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十则》教学设计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王国维“境界”的内涵及其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初步形成使用“境界(意境)”来分析古代诗文(部分文学作品)的水平。

[设计意图]王国维是“境界说”的首倡者,也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在古诗文阅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学习本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境界”的内涵,并能以此来分析古代诗文,形成一定的鉴赏水平。当然这种水平并非只对于古诗文适用,很多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文也能够用此来实行分析。

2、理解作家修养与生活、文学创作的关系;理解读者修养与作品解读之间的关系,增强提升个人修养重要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文本,个人认为能够将选文分为两绝大部分,一部分是“境界说”的主体部分,即1-6则;另一部分能够归结为“作者、读者与生活,与作品、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即7-10则。这样解读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学创作与作品赏析的基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

二、教学重、难点:领会“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在启发基础上的讲授法

[设计说明]本课是文艺理论的作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同时,本文是从原文不同位置筛选出来组合而成的,即使内在的

逻辑脉络尚清晰,但对于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跳跃性,有一定的阅读

难度。所以本课选择“在启发基础上的讲授法”,授课过程中根据学

生的不同反应来选用、调节教学方法,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便由老师

更多地讲授。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境界”

问题1:选文提出的中心概念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启发引导过程]围绕全文的一个中心概念是“境界”。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通读全文后基本都能够得出结论。虽难

度不大,但所以概念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仍然需让学生加以明确。

问题2:境界有什么作用?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这个问题在第一则,设置此问题的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筛选信息,同时也加深对“境界”的

理解。

问题3:从哪些角度来理解境界?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选文中,作者对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写境与造境”、“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和“景境与情境”。

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更大范围地去筛选与概括,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

筛选水平与概括水平”。

(二)什么是“造境”和“写境”

问题: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描述什么是“造境”,什么是“写境”,并举例说明。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针对第二则设问,主要目的是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后的转述水平,第二是培养理解后的应用水平。

此问难度比较大。主要抓住“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一句中的“理想”与“写实”两词的理解,根据注解实则为“浪漫主义”与

“现实主义”。然后抓住展开论述部分的“合乎自然”与“临于理想”两个短语。显然前者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贴近自然”,后者“贴近

自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后能够提问学生,按此意思实行表述,只要

意思清楚即可,不必强求一律。“造境”表述为“按主观理想虚构而成”,“写境”表述为“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

至于“举例说明”能够从自己学过的诗词或文章中选择,能够事

先提供一些已经学过的诗文,有助学生根据理解实行辨别、判断。

(三)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问题1:结合作者所举之例,谈谈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解。

[设计说明及启发引导过程]针对第三则设问,也是本文理解的

重点和难点。

引导理解的第一步要从上一则“写境”与“造境”引申过来,二

者有相同之处。

第二步要从原文所举之例入手,主要抓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与“悠然见南山”的比较切入。能够再细分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

“两句都有一个能够‘问’,能够‘见’的我,为什么说是‘无我’呢?”“‘问’与‘见’的时候作者所带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等等。

第三步,通过所举之例,结合原文的引申论述引导学生理解。抓

住“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句的比较。通过引导,让学生初步理解二者的大概差别。“泪眼”有一个能够“流泪之眼”,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物皆著

我之色彩”,故为“有我”;“见南山”虽有个可“问”之我,不过

这个“我”并没有带任何主观感情,是“站在物的角度来观物”,是“以物观物”故为“无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