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之归脾汤(图文)

合集下载

126.归脾汤详解研讨

126.归脾汤详解研讨

126.归脾汤详解研讨126.归脾汤详解研讨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

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归脾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炒酸枣仁3克炙甘草1克炙黄芪3克远志3克木香1.5克当归3克龙眼肉3克生姜3片红枣3枚加减;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丹皮3克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本方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证者。

1.心悸怔忡 2。

心痛 3.失眠 4.痿证5.便血 6。

紫癜 7.项疽 8.崩漏 9.带下 1.消化性溃疡 2.神经衰弱 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血吸虫病兼心脏杂音5.更年期综合征 6.崩漏 7.视疲劳 8.脑外伤后综合征 9.慢性苯中毒[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0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使用要点。

归脾汤 (《正体类要》卷下) .[异名] 归脾散(《古今医鉴》卷8)、加味归脾汤(《古今医鉴》卷u)、归脾饮(《痘学真传》卷7)、归脾养营汤(《疡科心得集》卷上)。

[组成]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一钱(各3g)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参一钱(3g)[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0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归脾汤: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归脾汤: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龙源期刊网 归脾汤:益气养血,健脾养心作者:代晓琴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10期失眠、工作压力大、月经不调、健忘、全身不适、情绪低落等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除了自身心理调节以外,有良方一剂可帮患者解决烦恼和担忧。

归脾汤,最先是南宋医家严用和提出的,其为南宋庐山人,宝佑元年(1253年),集临证三十余年之经验,著成《济生方》十卷,刊刻于世。

但是严用和的归脾丸、汤的方子并不完整,到了明代的时候,太医薛立斋又增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从而组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汤。

举个例子读者可能就会比较直观地认识这个方剂。

某男性患者,34岁,出现不明原因头晕1个多月,没有感冒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史。

头颅影像学检查也无异常。

医生查体见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诊脉,脉细无力,不像一个壮年男性的脉象。

后家属表示,患者极其敏感,经常胡思乱想,甚至影响睡眠,食欲也差。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面色黄,舌质淡、脉细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面色萎黄提示这是脾血亏虚之像。

那么,什么药物可以滋养脾血呢?当属归脾汤。

医生给予患者归脾汤为主方7剂。

患者二次就诊时,面色较前大有好转,且自诉基本无头晕现象,睡眠情况也有改善。

家属对患者的改变表示很惊讶,且患者愿意跟家人互动与交流,性情较前开朗。

这当属于归脾汤的功劳,因为它具有治疗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的功效。

在中医里面,脾的功能很多。

第一,脾具有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谷食精气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

简单说就是帮助吸收食物精微物质。

第二,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

老中医:劳心者的专用补血药~归脾汤

老中医:劳心者的专用补血药~归脾汤

归脾汤【名方出处】南宋《济生方》。

【使用历史】约750年。

【主要成分】人参(或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桂圆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典型征象】面黄肌瘦,失眠健忘。

【禁忌人群】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归脾汤为补血名方,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功效。

归脾汤出自南宋的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

当时,严用和的归脾汤的方子还不完整,到了明代时,太医院的院长薛立斋在这个方子里加上了当归和远志,至此归脾汤就变成了现在药店里的人参归脾丸了。

归脾汤适合经常操心、劳累的人,因为操心劳累而损伤了心血,所以方剂中的药物也重在补血。

在《济生方》中,对归脾汤的应用只有“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这短短的一句话,不过话虽少,但涵盖的范围却很广,凡是有肢倦乏力、失眠健忘、心慌心悸、崩漏或月经量少等心脾两虚症状的患者均可使用。

气血双补的经典方归脾汤这方子看似简单,但是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首先,这个方子里包含着补气的四君子汤,黄芪也是补气的,乍一看,大家似乎觉得归脾汤是补气的,但是,它在方剂学中确实归属补血类,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要从气和血的关系谈起,气和血是互生的,气生血,血生气。

中医讲血需要依靠脾气才能行使功能,所以中医在补血的时候很少只开补血剂,一般都要同时补气,就好像是赋予了血细胞干活的动力一样。

有人将气血的关系比作夫妻,气为阳,主动,扮演着丈夫的角色;血为阴,主静,扮演着妻子的角色。

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是关键,同样,对于身体而言,如果想要保持健康,气血平衡是关键。

一旦气虚或者血虚,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那么,气虚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说了气扮演的是丈夫的角色,如果气虚,就好比一个家庭里,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懦弱无能。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家首先经济来源会出现问题,而没了钱的支援,各家庭成员的吃喝问题就得不到保证,可以说这家人只能处在低水平的生活状态;其次,因为丈夫太懦弱,家庭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强势者的欺侮。

归脾汤

归脾汤

(君)
方解
人参 白术
龙眼肉:补心脾益心气
甘温补气,助芪补脾益气之力 (臣) 宁心 养心血 通心肾
当归:滋养营血,助龙眼肉补心养血之力
茯神 枣仁 远志 宁心安神
(佐)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腻
炙甘草
补气健脾助参术芪(佐) 调脾胃(佐使) 姜枣: 调和诸药(使) 资生化
配 伍 特 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在补脾,脾 旺则气血生化有源。
[临床报道]
[现代研究]
有升压、抗 溃疡、激活胆碱 能神经系统功能, 增强记忆等。
可用于肝炎、神经 衰弱、顽固性失眠、脑 外伤后综合征、乙肝、 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苯中毒、冠心病、 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 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病。
归脾汤guipitang归脾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失血证分析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心血暗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劳伤心脾脾气不足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血虚于内阳浮于外虚热盗汗脾气虚则统摄无权崩漏便血紫癜方解黄芪
汤 归
GUI

PI
TANG
归 脾 汤
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茯神
远志
木香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功用
主治
心脾气血两虚证 脾不统血失血证
思虑过度 心血暗耗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体倦食少,面色萎黄 虚热盗汗
分 析
心气 脾血 两不 虚足
劳伤心脾 脾气不足 血虚于内 阳浮于外 脾气虚则 统摄无权
崩漏,便血,紫癜
黄芪:补脾益气
二是气血并补,重用补气,意 在生血,寓当归补血汤之意, 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 所养。

名方赏释:归脾汤

名方赏释:归脾汤

名方赏释:归脾汤归脾汤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各12g)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6g)甘草(炙)二钱半(3g)上咬咀,每服四钱(6g),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各10g煎汤温服)。

【原方证治】此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

《济生方·卷之四》谓:“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制方背景】1.应时代之需,承《伤寒》之旨南宋时期,因当时战乱频频,许多医家开始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此外,因宋代医家精研《伤寒》蔚然成风,深受仲师“重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故而严氏很强调顾护脾胃正气,他说:“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

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

”认为脾胃“冲和”不可伤,伤则为病,谆谆告诫用药注意“不坏脾胃”,制方之时要时刻注意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相须。

其学术思想与其同时代的脾胃大家李杲可谓是交相辉映,故《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固可与张从正、刘完素诸家互相调剂云。

”2.远绍《内经》,近鉴《三因》本方立论源自《内经》“二阳之病发于心脾”之说,严氏认为“盖脾主。

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

治之之意与思,心亦主思。

法,当理心脾,使神意清宁,思则得之矣”。

并在借鉴了《三因方》中部分相关方剂之后(人参养荣汤),创立了千古名方归脾汤。

【制方要旨】归脾汤是根据《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于心脾”的理论创制的,是严氏用药注意“不坏脾胃”,制方力主刚柔相济学术思想的代表方。

方中人参甘温补气,归经心、脾,故既是补益脾胃之要药,又能补心益智,助精养神,故《本经》卷一有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之论,《本草汇言》卷一亦云:“人参,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故真气衰弱,短促虚喘,以此补之,如荣卫空虚,用之可治也;······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宁之;······元神不足,虚羸乏力,以此培之;如中气衰陷,用之可升也”。

《方剂学》第七章,补益剂

《方剂学》第七章,补益剂
用。
方名 同

正邪 主证
表证 治则
玉屏风散
祛风,治自汗证
正虚
不伤风常自汗 见风始有恶 无表证
扶正为先
桂枝汤
邪实 伤风始有自汗 不见风亦恶 有表证 散邪为主
▪ 完带汤(1)
▪ [组成] 白术,山药,人参,苍术,

白芍,车前子,陈皮,柴胡,

黑芥穗,甘草
▪ [功用]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 [主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证。
▪ 4,加减法: ▪ 腹中痛,加——白芍。 ▪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 ▪ 头顶痛,加——藁本,细辛。 ▪ 咳嗽,加——五味子,麦冬。 ▪ 气滞,加——木香,枳壳。 ▪ 虚人外感,加——苏叶。
原书方解
▪ 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甘草 (炙)以上各五分 人参(去芦,有嗽 去之。)三分,(以上三味,除湿热 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酒焙干,或 日干以和血脉)三分, 橘皮(不去白 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 若独用泻脾胃)二分或三分, 升麻 (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 升之令)二分或三分, 柴胡(引清气, 行少阳之气上升)二分或三分, 白术 (除胃中热,利腰脊脐间血) 三分,
方名

功效 异
病理
主治
完带汤
易黄汤
健脾化湿止带,治脾虚不运,
湿浊下注之带下病
补气疏肝燥湿
补肾清热收敛
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肾虚有热,湿热下注
白带
黄带
第二节,补血
▪ 四物汤(1) ▪ [组成] 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 ▪ [功用] 补血调血 ▪ [主治] 营血虚滞证。
▪ [方解]
▪ 君:熟地黄——滋养阴血,补肾填精,
为补血的基础方,妇科调经的基本方。

归脾汤药方介绍

归脾汤药方介绍

归脾汤药方介绍归脾汤具有改善骨髓微循环,增加骨髓造血组织,促进多能干细胞进多能增殖分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发育成熟,延长中性粒细胞寿命等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归脾汤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归脾汤的处方白术 3克;当归 3克;白茯苓 3克;黄芪 3克;远志 3克;龙眼肉 3克;酸枣仁炒 3克;人参 6克;木香 1.5克;炙甘草 1克;归脾汤的方解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故张璐说:“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

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

”(《古今名医方论》)本方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但方中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己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

本方的适应范围,随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有所扩充,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

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

方剂学-(7)_3

方剂学-(7)_3

方剂学-(7)1. 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健脾养心B.补血调血C.敛阴止汗D.滋阴复脉E.益阴降火答案:A归脾汤的功用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故选择A。

2. 炙甘草汤中配伍桂枝、生姜的主要用意是A.温阳化气B.温经散寒C.温经通脉D.通阳复脉E.通阳化气答案:D炙甘草汤中的配伍意义炙甘草汤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

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故本题选择D。

3. 下列各项,不属六昧地黄丸主治证临床表现的是A.腰膝酸软,盗汗遗精B.耳鸣耳聋,头晕目眩C.骨蒸潮热,手足心热D.小便不利或反多E.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答案:D六味地黄丸主治六味地黄丸主治肝肾阴虚证。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故本题选择D。

4. 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黄精B.黄芩C.黄连D.黄柏E.黄芪答案:D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有熟地黄、知母、黄柏、龟板、猪脊髓。

故本题选择D。

5. 左归丸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A.滋阴B.疏肝C.补脾D.降火E.益气答案:A左归丸与一贯煎的功用左归丸的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一贯煎的功用滋阴疏肝。

故本题选择A。

6. 大补阴丸中既能填精补阴,又能制约黄柏苦燥的药物是A.熟地黄B.龟板C.知母D.猪脊髓E.山茱萸答案:D大补丸的配伍意义大补阴丸方中重用熟地黄、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共为君药。

继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润肺金,下能滋清肾水,与黄柏相须为用,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均为臣药。

归脾汤一句话记忆

归脾汤一句话记忆

归脾汤一句话记忆
归脾汤是中医方剂之一,功效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不统血证。

方中黄芪甘温,益气补脾,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以安神,为君药。

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养心,助龙眼肉养血安神,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佐药。

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

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方剂学(二)-1

方剂学(二)-1

方剂学(二)-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8,分数:58.00)1.以下证候,不属于桂枝汤适应证的是( )∙A.汗出恶风∙B.发热头痛∙C.咳嗽痰稀∙D.鼻鸣干呕∙E.舌苔薄白,脉浮缓(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适应证包括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2.生脉散的功效是( )∙A.益气养阴,敛汗止咳∙B.清暑益气,养阴生津∙C.益气养阴,生津止渴∙D.益气生津,敛阴止汗∙E.益气健脾,养阴生津(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生脉散的功效是: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3.血府逐瘀汤的功效是( )∙A.活血祛瘀、温经止痛∙B.祛瘀通络,通痹止痛∙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D.活血祛瘀,疏肝通络∙E.活血祛瘀,养血清热(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4.黄土汤的主治是( )∙A.脾阳不足,所致大便下血或妇女崩漏∙B.脾阳不足,中气下陷之崩漏∙C.气血虚弱,血中所主之衄血∙D.脾肾两亏,不能固涩之尿血∙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脾阳不足,所致大便下血或妇女崩漏。

5.参苓白术散主治( )∙A.脾胃气虚证∙B.脾胃虚寒证∙C.脾虚挟湿证∙D.脾虚食滞证∙E.脾虚痰湿证(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参苓白术散主治:脾虚挟湿证。

6.定喘汤的功效是( )∙A.宣肺降气,祛痰平喘∙B.降气平肺,祛痰止咳∙C.辛凉宣泄,清肺平喘∙D.清泻肺热,平喘止咳∙E.解表散寒,化饮平喘(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定喘汤的功效是: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归脾汤功效与作用

归脾汤功效与作用

归脾汤功效与作用归脾汤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草药方剂,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这个方剂主要由白术、茯苓、甘草和炙甘草等成分组成,具有调和脾胃、健脾益气的功效。

归脾汤的作用非常广泛,包括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疲劳乏力等症状。

它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于许多疾病的防治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详细介绍归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调和脾胃脾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产生能量等功能。

如果脾胃功能紊乱或虚弱,就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归脾汤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调和脾胃功能,促进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二、健脾益气归脾汤主要以白术为主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白术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体力和能量。

它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各种疾病。

三、改善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导致腹胀、胃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归脾汤中的白术和茯苓都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茯苓还具有利尿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的健康。

四、增加体力和能量归脾汤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增加体力和能量。

体力和能量是维持身体健康和活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体力消耗较大的人群,如上班族、学生、运动员等,常常感到疲劳乏力,饮用归脾汤可以补充体力和能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五、抗炎作用归脾汤中的甘草和炙甘草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胃炎等。

甘草和炙甘草可以减轻炎症的症状,缓解疼痛和不适感,促进炎症的愈合和恢复。

六、抗氧化作用归脾汤中的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氧化是细胞和组织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归脾汤中的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产生,延缓细胞和组织的老化,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七、抗肿瘤作用归脾汤中的白术具有抗肿瘤作用。

归脾汤——精选推荐

归脾汤——精选推荐

归脾汤 归脾丸适合什么⼈吃归脾丸⽅⼦出⾃宋代著名医家严⽤和的《济⽣⽅》,是⼀种具有补益作⽤的常⽤中成药。

⽅中原有⼋味药,即:⽩术、茯神、黄芪、龙眼⾁、酸枣仁、⼈参、⽊⾹、炙⽢草。

明代医家薛⼰为加强本⽅养⾎安神之效,补⼊当归、远志两味药,遂成现代归脾丸的定⽅格局。

归脾丸具有健脾养⼼、益⽓补⾎的功效,可以⽤来治疗⼼脾两虚、⽓⾎不⾜所导致的⾷少体倦、⾯⾊萎黄、健忘失眠、⼼悸及各种出⾎等症。

⽅中黄芪⽢微温,补脾益⽓;龙眼⾁⽢温,既能补脾⽓,⼜能养⽓⾎;⼈参、⽩术⽢温补⽓,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之功;当归⽢⾟微温,滋养营⾎,与龙眼⾁相配,增加补⼼⾎之效;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安神;⽊⾹理⽓醒脾,与补⽓养⾎药物相配,使之补不碍胃,补⽽不滞;炙⽢草补⽓健脾,调和诸药。

全⽅共凑补⽓养⾎,健脾养⼼之功,现代多⽤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胃及⼗⼆指肠溃疡出⾎、功能性⼦宫出⾎、再⽣障碍性贫⾎、⼼脏病等疾病。

现代社会,⽣活节奏加快,⼈们精神紧张,加之某些从业⼈员三餐常常⽆法按时进⽤,也极易导致脾胃功能的紊乱,影响⽓⾎的正常⽣化运⾏;作为职业的需要,⽂秘、律师、公务员、医⽣、学⽣等脑⼒⼯作者,难免要进⾏⼤量的思考,思虑过度则⽓结,进⼀步要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中医学认为:久卧则伤⽓,久视则伤⾎,久坐则伤⾁,现代办公条件的提⾼,使⼈们⾯对闪烁的荧屏,每天久坐不动,必然会伤及⽓⾎。

因此,⼼脾两虚、⽓⾎不⾜⼴泛出现于现代都市⼈,特别是从事脑⼒劳动的都市⼈群中。

因此,归脾丸除其治疗作⽤外,还可⽤作脑⼒劳动者养⽣保健之⽤。

服⽤归脾丸时需要注意的是:服⽤时间应选择在饭前,⽽且要忌油腻及不易消化的⾷物;对于⼩⼉、孕妇,糖尿病、⾼⾎压患者还要在医⽣指导下服⽤;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归脾丸的13种新⽤途归脾丸是常⽤中成药。

它由党参、⽩术、黄芪、龙眼⾁、酸枣仁、⽊⾹、当归、远志、⽢草、茯苓、⼤枣、⽣姜共12味中药组成。

具有健脾养⼼、益⽓补⾎的功效。

归脾汤治疗妇科病举隅

归脾汤治疗妇科病举隅
散, 1 服 剂病又加重 , 再改用小剂量病又好转。 此法有 四两拨千 斤之效 , 值得进一步研究 。
作者简 介: 李俊玉 , ,0岁, 男 4 本科 学历 , 毕业于 山东 中医药大 学, 副主任 医师。 ( 收稿 日期 :0 8 0 — 9 20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E : M 京 中国
3 、 0g陈皮 1 、 0g 生姜皮 1 、 0g大腹皮 1 , 5g水煎服 。药进 1 剂证 大减 , 剂后活动轻松如常。 2
3 缺 乳
②用缓剂或峻N/量分 服 , 邪尽除而不伤正 气 , 乃缓和 J , 使余 此
之义。③用药治病要顺应脏腑喜恶的生理特性 , 以妨过犹不及 之弊。如肺有伏寒 , 要长期温肺治疗 时 , 需 应知肺为娇 脏 , 不耐
患者 , ,5岁 , 女 2 干部 ,0 6年 1 20 2月 5日就诊 。头胎月余 , 乳 汁渐减 , 点滴甚少 , 乳房柔 软 , 无胀痛感 , 食少 懒言 , 舌淡苔薄 白, 脉细弱。 因气血亏虚所致 , 此 方以归脾汤加味: 白术 1 、 5g茯
燥热 , 不耐阴寒 , 略加濡润之 品, 应 以免伤肺 阴。小青龙汤之用 白芍 、 五味子 , 虽芍药配桂枝功在调营卫 , 但在大 队辛温药 中未 必无益阴之义 ; 五味子配麻 、 、 桂 细辛 , 意欲散中有收 。 ④甘草调 和药性的作用 。《 金匮要略》 出“ 痰饮 者当以温药和之” 和 提 病 , 字有深意 , 要在温而不过。如苓 桂术 甘汤 中, 甘草调和药性 , 使
2 子肿
由于病情的复杂性 、 因的多样性 、 病 病位 的特殊性 、 体质 的
差异性 , 临床 上出现单纯八纲证候 的机 会并不多 , 常见寒热 虚 实错杂 、 阴阳两虚 、 表半里等矛盾性证候或特殊病机 。 半 与此相

★★★ 中医背诵《方剂学》(表格)(122 剂中药方)

★★★ 中医背诵《方剂学》(表格)(122 剂中药方)

中国·中医·《方剂学》(122剂中药方)●1、解表剂1 1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 2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 3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煎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 4 《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 5 《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6 6 《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7 7 《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8 8 《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泻下剂9 1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0 2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11 3 《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12 4 《温脾汤》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13 5 《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蜜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14 6 《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归脾汤标准配方是什么呢

归脾汤标准配方是什么呢

归脾汤标准配方是什么呢
大家都应该听过归脾汤吧,归脾汤是一个很常见的中药方剂名,很多人都会用归脾汤来补身体。

因为归脾汤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以及调经,治疗健忘失眠等功效,也因此,归脾汤成为了健脾益气的中药良方。

那么,归脾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呢?各种中药的量应该是多少?
归脾汤,中医方剂名。

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
分类:补益剂-补血剂
歌诀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
姜枣益心脾。

组成
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用量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①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②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就是白术,人参,黄芪,甘草,生姜,大枣等,这些药材都是我们平时可以在药房里买到的。

归脾汤还有健脾养心,治疗健忘失眠等功效,大家不妨可以自己去药房买药回来自己配,但是各种药材的量要把握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脾气血两虚常用方
辨 证 要 点
现 代 运 用
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 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
胃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 不统血者
归脾汤中术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归脾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
惊悸怔忡健忘门·健忘论治 夫健忘 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 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 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 心脾,使神意清宁,思则得之矣。
白术
当归
茯苓
黄芪

甘草
用法: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 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脾气虚
体倦食少 面色萎黄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心血虚
脾不统血
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
便血,紫癜,崩漏


舌淡,脉细弦或涩
方解
君 黄芪、龙眼肉——益气补血

人参、白术——补气健脾
当归、酸枣仁——养血安神

茯神、远志——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使
甘草、生姜、大枣——调补脾胃,调药
用 方 要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