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视角:城市复兴的文化创意策略
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文创产业逐渐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能促进文创产品和旅游景点的互动交流,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一、文创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文创产业,即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人们的创意、智慧和创造力为核心,融入文化元素,经过加工、创新,为人们提供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其特点主要包括:创意性、创新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
文创产业是一种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通过融合文化与创意,将原本分散的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并转化为有实际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定义与特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作为载体,将城市的历史、人文、艺术、风景等文化元素作为旅游资源,通过旅游活动来传递和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提供参观、观光、交流等服务。
城市文化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交互性、时尚性和创新性等。
城市作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平台,通过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到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的互动发展1. 文创产品为城市文化旅游提供新的内容支持文创产业通过将城市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进行创新,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亮点,丰富了旅游景点的内涵,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兴趣。
以丝绸之路历史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例如丝绸产品设计、丝绸之路文化演出等,为游客提供了与城市文化旅游有关的全新体验,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2. 城市文化旅游提供了文创产业的市场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活动为文创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当地的传统艺术形式。
这为文创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例如,某一地区特色的手工艺品、民间文化表演等,都成为了游客在旅游中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和活动,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探索——以新昌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探索——以新昌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朱哲威;杨建军;周东东【摘要】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城市更新逐渐常态化.城市设计可以有效应对城市更新中老城区复杂的社会环境.文章以浙江省新昌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从重塑山水格局,盘活低效用地,打造绿道视廊,构建亲水岸线,延续文化脉络,引领多元参与六个层面对老城区进行有机更新,探索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城市更新的策略与方法.【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3页(P156-158)【关键词】老城区;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存量发展【作者】朱哲威;杨建军;周东东【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
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将不再是空间的快速扩张,而是转为对城市既有空间的调整与优化,以及对存量环境的精细化设计[1]。
城市设计不仅关注整体性的风貌构建和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也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设计对恢复老城区的吸引力,化解各种“城市病”,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新昌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探索了城市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有效实施机制,对今后城市更新及总体城市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1 城市更新引入城市设计的意义1.1 城市更新具有复杂性城市更新具有任务繁重、目标多样化的特点。
城市更新的对象为城市建成区,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白纸蓝图式”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更为复杂。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_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Cultural-policy-led Urban Regeneration: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ities Based on Cultural Resources黄鹤摘要:全球化所带来的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布局使得众多的西方城市面临着经济的结构性衰退。
在城市重新寻求发展动力时,文化第一次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本。
自20世纪的70年代,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开始兴起,其首要的发展目标在于解决内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问题。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侧重经济目标和物质目标的出发点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本文对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和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成效和问题进行评述。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many of the western cities face economic structural decline because of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For the first time, Culture became an important capital to urban as cities looking for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1970's, cultural-policy-led regeneration appeared in western cities aiming to solve the inner city crisis and the economic problem. Focusing narrowly on economic and physical dimensions, cultural-policy-led regeneration has success as well as facing problem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rocess and models of cultural-policy-led regeneration in western cities, furthermore, evaluate the success and the failure of this kind of regeneration.关键词:文化政策;城市更新;经济发展;文化资源Keywords: Cultural-policy;Urban Regener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Resources作者:黄鹤,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设计策略的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探讨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和实际。
本文主要围绕文化传承和城市更新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对城市更新设计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文化传承是指将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等宝贵的文化资源世代相传的过程。
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往古的城区、城市功能进行改造或更新,使城市得以不断发展。
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历史和文化,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并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掘和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并将其与新城市的发展相融合。
这样才能使城市更新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注重历史文化保护2.发挥文化资源价值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也要充分考虑文化资源价值和利用。
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掘和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通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提高环境品质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还需要注重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美观和舒适度,切实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的美观和舒适度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4.合理规划与完善配套设施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还需要注重合理规划和完善配套设施。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城市更新的功能和布局。
同时,还需要完善城市的配套设施,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
三、结语文化传承是城市更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的制定应当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发挥文化资源价值、提高环境品质、合理规划和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
构筑公共文化新空间,营造文化新场景 提案
构筑公共文化新空间,营造文化新场景一、概述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文化传承、创新和交流的使命,也是社会各界共享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自觉的重要载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共文化空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裙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新场景,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公共文化空间规划设计1.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挖掘现有城市空间资源,创新设计公共文化空间,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2. 在文化设施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与人文特色,促进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3. 引进优秀的文化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赋予更多的创新元素。
三、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1.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均衡布局,让公共文化空间覆盖更广泛的城市区域,满足不同人裙的文化需求。
2. 建设多种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满足人们对于知识、艺术、历史的需要。
3.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互联互通,使之形成网络化的运营模式,提供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四、拓展公共文化活动内容1. 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引入国际视野和前沿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
2. 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举办更多的传统文化展览和活动,让城市居民在享受现代文化的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开展多样化、丰富化的公共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推进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1. 建设数字化公共文化评台,整合文化资源,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
2. 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向数字化转型,提高文化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3. 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为市民打造更加便利的文化体验。
六、加强公共文化空间管理1. 健全公共文化空间管理体制,加强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公共文化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城市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历史性城镇复兴策略探究——以南京湖熟老镇为例
保护与管理 /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为重要,它能使城镇建设从单纯的物质规划转向与更高层次的社会文化相结合。
1 “城市人文主义”理念1.1 “城市人文主义”概念与内涵早在城市产生之前,人类城市文明已经萌动[1]。
现代学者对城市人文主义的内涵也有其各自理解。
曲凌雁认为,城市起源于人类群聚,城市的根本是人,城市人文主义即指以人为本地发展城市[1]。
张典等认为,城市人文指城市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物质遗产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积淀[2]。
段怡嫣认为,人文主义的空间研究强调人与空间之间的意义和情感,是以人为本的多元价值体现[3]。
林耕等认为,人文主义现已泛化为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作用的世界观或文化取向,并提出人对城市的需求包括满足安全需求、归属和情感需求、公平正义的需求[4]。
唐历敏提出,城市人文主义应强调规划设计中社会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化;强调以人的尺度塑造“ 人” 的场所;提倡规划为全社会服务;鼓励城市环境的混合使用[5]。
笔者认为,“城市人文主义”是强调人的意识形态、价值作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意义和情感联系,是城市在发展建设中实现以人为本的多元价值体现,其内涵不仅局限于以人为本,更应强调实现人的价值需求与城市的良性发展合而为一(图1)。
人的价值需求至少应包含:基本生存环境改善,交往交流的需求,有归属感、文化自豪感,有就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体现社会价值。
城市的良性发展应兼顾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公平等。
因此,两者合而为一的“城市人文主义”至少应包含:人的生活环境改善要与城镇的整体生态格局相协调;人的交往空间塑造要与城镇的特色空间、公共空间相协调;人的归属感和场所精神要与地域文化传承相协调;人的社会公平、就业保障要与城镇的产业结构、产业复兴相结合。
1.2 “城市人文主义”的要素与方法1.2.1 改善人的生活环境与城镇整体生态格局协调生活空间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载体。
城市人文主义强调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历史性城镇复兴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
用文创设计塑造城市形象
用文创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在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印象和认知。
塑造一个城市的形象对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文创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作方式,可以通过设计出独特、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和艺术品来表达和传递城市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效地塑造城市的形象。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文创设计来塑造城市形象。
一、文创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文创设计是将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相结合,通过设计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艺术品。
城市形象是城市在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印象和认知,它包括城市的文化、历史、建筑、环境等方面。
文创设计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和特色,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从而塑造城市的形象。
二、挖掘城市文化资源要利用文创设计来塑造城市形象,首先需要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这些都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可以找到适合用于文创设计的元素和故事。
例如,某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技艺。
设计师可以将这些特色与现代的文创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的艺术品,或者设计出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创意产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同时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打造城市地标性建筑城市的建筑物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创设计,可以打造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地标建筑。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成为了各自城市的代表。
设计师可以利用文创设计的手法,重新诠释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例如通过特殊的灯光设计、艺术装饰等方式,使这些建筑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四、举办文化活动与展览文创设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来激发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举办艺术展览、音乐节、独立设计展等各类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提升了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策划方案
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策划方案在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城市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创新策划城市文化旅游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分析目前,许多城市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许多城市的旅游景点和活动大同小异,无法给游客带来新鲜感和深刻的体验。
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自身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导致旅游产品只是表面化的展示,无法真正传递城市的文化精髓。
此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手段单一,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影响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创新策划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吸引力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
2、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内涵,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3、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1、以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使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
2、注重游客体验从游客的需求和感受出发,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游玩中获得难忘的体验。
3、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在创新的同时,注重对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确保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会破坏城市的文化遗产。
4、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创新策划的具体内容(一)主题旅游线路设计1、历史文化之旅以城市的历史遗迹、博物馆、古建筑等为主要景点,设计一条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
例如,游客可以参观古老的城墙、传统的庙宇、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2、民俗风情之旅结合城市的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设计一条充满浓郁民俗风情的旅游线路。
游客可以参与民俗活动、品尝当地美食、欣赏民间艺术表演,深入感受城市的民俗魅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新的增长极。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依托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还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品牌经营等方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和文化价值的提升。
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
一、政策导向首先,政策导向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策导向要在国家、省市两级政府层面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体系,并通过政策解读、座谈会等形式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宣传政策、宣传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价值和发展方向。
同时,要加大研究和评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效果和支持力度,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导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融资支持资金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支持,包括风险投资、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等多种形式。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支持民间资本的投资。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搭建融资平台、促进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水平。
三、创新创业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要通过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提高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创业项目评估、技术研发支持等服务,鼓励创新创业者在文化创意领域科技创新、互联网+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同时,政府还可以出台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
四、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
政府需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机构开设文化创意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措施,增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政策,吸引和稳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五、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法律、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纠纷处理机制等措施,维护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利益,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形象。
重构城市文化空间,助推城市复兴
化 的 力 量 推 动 着 人 类 交 往 活 动 的发 生 ,并 使活 动 的产 品变得 可贮存 和可
复制 ,即通 过各 种有 形 的物质形 态载 体 ( 城 市格局 、街 道 、广场 、建筑 如
经 战 争 等 各 种 各 样 的 变迁 ,但 城 市 的 文化 脉 络 始 终 不会 消 失 , 尤 其是
城 市 文 化 空 间重 构 机 理
从现代 城市 发展所处 的时机 和阶
1 0 J n a y e r ay 2 1 a u r —F b u 01 r 1
,
'
中 国城 市 经 济 CHI URBAN E NA CON OMY
段 来看 ,重构 城市 文化 空 间的 时机 已
城 市 文 化 与 空 间解 读
城 市 作 为 人 类 为 满 足 自 身 的 生 存 和发 展 需要而 创造 的人 工环境 ,其
消 失、交 通拥 挤 、人 口膨 胀等 问题 , 城市 居 民精神 上的 慰藉和 憧憬 却在 不
同程 度地 失落 ,其 主要原 因在 城市 文
提 供便 利而 丰富 的文化设 施与 文化 共 享 空 间 ,从 而实现 无形 无界 的城 市 图 景 。这 里 “ 无形无 界的城 市 图景 ”是
SNA PSHoTS 谴  ̄ t l t s  ̄
重构 城 市 文化 空 间 ,助推 城 市 复 兴
赛迪顾 问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经 济研究 中心总经理 王建
( 作者主要从事城市战略规划 、城市产业总体规划、城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 究。主持 项目包括苏州 高新 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房 山区 “ - Z”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 划、江苏省服 务外包产业发展 十- 研究 、北京市 昌平区东部新区产业定位研究等。 )
文化视角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文化视角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视角的引入能够为城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将以文化视角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产业的崛起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包括艺术、设计、广告、媒体、文化遗产等多个领域。
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提升城市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力。
首先,文化产业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链条长,涉及到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因此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
文化产业还能够拉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服装、建筑、旅游等。
其次,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的繁荣能够建设起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该城市,进而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
例如,以电影产业为例,好莱坞的繁荣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本身的影响力,还因为好莱坞塑造了洛杉矶这座城市的一种时尚、创意和激情的形象。
二、创意产业的探索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环。
创意产业是指基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产业,如设计、广告、影视、音乐、出版等。
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首先,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创意产业注重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够培养城市居民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创意产业能够为城市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其次,创意产业能够带动城市文化的繁荣。
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文化创新和传播活力。
例如,伦敦的创意产业区在提供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工作场所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场所,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文化视角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又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政策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政策支持一、背景介绍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文化领域中,通过创意与技术融合,借助于创作者的智慧,将文化资源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有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加速,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政策支持。
二、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广阔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包括文化、艺术、设计、传媒等多个领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体验,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创新驱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技术应用,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使得文化创意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3.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例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设计、制造、销售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政策支持1.财政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奖励政策、税收优惠等方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创业成本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
2.知识产权保护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对于创意的保护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确保创意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3.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和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授,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4.市场开拓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文化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创意设计大赛等方式,打造更加活跃的文化市场。
文化地理观点下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地理观点下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城市环境中,以文化为基础,通过创意的方式进行创造和创新的产业形态。
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本文将从文化地理观点出发,探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影响。
首先,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往往更容易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的聚集,从而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此外,城市的地理布局也会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
一些城市会将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形成创意产业集群,这种空间布局有助于创意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其次,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
例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古建筑、文物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灵感和资源。
同时,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一些城市会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此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与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艺术氛围等。
这些社会文化环境会影响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和接受程度,进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
例如,在一些重视艺术和创新的城市,人们更容易接受新颖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另外,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还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和创新提供支持。
一些城市会鼓励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的创作活动,提供展览场所、资金支持等,从而激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动力。
最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和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
研究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摘要: 将城市设计置于城市发展过程的更广泛范围内,采用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角,从建筑环境的生产者、监管者的角度研究这一过程。
人们发现,城市设计为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了城市设计的上升,但颇具争议性。
融入发展过程的主流已经为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城市设计;动态化;全球化引言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从之前快速扩张式的发展向城市生态修复、品质提升.特色营造等方向转变。
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具体的指示,住建部也把城市设计提高到城市管控的法定程序。
许多大中城市的政府领导都在大抓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而雄安新区以及多个国家级新区也为建设领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出了“千年大计,一张蓝图干到底” 的口号,我国城乡建设的确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一背景1.区域维度研宄背景最近几十年来快速扩张式的城市进程成为经济繁荣的直观表征。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转型和城市发展带来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高效的城市运转,但与此同时发展速度的片面追求遗留下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需要通过具有批判性的城市设计转型来应对。
近些年,城市发展逐步告别了大拆大建的历史阶段,从增量设计到存量设计的转型也促使我们开始回归城市设计的理论反思,批判性地看待前一阶段的设计遗产。
目前来看快速城市化带来一些显著的城市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 硬转型”制造了大量自然肌理的断层,导致城市空间支离破碎;城市建筑奇观化,城市设计中为了自身的表现一味追新逐异,无视城市建成环境去打造异化的地标奇观文化特色的缺失,大量的住房需求和快速的建设节奏导致城市空间的程式化,快速路加住宅小区形成了今天中国新兴城市的普遍单调基底。
人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以至于产生文化认同的危机。
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城市设计中区域性观念的匮乏。
在没有自然、城市和文化等外部制约下推进的抽象城市设计图景,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的割裂和地域文化的式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包括艺术、设计、影视、音乐、出版、游戏、动漫、文化旅游等。
它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创新性和人才密集型特征,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必须通过可持续发展策略来保证其稳健发展。
一、构建创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跨界融合的产业,需要依托多个维度构建创新型生态系统。
首先,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等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广泛应用。
其次,需要通过跨界合作,将文化、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优化升级。
最后,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在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和创意,而这些创新和创意的保护需要依靠知识产权的制度和法律。
针对文化创意领域的创意、设计、版权、商标、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同时,需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从模仿和抄袭中自我解放,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和独立知识产权创造的道路。
三、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这些人才需要拥有专业化、多元化和创新化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人才培养,包括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引进优秀人才、建立行业专业人才队伍等。
同时,还应加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打造行业知名品牌和专业人才服务平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高素质人才。
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认同,在市场营销方面亦存在较大挑战。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特点,需要制定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文化营销、场景营销、品牌营销、社交营销等多种形式。
城市复兴知识点总结
城市复兴知识点总结一、城市复兴的概念和背景1. 城市复兴的概念城市复兴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复兴和发展。
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是指城市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发展、文化繁荣等。
2. 城市复兴的背景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许多城市面临着经济发展滞缓、环境污染严重、社会问题突出等挑战。
因此,城市复兴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共同追求和目标。
二、城市复兴的关键因素1. 经济发展与转型城市复兴的核心是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结构的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兴起是城市复兴的重要标志。
城市需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吸引力。
2. 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复兴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城市规划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城市建设需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
3.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城市复兴需要注重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善。
城市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4. 文化创新与传承文化创新和传承是城市复兴的重要内涵。
城市需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5.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复兴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城市复兴的路径和实践1. 北京城市复兴路径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城市。
北京城市复兴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打造国际创新中心和高端产业基地。
2)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3)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
文化复兴语境下城市历史片区更新再生路径思路
文化复兴语境下城市历史片区更新再生路径思路文化是历史片区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的复兴则是历史片区更新发展的永恒动力。
本文选取沈阳万泉地区更新改造为例,以文化复兴为核心,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剖析更新改造桎梏的基础上,从格局重塑、文化再生、活力再造、持续发展等层面探索更新策略与路径,旨在有效促进文化传承、文脉延续,引领城市更新走向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期待为同类型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标签:万泉地区;文化复兴;城市更新;更新策略近年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城市的历史保护面临巨大威胁,暴露出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凸显,城市中的无序开发与日益高涨的用地需求,迫使城市中历史片区被大量拆除,传统空间肌理陆续遭遇破坏,传统生活形式被逐步遗弃等,这些均导致城市渐渐失去具有历史文化感染力的记忆空间。
因此如何对历史文化环境和传统人文环境进行传承与保护,以文化创意提升历史片区功能业态和产业形态,用文化需求来丰富和完善生活空间与环境品质,赋予历史片区新生造血力量,激发城市复兴活力,将成为当前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选取沈阳万泉地区更新改造作为典型案例,以提升沈阳地域文传统文化价值推动文化复兴为核心,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为目标,以彰显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特色为导向,改善城市功能,优化设施服务,增强片区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为其他类似城市的历史片区更新改造提供有利借鉴。
一、文化复兴语境下的城市更新概述伴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文化不断遭到破坏的窘境,人们开始加强对城市既有环境的关注并逐步推进其更新,同时逐渐认识到失去文化的危害及历史文化的特殊价值。
因此在更新过程中引入文化复兴理念,深挖城市文化要素,探索区域更新路径,对于改变城市文脉断裂、城市记忆消失、城市形象单一、城市特色丧失等现状具有重要作用。
而由文化引导的城市更新实践也正逐步打破原有单一物质空间规划的困境,向文化统筹一价值复合一持续发展的方式转型升级,从而建立新的城市更新模式。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城市更新的意义是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满足不同层次人群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然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和延续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并且在更新设计中融入,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初探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一、文化传承对城市更新的影响城市更新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地城市的文化特征,特别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需要在更新过程中注重满足城市居民对文化传承的期望和需求,促进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在保护历史遗产方面,城市更新需要考虑到如何保持文化传承链的连结,包括当地的文化传统、人文风貌、乡土历史等元素的挖掘和保留。
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城市特色,也是彰显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文化传承可以作为设计策略的一部分来考虑。
具体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历史遗产与文化资产在城市更新设计中,需要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恢复进行考虑,以在视觉上展现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
同时,保护历史区域的周边文化氛围也需要进一步的营造。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发扬。
2. 模块化设计城市更新设计过程中,应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之中。
可参照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良升级。
设计过程中应力求简约明了,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将整个城市更新的设计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实现在更新中保持当地的特色文化风貌。
3. 社区参与在城市更新设计中,需要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保证社区参与。
通过社区活动、街头艺术等方式,加强与当地文化的联系,培育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居住者的互动和参与,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世纪的开端是中国走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繁荣的城市建设为传统城市增添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秩序的混乱和传统城区的衰落。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城市的急剧膨胀和无节制的生长蔓延让充满韵味的旧城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
然而,旧城街区承载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和绚丽的历史文化,营造了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早已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如何让新旧街区和谐共生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西方城市中旧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指导旧城更新的基本理念也从主张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大拆大建逐渐转变为主张目标广泛,内容丰富,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理论。
总的说来,现阶段在西方城市发展中广泛使用并已应用于中国旧城更新与改造的城市设计手段大体可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大类型。
一、“自上而下”的基本概念及实例分析王建国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一书中,将“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定义为主要按人为力作用,依照某一阶层甚至个人的意愿和理想模式来设计和建设城镇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规划设计准则使其实施,着重体现社会组织的特点和结构的要求。
一般来说,无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任何其他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手法都是社会政治秩序的载体,城市的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政治色彩。
这种方法运用到旧城更新和改造中通常表现为政府或团体机构按照城市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宏观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拆除衰落街区原有旧建筑并在原有用地上重新建造具有体量大、造型奇特的建筑或有目的地完整保留历史建筑并清除建筑内原有功能和使用人群以历史文化保护的名义来促进街区经济的复苏。
这种方法设计出的理想模型通常以标志性建筑或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体现,并赋予如“旗舰”或者“催化剂”的绰号,其既可以顺利实现微观制度创新的宏观化,又可以大大降低制度创新成本和风险,但对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常常是被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视角:城市复兴的文化创意策略姚子刚【摘要】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发展轰轰烈烈的三十年,其过程中有得有失,得的是经济和粗放,失的是文化与内涵,对“得与失”的思考正是本文研究的原动力。
将研究课题锁定于“城市复兴”,不仅仅因为它是近几十年西方城市理论研究的热点,更重要的是中国城镇化在面临后工业时代背景发展下所应做出的转型选择。
本文提出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城市,应以文化与创意为导向,采取“城市复兴”的发展模式,并进行新规划方法的探索,强调由点到面、有序推动整体复兴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复兴;文化;创意;规划方法城市始终经历着持续的变化,它们不曾静止、不曾停止,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
我们不能以19世纪的方式来解决21世纪的问题,世界城市系统已经历了剧烈变革。
新形式下城市每个层面都发生基础性的变化,往日解决问题的方法很难奏效,寻求新的战略途径成为必然。
1.后工业社会中国城市面临的三大关键转型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中国城市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如何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是重中之重,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的类型和功能以及城市的空间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中国城市应如何应对这一巨大挑战?本文认为中国城市需从发展模式上进行深入思考:1.1 转型一:从工业城市到创意城市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传统工业城市依靠大规模、高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制造业和工业等低附加值的产业类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世纪70年代,包括纽约、伦敦、巴黎在内的许多大城市都失去了曾经具有的活力,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经济停滞、产业衰退、企业外撤、旧区衰落、丧失活力等问题,迫使这些大城市思考如何解决城市转型的问题。
于是从80年代起,不少城市便努力升级原有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尽快推动自身的功能转型。
80年代后期由Charles Landry提出的概念——创意城市,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席卷全球的一场城市运动。
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以“创意国家”(Creative Nation)为目标。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 CITF)的成立以及CITF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1998,2001,2004)的报告,使得创意产业逐步走向实际解决城市问题的应用领域。
此后,John Howkin出版的《创意经济》(The Creative Economy)一书和Richard Florida所著的《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在全球重构的剧烈运动中大大影响了许多西方国家的转型。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同样经历着类似的产业转型,单纯依赖投资建设或资源开发的模式已走到尽头,需要主动选择“创意城市”的产业转型战略,这与国家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导向也是相契合的。
1.2 转型二: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纵观现代规划理论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雅典宪章》和70年代的《马丘比丘宪章》可以说是两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雅典宪章》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
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带来了单调、枯燥、缺乏人情味的城市空间副产品。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人们醒悟到必须强调城市基本的文化价值。
《马丘比丘宪章》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试图改变《雅典宪章》中明显的重物、重技术的倾向,在认识论上始终将人、社会和环境置于主要位置,提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它强调在城市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尊重传统、强调城市的个性、并从城市发展的文脉中去寻求设计的依据。
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意味着城市规划从以功能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城市功能也从原先显性的居住、工业、游憩、交通转变为隐形的社区认同、城市意象等方面,这使城市生活环境同时满足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它们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城市是城市生活的载体,城市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归根到底城市是人类的生活空间。
当城市发展越来越着眼于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它实际上也是在塑造着城市生活。
我们必须在城市规划中更加重视对“人”(使用者)的关怀,重视场所空间情感的塑造,重视邻里的空间结构。
中国也同样认识到文化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2007年6月,文化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北京宣言》。
该宣言是促使中国城市实行“文化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
《北京宣言》提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一个和而不同的未来建筑环境。
”1.3 转型三:从旧城改造到城市复兴1978年以后中国城镇化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速度快、密度高、高度高、规模大”为特点实现了城市的快速扩张。
城市发展模式属于蛙跳式的快速扩张模式,但往往对城市旧区缺乏重视,大多采取的是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
这种旧城改造模式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的表面复兴,而忽视了更新中的社会成本和文化成本。
鉴于中国正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借鉴西方发展经验,中国城市建设模式应摈弃快速蔓延的城市扩张及大规模旧区改造模式,切换到以旧区为重心的“城市复兴”模式,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内涵增长。
“城市复兴”模式强调除物质复兴外,还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复兴,强调以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生活努力构建和谐城市,既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又关注城市人文环境的建设。
城市复兴有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增强城市的凝聚力,有助于建立一种具有良好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模式。
2.文化·创意·城市复兴三者之间的互动研究2.1 文化、创意与城市复兴的关系城市复兴强调的是对城市旧区的环境、经济、活力的再生,其中文化要素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城市复兴强调对城市传统的重视,将城市传统(urban legacy)作为一种推动城市发展延续的重要资源。
其次,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是城市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增加、市民活动的多样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创意产业则往往是城市复兴的产业载体,它正日益成为旧城复兴的动力来源,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新的激励因素。
创意产业无需占用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仅仅依靠人才的创造力和聚集效应,就可使衰败的旧区再发生机,不仅提升了该地区的文化品位,还体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同时发达的创意产业体现了城市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城市的竞争优势所在。
2.2 文化·创意·城市复兴三者的互动模型如果用形象的植物学视角来阐述文化、创意、城市复兴三者互动关系的话,文化(即文化资源)犹如大地土壤般为城市复兴提供最原始的营养;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犹如植物极具生命力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原始养分,并通过能量吸收和转换,将基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力。
而城市复兴就是文化和创意良性互动、共同催生的成果,犹如生长在大地之上,通过根系而自然生长繁衍出的参天大树(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创意与城市复兴三者的生长机制模型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研究自绘三者互相之间良好的互动作用,可以使城市呈现不断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文化、创意、城市复兴三者的螺旋发展模型建构如图2所示,以进一步明晰文化、创意、城市复兴三者彼此依存、互相推动、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
图2 文化、创意与城市复兴的三者的螺旋法则模型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研究自绘3.城市复兴的“文化创意策略”3.1 “文化创意策略”的提出根据前文对文化、创意与城市复兴三者关系的研究,笔者提出“城市复兴的文化创意策略”,其内涵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复兴的发展目标,在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优势和特点,策略性的运用城市文化资源发展适宜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经济复兴;同时通过文化创意社区的积极营造,改善城市物质空间,并努力在促进城市空间复兴的同时,保护和弘扬城市文化资源,推动机制完善,促进文化认同,构建社会资本,从而从微观到宏观逐步推动社会和文化复兴,最终实现城市的整体复兴。
”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创意策略是一个综合性的策略,它强调的是一个多元复合、逐步推进的策略应用。
城市复兴是经济复兴、文化复兴、空间复兴、社会复兴四维一体的发展框架,而文化创意策略对应于每个层面都有相应的策略主导。
(1)经济方面:文化创意策略的核心理念是提倡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的结合,积极培育适宜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合适的产业转型来营造经济的复兴。
(2)文化方面:文化创意策略特别强调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因此必须将文化资源通过梳理、保护和发展将其提升到城市发展的高度;同时创意产业的发展会带给城市文化带来新的力量,不仅仅使本土文化得以巩固,也使精英文化、草根文化、移民文化多向发展;同时文化参与的增强,也会带来市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复兴。
(3)空间方面: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主体进行空间营造,强调积极融入城市发展体系,鼓励通过与产业的结合来改善社区物质环境空间,并逐步延伸到城市范围,营造更大范围的空间复兴。
(4)社会方面:文化与创意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构建公共平台,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机制创新,同时不断培养出的创意阶层;同时需要从市民的基层需求出发,从而引起社会最广泛的参与、满足最广泛的市民需求。
通过文化创意策略的导入,推动经济、文化、空间、社会多方面的复兴,从而又源源不断的激发新一轮的创意与文化,不断促使城市走向全面复兴。
当然需强调的是,文化创意策略只是指导行动的框架,在具体实施中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不能过于僵化的理解。
每个城市必须结合自身地域的特殊条件予以研究。
表1 文化创意策略与其他复兴策略的对比解析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研究总结3.2 城市复兴文化创意策略的模型建构根据本文有关“城市复兴的文化创意策略”的解析,将示意模型建构如下:图4 城市复兴的文化创意策略模型示意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研究自绘4.“文化创意策略”下新规划方法的探求4.1 对规划方法的再思索规划客体的不同,必然带来规划方式的改变。
运用文化创意策略推动城市旧区复兴,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更是有许多问题是以前所从未遇到的。
文化和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发展要素,带来城市两个主要方面的变化,一个是城市空间的重构和城市旧区的再生,一个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创意产业的崛起,这都是规划背景和规划客体的重要变化。
这些变化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规划从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作为一个主动的引导者。
面对这些崭新课题,传统的以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为重点的规划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个崭新的命题,需要有一种新的规划视角,来弥补现行规划方法的不足,从而将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城市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产生良性结合,如何渐进的、有序地推动城市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