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农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特征分析论文

农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的特征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农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的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地区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8-17岁的中小学学生1020名,分别对其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进行测量,观察测量结果;并统一指导填写健康调查表,观察其饮食习惯。
结果 1020名中小学学生中,男孩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p<0.05),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儿童(p<0.05);高盐饮食、肥胖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饮食、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p<0.05)。
结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与其饮食习惯、是否肥胖、性别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学校应重视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血压监测,尤其是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学生,指导其避免和减少上述高危因素,以预防高血压发生。
【关键词】农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肥胖;高盐饮食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56-01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成年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是源于儿童时期,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地区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8-17岁的中小学学生1020名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男生520名,女500名,年龄7-18岁,平均14.3岁。
1.2 研究方法采用标准问卷和医学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进行测量,被测量者测量前30min禁止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避免剧烈运动,静坐休息5min后测量3次座位血压;测量2次体重和身高,测量体重时,被测试者只穿内衣,脱鞋,精确到0.1kg;测量身高时,受测试者脱鞋,使用测距仪精确到1cm;测量腰围时被测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静呼吸,取肋弓下缘与髂前上嵴连线中点水平的周长为腰围。
青少年肥胖对健康有何影响?

文/钱元媛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少年肥胖对健康有何影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水平持续提升,超重、肥胖发生率日益升高。
持续处于超重、肥胖状态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原因1.遗传因素青少年的体型往往会被遗传因素影响,这种影响非常大。
很多青少年成年后体型与父母体型存在极大的关系,尤其是肥胖或超重群体。
若父母都是肥胖人群,子女肥胖概率高达70%~80%;若父母其中一方属于肥胖人群,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高达40%~50%;若父母都不属于肥胖人群,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是20%。
所以,很多家长在烦恼自家孩子肥胖的时候,先反思自己,尽量从自己开始,带着孩子一起减重。
2.营养因素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开始随心所欲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的摄入量持续下降,进入营养过剩状态,所以会发生肥胖。
多数情况下,儿童青少年都是家庭的重心,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担心孩子上学期间饿,往往会准备大量食物,包括大量荤菜与高碳水食物,青少年长期处于这种饮食氛围,会导致营养过剩,体重逐步升高,最终肥胖。
另外,部分家庭还会定时购买补品或补药让孩子进补,这种行为是不科学的。
相关调查表明,存在严重挑食行为及长期进食大量补药孩子发生肥胖的概率是17.17%。
3.运动不足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可帮助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消耗多余热量,减少体内脂肪含量。
部分青少年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家长、教师、学校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部分学校甚至会占用体育课,进一步减少了青少年的运动时间,导致青少年的运动量不够。
青少年运动量不够,能量消耗较少,脂肪在体内持续储存,最终导致青少年肥胖。
青少年肥胖的健康危害1.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伴随着肥胖、超重人数的增加,肥胖有逐步低龄化的流行趋势,这是社会公众、广大学者密青春护航青春期健康64切关注的主要原因。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定义】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集结发病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诊断】一、≥10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腰围≥同年龄同性别儿腰围的90百分位值(P90)。
为儿童青少年MetS 基本和必备条件,同时具备至少下列2项:(1)高血糖:①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5.6mmol/L;②或糖耐量受损(IG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7.8mmol/L,但<11.1mmol/L;③或2型糖尿病。
(2)高血压:收缩压≥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血压的P95或舒张压≥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血压的P95。
(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3mmoL)或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3.76mmol/L)(4)高甘油三酯(TG≥1.47mmol/L)。
中心性肥胖的简易识别方法:建议应用腰围身高比(waist to-height ratio,WHtR)作为筛查指标。
WHtR切点:男童0.48,女童0.46。
高血压的快速识别方法:收缩压≥13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85mmHg 以上两方法主要用于中心性肥胖和高血压的快速筛查,如需明确诊断及研究.仍需查腰围和高血压的各年龄段百分位值表。
二、6≤年龄<10(岁)儿童6≤年龄<10(岁)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征处于快速变化中,不宜轻易诊断MetS。
然而,近期临床研究发现,该组肥胖儿童已经暴露多项代谢异常,故提出CVD危险因素并予以明确界定:1、肥胖:体块指数(BMI)≥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的P95或腰围≥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腰围的P95。
2、高血压:血压≥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血压的P95。
快速识别: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80mmHg。
3、脂代谢紊乱:①低HDL-C(<1.03mmol/L);②高non-HDL-C(≥3.76mmol/L);③高TG(≥1.47mmol/L)。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超重和肥胖是指由于体重过大而导致健康受损的情况,是一种慢性病风险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学龄儿童青少年群体也面临着超重、肥胖问题的严重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其分类标准,为预防和管理超重、肥胖问题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当前的情况和趋势,探讨超重、肥胖对学龄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努力为学龄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概述文章的主题,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明确文章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探讨超重与肥胖的定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现状以及BMI分类标准及其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提出预防与管理策略,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结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和BMI 分类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深入理解超重和肥胖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促进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效防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本文旨在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学科研究领域的进步。
": {}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超重与肥胖的定义超重和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组织过多所导致的健康问题。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肥胖的程度;而肥胖则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了身体所需的健康水平。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摄入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有助于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
建议儿童青少年每日摄入一定量的全谷物,如燕麦、 糙米、全麦面包等。
饮食中应适当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量,增加全谷物在 主食中的占比。
保证充足蔬菜水果摄入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 的重要组成部分,富 含膳食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
选择适合儿童青少年的运动方式
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泳、篮球等。
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
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心理干预在减重过程中作用
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减重信心
01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因肥胖而产生的自卑、焦虑等负面
估食养方案的效果。
方案调整
根据监测结果和个体反馈,及时调 整食养方案,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 效性。
持续跟踪
对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和健康状 况进行持续跟踪,以提供长期的饮 食指导和管理。
05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挑食行为
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过度节食会限制营养摄入,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 长发育,如性发育提前、骨龄 提前等。
食养在预防和治疗中作用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能量摄入,增 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儿童青少年肥胖。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 蛋类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 础代谢率。
鼓励儿童青少年多食用低GI(血糖生 成指数)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 ,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减少脂肪堆 积。
肥胖症有哪些特点,危害及如何护理

肥胖症有哪些特点,危害及如何护理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当身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超过正常的生理需要,达到一定值就变成肥胖症。
肥胖症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看到,特别是在1岁以下、5-6岁和青少年。
这些年龄段的人食欲好,食量大,不爱活动。
容易又高又胖。
皮下脂肪很厚,分布均匀,腹部皮肤可见白、紫纹。
但智力和性发育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
肥胖儿童常有精神障碍、情绪障碍和自卑感,这可能成为肥胖或肥胖维持的额外原因。
重度肥胖可并发关节病、下肢静脉曲张,也可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一、肥胖症原因一是长期摄入的能量过多,肥胖儿童大多生活在爱吃油腻、甜的家庭,从小养成了饮食过量的习惯。
二是运动太少。
关于运动太少是肥胖的原因还是肥胖的结果,还存在争议,但运动太少对于维持肥胖的意义是肯定的。
肥胖父母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也有肥胖的倾向。
三是心理因素,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可诱发其暴饮暴食。
四是其他因素,儿童肥胖还可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下丘脑疾病,即继发性肥胖。
二、肥胖症类型这包括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与遗传因素、饮食过度、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仍较高。
病理性肥胖与某些疾病有关,如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
因此,有必要通过临床检查,确定肥胖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有效减肥。
三、肥胖症特征肥胖的人的特征是外表下蹲,脸圆,脸窄,双下巴,颈短,后脑勺皮肤皱褶明显增厚。
胸部圆形,肋间隙不明显,双乳因皮下脂肪厚而肿大。
站立时,腹部向前突出,在胸部平面以上,脐孔深凹。
短时间内明显肥胖者下腹两侧,双大腿和上臂内侧上半部分及臀部外侧可见细碎紫色颗粒或白色颗粒。
手指和脚趾又粗又短。
掌指关节突起处皮肤因手背脂肪增厚而凹陷,骨突不明显。
轻度至中度原发性肥胖可能没有任何有意识的症状,严重的肥胖更多的是热恐惧,活动减少,甚至活动时轻度呼吸短促,睡觉时打鼾。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目录一、前言 (1)二、疾病特点与分型 (2)(一)肥胖定义与判定 (2)(二)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分型 (3)三、食养原则和建议 (4)(一)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4)(二)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6)(三)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6)(四)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7)(五)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9)(六)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9)附录1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 (11)附录2常见食物交换表 (14)附录3不同地区食谱示例 (19)一、东北地区 (19)二、西北地区 (22)三、中部地区 (25)四、西南地区 (28)五、东南地区 (30)附录4肥胖儿童青少年食养方举例 (32)附录5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 (36)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一、前言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而1982年,我国7~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0.2%。
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较高,农村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迅速。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儿童青少年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
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体弱、饮食不节、先天禀赋、缺乏运动、情志所伤,酿生痰湿,可致气机运行不畅、血行瘀滞、痰瘀内聚、留着不行,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医学体重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开展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超重肥胖问题的认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抗阻运动
如举重、引体向上等,每周进行2-3次,以增强 肌肉力量。
3
柔韧性运动
如瑜伽、舞蹈等,每周进行1-2次,以提高身体 柔韧性。
运动强度和时间安排
运动强度
根据个体心肺功能、运动经验和健康状况来制定,通常采用最大 心率百分比或代谢当量来表示。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可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
控制高糖食品
减少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高糖食品的摄入, 以降低热量摄入并预防龋齿。
限制高脂肪食品
减少炸鸡、薯条、薯片等高脂肪食品的摄入,以 降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适度摄入零食
允许儿童青少年适量摄入健康零食,如水果、坚 果等,但需控制摄入量。
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鼓励儿童青少年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 道蠕动和消化。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体重管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监督作用。
学校配合
与学校合作,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对健康体重的认 识。
社会资源
利用社区、医疗机构等资源,为患者提供便捷的体重管理服务。
长期随访与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
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体重变化和心理 状况。
效果评价
采用相关指标,如体重指数(BMI)、腰围等,评价体重 管理效果。
健康问题。
05 心理干预与支持体系建立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
评估心理状况
01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