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学之解表剂

合集下载

中医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中医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荆芥
总结词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详细描述
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其主要功效为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常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 等症。荆芥具有较好的透疹作用,可用于治疗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等症。
防风
总结词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详细描述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
总结词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宣肺止咳
解表剂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气喘等 症状。
清热解毒
解表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缓解热毒所致的疮 痈肿毒等症状。
02
解表剂的常用药物
麻黄
总结词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详细描述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其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常用于风寒 感冒、咳嗽气喘等症。麻黄发汗力强,宜用于风寒表实症,阴虚阳亢、肺燥阴伤者不宜使用。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目录
• 解表剂的基本概念 • 解表剂的常用药物 • 解表剂的常见方剂 • 解表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01
解表剂的基本概念
解表剂的定义
解表剂是指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作用的方剂,常用于治疗外感表证, 如感冒、咳嗽等。
解表剂多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如麻黄、 桂枝、紫苏叶、荆芥等,具有发散解 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等作用。
表寒证
对于表寒证,如恶寒、无汗、苔白等症状,解表 剂可发挥其发汗解表的作用。
使用解表剂的注意事项
配伍得当
解表剂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需注意配伍得当,避免产生不良 反应。
禁忌症慎用
对于解表剂的禁忌症,如高热、 口渴、舌红等症状,需慎用或禁 用。
01

中医方剂学第章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第章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第章解表剂一、解表剂的概述解表剂是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等外感病的一类中药方剂。

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解表发汗、解热止痛。

解表剂一般选用性温、性凉而辛辣、微苦的中草药,能够促进人体的散发汗液,从而达到解表清凉的效果。

另外,解表剂还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预防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常用的解表剂1. 防风通圣防风通圣是一种很常见的解表剂。

它由当归、白芍、葛根、防风、桂枝、干姜、大枣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防风通圣的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煎汤,一日三次,每次饮用剂量为150-200毫升。

2.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是一种常见的解表剂,它是由黄芩、连翘、板蓝根、荆芥、甘草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感冒清热颗粒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冲泡,每日三次,每次饮用剂量为1袋。

3. 五福宁胶囊五福宁胶囊是一种成熟的中成药,它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石斛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功效。

五福宁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使用方法是一日3次,每次3粒。

三、解表剂的禁忌症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使用解表剂,特别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解表剂存在禁忌症。

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禁忌症:•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某些解表剂;•患有萎缩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疾病的人需要谨慎使用;•患有胃病、肝病、肾病等身体虚弱状态的人需要谨慎使用;•儿童和老人需要根据年龄适当减量。

四、解表剂的注意事项使用解表剂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治疗作用。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使用解表剂前,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规定用量;•对于个体过敏和已知过敏的人应慎用解表剂;•使用解表剂时需要避免某些食物和药品,防止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停用解表剂。

五、解表剂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类中药方剂,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解热止痛等功效,能够有效地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等外感病。

方剂学-解表剂

方剂学-解表剂

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概述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解表剂主要适用于表证。

凡风寒初起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使用解表剂治疗。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由于表证有寒热之异,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应酌情选用不同类型的解表剂。

如表证属风寒者,当用辛温解表剂;表证属风热者,当用辛凉解表剂;若兼见气、血、阴、阳等不足者,还须结合补益法使用,以扶正祛邪。

(2)解表剂多以辛散轻扬药物为主组方,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3)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微汗出为佳。

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

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4)饮食方面,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表里同病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等,则不宜继续使用解表剂。

细目二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郁滞,肺气失宣所致。

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故方中以苦辛性温之麻黄为君,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郁闭之肺气。

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配伍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

桂枝既能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能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麻黄、桂枝两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

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以止咳喘。

杏仁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

炙甘草调和药性,既能助麻、杏之宣降,又能缓麻、桂之峻烈,使汗出不至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诸症可愈。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银翘散类方剂
组成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 子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 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属温病初起者
桑菊饮类方剂
组成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 梗、甘草、苇根
03
调和营卫
部分解表剂还具有调和营卫的作 用,可用于治疗营卫不和所致的 病症,如自汗、盗汗等。
04
02
解表剂药理作用及机制
药理作用
发汗作用
解表剂通过刺激汗腺分泌,促进汗液排出, 达到发散表邪的目的。
抗炎作用
解表剂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解热作用
解表剂可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抗病毒作用
部分解表剂具有抗病毒活性,可抑制病毒复 制。
带下病
02
03
产后风
部分解表剂具有祛湿止带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带下病等湿热带下 症状。
解表剂可祛风散寒,对于产后风 等产后外感风寒症状有较好的治 疗效果。
06
解表剂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及表现
过敏反应
胃肠道反应
皮肤红斑、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等。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肝肾损伤
其他反应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解表剂,避免不必要的 用药。
解表剂多为短期用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 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 慎选择解表剂,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解表剂的同时,应注意休息、保暖、 多饮水等辅助治疗措施,促进病情恢复。

中药方剂解表剂

中药方剂解表剂

中药方剂解表剂1.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升麻芍药甘草葛根【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加减变化麻疹其邪属热,初起治宜透邪外出为主,清热解毒为辅,本方清疏之力皆不强,临证时可选加薄荷、荆芥、蝉蜕、牛蒡子、银花等,以增强透疹清热之功。

若因风寒袭表不能透发,兼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苔薄白等症,宜加防风、荆芥、柽柳以发表透疹;麻疹未透,色深红者,宜加紫草、丹皮、大青叶以凉血解毒。

本方除用于麻疹治疗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水痘、腹泻、急还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

可知程氏方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是两方同中之异。

性细菌性痢疾等病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使用注意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2.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组成】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加减变化若无汗而恶寒甚者,可去黄芩,加麻黄增强发散表寒之力,值夏秋可以苏叶代之;热邪伤津而见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热生津;恶寒不明显而里热较甚,发热重,烦躁,舌质偏红,宜加银花、连翘,并重用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功。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等属外感风寒,邪郁化热者。

使用注意若太阳表邪未入里者,不宜用本方,恐其引邪人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不通)者,亦不宜用。

【附方】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柴胡葛根黄芩赤芍甘草知母生地丹皮贝母心烦加淡竹叶;谵语加石膏。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

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散。

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桔,是因不恶寒无需多用升散发表之品,且羌、芷皆辛温香燥,见症已有口渴,故减去;再者,虽去石膏,但配人知、贝、丹、地,不仅清热,还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

解表剂名词解释

解表剂名词解释

解表剂名词解释解表剂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类药物,用于治疗表邪病证。

表邪病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寒、畏寒等。

解表剂通过辛温解表的作用,可以驱散体表的邪气,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表邪病证的目的。

解表剂的主要成分多为辛温解表的草本植物,如葛根、麻黄、防风、桂枝等。

这些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辛散发散、温通阳气的作用。

通过服用解表剂,可以促进体表的微循环,增强组织的供血供氧能力,加速邪气的排出,从而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解表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表邪病证。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表邪病证,由风寒、风热等外邪入侵引起。

感冒初期常伴有发热、头痛、恶寒、鼻塞等症状,此时可以选择辛温解表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解表剂有麻黄汤、葛根汤等,这些药物通过辛散发散的作用,可以驱散体表的邪气,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除了治疗感冒外,解表剂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表邪病证,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

在选择解表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可以选择温阳解表的药物;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可以选择滋阴解表的药物。

解表剂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解表剂一般适用于急性发作的表邪病证,对于慢性表邪病证效果较差。

其次,解表剂具有辛散发散的作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以免伤及正气。

再次,解表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心悸等,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总之,解表剂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类药物,通过辛温解表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表邪病证。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注意合理用药。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方剂学PPT 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PPT 解表剂

结合其他疗法
进一步研究解表剂的药理作用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探索解表剂与其他中医疗法的结合应 用,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开发新型解表剂
针对现代医学对于感冒、流感等疾病 的治疗需求,开发新型、高效、安全 的解表剂。
05
解表剂的注意事项
使用解表剂的禁忌人群
儿童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 解表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年龄和体 重进行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
桂枝汤
总结词
辛温解表,解肌发表
详细描述
桂枝汤是中医方剂学中的另一经典解表剂,由桂枝、 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该方剂具有辛 温解表、解肌发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 致的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桂枝汤 中的桂枝能够发散风寒,温通经脉;芍药能够养血调 经,平肝止痛;生姜能够发表散寒,止呕降逆;大枣 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甘草能够调和药性,益气 和中。
身体虚弱者
身体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应谨慎使用解表剂,必要时应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01
孕妇
解表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胎儿 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 使用。
02
03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对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 谨慎使用解表剂。
04
解表剂的用法用量
01
根据病情和年龄
解表剂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年龄进行调整,遵循 医生的建议。
解表剂的临床应用
01
02
03
感冒治疗
解表剂常用于感冒初期, 能够缓解发热、头痛、咳 嗽等症状,缩短病程。
鼻炎治疗
对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 炎等,解表剂能够改善鼻 塞、流涕等症状,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
20
6、寒闭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 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 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 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 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 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由于贼风外袭, 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 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 疏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按:此例患者受严冬风雪之寒气侵袭,致肺失宣降、寒凝气滞、耳窍不 通而致耳聋,故用麻黄汤发散风寒。风寒祛、耳窍通,耳聋自愈。
-
22
8、胸痹
刘某,男,56岁,1980年12月诊。胸闷,气短,胸痛彻背, 动则尢甚,时常发作一年余。近月余发作频繁。刻诊:气 短声低,气急而咳,痰少色白,畏寒怯冷,面色白光 白, 四肢欠温,舌暗苔白,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此乃胸中阳气不振,不能贯通心脉,则胸闷胸痛; 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欠温;不能温分血肉则畏寒怯冷,时 时恶风。宜麻黄汤主之:炙麻黄6g,桂枝15g,杏仁6g, 炙甘草30g,薤白6g,附子30g(另包先煎)。服药3剂, 诸症消失。


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常配:

1、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

2、宣降肺气药(杏仁、桔梗)
-
3
麻黄汤《伤寒论》
学习 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基础方典型结构
-
4
主证病机分析:

感(
风太

阳 伤
表 实
寒 )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肺气不宣

中医《方剂学》简介——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简介——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简介——解表剂凡用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属“八法”中的“汗法”。

一、“解表剂”使用机理和原则肌表是人体的藩篱,所以外感六淫伤人,一般都先出现表证。

此时邪气轻浅,可用解表剂使外邪仍从肌表而出。

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六淫之邪不能及时从外解,必转而深入,变生他证。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由此可知,凡是外感六淫初起,及时地用解表剂治疗,使邪从外解,就能防止传变,早期治愈。

所以,无论是风寒所伤,还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时,都可以用解表剂治疗。

然而,外邪六淫有寒热之异,人体有虚实之别,或原有其他病证又感外邪等等。

所以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分别适用于表寒证,表热证和虚人感受外邪而致的表证。

二、使用“解表剂”注意事项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同时,凡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助汗出。

但解表取汗,以遍身絷絷微汗为最佳。

假使汗出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都不适宜。

因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太多,易耗伤气津,严重的还有导致亡阴亡阳之变。

临证使用解表剂,必须是外邪所致的表证。

如果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需考虑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的方剂;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用。

三、“解表剂”分类及代表方剂1.辛温解表辛温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

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等。

中医方剂学课件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课件解表剂

甘草:调和药性 ---------- 使
2019/9/23
方剂学
四、主治—外感风寒湿兼里热之证
1、病机:风寒湿邪郁表,经络气血不利、
蕴热传里
2、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
酸楚重痛,口苦而渴,脉浮紧。
如何体现分经论治?
2019/9/23
方剂学
桑菊饮 银翘散
一、共性
1、来源:《温病条辨·上焦篇》
方剂学
二、分类: 1、辛温解表剂:
特点:辛散温通,味辛能散,性温祛寒 2、辛凉解表剂:
特点:辛凉轻清,轻宣透散 3、扶正解表剂:
特点: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2019/9/23
方剂学
三、注意事项: 1、不宜久煎: 2、服法及护理方法:①②③④⑤ 3、因时因地而用方: 4、治疗原则: 5、禁忌:
2019/9/23
热闭于肺,无汗而喘: 热壅于肺,有汗而喘: 3、用于小儿麻疹合并肺炎。 4、还可用于大叶性肺炎
五、附方:越婢汤
2019/9/23
方剂学
败毒散《和剂局方》
一、异名:人参败毒散、活人败毒散
二、方名:《医方考》:“培其正气,败 其邪毒,故曰败毒散”
三、组成:1、包括用法中的薄荷、生姜。
2、人参现代多开党参、量宜轻。
2019/9/23
方剂学
五、方解: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药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 臣药 杏仁 :下气平喘,与麻黄配伍,复肺气之宣降 炙甘草:兼佐药使之用。
佐药
为什么说麻黄汤是发汗的峻剂
2019/9/23
方剂学
六、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A、 辨证要点:
B、本方为峻汗之剂,在南方相对应用较少。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05
解表剂的注意事项
慎用人群
01
02
03
孕妇
解表剂中的某些药物成分 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 良影响,应谨慎使用。
儿童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状 况与成人不同,解表剂的 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 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 较弱,应谨慎使用解表剂 。
药物配伍禁忌
解表剂不宜与滋补类药物同时使用,因为滋补类药物会抑制机体正常的排邪反应 ,影响解表剂的疗效。
治疗感冒
01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解表剂常用于治疗感冒初期,通 过发汗、解表、宣肺等方式缓解 感冒症状。
02
解表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能 够发散体内寒气,缓解头痛、发 热等症状,对于风寒感冒尤其有 效。
治疗发热
解表剂中的一些药物成分具有解热作 用,能够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如银翘散、桑菊饮等解表剂,常用于 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疗效显著 。
治疗咳嗽
咳嗽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之一,解表剂通过发散体内寒气、宣 肺等作用,能够缓解咳嗽症状。
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解表剂,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 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头痛
解表剂中的一些药物成分具有止痛作用,能够缓解头痛症 状。
如九味羌活汤、川芎茶调散等解表剂,对于感冒引起的头 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桂枝汤
总结词
辛温解表,解肌发表
VS
详细描述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 枣组成,是中医方剂学中典型的辛温解表 方剂。桂枝汤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 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其中,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为君药;芍药 敛阴止汗,为臣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剂学—解表剂

方剂学—解表剂
杏仁 桔梗(臣药)宣降肺气
连翘(佐药)透邪解毒
芦根(佐药)清热解毒
甘草(使药)调和诸药

解表

理肺
(草根桔翘和饮杏桑羞)
桑菊饮
银翘散
共性
①作用:辛凉解表②适应证:温病初起卫分证③药物: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
区别
辛凉轻剂、肃肺止咳
辛凉平剂、解表清热
麻黄(君药)宣肺平喘解表散邪
石膏(君药)清泻肺热辛散透邪
表寒
里热
杏仁 (臣药)降利肺气
甘草(佐使药)益气和中
清肃协同
调和麻杏之宣降
调和麻石之寒温
甘寒生津
宣降肺气
外感风热+上呼吸道=银翘散外感风热+肺络=桑菊饮外感风热+喘=麻杏石甘汤
扶正解表剂
羌活 独活(君药)发散风寒湿止痛
桔梗 枳壳(佐药)宣降肺气宽胸化痰
生姜 薄荷(佐药)解散表邪
前胡(佐药)化痰止咳
茯苓(佐药)渗湿消痰
人参(佐药)扶助元气
甘草(佐使药)调和药性
益气
和中
柴胡 (臣药)解肌透邪
川芎 (臣药)活血行气祛风

解表

宣痹止痛
引:薄荷、生姜
(独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强攻)
感谢聆听
辛凉解表剂
银花 连翘(君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辟秽化浊
薄荷 牛蒡子(臣药)疏风清热清利头目解毒利咽
荆芥穗 淡豆豉(臣药)辛散解表
芦根 竹叶(佐药)清热生津
桔梗(佐药)宣肺止咳
甘草(佐使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助君解表
助辛凉以透表
(草根桔翘拔花牛叶经淡)
桑叶 菊花(君药)疏散风热清宣肺热清利头目

方剂学解表剂的名词解释

方剂学解表剂的名词解释

方剂学解表剂的名词解释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药方的组成、性能、用法和用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而“解表剂”是方剂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表邪外袭引起的症状和疾病。

解表剂的名词解释是解释解表剂的定义、功效、适应症等相关内容。

一、解表剂的定义解表剂是中医方剂学中用于解表散寒、疏风发汗的药物组合,主要用于治疗由外邪侵袭引起的感冒、感冒引发的发热、头痛、身痛等疾病。

解表剂可以通过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中医学院的合作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组成药材进行分析和药效学研究,提高其临床疗效。

二、解表剂的功效1. 解表发汗:解表剂中的药物成分可以快速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邪,促进毛孔张开,使体内的热气和湿气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以达到解表作用。

2. 疏风散寒:解表剂中部分药物能够舒展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筋骨疼痛,缓解风寒症状。

3. 抗炎镇痛:有些解表剂含有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成分,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三、解表剂的适应症1.感冒症状:感冒是由风寒、风热入侵引起的常见病,解表剂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2.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外邪侵袭引起的发热、咽喉红肿、鼻塞流涕等症状,解表剂中的一些药物可以疏风清热,缓解发热症状。

3.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风寒入侵引起的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解表剂中的一些药物可以散寒解表,缓解寒症。

四、解表剂的经典方剂1. 麻黄汤:本方剂由麻黄、桂枝等药物组成,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

2. 葛根汤:本方剂由葛根、麻黄等药物组成,适用于外邪入侵引起的发热、身痛、咳嗽等症状。

3. 三拗汤:本方剂由防风、葱白等药物组成,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咳嗽等。

五、解表剂的潜在风险尽管解表剂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首先,解表剂一般通过发汗来排除体内湿气和寒邪,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脱水等问题。

大学中医方剂学课件 第一章 解表剂

大学中医方剂学课件    第一章  解表剂

4,服用方法: 1),药后啜粥法, 2),温覆取汗法, 3),获效停药法, 4),守方继进法, 5),药后忌口法
5,加减: 素体虚,加——黄芪 风寒重,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兼项背强几几加——葛根。 素有咳喘,又感风寒,加——厚朴,杏
仁、苏子,桔梗。
余(段富津教授)曾治一女,1982年9月 因运动汗出,卧湿冒雨而发病。始则恶 寒发热,身体疼痛,医以感冒论治,表 证虽轻,但身痛不减。半月之后,膝踝 关节逐渐肿大,步履艰难。医家以为风 湿在表,而令其服药取汗,病者初汗即 觉痛减体舒,遂加盖衣被,直至全身汗 出如水流漓方止。翌日虽肿痛均减,但 未几,关节又渐肿大,身痛加重,以至 不能行路,又经中西药治疗月余不效。

连 翘 ——清心肺而除上焦热毒
臣:薄荷,牛蒡子——发散风热,利咽

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邪
佐:桔梗——宣肺止咳化痰

竹叶,苇根——清热生津。
佐使:生甘草——和药。
[重点,难点] 1,病机:风热袭表,热毒偏盛。 2,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温
病条辨》称之为“辛凉平剂”。
[重点,难点]
1,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营弱 卫强)。“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汗自出”。
2,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 证的基础方。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3,配伍特点: 桂枝发汗散风寒,去卫分之邪。 芍药敛阴养阴,补营阴之虚,治营弱。

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清解。
臣: 桔梗——宣肺止咳化痰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苔白 滑,脉浮。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薄荷——助君药散风热
桔梗、杏仁——助君药宣肺止咳
(臣)
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佐)
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药性。 (佐使)
◆配伍特点
①诸药量轻,解表清热力微(辛凉轻剂) ②桑、桔、杏配伍,宣肺止咳效佳。。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方要点]
咳嗽明显的表热轻证
银翘散
(《温病条辨》)
[主治]温病初起
本方要求
掌握小青龙汤中芍药与五味子的 配伍意义。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 菊花 薄荷 桔梗 杏仁
连翘 芦根 甘草
[主治]风温初起 证候特征:咳嗽明显的表热轻证 ◎病机:风热犯表(主),肺气失宣(次) ◎立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配伍意义
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清肺止咳(君)
风寒表实证
风寒表虚证
无汗而喘,脉浮紧 有汗无喘,脉浮缓
本方要求
1、掌握桂枝汤的制方原理 2、熟悉桂枝汤的用法 3、掌握麻黄汤与桂枝汤二方之异同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
思考:
1.本方所治表证有何特点?(病机、症状) 2.证兼里热,方中大队辛温之药是否有燥
津助热之虞?
[组成]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掌握黄芩、生地的配伍意义(清兼
证之热、制辛温之燥)。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芍药 半夏 炙甘草
[主治]外寒内饮证。 [制方原理]
◎病机要点:外寒(主证)内饮(次证) ◎立 法:解表化饮
◎配伍意义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干姜、细辛、半夏 ——温肺化饮,助麻桂解表。 芍 药——敛阴,防过汗或温燥伤津; 五味子——敛气,防肺气耗散 甘草——和中调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证
【典型病案】
谭某,女,10岁,2003年11月14日初诊。 患者经常感冒,体质虚弱,平素易出汗,稍受风寒 即鼻塞、流清涕、咳嗽,纳食不佳。舌淡红,苔 薄白,脉缓弱。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生甘草6g、防 风10g、黄芪20g、白术10g、女贞子15g、 焦三仙各15g、浮小麦20g、苍耳子10g、 生姜3片、大枣3枚。7付水煎服,2天1付。

概述·使用注意
表 剂
(1)表里同病者, 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2)不宜久煎; (3)温覆;全身微汗出为佳; (4)温服,避风寒; (5)表邪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
虚证水肿、吐泻失水者,禁用。

分述
表 剂
一、辛温解表剂 二、辛凉解表剂
三、扶正解表剂
分述·辛温解表
体外
肌表 (口鼻)
体内
之,化气调阴阳?

辛温解表·桂枝汤


附方: 方剂比较:
麻黄汤与桂枝汤 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
有何异同?
【类方比较】
麻黄汤
桂枝汤
组同
桂枝、炙甘草
成 异 麻黄、杏仁
芍药、生姜、大枣
功 用
同 异
辛温解表
发汗散寒力强,又能 解表散寒之力稍逊,
宣肺平喘
但有调和营卫之功

外感风寒表证
主 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 外感风寒所致恶风 治 异 热而无汗喘咳之表实 发热而有汗出之表

辛温解表·桂枝汤


使用注意:
a. 微火煮取;药后啜热稀粥以助酿汗;
温覆以助汗出 b. 桂、芍用量相等
(桂、芍1:1,意在平调营卫或平调阴阳)
c. 表实无汗、表寒里热而无汗烦躁者,以及 温病初起或中焦湿热禁用;
d. 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辛温解表·桂枝汤


❖本方证中已有汗出,为何还用桂枝汤发汗? ❖如何区别“病汗”和“药汗”? ❖如何理解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

辛温解表·麻黄汤


方解: 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桂枝——解肌透营,温经止痛
麻、桂相配,有峻汗之功 佐:杏仁——降肺平喘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
缓麻、桂峻烈之性
辛温解表·麻黄汤
卫遏
风寒(邪)
麻黄、桂枝
营滞 肺气闭郁
肺 失 麻黄 宣 杏仁

甘草
肌表
缓峻汗;调宣降

辛温解表·麻黄汤

概述
表 剂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定义
表 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邪外出等作用, 主要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为解表剂
(属八法中之“汗”法)
概述
体外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热)
肌表 (口鼻)
体内
正气




概述·分类
表 剂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剂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剂 表证+正虚——扶正解表剂
【方歌】
麻黄汤有杏桂草,发汗平喘主解表, 风寒表实用此方,寒热无汗喘咳疗。

辛温解表·麻黄汤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风寒重证)

辛温解表·麻黄汤
表 剂
主证病机分析:
(太阳伤寒)
外感风寒表实证
卫阳被遏 卫气抗击
营阴郁滞
恶寒发热,脉浮
无汗,头身疼痛, 脉紧
肺气不宣 咳喘
处方: 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15g、生石膏30g (先煎30分钟)、党参20g、甘草10g、大枣4枚
水煎20分钟后取汁分2次服。若一服汗出, 不必尽剂,避风寒。服药1次,未汗,但感身 热灼手,烦躁益甚。过了3 小时又服余药,服 后20分钟开始汗出,逐渐增多,全身皆汗自 觉异常舒适,惟乏力。改用桂枝汤加味2剂, 汗出较多。 停药观察,随访月余,汗出正常, 病告痊愈。[李秉洁.一药而愈25年汗闭. 中医 杂志. 1988;29(5):68]
表 剂
证治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使用注意: 非表实无汗禁用; 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辛温解表·麻黄汤


随证加减: •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者,
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荑; • 夹湿兼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 • 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
【典型病案】
赵某,男,50岁。自述于1961年夏季 大汗出时用冷水冲浴,此后未再出汗。虽盛 夏或剧烈运动后仍无汗出,伴心中烦躁,头 昏身热,汗孔突起,西医诊为“汗腺闭塞 症”,服中西药物未效。近因天气炎热,诸 症加重。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大枣——助白芍益阴,补脾益气 姜、枣升腾脾胃之气,助桂、芍调和营卫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
合白芍酸甘化阴
辛温解表·桂枝汤
肌表
桂枝、甘草
芍药、甘草
卫强
营弱
风寒(邪)
生姜
肺胃失和
桂枝 生姜
桂枝、芍药
营卫不和
生姜、大枣

辛温解表·桂枝汤


证治要点: 汗出恶风,脉浮缓或浮弱
随证加减: o 风寒较甚者,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o 体质素虚者,加黄芪; o 兼见咳喘者,加杏仁、苏子、桔梗

分述·辛温解表


桂枝汤
(《伤寒论》)
诸方之冠,群方之魁

辛温解表·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炙甘草二两(6g)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3g)
【方歌】
桂枝白芍草枣姜,调和营卫解肌良, 风寒表虚寒热见,汗出脉缓用此方。

辛温解表·桂枝汤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2004年6月告服药后汗出少,很少 感冒。[颜惠萍.张立老师 临床应用桂枝汤举 隅.甘肃中医学院学 报. 2004;21(4):4]

分述·辛温解表
表 剂
小青龙汤
(《伤寒论》)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组成: 麻黄三两(9g) 芍 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6g) 炙甘草三两(6g) 桂枝三两(9g) 半夏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风寒轻证)

辛温解表强
恶风、发热,头痛,脉浮
(太阳中风)
外感风寒表虚证
营阴泄弱 汗出,脉缓
肺胃不和 鼻鸣,干呕

辛温解表·桂枝汤


方解:
君:桂枝——解肌散寒,扶助卫阳 臣:白芍——敛营养阴
桂、芍相配, 散中寓收,调和营卫 佐:生姜——助桂枝发表,温胃止呕
风寒(湿)邪
正气




分述·辛温解表
表 剂
适应证: 外感风寒表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 口不渴,无汗或汗出恶风, 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

分述·辛温解表
表 剂
麻黄汤
(《伤寒论》)

辛温解表·麻黄汤
表 剂
组成: 麻黄三两(9g) 桂枝二两(6g) 杏仁七十个(6g) 炙甘草一两(3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