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语文教案(太阳)
太阳教案 《太阳》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太阳教案 《太阳》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2669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4.png)
太阳教案《太阳》教学设计(优秀4篇)体会“番茄太阳”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和对“自己”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如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太阳》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太阳》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习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
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二、交流预习成果:1、字词方面:兽(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计(gu)杀菌(jun)煤炭(tan)水蒸气(shui)治疗(liao)2、词义: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文章共分两大部分: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读一自然段。
a)出示幻灯;后羿射日。
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
(板书)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箭根本射不到。
c)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
指导朗读。
出示一段没有数字的文字作比较,体会列数字的好处。
《太阳》语文教案范本
![《太阳》语文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f6da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e.png)
《太阳》语文教案范本
用太阳语文教案为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编写一份1200
字以上的语文教案:
(一)课题:太阳
(二)课时安排:共2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概念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太阳的概念,理解太阳的
作用。
3.语言运用:本课时要求学生掌握太阳的相关语言表达,学会用英语
和汉语表达太阳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述和讨论。
(四)教学重点:
1.概念的认识:理解太阳的概念;
3.语言运用:用汉语和英语表述太阳的概念,熟练运用相关语言进行
简单的表述和讨论。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环节:
1.教师通过图片交流的方式,介绍太阳,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太阳相关的谜语,引出太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进行小组
讨论。
二、知识的获取环节:
1.教师出示太阳相关词汇和概念,并让学生归类。
关于《太阳》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案例(精选
![关于《太阳》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089f4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2.png)
关于《太阳》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案例(精选一、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3. 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太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认识到太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认识太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掌握太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读课文(1)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取太阳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3)让学生讨论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
5.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太阳有哪些特点?太阳与地球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解答例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3. 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你认为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能?2. 答案:(1)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供光和热能,促进生物生长,影响气候变化等。
(2)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太阳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的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太阳教案(优秀8篇)
![太阳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e76f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e.png)
太阳教案(优秀8篇)《太阳》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重点指导“繁”字笔画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后羿射日》故事2、这幅图讲的是哪个神话故事?(指名说)师:《后羿射日》只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其实他根本就不能射到太阳。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说明文,看看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从中你也可以知道后羿为什么不能射到太阳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摄氏、温度、生存、繁殖、杀菌、蔬菜、比较、钢铁、庄稼、预防、世界、差不多(2)(指名读开小火车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领读)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养大家读一读。
提示“差”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抵”和“氏”应注意点(4)写字指导:“繁”A、板书,提示第四笔B、学生自己写一写C、展示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太阳给你留下了那些印象?后羿为什么不能射到太阳?2、学生交流回答,老师随机引导、板书,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了解“远”“大”“热”三个特点时,出示相关课件,直观演示3、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把课文的脉络串连起来可以得到主要内容四、总结全文1、看来我们的世界还真的是离不开太阳,有了太阳,我们才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食物;有了太阳才能使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了太阳才有了我们的一年四季……总之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024年《太阳》语文教案(通用
![2024年《太阳》语文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63b8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5.png)
2024年《太阳》语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太阳》一课。
详细内容为:1. 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如太阳的直径、体积、质量等。
2. 学习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表达太阳伟大之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表达事物特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学习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表达事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图片、地球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太阳的了解,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
3. 课文分析: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b. 教师讲解,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表达太阳伟大之处。
4. 实践情景引入:a. 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请你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我们学校的操场。
”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
5.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一下你的好朋友。
”b.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6.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知识a. 直径:109倍地球直径b. 体积:130万倍地球体积c. 质量:333,000倍地球质量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一下你的家乡。
b.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太阳》教案(14篇)
![《太阳》教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a7b06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6.png)
《太阳》教案(14篇)《太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读中识字,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读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太阳头饰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带头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太阳姐姐,听说咱们x班的孩子聪明又爱学习,我就特意从天上飞下来看你们啦!而且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今天我想邀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名字叫《太阳》。
板书。
书空“太”。
齐读:太阳,太阳。
二、听读识字1、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去欣赏一下梁爷爷写的这首儿歌吧,亮眼睛看投影,比比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
生欣赏范读。
2、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轻轻打开书,翻到23页,拿起小铅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3、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热闹,我也想来试试了,请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4、听了太阳姐姐读儿歌,相信小朋友们又认识了不少新的字宝宝,不信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字音都读准了的,你要夸一夸他,字音没有读准的,请你纠正他。
5、谁愿意当一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就是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抽读。
6、齐读。
三、读中体会1、小朋友们把字音都读准了,在什么上,太阳出来了?出示词卡“大海”,齐读。
(贴)表演“跳”。
抽读,齐读。
2、然后什么上,太阳出来的?出示“草原”,齐读。
表演“冒”。
哪个小太阳能读出冒的感觉?抽读,齐读。
3、森林里有什么?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唱呀唱得,把谁给唱出来了?哪只小鸟愿意来把太阳唱出来?抽读,分组读,齐读。
4、山村里,太阳又是谁叫出来的?生答。
哪组的雄鸡能把太阳给叫出来?雄鸡们一起把太阳给叫出来吧!5、齐读最后一句。
6、看,阳光下的世界多美呀!咱们除了看到太阳照到的美丽的大海、草原、森林、山村,还有哪些美丽的世界你看到了?生答。
2024年《太阳》语文教案(精选
![2024年《太阳》语文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981c4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2.png)
2024年《太阳》语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
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理解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关系,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2.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新词的学习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太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指导。
3. 生字、新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4. 课文解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关系。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特点与作用2. 生字、新词3. 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列举太阳的三个特点。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短文。
2. 答案:(1)太阳的三个特点:巨大、炽热、光芒万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的更多知识。
(2)开展“太阳与我们的生活”主题班会,讨论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第二条:“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太阳》 教学设计
![《太阳》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0cd86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e.png)
《太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摄、殖”等生字,会写“抵、氏”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寸草不生、温度”等词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阅读、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掌握说明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恒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就是太阳。
(展示太阳的图片)你们对太阳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摄、殖”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思考:课文围绕太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学习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太阳的特点默读第 1-3 自然段,思考:太阳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远:“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者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阳距离地球的遥远。
大:“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语文教学教案
![太阳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44b2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8.png)
太阳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3)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人类对太阳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太阳的相关知识。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注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
(2)太阳特点的理解。
(3)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太阳内部结构的理解。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太阳语文》课文。
2. 教学辅助材料:太阳图片、视频资料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太阳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的特点和人类对太阳的认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太阳的结构和特点。
(2)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 合作探究:(1)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太阳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太阳结构图。
2. 写一篇关于太阳的小作文,可以是描述太阳的特点,也可以是表达对太阳的情感。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2024年小学语文课《太阳》标准教案(通用1
![2024年小学语文课《太阳》标准教案(通用1](https://img.taocdn.com/s3/m/ee7fc6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7.png)
2024年小学语文课《太阳》标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中学习《太阳》这篇文章。
详细内容涉及解太阳基本知识,包括太阳构造、太阳对地球重要性以及太阳相关趣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太阳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太阳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相关科学知识点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和阅读技巧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壮观图片,提问学生对太阳解,引发学生对太阳兴趣。
2. 课文精读(20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太阳基本知识。
(2)以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课文中典型例句,讲解其语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与课文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太阳对地球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太阳》2. 主要内容:太阳基本知识太阳对地球重要性太阳相关趣味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基本构造。
(2)举例说明太阳对地球重要性。
(3)谈谈你对太阳认识。
2. 答案:(1)太阳由核心、辐射带、对流层、光球、色球和日冕组成。
(2)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促进生物生长,维持地球气候稳定。
(3)根据自己理解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太阳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科学概念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太阳相关资料,解更多关于太阳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3. 例题讲解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答案详细程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际效果教学难点与重点确定是课堂教学核心。
聋校语文阅读教案
![聋校语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e6f69fe4733687e21aa2d.png)
聋校语文阅读教案【篇一:聋校语文《太阳》教案】《18 太阳》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1--3)讲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一段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是,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这两段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多读课文,激励学生读中想、读中悟、读中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方法。
三、学情分析:聋哑学生因听力丧失,接收的信息很少,知识贫乏,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本班b类学生较多,智力更差,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因而学习本文,要注重联系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学过的常识知识,并补充一定的科学知识,利用好这些感性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科学兴趣。
四、设计理念:把学习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读中想、读中悟、读中交流,切实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扎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五、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解决策略:利用课件,让学生多读,帮助学生理解。
《太阳》教学教案
![《太阳》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8225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b.png)
《太阳》经典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太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太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太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太阳》的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太阳》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3. 分组讨论的安排。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太阳》: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堂练习2.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太阳》的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
2. 请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分析其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写在日记中。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太阳在不间、不同天气下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其他关于太阳的文学作品,增进家校合作。
3.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表达对太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太阳》语文教案优秀5篇
![《太阳》语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1e97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0.png)
《太阳》语文教案优秀5篇《太阳》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谜语:出示谜语:(齐读)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
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
(出示图片)(师讲述:太阳的传说)3、过渡语: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⑴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
⑵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板书:特点关系密切)二、新授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
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5、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⑴()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初中特教综合人教八年级下册目录《太阳》说课稿
![初中特教综合人教八年级下册目录《太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4009e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5.png)
《太阳》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太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太阳》是人教版聋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趣。
计划课时4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根据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聋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4、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7人,由于孩子们只能通过看了解事物,所以他们和同龄的普校孩子相比,认知水平要低很多。
他们的认知水平只相当于普校四年级左右的孩子,能够较灵活的运用已学习的字词,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
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1、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
学生在小组学习后,我对第一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讲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主讲解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
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二)、说学法课文中的这三段话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1、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理清课文思路;2、分小组学习、讨论。
《太阳》教案(精选15篇)
![《太阳》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7e34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1.png)
《太阳》教案(精选15篇)《太阳》教案篇1《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
说明文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同学的爱好,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依据同学的心理特点,教学中三次采纳拟人手法,有效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应用拟人手法,引入新课。
上课前画好一幅太阳图。
上课伊始,我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奇地问:“你们听到了吗似乎有谁在非常遥远、非常遥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熟悉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
”贴出课前预备好的画。
同学们一发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
师:他是谁呀生:是太阳公公。
师:(板书课题)你们熟悉他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
同学: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来,能不能转变路线呢……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究。
那么这篇课文告知了我们哪些学问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样引入新课,富好玩味,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使同学不但勤于动脑,而且乐于学习。
二、应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
师:(学完第一段后,把太阳公公的一双眼睛画成线)同学们,你们刚才学得很仔细,你们看太阳公公兴奋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他似乎又在说什么了。
(师把耳朵贴近画面)他说。
‘同学们,你们真聪慧,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同学们,我叫太阳,我离你们非常遥远非常遥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非常身高非常身高。
’我这样作自我介绍行不行”生:不行,不行,究竟有多远,多大,温度有多高,没有说清晰。
师:那你们谁来做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具体的自我介绍(生:各自练说,用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
)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激发了同学说的欲望;而且,由于要用第一人称来说,这就要求同学在汲取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肯定程度的再创作,这就培育了同学的制造性思维的力量。
太阳语文教案(精选7篇)
![太阳语文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64ab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9.png)
太阳语文教案(精选7篇)太阳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3、理解觉得其实看起来实际上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作用。
【课前准备】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自学课文、分段、读讲第一段。
2、第二课时:读讲第二、三段,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同学们密切注视着太阳的变化,同样在这样的这个时间,有上亿万眼睛注视着太阳,观看、研究日环食这奇异的天象。
从同学们的热情来看,大家对探索天体的奥秘怀有相当大的兴趣。
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
(板书:太阳)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促使儿童对新课主动地思考(出示太阳幻灯)(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灯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
此时,距离地球三万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
这鲜明的形象加上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问题情境。
)1、启发: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
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
(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2024年度2024年《太阳》教案
![2024年度2024年《太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a58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2024/3/23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 了解太阳的特点,通过举例说明, 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 物的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03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 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 字新词。
结果展示和讨论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影 响,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日照时间的影响。
22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024/3/23
23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太阳的基本属性
学生应掌握太阳的质量、直径 、温度、光度等基本属性,以
及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2024/3/23
2024/3/23
太阳能建筑
结合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设计出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建 筑。
17
古代文化对太阳崇拜现象
太阳神崇拜
在许多古代文明中,太阳被视为神圣的存在,人们崇拜太阳神, 祈求丰收、健康和幸福。
太阳图腾与符号
古代文化中常出现太阳的图腾和符号,代表着力量、生命和永恒。
2024/3/23
2024年《太阳》教案
2024/3/23
1
目录
2024/3/23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太阳基本知识 • 观测太阳方法与技术 • 太阳与人类关系探讨 • 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3
3
《太阳》背景及意义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 。
《太阳》教学设计13篇
![《太阳》教学设计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7a425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b.png)
《太阳》教学设计13篇语文教案《太阳》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太阳》一课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说明方法1、回顾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2、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合作交流,汇报探究结果。
⑴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列数字和举例子方法来进行说明,更准确,更容易理解。
⑴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⑴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的说明的方法。
⑴指导朗读,深入体会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三、作业超市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月亮吧。
《太阳》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字,学习新笔画竖折。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优美的语言,展开想像。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5个生字。
教学方法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太阳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猜猜它是谁?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
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它是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太阳》。
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日”字。
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太阳》精彩教案
![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太阳》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1cc5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c.png)
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太阳》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查找资料、分析归纳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能告诉我太阳有什么特点?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难写字进行讲解。
四、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关于太阳的资料。
二、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太阳的话题进行交流,如太阳的起源、太阳的构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
2.各组汇报交流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三、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关于太阳的实验或观察活动,如观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测量太阳的温度等。
2.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3.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所学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太阳的资料查阅不足,导致交流时内容不够丰富。
2.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够充足,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前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通过对学生的小练笔检查,发现全班学生的练笔写得都不错,不仅将太阳能的特点说得很清楚,而且条理清晰。
有的学生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将太阳能的用途想象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学生们内心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也体现出对自然科学融入生活的向往。
对于随班就读学生,两年前刚刚接触到她的时候为了了解她的学习情况,我通过拼音的拼读,简单词语的听写,个别短句的朗读,总结出了该学生基础确实较弱,而且很内向,课堂上几乎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与所在年级的标准要求相差很远,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该学生在家里也是很少和家人交流,也没有主动读书、学习的习惯。
针对以上了解到的信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组建了以四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使该生能在小组活动中锻炼与同学交流的能力,通过老师的活动要求获得相应的小组角色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还有就是小组成员轮换,扩大交流人员,通过“结对子,共进步”的活动提升学科基础知识。
经过近一年多不同形式的班级活动的锻炼,该生在学科知识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本节课,通过词语认读小火车、情景故事表演、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等课堂活动,使其参与到课堂中、融入到同学学习中,从而使该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这节课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牵引的太多,使得课堂显得没有活力,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培养提问思考的能力锻炼不够,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参与的有效性较低,小组成员的帮助没有更好的体现,很多环节流于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制定更有针对性、角色较明显的活动,使其融入性和学习积极性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