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课件
土壤学课件
!!!
红壤严重流失后形成的红色沙漠
绪论
第一节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的基本特性 一、土壤的概念及其物质组成
1、土壤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土土壤肥壤力:发是育土于壤地能球经陆常地适表时面供能给够并生协长调植 物物生的长疏所松需多的孔水结分构、表养层分。、其空本气质、特温征度是、具支 撑有条肥件力和。有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 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 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3)、雨水涵养作用 4)、生物的支撑作用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绪论
第一节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一、土壤的重要性 1.土壤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源库 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00-01 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土壤的化学特性 5.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6.同一地貌范围内的相对均质性 7.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绪论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的基本特性
一、土壤的概念及其物质组成 二、土壤的基本特性
7.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8.土壤的动态特性 9.土壤的“记忆”特 性
复习思考题
1、土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3、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什么? 判断题: 1、土壤生产力与土壤肥力是一致的。 2、土壤的肥力越高,则农作物的产量一定也越高。 3、土壤有机质含量占土壤质量的很小部,但它对肥力的
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1、 耕地减少不可逆转;
2、人口增长不可逆转;
粮食供应压力加大!
3、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逆转;
土壤学基础知识课件
酶活性测定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定土壤中脲酶、蔗糖酶等酶活性,反映土壤生物转
化能力和养分循环状况。
08
土壤学前沿动态与研究热点
全球变化与土壤碳循环
01
土壤碳储存
02
全球变化影响
03
碳排放与固定
土壤是全球最大的碳储存库之一, 对调节地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作 用。
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等 全球变化因素对土壤碳循环产生 重要影响。
04
土壤的生物性质
土壤微生物
1 2 3
定义与种类 土壤微生物是指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包括细 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与作用 土壤微生物参与有机质的分解、养分的转化和循 环等关键过程,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 影响。
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是评价土壤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一,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通常拥有 丰富的微生物群落。
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提供了 植物生长的条件,维持着生态系 统的平衡,并具有涵养水源、净 化环境、储存碳汇等重要功能。
土壤的形成与发育
岩石风化
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 化作用,逐渐破碎成小块,形成
土壤的基本物质。
生物活动
植物的生长和死亡,动物的活动和 排泄物,微生物的分解等生物活动, 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的循 环。
通过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了解土壤肥力状况。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采用乙酸铵法等方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反映土壤保肥能力。
土壤生物性质实验
微生物数量测定
01 通过平板计数法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
土壤学课件第二章PPT教案可编辑全文
多肽
氨基酸
氨NH3
硝酸根NO3-
蛋白酶
肽酶
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水解作用(hydrolyzation)
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任何条件下
好气条件下
思考题:旱地和水地含氮化合物的转化结果会有何差异?
第13页/共65页
一.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mineralization
(二)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1.碳水化合物: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2.木质素:比较稳定。是形成腐殖质中心核的原始材料3.含氮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氨基酸4.脂溶性物质:如树脂、腊质、单宁等
第7页/共65页
(三)元素组成 C(52~58%)、O(34~39%)、H(3.3~4.8%)、N(3.7~4.1)、P、K、Ca、Mg、Fe、Si、Zn、Cu、B、Mo、Mn等.其中: C、H、O、N的和占有机质90~95%
三.土壤腐殖质性质
种类 羧基 酚羟基 醇羟基 醌基 酮基 甲氧基 总酸度
HA 15-57 21-57 2-49 1-26 1-5 3-8 67
三.土壤腐殖质性质
第36页/共65页
HA的3D优化结构模型
第37页/共65页
三.土壤腐殖质性质
(二)腐殖酸的理化性质1、颜色:腐殖酸不分组时,整体呈现黑色,但不同组分其颜色不同,胡敏酸颜色较深,呈棕褐色,富里酸颜色较浅,称淡黄色。腐殖质颜色主要由缩合度的大小和发色团的比例不同而引起。A4/A6比值( A4/A6 ratio of humic acids) (E4/E6): 腐殖质在波长为465nm和665nm(或400nm和600nm)处的吸光值的比。是腐殖化程度的指标。 2、溶解性:腐殖质是一种弱酸,可溶于碱溶液而生成腐殖酸盐。 富里酸溶于水、酸、碱; 胡敏酸不溶于水和酸,但溶于碱; 富里酸的一价、二价盐溶于水,三价盐几乎不溶于水; 胡敏酸的一价盐溶于水,但二价、三价盐几乎不溶于水。3、吸水性 是一种亲水胶体, 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
《农学土壤学》课件
人类农业活动如耕作、施肥和灌溉等,可以影响土壤与植物之间 的共生关系,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来维护土壤健康
和促进植物生长。
05
土壤污染与治理
土壤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01
工业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废弃物,未经处理直
接排放,导致土壤污染。
03
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处理不当,也会对土壤 造成污染。
土壤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土壤资 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实践
古代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农业实践,如 中国古代的“相土之法”。
科学土壤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土壤形 成学说,标志着科学土壤学的诞生。
现代土壤学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土壤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涉及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修复污染土壤成为研究 重点。
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如何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安 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壤退化与防治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防治土壤退化 、恢复土地生产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土壤性质与特征
土壤的物理性质
01
土壤质地
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对土壤 的保水性、通气性和耕作性能有 影响。
土壤结构
02
03
土壤温度和湿度
包括团粒结构、块状结构和柱状 结构等,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保 水性和肥力。
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有 重要影响,需保持适宜的土壤温 度和湿度。
土壤学课件 (2)
土壤学课件介绍土壤学是一门研究土壤的形成、性质、分类、利用以及与其他生物和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本课件将介绍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等内容。
目录•土壤学概论•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土壤学概论什么是土壤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和性质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如何评估和改善土壤质量,以及如何利用土壤用于农业、园艺、建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为什么学习土壤学•了解土壤的特性和性质,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掌握土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助于预测土壤的潜力和适应性;•理解土壤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掌握土壤质量评价和改良技术,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的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温度、降水量、湿度等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等影响土壤的分布和性质;•岩石和矿物:母质的类型和组成直接影响土壤的性质;•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壤发育的主要过程土壤发育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岩石风化:岩石与大气、水、植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和破碎;2.母质形成:经过岩石风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母质层;3.堆积和淤积:经过水流、风力等力量的作用,母质逐渐堆积在地表形成土壤层;4.生物作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推动了土壤发育的进程;5.时间积累:土壤在经历了多年的发育过程后,逐渐形成成熟的土壤。
土壤的物理性质颗粒组成和结构土壤颗粒主要由砂、粉砂、粘土和有机质组成,其中粘土是最小的颗粒。
土壤颗粒的排列形成了土壤的结构,常见的土壤结构包括状砂土壤结构、块状土壤结构和结茎状土壤结构等。
孔隙结构和水分运动土壤中存在不同大小的孔隙,包括大孔隙和小孔隙。
水分在土壤中通过毛细力和重力作用下运动,大孔隙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排水,小孔隙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供应。
《土壤学农大》课件
土壤物理性质
1
土壤的物理组成和结构
探讨土壤中的矿质颗粒、有机质和孔隙
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
2
结构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介绍土壤物理性质研究的常用实验和测
量方法。
3
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解析影响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内外因素, 并提出土壤结构改良的方法。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分布 土壤pH值和酸碱度调节
探讨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和分布规律。
介绍土壤pH值的重要性以及调节 土壤酸碱度的方法。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 分布
阐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养分分 布的影响因素。
土壤生物学
1 土壤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介绍土壤中的各类生物以及它们的数量分布规律。
2 土壤生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讨论土壤生物在土壤质量形成和保持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技术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 和危害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 •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结论
土壤学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强调土壤学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望土壤学研究的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和投入土壤科学领域。
《土壤学农大》PPT课件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育、演变及地球表层有关现象的一门学科。本 课件将为你介绍土壤学的重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简介
土壤学概述
介绍土壤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和意义
阐述土壤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土壤在农业和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土壤分类和特性
介绍土壤分类系统和土壤的基本特性。
3 土壤生物的应用与开发
土壤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17
三、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来的各种碎屑、矿物质颗粒、
固相
无机盐组成,占固相的 90%-98%。
有机质: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残体及其腐败
的物质组成,占固相的 2%-10%。还有 各种土壤生物。 土壤包括 液相:土壤水(土壤溶液):由地上水、地下水进入土壤中
22
一、 矿物质土粒的分级
2.各级土粒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砂粒: a.粒径>0.05mm,通透性能好,但毛管水上升 高度低。 b.单位体积的比表面积小,土粒间成对物质间的吸 持力弱,故土壤松散,易于耕耙,保水力差,易 干旱,胀缩性小,无可塑性等。 c.无吸附Ca、Mg、K、NH4+等离子的能力。
(二)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够同时地、不断地供应和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料、空气 和热量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6
一、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肥力可分为: 自然肥力:单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土壤肥力。
自然肥力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土壤肥力。
随着生物量增加,各种营养元素、能量也逐渐聚集在 母质表层,从而逐渐使母质中积累和保存了植物生长 发育所必需的全部营养元素,并具备肥力因素,从而 使母质发展为土壤。
15
成土过程
冰
坡
积
积
物
物
湖 积 物
海 积 物
洪 积 物
风 积 物
各种类型母质
各种泥土
各类土壤 16
(二)农业土壤的形成
1. 农业土壤的含义
26
二、土壤矿物质
(二)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指岩石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中,由原 生矿物进一步分化后再重新形成的矿物。
土壤学课件_图文
(一)土壤资源的数量是有限性
1、too shadow
2、permanently frozen
3、prime land 4、too dry
5、too humid 6、chemically
imbalanced
综观人类历史,许多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多在有肥沃土地的河流沿岸首先兴起, 如黄河、长江、尼罗河、幼发拉底河等。
醒目数字:
耕地面积每年减少700~1000万亩 中低产耕地占总耕地的三分之二
森林砍伐速度每年2010万亩 土壤侵蚀面积近150万平方公里
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 沙化面积2000万亩。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拯 救土壤,拯救人类,已成为人们的 共识。在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大 会上,提出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的固定性
位置的固定 类型的固定 数量的固定
土壤资源时间分布的连续性
形成过程的连续性 人类利用的连续性
第二节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一、土壤的概念 土壤: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
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的表层。 土壤可以划分为:
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或耕作土壤。
土壤学课件_图文.ppt
总学时:36 其中课堂讲授:26 实验课:10
绪论
第一节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 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soil in the humankind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土壤的主要功能
健康的土壤给我们人类提供洁净的 空气和水、充裕的作物、森林、草 地;形形色色的动物;美丽的风景
在土壤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时,生态体系瓦解,
5.2土壤课件(共51张PPT)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人类活动 6
成土母质
1
2 生物
时间 5
3 气候
4
地貌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母质,
土壤形成初期 岩石开始崩解 土层开始形成 完整的土壤层 它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有机物 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 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腐殖质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质层
母质层
基岩
基岩
基岩
基岩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是由盆地周围的紫色砂页岩的 风化物堆积形成的。
紫色土
2 生物
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 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土壤肥沃的答题思路是:“有机质来的多,去的少”。
其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而有机质的损失主要是靠 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侵蚀作用(如: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等)
岩石风化
淋溶作用
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 生物量
温度越高,降水越 多,岩石风化作用 越强
黑土
红壤
黄壤
南方·红壤
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含铁、铝成分较 多,呈酸性,肥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橘种植
西北·盐碱土
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潜水位高的条件下,使土壤表 层或土体中积聚过多的可溶性盐类而形成的。盐土一般呈碱性反应,腐殖质 含量低,地表有白或灰白色盐结壳
土壤学课件:9-土壤形成和发育【可编辑全文】
地形对水分状况的影响,在湿润地区尤为重要;而 在干旱地区则相对较小
地形也影响着地表温度
不同的海拨高度、坡度和方位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和地 面散射不同,例如南坡常较北坡温度高。
地形与母质的关系
地形对母质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不同的地形部位 常分布有不同的母质: 1、山地上部或台地上,主要是残积母质(residual material); 2、坡地和山麓地带的母质多为坡积物(slope wash);
土壤动物(soil animal)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养分的转化。 2、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 3、土壤动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类型和 土壤性质的标志,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图 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关系 (据Bridges: World Soils)
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以影响成土过程的发展 方向,对土壤肥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数学模型(函数表达式)
Soil=f(pm,o,c,r) t1 +(managenment) t2 式中, t1一自然土壤形成1 所需时间 t2-土壤利用后持续时间
母质(parent material)
定义
母质是风化壳(weathering crust)的表层,是 指原生基岩(original bed rock)经过风化、搬运、 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 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 的前身。
在土壤形成(soil formation)中的作用
母质影响土壤矿物质组成和性质
母质堆积类型的影响:残积物(粗、薄、瘦) 坡积物(细、厚、肥)
5.2土壤课件(共42张PPT)
(2)这种土壤环境对该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土层薄,土壤贫瘠,限制了农业类型和规模;地表植被少,薪柴来源少。
(3)简述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的角度,当地政府应采取 的具体措施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 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 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 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 和恢复植被。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改良酸性土壤(播撒熟石灰等),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在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适 当开展农业种植
随堂巩固
3.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岩石 B.气候 C.生物 D.人类活动
4.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 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的是( ) A.岩石 B.地表水 C.土壤 D.生物
随堂巩固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 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回答5~6题。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 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 殖质层厚30-100cm ,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 条件下形成的。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 灰表聚明显。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 区,深居内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 陆性气候。
●气候对土壤分布规律的影响Influence of climate on soil distribution
土壤学课件
土壤温度与pH值
土壤温度
取决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
pH值
反映土壤酸碱度的重要指标。
03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
是土壤中所有有机物质的统称,是土壤中植 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的形成与分解过程
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形成简 单的有机化合物,再聚合成为腐殖质。
腐殖质
是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有机化合 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土壤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的基础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作 物生长的载体,提供了植物生长
所需的水分、养分和空气。
生态平衡的关键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它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 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保持土壤健康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至关重要。
人类生存的保障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之一,它不仅提供了食物和纤维 ,还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库和净 化器,维持着人类生活所需的基
城市土壤环境与绿地建设
总结词
保护城市土壤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品质。
详细描述
针对城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措施,保护城市土壤环境,提 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品质。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一: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关系研究
总结词
了解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掌握 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土保持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 续性。
针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 态退化等问题,采取科学合理 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土壤学第7章》课件
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土壤资源保护
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土壤退化和侵蚀,保持土 壤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开发 。
植被覆盖保护
保护和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抗涝能力。
土壤可持续利用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土壤的物 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通过施加石灰、石膏等物质调节土壤 酸碱度,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
土壤质地改良
通过施加有机肥、砂土改良剂等手段 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 能力。
土壤改良与修复
土壤结构改良
通过耕作、轮作等措施改善土壤 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
采样方法
根据土壤类型和采样目的 ,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和 方法,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和代表性。
土壤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
测定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氮、磷、钾等 化学成分的含量。
生物分析
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活性等生物指标 。
物理分析
测定土壤的质地、结构、孔隙度等物理性质 。
分析方法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质量括土 壤环境质量、生产能力等方面的
指标。
评价方法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指数法、 权重法等,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
监测网络
建立土壤质量监测网络,定期对土 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 质量问题。
04
土壤学第7章应用与实践
土壤改良与修复
土壤学总结PPT课件
流域新战略》 (NRC, 1999),和《地球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机遇》 (NRC,
12
2001)等。
.
土壤学的历史和模式的转换
2004年4月26日,费城,国际土壤学代表大会,提出 的新问题:
1. 土壤系统内的遗传改良物质
2. 盐渍土
3. 土壤系统中害虫和疾病
4. 土壤生物多样性
5. 土壤资源调查和监测
10
.
土壤学的历史和模式的转换
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见证了土壤学重点向环 境和生态方面的转变。
土壤是一个国家建立和发展的长期“资本”,是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土壤学的这种转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壤、 空气和水质量的负面影响造成的(NRC, 1993)。
11
.
土壤学的历史和模式的转换
历史上,土壤学在沿着一条迂回的道路前进,从一门起源于地质学的学科, 到应用农业和环境学科,又到现在的对关键层进行研究的生物地球科学学 科。如今,这个环或者说是螺旋,已经上升了一个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 中,土壤学变得更加综合、广泛、分析性和定量化。
Urban Soils
Soils and Food Security
So Many Things We Do Not Know, Still…
Underestimating Soil Biota
质、液体和气体流动和运输的途径,系统内质量运动和能量流动的
14
机理,和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的运动。
.
土壤学的最新发展方向
Breaking the Sod: Humankind, History, and Soil
Soil and Troubl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mpact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土壤学-国家级课程课件
土壤质地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01
02
03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粉、粘 粒的含量和比例,它对土壤的通 透性、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 具有重要影响。
砂质土壤松散,通透性好,但保 水能力差,养分易流失;粘质土 壤粘重,通透性差,但保水能力 强,养分不易流失。
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种植相应的 植物,有利于提高植物的生长效 果和产量。
况进行合理施肥。
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 素之一,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 应性不同。
调节土壤酸碱度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 要措施,可以通过施用酸性或碱性肥 料来调节土壤酸碱度,以满足不同植 物的需求。
在酸性土壤中,植物容易遭受铝毒害 和磷、钾元素的固定;在碱性土壤中 ,植物容易遭受钠毒害和硼、钼等元 素的缺乏。
生长。
土壤温度和热量对土壤中化学 反应的速率和微生物活动具有 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养分
的转化和有效性。
03
土壤分类与分布
土壤分类的方法与标准
土壤分类的定义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的属性、形成过程和发生特点,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土壤归为同一类,将具有不同特征的土壤归为 不同类。
土壤分类的方法
土壤分类的方法包括发生学分类、系统分类和景观分类等。其中,发生学分类主要依据土壤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系统 分类主要依据土壤的属性,景观分类则主要依据土壤的景观特征。
土壤学主要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生物性质以及土壤形成、演 变、分类等,同时还包括对土壤资源 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土壤学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总结词
土壤学是农业、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壤孔性的概念 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 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 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 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孔隙的数量)和 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孔隙的数量)和 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 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 者决定着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后者 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
Chap. 11 土壤孔性
§3 土壤孔隙类型 ①非活性孔:又称无效孔、束缚水孔。 这 是土壤中最细微的孔隙,当量孔径一般 <0.02mm, 土壤水吸力>1.5×105Pa。 0.02mm, 土壤水吸力>1.5× Pa。 ②毛管孔隙:当量孔径约为0.2-0.02mm, ②毛管孔隙:当量孔径约为0.2-0.02mm, 土壤水吸力1.5× Pa-1.5× Pa,具有 土壤水吸力1.5×104Pa-1.5×105Pa,具有 毛管作用。 ③通气孔隙:当量孔径>0.2mm, ③通气孔隙:当量孔径>0.2mm,相应的土壤 水吸力<1.5× Pa,毛管作用明显减弱。 水吸力<1.5×104Pa,毛管作用明显减弱。
Chap. 11 土壤孔性
§4 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肥力、作物生长 的关系 (1)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肥力 (2)土壤孔隙状况与作物生长 旱作土壤耕层的土壤总孔隙度为50%-56%, 旱作土壤耕层的土壤总孔隙度为50%-56%, 通气孔度不低于10%, 通气孔度不低于10%,大小孔隙之比在 1:21:2-4,较为合适。
Chap. 13 土壤耕性
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 ③代换性阳离子:代换性钠离子因水化度大, ③代换性阳离子:代换性钠离子因水化度大, 使土壤分散,因此可塑性增大。相反,钙 离子因具有凝聚作用可减少土壤的可塑性。 ④土壤有机质: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上、下塑 ④土壤有机质: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上、下塑 限,但一般不改变其塑性值。
Chap. 11 土壤孔性
土壤孔隙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 土壤孔隙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 ×100% =[(土壤容积-土粒容积)/土壤容积] =[(土壤容积-土粒容积)/土壤容积] ×100% =[1-(土粒容积/土壤容积)] ×100% =[1-(土粒容积/土壤容积)] = [1-(土粒重量/土粒密度)/(土壤重量/ [1- 土粒重量/土粒密度)/ 土壤重量/ 容重 )] ×100% = (1-容重/土粒密度)×100% 容重/土粒密度)×
反映土壤松紧度 计算土壤的重量 计算土壤中各组分(如土壤水分、有机质、养分和盐 分等)的含量 土壤孔隙比
Chap. 11 土壤孔性
§3 土壤孔隙类型 当量孔径: 当量孔径: 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 当的孔径, 当的孔径,它与孔隙的形状及其均匀性无 关。土壤水吸力与当量孔径的关系式为: d = 3/T d为孔隙的当量孔径(mm)、 d为孔隙的当量孔径(mm)、 T为土壤水吸力(100Pa) 为土壤水吸力(100Pa) 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土壤水 吸力愈大,则当量孔径愈小。
Chap. 12 土壤结构性
§2 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块状结构:其长、宽、高三轴大体近似, 边面不明显; 核状结构:长、宽、高三轴大体近似, 边面梭角明显,较块状结构小; 团粒结构: 通常是指土壤中近于圆状小 团聚体,其粒径为0.25-10mm。农业生产 团聚体,其粒径为0.25-10mm。农业生产 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为2 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为2-3mm;
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的因素有: ③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可使土团接触面减 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可使土团接触面减 少,因而其粘结性和粘着性降低,土壤 疏松易耕。 ④土壤腐殖质含量:腐殖质含量增加可减 土壤腐殖质含量:腐殖质含量增加可减 弱粘土的粘结性,因为腐殖质在土粒外 围形成薄膜,改变了粘粒接触面的性质。 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不同的阳离 ⑤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不同的阳离 子种类可影响土粒的分散和团聚。
1、需要一定数量和直径足够小的土粒,土粒愈细,数量越多,粘结力愈 、需要一定数量和直径足够小的土粒,土粒愈细,数量越多,粘结力愈 大; 2、使土粒聚合的阳离子 、使土粒聚合的阳离子 不同种类离子的聚合能力不同: Fe3+ >Al3+ > Ca2+ > Mg2+ > H+ > NH4+ > K+ > Na+聚合能力逐渐减小。 3、胶结物质 :主要是各种土壤胶体。 无机胶体:粘土矿物、含水的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等; 有机胶体包括腐殖质、有机质如多糖(线性的高分子聚合体)葡萄糖、 胡敏酸等. 胡敏酸等. 4、外力的推动作用 主要是促使较大土壤颗粒破碎成细小颗粒,同时促进小颗粒之间的粘结。 起外力推动作用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土壤生物:根系的生长(穿插、挤压、分泌物及根际微生物)、动物的 活动; 大气变化:干湿、冻融交替; 人为活动:耕作、施肥。
Chap. 12 土壤结构性
团粒
Chap. 12 土壤结构性
§3 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良好团粒结构具备的条件 ①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 ② 有多级孔隙; ③ 有一定的稳定性; ④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
Chap. 12 土壤结构性
§3 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① 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② 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 的矛盾; ③ 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 ④ 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Chap. 12 土壤结构性
§6 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1)合理的耕作(为宜耕期、轮作制度):一般土壤外白(干)、里暗 合理的耕作(为宜耕期、轮作制度) (湿),或干一块、湿一块呈花脸时为宜耕;用手摸时,当捏不成团, 手松不粘手,落地即散时为宜耕期。 2)合理灌溉、晒垡和冻垡 :喷灌、滴灌好、避免大水漫灌、太急的 合理灌溉、 喷灌等不良方式。 3)围栏保护,避免人为的践踏,通过生物措施改良。 )围栏保护,避免人为的践踏,通过生物措施改良。 4)深翻施用有机肥。常用腐叶土。 深翻施用有机肥。常用腐叶土。 5)施用结构改良剂 :是人工提取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Chap. 13 土壤耕性
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 ②土壤质地: ②土壤质地: 土壤中粘粒愈多,质地愈细, 塑性愈强。上塑限、下塑限和塑性值的数 值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按塑 性值分类如下:强塑性土(粘土)>17, 性值分类如下:强塑性土(粘土)>17, 塑性土(壤土)17塑性土(壤土)17-7,弱塑性土(砂壤) >7,无塑性土(砂土)0。 >7,无塑性土(砂土)0
Chap. 13 土壤耕性
§2 土壤物理机械性 2.可塑性 2.可塑性 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任 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当在外力解除和土 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变形的性能称为 可塑性。 可塑性。
Chap. 13 土壤耕性
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 ①水分含量:干土没有可塑性,当水分含 ①水分含量:干土没有可塑性,当水分含 量逐渐增加时,土壤才表现可塑性。 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水分含量称 为下塑限(塑限);土壤失去可塑性而 下塑限(塑限);土壤失去可塑性而 开始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上塑限 开始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上塑限 (流限)。上塑限与下塑限含水量之差 称为塑性值,也叫塑性指数。塑性值大, 称为塑性值,也叫塑性指数。塑性值大, 土壤的可塑性强。
Chap. 11 土壤孔性
§2 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是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 土壤孔隙度是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 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它表示土壤 中各种大小孔隙度的总和。一般是通过 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来计算。 土壤孔隙度= [1- (容重)/相对密度] 土壤孔隙度= [1- (容重)/相对密度] ×100%
Chap. 11 土壤孔性
Chap. 11 土壤孔性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 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单位为g/cm 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单位为g/cm3 或t/m3。一般旱地土壤容重大体在 1.00~1.80 g/cm3之间。 土壤容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Chap. 12 土壤结构性
§1 土壤结构体和土壤结构性的概念 土壤结构体:是指原生土粒(单粒)和 土壤结构体:是指原生土粒(单粒)和 次生土粒(复粒)的排列与组合状况。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大小、形状、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大小、形状、 稳定程度及孔隙状况的综合特征。稳定程
度(力稳性、水稳性)包括: 1)在自然状况下保持该结构的时间长短; 2)在人为条件下(耕作、施肥)保持该结构的 时间长短。
Chap. 13 土壤耕性
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的因素有:
①土壤质地:土壤愈细,接触面愈大,粘结性和 土壤质地:土壤愈细,接触面愈大,粘结性和 粘着性愈强。 ②土壤含水量:含水量愈少,土粒距离愈近,分 土壤含水量:含水量愈少,土粒距离愈近,分 子引力愈大,粘结性愈强,故干燥土块破碎甚 为困难。
Chap. 13 土壤耕性
人工合成剂:应用效果好的有:聚丙烯腈水解物钠盐、羧化聚合物的钙盐。 人工合成剂:应用效果好的有:聚丙烯腈水解物钠盐、羧化聚合物的钙盐。 聚丙烯酰胺除改良土壤结构,还可蓄水保墒。每公顷用200——400千克,遇水可形成水 聚丙烯酰胺除改良土壤结构,还可蓄水保墒。每公顷用200——400千克,遇水可形成水 稳性团粒结构。且土壤的蓄水力提高100倍。在绿化沙漠中意义大。 稳性团粒结构。且土壤的蓄水力提高100倍。在绿化沙漠中意义大。 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从有机物中提取出的腐殖酸盐、树脂胶、多糖醛类 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从有机物中提取出的腐殖酸盐、树脂胶、多糖醛类 缺点是:易被微生物分解,用量大。 优点:可刺激植物的生长。
Chap. 13 土壤耕性
§2 土壤物理机械性
1. 粘结性和粘着性 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 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 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粘着性: 土壤粘着性: 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 况下,土粒粘着外物表面的性能。 况下,土粒粘着外物表面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