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学习实践,从而达到更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具体讲包括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课堂讨论

这种策略的运用要求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提出。“课堂讨论”教学策略的设计通常在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下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合作学习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例如中小学的语文课上,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当堂进行看图作文或命题作文,然后在课堂的后半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全班性的评议交流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下,事先只确定了一个目标——通过集体的评议交流来促进全班的作文学习,而具体的评议内容即学习主题在事先并不清楚。

对于第一种情况,课堂讨论策略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2)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位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4)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事先并不知道主题,这时的课堂讨论策略设计没有固定的程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的掌握,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2)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3)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用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

(4)在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5)在讨论的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二、角色扮演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自己对该问题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理解。也就是说,在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促进自己的学习。通常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一是师生角色扮演,二是情境角色扮演。师生角色扮演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被要求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则检查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当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换。让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前提是他们对学习问题有“知识上的差距”,怎样衡量和认识这种知识上的差距是运用这种教学策略的难点之一。情境角色扮演是要求若干个学生,按照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分别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以便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体验、去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在学习《鸿门宴》的语文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张良、范增、项庄、樊哙等历史人物,去重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在学习与法律有关的课程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陪审员、原告、被告、证人等不同角色,都是运用情境“角色扮演”教学策略的很好实例。

三、竞争

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

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由于学习者的竞争关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产生人类与生俱来的求胜本能,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全神贯注,易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运用这种合作学习策略时,教师须注意恰当选择竞争对象,巧妙设计竞争主题,一方面要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另一方面又要巧妙利用学生不愿服输的心理刺激进一步的学习。另外一定要突出各成员间的努力是相互促进的,某成员的成功作为外界激励,经过竞争会在其他成员身上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整个协作小组内的成功正反馈。

基于竞争策略的网络合作学习,一般是由学习系统先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先从网上在线学习者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也可选择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开始各自独立地解决学习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四、协同

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的协同学习系统,可让多个学习者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题。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公共的工作区来实现,一般都要进行紧密的合作或分工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在开始之前,每个学习者都必须与其他学习者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并共享集体的智慧,最终在学习者之间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学习者可以选择他们自己认为最有效、最合适的合作方式。

五、伙伴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熟识的同学一起做作业。没有问题时,大家各做各的,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伙伴学习策略与此类似,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一位伙伴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当一方有问题时,他可以随时与另一方讨论。由于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若在学习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利用Internet网络的条件下,使得学生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便利的条件。在这种系统中,学习者通常先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选择其中之一,经双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提醒,直至问题解决。当他们觉得疲倦的时候,还可以在聊天区闲聊一会儿,使得学习过程中不再枯燥和孤单,而是充满乐趣。

上述五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均有多媒体参与,从视觉、听觉和感觉出发设置情景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因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但是五种策略的实施特点又各有不同:前两种(“课堂讨论”与“角色扮演”)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求更多一些,因此比较适合于以“教”为主的学习;后面三种更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相互切磋和学生自身的独立探索,因而比较适合于以学为主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