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练习题
初中古诗选择题阅读训练100篇(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阴里白沙堤。
(乙)春兴武元衡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具体时段不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的是早春时的景物,武元衡《春兴》写的是暮春时的景物。
B.《钱塘湖春行》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C.《春兴》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暮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D.《钱塘湖春行》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
《春兴》诗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作品。
【答案】C【解析】【详解】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即可。
ABD三项正确。
C项错误。
《春兴》以“春”字为着眼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2.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阴里白沙堤。
”写诗人来到绿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答案】C【解析】【详解】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容分析选项。
ABD三项正确。
C项错误。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故“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错误。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古诗阅读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1. 请简述这首诗的意境。
2. 诗中“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练习题二:《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1.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练习题三:《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问题:1.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背景?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练习题四:《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题:1. 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特点?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练习题五:《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题:1. 这首诗的题目“望岳”是什么意思?2. 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讲解:1. 《静夜思》:李白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分别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和低头沉思的动作,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2. 《登鹳雀楼》:王之涣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无限风光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3. 《春望》: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破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4. 《江雪》:柳宗元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寂静、空旷的世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一位渔翁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和超脱的向往。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套)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套)古诗文阅读10.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10.(2分)D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五年级古诗阅读练习题
五年级古诗阅读练习题1. 请阅读以下古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一:请问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题目二:这首古诗的内容主要描写了什么?题目三:请简述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请阅读以下古诗,并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目一: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题目二:请将这首古诗中的三个动词填写完整。
3. 请阅读以下古诗,然后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下文章唯钱是命,奴才当户终不改。
从今四海为家日,寸土不留名与官。
题目一:请简述这首古诗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
题目二:这首古诗中的词语“猿啸哀”表达了什么情绪?4. 请阅读以下古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题目一:这首古诗主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题目二:请问这首古诗中的词语“情人怨遥夜”是描写了哪种情绪?题目三:请给出这首古诗的标题。
解题思路:1. 在回答题目一时,根据古诗的内容和作者的风格,推测出古诗的作者是谁,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2. 在回答题目二时,将古诗的内容进行概括,简明扼要地表达出古诗所描绘的主题。
3. 在回答题目三时,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古诗的感受、理解进行阐述,可以包括对古诗意境的感受和对作者用词的赞赏等。
4. 在回答题目二时,根据古诗中的上下文,理解古诗中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将其填写到相应的填空题中。
5. 在回答题目一时,对古诗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进行概括,可以结合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回答。
6. 在回答题目二时,根据猿啸哀所表达的情绪,推测出与古诗整体的情感、主题相符合的答案。
7. 在回答题目一时,根据古诗的主题和情感,给出一个简洁而表达深意的标题。
8. 在回答题目二时,根据古诗中的具体词语或表达方式,推测出这首古诗所描绘的符合题目要求的情绪词语。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练习(含解析)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余年。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英姿勃发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切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王清铭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
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
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
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
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
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理解其意境,并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a) 这首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b) 诗人在望明月时,内心对什么有所思念?答案:a)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一轮明亮的月亮和似霜的光景。
b) 诗人在望明月时,内心思念自己的故乡。
2. 请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问题:a) 子语中的北辰在为政上是什么比喻?b) 在为政上,为什么要以德为本?答案:a) 子语中的北辰比喻为政者应该以德为准则,如北辰固定在一处,其他众多星星都围绕它旋转。
b) 在为政上,要以德为本是因为德行是一种积极向上、守正道的品质,只有通过德行塑造自己,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与支持。
二、鉴赏请鉴赏下面的古诗,分析其诗意和表达手法。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景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感觉。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翁舟和寒江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荒僻的江边独自垂钓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词语表达出深沉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了孤独和寒冷的氛围。
三、填空根据古文的意思和语境,填入合适的字词。
《论语·齐景公》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填空:出则事公________,入则事父________,谨而______,泛爱________,而亲______。
行有余力,则以学______。
答案: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四、判断请判断下列诗句是否正确。
1. "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明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经典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①杜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
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
②放妻:指妻子。
一说指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③天真:这里指促织自然真切的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正面点明促织,叫声虽然十分细微,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以出旬“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B.颔联写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鸣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表现出不忍远离、常期相傍之意。
C.颈联写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
D.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歌语言平实,感情丰富,联想自然,音在促织,哀在衷肠;以哀心听之,写出了人民生活的愁苦艰辛,更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运用了借代和对比(或反衬、衬托)的手法。
②诗人借物相形,抑彼而扬此,以“悲丝”“急管”代乐器演奏的音乐,这些悲急的音乐同促织的自然真切的呜声啼叫相比较,都无法让人达到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的效果。
③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凄苦孤独和远离家乡的羁旅愁苦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本诗并没有“写出了人民生活的愁苦艰辛,更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作者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的意思是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望岳》。
答案:杜甫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
答案:张九龄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是出自李白的《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B. 疑是地上霜C. 举头望明月D. 月落乌啼霜满天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出师表》答案:A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悯农》这首诗的主旨。
答案:《悯农》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2. 请解释《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意味着要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象,就需要站得更高,比喻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见识,就需要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
四、翻译题1. 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成英文。
答案: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a foreign guest; every festival makes me miss my family even more.2. 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翻译成英文。
答案: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 I lift my wine and ask the blue sky.五、默写题1.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请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小学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正文】第一篇:小学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1. 下面哪句诗是李白的作品?A. 春风吹柳万条低,露重沙河水滥泻。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古时的风筝,放高天空里飞。
2. 下面哪首古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A. 静夜思B. 江南春C. 春晓D. 登鹳雀楼3. 描写“白日依山尽”的古诗是?A. 春晓B. 白日C. 静夜思D. 鹿柴4.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哪首古诗?A. 夜泊牛渚怀古B. 登鹳雀楼C. 静夜思D. 望岳5. 下面哪首古诗以写自然景色为主题?A. 夜泊牛渚怀古B. 春晓C. 白日D. 静夜思答案:1. A2. D3. A4. A5. B第二篇: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详解测试题:1. 下面哪句诗是李白的作品?2. 下面哪首古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3. 描写“白日依山尽”的古诗是?4.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哪首古诗?5. 下面哪首古诗以写自然景色为主题?答案详解:1. A. 春风吹柳万条低,露重沙河水滥泻。
这是李白的《春风行》。
其他选项分别是宋代的杨万里《秋风引》、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和唐代的白居易《风筝谣》。
2. D. 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作品,描写了登上鹳雀楼眺望秋天的景色。
其他选项分别是杜甫的《静夜思》、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唐代王之涣的《望岳》。
3. A. 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写了早晨的景色,其中有“白日依山尽”的著名句子。
其他选项分别是唐代杜甫的《静夜思》、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唐代王之涣的《鹿柴》。
4. A. 夜泊牛渚怀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写了夕阳下的大漠和长江。
其他选项分别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杜甫的《静夜思》和唐代杜甫的《望岳》。
5. B. 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描写清晨的自然景色为主题。
其他选项分别是唐代杜甫的《夜泊牛渚怀古》、唐代王之涣的《白日》和唐代杜甫的《静夜思》。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①一点萤。
微微风簇②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1.本诗把“渔灯”比作“”,突出了环境的“”。
(用诗中词句作答)2.有人评价这首诗“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请分别概括“静”和“动”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一、1.萤/一点萤;黑。
2.“静”指起风前黑夜中只有一点渔灯的孤寂场景;“动”指起风后灯影在水中由一点散作千万的生动情形。
【参考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洒落无数的星星。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甲】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乙】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池塘的岸。
②寒漪(yī):水上波纹。
③腔:曲调。
1.请指出这两首诗描写的内容在地点、时间上的相似之处。
2.两首诗分别通过哪些不同的人物行为,刻画出怎样一种共同的人物形象?1.地点都是农村;时间都是晚上。
2.甲诗描写渔夫归来不系船就睡觉,乙诗描写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口吹短笛,都刻画出了悠闲自在的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江村即事》:渔翁夜钓归来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懒得把缆绳系上,任凭它随风飘荡。
即使吹一夜的风,船也不会飘远,只会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
《村晚》: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地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三、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田上[唐]崔道融雨足①高田②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③未明。
初中语文2023中考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共10首,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郊行刘克庄一雨饯残热,忻然①思杖藜②。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③。
【注】①忻然:喜悦、愉快的样子,②藜:植物名,茎可用作手杖。
③栖栖: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郊游的原因,雨后清新凉爽的空气唤起了诗人郊游的雅兴。
B.颔联描绘了一幅野田里栖息着鹳鸟,浓荫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鸟鸦啼叫的画面。
C.颈联写诗人郊外的行踪以及诗人郊行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和浓烈的游兴。
D.尾联借景抒情,表现了避世之想,以示对现实的不满。
2.首联中的“饯”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跋①吕侍讲《岁时杂记》[宋]陆游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
自丧乱③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
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①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者,正未易.得。
抚卷累欷⑥。
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
(选自《渭南文集》)【注】①跋:文体的一种。
②吕侍讲:与文中的“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
③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⑥累数:屡次叹息抽泣。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阙()(2)固()(3)易()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
(2)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间。
5.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⑤,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
(三)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唐]刘长卿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一、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1】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2】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释:【1】莳:种植。
【2】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
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
C.苏诗“三夜”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
D.苏诗“闭廪”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
2.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插秧歌》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韦应物《观田家》)B.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张继《山家》)。
C.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王禹偁《畲田词五首》其四)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3.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
请结合诗句赏析。
(6分)答案:一、1. B 2. A3. 要点:①杨诗正面描写劳动的场景。
如:动词表现分工,局部特写表现辛苦,比喻手法增加生动性,对话描写突出劳身劳心。
②苏诗侧面描写表现劳动场景。
如:用收麦人的“饥乏”和外孙的“劳苦辛”表现抢收新麦劳动的紧张、热烈;用“一竿晴日舞比邻”表现乡邻盼来晴日的喜悦,渲染抢收的迫切气氛,令人想见收麦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二、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作品?A. 李白《静夜思》B. 苏轼《水调歌头》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杜牧《秋夕》答案:B二、填空题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作,其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_”是该诗的开篇。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横溢,尤以骈文见长,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其辞藻华丽、气势磅礴而著称,被誉为骈文的巅峰之作。
2. 请简述《出塞》一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戍边将士的英勇形象。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四、翻译题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只因为你的缘故,我沉吟思考直到今天。
2. 翻译《赤壁》中的名句“对海而唱,其声悲壮”为现代汉语。
答案:面对大海高歌,那歌声悲壮激昂。
五、论述题1. 论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忧患为重,个人的欢乐为次,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一、秋霁①寄远杜牧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平芜:平旷原野。
(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
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横”写出了“烟”的范围之广,化抽象为具体,渲染了缥缈朦胧的范围。
“直”写出了“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2)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时人见寒山(唐)寒山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意思是,时人看见诗人,都认为他是个疯疯癫癫的人。
B.三,四句写诗人外部形象:不但貌不惊人,还胡乱穿着粗布衣服。
C.后四句说诗人虽然与时人有严重隔膜,但还是欢迎时人来“寒山”。
D.这首诗特色鲜明,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富有哲理。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D.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潇洒快意,意境上显得超凡脱俗。
选项中“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说法错误。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在,不理会他人目光的洒脱快意之情。
三、牧童曲[唐]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①稠。
陂②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③。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④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⑤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选自《古诗词赋观止》,南京大学出版社)[注释]①禾黍:通指农作物。
②陂(bēi):水边,水岸。
③垅头:指高的坡岭。
④白犊:小牛犊。
⑤吹叶:将叶片放在唇边,吹作声响。
⑥“官家”句:典故出于《魏书•拓跋晖传》,北魏时,拓跋晖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其车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便派人在路上到处生截牛角。
1.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是“”(用诗中原句填空)。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
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
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2. 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阅读练习题杨炯《从军行》【练习题】1、作者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2、首联中“照”字用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照”是“照亮”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照亮了长安”;用夸张手法,突出强调了外患严重、战事紧急的军情,使人仿佛真的看见战火就在眼前,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紧张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的引出下文的“心中自不平。
3、“铁骑绕龙城”的“绕”好在那里?“绕”是“包围”的意思;“铁骑绕龙城”,表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强大军事攻势。
4、展开想象,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的画面。
大雪漫天飞舞,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黯淡了;狂风呼啸,战况激烈,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和呐喊声。
5、赏析“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一句。
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黯淡了;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号鼓交织在一起。
①两句诗运用景物描写,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张和肃杀气氛,以自然环境中风、雪的冰冷、无情代替了对血腥战场的直接描绘;②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的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的场面。
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即:本诗的中心思想)抒发了作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表现了作者对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及当时唐王朝强大国势和举国上下一往无前的民族心态的赞美。
李白《月下独酌》【练习题】1、请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独”字的表达作用。
“独”是孤独、独自的意思。
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
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
使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寂。
2、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独酌”。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3、请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邀”字的表达作用。
“邀”是“邀请”的意思,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
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
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4、“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高歌起舞,开怀畅饮,体现了他善于自我排遣寂寞的超脱旷达情怀。
5、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8、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诗人与明月之间的欢愉,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由于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寂寞、悲愤和孤傲,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和善于自我排遣寂寞的旷达情怀。
杜甫《登楼》【练习题】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2、描绘颔联的画面,并说说所蕴含的感情。
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3.作者在诗的结尾说,日暮之时,他姑且学诸葛亮的样子,吟唱《梁甫吟》,言外之意是什么?作者对“万方多难”无能为力,只有作一首如《梁甫吟》一类的诗,聊以自慰。
既含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讽喻当朝昏君,如同蜀汉后主刘禅。
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抱负: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4、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和“变”字好在哪里?“来”是“来临”的意思,是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变”是“变化”的意思。
是指,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
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5、《登楼》是诗人杜甫的登高抒怀之作。
诗中对全篇起总领作用的词语是登临,对抒情基调起决定作用的词语是伤客心。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似锦,但游子却更加黯然神伤,读到此处使人不禁想到他在《春望》中的那句“感时花溅泪”,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6、近高楼千树繁花,作者却见花伤心,这是为什么?“万方多难”,国家的灾难重重7、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怎样的特点?全诗写登楼观感,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
空间和时间相结合,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
单就空间而论,既有近在咫尺的景物:“花近高楼”,又有远景:城南的后主祠庙、锦江、玉垒;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有层次感。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颈联的诗意应是: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A、首联写万方多难之际,流落他乡的诗人登上高楼,虽见鲜花近在眼前却更黯然神伤。
B、颔联写凭楼远眺,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形势的变幻莫测。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谓大唐政权始终不肯改革朝政,重定国策,诗人因而忧心忡忡,希望吐蕃不要来侵扰。
D、尾联写诗人在苍茫的暮色中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的刘禅,竟还有祠庙,享受着后人祭祀香火。
而诗人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只能聊吟诗以自遣。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①幕中草檄砚水凝.(凝固,指干了不能用了)②车师西门伫.献捷(等待)2、赏析“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又是在夜间,就更能渲染出可怕的气氛。
“大如斗”,形容碎石之大。
“石乱走”中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之猛,连那些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满地滚动。
几句诗虽短,却把环境的险恶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尽致,足见行军的艰苦。
3、文章在写大军出师西征之前,先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先写了环境恶劣,更能突出大军出征的豪壮。
4、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夸张,反衬等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突出表现了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5、结合本诗,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所展现的画面。
剽悍强劲的匈奴军队利用草马正肥的时机发动了猛烈进攻,烟尘弥漫。
唐军早有戒备,烽烟四起。
报警的烽烟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
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飒爽英姿,沉着迎战,尽显“汉家大将”的从容、果敢、镇定的风姿。
又显示出了必胜的信心!6、赏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的艺术特色。
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了冰。
诗人抓住了马毛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运用细节描写,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反衬出将士不避艰险、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注:最后三句是想象敌人闻风丧胆、唐军凯旋的场景,是虚写,而非写实。
A.诗中写风沙,目的是渲染环境,衬托西征之师的大无畏精神。
B.诗中写唐师行军的艰苦,是为了突出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豪情。
C.诗中最后三句描绘了敌人闻风丧胆、唐军凯旋的场景。
D.这首诗颂扬了唐军的英勇与声威。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练习题】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
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2.“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景的完美统一。
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本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南行途中的艰苦情景:大雪阻路,马难前行,同时又是虚写,借景抒情,抒发诗人恋家恋国、不忍离去,同时又深感前途迷茫的愁思。
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写出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和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白居易望月有感【练习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 赏析颈联“吊影·······九秋蓬”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秋风中断根的蓬草,飘转无定。
(画面)巧用比喻,将失散兄弟比作“分飞千里的孤雁”和“秋风中断根的蓬草”飘转无定。
生动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孤苦凄惶的感情,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分析“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
因为动乱,祖先遗留下的一点家产也没有了,兄弟们不得不四处流浪,四海为家。
这首诗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借白氏一家的不幸,表现出整个时代的不幸。
“垂泪”既是因为自己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
4、尾联描绘了一幅__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思乡(人)的情感经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请举两个例子并注明作者。
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下列各项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D)注:本诗没有运用典故。
A.诗歌从所处时代的灾难起笔,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苦难的现实生活场景。
B.颈联以“雁”“蓬”作比,表达零落之苦,形象贴切,情韵动人,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C.尾联运用“明月”这一典型意象,以一幅五地同心望月的画面收结全诗,情怀真切,引人共鸣。
D.这首诗不事藻饰,语浅意深,用典自然,感情沉郁,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李贺雁门太守行【练习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2. 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