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混凝技术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调节pH值?
答:1、通过调节PH值形成胶体和悬浮物;
2、使后面絮凝反应能够在最佳的PH值下进行。
⏹加入CaCl3的作用是什么?
答:1、生成难溶的沉淀物;
2、中和胶体和悬浮物颗粒表面电荷,使其克服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的静电排斥
力,从而使颗粒脱稳,起一个破乳的作用。
⏹加入FeCl3的作用是什么?
答:中和胶体和悬浮物颗粒表面电荷,使其克服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的静电排斥力,从而使颗粒脱稳的过程,相当于起一个凝集的作用。
⏹加入助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胶体和悬浮物颗粒在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桥连成为粗大的絮凝体的过程,絮凝作用是量变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的质变过程
⏹沉淀后为什么还要过滤?又为什么还要经离子交换处理?
答:因为沉淀后还会产生一定的SS,而这些SS会产生一定的CODCr,为了保证CODCr和SS能够达标排放,所以必须进行过滤。离子交换处理是为了保证出水的重金属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胶体的特性是什么?
答:1、布朗运动;2、光散射效应;3、带电荷、稳定。
⏹胶体的大小、水体中哪些物质能形成胶体?
答:胶体:0.1~0.001μ的粒子,工程范围:1~0.001μ
金属氢氧化物、蛋白质、有机高分子、粘土等。线性分子:含有103~109个原子的分子都属于胶体颗粒,而不论其绝对尺寸。水中绝大部分粘土颗粒(<4μ),大部分细菌(0.2~80nm),病毒(10~300nm)都为胶体,蛋白质为线性分子分子量约104~3×105,聚丙烯酰胺在分子量500万时,展开长度约为20μ,相当于含有7×105个原子的线性分子,亦为胶体颗粒。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存在哪些缺点?
答:铝盐:常受盐类影响。当水中含盐量高时,需增加药量,活性污泥的含水率增高,体积大,水分高,增加污泥处理难度。
氯离子的影响,很活泼、不水合、带负电荷,穿透性。
含硫化合物废水(例如:纺织印染废水、石油工业废水、酸法造纸废水、某些化工废水),用铁盐不利。硫化物使Fe3+ 还原成Fe2+ ,同时生成三硫化二铁和硫化亚铁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呈胶体状态,带负电荷,很难形成絮凝沉淀。
使用铁盐的另一个问题是,三氯化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在水中残留铁离子。设备受到限制,水质受影响。
使用无机低分子絮凝剂时,一般反应较慢,沉淀速度较慢。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发布怎样?
•答:≥1千万分子量很(极)高的高分子絮凝剂
•1百万~1千万分子量高的高分子絮凝剂
•二十万~1百万分子量中等的高分子絮凝剂
•十万~二十万分子量低的高分子絮凝剂
•五万~十万分子量比较低的高分子絮凝剂
•<五万分子量很(极)低的高分子絮凝剂
图4-7 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分布
图(A)中,分子量的分布很窄,理想分布;
图(B)中,低分子量部分含量高,而高分子量部分含量低。适合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过滤方法分离。低分子量部分,首先将悬浮颗粒捕获,形成细小的絮凝体,然后再由分子量高的部分,将细小的絮凝体结合成粗大的絮状物沉淀下来。
图(C)中,分子量大的部分含量高,而分子量低的部分含量少。适合于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高的部分,有利于形成絮凝沉淀,而分子量小的部分严重削弱固体颗粒的捕获。故分子量高的部分含量越多越好,而分子量低的部分越少越好。
图(D)中,分子量的分布是哑铃形的。分子量小的部分与分子量大的部分几乎相同。这种分布在大多数废水处理中,絮凝效果是比较好的。适合于阳离子型絮凝剂。但是,在使用阴离子型絮凝剂处理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时,效果较差。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特点与缺限?
答: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有毒性;有些产品只能是稀溶液,运输、储存有困难;产生的污泥体积庞大。
硫化物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起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这样会降低电荷的中和作用和桥联作用,对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作用干扰很大。因此,在处理含硫废水时,会增加用药量。
⏹什么叫凝聚?什么叫絮凝?
答:凝聚作用:中和胶体和悬浮物颗粒表面电荷,使其克服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的静电排斥力,从而使颗粒脱稳的过程称作凝聚作用。
絮凝作用:胶体和悬浮物颗粒在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桥连成为粗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凝聚作用是颗粒由小到大的量变过程;絮凝作用是量变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的质变过程。
简述胶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曲线
答:
图5-1 颗粒表面电荷相互作用能曲线
V A—吸引能 V R—排斥能V T—相互作用能
V m—能峰D—颗粒表面间距离
(1)颗粒间的距离很小和很大时,相互作用能以吸引能为主,能够形成絮
凝体。
(2)当颗粒间的距离处于中等程度时,相互作用能以排斥能为主,颗粒处
于稳定状态,不能形成絮凝体。
(3)颗粒相距很远时,吸引能和排斥能都等于零。
(4)曲线V T有两个最小能量值。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达到第一或第二最
小能量值时,便产生絮凝沉淀。
(5)曲线V T存在能量障碍。颗粒间相互作用能曲线V T有一个能量峰V m。
能量峰V m是颗粒凝聚和絮凝的能量最大障碍。
只有减少排斥力,降低能量峰V m,才能缩小颗粒间的距离,增加吸引力
,形成絮凝体。
搅拌能使粒径较大的颗粒絮凝。粒径越大,搅拌对絮凝作用越有利。搅拌对粒径很小的颗粒絮凝作用影响不大。
从图5—1中还可看出,在距离颗粒表面较远的地方,存在第二个最小能量值。从第二个最小能量值开始缩短颗粒间的距离时,会使相互作用能V T增高,使絮凝体变得疏松,并向着絮凝作用的反方向进行。对于直径小于200埃的细小颗粒,第二个能量最小值不会使絮凝体变得疏松,也不会向絮凝作用的反方向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