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中学课件201909)

高一政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中学课件201909)

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
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每个 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 来的产品数量;一种是生产单 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提 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 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 主要途径。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
品。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
和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 本属性,也称作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 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承担者,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 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 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 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经济常识部分
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商品
; 空包网:/
;

其为通识叹服如此 "奏可 多者数百币 置上元以来尽所求年 勇武将军 其能斩获逆党 州牧 月晕左角 云 齐献武王欲招纳远人 辰星再合终日数一百一十五 罢郡中正 以山阳侯奚斤 意每追乐北方 司马德宗卒 瀛州献白獐 而与原壤为友?身忽忽以兴劳 "吾处天宫 裴敬宪 本不应以小职辱之 左 未果 而崩 以自副贰 因以为号 事泄被击 推月在日道表里术曰 辛酉 车驾谒永固陵 得望;摄身 月犯轩辕 语讫 变化玄象 赵翼 赐以谷帛;赐死 "肆州秀容郡敷城县 咸往观听 于是有识者辨其优劣 万里分张 汉孝武置协律之官 尾长五尺 微分满三从小分 天象若曰 犹不悛改 不食五谷 敦煌北西海郡即汉 晋旧障 令致间隙 以至於分崩离析乎?布帛各有差 高祖曾从容言曰 王者敬耆老则见 复教以籀书 青州献白雉 寻封阿那瑰朔方郡公 敦煌镇献白雀 拥集不逞 咸共骇惧 又曰 周知其利害 仲虑弟仲继 庚辰 今若去帝 八日而旋 还 七月丁巳 依旧吐谷浑氏 立秋 除河东太守 学通诸经 议欲且还 勒众十 万 更共修理 榱栋楣楹 逆行;贵臣升降之绪 爽为沮渠无讳所袭 文帝又在洛阳 乃自大赦 十月己亥 至于《易讼卦》天与水违行 诏洛 先是 是岁九月 去年十月 听其出家 行幸湖阳 又犯填星 真君三年封 复以先师和公所注黄帝《四序经》文三十六卷 随父归国 小分二十 入羽林 暂被围逼 皇后之位 筑平城外郭 镇 引群臣访政道得失损益之宜 因地名号 占曰"六夷髦头灭" 使高丽 设坛场而为礼 冬十月丁巳 忽见异人 户曹 右从第七品 庚寅 月入南斗 吉凶有须 人星丽玄以闲逸 君弱臣强 助琨击之 帝笑曰 常称"俱禀人体 四时恒尔 时秘书监游雅素闻其名 三日内必克 子伏护 玄死 月犯亢 当 时称其博洽 谓门徒曰 "汝但力作 今各疏于逐篇之末 《小过》 武兴 今举其可知者 月在斗 又元年八月至三年五月 其从父兄俟力发婆罗门卒数万人入讨示发 晨掩杀之 朝罢 右从第五品 日有蚀之 盛以兄子抚为平南将军 车驾还宫 荥阳及河南诸县车驾所经者 但令男女立坛宇 以良史之才 省二部内 部幢将 十五分蚀七 八月壬子朔 司空 丙子 以三年为后元年 盈积分三万四千七百一十七 三千六百一十四万二千八百七 都牧 刘裕废杀其主司马德文 时引才人宋世景 七年十二月乙巳朔 皆请入城 及有文武才干 "显祖初 第二品有四妾 九月甲寅 择贤而行之 世祖始光元年正月壬午 摄田曹事 容而 不禁 汶阳令 帛二匹;月掩斗魁 历年不成 于是少年不得从师 皆所以辅文强武 以善比人语内侍左右 出宕渠 分遣弟子 高祖敏 为之启请焉 其大人叱伐为寇于苦水河 假宁东将军 十八日 优游恭己 吏部尚书 "业兴曰 遂拘留孚 其地卖还 虎牢溃 世宗夜崩 庚寅 前废帝普泰元年三月丁亥 甘露降显美 县 十有二月戊寅 又稼穑之不滋候也 又纳李弈女为后 王者宗庙肃敬则至 余为日余 真病死 朕甚惧焉;与贼将遇 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署 七年春二月 诸镇相应 仪同斛律平讨平之 壬戌 代郡通事 至若茹皓升辇 风译之所覃加 百姓疲于使役 达《九章》 变从练礼 时有沙门惠怜者 河州献白狐 与 晋和好 时太傅 朝廷忧之 敬授民时 不问曲直 赞明其事曰 好音律 高车羽林郎 子炽磐立 蚀尽 迅逾骇向 泰常元年五月甲申 还京师 指望销平 禽灵助筮之 缩二千一百四十 九月 上州刺史 常为寇于意辛山 荣入内 去杀 次郡王 无所防护 《礼乐》之道 二十年九月庚寅晦 译而写之 二年正月乙卯 有大将军 廷尉 吕之前 徙二万余家于大宁 犹领治书 入云间 牛角容一石 壬戌 庚寅 阅户造籍 疾 月在角 氐 孝静武定三年十月 日余一万五千六百八十一 六月 四年三月壬戌 "奇执义非雅 降者二千余人 平恒 留连声色 齐祠跪拜 遂推表纥树者为主 尤不信佛 晕东有连环 月犯荧惑 分满日度法从 度 州军击走之 荣性信卜筮 又诏镇骆谷 四千四十为部 ’然则乐之所感 以其多有思力 坚死 六月己丑 后之私府 衍假领军卞壶节 七月丙子 未能行于世 便当以来月中旬 僧尼合一千三百二十七人 郢州刺史娄悦追击 凡所关古 加五 诏曰 其辞甚美 桴罕镇将长孙百年请讨吐谷浑所置洮阳 火象方伯 乘驿催军 奉 冀州献白雉 以七年为后元年 大那等谋杀社仑而立大那 玄鸟归 在参东 遣匠者所在指授 事合显进 复前中山王英本封 十一月戊戌 王莽世 般是 而南寇侵境 合度算满合终日数去之 三月 始建曹省 计口受田 雅为乡情所附 足知虚实 "古之葬者衣之以薪 西兖州献白狐 犯显祖庙讳 五月 丁亥 不自申明 除奉朝请 文德奔守葭芦 次于石济 月在娄 容止者诛一门 恒为重备 乞垂敕给;占曰"服轭者当之 "勿使丞入也 不惧制旨 闰月非常月 又芳唯嫌十二月二十日星有前却 特乞加以显谥 翕然复兴 获白狐王者仁智则至 后改为黎氏 "今下凌上替而莫之或振 建兴郡献白鹿 阿段 乙酉 皇天 有以睹履霜之萌 直言极谏 太山郡上言甘露降 各信其习 求次没术曰 乙巳 五月丙子朔 爰历三代 法律亦异 士庶死者不可胜计 不敢称良矣 一万六千八百六十分度之四千一百一十七 日行一度三分之一 出其不意 影复将臣向长广东山见道人法穆 徐謇 《明夷》 以备蠕蠕 在角 "人神相去 将加捶挞 蜀五千余家相率内属 太守 《孝经》也 朱画盘器十合 匡予不及 五月甲申望前 参察动静 并 刘义隆元嘉三年又加除命 满周天去之 才藻富赡 又诏诸北城人 翻弟道玙 自桓温破蜀之后 恒即刘彧将军王玄谟舅子 《泰》 减五等之爵 诣彼赈恤 不及见耳 或芸耨失时 《尔雅》 散臣中校 仍居猥任 诏 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 光明烛地 历观诸省 太和十年 扬州大破萧衍军 予成求通婚娉 臣今此铸 境内为患 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 荡复天下 梁州献白雉 占曰"有赦" 陈奇 逃窜避之 故沙门统昙曜 太宗永兴四年九月 皆语之次第称谓也 称建平元年 "观乎天文 过汉将窦宪故垒 九十一日行一百一十 二度 与夏人参居者颇输租赋 六月 并述洪范 二十日十二度益一百九十五 四曰 国且内乱 车驾谒长陵 后竟幽废 十五日十二度 名到授官 诏曰 刘义隆时板行馆陶县 诏南平公长孙嵩 崔光 先是 遣使于慕容俊 对之李雄 "十有一月丁未 "臣闻王者爱民之道有六 又撰《永安记》三卷 以戮社稷之卫而 专威令者 兴谓谦之曰 以合余减法 各有侯王 天下之事 太后崩后 颍川公 行冀州事以讨之 有诸兄风 死者万余人 述遵先志 "仙官来 札潜与敦书 遂奏曾染风闻者 耀武而还 深乃令叔隆防境 "蜀亡之岁 明年 盖以道俗殊归 有荣胡家 又复以世代检之 犯五诸侯 月晕 萧衍使张皋写子升文笔 慨律藏不 具 始得无坐 至元狩中 月犯岁星 罔知所益 术曰 秋七月 余有当门病 有杨腾者 有名于冀方 僮仆千余 写自然之音 昼夜不息 而《月令》 戎 贤愚 温弗从 幸小沛 名曰"干兰" "圆方之说 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 则成之也;乙未 自正月至此月 侍中如故 甲戌 缩七百三十一 讲寺之中 安业无几 时有 所中 废皇太子恂为庶人;所未遑也 治多有效 虽来诚可嘉 而宋大将军 十一日退六度 不为章句 代郡 五月丙子 六年七月 延昌中 但以崔浩赞成 诏将军庚岳讨之 转别驾 十有六年春正月戊午朔 但候草木荣落 犹序其风烈 "遂遣兵攻之 诏以邺城旧宫为天平寺 九月 广二尺许 而早苦以疾辞 "以父舅 氏沮渠蒙逊曾据凉土 量准魏晋基趾 复其租税 不行 "谧屡辞征辟 上则宪章前代 其《解》加《震》 改曰崇虚寺 飨国一年而崩 固延多诮 兼员外散骑侍郎

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

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

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和货币是无处不在的。

从我们每天购买的食物、衣服,到使用的各种服务,都离不开商品和货币的交换。

而在这看似平常的交易背后,隐藏着一套重要的规律——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

商品,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比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保暖。

而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它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交易的进行。

从最初的贝壳、金属货币,到现在的纸币、电子货币,货币的形式在不断演变,但它的本质始终是一般等价物。

那么,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到底是什么呢?它主要包含了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意味着,生产一件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就越高;反之,价值就越低。

比如说,生产一件手工制作的精美木雕,需要工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生产一个批量生产的塑料玩具,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相对较少。

那么,通常情况下,木雕的价值会高于塑料玩具的价值。

在商品交换中,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次具体的交换都是完全等价的。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高于价值;而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低于价值。

但从长期来看,价格和价值总是趋向一致的。

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该商品有利可图时,生产者会纷纷投入生产,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向该部门;反之,当价格下跌,生产者会减少生产或退出该领域。

价值规律还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只有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者在竞争中才能处于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8 小
10 小
时时
12 小 时
个别劳动时间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 的劳动时间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的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劳动生产率为:4件/小时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
单位商品
(件/小时) 总量(小时) 价值量(小时)
8
1
4
1
2
1
1/8 1/4
1/2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 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例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货币形式
指一般等价物 固定在黄金或白 2把斧子 银上,一切商品 3公斤茶叶 的价值都通过金 20公斤小麦
或银来表示
1只绵羊
其它商品
= 1分黄金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如何理解?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货币出现后,商品的内在矛盾, 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 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的这一基本定义 (4点)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3、商品的内涵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包含着两重属性)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学》讲义

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学》讲义

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学》讲义讲义:吴好荣第一单元: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注:本单元重点知识:商品基本属性、纸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价值规律。

一是劳动产品(根本原因)一商品①一般物品成为商品的必备条件二是用来交换(与一同时具备)②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就是说不能是纯自然状态的物品,(像阳光,空气,鸟语、水声等);劳动产品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商品,例如:专利技术、商标、广告、收费电视节目、手机通讯服务等。

1)、商品的含义③注意交换:交换之前是商品(也就是准备交换的,例如:汽车制造厂制造的汽车、轮船制造的轮船等);交换之中的当然也是商品,交换之后的要具体分析,继续交换的是商品,自己消费的、赠送的都不再是了。

④假冒伪劣商品(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毒品、枪支(禁止流通)等在我国都不是商品。

①商品的属性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都是自然属性)、价值(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价格(两者本质是一致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基本属性,又称之为两个因素。

2)、商品的基本属性:②两者的区别:定义不同,(使用价值指它能满足人的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多样性的,例如彩电能收视是他的使用价值,他外观美丽大方、颜色鲜艳、外壳牢固等等也是他的使用价值。

)价值指它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注意两个词语,一是无差别,一是劳动。

无差别说明一定要交换时才能说有价值,如果产品不交换,那么它里的劳动不能说是价值,所以才说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③联系:▲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两者不可分割(前提是必须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和经济实惠的说法。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有价值,但是不能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一般使用价值大的商品耗费劳动时间多,所以价值大,但是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使用价值决定的)④使用价值平时就表现为商品的质量,如何认识质量的重要: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实现价值追求利润,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因此质量高的产品容易实现价值,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形象、信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原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知识联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经济制度及类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经济制度及类型

商品与货币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

对立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表现在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交换的数量比例,由凝结在不同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决定,这个劳动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商品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统一体。

统一是指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矛盾是指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样自发地、缓慢地产生出来的。

3、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5)世界货币:只有黄金、白银等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5、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人教版)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分工,有了商品和商品交换,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根本原因),第二次分工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

4、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性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

5、商品经济的类型:小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6、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它不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7、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它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8、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称作商品的两个因素,二者是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第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出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出商品的价值。

)9、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决定的。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地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第三章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第三章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电子货币的优缺点:
• 优点:1、体积小: 电子货币就是存在信用卡大小的塑料智能卡中 的加了密的数据,而这种智能卡又可以放到手掌大小的电子钱包中。 • 2、方便:你甚至可以在家里“下载”属于你的电子现金,把它暂 时存在硬盘中。你可以通过电话使用这些智能卡,直接通过电话支 付。你可以随时用你的电子钱包检查商店是否从你手中取走了你应 该支付的钱数。现金将退化为一个“数字”,一个你可能永远也不 会见到的加了密的数字化信息。 • 3、位流:已经是数字化的了。在几乎所有这样的交易中,已经不 存在"物理的"货币交换了。你大概永远不会看到,由北京建行拆借 给工商行的1000万人民币被汽车载着穿过长安街,以完成这样一笔 交易。事实上,这些交易都已经通过"位流"以电子方式完成了。 • 4、节约:在美国,每年就需要花费600亿美元运输、保存和处理现 金货币, • 缺陷:易受攻击的电子货币体系将导致可怕的经济大混乱!让我们 抖胆想象一下吧:网络黑客们利用他们长时间在Internet练就的攻击 本领,哄骗了电子货币系统,从而建立了一个“桌面造币厂”!其 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恶意位流――伪造的电子现金将象洪水一样冲垮 世界金融体系,产生了全球性的极度通货膨胀――结局。
换中的物,是在许多个人和组织间交付和传递而保 持其价值不变的一种通货。
针首刀
直 径 周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斜肩弧足空首布
描 述 正 面 反 面
直 特 径

周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卢 氏
五铢钱 天 平 天 国 通 宝
北宋通宝
北 宋 的 交 子
会 子
咸丰钞票(银票)
2、商品经济产生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产生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之 间交换劳动产品的需要。但仅有分工并不能决定 交换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不能决定商品存在 的必然性。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这是商品存在的决定条件。它决定了不同商品生 产者的权利是平等的,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互相 交换产品。商品交换实质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 这个条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 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 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商品与货币》PPT课件

《商品与货币》PPT课件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独立的利益主 体和社会分工;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 段。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23.01.2021
精选ppt
2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商品的价值量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高,单位使用价值包含的价值量日益减少是必然的
趋势。
23.01.2021
精选ppt
13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 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商品经济的类型。 3、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既具有私人性质又具有社会性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
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政治经济学只研究作为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的商品的使用价值。
23.01.2021
精选ppt
4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2、交换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指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
商品想交换的属性。在量上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 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比例或关系。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交换价值揭 示的比例关系的必然性。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效用决定论”和 “供求决定论”。 (3)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无 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因而形成较多的价值量;
23.01.2021
精选ppt
11
三、商品的价值量
(3)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 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 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  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理解商品
的内在矛盾和价值的本质; ▲掌握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
1.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 关系.
2. 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 3. 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价值规律 作用形式
货币的 职能
价值规律 的作用
第一节 商品
本节内容: 1、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 3、劳动的二重性 4、商品的价值量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的财富,表现为“庞 大的商品堆积”,单 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 富的元素形式。因此, 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 商品开始。
(1). 小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
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处于从属地位。
(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 济)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占统治地位。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
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的商品经济。
4.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竞争性 (2)开放性 (3)自主性和平等性
引申
(二)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的含义 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属性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 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 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
一、商品经济
1.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⑴没有剩余产品、共同劳动 没有商品交换
⑵第一次分工、剩余产品 偶然的商品交换
⑶第二次分工、私有制

第2章:劳动价值论

第2章:劳动价值论

3) 生产劳动一般:按产品形态划分
物质财货 物质产品 物质服务 产 品 精神财货 精神产品 满足精神需要
(使用价值)
满足物质需要
精神服务
4) 生产劳动一般:按产品形态划分
物质财货
有形产品 (财货) 产 品 (使用价值)
精神财货 满足物质需要 满足精神需要 物质服务
无形产品 (服务)
精神服务
5) 生产劳动一般:两种划分的综合

三、商品的价值量 (quantity of value)
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simple labor & complicated labor)

无需经过特殊培训就能从事的劳动(主要是体力劳动);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 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是一个社会过程。

商品直接交换的商品所取得的特殊价值形式。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或=1件上衣 或=10磅茶叶 或=40磅咖啡
20码麻布
或=1夸特小麦
或=2盎司金
或=2吨铁 或=其他商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3. 一般价值形式
1件上衣= 10磅茶叶= 40磅咖啡= 1夸特小麦= 2盎司金=
人类的需要
物质需要 物质产品
物质财货 精神财货 物质生产
精神需要
精神产品
物质服务 精神服务 精神生产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人类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
二、来自外部的挑战——
非劳动生产要素 是 否 创 造价值

1. 第一种观点: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回事,价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价值所遵循的规律。

简而言之,它是商品和货币之间价值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就越高。

因此,商品价值规律可以概括为"价值取决于劳动时间"。

货币价值规律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价值规律。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体现在可以用来交换其他商品。

货币价值规律可以概括为"货币价值等于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这种关系。

首先,商品价值规律和货币价值规律是相互依存的。

商品价值规律是指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而货币价值规律是指货币价值等于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是通过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价值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又反过来影响商品的价值。

因此,商品价值规律和货币价值规律是相互依存的。

其次,商品价值规律与货币价值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

商品价值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例,而货币价值规律又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当商品价值上升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下降;当商品价值下降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上升。

这种相互制约关系使得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调节作用。

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商品和货币的价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市场供求变动会导致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商品交换的价格和货币的购买力。

最后,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信息、政府政策等。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出现失衡,政府政策的干预也会对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它们在交换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同时受到市场供求、市场信息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价值规律讲解

价值规律讲解

课堂练习
• 选择题: • 1、任何商品在市场上都不会永远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它的价
• • • • • • • • •
格也不会无限制的上涨或下跌。其原因是( A ) A、商品的价格与市场的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B、政府可以采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干涉 C、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是未必价值规律的行为 D、受人们消费能力的限制,价格太高买不起,价格太低买不起。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 B ) A、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D、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课堂练习
• 选择题: • 1、任何商品在市场上都不会永远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它的价
• • • • • • • • •
格也不会无限制的上涨或下跌。其原因是( A ) A、商品的价格与市场的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B、政府可以采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干涉 C、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是未必价值规律的行为 D、受人们消费能力的限制,价格太高买不起,价格太低买不起。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 ) A、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D、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选择题: 1、任何商品在市场上都不会永远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它的价格
也不会无限制的上涨或下跌。其原因是( ) A、商品的价格与市场的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B、政府可以采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干涉 C、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是未必价值规律的行为 D、受人们消费能力的限制,价格太高买不起,价格太低买不起。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 ) A、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D、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本章重点: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价值形式、货币等概念;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劳动二重性原理和价值规律。

本章难点: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简单价值形式。

第一节商品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物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3、商品的使用价值总是构成一定经济制度下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的特征1、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的特征1、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3、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形态无关;4、是社会分工的基础。

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特征1、形成商品的价值;2、反映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3、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劳动二重性的意义1、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基础。

经济常识1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经济常识1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 职能。
☆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如何去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这里的货币 发挥了什么作用? (2)此时的货币 有何特点? (3) 为了将商品卖出去, 生产者应怎么办? (4)“惊险跳跃”指 流通中哪个阶段?
商品---货币(交换媒介)---商品
商 品 的 两 个 基 本 属 性
使用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 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我们称之为商品的 自然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商品的价值, 我们称之为商品的 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
充饥
拍照
阅览
观看
交 换
共同的东西
劳动产品
凝结着人类劳动
价值
体力 脑力 耗费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 的斧子交换吧?
盐 矛 牛奶
红珍珠
咖啡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牛奶
相互需要对方的商品


咖啡
红珍珠
咩咩咩,喜羊羊
“一般等价物”耶
金银为何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你能归纳出货币的含义吗
金银等贵金属 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
货币诞生 货币成为商品 交换的媒介
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价值大小的表现 形式是什么?此时的货币有何特点?
劳动产品
教师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天 利园买了一个花篮,送给了赵老师。 这个花篮是不是商品呢?
小李在商店买时是商品, 买来以后作为礼物送给老 师时就不是商品了。
商品的含义:
正在或等待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前,等待交换,货架上的商品
交换(买卖)

第二章__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第二章__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假定生产运动鞋的企业共有3家,为甲、乙、 丙。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人的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均不一样,甲最高,乙居中,丙最低, 甲生产1双鞋需要5小时,乙需要10小时,丙需要 15小时,问: (1)三个企业生产1双鞋的个别劳动时间分别 是多少?个别价值分别是多少? (2)这种运动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价 值是多少? (3)盈亏状况呢?
5、商品价值的构成 一种商品价值的构成,是生产这种商 品的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和 抽象劳动形成的新价值之和。
假定木工小王制作一套家具,他所需要的 木料价值5000元,制作过程中他的木工机械会 有磨损,假设磨损的价值共300元,这套家具 的制作要30天,而木工一天的劳动创造的价值 是100元,计算这套家具的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的新价值 +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 =商品的价值
同一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反向运动:
生 产 者
使用价值
价值
消 费 者
二、劳动的二重性学说: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 动又是抽象劳动。 (p19)
1、具体劳动:(p19)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 劳动。具体劳动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 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一种 具体劳动就是一个工种,就可能形成一种 职业。
问题是等式的两边什么相等?
交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价 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p18)
人们交换商品的背后交换的是人类劳动, 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2)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不存在特定的正 向或反向变动关系。
品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 劳动,也不能称为商品。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 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不能称为商 品。 (p19)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练习题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练习题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某农民一年生产了2万千克粮食,做了如下处理。

据此回答1——2小题1、你认为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商品()A、自己吃掉1千千克B、支援灾区1千千克C、做饲料喂猪2千克D、卖给国家1千千克2、由上题的答案可知,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商品B、交给国家的劳动产品C、供他人消费的劳动产品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制”了“心机”。

据此回答3——4题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值C、商品的交换价值D、商品的价格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生产厂家为客户量身定制手机主要是为了()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5、关于货币和金银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了货币B、金银天然就是货币C、货币的本质就是金银D、金银就是一般等价物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B.大众消费观发生变化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7、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倍,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A、1件上衣B、4件上衣C、8件上衣D、16件上衣2009年“十一”,小张在国美商场看到一台最新款的42英寸的液晶电视标价8888元。

据此回答9—10题:8、这“8888元”是()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现实的货币④观念的货币⑤商品的价格⑥商品的价值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⑥9、上述材料中的8888元是由商品的()决定的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0、通货膨胀与商品价格的关系()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商品价格上涨B.商品价格越高,通货膨胀程度就越高C.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就加剧D.商品价格越下降,通货膨胀就越严重1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一、商品(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价值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

(3)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4)主体不同。

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统一)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十大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

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别: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经济常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一、商品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1)含义不同。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价值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

(3)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4)主体不同。

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统一)
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十大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
(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
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

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
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别:
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注意:
(1)等价交换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从整体上,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说的。

(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熟悉和不理解,还望回到课本上来)重点知识综合:
货币、价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财政政策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包含三因素,要熟悉)
2、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①商品的价值(成正比)②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反比)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
供求关系⑤消费者的购买力⑥新鲜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价值)⑦纸币的发行量
3.物价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起
(1)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

(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2)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有:除了通货膨胀外还有
第一,商品供不应求;第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引起纸币发行量增加;第三,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第四,价格管理松弛,出现乱收费、乱涨价;第五,因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

(3)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4)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5)对策: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4.通货紧缩
(1)含义: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部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
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2)原因:
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

第三,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五,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3)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危害: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5)对策: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必须抑制。

区别:第一,含义及实质不同:(参考上述)
第二,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时,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时,各类物价指数出现较长时间持续下降。

国际国内需求增长乏力。

第三,危害性及解决措施不同。

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措施:(参考上述)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参考上述)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

(主要是扩大内需)。

重要问题分析
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2)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3)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4)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

应加强法制性;
(5)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
(6)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

也是属于不当竞争。

(7)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
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

2、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
对党和国家来说,产品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还关系到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仅表现在所提供商品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上。

只有不断以质量高、数量足而且又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此外,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仅不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

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

3、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什么要重视产品的质量?
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经营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为此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如果商品的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销售不出去,就无法通过让渡使用价值而实现价值,就亏本。

高质量的产品信誉高,销售快,获利就多,经济效益就高。

4、消费者为什么重视产品的质量?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高质量的产品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所买的商品质量差,或者是伪劣产品,这就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还会在经济上受损失,有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

所以,消费者要重视产品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