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现代社会 1. 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 2. 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3. 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 4.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5. 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6.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7. 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h
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 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
h
4
三、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 教育未从生产社会中分化出来,具有非独立性; 2. 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3. 教育对象没有等级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 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 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内容封闭保守,与
一、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
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
教育的热情和效率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
h
8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 2.义务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 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3.全民性
四、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在身体素质上的启蒙作用 (二)在学习知识上的启蒙作用 (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h
7
第三节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h
2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
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不正确。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 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 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 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 性,这是缺陷。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
制约 反作用
反制 作约

教育
制反 约作

文化
反作用 制约
人口
h
9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1. 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 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3. 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h
11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 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 教育是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 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 2. 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 3. 教育可以发展和创新文化
h
12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 2.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3. 教育可以改善人后结构,促进人口流动
《小学教育学》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曹文全 讲师
h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维
品德的活动。其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 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 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 教育活动。 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
h
3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 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 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 求,
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 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 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 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 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
生产劳动相分离; 4.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
死记; 5. 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
h
5
(三)近代教育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 4. 创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
的组织形式
h
10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 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 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 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
(三)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孟禄(美)
观 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评 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 合理一面。 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 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 的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
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 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源自文库一。
1.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