医认为,她是心脾两虚,这种病人因为气血不足,养心的能力减弱了,所以引起心的病变。

气血从何而来呢?脾胃生化而来,她因为长期不愿意吃饭,饮食少,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自然心血、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

杨医生给于女士开的归脾汤,是一剂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的良药。

对心脾气血两虚和气虚出血的病人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的变化。

其中思伤脾,于女士是典型的这种情况。

(图2) 脾有什么作用呢? 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说,脾主运化,帮助整个胃肠把食物中的精华也就是食物的营养向全身输送。

我们喝的水液,也是经过脾吸收后,向上输送到心、肺。

通过心肺的血液循环向全身散布。

这是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之源。

气血是脾胃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转化来的,长期伤脾可以导致气血不足。

当脾气不足、气血化生不足时,心神失养,人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容易疲劳。

所以,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汤这个方子高明之处。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大量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归脾汤是亚健康人群很好的选择。

杨桢说,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独挡一面,这样的人就要劳心费神,思虑过度,比常人想的就要多,这部分人引起这样的病变非常多。

归脾汤能够应对现代人非常普遍的病症,而且方子中的药物匹配得当,药性柔和,创建至今成了大众喜欢的中成药。

如此神奇的方子是谁创造的?说起这个就要提到两个人,第一个人叫严用和,江西庐山人,南宋时期的名医,用药非常精准。

(图3) 杨桢说,严用和著有很有名的书《济生方》。

在《济生方》里,他创作、发明了很多有名的方子,归脾汤是其中之一。

这一方剂出现之后,很多人觉得好用,流传很广。

严用和的书出来之后三四百年间,对宫廷御医们影响也很大。

(图4) 严用和创立的归脾汤由9味药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龙眼肉、茯苓、酸枣仁、木香。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气健脾;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这些药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但是真正令归脾汤发扬光大的,却是明代御医薛已。

他又加入了静心安神的远志、养血的当归两味药,成就了今天的千古奇方——归脾汤。

(图5) 杨桢说,薛己是一位临床的大家,他以医案第一多闻名。

他的父亲是明代御医。

他从小跟父亲学医,青年时就成了御医。

薛已医术高超,而且著作颇多,医案数量惊人。

他的医案分门别类,内、外、妇、儿、骨伤科,几乎就是他的门诊记录。

从大量的医案中,研究者们发现一个重要现象,薛已使用的方药并不多,但几乎都是现在的名方。

他选用归脾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治疗的医案比比皆是。

而这些方药也正是因为薛已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后世广为接受。

杨桢说,当年有一位先生姓钱,结婚多年,夫妻两个都到了30岁,膝下没有儿女,渐渐地两个人关系不太和睦。

妻子因为月经不调,情绪也不太好,影响夫妻感情,最后两个人分居。

分居几年后,钱先生想纳妾。

凑巧的是,钱先生和御医薛己是好朋友,他把夫人的情况告诉了薛己,并且把自己打算纳妾的想法也和盘托出。

薛已一听,笑着说且慢。

薛已判断,钱夫人肝火旺盛,脾胃不足,导致心神不安。

于是薛已开出两剂名方:归脾汤和逍遥散。

钱夫人很快怀孕了,第二年生了儿子。

薛己巧用归脾汤配合逍遥散不但治好了女性的不孕症,还挽救了一桩即将破碎的婚姻。

但是,不要认为归脾汤只在古代才有神奇的功效,在现代医疗中,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很多女性都有减肥的经历,有时过度减肥会给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这和归脾汤又有什么关系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就曾遇到这样一个病例。

郝万山说,一个女孩,她妈妈带她来看病,人很瘦。

我说你吃减肥药了吗?她点点头,我说你什么时候吃的减肥药。

她说半年前。

我问,你的月经还有吗?女孩说,已经闭经3个月了。

她说,吃完减肥药,体重下来了,还觉得胖,就继续吃,结果3个月前就没有月经了。

我之所以来看,是因为学习不下去,精神振作不起来,特别郁闷,感觉活着没意思。

孩子的诉说深深触动了郝大夫,盲目减肥不仅身体出现了问题,还产生了极度抑郁的情绪。

郝大夫决定先给女孩做心理疏导。

郝万山说,她的减肥方式除了吃减肥药以外,就是节食。

她摄入的能量不够五脏六腑消耗的,没有剩余的气血和能量下注胞宫,所以就闭经了。

她之所以课听不进去,郁闷,什么都不想干,特别没劲,我们的大脑思维理解、学习、记忆、情感、情绪,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

你1.7米的个子,现在的体重只有80斤,你现在所摄入的能量根本不够你脏腑代谢用,根本没有剩余的能量充养你的大脑。

女孩告诉郝大夫,在大学里自己喜欢一个男孩子,但是那个男孩嫌她太胖,拒绝和她交往。

她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下决心减肥,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恶果。

郝万山说,我让她吃了半年归脾汤,先是精神情绪好了,能够听课了。

月经来了,以后还是不太正常,仍然用归脾汤调,现在这个孩子在美国留学,一切正常了。

有时她给我发个电邮,说想起当年就是一个噩梦。

归脾汤另一个重要的功效就是治疗脾虚不统血,比如妇女的崩漏、月经不调、量多色淡等,都可以用归脾汤调理。

曾经有一个生动病例给郝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位中年女性,20多年被顽固的湿疹困扰。

郝万山说,内科不治喘,说明喘难治。

外科不治癣,癣泛指皮肤病。

这个病太顽固了,要找一个容易攻破的突破口。

打仗不能找最难的地方去攻克,就找个容易突破的地方。

患者说她还睡不着觉,一宿一宿失眠,还有一个问题是月经过多,贫血。

月经的颜色发淡,有时几乎没有血色。

郝大夫觉得自己没有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但是患者的月经过多,并伴有乏力,脸色苍白,唇爪不华。

一定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摄血、不能统血导致的月经过多。

于是,郝老师先用归脾汤给患者调理月经,没想到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郝万山说,一个月后,她非常高兴地找到我说,吃了你的药,湿疹减轻多了。

我开始没有想到直接关系,后来突然想到脾是运化水湿的,当脾气运化水湿功能底下的时候,水湿就泛滥于肌肤,因为脾是主肌肉的。

并不是所有的湿疹都可以用归脾汤治疗。

只要是脾气虚、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这一类的湿疹可以用归脾汤治疗。

(图6) 郝大夫说,其实很多皮肤病包括湿疹、过敏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还有白癜风都和精神情绪有关。

当人的精神情绪压力大或者是焦虑紧张的时候,皮肤病就会加重。

所以有人到温泉去疗养一个月,回来说洗温泉后牛皮癣好了、湿疹也好了,实际上是他到那里心情放松了,没有压力了。

所以与其说是洗温泉洗好了,不如说他的身心放松之后,症状改善了。

而归脾汤本身有安神的作用,神志安定了、睡好了,从健脾利湿的角度来说有作用,从调整心态的角度也有作用,所以湿疹减轻了。

通过这些经典的病例,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神医的智慧,创立的归脾汤流传至今已经1000多年,仍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

尤其现在生活节奏快,各种压力大,过思、过虑、过劳十分普遍。

其实这些病古代也有,称为“劳伤”。

明代御医薛已500多年前就为我们开好了良方。

杨桢说,对于城市中为了工资、房屋,小孩上学等拼命奔波的人,经常吃一些这种药,效果非常好。

如果又有暴怒,经常生气,薛已有个非常出名的方法,就是早晨吃一丸逍遥丸,晚上吃一丸归脾丸,就可以减轻很多愤怒和思虑。

目前归脾汤的成药有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感情脆弱,气血消耗过多,很多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而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归脾汤还是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

归脾汤药方【出处】《正体类要》【类别】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方组趣味记忆】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四君(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归(当归),期(黄芪),早(酸枣仁),远知(远志),龙眼(龙眼肉),香(木香)。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论】本方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

方中以参、耆、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

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方解】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